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Alienware15 刚买来时跑分20w的笔记本 现在不行了 感觉是哪出问题了 应该显卡和内存 我要怎么修理

精致科幻A卡旗舰 Alienware15 2015测试(全文)
有许多电子产品足够优秀,让很多用户对其青睐有加,倾注了相当的心血与感情。这样的产品,或者惊艳靓丽,比如说成神的“水果”;或者,坚固可靠,比如让人信赖的“小黑”。在游戏本领域,如果要挑出一个代表,那么老款Alienware&15的呼声一定是最大的。2015年初,Alienware&公布了新的产品线,玩家们惊喜的发现,那个夺目的15寸外星人又回来了!一时间,拥趸们奔走相告。重生的十五寸外星人,与一同亮相的17寸大哥和13寸小弟保持着统一的风格,同时增添了扩展坞这一性能增强的法宝,实力惊人。今天,评测中心就将与大家一道,欣赏十五英寸外星人的王者凯旋。Alienware&15&2015新款Alienware&M15X&从Alienware&M15X退市,到新的Alienware&M15X发布精力了漫长的数年光阴,以至于两者的视觉设计风格有了极大的差别,丧失了比较的价值。我们需要知道的是,Alienware&15新款继承了近两代外星人的多边形线条造型与阳极氧化铝材质,并且顺应潮流,在尺寸和重量上获得了新的突破。Alienware&15&厚度在厚度方面,Alienware&15就突破性地控制在了3.4CM以内,相比旧有的M15X有了接近1CM的缩减,幅度惊人。在整体体积上,新的Alienware&15较诸M15X同样瘦身效果显著。这种减肥的效果,在重量上体现的非常明显。Alienware&15&空机重量Alienware&15&旅行重量新Alienware&15的空机重量被控制在3.1KG之内,对于Alienware家族游戏本来说,无疑是很明显的进步,其旅行重量也只有3.87KG附近,表现非常优秀。这样明显的体积与重量缩减,首先是由于Alienware放弃了光驱,节省了大量的体积,另一个重要的因素则是CPU和GPU完全采用了不可更换的BGA封装方式,提高了机身内部空间的利用效率。轻薄必然会带来代价有得有失&扩展坞接口开创了新形势这种不可更换的设计方式,确实会让不少钟情于DIY的传统玩家感到沮丧,却是游戏本发展的大势所趋。不过,有得必有失,新Alienware&15预留了显卡扩展坞接口,为更强性能提供了更猛烈的药方,也是一种优势。精致外观&科幻依然最近两代的Alienware&产品,保持了统一的科幻风格设计,新潮而精致,给自己的高端定位奉献了精彩的名片。Alienware&15&顶盖俯视Alienware&15&顶盖侧视这款产品的顶盖一如既往的采用了三等分的刻线设计(其中两条内有背光),同切掉两个下角的五边形边框相结合,酝酿着浓烈的科幻气息。外星人标志性的头状logo开机时不断变换颜色,镶嵌其中,画龙点睛,宣告着自己的身份。多边形和圆角相结合的外观风格已经是系列的老传统了,配上阳极氧化铝的金属材质,质感十足,既有刚正质朴大巧不工的雄浑气质,也包含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刻线和外星人Logo特写包角细节和顶盖边角细节在视觉设计上,Alienware&15&,在顶盖两侧上缘蛇者了相对于转轴的钝角切角,由下陷的金属切面构成。在弓形的顶盖上缘,边框部分同金属部分保持了连贯的平面,方便用户握持。Alienware&15&底面Alienware&15底面在底部,新Alienware&15同自己的大哥Alienware&17基本保持了风格的一致,只是内部扩展舱门的相对面积显得大了一些。同时,由于尺寸的缩减,Alienware&15未能搭载低音单元,但仍可见Klipsch音响认证标志。屏靓&灯亮&棋盘绚烂曾有一句网友间流传的名句,专门针对外星人的发烧设计——“灯大&灯亮&灯会闪”。这句玩笑话无疑充分的揭穿了Alienware的灯厂本质,不过仅仅将Alienware的优秀素质局限在背光灯上,思维还是较为局限的。Alienware&15搭配的广视角屏幕,同样靓丽多姿,给人留下深刻印象。Alienware&15&广视角屏幕表现出色Alienware&15&屏幕俯仰视角Alienware&15&屏幕左右视角Alienware&15&的摄像头和麦克布置在屏幕正上方在手机、平板等智能设备广视角高分辨率屏幕大战狂飙突进的今天,人们对笔记本显示效果的期待自然也高了起来。很多13、14寸的轻薄本已经开始普及全高清与广视角屏幕,Alienware作为正统游戏本也不能原地待命。Alienware&15&&此次革新就带来了LG出品的、拥有76%色域、基于IPS面板技术的1080P&全高清雾面显示屏。