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打败苹果打败诺基亚了没有?

市场及媒体合作屠晶晶010 09.cn
“苹果味”的三星干不过“三星味”的苹果,打败苹果的也不是另一个苹果
摘要很显然,这对拥有“剪不断理还乱”关系的对手,都开始了彼此同化学习的过程。遗憾的是,有了苹果味的三星,却已经再也无法干掉苹果了,因为苹果也有了三星的味道。
  市场调研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近日为行业呈现了一份非常耐人寻味的报告。他们预计于4月10日上市的Galaxy S6/Edge 4月份的出货量为1000万部,但其中400万部还停留在零售渠道。不过,该报告分析认为,S6/Edge的大卖并不会对势头正猛的iPhone 6造成丝毫的影响。
  去年,三星和苹果不约而同的在各自的旗舰手机上作出了重大改变:iPhone突破自己设定的4吋屏幕的金科玉律,推出了“比更大还更大”的iPhone 6/Plus;Galaxy Note系列终于打破一直不变的塑料材质,Galaxy Note 4加入了金属边框。很显然,这对拥有“剪不断理还乱”关系的对手,都开始了彼此同化学习的过程。遗憾的是,有了苹果味的三星,却已经再也无法干掉苹果了,因为苹果也有了三星的味道。
  没找准对手的三星
  我们对比IDC 2015 Q1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和市场份额可以发现,排名前五的智能手机厂商的中,除了三星,所有厂商的市场份额都在增加。更重要的是,除了三星之外的Android手机厂商的份额的增长,都没有丝毫影响苹果。
  如果对比2014全年智能手机出货量的数据,我们可以更清晰的发现三星和苹果完全相反的发展命运。尽管三星的设备出货量摇摇领先,却仅比2013年增长 0.6个百分点。可正是在保持出货量领先的同时,三星智能手机的市场份额却大幅下滑。需要注意的是,彼时苹果的份额小幅下降,但是却保持了出货量的猛增。这样来看,三星的市场份额并没有被苹果抢走,而是输给了Android阵营中的其他小伙伴。
  三星在过去的一年中真正的问题在于,并没有搞清楚究竟自己的对手是谁。很显然,三星的危机来自于本土手机厂商的兴起,以及本土手机厂商的全球化扩张策略。遗憾的是,三星到目前为止,还只是把苹果当成自己的主要敌人,步步紧跟苹果。三星在过去的一年中,努力让自己看的起来更像苹果:Galaxy S6采用了全金属外壳、放弃了可更换电池、指纹识别变成了和苹果一样的按压式(按压式指纹识别体验效果更好)、推出了Samsung Pay(谷歌随后推出了Android Pay)……
  越来越三星的苹果已经变的无法战胜
  这并不是说三星对标苹果,就是个错误。因为iPhone自从推出以来,就一直成为了智能手机行业的标杆性产品。三星和苹果多年来关于“抄袭外观设计”的官司,也说明了Android手机厂商对苹果的借鉴,给自己带来很大的益处。
  不过情况在近两年发生了变化,因为三星在学习苹果的同时,苹果也渐渐具有了三星的味道。最有说服力的一个证据是,苹果不惜自打脸,推出更大尺寸的iPhone。要知道,大尺寸屏幕曾经是Galaxy Note系列成功的关键。除了尺寸变大了之外,苹果在系统优化与营销策略上,也越爱越借鉴三星等Android阵营的对手们。
  观察iOS和Android近年来的发展变化,可以把iOS 8作为一个分水岭。如果在此之前,iOS和Android还可以说是沿着各自清晰的发展道路而分化发展的话,那么从iOS 8开始,苹果在诸如第三方输入法、应用间的分享通道、通知栏快速操作、CloudKit等多个领域,开始了对Android有选择的学习借鉴。苹果在逐渐摆脱用户使用不自由、过于封闭的帽子。而在推广上,苹果自从和联姻后,对中国市场的重视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和三星为自己的高端用户推出高达600多美元的免费应用不同,苹果Apple Store针对中国区用户,推出了银联卡绑定支付,1元超值应用优惠下载等活动。此外,库克一反乔布斯的形象,过去两年中多次来中国和运营商、政府等进行接洽,在微博等社交媒体上刷脸。总而言之,苹果让的用户感觉越来越亲切。
  鉴于此,当面对一个在营销、尺寸、系统自由度(可以满足iOS用户更多的需求)完全不在下风,并且在使用体验上还绝对强于自己的对手面前,三星基本上没有战胜的可能。
  打败苹果的不是另一个苹果
  打败苹果一定不是通过再造一个苹果的方式。特别是当苹果开始学习三星,由原先的创新进取,变为一个成熟的守成者时。
  正如上文所论述的那样,三星真正的命运威胁来自于Android阵营内部的挑战者。想要打一场翻身仗,似乎不应该执着于和苹果的纠缠,而转而观察下那些后起之秀。
  特别是当曾经的挑战者,变为如今的强势进攻者之时,苹果味的三星的对手们,开始变成“三星味的小米、三星味的魅族……”了。这样看来,是继续固执己见,盲打误撞,还是认清现实,开始一场降级攻击呢?降低营销成本,采取更为便捷的社会化营销渠道,也许是挽救手机业务的当务之急。
  当然,即使是手机业务的溃败,也不会让庞大的三星死去(甚至依然会活得很好),毕竟,三星已经在手机元器件上游占据了绝对领先的地位。从2C到2B的转变,似乎成了三星未来可以退守的主战场。
10497゜17087゜24638゜32073゜41875゜51751゜61670゜71660゜81641゜91410゜10
15791゜111528゜210497゜37087゜46719゜56125゜65131゜74638゜84556゜94552゜10
叫我修吧目前先专注于OA及IT产品的维修,后期再将维修品类延伸至家电、家政、家具安装等全品类维修,打造...
