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局领导班子

最新文件 - 德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font color="#18-06-29
<font color="#18-06-15
<font color="#18-06-08
<font color="#18-06-04
<font color="#18-05-28
<font color="#18-05-15
<font color="#18-05-15
<font color="#18-05-15
<font color="#18-05-15
<font color="#18-05-09
<font color="#18-05-07
<font color="#18-05-07
<font color="#18-04-19
<font color="#18-04-19
<font color="#18-04-16
<font color="#18-04-11
<font color="#18-04-10
<font color="#18-04-10
<font color="#18-04-10
<font color="#18-04-02
Copyright @ 2011 德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德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鲁ICP备号-1德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站内搜索:
党务政务公开
关于成立《德州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志》编纂委员会的通知
& 德人社字﹝2012﹞24号关于成立《德州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志》编纂委员会的通知各县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各科室、单位:为了加强对《德州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志》编纂工作的领导,全面反映德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民生保障、加强自身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工作业绩和亮点特色,真正达到&存史、资政、教育、宣传、交流&的多重效果,经局党组研究决定,成立德州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志编纂委员会,组成人员如下:主& 任:展德明副主任:于春升、张海田、石敏、贺洪昌、贾丽君、魏洪祥、桑青、徐刚委& 员(按姓氏笔画排列):马秀鸿、方学震、王长青、王永军、王安、王旭光、王建国、王建国、王振芳、王霞、韦忠洲、冯叶生、田庆山、田晓静、刘真、刘福明、刘蔚、孙丙峰、孙洪彪、孙继贵、安俊涛、牟正君、许勇、张卫华、张世清、张光臣、张作峰、张家海、张继奎、张斌、张朝晨、张登锁、李军、李宗忠、李春岭、杜殿峰、杨太宝、杨新生、沙志勇、陆军、周卫胜、尚键、林昶、范鑫、金传智、侯军、段文深、胡光民、赵力、赵友仁、赵永超、赵军太、赵向阳、赵亮、赵奎忠、倪迎春、贾永耀、郭洪民、崔涛、曹伟、焦方兵、韩吉强、韩廷岭、韩爱民、蔺吉庆、蔺红兵二〇一二年三月二十九日
Copyright @ 2011 德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德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电子邮件: 鲁ICP备号-1德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百度搜索:
党务政务公开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2015年工作总结
& 2015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人社局按照全市建设协同发展示范区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三大任务&,全面构建&六点工作体系&,积极推进&五个转变&,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不利因素和深化改革进入深水区的新形势,开拓进取,攻坚克难,积极作为,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把促进就业放在民生工作的首位,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2015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60942人,完成全年计划的101.57%;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8512人,完成102.84%;就业困难群体就业4630人,完成154.33%;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5819人,完成 100.96%;开展就业技能培训63636人,完成111.84%;开展创业培训12946人,完成123.3%。一是大力推动创业带动就业。组建资源共享市级创业导师和创业项目库,首批入库创业导师86个、创业项目46个。抓好创业载体建设,市级创业孵化基地奖补标准由50万元大幅提高到200万元,对利用闲置房地产的提高到300万元,出台《德州市创业孵化基地和创业园区认定管理暂行办法》,规范了市级创业孵化基地和园区的认定管理工作,2015年10月,新街口文化产业园被评为全市首家省级创业示范园,获奖补资金500万元。全市建成大学生创业载体22个,其中省级2个、市级6个,认定创业型街道(社区)60个。制定出台了《德州市创业大学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建成了年创业培训规模5000余人的德州创新创业大学。积极做好创业担保贷款发放和贴息落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51亿元,贴息资金1401万元,带动就业1.61万人。二是通过培训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制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职业培训补贴和技能鉴定补贴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在省级补助标准的基础上,整体按20%的比例提高了我市培训补贴标准,将享受人员范围由4类扩大到7类。在全省率先举办&培训项目双选会&,县市区和定点培训机构签订合作协议,支持就业创业培训9.2万人,推动了优质培训资源共享和培训质量提高。牵头抓好&京津冀劳动力输送基地&建设,与京津冀地区建立长期劳务合作关系,开展&进校园&&进农户&&培训送企惠民&等特色培训项目,全年就业创业培训7.66万人,输送京津冀劳动力2万人。