这块屏幕的颜色艳丽,可视角度和防眩光能力都有保证,综合素质相当高。另外,Alienware&15还有的4K&屏幕版本可供选择。绚烂棋盘外星人是玩家心中最为正宗的灯厂,从台式的Area系列到各路游戏笔记本,Alienware的信仰灯感召了前前后后无数玩家。甚至很多人花费数千元高价求购Alienware的桌面游戏机箱自己改造MOD。Alienware&15&在灯光方面,也充分继承了这样的传统。通过fn加快捷键或者开始菜单的AlienFX照明设置程序,Alienware&15&可以对10个独特的可编程区域进行背光调整,多达20种截然不同的色彩,可提供超过10万亿种照明组合,喜欢光污染的玩家大可慢慢调试,找到自己的最爱。键盘设计新的Alieware&三款不同尺寸产品,在键盘布置上也基本相同。Alienware&15保留了17寸大哥配备的左侧宏按键,但砍掉了右侧的小键盘,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Alienware&15整体Alienware&15键盘整体Ailenware&15&键盘左右两侧开机按键&LogoAlienware&15的外星人Logo开机按键与文字Logo,保持在屏轴附近的正中位置,左侧的宏按键、指示灯同样依旧在列。键盘保持了原有的设计风格,弧形宽大的键帽排列紧密,触感温润,键盘的按键行程适中,比较柔和。触控板Intel&LogoAlienware&15&的腕托宽度很大,采用类肤材质,触感很好,触控板位于腕托中间偏左,面积很大,&两段式的按键手感仍然偏软。整个腕托部分,Alienware&15&只保留了右下角一个Intel的logo,简洁素雅。内外兼修&着重扩展还记得Alienware&17的扩展舱门打开后,四条NGFF插槽组成的强大阵列么?受制于体积,Alienware&15无法复制这等神迹,不过类似的扩展仓还是提供了基础的存储扩容余地,我们拆开来看一看。Alienware&15底面拧下2颗螺丝即可打开扩展舱门扩展舱门遍览拧下两颗螺丝之后,轻轻抽送,即可拆下Alienware&15&的主扩展舱门,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这块舱盖下面有四个部分——左上为网卡;左下为固态硬盘舱;右上是内存;右下则是机械硬盘。机械硬盘特写2个NGFF&扩展接口与三星固态硬盘我们可以看到Alienware&15&的机械硬盘被托架包裹的十分严实,上面还覆盖了防止缓冲的海绵垫,设计较为严谨。左下角的固态硬盘扩展接口由17寸的4条缩减成了2条,默认配备的NGFF固态硬盘属于三星出品,韩国制造,可适配M.2高速固态接口。金士顿内存Killer&ac&无线网卡在内存和网卡方面,Alienware&15同Alienware&17保持了一致,都是两条金士顿DDR3&1600&8GB与Killer&ac杀手无线网卡的组合,并没有缩水,足够玩家使用。外部扩展接口Alienware&15&&后部接口Alienware&15&&侧面接口Alienware&15&&侧面接口Alienware&15&同新款Alienware&&13/17一样支持外接显卡扩展坞,所以在机身后侧最左我们啃到图形放大接口,其右布置有MiniDP和HDMI视频输出接口。从左如前所述,Alienware&15&的厚度大为缩减,这里面除了处理器更换封装的因素,最大的功臣就是新款Alienware&15&取缔了光驱,在侧面我们可以清晰的观察到这一点。具体的来说,Alienware&15寸的接口布置同Alienware&17基本相同,&左侧从转轴方向起依次布置有电源接口、安全锁孔、USB3.0&2和音频接口,在右侧从转轴方向起一次布置的则是RJ45有线网络接口、USB*2和SD读卡器(4个USB中3个为普通3.0,另一个是采用PowerShare技术支持关机充电的的USB&3.0,以颜色区分)。应该说Alienware&15&&的数据和视频扩展接口数量充足,对得起他的定位,支持外接显卡和光驱取消的设计颇有新意。R9出马&红军旗舰翩跹相比于现在蓝天准系统清一色的Nvidia显卡,微星和外星人两家保留有对AMD显卡的支持,让市场处在相对充分的竞争条件下。2015新款Alienware&15拥有多种显卡配置方案,包括NV旗舰与次旗舰GTX980M\GTX970,也包括我们这次拿到手的R9-M295X&AMD旗舰移动显卡。市售高端移动显卡列举R9-M295X目前仅见于IMAC&5K新版以及Alienware&15&2015新款中,两者的频率并不一致。IMAC&5K由于机身内部空间宽大,BIOS核心频率为850MHZ,大幅领先Alienware&15的723Mhz。R9-M295X&规格参数(显存位宽带宽识别错误)GPU-Z&0.8.2虽然能够正确认出R9-M295X的型号,却无法分辨其位宽,导致带宽数据错误。