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慈善扶贫微信群富民群怎么来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公司

鸟巢慈善大会现场领钱?慈善富民大会内幕 诈骗老年人_国内新闻_海峡网
您现在的位置:&&&
昨天一大早,本报刊登了&鸟巢慈善大会现场领钱&为假消息一事,也报道了公安机关的权威回应,然而昨日仍有大批中老年群众拎着行李聚集在鸟巢等待&领钱&(见图),对外则宣称只是来京旅游,闭口不提&慈善大会&。直到晚间,眼看失联的&领导&没有现身,说好的包食宿也没人负责,老人们终于动摇了&&与此同时,昨天全天,奥体中心南侧出入口都拉着警戒线,为了维持治安特勤和警察原地待命。
反映 老人执迷 家属求助本报
近期所谓&慈善富民大会&在鸟巢召开的消息甚嚣尘上,消息称参与者只需交纳10元钱就可于昨天在鸟巢现场领取5万元慈善金。这一荒唐骗局被北京警方辟谣后,河北、天津等多地警方也先后发布消息告诫群众切勿上当受骗。同时,公安部组织天津等地公安机关打掉了一个自称为&慈善富民总部&机构,以&解冻民族资产&为由实施诈骗的犯罪团伙,一举抓获31名犯罪嫌疑人。
由于家人被&慈善富民&微信群&洗脑&,包括王先生等一批年轻人听到该消息后都很振奋,意外的是,当他们把权威消息转发给父母后,&他们(父母)根本不信,说这些都是假的&。昨天,北京晨报记者也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多位读者求助,希望以媒体身份劝说其父母了解真相。记者拨打几位老人的电话,无奈他们一直重复着&我们不能多说,但我们知道真相&。还有一位老人在得知晨报记者身份后表示,&我知道是骗局,现在正在回家路上&。但据其家属透露,老人当时就在鸟巢附近坐等&接头&。
现场 称水很深 充耳不闻广播
昨日中午,北京晨报记者刚刚走到奥林匹克公园西门,便看到许多白发苍苍的老人,手提行李箱三五成群聚在一处。
年轻人小金在这群&白发族&中十分显眼,他却称来京实非所愿,是随准备参加&慈善大会&的父亲来的,&我爸执意要来,我为了他安全只好跟着,向学校请了假。&小金告诉说,父亲与他人都是听信了微信群组织者的言论,千里迢迢来京领取&5万元慈善款&。记者从他提供的微信截图中看到,组织者一再要求参会者&低调、保密&,把此行称为&百姓正常旅游&,并强调这样说&绝对没事&。果然,周边老人均称自己是游客,却无心赏景,见记者一离开,又扎堆窃窃私语起来。
而在他们身后,一份鸟巢官方声明贴于正对门口的玻璃上,强调4月24日至25日期间,并无任何场地出租于任何&慈善大会&活动,园内也循环播放着关于市公安局的辟谣消息。从陕西远道而来的吴女士却神秘地对记者说,&这些都是对大会活动的掩护,听听就算了,发布的消息有真有假,都是领导的策略,里面水很深的&。
举措 警方待命 劝离&参会者&
下午2点左右,记者看到在公园南侧出入口已拉起警戒线,并有特勤站岗。不远处近十台武警、警察及城管车辆一字排开,车上人员原地待命。而奥林匹克公园站地铁口处依然有众多&参会者&拎包驻足,不愿离去,并有大批人群从地铁站内涌出。如此大规模的&游客&进入,也让公园的工作人员吃了一惊,&人比往常多了几倍都不止&。随后,北京市公安局再次在网上发布声明,&鸟巢慈善活动,参加者可领5万元&系谣言,&4月24日仍有部分受骗群众来到鸟巢等地领取所谓&奖金&,已被警方劝离&。
很快被踢出涉事微信群 家属终于松口气
直到昨天傍晚,抱着参会领钱美好愿望的人群终于有些着急了。失联的&领导&没有现身,说好的包食宿也没人负责,夜里去哪里落脚还是个未知数。虽然所谓&管理者&仍在群里继续散布谣言,但有老人开始心里&犯嘀咕&,甚至愤怒,&千里迢迢来开会,怎么没有人出面给个说法?!&&我们是不是真的上当了?&这些&动摇者&很快就被踢出微信群,这情景倒让小金等年轻家属长吁一口气,&我爸终于快想明白了&&&
责任编辑:肖舒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 举报邮箱:
本站游戏频道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
