宜阳县三乡镇有卖成都小天鹅洗衣机维修的吗

中山小天鹅洗衣机售后维修服务电话&指定*&服务中心网点&
指定*,供应,商务服务,维修、安装"/>
您当前的位置: &
& 中山小天鹅洗衣机售后维修服务电话&指定*&服务中心网点&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中山小天鹅洗衣机售后维修服务电话&指定*&服务中心网点&&
最小起订量:
供货总量:
发货期限:
自买家付款之日起 3 天内发货
发布时间:
12:34:28&&有效期至:长期有效
更新时间:
&中山小天鹅洗衣机售后维修服务电话&指定*&服务中心网点&
24小时服务热线:①8 ②400-855-8860 《专业小天鹅服务 请您放心》
&&&&&&&&&&&&&&&&&&&&&&&&&&&&&&&&&&&&&&&&&&&
中山小天鹅洗衣机维修中心拥有严格的管理制度,一流的服务质量,拥有专业的维修技师,拥有先进的检测
设备,拥有良好的至诚信誉。洗衣机维修中心本着为民服务的理念,多
年来深受广大洗衣机客户的信赖,洗衣机维修中心现已与众多单位达成长期合作关系。同时中心有来自国内
外众多原厂家售后服务技师与工程师加入,从而提高了的维修质量和维
修效率。维修人员都有国家劳动部颁发的等级证书,有多年积累的工作经验。不但具有丰富的现场设计
安装和运行实践经验,而且还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和高度责任感。
&&&&&&&&&&&&&&&&&&&&&&&&&&&&&&&&&&&&&&&&&&&
中山小天鹅洗衣机维修===【绚丽鲜艳,本色还原 】我们承诺:以优惠的价格提供最优质的服务。中山小天鹅
中山小天鹅洗衣机维修电话24小时统一服务热线:①8 ②400-855-8860&
&&&&&&&&&&&&&&&&&&&&&&&&&&&&&&&&&&&&&&&&&&&
┣技┫┫师┫┣服┫┣务┫┣请┫┣您┫放┫┣心┫
╔╦╦╦╦╦╦╦╦╦╦╦╦╦╦╦╦╦╦╦╦╦╦╦╦
║****超越自我☆敬业创新★╭ ☆╭... ★∵... & & & & & & & & & & & & &&
║****诚信为本☆创新为魂★╭ ╯╭ ╯∴∵∴∵
║****居安思危☆自强不息★ & & & & & ☆ ★∵
║****立足新起点☆开创新局面★ ∴∵ &☆ ★∵
║****诚实做人☆用心做事★ & & & &.★*★..
║****不断超越☆追求完美★ & .*★ *.*   ★ & &&
║****技术是础☆管理是动力★╮ ╭⌒╮~⌒╮
╚╩╩╩╩╩╩╩╩╩╩╩╩╩╩╩╩╩╩╩╩╩╩╩╩
只要您拨打公司24小时报修热线:①8 ②400-855-8860 本公司将第一时间竭诚为您服务!
&&&&&&&&&&&&&&&&&&&&&&&&&&&&&&&&&&&&&&&&&&&
中山市上门服务范围(各区设有分点):石岐区、东区、西区、南区、五桂山、火炬开发区、黄圃镇、南头镇、东凤镇、阜沙镇、小榄镇、东升镇、
古镇、横栏镇、三角镇、民众镇、南朗镇、港口镇、大涌镇、沙溪镇、三乡镇、板芙镇、神湾镇、坦洲镇
&&&&&&&&&&&&&&&&&&&&&&&&&&&&&&&&&&&&&&&&&&&
中山小天鹅洗衣机维修中心成立于1993年,致力在网络中开拓,在珠海发展事业。为我市居民做好生活后
勤工作,快捷解决您最实际的问题;力求为建
设和谐中山贡献一份力量!由于家电厂家售后服务综合能力的不足,我国又是家用电器普及的高峰期,家
电的维修搬运极为不便。上门维修家电已发展成为一种新型快捷的服务方式。
中山家电维修公司为您提供上门维修家电服务。本着以信为本、以质求生的宗旨;以专业的技术、细致
的服务赢得良好的口碑。
&&&&&&&&&&&&&&&&&&&&&&&&&&&&&&&&&&&&&&&&&&&
┏┯┓┏┯┓┏┯┓┏┯┓┏┯┓┏┯┓┏┯┓┏┯┓&
┠厂┨┠家┨┠指┨┠定┨┠维┨┠修┨┠中┨┠心┨&
┗┷┛┗┷┛┗┷┛┗┷┛┗┷┛┗┷┛┗┷┛┗┷┛
&&&&&&&&&&&&&&&&&&&&&&&&&&&&&&&&&&&&&&&&&&&
中山小天鹅洗衣机洗衣机维修专业专注:&
◆10年专业维修经验各类洗衣机故障都经历过&& &
◆工作人员都具有两年以上维修经验部分来自热水器生产厂商&& &
◆熟悉各种洗衣机设备的性能、维护与管理,具有优良的专业技能和服务&& &
◆选择小天鹅洗衣机维修服务令您清爽度过炎热夏季;温暖度过严寒冬天!&
中山小天鹅洗衣机维修塑造品牌 :&
中山小天鹅洗衣机售后维修的工程师都是经过严格的热水器生产厂商培训不仅精通洗衣机的维修&
还能对洗衣机安装/热水器维护保养进行针对性的优化.使您的热水器工作效率达到最高,耗电量达到最低
工作人员可以迅速判断洗衣机存在的故障点,并提出最快的问题解决方案.&
&&&&&&&&&&&&&&&&&&&&&&&&&&&&&&&&&&&&&&&&&&&
中山小天鹅洗衣机维修电话:8 &小天鹅24小时客服热线:①8 ②400-855-8860
&&&&&&&&&&&&&&&&&&&&&&&&&&&&&&&&&&&&&&&&&&&
中山市小天鹅洗衣机维修建立了强大的技术问题解决处理管理系统.&
每一次的问题的发现问题的现象,此问题牵扯的其他问题(现象及解决描述)&
解决均会记录下来撰写技术方案寻找最佳解决途径及方案,前车之鉴后事之师!&
----专业专注是珠海市洗衣机售后维修的发展之路---- &
中山市小天鹅洗衣机售后维修的企业宗旨:&
中山市小天鹅洗衣机售后维修的服务令每位客户都满意!&
◆ 统一帜服衣着技术人员上门文明礼貌......&
◆ 室外洗衣机机拆装人员严格按照规定系安全带...... &
&&&&&&&&&&&&&&&&&&&&&&&&&&&&&&&&&&&&&&&&&&&
中山小天鹅洗衣机售后维修中心严格遵守相关安全规范&&
中山小天鹅洗衣机维修中心是我市以维修产品为主体发展起来的优秀企业之一,经多年来在洗衣机
★ 从现在起,您不必担心洗衣机维修员工的服务质量,选择小天鹅洗衣机维修服务,我们会给您一个完
全全新的服务体验...
&&&&&&&&&&&&&&&&&&&&&&&&&&&&&&&&&&&&&&&&&&&
公司宗旨:经验丰富,质量保证,安全第一,客户,舒心,安心,放心
&一、企业精神:开拓、创新、求实、进取
&二、企业方针:科学管理、质量第一;优质服务、信誉第一
&三、企业目标:创一流的品牌
&四、员工宗旨:做一流的员工&
&五、服务宗旨:您的满意,我的追求
&六、人才理念:唯才是用
&七、市场理念:运筹信息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八、发展理念: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九、科技理念:日新月异
&十、工作理念:不达目的不休息想
&&&&&&&&&&&&&&&&&&&&&&&&&&&&&&&&&&&&&&&&&&&
中山小天鹅洗衣机维修,24小时客服热线:①8 ②400-855-8860本产品网址:/b2b/2015/sell/itemid-.html商品数量:
广东省&中山市
手机访问店铺
¥30 元/台
中山市小天鹅洗衣机售后维修中心
卖家承诺&10天发货
买家正在看
相关商品推荐
&56000.00台
&1188.00台
商家等级:
所在地区:
广东省 中山市
认证信息:
额定电压:110V V
额定功率:100-150瓦 W
净重/公斤:8
脱水容量:6 Kg
洗涤容量:5.6-7kg kg
外形尺寸(mm):6
价格范围:10
洗衣程序:5
正在加载中........
慧聪网厂家中山家电售后维修中心有限公司为您提供中山市小天鹅洗衣机售后维修中心的详细产品价格、产品图片等产品介绍信息,您可以直接联系厂家获取中山市小天鹅洗衣机售后维修中心的具体资料,联系时请说明是在慧聪网看到的。
热门商品推荐
我的浏览记录
波轮洗衣机相关资源
波轮洗衣机热门产品搜索
波轮洗衣机相关热门专题
您在慧聪网上采购商品属于商业贸易行为。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卖家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卖家负责,请意识到互联网交易中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推荐使用,保障您的交易安全!
按字母分类 :
您的采购产品:
您的手机号码:
公司名片夹
公司名称:
期望采购单价:
采购数量:
用途描述:
每一份需求都会在24小时内得到行业多家优质供应商报价。
每一份需求的报价供应商工商信用资质都会经过专业人员检验,交易安全有保障。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服务主题:
筛选发货地
验证供应商真伪
提供其他优质供应商
采购数量:
用途描述:
成功加入采购单!
当前采购单共3种货品
成功加入采购单!
当前采购单共3种货品
不能购买自己发布的产品!
选中货品中含失效货品,无法完成下单,可能是:
1.货品库存不足
2.货品已过期,或被卖家删除
3.货品不支持在线交易
卖家暂时不在线,留下联系方式,卖家会主动联系您
*我要采购:
我的姓名:
留言内容:收藏成功!
您可在用户中心,查看
电&&&话:1898857****
查看完整号码
查看联系方式
微信扫一扫快速获取电话
联系我时说明在列表网看到,说不定有意外惊喜哟!
温馨提示:
任何要求预付定金、汇款等方式均存在风险,谨防上当受骗。
详细情况2014年底10月份买的,经常出差,只用过几次,几乎全新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列表网栏目上看到的,谢谢!