此前,曾有证券公司梳理优质的壳资源通常具备的要素:1.市值小:通常小于40亿;2....
根据中基协私募基金管理人分类公示,分析高管无从业资格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占比发现,创业投资资金中无资格家数...三星替苹果代工认怂还是为了反击?--百度百家
三星替苹果代工认怂还是为了反击?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对手,成就梦想的另一只手。过去四年,手机终端一直由苹果、三星把持,最著名的桥段就是两家企业联手攫取了智能手机产业的高额利润。两者相互合作又互为竞争的微妙关系,也堪称人类历史奇葩的,事实上,我们真得很难在快消领域找到这么具有话题性的“绝代双骄”。
对手,成就梦想的另一只手。过去四年,手机终端一直由苹果、三星把持,最著名的桥段就是两家企业联手攫取了智能手机产业的高额利润。两者相互合作又互为竞争的微妙关系,也堪称人类历史奇葩的,事实上,我们真得很难在快消领域找到这么具有话题性的“绝代双骄”。
2014年之前,业界都会认为三星、苹果会一直把这种见鬼的关系维持下去,联手统治智能手机产业500年,但让人想不到的是,三星流年不利,兵败如山倒,正在苹果CEO乐呵呵地宣布自己喜欢男人的时候,李健熙老爷子却只能住在医院里;正在iPhone6一机难求之时,Galaxy却遭遇嘲讽“一直在模仿,从来没超越”,至于说,30%的Galaxy用户倒戈iPhone也就是只是顺便的事儿了。
三星的衰败更理性的描述来自于冰冷的财报数字,其最新的财报显示,第三季度利润仅为4.22万亿韩元,同比大减48.8%;而三大业务群中,下滑最惨的当属移动业务,收入只23.52万亿韩元,同比下滑15%,更让人揪心的是,三星本年度始终处在下滑的节奏中,第一、第二季度在手机终端方面均没有任何亮点,甚至丢掉了中国第一手机卖家的宝座。总之,三星于2014年不仅输给了苹果,也让国内手机厂商联手给了一闷棍。
终端业务上惨败连连,让人心酸,但远非三星品牌的末日,充其量也就是个“盛世小危机”。相比于诺基亚、摩托罗拉或者黑莓,三星有着恐怖的全产业链优势。事实上,笔者一直认为,智能终端之于三星有点“玩票”性质,他们的芯片、电池、显示器业务才是其真正的万世不拔之基,也足以支撑其渡过任何的难关,再不济也是一个土豪版的“富士康”,好好替人代工。
三星四面楚歌,iPhone6的致命一击
据IDC报告显示,三星第三季度手机出货量为7810万部,市场份额为23.8%,而苹果出货3930万部,市场份额12%,排名第二;中国制造商成为新锐力量,小米、联想出货量挺进TOP5,中兴、华为、魅族等制造商也用自己的方式保持着快速增长。总之,三星的王座摇摇欲坠,大有四面楚歌之势。
三星手机业务的退步看似突然,摧枯拉朽,但却早已是命中注定的事儿,或者说,他们过早地把手机卖点都给用光了,例如大屏幕、低价格、高续航、多处理器等等。随着产业链的成熟,这些之前独树一帜的亮点正在平庸化,特别是iPhone6推出大屏幕之后,Galaxy就显得非常土鳖。事实上,消费者之于手机大屏幕有着近乎本能性的向往,不仅在阅读、游戏、电影等方面会有更好的体验,而且大屏幕带来的震撼性也更加明显,况且,装B也更加有型,也就是说“无论是哪家厂商推出大屏手机,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销量”。此前,苹果坚持没有推出大尺寸的iPhone,一方面是因乔帮主的遗志,更多地则是出于策略性的考量。iPhone5S之前的手机,苹果仅仅通过工业设计、颜色就能与Galaxy的大屏幕抗衡,也就是说,苹果一直憋着最后的大招没用,就和竞争对手打得难解难分。如今iPhone6和iPhone6&Plus在全球市场大受欢迎,几乎是直接秒杀掉了三星,据调查有30%的Galaxy用户已经开始攒钱,准备购买iPhone6,调查样本高达4000人,来自美国、英国、意大利和中国四个国家。
此外,中国手机制造商的崛起也威胁到了三星的地位,小米、联想先后取得中国市场份额第一的宝座,而且他们也并不完全是靠价格战,更是取得了技术、专利和营销上的一些突破,他们的成功和三星的衰落一样,并非处于偶然。如今,留给三星的手机竞技场并不乐观,主要对手iPhone6毫无破绽,三星只能寄希望于库克自己会突然腿抽筋或者拉肚子;在竞技场的边缘,还有一群中国势力在打游击,显然,在这种情况下,三星翻身的希望微乎其微,简直没有。