温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戏,拒绝盗版游戏,注意自我保护,谨防受骗上当,适度游戏益脑,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C)2016 海峡网(福建日报主管主办) 版权所有 闽ICP备号-2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海峡都市报(海峡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友情链接: |茅箭公安分局东城开发区派出所民警在入户走访中了解到,辖区许家棚村58岁村民宋某在微信聊天中说是要“解冻民族资产”,还要到北京去领奖,民警敏锐地察觉到宋某可能是遇到诈骗了。
秦楚网讯(晚报)记者 杨建波 通讯员 陈浩&特约记者 宋建彬&报道: &鸟巢要开&慈善富民大会&,来京参会者交通费食宿费可报销,还可现场领取5万元慈善金&&&如此天上掉馅饼的好事让不少中老年人跃跃欲试。虽然警方已经辟谣,呼吁广大群众勿轻信,但仍有不少中老年人对此深信不疑。近日,市公安局茅箭分局民警及时发现并成功劝阻了17名欲赴北京鸟巢参与&慈善富民大会&的受骗群众。
21日,茅箭公安分局东城开发区派出所民警在入户走访中了解到,辖区许家棚村58岁村民宋某在微信聊天中说是要&解冻民族资产&,还要到北京去领奖,民警敏锐地察觉到宋某可能是遇到诈骗了。在进一步了解情况时,宋某家人反映:宋某曾不经意说起了近期要和群友到鸟巢参加一个大会,参会者都将免费领到5万元善款,还包吃包住,无偿报销来往食宿等费用。民警获知信息后立即对宋某进行了防范宣讲教育,同时将情况第一时间上报分局。
获取此信息后,茅箭公安分局领导高度重视,一方面向市局汇报情况,一方面迅速开展调查核实和教育劝阻工作。经过紧张摸排和调查走访,初步确定了全市范围内有宋某、杨某等人在内的19名受骗群众,早已通过微信红包的形式缴纳了10元至200元不等的入会费用,且已深陷该骗局不能自拔,深信不疑这次要&发财&,对于民警的劝阻认为是&挡财路&,并想方设法欲在4月23日集体动身,到北京鸟巢参加所谓的&慈善富民大会&,领取5万元善款。
时间紧迫,为了避免受骗群众的损失,21日晚上,茅箭公安分局组织分局指挥中心、治安大队、朝阳路派出所等6个警种10个办案单位的民警,紧急制订了教育劝阻工作方案,并分成了十余个工作小组,连夜深入辖区内被骗群众家中逐人开展防范宣讲,努力进行教育劝阻。同时,在市公安局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协调其他兄弟单位对各自辖区受骗群众进行劝阻教育,并联系街办、社区、火车站派出所和武当山机场对上述受骗群众进行劝阻,避免他们上当受骗,遭受进一步的财产等损失。
在工作中,民警克服阻力,积极入户与受骗群众见面,深入开展思想教育和防范宣传,就&慈善富民&骗局的本质进行深刻揭露,规劝他们不要受人蛊惑、上当受骗遭受更大损失。经耐心劝导教育,17名受骗群众均意识到了自己身陷诈骗陷阱,取消了前往鸟巢参会的行程。令人惋惜的是,仍有两名受骗群众不顾劝阻教育执意前往北京。所幸,在茅箭警方的密切关注下,及时联系在京工作民警成功将两人劝住,避免了他们遭受更大损失。目前,两人已启程返家。
4月23日,公安部组织天津等地公安机关打掉了编造&慈善富民总部&机构以&解冻民族资产&为由实施诈骗的犯罪团伙。4月24日,中央电视台《新闻30分》栏目也对&慈善富民&骗局进行了防范宣传报道。连接两天时间里,茅箭公安分局不断收到被骗群众的感谢。辖区的受骗群众丁先生,专门给民警发来了微信消息:&感谢十堰公安及时准确地发现了骗局,挽救了十堰的一批老人。十堰人民感谢你们!&
据民警介绍,其实早在2016年10月,中央电视台便以&号称解冻兆亿元,还有委任状&为题,深度揭秘了&解冻民族资产&骗局。近日,央视和各大新闻媒体连续对该骗局进行了防范提醒报道。民警提醒凡是以&解冻民族资产&为诱饵在网上宣称大额返还资金的信息,均为诈骗信息,请勿上当受骗,也请看到类似骗局的群众积极举报,公安机关将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诈骗违法犯罪活动。
(内容来源十堰晚报,转载须经十堰晚报授权)
(编辑:曹婧
新闻报料:8110110&&&& )
3月23日,郧阳区白桑关镇六旬村民老余急匆匆地跑到白桑派出所报案,声称1小时前被人骗走3万元现金。民警立即展开调查,让人没想到的是,犯罪嫌疑人竟然早在年前就盯上老余,还曾跑到老余家里吃住,而老余却对对方的情况一无所知。