小贴士:小天鹅全自动洗衣机信息由列表网网友发布,其真实性及合法性由发布人负责。列表网仅引用以供用户参考。详情请阅读列表网免责条款。
小天鹅全自动洗衣机 相关广告
& 列表网&京ICP证100421号&京ICP备号-1&琼公网安备08三乡镇简介_大事记_宜阳县三乡镇团委
您当前的位置: &
& 三乡镇简介
三乡镇简介
三乡镇简介&
【概&况】&三乡镇位于宜阳县城西端,是唐代著名诗人李贺故里。地处北纬34&26&,东经111&47&,东与韩城镇接壤,西和洛宁县城郊乡交界,南隔洛河与张坞镇相望,北与高村乡毗邻。辖区面积67.6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488公顷,林地735公顷,镇政府驻地东村,距县城40公里。2010年底,辖27个行政村,187个村民组,人口3648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468人。国民生产总值5874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649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620万元。全镇共有基层党支部37个,党员958人。农业经济作物以烟叶、西瓜、大蒜、大枣四大产业为主。历史悠久,交通便利,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境内有汉光武庙、唐五花寺塔、竹阁寺等名胜古迹。省道八官线贯穿全镇11.8公里,县闫三路穿境8公里,杜阳河、连昌河、洛河三河相汇,洛河自西向东流经全镇15公里。全镇社会秩序稳定,经济快速发展,粮食生产、烟叶生产、畜牧业生产、文化教育蓬勃繁荣。
【建制沿革】&唐高宗时,设三乡驿;明清时期先后分属于连昌区的上庄保和上二里、上三里。解放前属汉山乡。1947年宜阳县解放,1948年2月成立三乡区(一区)民主政府,1949年2月年因形势需要撤销,原辖区并入四区。建国后,1951年11月设立第五区(三乡)人民政府;1955年11月改称三乡区公所;1956年1月设立三乡中心乡,驻地三乡村;1956年11月建立东王、桑梓沟、三乡3个乡,1957年3月,三个乡合并为三乡乡,原驻地不变;1958年8月,实行人民公社化,改为三乡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1961年6月,三乡人民公社、水沟庙人民公社该归韩城区公所管辖;文化大革命初期,仍设三乡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1968年1月改称三乡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至1981年11月;同月,为适应新时期的发展改称三乡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1983年5月,进行机构改革,三乡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改称为三乡乡人民政府;2009年12月,三乡乡撤乡建镇,改称三乡镇人民政府。
三乡镇2006-2010年主要经济指标统计表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工业总产值(万元)
固定资产投资(万元)
【农业生产】&&芒麦平百井,闲乘列千肆&是诗人李贺记述唐朝时期三乡农业和商业的盛况。三乡是一个传统农业乡镇。以小麦、玉米、红薯、豆类等粮食作物和烟叶、大蒜、西瓜等经济作物种植为主。1988年以来发展优质苹果400公顷,2004年成功申报河南省大蒜、大枣无公害生产基地,2005年以来发展双孢蘑菇10万平方米,基本形成了川区大蒜、
西瓜,山区烟叶的农业生产格局。常年种植烟叶334公顷,大蒜534公顷,西瓜667公顷。
【烟叶种植】&三乡镇地处豫西山地,北依汉山,南邻洛河滩,植烟土壤质地疏松,通透性好,酸碱度适宜。夏季日照时数多,光照强度大,秋季降雨集中,水分利用率高,适宜烟叶种植。从上世纪80年代初三乡镇已开始种植烟叶,植烟面积一直稳定在200公顷左右,至今烟叶生产已有30年的历史。多年来,三乡镇把烟叶生产作为农民增收、财政增税、企业增效的一项特色支柱来抓。2006年以后,该镇党委、政府抓住烟价提升,烟农植烟积极性升温的有利形势,以科技为支撑,调整布局,增加资金投入,打造烟叶专业村,提升烟叶生产水平。2009年以来,投资200余万元完成炕房建设500余座;投资300余万元完成东柏坡、王岭两个烟水配套工程;投资3000万元完成东柏坡、流渠、古村等村现代烟草农业核心示范区土地平整200公顷,建成2.8万平方米连体现代化育苗工场一座;投资50万元建成漂浮育苗大棚35个;投资28万元修建流渠、古村、王岭、坡头烟田生产路22公里,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改善。2010年植烟面积400公顷,收缴烟叶税110余万元,相继获得市政府烟叶生产先进镇,县委、县政府&镇长工程&奖,在三乡镇召开了烟叶基础设施建设现场会、全县烟田整地起垄暨2010年烟田规划现场会。
【温棚蔬菜】&该镇抓住洛阳市近郊蔬菜基地建设机遇,大力发展温室各类蔬菜种植,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三乡镇沿洛河川区共辖21个行政村,蔬菜种植分布在上庄、下庄、南寨、南村、上沟、东阳等6个村。常年蔬菜种植面积234公顷,其中露地蔬菜种植面积134公顷。2008年以来,在发展蔬菜方面,多措并举,在引导农民掌握市场经济规律自由种植的基础上,引进洛阳东汉禽业有限公司等大型生态农业生产公司,推动规模化、专业化种植。通过&公司+农户&方式,建成下庄蔬菜示范村,建造日光大棚200余座,占地20公顷,入驻农户120余户。
日光温室以生产反季节蔬菜为主,年产新鲜蔬菜125万
公斤,露地蔬菜以季节蔬菜为主,年产量可达300万公斤。
【畜牧养殖】&建国以来,三乡镇养殖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但在大跃进时期和文化大革命期间,陷入低潮。改革开放以来,三乡镇部分有经济头脑的群众开始大规模养殖鸡、鸭等家禽,从而带动了三乡镇畜牧养殖业的发展。2009年全镇养殖专业户560户,成立专业养殖生产合作社6个,养殖黄牛3500头、猪5.5万头、羊4.8万只、鸡鸭8.6万羽,养殖业已成为三乡镇的主导产业。三乡镇重视畜牧养殖业的发展,积极引进大型养殖企业,发展规模化、生态化养殖。2010年底,引进东汉鸭&沼&林(蔬菜)循环农业示范园项目。该项目位于三乡镇下庄村,占地300亩,总投资1500万元。建设标准化养殖大棚30座,年出栏肉鸭90万只,实现产值2100万元。可带动农民72户从事养殖,每户农民年增加收入3万多元。
【造林绿化】&三乡地处洛河、连昌河冲积的滩地,土
质疏松、水源丰富,是宜阳县沙兰杨生产基地。全镇种植速生杨110万株,人均30棵;林木年蓄积量在4万立方米以上,2006年以来,实施退耕还林,发展山杏、桃、核桃等经济林。2009年,集体林权制改革,完成林改面积734公顷。2010年,全镇林地面积达735公顷,其中经济林340公顷。
【乡镇企业】20世纪60年代,三乡发展公办企业和集体企业,有:拖拉机站、汽车配件厂、昌谷酒厂。90年代初,建设有:昌远人造板厂、上庄纸箱厂、凤台纸箱厂、流渠锑厂、西柏坡铅厂、预制板厂、砖厂、蒜油厂等一大批乡镇企业。2005年以来,实施工业兴乡战略,在西村、东村段洛河滩区规划实施了千亩工业园区,大力开展招商引资。2006年,洛阳美哈斯节能材料有限公司第一家入住工业园区。随之金海湾水电站、宏盛金属、福星金属、远宏金属、互谊制胶等一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入驻工业园区,2010年三乡工业园区被命名为宜阳县产业集聚区西区。201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07632万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7882万元,形成了以新材料、生化科技为主导产业的工业经济。三乡镇已成为宜阳县西部工业中心。
【企业选介】&洛阳三泰笔业有限公司&& 该公司2010年底投产,以生产各种高档绘图铅笔为主,总投资5000万元,占地20余亩,可年产2.5亿只铅笔,年实现利税600万元,带动120余人就业。
宜阳县海风电源材料有限公司&&& 该公司2009年底投产,以生产销售氧化镉、硫酸镉、氧化锌、硝酸镍等精细化工产品为主,产品多用于化工系列电池行业(主要是镍镉电池)。总投资2300万元,占地20余亩,可年产电源材料2000吨,实现利税200万元,带动40余人就业。
宜阳县飞云墙体材料有限公司&&& 该公司2008年建成投产,位于仁村,占地20余亩,总投资为2300万元,主要产品为煤矸石烧结砖。目前,已建成投产,年生产并销售1.2亿块煤矸石烧结砖。可实现年产值2500万元,利税200万元。
宜阳县宏盛钼镍材料有限公司&&& 该公司位于西村,2008年建成投产,占地20余亩,总投资为2500万元,是以生产钨、钼、镍合金为主,年加工矿石2500吨,年产值2000万元。
宜阳县远宏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该公司位于西村,2008年建成投产,占地20余亩,总投资为2100万元,主要
以镍、钨、钼精加工为主,年产值7000万元。
宜阳县福星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该公司位于东村,2008年建成投产,占地20余亩,总投资为2800万元,主要从事稀有金属提取,年加工矿石2500吨,主要产品氧化钼。年产值7000万元,利税600万元以上。
洛阳市互谊制胶有限公司&&& 该公司位于东村,2010年9月建成投产,占地20余亩,总投资为3300万元,该公司以生产环保型纺织浆料和甾体中间体为主,可年产5000吨环保型纺织浆料和5吨甾体中间体,实现年产值6500万元。
洛阳迪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该公司位于东村,2010
年11月建成投产,占地20余亩,总投资5000万元。主要产品为导电铝浆,主要用于太阳能热水器管道,可年产100吨,实现产值5000万元,利税450万元。
【交通运输】&三乡自古就是洛阳通往西京长安及荆襄的重要驿站,境内交通便利,省道八官线、卢阳高速公路东西贯穿全境。2002年以来,三乡镇积极实施村村通工程,至2010年,全镇27个村全部实施村村通工程,累计87公里;户户通工程52公里;乡乡连工程23公里。2007年在连昌河上增设桥梁一座。2009年完成了8公里铁三线三乡段道路铺设工程,对水麻路(水沟庙&麻延村)进行了拓宽改造。2010年在西村段投资2300万元架设花果山洛河大桥,2010年实施西村&光武庙旅游景点道路硬化8.3公里。境内道路四通八达,交通便利,群众出行方便。
卢阳高速公路三乡段建设&&& 卢阳高速公路是省政府重点建设项目。卢阳高速自2010年开始建设,沿途经过我镇东阳、上沟、马湾、桑子沟、吉家庙、流渠、东柏坡、上庄、东村、西村、可乐湾等11个行政村,里程11公里。高速建设便道、正线等永久性占地共计830亩。正线经过村庄涉及拆迁户56户。
【商贸服务】&三乡镇地势平坦、交通便利、人口集中,农村集贸市场十分繁荣,每逢4日、9日杨坡、三乡、穆册等周边村镇群众纷纷前来赶集交易,每年三月十八、四月初八是传统庙会,商客云集、人山人海。2002年以来,实施小城镇建设,投资500余万元,对郑卢公路两侧陈旧商铺统一拆除和重建,新建东村段商铺175户,342间,新开发西村两层商住楼60套,370间,建设服装贸易棚2个,新建占地1000平方米的李贺文化广场,2008年,投资50万元,对小城镇商铺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统一铺设彩砖、道沿,栽植绿化树木,统一粉刷,统一制作店牌。2010年在原供销社院内开发建设第一所农民安置小区&泰盈安置小区,共110余户。水沟庙桥头&&算事(蒜市)这一句流传至今的歇后语,生动地描述了三乡水沟庙农贸市场的繁荣景象,该市场以农资贸易为主,是豫西地区大蒜交易的重要市场和集散地。常年大蒜交易量在1万吨左右,交易额4000万元。2007年,成立三阳运输有限公司,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2010年,三乡洛河大桥建成通车、卢阳高速开工建设,交通的更加便利将进一步加快三乡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壮大。