不过我们还是能够清楚地看到R9-M295X属于AMD&GCN1.2架构的汤加完整核心,拥有2048个流处理单元,32个光栅单元和128个纹理单元。汤加核心的完全体2048SP&384bit迄今为止并未发售,桌面端的R9-285与移动端的这颗R9-M295X均不是其完整实力的体现。移动端的R9-M295X频率较低,性能损失幅度很大。3DMark&11&X3DMark&11&P3DMark&Firestrike&Ultra3DMark&Firestrike&EX3DMark&Firestrike我们利用著名的3DMark&系列软件对Alienware&15d搭载的AMD移动旗舰R9-M295X进行了测试,其3Dmark&11&X模式得分为2454,3DMark&Firestrike&EX模式得分为2877,基本相当于桌面的R9-270X或HD7870非公版,接近800Mhz主频的HD7950首发公版,显著落后于R9-280与同核心的R9-285,应该是频率瓶颈过于明显所致。在3DMark新增的4K级Ultra测试中,R9-M295X得到了1555的成绩,落后Imac&5K版同型号数十分,考虑到频率差异,表现尚可,抗压性不错。固态优秀&均衡配置强悍自从P55主板开始搭载第三方Sata&6Gps以来,近些年,硬盘速度的提升开始成为用户关注的焦点。不断提升速度,降低成本的固态硬盘,成为了新时代人们的宠儿。毕竟当今阶段,对于日常操作而言,处理器多少面临性能过剩的尴尬处境,内存方面即使是DDR4也未能带来符合预期的提升,决定大家使用体验的主要瓶颈,还是在硬盘存储方面。固态硬盘跑分如前所述,Alineware&15新款采用的是支持M.2的NGFF版512GB&三星固态硬盘,我们利用ASSD&Benchmark对其进行了测试。Alienware&15搭载的这块固态硬盘,持续读取速度509MB/S,持续写入速度257.85MB/S,4K读写在23MB/S和62MB/S水平上,表现十分优秀。复制&刺客信条&大革命由于《刺客信条&大革命》游戏不能在移动硬盘中运行,我们将其从希捷6T硬盘盒中转移到Alienware&15的固态硬盘中,传说过程中速度始终保持在150MB/S左右,40GB的大容量碎文件传输耗时累计不超过5分钟,若非希捷的硬盘盒速度限制,相信传输速度仍有发挥空间。均衡配置强悍作为游戏笔记本,2015新款Alienware&15游戏本搭配了第四代酷睿i7&4710HQ四核处理器,两条8GB&DDR3&内存,整机性能较为强劲。AIDA&64整机参数国际象棋成绩Cinebench&R15成绩Cinebench&R11.5成绩PCMark&HOME&模式成绩Alienware&15&2015新款,在国际象棋测试中获得了11238分,略低于正常水平;在Cinebench&R15中,其成绩为581CB,同样略低,Cinebench&R11.5的成绩为6.35&pts,较为正常。在Pcmark&8的HOME&项目中,2015新款Alienware&18获得了4851的好成绩,即使在同类游戏本中也是较高水平,远超普通娱乐本,性能强劲。游戏:刺客大革命的劫难刺客信条系列是育碧旗下最火热的游戏系列之一,系列的基础设定是现代科技公司利用基因技术让主角们找到隐藏在血脉之中祖先的记忆,游戏在各个时代之间穿梭,画面酷炫,操作爽快,自从07年问世以来一直好评如潮,2015年更是即将登上好莱坞大荧幕,改变成为大制作电影,影响力巨大。刺客信条大革命是刺客信条的系列最新作品,游戏用DX11次世代技术,生动地为我们再现了法国大革命这一波澜壮阔的时代图景,也让玩家们热血贲张,沉浸其中。刺客信条&大革命&R9-M295X&运行截图刺客信条&大革命&R9-M295X&运行截图我们在游戏中开启高画质(第三档),2XMSAA抗锯齿,HBAO+环境遮蔽光,利用Fraps对其头120秒帧数进行记录。刺客信条&大革命&画质设置刺客信条&大革命&画质设置据说刺客信条大革命的优化已经恶劣到了人身公愤,天怒人怨的程度,R9-M295X在这一样一款打着Nvidia&标志的游戏中表现确实不好,平均只有24.475帧,非常勉强。第8页:游戏:显卡危机三的挑战游戏:显卡危机三的挑战《孤岛危机3》是德国工作室Crytek出品的著名高画质大作。《孤岛危机》系列以压榨显卡性能,最高画质高不可攀名闻天下,被誉为“显卡危机”。《孤岛危机3》是系列中的最新一作,代表了当代游戏的最高画质水平。R9-M295X&运行截图R9-M295X&运行截图R9-M295X&运行截图R9-M295X&运行截图我们开启高清材质,在1080p分辨率,最高画质下,采取SMAA&2TX抗锯齿选项,利用Fraps记录孤岛危机3第一关头120秒的情况。孤岛危机3的压力果然非常大,&R9-M295X取得了31.525帧的成绩,还算大致流畅。