近年来,随着空巢老人数量增加,以及老年人辨别能力差、安全防范意识不够等因素,犯罪分子把老年人当作诈骗对象,针对老年人的诈骗犯罪屡有发生,给老年人带来经济和心理双重伤害。很多被骗老年人因没有识破骗局,或怕麻烦、怕丢人、怕子女埋怨等,没有报案,更助长了犯罪分子嚣张气焰。
4月5日14时许,湖北省竹溪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接到报警:城关镇居民范某接到一个自称是广东省某某市公安局民警的电话,称其的身份证被盗用,办理了多张银行卡并涉嫌犯罪,要求速将资金转入到安全账户。
一名女子到五堰书店买书,向店老板祝先生借手机。短短几分钟,祝先生银行卡上的1万元被人通过QQ转走。祝先生怀疑是这名女子所为。
谎称可以为人办理低保,从2012年起就陆续骗取受害人钱财共计3万余元。3月12日,张湾公安分局刑警大队通过摸排走访,成功抓获涉嫌诈骗的犯罪嫌疑人尚某。
4分钟,在五堰做生意的范女士被电信诈骗犯罪嫌疑人骗走的3万元钱就被茅箭公安分局刑侦大队民警追了回来。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486986',
container: s,
size: '330,280',
display: 'inlay-fix'
【秦楚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秦楚网”、“来源:十堰日报”或“来源:十堰晚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十堰日报社,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秦楚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我的位置:
“百万扶贫慈善微信群”是个什么鬼?快看看亲友有没有加入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江苏网警
摘要:该组织管理员声称只要群成员集资,便可把中华历朝历代老祖宗密存于海外48国的皇家资产解冻拿回,交的钱越多、分的钱越多,最多可分得100万元。
近段时间以来,一个名为“百万扶贫慈善基金”的微信群悄然出现在网络上。群主声称自己有巨额“扶贫善款”用来造福中华民族,群成员如想获得这笔高达百万的扶贫善款,只需动动手指,提供自己的身份证号码、银行卡账号、开户行地址、电话号码等个人信息即可。有网友提供截图,称自己的父亲对此有点“走火入魔”,场面根本控制不住→
孩子与父亲的对话(白色背景对话框为父亲)
从对话中能看出这位父亲对自己的“事业”坚定不移,没有什么可以阻挡自己获取这笔“扶贫善款”。
那么,这个组织到底什么来头?
据一位群成员介绍,该组织管理员声称只要群成员集资,便可把中华历朝历代老祖宗密存于海外48国的皇家资产解冻拿回,交的钱越多、分的钱越多,最多可分得100万元。而加入该群不仅需要缴纳会费,还需要提供姓名、身份证号、银行卡账号、电话号码等个人信息。管理员还鼓动群成员推荐身边的贫困人员加入“百万扶贫慈善基金群”,让更多的人受到资助。管理员平时会在群里分享爱国、做善事、抵制外国货的链接和图片,为了提高群成员的爱国意识,每天早上群里都要举行“升旗仪式”,管理员会发送一张缓缓飘动的动态国旗图片,并在群里播放国歌,一切都煞有介事。就这样,在金钱的刺激和爱国情怀的刺激下,每天都有新人加入。该群管理员一味用“集资解冻善款”的借口敛财,而承诺的发放善款日期却是一拖再拖,加上“交的越多分的越多”这样的说辞,很多人越陷越深。
对此,有律师表示,“百万扶贫慈善基金”微信群内实施的行为符合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如果符合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应该以刑法诈骗罪定罪处罚。
网警提醒:个人信息泄露可能会被不法分子用于违法犯罪活动,如果被卖给其他违法者用于恶意注册网络账号、制作虚假身份证件等,还有可能会成为名义上的“罪犯”。请谨记,天上不会掉馅饼!
本文摘自:“江苏网警”公众号
原文标题:百万扶贫慈善微信群,快看看父母有没有加入!