【劳务输出】&2003年成立了乡劳动保障事务所,2005
年乡镇机构改革,劳动保障事务所列入财政预算,编制5人,人员工资财政全供。主要开展职业介绍、劳务输出、技能培训等工作。2003年以来,该乡安排得力人员,专职负责,加强农民工技能培训,做好农村富裕劳动力的有序转移,举办了电脑、电焊、市场营销培训班,提高外出人员素质,年输出量在18543人次,年创劳务经济8600万元。
【招商引资】&2006年以来,围绕打造宜阳县工业重镇、产业强镇、商贸大镇的三大目标,强力实施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双带动战略。截至2010年底,全镇共引进20余家企业,到位资金15.3亿元,已初步形成了以新材料、生化科技等产业为主导产业的工业园区,实现了由农业大镇向工业大镇的转变,为实现工业强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乡镇工业园区始建于2006年3月。2008年三乡镇工业园区被县政府命名为宜阳县工业园西区,2010年,更名为宜阳县产业集聚区西区,综合发展指标在全县前列。
现有企业27家,规模以上企业10家。2006年至2010
年累计投入资金3000万元,建成了&两横四纵&6.3公里的园
区道路框架,铺设管网4.3公里,架设高压线路2.7公里。
初步形成了新材料、生化科技两大主导产业基础。2010年,
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入库税金1200万元。
产业集聚区内道路、供电、供水、排污、电信等基础设施完善。投资400万元建成了朝阳大道等&两横四纵&6.3公里的园区道路,投资2300万元建成了花果山洛河大桥,联通三乡镇和张坞镇。投资100万元建成了1座35KV变电站,架设高压线路2.7公里。引进装机容量为3&400KW金海湾水电站一座,年发电量可达300万度,并并入宜阳电网运行。总投资2000万元的日处理1万吨的污水处理厂正在建设。投资100万元,实现了区内通信、网络全覆盖,保证了周边企业的正常通信和网络使用。
【乡镇建设】&建国前,农村多数群众住草房、草庵和土窑洞,条件极其恶劣。解放后,条件虽有改善,但发展依然比较落后,农民住宅布局凌乱分散,土地利用率低,环境脏乱差,城镇化水平低。2000年以后,三乡镇不断加强&三农&工作力度,建设新农村,三乡农村面貌发生极大改变。截至2010年底,全镇累计投资7000万元开展新农村建设,编制了三乡镇总体规划,完成了27个行政村的村庄规划。
投资1200万元,开工建设了1万平方米107套的泰盈
安置小区。投资80万元,完成了杨圪塔、可乐湾、南寨、下庄等4个市级新农村建设;完成可乐湾市级示范村和滩子市级重点整治村建设;实施了王岭、后寨整村推进,改变了贫困村面貌。投资80余万元,新建农村社区服务中心3个,建造了6个高质量、高标准的农村休闲广场。投资2100万元,完成了铁三线、三杨线、水麻路等35公里&县乡连&公路建设,修建硬化通组通户道路45公里,达到了村村通公路的目标,百公里水泥路密度位居全县第一。投资2300万元的花果山洛河大桥建成通车。新修桥涵6个。投资400余万元,新建了东村、下庄、流渠、上沟等19所村部。投资180万元,新打机井38眼,硬化渠道11公里,完成了东村、西村、古村等村万人集中供水工程。投资2300万元,实施了东王、古村、王岭等村烟田水配套工程。投资2000万元,完成了东柏坡烟叶核心示范园建设。投资80余万元,更换店牌2800平方米,立面粉刷21600平方米,安装路灯40余盏,栽植绿化树木380棵。投入18余万元,投入建设帮扶资金12万元,完成东、西村小城镇断档建设工程。按照统一水平标高,统一外观设计,统一组织施工的标准,建设小城镇门面房48间。累计投入资金80余万元,新建垃圾填埋点42个,垃圾填埋场7个,聘请5名保洁人员统一着装对街道实行全天侯保洁与管理。投入资金300余万元完成了可乐湾、马湾、吉家庙、上庄等27所标准化村卫生所建设,荣获村级卫生所建设先进单位,赢得了市、县新农村建设流动现场会和村级卫生所建设流动现场会在该乡召开。新建沼气池820座。投资66万元建成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处,为23个行政村配备了&一场两台&(一个篮球场,两个乒乓球台)。
【邮政通讯】&建国前及建国初年,三乡人民的通讯方式仍然停留在步行和骑自行车传送信息的时代。1956年,农业合作化时,三乡安装了第一部交换机。1995年,开通光缆传输,实现了交换程控自动化。1998年,全镇27个行政村实现村村通电话。2010年底,全镇开通固定电话1056部,手机3234部,宽带712户;邮政投递处一个,邮递员1名,县邮政车每日运送信件、包裹等到投递处,邮递员再以摩托车负责全镇投递工作。
【水利设施】&三乡位于洛河北岸,杜阳河、连昌河在三乡境内注入洛河,水利资源丰富。境内有金海湾水电站一座,容量为3&400KW, 2009年,三乡镇共有灌溉机电井98眼,浅水井43眼,提灌工程3处,高产开发田577公顷,硬化渠道45千米,烟水配套工程6处。2010年,共投入资金800余万元,建造机井30余眼,建成了东西村、南村、滩子、南寨、古村、王岭等20个村的人畜吃水工程,解决了2万人,1200余头大牲畜的吃水问题。
1958年开挖的幸福大渠,全长5.8公里,贯穿可乐湾、
西村、东村、上庄、南寨等8个村,有效灌溉面积434公顷,
2009年投资450万元对大渠进行了清淤、修复、硬化。
【乡镇特色项目】&三乡是优质沙兰杨之乡,面积大,具有成材快、树干直、纹理细、无虫眼等特点,具有发展木材加工业的先天资源优势;三乡九都大蒜具有皮薄、味辛辣、蒜泥隔夜不死气等特点,荣获河南省绿色农产品等称号,三乡镇南村、东阳、上沟等村已成为宜阳县十大农业基地之一;三乡冯氏冻肉、下马沟旱地西瓜、王岭村脱毒红薯、杨疙塔昌谷粉条、流渠村昌谷大枣、昌谷食用菌也是久负盛名。
九都大蒜&三乡镇九都大蒜因其个大、色白、辛辣、保鲜时间长、蒜泥隔夜不死气而闻名豫西地区。三乡镇的大蒜种植历史可追溯到东汉年间。以前,当地属水沟庙村,人们经常在村里的一处桥头进行大蒜交易,所以,&水沟庙桥头&&蒜市儿(算事儿)&这句妇孺皆知的歇后语在当地乃至周边地区流传至今。2003年7月,当时的三乡乡被河南省无公害农产品认定委员会命名为&无公害大蒜生产基地&,同年,&九都大蒜&商标正式注册,九都大蒜的种植和销售开始走向市场化和规范化。如今,三乡镇大蒜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1万亩,年产蒜薹6000吨,蒜头1.5万吨。每到大蒜收获季节,各地客商云集三乡,九都大蒜远销河北、福建、新疆等地。
冯氏冻肉&三乡乡冯氏冻肉历史悠久,大约在1880年间,冯门前辈冯玉秀老先生以卖卤肉为生,在一次捞熟肉时,肉没有捞完,随后发现在汤中的肉和汤庆凝结在一起,切开后品尝,味道鲜美无比,只是稍显咸些。由此得到启发,后经多次加工、研究、改进配方,就创造出了闻名豫西具有独特口感的美食&冻肉&。并起名为冯氏冻肉。以猪肉为原料,对用料特别讲究,整个过程具有60道工序,主要包括:
选料:选用家养猪的猪头、猪蹄、肘子、口条、耳朵、
佐料:八角、小茴香、比卜、丁香、花椒、良姜、白孜、
山奈、草果、白蔻、红蔻、草寇、豆蔻、肉桂、香叶、香沙、当归、桂皮、陈皮、香草、排草、胡椒、木香、砂仁及盐糖色
制作工序:沸水一锅,烫猪头,拔猪毛;清洗生肉,浸泡;肉下锅,大火加温至沸腾后,加入盐、佐料,改用文火至肉烂九成熟,将肉捞出,剔骨、碎肉、分类(肥瘦搭配);过滤肉汤(主要过滤血沫、碎骨头),肉下锅大火加温至沸腾,改用文火炖至汤发粘,捞肉、再次过滤肉汤,放糖色,出锅。
冻肉成品要求达到:色香味美,肥而不腻,入口生香,回味悠长。
昌谷粉条&因出产地位于连昌河谷附近的杨圪塔村而得名。昌谷粉条历史悠久。古时,每到腊月,杨疙塔村很多人家都会在自家院子里用红薯淀粉制作粉条,准备过年吃。昌谷粉条所有工序均采用手工技艺制作,以上等红薯淀粉为原料,经过打磨、打浆、制粉、晾干等环节而制成,成品色
泽光亮、味道纯香、筋道爽口,因而远近闻名。
【文化教育】&三乡是唐代诗人李贺故里,文化积淀深
厚,底蕴浓厚。建国以来,三乡镇的文体教育事业得到了大步跨越,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但受经济条件等因素的限制,仍然不能完全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三乡镇不断加大文化娱乐硬件、软件建设。2005年,建李贺广场,立李贺全身塑像。新建村级文化大院15个,建设休闲广场6个,新农村书屋5个,每个村均配备了篮球、乒乓球等体育健身器材,配备数字电影设备1台,配备文化信息共享电脑22台;从2003年开始,连续7年开展了&李贺文化周&、戏迷擂台赛、&好婆媳&、&好妯娌&评选活动,举办了4届农民书画艺术展,弘扬了社会正气,陶冶了人的情操,开展了&千场电影乡村行&活动,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开展了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增强了群众的科技意识,科技对农民增收的贡献不断提高。
三乡自古重视教育,封建社会私塾遍及三乡各村,唐代著名诗人李贺、宋代进士朱子才就成长于三乡。1905年(光绪31年)&废科举、兴学堂&,1908年可乐湾竹阁寺就兴办了三乡第一所小学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有三乡、水沟庙两所高小,21所初小,教师70人,在校学生1500人,有多名共产党员任教。
建国后,三乡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1956年,三乡有完小两所,附高两所,初小21所,同年,宜阳县第六初级中学建于三乡,共有教师78人,在校学生1800余人。
文革初期,学校教育受到冲击。1969年,提倡社队办学,三乡设&五七&高中一所,带帽初中20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调整中小学布局,整顿民师,三乡设一所高中,20所初中,27所小学,民师326人精简为197人(其中大队自聘70人)。
1985年群众办学热情极高,集资建校的三乡西村,东村、东王三个村建新校,共集资40余万元。三乡东村受洛阳市立碑表彰,三乡西村受宜阳县立碑表彰,共有初中在校学生1256人,高中毕业生384人,升入大专46人,中专13人,重点高中28人。
1990年有高中一所,教职工13人,学生61人,初中11所,教师127人,学生1348人。小学27所,教师168人,在校学生3897人。
1999年底,根据三乡实际,扩大了教育规模。全乡共有初中三所,3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937人,小学27所,在校学生4253人,教师238人(初中101人,中学137人)。
年全县中小学由五三学制过渡为六三学制,中小学实行布局调整,全镇27所小学13所过渡为成建制小学,其他14所为初小;将三乡第二初级中学合并,只保留第一、第三初级中学。
2010年全县中小学再次布局调整,规划到2013年,三乡镇将只保留初中1所(第一初级中学),建制小学9所(可乐湾小学、西村小学、东村小学、后寨小学、东柏坡小学、东王小学、吉家庙小学、南村小学、上沟小学),预计将在2012年下半年提前完成目标任务。