全产业链,三星帝国依然稳固
Galaxy于智能手机中“泯然众人矣”,已经是不可逆的大趋势,或许在未来的某个季度中,Galaxy&Note&N+1依旧会让人眼前一亮,多卖了三、五十部,但自此三星只能溺水在中国手机的海洋中,共同仰望iPhone&N+2,并且争抢苹果留下残羹市场。可这并不影响三星在人类消费电子领域的历史地位,甚至不会影响三星员工短期内的收入,他们的全产业链优势让这个帝国依旧稳固。
目前,三星电子具备智能手机几乎全部核心零配件的研发和生产能力,而且统统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事实上,单单就CPU和display两项工艺就足以让三星吃上20年了,这是整个产业链中最核心的制程,也是利润最高的两个领域。三星独家生产的Super&AMOLED显示屏已经是高端显示的代名词,他们生产的显示器直接保证了iPhone巨大的出货量;至于,CPU芯片方面更是三星的杀手锏,李健熙曾因情绪不好,直接中断过iPhone4s芯片的供货,导致富士康工人两周没有加班。其余的部件中,当属电池最为关键,恰恰也是三星的强项,大容量电池和GALAXY&S5上超级省电模式的大获成功也证明他们取得了世界领先水平,更美好的画面则是,三星解决了消费类电子产品电池的瓶颈问题,有可能直接让三星新掌门人成为新的世界首富。
笔者之前曾撰写过一篇关于三星全产业链的分析文章,预言三星的发展模式会帮助自己基业长青,或许终端领域会有起伏,但核心零部件的需求却不会因市场、消费者的喜好而有太多变化,也就是说,谁能拥有核心零部件的研发和生产技术,谁就紧紧握住了产业链的命脉,何况,三星一握就是三条。
&认怂or反击,三星甘当绿叶?
如前文所述,三星比之诺基亚、黑莓之类的手机制造商就是自己的全产业链优势,这让他们有资本把Galaxy视作“爱好和玩票”。现在的销量虽然显得有点落寞,但远不至到世界末日,更何况,他们市场占有率还是最高,唯一不确定的是,三星还有心思死磕智能终端吗?笔者认为,他们大可以放松心态,好好利用自己的全产业链优势,做好根基且能充分提供养料的绿叶,不仅能大赚一笔,还能帮助三星提前发力智能家居、物联网等未来领域。
据《韩国时报》消息,苹果已与三星签署了新的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内容,三星将从明年起为苹果iPhone和iPad设备提供定制化A系列处理器,到2016年,预期三星将为苹果提供80%的芯片…这个新闻被爆出来之后,听上去有点不疼不痒,讨论的焦点则集中于两家企业在专利大战之后的合作关系,以及三星认怂的心态平衡,但这种合作更基本的意义在于,苹果订单所带来的巨大利润和就业机会,事实上,这个星球上有太多的企业都巴望着跟苹果沾上点关系:蓝宝石企业GATA就是想借着iPhone6的快车道迅速崛起,没成想却碎了一地,直接破产;富士康也因沾上苹果的光,继续保持着代工大王的身份,有些人甚至打出“感恩苹果”的标语,总之,苹果就像人参果,咬一口就能长生不老。
三星替苹果代工,有点认怂的意思,但不会影响这个合作会成为消费电子领域的天作之合。其实,单从工艺水平上讲,笔者更希望产业链能有更清晰的分工,这样可能会出现一款超越iPhone4的手机。毕竟,当每个人都专注自己最擅长的领域时,做到极致的机会更大,唯一问题在于,价格永远也降不下来了。(科技新发现 康斯坦丁/文)微信公众号:kejxfx
阅读:1211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推荐文章RECOMMEND
阅读:12万
热门文章HOT NEWS
王宝强妈妈最应做的,却被张靓颖的妈妈稀里糊涂的做错了。
万能的大熊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扫描二维码下载
订阅 "百家" 频道
观看更多百家精彩新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百草有没有打败李恩秀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