宋慧编辑整理
上海辟谣平台邮箱: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雍凯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第三届绿色账户微电影大赛
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整合推广平台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客户端下载
Copyright (C) 上观(沪ICP备号-31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站长统计
沪公网安备 61号
解放日报新媒体研发中心技术支持已收藏本页面
奶奶最近被拉进一个叫“慈善富民”微信群,说什么只要报上照片,身份证号码地址,手机号,农行卡号,再交上几十块的什么费用,就能陆续收到几万,几十万,上百万的打款。最近疯了一样把亲戚好友的资料都给弄上了,还交了钱。怎么劝都不听…大家有什么办法啊?愁死了…
看到你这条真是心有同感,我妈也上当了,劝也不听,用什么蓝底白底头像,也不能硬来,真想报警了。
几十块的,让她玩吧。传销洗脑不好劝阻的。
回复 29楼:她还可以申请新号啊,老太太可是很执着的
回复 30楼:是的,天天就几十块钱,都不到立案资格,
能有什么办法啊,我姨妈把我妈也弄进去了,天天就是在群里鼓捣照片,今天要白底的,明天要蓝底,后天要红底的头像,今天几块资料费,明天几时报名费,怎么劝都不听,沉醉于他们自己的梦里呢
报警啊!网络警察
把上报的银行卡里的钱全部转走
举报啊,然后再弄个假群骗你奶奶
我最简单了,把你们的女儿给我,我在一年没回还一个孩纸。
是有款打给你
怎么办我不知道,我就知道你们将陆续收到几万,几十万的消费记录,可能你们集资买大象了吧!
这样的人是没有办法的
智商素质问题 还会有下一次下下次 至死方休
难啊!老人认准的事很难说服
报警啊,还发糗百
你就等着发财吧!!
注意银行卡吧。当心被盗刷。
老人家居然玩微信玩的比你还6?这让楼主情何以堪?把你家网停掉[臭美]
这群可以告诉我嘛。拉我进去啊
贪心,肯定会吃大亏,报警也不受理吧?
把她微信卸了,我不信他自己能找的回密码。我妈每次微信号丢了还得找我帮她找密码
你可以报警,以网络诈骗的名义。警察回来看你奶奶手机上的记录然后查案
回复 17楼:你不知道现在网络盗刷吗?你如果银行卡身份证同时丢了。不出几分钟。卡里钱就都没了。骗子不需要密码
很不幸的是,我婆婆已经加入很久了
一个人交2千, 发展一个下线回来一千。
奶奶都会玩微信了?
告诉你奶奶家人都因为这被骗了好几百,别说多,怕心脏病
找找今日说法之中的案例给她看
回复 17楼:你太小看他们骗子了
网上搜搜相关内容,放给他看,记得从中央电视台上
难道不用密码吗,没有密码怎么取钱啊
都拿去借款了,小心点吧
回复 6楼:连老人家都拿来开玩笑,你这种人出门早晚被雷劈
一部老年机搞定……
偷偷把微信删了
是该送精神病院了
禁网,路由器封她IP
你奶奶居然还会玩上网
帮她找个老伴
撤手机完事
其实群主是奶奶的老情人,你爸爸是群主的私生子,所以发钱给大家!