三乡现有初中2所,小学21所,幼儿园12所,在校中
小学生4612人,教职工238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82人,初级职称153人;其中,特岗教师19人。2010年,&两免一补&4618人。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以来,三乡镇教育质量逐年攀升,适龄儿童入学率不断提高,已达到100%。2009年升入重点高中102人,2010年升入重点高中114人,中考成绩连续三年在全县名列前茅,中心校和镇一中、三中连续三年获得&教育教学目标考核先进单位&的光
【医疗卫生】&清及民国时期,医疗以中医中药为主,三乡境内药铺少,群众就医条件极差。建国后,群众就医条件有所改善。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始建卫生院及各村医疗卫生机构。农业生产合作社时称卫生室,人民公社后称大队卫生所,1968年改为&合作医疗站&,1980年又更名为大队卫生所(室)。80年代后村卫生所实行医务人员集体承包或个人承包,允许考核合格的乡村医生开办个人诊所。改革开放后,农村初级卫生保健网络初步形成。卫生院购置X光机、洗胃机、B超机、脑电仪、万能手术床以及化验设备,设有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牙科、中医、生化、放射等科室,聘请名医长期坐诊。
三乡现有乡级卫生院1所,标准化村级卫生所27所。三乡镇卫生院建于1986年,占地面积5.5亩,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其中业务用房面积1200平方米,2004年投资160万元,新建门诊楼和住院部楼房两栋,建筑面积1740平方米,现有职工44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8人,中专以上学历12人,床位50张,主要科室有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中医科、肛肠科、牙科、五官科、骨科等九个临床科室和检验、放射、B超等辅助科室,拥有心电监护仪、X光机、生化分析仪、新生儿暖箱等医疗设备,聘请著名的专家长期坐诊,解决缺医少药就医难问题。
2008年以来,先后投资200余万元,配备相关医疗设备,建设各村标准化卫生室,聘用村级医生78名。2007年开始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民参合率达到95%以上,享用新医保群众3.4万余人,群众医疗卫生条件大为改善。
【计划生育】&新中国成立之后,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改善,三乡人口开始了无计划地盲目增长,给国家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1980年,国家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宣传和鼓励&晚婚晚育、优生优育&。2010年,三乡镇完成社会抚养费征收57.8万元,发放独生子女奖励费18.8万元。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0.27&以内,避孕节育措施落实率、及时率均达95%。
【居民生活】&民国时期及建国初年,三乡人民生活贫困,住破窑洞,睡茅草屋,粗茶淡饭,食不果腹,食物单调、营养不良;穿衣大都是粗布麻衣,冬天围火炉取暖。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建立,人民生活水平开始提高,肉食、蛋类走上了餐桌,商店里各种商品琳琅满目,摩托车、小轿车、彩电、冰箱、空调等电器也进入了寻常百姓家。
【乡村文艺】&秧歌舞&&& 又称扭秧歌,历史悠久,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其中一种民间舞蹈形式。秧歌舞一般由十多人至百人组成,扮成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和现实生活中的人物边舞边走,随着锣鼓节奏,变换各种队形,再加上舞姿丰富多彩,深受广大观众的欢迎。每逢新年或重大节日,城乡都组织秧歌队,拜年问好,互相祝福、娱乐,同时举行扭秧歌比赛。
郭氏秧歌&&& 以坡头村为中心,方圆几十里都扭这种秧歌。郭氏秧歌曾有两个品种,一种是源于山西,由关内移民传入;一种是源于河北民间舞蹈,经演变、融合而形成的秧歌。郭氏秧歌舞只舞不歌,俗称&扭秧歌&,始终突出一个&扭&字。有原地表演的,也有在行进中表演的。原地表演要变换各种队形,聚散分合,动静有序。秧歌舞表演人数,可多可少,有男有女,双排偶数。人物化装多式多样,有工人、农民、学生,还有老汉、丑婆等。演出中,演员不拿任何道具,这种表演形式难度较大。也有拿手帕、扇子、烟斗、花朵的。腰中多束红绿绸带。其伴奏音乐以打击乐为主,辅以锣鼓镲。
上装,舞队中女性角色,人数不限,头戴&花山&,装扮自由,用鲜艳的被面作裙子,以颜色不同区分旗属,手持扇子、手绢。下装,舞队中男性角色人数不限,装扮自由,身披各色包袱皮、彩带等,以示所属旗别。
郭氏秧歌的表演程式一般是这样的:秧歌舞队一般是在指定的宽敞平坦地集合并表演。舞队有一人指挥领路,其他的跟随其后,男左女右排成两行,其他角色穿行其间。舞队入场先&三拜茶桌&后,表演&见礼&。领队以哨音长短指挥变换队形,领队变换,其余人员跟着变换,形式自由,队伍庞大。领队打场,率队&走阵&, &走阵&后,上、下装&圈场&,转入表演的高潮部分,最后,由指挥率队致礼,对主持人(主人)和观赏群众表示感谢。尔后,可以再&走阵&、 &圈场&,反复多次,尽兴方休。
然而,郭氏秧歌濒临生存危机,秧歌的传承,在上世纪主要是村落、社区群众的整体继承。也有部分家族传承、师徒传承。上世纪八十年代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普查时,郭氏秧歌尚有五十余伙。目前,纯正传统郭氏秧歌已寥寥无几,甚至连年节都不见活动。现经坡头村杨梦妮女士,拜访各村郭氏秧歌老艺人,整理队伍、扩编队形,郭氏秧歌在当地极富盛名。2009年郭氏秧歌队在宜阳县元宵节秧歌大会上获得县委县政府颁发的一等奖杯,福昌民俗文化节期间,郭氏秧歌更是盛况空前,使来宾大饱眼福。
传承谱系:郭氏秧歌,是在豫西各县区流传的一种民间舞蹈。郭氏秧歌形成于清初,一直流传至今。它与山西、河北民间舞蹈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据史书记载,唐代已有名为&踏锤&的舞蹈,明代有被称为&莽式&的歌舞,它们对郭氏秧歌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1936年发现的当地手抄本记载: &正月十五,家家供献元宵,通悬灯结彩,乡人作剧曰&大鼓歌&,谓可驱逐邪疫& 。所称的&大鼓歌&既是郭氏秧歌,是近代对郭氏秧歌最直接的记录。生于1920年坡头村秧歌老艺人郭锡铅(已故),14岁时即拜师学习郭氏秧歌。他和老艺人郭大丹(已故)曾回忆说:&我们所知郭氏秧歌约有二百多年历史,主要是产生于农田里的一种歌舞。因劳动强度大,需长时间弓背弯腰,为了消除疲劳、疏松筋骨,体息时人们就在田地里扭起来。为防止踩坏秧苗,就见空插脚,于是出现了&扭秧歌&的交叉步子。 逢年过节,唱歌跳舞,渐渐就变成了秧歌。&
打鼓歌&& &以东、西村为中心。大鼓表演音调穿插变化,花样翻新,节奏优美。击鼓有长、短、高、低之胜,打钹有空、联、虚、实之巧,让人闻见,感到抑扬顿挫,跌宕有致,清晰入耳,别具格调,耐人寻味。
弹三弦&&& 以南寨、上庄、下庄等村为中心。三弦,又叫&大鼓三弦&或&书弦&,全长约115公分左右,因伴奏说唱大鼓书而得名。在曲艺伴奏中常居于主弦地位。三弦的构造较简单,有琴头、琴杆和琴鼓三部分组成。
打碟溜&&& 碟溜又名陀螺,是三乡民间较为传统的一种健身器材。碟溜有大小之分,大人们玩的称为大碟溜,直径约12厘米至15厘米不等。儿童玩的小碟溜直径约为5至8厘米不等。在休闲广场或空旷平整的地方,常有成年人或老者,手拿一大鞭子在打碟溜,用以健身。鞭子每挥打一下,便发出&啪&的一声,如鞭炮响,碟溜在地上飞速转动,非常好看。
碟溜的构造与加工 :碟溜是由质地较硬的木柱制作而成的,一般木匠或者手巧的人都会制作。先选一段合适的木柱,表面刮磨光滑后,在木柱约二分之一处用刀具削成规则的锥形,在锥形尖端处镶嵌一个小钢珠,起耐磨作用;再在
顶面圆心处涂上颜色,碟溜便制作成了。
鞭子的构造与加工:&鞭子&顾名思义就是挥甩起来如鞭炮响,其用料有所讲究。先选一较直的木棍作为鞭杆,再到商店买些专用的鞭绳,这种绳子是由兽皮加工制成,结实耐用,根据碟溜的大小确定绳子的粗细,小碟溜用的绳子约5毫米宽,直接绑在鞭杆上;大碟溜用的绳子是由数根细兽皮绳像辫头发辫子一样编在一起的,辫子要编的一端粗,靠近稍端逐渐细,在稍端打一个死结。辫子粗头要绑在鞭杆上,鞭杆约20公分长,稍粗一些。鞭子是驱动碟溜的主要工具。
打碟溜时,先将绳子一圈一圈缠在碟溜上,左手扶碟溜直立,右手迅速抽鞭子把碟溜带转起来,然后挥鞭抽打碟溜。打碟溜消耗体力,成年人多用来锻炼身体;小碟溜是儿童们玩的。鞭子抽起来,碟溜转起来,越玩越带劲,不亦乐乎。
【名胜古迹】&三乡境内有光武庙、五花寺塔、竹阁寺等古建筑群落构成的汉唐、宋金文化为基本内涵的人文旅游景区,&汉刹云山&、&唐宫烟水&位居宜阳县古八景之列。仁村、上沟新石器时期仰韶文化遗址距今已有五千年历史。汉山山麓是汉光武帝刘秀大败赤眉军的古战场。唐时设三乡驿,唐高宗显庆三年(公元658年)在此建行宫连昌宫,三乡也是唐代连接着东京和西京(洛阳至长安)的要道南崤道。中唐诗人李贺就生于斯长于斯歌于斯,众多权贵名人武则天、唐玄宗、张九龄、岑参、韩愈、白居易、元稹、杜牧等,
都在此留下吟咏唱和的诗文。
五花寺塔&&&位于东村村北,旧志记为唐塔,为省级文
物保护单位。五花寺塔是黄河流域现存最古老的砖砌佛塔,在建筑、绘画、雕塑上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塔起九级,高十一丈九尺九寸,青砖结构,八角密檐。底部周长31米,塔体外部下层以石条筑砌一二层以上,每层皆先用条砖一层出线,线上置斜砖, 其上以叠塑十二层为檐,出际在1米左右,在一、三、四、六层正南面均设有假门,门两侧装砖刻浮雕力士或菩萨画像,刀法洗练,线条流畅,形象肃穆。据民间所传,古时塔周皆垂金铎,每逢大风起兮,宝铎和风,响于天外,别有韵致。
三乡当地俗言云:&三乡有一塔,离天丈七八&。五花寺塔雅致古朴,威武挺拔,屹立在连昌河畔,势遏行云。丽日晴空,巍然壮观,若云蒸雾裹,另有风韵。历代名人权贵,文人学士,常常到此游玩,留下许多诗文。当代著名作家李准1984年游历此地,提笔写下:&古塔笼烟水,山势寂寞雄,人说光武庙,昔日连昌宫&的诗句。
汉光武庙&&& 位于东村村北汉山之上,始建于汉明帝永平元年(公元58年),此后历代均有续建和修缮,直到明清,后又经&文革&,损毁大部。据记载,光武庙原有山门五间,山门后还有一个照壁,正面砖雕&仙山琼阁&,背面砖雕&八仙过海&,照壁西边有鼓楼一座,东边有钟楼耸立,照壁后面两侧有各有石望柱一对,还有大殿5间,大殿前有清代碑楼2座,另有东西廊房各8间,还有永乐宫,三官殿等辅助建筑。文革后,周围村民自愿筹资修复部分建筑,现存有山门、大殿等建筑。光武庙左侧有子陵殿,大殿正中供奉着严子陵像,四围墙壁上绘有刘秀与严子陵的故事。坐像前悬挂帐幔,书有一联:&辞官隐钓高风亮节,与帝同衾自古一人。&范仲淹称赞严子陵:&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在严子陵殿内有记载昆阳大战的壁画。
魁星楼&&&东村村南有一奎星楼,三层六角,楼高约十一米,砖木结构,从西北角进入可攀上二至三层。二层有六根石柱支撑檐角,三层有六个木刻超级大龙头支撑檐角。每角有十二个小龙头支撑檐牙。数百年的风雨侵蚀,人为损毁,虽破烂不堪,仍不失独到之匠心,大小龙头栩栩如生,斗拱交错、玲珑剔透。相传为清代下庄村名匠陈小玉所建。
奎星楼何物?建楼所意?