三是促进重点群体就业。为促进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开通了就业微信平台,关注人群达到1万人。深入实施系列行动计划,拓展就业岗位,招募&三支一扶&志愿者163人,帮助30多名家庭困难大学生人通过公益性岗位解决就业,推荐120多名家庭困难高校毕业生参加国有企业招聘,全市就业见习基地达到173处(其中省级4处),见习大学生2100人。举办各类公益性招聘活动80余场次(其中区域性大型招聘活动4次),高校毕业生到企业就业比例达到65%。全年大学生就业1.92万人。深入做好农民工工作,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德州市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3年行动计划等3项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德政办字〔2015〕3号),明确了农民工工作的任务目标和工作措施,在技能提升、公共服务和权益维护等方面加大推进力度,农民工工作实现新发展。提高困难群体补贴标准,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安置力度,帮助4630名&4050&等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四是稳定现有岗位。全力支持企业应对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减轻用人单位负担,实施援企稳岗政策,年内发放稳岗补贴736万元,较好地稳定了就业岗位。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建立健全经济发展与就业创业联动机制的意见》(德政字〔2015〕68号),建立了经济发展与就业联动机制,实现了经济发展与就业增加的紧密结合、良性互动。建立了国有企业公开招聘制度,实现了招聘信息、过程和结果&三公开&,促进了公平就业。二、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回应群众对社会保障的新期盼新要求,强力推进社会保险人员扩面、基金征缴、待遇提高、深化改革、基础管理等重点工作,社会保险参保总量跃上千万人次台阶,基金征缴和待遇发放双双突破百亿元大关,社会保障的安全网作用日益凸显。一是精准发力,扩面征缴。到2015年底,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366.35万、529.38万、36.01万、59.89万、39.53万人,总量超过1031万人次,全年征缴基金112.53亿元。二是共建共享,提高待遇。坚持发展成果让群众共享,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实现&11连涨&,为10.7万名企业退休人员月均增加养老金264元;居民基础养老金从2015年1月起由每人每月75元提高到85元,实现&四连增&,86万老年人喜得政策红利;新的城乡居民医保政策顺利启动实施,二、三级医院报销比例较原新农合分别提高5个百分点,居民医疗待遇水平明显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特殊疾病患者门诊透析治疗年度支付限额由3万元提高到5.5万元,还实行了&三次报销&,居民大病保险实现全省联网结算,最高报销额度由20万元提高到30万元,最大程度政策惠民,全年医保新政共减轻群众负担3亿多元,共支付医保待遇31.5亿元。失业保险金标准由800元提高到850元,发放失业待遇12942万元;1-4级工伤人员的定期待遇明显提高,每人每月分别按275元、265元、255元、245元的标准增加待遇。2015年全市共发放社保待遇102.48亿元,广大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进一步提高。三是深化改革,完善制度。市政府印发了《德州市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德政发〔2015〕16号),召开会议对改革进行部署,全面启动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印发宣传手册、举办政策解读和业务培训班等,推动改革顺利进行。制发了《关于统一和规范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补缴政策的通知》(德人社〔2015〕64号)、《关于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员延长缴费有关问题的通知》,统一和规范了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费补缴、延缴政策,使更多的人享有了社会保障。居民大病保险信息系统正式上线应用,实现了一站式结算,年内为28385人次补偿费用8449万元。在全市实现了生育医疗费用联网结算,解决了生育职工垫资问题。深化基本医疗保险付费方式改革,在全市二级以上医疗定点医院实行医疗保险付费总额控制,对定点医院垫付的合理住院费用采取&总额控制、按月预结、年终清算、结余留用、超支分担&的结算办法,按病种付费、按人头付费、按服务单元付费等复合型付费方式不断完善。在市立医院开展了社会保障卡代替医院就医卡试点工作,通过社保卡实现挂号、就医和费用结算等功能,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就医。三、大力推进人才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京津冀协同发展人才资源推进组,19个职能部门协同推进人才工作,实现了人才管理运行机制的创新。二是坚持引才育才并重。坚持引育结合、内外互动、刚柔并举,立足全国、放眼海外、突出京津,招才引智成效明显。组织开展了&三个100&工程企业人才需求调查、人才资源全面调查、农村劳动力资源调查、留学归国人员摸底调查四大基础性调查,编制发布了《德州市高层次紧缺人才需求目录》,人才基础性工作大大加强。组织50多家企业分别赴清华大学及南京、西安、长春、武汉等高校密集城市,参加&山东-名校人才直通车&引进人才活动,组织举办13次人才招聘会,搭建用人单位与求职人才洽谈平台,引进紧缺急需高层次人才1000余人。加强人才培养培训,举办了&西部经济隆起带公务员示范培训班&&现代服务业高级管理人才培训班&,5.8万人参加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工程,数量创历史新高,新增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1147人(其中高级254人)。新增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人、省首席技师5人、技能人才33606人(其中高技能人才6088人)。在&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工程&&齐鲁友谊奖&&留学回国人员来鲁创业启动支持计划&等省级人才评选表彰中,我市各有1人上榜。