用模式微信骗她一次。多少钱都无所谓。再教育她。不听,骗得她怀疑人生。。
砸坏她手机
卸载奶奶的微信
你可能喜欢的图片笑话
最受欢迎的爆笑笑话
扫码下载糗事百科app起底“慈善富民总部”:工资3000以上不能拉进群_新浪江苏_新浪网
  交汇点讯 24日,大批老人听信“发钱”谣言,千里赴京齐聚鸟巢的新闻闹得沸沸扬扬。这是一个自称为“慈善富民总部”机构,以“解冻民族资产”为由实施诈骗的犯罪团伙一手导演的闹剧和悲剧。虽然31名犯罪嫌疑人已被公安部抓获,但是事情却远远没有结束,依然有老人没有醒悟,相信是活动被破坏使得他们本来可以领到的5万块飞了。痛心之余,无力的子女们组建了一个辟谣群,纷纷诉说着自己父母的被骗经历。
  工资3000以上的人不能拉进群
  来自江苏常州的徐女士告诉记者,她的大姐就是被骗的老人中的一位。徐女士介绍,她的大姐今年49岁,因为身体残疾,在福利厂工作,每月工资几百块。两年前加入这个组织后,每天一天到晚不离手机,深更半夜还在学习群里管理员发的录音,也不理家人,连孙子也不带了。大姐现在已有三四十个群,徐女士一年前被大姐拉进来,现在也有十几个群,如“物联网数字货币/民族大业(慈善伟业)群”、“正能量605群”,“慈善128群-1”等各种打着慈善或投资旗号的洗脑群。
  徐女士说,每个群有四五个管理员,一级一级的,每天用语音组织大家学习开会。群里管理员还鼓励他们用手机的“摇一摇”加人,等聊的熟悉了再把人加进来。但是医生、公务员不能拉进来,工资3000以上的也不能拉进来,只能拉工资低的人和残疾人进来。
  徐女士大姐的儿子在北京工作,因为工作忙,把6岁的孙子交给大姐照顾,所以经常会寄生活费回来,这些年大姐却把这些钱都投在了群里的项目上。每次交8块,10块的,承诺是以后北京分房子,分宝马车。这两年大姐交费一万块,替徐女士也偷偷交了一两千。群里的管理严还经常让大家“好好学习”,说钱没那么好拿。
  据徐女士介绍,群里也有贵的项目,如一个“五行币”的大项目,是卖金币,一块金币5000块,说金币以后能升值到千万。此外,还有卖“公司原始股”,这个要交几十万,说上市后能翻几倍。
  这次去北京鸟巢“领钱”的活动,徐女士的大姐也是坚持要去,车票都买好了,家人因为她腿不方便,就把车票给退了,徐女士的大姐因此寻死觅活,到现在还怪他们搞破坏,说本来有5万块就这么没了。
  各种打着爱国主义幌子的项目
  来自上海的李先生的父亲也是名受害者,李先生告诉交汇点记者,因为他的母亲身体不太好,父亲想减轻他的负担,想多赚钱,去年买保健品时,认识了一个卖保健品的人,并被她拉进群。李先生介绍,那些管理者会不停的建群,换群的名字,就是为了淘汰那些不相信的人,最后只留下“死忠粉”。
  这些群里均打着爱国主义的幌子鼓吹各种高回报项目,如“169元项目”、“958群利国利民项目”、“日鸟巢民族资产解冻骨干会议卡费”、“美元解绑项目”、“精准扶贫西南四大队37群项目”、“国务院办公厅精准扶贫摸底调查”、“218元项目”、“55元项目”、“668元项目”、“1680元项目”等等名目繁多。
  群里采取半军事化管理,还煽动民族主义情绪,要求每个人把头像背景换红色,要正装照,而且每天早上都有升旗,晚上睡觉还要搞活动,大家还要一块唱歌。除此以外,普通成员不得随意说话。
  李先生也谈到,群里几乎每天都发各种所谓高额回报的项目报单让老人们报名填写。记者在一个名字名为“农行卡银根费10元慈善富民陈玉英团队表”的文档里看到,里面要求报名者将自己的姓名、电话、身份证号码、银行卡、推荐人(没有填群主名字)、群号(必须数字)都填写清楚。李先生介绍,不仅要填身份证号码,经常还要将身份证的正反面照片和银行卡开户行发过去。他们也会统一组织大家办农行卡,并要求银行里必须至少有100块钱。而日的“慈善富民陈玉英团队利国利民(958群)”项目显示,这个项目做了20单,每人交了23元。
  据李先生介绍,群里的骨干分子每天还发MP3讲课录音给大家洗脑(比如蔡白萍讲话的语音内容,此人冒充南京市副市长和亚投行全国执行总裁日已被民政部曝光),在群里发PS国家领导人主持善款发放会议的照片,和各类假冒的中央红头文件。每晚,还有宣传员组织讲课学习。参与这些群内的活动以外,群里的人还需要签订承诺书,坚决跟从群主,合理运用善款,拒买外国产品、甘愿并承担法律责任。
  李先生认为,在骗子里的语境里,老人们成为了为民族复兴添砖加瓦的人。这个骗局不仅是在经济上给受害的家庭带来了迫害,还给老人们戴上了“振兴民族大业”的高帽,家人的劝阻在一些老人看来是阻碍他们完成“大业”,故而很多老人不愿觉醒。
04-26 08:17|分享
04-26 08:16|分享
04-26 08:15|分享
04-26 08:13|分享
04-26 08:12|分享
04-26 08:10|分享
04-26 08:08|分享
04-26 08:06|分享
04-26 08:03|分享
04-26 07:56|分享
新浪地方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慈善公益拉群比赛骗局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