奎星,亦称魁星。是古代天文学中二十八宿星之一。北斗七星中的前四颗星即&大熊星座&,古称&北斗七星&的羹斗为魁,因前四星排列方形如&斗&,故又名&斗魁&。据传说,魁星是古代神话中 的神,俗称&奎星&,后代称其为主宰文章兴衰的神。
三乡人杰地灵、文人荟萃。既然奎星是主宰文章兴盛,由此可以推断,古代三乡人民为了希望三乡地区教育事业兴旺发达,他们的子孙名中高魁,虔诚的向&奎星爷&祈祷。所以,建造奎星楼其意便不言而喻了。据说,直至民国年间,凡当地有人进行科考应试之类,父母均要到奎星楼进行祈拜。
建造奎星楼的工匠陈小玉,因其高超的建造技术,后被
荐入京城建造皇宫,在一次施工中因事故不幸丧命。
此外还有竹阁寺(位于可乐湾村)、连昌宫遗址(位于
南寨村)等名胜古迹。
【史海钩沉】&1932年7月成立了中共水沟庙区委员会,书记王积中,下辖2个党支部,水沟庙党支部和福昌党支部;1938年12月,县委书记邵文杰在水沟庙成立了中共四区区委,辖三乡、水沟庙一带,驻地水沟庙,书记仍为王积中;1948年2月,成立了中共一区(三乡)区委,驻地东柏坡,后迁往水沟庙,书记为姚学颜,1942年宜南、宜北两县合并时撤销;1951年11月,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中共三乡区委,驻地三乡;1956年1月撤销原三乡区委,建立三乡中心乡党支部,同年11月成立三乡、东王、桑梓沟乡党支部,1957年3月原三乡、东王、桑梓沟乡3个党支部合并成立三乡乡党委;1958年8月根据形势需要三乡乡党委改称三乡乡公社党委;1962年5月原属韩城区领导的三乡公社党委直属县委领导;&文化大革命&初期,仍设三乡公社党委,驻地不变,1970年7月建立三乡公社革委党的核心小组,1972年1月撤销,恢复三乡公社党委;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仍设立三乡公社党委,驻地三乡;1983年5月,为适应新时期工作的需要,改称三乡公社党委为三乡乡党委,2009年12月,三乡乡顺利实现撤乡建镇,随后,三乡乡党委改称为中共三乡镇委员会。
【民间传说】
十八两大火烧
在三乡镇北部丘陵地区,似三足鼎立分布着东王、西王、
北王三个村庄。据当地人传说,早年这里也曾有一个南王村,只是被一场大火烧毁。说起火烧南王,这里还有这样一段传说。
很久以前,当时的南王村有一家大财主,这家财主财大气粗,勾结官府,欺压佃户,无恶不作,尤其是每年收租子用的特制十八两大秤,不知坑害了多少人。
这一年过了九九重阳节,又值财主家收租子的时候,佃户们肩挑背扛,将租子送往财主家,面对财主家的&十八两&,当然是敢怒而不敢言了。
当财主家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门外突然传来一阵阵&十八两大火烧,十八两大火烧&的喊声,且喊声时大时小,时远时近。
喊声叫的财主心烦,招呼管家出去瞧瞧,管家回来告诉东家:&叫喊的是一个白发苍苍的讨饭老太婆,残羹剩饭她不要,偏要十八两重的大火烧(馍),吃的怪鲜,已被我撵跑了&。太阳落山了,财主家打发完佃户,待家里平静下来时,&十八两大火烧&的喊声又在门外响起。突然,躺在太师椅上的东家似乎悟出了什么,他打了一个激凌,急忙起身想往外走,但见门外跑进一只狸猫,叼着一条鱼,飞快地跑到财主家的楼上,财主也急忙点上油灯上楼寻找,这时油灯的灯芯上突然迸出一个火星,落在了一包棉花上,大火烧了起来。
老天刮起了西北风,越刮越大,火借风势,风助火威,越烧越旺,整个映红了半边天,南王村一夜之间化为灰烬。
如今,离东王村五里远的南岭上,有一片大荒坡,如今
农民土地意识强,试图开垦,但均半途而废,原来,荒坡覆
盖着厚厚的一层红褐色的砖块瓦砾。
三乡大蒜与李自成
三乡九都大蒜,因其个大、色白、辛辣、不死气而闻名宜阳县内外。说起三乡大蒜蒜泥不死气,当地还有李自成种大蒜的一段传说。
明朝末年,水沟庙的楼下村住着一户姓李的人家。初秋的一天夜半时分,李老汉突然被一梦惊醒,他梦见自家门前蜷卧着一只猛虎。毕竟是做梦,李老汉并未在意什么。但是,当他朦朦胧胧刚要入睡,刚才的梦境再一次出现,李老汉再也睡不着了,他穿衣下床唤醒家人,要去看个究竟。
初秋夜深,月上中天,确有几分寒意,李老汉打开大门,发现门楼下蜷卧着一个10多岁的男孩,正在呼呼大睡,趁着月光、李老汉细细观看,尽管那男孩衣衫褴褛,篷头垢面,完全一个要饭花子,但他天庭饱满,地阁方圆,眉宇间隐隐透出一股英刚之气。
李老汉一生为人谦和,乐善好施,他见小孩被冻的瑟瑟发抖,顿生怜悯之心,他唤醒小孩,带到家里,一番吃喝洗涮后,安顿男孩往了下来。
当时正值种大蒜季节,那男孩在李家一连住了几天,天
天帮着李家种大蒜。大蒜种完后,小男孩也恋恋不舍离开了李家。
后来,人们逐渐发现,李家地里的大蒜,捣出的蒜泥隔
夜不会死气。话说三乡大蒜蒜泥不死气,其实是仅此而已。
十多年时间过去了,又逢一个种大蒜季节,这一天但见一支部队往东开发,路过此地,一位年轻的将军纵马来到李老汉家,见到李家人跪地便拜,原来这位大将军,他正是当年被李老汉救的那个男孩&&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商雒屯兵后,现东征途经此地,专门来拜谢他的大恩人李老汉一家的。
汤王庙位于三乡镇东南的南寨村村西,现已不存。据南寨村现存的大元至元二十二年的玉阳宫碑《玉阳宫铭并序》中述:&宫之地方,有神堂三间,约一亩许乃成汤先皇肖像之寓所也&。
据史载:商王汤原是夏朝末年位于黄河下游商国的一位能干的君主,乘夏桀失去民心,起兵攻夏,夏朝灭亡,汤建立了商朝,建都于亳(今河南郑州)。
商朝建立之初,正是黄河流域大旱七年之时,田地龟裂,颗粒不收,饿殍遍野,人民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汤王勤于政事,体察民情。他带着伊尹等大臣,深入民间,施舍赈灾,组织人民开展生产自救。这一天,汤王溯洛水而上巡查至此,看到这里一派萧条,痛心不已,遂组织当地百姓,在南寨村依洛水的桑树林中建一祭坛,亲自跪拜焚香祈雨,三日不起,终于感动了上苍,一声大雨解除了旱情。
后来,三乡人民为了纪念这位体察民情的汤王之德,遂
在此建立了汤王庙,塑汤王像。逢年过节,当地人民纷纷来到汤王庙跪拜祭祀,尤其每逢天旱之年,四方民众仍到此抬上汤王神像走村串街进行祀雨&&别处求雨抬龙王,三乡祀雨抬汤王,当地年满花甲的老人都还记得;直到解放以后,祭祀活动才逐渐停止。
兰香神女升仙记
三乡的民间流传着一个兰香神女升仙的传说,说起这个传说故事,那还要从女几山说起。
三乡镇隔洛河相望有一座山,山势陡峭,风光秀美,当地人称女几山。相传很久以前,女几山下住着一杜姓老翁,杜翁无儿无女,独自一人生活,年年采药女几山上,售于三乡集市上。农夫商贾、驿卒小吏,没有不认识杜翁的。
一日,杜翁散集回家,满负粮米渡过洛水,忽听岸边绿林之中隐隐传来小儿啼哭之声,杜翁循声望去,但见沙丘上坐着个三岁左右小女孩,满面泪痕,却十分清秀,杜翁再三询问,小女孩口齿伶俐,只称自己名叫兰香,却不知家住何处。杜翁久等不见人来,只好将女孩带回家中。
日月如梭,斗转星移,兰香不知不觉已长成妙龄少女,她每日随杜翁采药于山中,买药于集市,生活倒也十分快活。
洞庭有一公子张硕,历代官宦之家,俊慧聪敏,才华绝
伦,他无心功名事业,而是热恋名山大川,涉五湖、跋五岳,终日流连于山水之中。
这一日张公子游至女几山,偶遇杜翁兰香父女,公子羡
爱兰香温柔娴淑,和霭大方,兰香也喜欢公子文质彬彬,聪明善良,小住几日之后,在杜翁的撮合下,公子与兰香结为夫妻。久而久之,张公子也越来越热爱劳动了,整日与兰香杜翁一样或采药于女几山之中,或捕鱼于洛水之上。
又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来到人间,这一日早饭后,兰香告诉杜翁及张公子:&今年时令有些不好,要多采些荆芥、防丰、黄连、黄柏之类药材&,杜翁张公子点头称是。杜翁此时年纪已迈,每天在家料理家务,兰香夫妻二人早出晚归,上山采药。收罢了麦,种过了秋,这一天兰香夫妇采药回来,见杜翁愁眉不展,经不起再三追问,杜翁婉惜地说:&今年收成尽管不错,但三乡一带疫病流行,十室九疾,如何是好&?兰香告诉父亲:&今年采的药全是治瘟疫的,咱何不到三乡去施药,救世人于危难之中。&
这一天又逢三乡集日,张公子挑柴,杜翁背锅,兰香抱药,来到三乡,在集市旁挖一土灶,又从竹阁寺中挑来泉水,熬制起来。兰香告诉大家,此药有病能治,无病能防,分文不取。
兰香一家施药的消息很快传遍了方圆各村,一时求药者络绎不绝。说来也怪,病人凡是喝了此药,一日见轻,三、五日即可痊愈。三乡附近各村,终于逃过了一场劫难。
一个春和景明的季节,这天早晨,朝霞映满女几山上,杜翁一家正在吃早饭。忽然,门外上空一团彩云缓缓而降,并伴有隐隐鼓乐之声,杜翁及张公子急忙外出,面带诧异,仰头观看。说话间,兰香着特异的妆束闪身出外跪拜在杜翁脚下,声音悲切:&谢爹爹养育的大恩大德,孩儿乃上天的仙女兰香,差太白到人间义施苍桑,救人脱难,今日期限已满,回天复命&。并转身对张公子言道:&勿忘结亲之初之言,立志普渡众生,回洞庭好自为之,咱们后会有期&。然后跪在杜翁面前再三叩拜,踏上祥云飘飘飞升而去。
兰香升仙了,她留给三乡人民的是无尽的思念,每年三月十八日,即兰香升仙这一天,三乡人民都自动汇集在一起,开展祭祀活动来纪念她,久而久之,三月十八这一天成了三乡自古以来每年最大的集会。张硕公子又回到洞庭,一心行医治病,因人有德,医有术,后被玉皇大帝召入天庭做了皇宫御医。
商南奶奶商南爷