评选表彰了全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和优秀中青年专家各30名、第六批市首席技师20人。三是加强平台载体建设。新增4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总数达到16个,位居全省第五。我市成功建立中国新能源和生物产业引智试验区,成为全国第四个国家级综合引智平台,实现了人才平台建设的重大突破。制定出台了&1+5&引智政策体系,引智政策针对性强、含金量高,受到外国专家的高度评价。举办了引智试验区揭牌仪式暨外国专家德州行活动,国家外专局局长张建国、省政府副省长赵润田为试验区揭牌,与4个高端外国专家组织签订了合作协议,我市216家企业与美国、德国等12个国家的近百名高端专家对接洽谈,引智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一是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成效明显。通过劳动保障年检、专项检查等执法活动,共检查用人单位601家,涉及职工9.1万人,依法督促用人单位补缴社会保险费9600多万元,补发工资7200多万元,补签劳动合同5600多份,较好地维护了劳动者合法权益。二是劳动人事争议仲裁调解扎实开展。建立规模以上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1367个,组建率超过90%,调解仲裁组织体系更加完善。全市受理劳动争议仲裁案件1030起,当期结案975件,结案率94%,市仲裁院被评为省&人民满意公务员示范单位&。三是企业职工工资实现合理增长。将最低工资标准由1200元提高到1300元,市政府发布了2015年全市企业工资指导线,市人社局发布了428个职位(工种)的工资指导价位,加强工资集体协商,促进了职工工资随企业效益合理增长。五、坚持统筹兼顾,其他业务工作协调推进一是人员考录顺利完成。严格程序、严格标准,顺利完成了全市543名公务员的考录、遴选和市直244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招聘工作。二是军转安置效果良好。首次在市区副团职及以下实行&公开选岗,高分先选&办法,军转安置工作更趋科学合理。三是工资福利工作积极推进。完善了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提高了基本工资比重,优化了工资结构;为乡镇工作人员连续两年增加了津补贴,稳定了基层工作人员队伍。四是各类考试安全有序。严肃纪律,严格规定,全年共组织31类5.2万人次的人事考试报名审核工作,圆满完成18类12.3万科次的考务组织工作,办理各类证书1.3万本。五是信息化水平明显提升。社会保险、就业创业、规划统计、政务公开等各项工作基本实现了信息化对主体业务的支撑。六是基础基层工作大大加强。市人力资源市场正式开工建设,经过三年攻坚,11个县级人社综合服务中心全面建成,134个乡级人社所达到省规范化标准,服务内容显著增加。
Copyright @ 2011 德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德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鲁ICP备号-1德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孙春利
        职 务:党组成员、副局长  分管工作:负责机关党务工作,分管工会、办公室、局机关财务科、劳动关系科、就业办公室、花园口商场管理处工作   工作经历:86.09 部队服役;88.07 西安空军电讯工程学院学生;94.10 上海空军政治学院军务处参谋(其间:91.07在空军政治学院业余本科班政治专业学习);00.11 德州市(县级)社会劳动保险事业处科员;04.04 德城区劳动局办公室主任;05.02 德城区劳动局花园口商场管理处主任(股级);08.04 德城区花园口商场管理处主任(副科级);10.10 原德城区劳动保障局党组成员、劳动就业办公室主任;14.12 德城区人社局党组成员、劳动就业办公室主任;2014.12- 德城区人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德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百度搜索:
党务政务公开
关于做好2014年全市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工作的通知(德人社〔号)
& 德人社〔2014〕130号关于做好2014年全市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工作的通知<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4 mso-bidi-font-size: 16.0 mso-bidi-font-family: 仿宋_GB<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4 mso-bidi-font-size: 16.0 mso-bidi-font-family: 仿宋_GB<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4 mso-bidi-font-size: 16.0 mso-bidi-font-family: 仿宋_GB201417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对年度考核结果被确定为基本合格或者不合格有异议的,可以在接到考核结果通知之日起30日内向本单位申请复核,对符合受理条件的,单位应当自接到复核申请书之日起30日内作出维持、撤销或者变更原人事处理的复核决定,并以书面形式通知申请人。对复核结果不服的,可在收到复核决定之日起30日内按《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申诉规定》提出申诉。15201212320142014122015223 <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4 mso-bidi-font-size: 16.0 mso-bidi-font-family: 仿宋_GB<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4 mso-bidi-font-size: 16.0 mso-bidi-font-family: 仿宋_GB123        中共德州市委组织部       德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14年12月30日(此件主动公开)
Copyright @ 2011 德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德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电子邮件: 鲁ICP备号-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劳动与社会保障考研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