这个成绩大概略微高于同设置下的桌面显卡HD7870,不及HD7950。游戏:最严苛的使命召唤&《使命召唤》系列是动视暴雪旗下的王牌FPS产品。“Call&of&duty"&这个响亮的英文词组被玩家简称为"COD"。自2007年《使命召唤4》之后,动势旗下的使命召唤系列成了FPS界最重磅的作品,每部销量都是千万级,将“士官长”-微软的《光晕》系列远远抛在身后,成为了每年无数人惦念的吸金狂魔。作为登陆PS4的第一代作品,本次系列最新的《使命召唤&高级战争》在画质上更是达到了第一流水准,提升巨大。多样的玩儿法、近未来的科幻设定让这款作品有了新的可玩性和生命力。不过画质提升也意味着《使命召唤》进一步进入了显卡杀手行列。使命召唤&高级战争&海报占领纽约时代广场R9-M295X&运行截图R9-M295X&运行截图R9-M295X&运行截图游戏画质设置游戏画质设置画质提升巨大,玩法多样,近未来的科幻设定让《使命召唤》有了新的可玩性和生命力,今年的COD11年货质量很高,相信必会大卖。不过画质提升也意味着《使命召唤》进一步进入了显卡杀手行列。我们开启《使命召唤&高级战争》大部分画质选项,关闭涉及CG但不影响画质的两个缓存预载选项,开启SMAA2TX抗锯齿&,关闭超级采样,用fraps对R9-M295X进行测试。R9-M295X在使命召唤11&中,获得了平均46.767的成绩,在开启SMAA&2TX的情况下还是可以较好地应付这款游戏的。功耗负载散热勘察实战在费米时代,Nvidia显卡是功耗巨大,发热无法控制的代名词,无论是桌面还是移动,核弹之名如影随形,难以洗脱。不过在28nm时代,真正铸造GPU"核弹"的却是AMD,本次测试特意加入了对功耗评测,以观察AMD难得的旗舰R9-M295X功耗情况。待机功耗&27瓦加载孤岛危机3&89瓦孤岛危机3&游戏运行&稳定150瓦最终幻想14&依然150W孤岛危机1&Benchmark&163瓦之前有很多人担心新款Alienware&系列的180瓦电源适配器不能满足需求,在我们的测试中,能耗比并不高的R9-M295X&汤加核心,在i7&4710HQ的带动下,整个笔记本平台的最高功耗在160瓦附近,应该说还是有一定余量,不超频的朋友应该放心了。散热情况考虑到Alienware&新系列的Bios电源管理机制都相当保守,传统的烤机测试无法反应玩家的真实情况。本次针对Alienware&15的散热测试更换了评测方式。运行孤岛危机Benchmark&观察CPU&GPU&频率温度情况孤岛危机1&Benchmark&本次散热测试采取游戏模拟方式,将孤岛危机1带的Benchmark设置为99次运行循环最高画质,以模拟玩家的重度负载应用,用AIDA64&\Rivatuner观察CPU\GPU的温度与频率情况。实际测试中我们的观察的时间点选择在了demo运行的第三十五次,此时Alienware&15的处理器温度大概在76度附近,显卡温度为66度。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最近的Alienware&在烤机过程中都会降频,但在游戏测试中无论CPU\GPU都基本维持了应有的标称频率。D面温度C面温度此时,在热像仪下,Alienware&15的外壳温度不算非常凉爽。其正面的键盘中部和屏轴附近都存有高温区,键盘中部大概在43度附近,屏轴附近超过了45度,不过触控板和腕托部分只有不到30度,较为凉爽。在背面,Alienware&15的出风口有54度温度极值,其余大部分区域温度并不高。数据盘点&性能总结遍览我们将本次测试的所有数据陈列如下,方便读者进行对比比较。其中,最终幻想14作为游戏,其测试程序成绩只取分数。所有测试成绩
总的来说,Alienware&15的处理器核心性能发挥不算特别理想,过于保守的电源管理限制了其性能完全发挥。在这方面,Alienware&玩家其实还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挖掘。在存储扩展方面,Alienware可更换添置的部件并不算多,不能不说是时代的遗憾,但是有轻薄相伴,笔记本时尚消费品的属性决定了这是新的历史趋势。在显卡性能方面,R9-M295X性能基本等同于桌面的R9-270X,接近HD7950和GTX660ti,同GTX960和R9-285相比颇有距离。移动端横向比较,R9-M295X&战胜GTX870M\GTX965M并不成问题,不过领先幅度也并不会很大,同他领先R9-M290X的幅度大概相仿。
本文来源:中关村在线
责任编辑:nk001
关键词阅读:
不做嘴炮 只管约到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帖子很冷清,卤煮很失落!求安慰
手机签到经验翻倍!快来扫一扫!