三乡镇西现三乡粮所后面,先前有一座商南庙,其建筑分山门、东西廊房、大殿等。大殿正中分塑着商南奶奶和商南爷的塑像,商南爷爷的塑像曾有一只断臂,关于这些,当地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陕西商南地区有一对夫妇讨饭至此。这一天天气很冷,夫妇二人在西桥边发现一条冻僵的小蛇,便将僵蛇救起放在讨饭筐里,取名小青,四处携带喂养。夫妇二人生性善良,照顾小青无微不至,小青也善解人性,常与夫妇多有亲呢的动作,感情上形成了不解之缘。
小青渐渐长大了,有腰带长了,有胳膊粗了,食量也一天天大了起来,单凭老夫妇讨来的残羹剩菜实在供养不起,夫妇二人再三商量,最后决定将小青放生。这一天,夫妇二人将小青带到三乡村西的一条名叫九龙沟的地方,将小青放在沟口,对小青说:&我们实在无力供养,将你放生,望你自找活路,但不论多久不要忘了我们的嘱托,不要无故伤害生灵&。小青也似乎听懂了老人的话,两眼含泪,向商南夫妇点头三下,然后转身慢慢向沟里游去,后来,商南夫妇也流浪异乡去了。
数年过去了,商南夫妇再次流浪到三乡一带,听到当地人民议论纷纷:&九龙沟里有一条巨蟒,吃断路血,伤害生灵,甚至夜间袭扰村庄,东西过往行人也要绕道很远的地方&。夫妇二人听到后,疑心小青所为,决定舍身取义,为民除害。这一天,商南夫妇来到九龙沟,刚刚走到沟口,忽然,草丛中飞奔出一条巨蟒,张着血盆大口,首先向商南爷扑去,商南奶奶也顾不了许多,&小青,小青&一个劲喊着,也跌跌撞撞向商南爷扑了过去。
巨蟒已将商南爷爷的一只胳膊吞了进去,这时,商南奶奶也来到跟前,忽然,巨蟒似乎悟出了什么,一动不动,然后慢慢倒在地上,向老妇人摇头摆尾,商南奶奶从头上拔下银簪,向蟒蛇的肚皮划了下去,一股浓血从巨蟒肚中涌出,巨蟒伸尾闭眼慢慢不动了。
三乡人民为了纪念商南夫妇的舍身取义,遂建立了商南庙,并塑造商南爷爷与商南奶奶肖像,其中商南爷爷的肖像为独臂像,时时供养,同时定于每年这一天即农历三月十八日为商南爷庙会,一直延传至今。
【风俗习惯】&三乡当地的节日民俗主要有:端午节走亲戚、挂艾蒿、吃粽子、儿童挂香草布袋、戴五色绳等习俗;中秋节吃月饼、回娘家;清明节祭祖扫墓、踏青、荡秋千;除夕夜包饺子、吃年夜饭、熬年;冬至吃饺子;腊八吃腊八粥。
【三乡方言】&以三乡为中心包括三乡镇、张坞镇、穆册乡部分区域及原西高村周边,人口约6万余,语音近似&洛宁话&,俗称&竹根腔&。发音部位一般偏前,尾音轻长。有些词语在连续发音中,受前后音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也有历史性的变化),如&吃了&读作〔cha〕,&水&读作〔sei〕,&一个人&读作〔yie〕等。
【姓氏分布】&三乡镇辖27个行政村,187个村民组,8747户,36480人。2010年统计,皆为汉族。有范、裴、孔、周、岳、石、聂、冯、王、李、杨、赵、张、米、牛、刘、水、丁、任、高、蒋、贾、陈、常、张、王、郝、卫、胡、仝、徐、梁、何、郭、阿、宋、黄、昝、程、霍、蔡、韩、侯、崔、董、齐、亢、宋、卢、杜、吉、邢、白、关、段、颜、卫、文、沈等59个姓氏。其中东村、以冯、王、李姓为主,仁村以冯、杜姓为主,西村以李、王姓为主,可乐湾村以裴姓为主,杨疙塔村以裴、杨姓为主,西柏坡村以水、米姓为主,东柏坡村以周、张姓为主,流渠村以李姓为主,吉家庙村以吉、李、卢姓为主,滩子村以石姓为主,下马沟村以常、张姓为主,下庄村以马、昝姓为主,上庄村以丁、周姓为主,南寨村以周姓为主,河西村以张姓为主,马湾村以马姓为主,上沟村以王姓为主,桑子沟村以崔姓为主,后院以刘、陈姓为主,后寨村以陈、梁、王姓为主,东王村以陈、张姓为主,东阳村以李姓为主,南村村以王、崔姓为主、王岭村以聂、岳姓为主,坡头村以郭姓为主,西王村以韩姓为主。
【村名由来】
西&村:这个村,真是怪,阴天晒太阳,树木长空心。&阴天晒太阳&即&晒&字没日字旁为&西&字,&树木长空心&即空心树为&村&。故名西村。
东&村:按方向迎朝阳为&东村&,有古语为证,两个村,两个向,背北斗,迎朝阳。
南&寨:口在前轻声细语,塞北后重复成林。&南&字若加口为&喃&意为轻声细语,&塞北&为&塞&,后&重复成林&即为单&木&合而为&寨&。故名南寨。
河&西:东岸望朝辉,背山沐晚霞。既然望河东岸的日出,其位置必在&河西&,背山沐晚霞即进一步明确。
后&院:去一填张嘴,不在前边寻,结束再听听,屋里找不到。&后&字即&斤&字去了&一&填了&口&(嘴),&不在前边寻&暗示&后&,结束再听听即&完&加上&耳朵&为&院&,&屋里找不到&意为到&院&里找。
后&寨:前走走不约而至,动动土绿化塞北。&后&前边
加上&走之&为&逅&&邂逅&为不约而遇;&塞&去土剩下&塞北&即&&&,植树&木&为&寨&。即为后寨。
仁&村:两个人,一寸木,义满天下。两个人为&仁&,
一寸木为&村&。
坡&头:刽子手举刀。即&破头&,后谐音&坡头&。
古&村:因村中传唱的一首名为&古村&的古曲而得名。
流&渠:有水不泛滥,用来灌良田。&水&不泛即&流&进&渠&里来灌溉良田。
马&湾:看前千里驰骋,看后曲曲流水。千里驰骋意为&马&,曲曲流水意为&湾&。
滩&子:&字&字无头,又进&淮&中。&字&字无头为&子&,&又&进淮中为&滩&。
上&沟:因地形而得名。峡谷走一遭,步步要弯腰。&峡谷&意为&沟&,&步步要弯腰&即&上&坡时要步步弯腰。
东&阳:得名于旭日,&旭日&即&东&升的&太阳&。
王&岭:因传说古时曾有皇帝坐山头。&皇帝&为&王&,&山头&为&岭&。
南&村:按照方位,背北斗为&南村&。
杨疙瘩:因杨疙塔原村址地势坑洼不平,被周围人成为
&山疙瘩&,最开始只有两家杨姓住户,所以就有了&杨疙
塔&的村名。
可乐湾:村西有一河流,在村边拐了个弯儿。该村古语
&喜游曲江。&&喜&游为&可乐&,&曲江&为&弯水&即&湾&。
桑子沟:峪虽小,作用大,养蚕织棉不离它。&峪小&即&子
沟&,&养蚕织棉&即&植桑&。
吉家庙:选良日嫁姑娘,婆家院里住和尚。&良日&为&吉&,
嫁姑娘即将&嫁&旁的姑娘(女)嫁出剩&家&,&住和尚&意为
下马沟:骥驰峡峪歇歇脚。&骥&是&马&,峡峪为沟,歇
歇脚意为&下&马。故名下马沟。
东柏坡西柏坡:看前日落日升,看后山山岭岭,中间四季长青。&日落日升&为&东&、&西&,山山岭岭为&坡&,&四季长青&为柏树的&柏&。
西王、东王:古时,两个村本是一个村,村内有一王姓大户人家,后因这王姓人家的两个儿子分家,一个住在西边,一个住在东边,随着时光流逝,虽然王姓人口不断减少,但村名却逐渐演变成西王、东王。
上庄、下庄:因古语得名,&村两邻,住两神,一阎王,一玉皇。&住玉皇即&上庄&,住阎王即&下庄&。
【村庄选介】
西村&&&位于镇政府西0.5公里处,东与东村相邻,西与可乐湾村相连,辖13个村民组,2740口人,724户,55名党员,土地面积207公顷,耕地面积153.3公顷,是三乡人口最多的行政村。村内有汉光武庙、竹阁寺等名胜古迹。经济以商贸服务业等非公有制经济为主。2002年投资10余万元建设了占地2万余平方米的集贸市场;引资300余万元建设了80余间商住楼,入住率、开业率达100%。2004年3月引资50余万元建设木材加工厂1个;2004年7月引资30余万元建设洛宜配件加工厂1个。农业以小麦为主,小麦种植面积66.7公顷。镇卫生院位于西村境内,有村小学1所,在校生234人,教职工18人。三乡二中位于西村中心,教
学楼2幢,在校生529人,教职工28人。村部为2层办公楼,办公室12间。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042元。
可乐湾&&位于镇政府西3公里处,辖7个村民组,1822口人,33名党员,土地面积221公顷 ,耕地面积186.7公顷。与洛宁县城郊乡相邻,是全乡的西大门,郑卢路东西贯穿全境,交通便利,渡阳河临村而过,土地肥沃。该村位于洛宁东宋、中河与洛宁县城的交汇路口,初步形成以可乐湾桥头为中心的商贸区,门面房48间,主要从事化肥批零、农贸经营等,是三乡最大的农贸交易市场,年交易额200余万元。苹果20公顷,年产值40余万元;西瓜47公顷,年产值90万元。村小学1所,教学楼1幢,在校生129人,教职工9人。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957元。
东村&&& 位于镇政府所在地,土地面积156.2公顷,耕地面积118.7公顷,2004人,13个村民组,552户,49名党员,是三乡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境内有五花寺塔、奎星楼等名胜古迹。经济以商贸为主,临街门面房161间,入住率、开业率达100%、95%。农业以玉米、小麦种植为主。镇一中位于该村,教学楼1幢,在校生489名,教职工38人。村小学1所,在校生195人,教职工12名。村部有办公室10间。水利设施齐全。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610元。
后院&&&位于镇政府北4公里处,与洛宁县窑头村相邻,土地面积90.3公顷,耕地面积66公顷,全村823人,4个村民组,183户,党员18名。以经济作物种植为主。小麦种植40公顷;西瓜种植20公顷,年产值60余万元;玉米种植34公顷,年产值70余万元。建筑业是该村的一大特色产业,全村100余户群众在外从事建筑业或务工,仅此一项务工人均年收入在2000元以上,部分群众从事工程承包等。村小学1所,在校生60余人,教职工3名。村部位于村入口处,村卫生所1个,医务人员1名。2003年底投资20余万元修通了该村通往郑卢路与后寨村接壤的水泥路,村内主要道路已全部硬化,农田水利设施齐全。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218元。
河西&&& 位于镇政府西4公里处,三乡至杨坡路穿村而过,与洛宁县杨坡乡相邻。土地面积55.1公顷,耕地面积32.2公顷,2个村民组,112户,465人,10名党员,村两委干部5名。村小学新建教学楼1幢,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5名,1名教职工,村合作医疗点1个。2000年投资7万余元,铺设自来水管道800余米,解决了全村群众的吃水问题。水利灌溉设施齐全。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651元。
上庄&& 位于镇政府南1公里处,南有洛河,北有连昌河,与东村相邻,土地面积64.1公顷,耕地面积33.5公顷,3个村民组,192户,725人。经济以大蒜种植、生猪养殖为主。全村60%以上农户从事大蒜种植,此项年人均纯收入在2000元以上。2003年10月开始,发展肉猪养殖小区,生猪存栏600余头,每月销售收入在20万元以上;已发展畜牧养殖户96户,户均收入在万元以上。从事大蒜种植、生猪养殖43户。全村95%以上农户从事蔬菜种植,也是该村群众致富的主导产业之一。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5000元。村小学1所,教学楼2幢,5个教学班,132名学生,教职工11人。村卫生所1所,医务人员2名。村内道路全部进行了硬化;水利设施齐全。
南寨&& 位于镇政府南1公里处,南临洛河,与三乡镇隔河相望,该村历史悠久,唐武则天时,在此建有连昌宫,现存有遗址。水利资源丰富,土地面积58.1公顷,耕地面积28.6公顷,2个村民组,116户,567人,18名党员。该村是三乡镇小杂粮交易中心,多数群众从事小杂粮生产。常年种植大蒜14公顷,年产值30万元;法国豆10余亩。发展肉牛养殖户13户,肉牛存栏300余头。沙兰杨经济林200余亩,年收入100余万元,村庄绿化率90%,人均拥有经济林30余株。村小学1所,教学楼1幢,1个教学班,在校生31人,教职工1名。村卫生所1所,医生1名。村内道路已全部硬化;村部位于村中心,房屋15间。2010年人均纯收入4733元。
下庄&&&位于镇政府东2公里处,与上庄村相连,土地面积88.3公顷,耕地面积58.4公顷,4个村民组,210户,919人,21名党员。全村位于洛河滩区,水利资源丰富。经济以西瓜、大蒜种植为主。种植西瓜达34公顷以上,亩均年收入在1500元以上。利用荒滩发展速生杨20公顷。采取入股的方式建设了存栏100头的养牛场、万只鸡养鸡场和养兔厂,安置劳动力170余人,仅此一项年收入达120万元以上。村小学1所,教学楼1幢,5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60名,教职工13名。2009年投资4万余元新建标准化村卫生所1个,医务人员2名;投资6万余元新建村部4间;投资10余万元新建1200余平方休闲广场一个。村内道路已全部硬化。2010年人均纯收入4914元。
吉家庙&&&位于镇政府东4公里处,土地面积82公顷,耕地面积56.7公顷,6个村民组,206户,855人,20名党员。郑卢路东西贯穿全境,交通便利。经济以特色种植业为主。发展优质西瓜20公顷,年产值60余万元;大蒜34公顷,年产值70余万元。村小学1所,教学楼1幢,5个教学班,在校生121名,教职工8名;新建标准化村级卫生生所4间,医务人员2名;建成了全乡第一所高标准的幼儿园,幼儿教师4名,在校幼儿131人。村部有村室8间。2010年人均纯收入5118元。
滩子&&& 位于镇政府东4公里处,洛河滩区,洛河邻村而过,水利资源丰富。土地面积112公顷,耕地面积84.4公顷,9个村民组,1180人,21名党员。经济以西瓜、大蒜等经济作物种植为主。全村90%耕地均为旱涝保收田。20公顷大蒜农业科技示范园1个,年产值40余万元。发展养殖户27户,生猪存栏3000头、羊存栏2000只,粮经比例为4:6,特色产业使农民人均增收600元。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300元。有村小学1所,5个教学班,在校生154人,教职工10名。村部位于村中心,村室4间。村医疗所1个,医生1名。机井5眼,解决了全村人畜吃水和灌溉问题。村内道路已全部硬化。
流渠&&& 位于镇政府东3公里处,郑卢路穿村而过,交
通便利。土地面积101.5公顷,耕地面积79.2公顷,荒坡面积200公顷,4个村民组,1188人,22名党员。昌谷大枣是流渠村的特色支柱产业。1997年,流渠村利用荒山嫁接大枣134公顷,80%农户从事大枣种植,当年嫁接,当年见效。1998年以来,投资80余万元,进行大枣基地的灌溉配套工程建设,使134公顷大枣基地变成旱涝保收田,仅此一项人均增收1200元。2010年人均纯收入4957元。村小学1所,占地4000平方米,在校生167人,教职工13人。村医疗点1个,医生1名。
东柏坡&&& 位于镇政府东2公里处,郑卢路北侧,土地面积203公顷,耕地面积163.2公顷,11个村民组,2129人,43名党员。经济以传统经济作物种植为主。发展苹果14,亩均产值达2200元;西瓜34公顷,亩均产值1800元以上。村中有修理门市3家,商店5家。村小学1所,教学楼1幢,在校生221名,教职工11名。村医疗合作点1个,医生1名。村部位于村中心,2层办公楼18间,占地1800平方米。村内主干道已硬化。2010年人均纯收入4401元。
仁村&&&位于镇政府西北2公里处,交通便利,连昌河邻村而过,水利资源丰富。土地面积147.7公顷,耕地面积118.7公顷,9个村民组,393户,1719人,29名党员。经济以木材加工业为主。全村60%以上群众从事木材粗加工,仅此一项人均增收1000元。家具加工也成为该村的一大亮点,89户群众从事门窗加工、家具制造。2010年人均纯收入4497元。占地2000平方米的村小学教学楼一幢,教学班
5个,在校生142名,教职工11人。村合作医疗点1个,医务人员2名。
后寨&&& 位于镇政府西北3公里处,分前寨、后寨、曲村3个自然村,土地面积147.7公顷,耕地面积125.6公顷,12个村民组,328户,1420人,24名党员。经济以特色种植为主。山区发展苹果39公顷,亩均收入在2000元以上;川区大蒜、西瓜种植面积均在34公顷以上,户均年收入在3000元以上。红薯种植面积达公顷,年产值10余万元。全村60余户从事粉条加工,人均收入在1500元以上。积极联络与燕山石化、广东等地建成了劳务输出基地,外出务工人员达490人,人均收入3000元,劳务经济成为该村群众收入的主要来源。村小学1所,占地12亩,5个教学班,在校生139人,教职工13名。医疗所1个,医生1名。2010年人均纯收入4333元。
桑子沟&&& 位于镇政府东5公里处,分漫水凹、桑子沟2个自然村,土地面积83.5公顷,耕地面积60公顷,5个村民组,189户,876人。劳务经济是该村的支柱产业,全村外出务工427人,占总人口的58%,是全镇外出务工人口最多的一个村。多年来,通过与外界联络,在广东、江苏建成劳务输出基地,从事电子加工、图片业等人数达130人,年创收160余万元,仅劳务输出一项人均年增收1000元。积极实施&巾帼扶贫工程&,组织全村妇女发展庭院养兔,发展肉兔养殖户75户,户均养兔50只以上。2010年人均纯收入4029元。村小学1所,教学楼1幢,办公楼1幛,在校
生129人,教职工13人。村卫生所1个,医生1名。村内主干道已全部硬化。
东王&&&位于镇政府北部山区,西接古村,东连坡头村,土地面积233.3公顷,耕地面积186.7公顷,7个村民组,1498口人,党员29名。烟叶是该村的主要经济作物。1999年建成了千亩烟叶示范园,并投资80余万元,建设渗灌工程,使千亩烟叶示范园由&望天收&变成了旱涝保收田,东王村仅此一项人均增收800元以上。2000年投资40余万元完成农网改造和人畜吃水难问题,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村小学1所,5个教学班,139名学生,12名教职工。村卫生医疗点1个,医生1名。村部占地1000平方米,村室8间。2010年人均纯收入4869元。
古村&&& 位于三乡镇西北部山区,距郑卢路5公里,西与东王村相连,南与下马沟接壤,土地面积462.7公顷,耕地面积180公顷,12个村民组,1798人,村两委干部10名,18名党员。该村是全镇烟叶主产区,烟叶种植120公顷,烟农户均收入在万元以上。发展西瓜54公顷,亩均产值2000元;大豆20公顷,亩均产值1600元,已使56户农户脱贫致富。村小学1所,占地面积1700平方米,教学楼1幢,5个教学班,在校生108名,教职工10名。村卫生所1个,医务人员1名。2004年村村通硬化道路1500米。2007年建成烟水配套工程,新打机井1眼,解决了1100亩烟田灌溉问题。2010年人均纯收入5812元。
下马沟&&&位于三乡镇北部山区,距郑卢路3公里处,
南与流渠村相临,土地面积178.7公顷,耕地123.1公顷,分南坡、北坡2个自然村,4个村民组,602人,16名党员。人均拥有耕地2.7亩,是三乡镇人均拥有土地面积最多的一个村。经济以烟叶和传统粮食作物种植为主。烟叶种植面积74公顷,亩均产值3000元;小麦种植面积87公顷,亩产值900元;西瓜种植面积54公顷,亩均产值2300元。村小学1所,4个教学班,在校师生60名,教职工5人。新建标准化村级卫生所5间,医务人员2名。2002年投资20余公里,铺设管道2000余米,全村群众全部用上自来水。2004年铺修通村水泥路4公里。2007年建成烟水配套工程1个,新打机井1眼,解决了54公顷烟田灌溉问题。2010年人均纯收入5380元。
王岭&& 位于三乡镇最东部山区,郑卢路北侧,与高村乡相邻,距镇政府12公里。土地面积154.7公顷,耕地面积130.7公顷,分亢家凹、陈家坑、岳家坡、常家凹、王岭5个自然村,辖8个村民组,305户,1302人,30名党员。该村是粉条加工专业村。红薯种植面积67公顷,70%以上农户从事粉条粗加工,年加工粉条5万余斤,产品销往洛阳、三门峡等地。烟叶种植面积在20公顷以左右。种植大豆27公顷,亩均产值1900元。发展油葵20公顷,亩均产值1800元。新建村小学教学楼1幢,5个教学班,在校生89名,教职工6名。村部为两层7间办公楼工程。2010年人均纯收入4419元。
南村&&& 位于镇政府东7公里处,郑卢路穿村而过,土
地面积160公顷,耕地面积104公顷,辖9个村民组,1580
人,33名党员。经济以特色种养殖为主,属三乡镇大蒜主产
区,大蒜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54公顷以上,亩均产值在1500元以上。发展布郎杏10余亩,亩均产值1200元。法国豆20余亩,亩均产值1800元。小尾寒羊存栏300只,户均收入3万元以上。村小学1所,标准教学楼1幢,在校学生112名,教职工9名。2007年建设村部办公楼1幢,村室6间。合作医疗点1个,医生1名。2009年新打灌溉机井2眼,解决350亩耕地灌溉;全村85%以上为水浇地,水利设施齐全。2010年人均纯收入5243元。
上沟&&& 位于镇政府东7公里处,分高家、周家、赵家、后洼、上沟5个自然村。土地面积2924亩,耕地面积2327亩,14个村民组,426户,1800人,27名党员,村两委干部6名。经济以商贸为主。商户24户,主要从事小商品批发、农资经营、餐饮等,成为王岭 、东阳、南村及北山五村主要的物资交流场所,日交易额5万元以上。西瓜、豆类作物是上沟村的特色产业,种植面积在500亩以上。2003年以来,投资20余元实施了提水灌溉工程,使600亩&望天收&田变成了旱涝保收田。村医疗点1所,医生1名。村小学教学楼1幢,办公楼1幛,在校生102人,教职工8名。
村部办公室5间。2010年人均纯收入5411元。
【村名录】
三乡镇村名录
西花湾&届道&
下沟&王家麻&& 上寨&窑凹
曲村&前村&后村
张凹&下凹&
高家&周家&赵家&常家
楼下&石榴坡
岳家坡&亢家凹&陈家坑&聂家坡
【各行政村基本情况一览表】
人 &口(人)
耕地面积(亩)
村民组(个)
户数(户)
党员数(人)
北&&& 山&&& 片
【知名人物】
李贺(790-816) 字长吉,唐德宗贞元六年出生于福昌县昌谷(今宜阳三乡)。唐宪宗元和十一年卒于昌谷故居,年仅27岁。今传李贺诗计241首(其中外集23首)。
李贺自幼体型细瘦,通眉长爪。他才思聪颖,7岁能诗,又擅长&疾书&。韩愈、皇甫湜造访,贺援笔辄就《高悬过》一诗。稍长,李贺白日骑驴觅句,暮则探囊整理,焚膏继晷,十分刻苦。李贺18岁左右,即以诗名远播。元和六年(811)五月,李贺在长安,做了九品小官奉礼郎。元和九年(814),他决然辞去奉礼郎之职,重回昌谷&归卧&。此后在潞州张彻的荐举下,做了3个年头的幕僚,
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积极浪漫主义诗人,史称&诗鬼&。他的诗对统治者的昏庸、腐朽,藩镇割据的黑暗现实,多所针贬;对下层人民的哀怨、痛苦亦多有同情,政治上具有进步倾向。在艺术方面,他的诗调高气峻,或如云崩雪涌,奇峭浪漫;或如明霞秀月,清丽璀璨。在想象的奇特、构思的精巧、语言的精辟等方面,极富独创性,在中唐别树一帜,有开拓之功。鲁迅先生喜读李贺诗,毛泽东亦指出&李贺诗很值得读&。
朱子才 字师美,三乡人。金代进士,以人才入朝为谏官,生卒不详。他刚直不阿,不畏权贵,因直谏获罪,降职为泗水(今山东泗水)县令。不久,辞官闲居,在滋阳(今山东滋阳)定居落户,把读书看成人生乐事。子才兄弟数人,皆有文名。子才自号&庆霖居士&,攻诗赋,善吟咏,元好问曾选其诗入《中州集》。子才还同施宜生合编有《霖堂集》行世。他的儿子朱澜,字巨源,善于诗赋,大有文名。
裴兆庆() 字子云,可乐湾人。1911年,子云受辛亥革命的影响,毅然出走,先进陕西讲武堂,后改入陕西陆军军官学校。1912年,张钫于陕西树帜秦陇豫复汉军,响应革命,子云分配于张钫部,任上校参议。1920年闻本村遭旱,麦秋无收,子云凑集银币500元,捐助可乐湾开凿&幸福渠&,以利乡亲。1922年,子云受张钫委托,创办河南观音堂民生煤矿。1928年,冯玉祥任河南省长,子云于民政厅供职。在他出任陕县警察局长时,秉公办案,百姓呈赠&廉洁奉公&金匾一块。1932年,任二十路军张钫部上校参谋,兼洛阳城防稽查处处长。他倡导城建,全城植树;维持治安,将查出的大批鸦片集中于洛阳体育场焚烧,使吸毒贩毒者一时收敛。又同张钫商议开办洛阳女子中学。1936年6月遇害身亡。
&& &子云素日,待母至孝。母故三年,国民党中央政府主席林森、立法院院长于右任、戊戌变法首领康有为,清朝翰林大学士林东郊等题书碑文、楹联、勒石旌表。
王凤照() 字明臣,乳名燕落,三乡镇东街人。幼年家道殷富,倍受父亲爱怜,从小进私塾,读书十余年,后弃学在家,随父务农,凤照生性耿介,不染恶习,唯善习武,枪打飞鸟,十有九中。
1920年投军到陕西省蓝田县镇嵩军部下干事,由于作战勇敢,继升连长和副官等职。1930年至1933年王凤照回到故乡,出任三乡区区长,组织乡勇荡平土匪,维护地方平安。&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王凤照于三乡东街办义务学校,自任义务教员,宣传抗日,匡人从正。1938年春,加入中共地下党,并任中共三乡区委委员。1945年初宜阳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王凤照任民主政府二区副区长。1945年8月,王凤照奉命进入山西太岳军区,在垣曲县做群众工作。1947年,王凤照随军南下,任宜北县大队大队长兼三乡区区长,他积极发动群众,建立地方人民武装,由十余人发展到千余人。
张振乾 1934年10月生, 东柏坡人。大学毕业,长期从事军事测绘技术和组织领导工作。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测绘局局长,正军职,少将军衔。1949年3月入伍,先后在第三野战军司令部测绘大队、华东军区测绘学校、总参测绘局制图队、解放军测绘学院等处工作和学习。历任学员、制图员、参谋处长、局长等职。曾组织领导部分重大测绘任务和军事外交斗争中的测绘保障工作,为发展测绘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李建章&西村人,医学教授。1937年出生于贫困家庭。1957年考入河南医学院。1962年毕业留校,任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医师。1972年赴上海第一医院进修神经科,次年返院任神经科主治医师。1984年任神经病学研究室主任。他从医以来,倾心于治疗工作,略有暇余,即研究医理。数年来撰写论文、文献综述等计20余篇,约15万字,分别发表在《中国医刊》、《河南医药》、《中国神经精神疾病》等杂志上。曾为中华医学会会员,《中原医刊》编委等职。
陈长安,1938年生。三乡后寨村人,中专毕业后,发奋钻研考古学、中国通史、博物馆学等课程,1959年调入洛阳博物馆工作。
1964年,组织洛阳第一次西周墓群大型发掘验收工作,清理墓葬400余座,历时2年半,为洛阳首建了考古发掘队伍。
先后参与在洛阳举办了中国最大的《空军战士家史》、《四川收租院》的泥塑展览,主持举办了《洛阳出土文物》展览,组织开展嘉仓、含元殿、铸铜遗址等发掘工作,编写了旅游读物《白马寺》。1980年陈长安调任洛阳古代艺术馆馆长,当选为河南省博物馆学会理事。历年来,在国家、省市级刊物上发表报道、论文50余篇,编写出版读物4册,200余万字。
【政权建设】
2010年,全镇共有37个基层党支部,其中机关和镇直单位支部10个,村级支部27个。党员958名,其中机关和镇直单位党员136名,农村党员822名。
三乡镇人民政府行政编制33人,实有21人,领导职务10名。事业编制40个,实有38人。其中事业编制:文化服务中心编制3个,实有2人;农业服务中心编制12个,实有12个;村镇建设发展中心编制4个,实有4人;计划生育发展中心编制16个,实有16个;劳动保障事务所编制5个,实有5人。
上挂二级机构10个,分别为:
宜阳县公安局三乡派出所 编制7人,实有7人。所长强洪波;教导员张龙舞;副所长李新伟、王晋。
宜阳县国土资源局三乡所 编制5人,实有5人。所长王青龙。
宜阳县电业管理公司三乡供电所 编制5人,实有5人,所长马宜轩。
宜阳县烟草公司三乡收购站 编制5人,实5人,站长张新民。
宜阳县三乡镇水利服务中心 编制3个,实有2人,站长冯跃东。
宜阳县三元粮油购销有限公司 成立于2004年,原名宜阳县三乡乡粮食管理所,现有职工7人,经理牛卫东。
宜阳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三乡信用社 正式人员11名,主任陈江涛。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有限责任公司三乡镇营业所 正式工作人员4名。所长赵文阳。
中国联合网络通讯有限公司宜阳县分公司三乡营业所(电信所) 在职人员5名。所长陈平伟。
宜阳县三乡供销社 编制42人,在职人员5名。主任孔令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天鹅洗衣机 官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