Alienware 15 VS Alienware 17 对比评测
16766浏览 / 16回复
网上看到的关于15和17很细致的评测,转来看下~&&&2015年刚进入一月,Alienware一改每年6-7月份更新的习惯,在1月发布了alienware15 17机型。特别是alienware 15是绝版四年的尺寸再次回归,而且此次国内也火速上市。从发布开始各种论坛充满了褒贬的声音,通过此贴,会针对各位朋友关注的点作详细的评测以及对比。&&机器是1月15日官网下单,销售(国行无节操下线的萌妹子,满分推荐)提前告知了上市的时间和活动,链接放出第一时间下单。顺丰3天才到厦门(坑,厦门是戴尔中国总部但是居然从外地发过来)。到手以前授权专卖店好像也已经铺货,有晒机帖子,还好没哥们像我这样无聊做这么认真的评测。经历了‘119'股灾本想走向阳台,但是想想还有评测,又回来继续写评测了,再次问候下广大的股民哥们,今天你跌了吗?&&因为工作原因只能晚上抽空慢慢更新,但是这次会加快进度,争取三天内更新完毕。&一.开箱评测二.外观评测(对比新款15 17以及老款14 17 18,主要针对材质各方面细节对比)三.性能评测(主要对比15-970M和17-980M)四.游戏实测(包括温度、游戏帧数以及15 17的操控体验)五.图形放大器性能评测(主要对比alienware 13和alienware15 17扩展效果)六. 保修细则解释(保修的说明起因传言新款报修条款修改,会联系戴尔权威的人员作出解释)一.开箱评测最外层薄薄的牛皮包装箱,右下角有辨识度较高的alienware logo。(此包装的封胶部分可以仔细观看,如果是拆封后二次封胶会有明显的痕迹,仅条供担心不是原封机器的哥们参考)内层包装箱依然是alienware的黑色风格,但是17和15的包装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以至于顺丰送件只有一个大的包装箱,我还以为少发件了。打开包装里的所有附件跟alienware 13一样,分别是电源适配器,信仰纸条,三包卡,多国语言说明以及机型说明。但是这么大的包装箱,却依然找不到驱动光盘。专门拍了一个包装箱固定海绵的特写,是为了让大家看清楚alienware的稳固包装箱,比上一代的包装有比较大的改进。甚至从箱子里取出的时候都略费劲,如果两侧能改进两个手指插口方便取机器更佳。附件里的电源适配器,跟alienware 13会有不同,首先是大家喜欢的菊花灯没了(差评,难道不知道买alienware的客户很多都是光污染重度患者吗?),而取代了电源指示的灯光放在了适配器的身上。15款机型的适配器不再像以前板砖一样了,方便了整体携带。整体来个合影,包装整体感觉厚实、稳固,如果像alienware 17这种携带频率不高,包装箱可以留作携带备用。&二.外观评测今年的新款CPU和GPU都是板载,导致新老客户怨声一片,但是换来的好处是机身更加轻薄(对比老款),上图具体的称重以及结合我还总结了历代alienware模具(18寸除外)的尺寸和重量。不难看出,alienware这些年一直在减肥,作为玩家,同样的力气能带出去的尺寸越来越大,随之配置搭配也越来越高。仅此还是应该肯定的。& 考虑到部分网友需要携带,特意附上alienware 17寸敢死队背包携带的旅行重量(裸机和电源适配器),方便取舍。 alienware 15和alienware 17 R2的接口是基本一致的,接口还算齐全。新款都带了alienware图形放大器的接口。看这趋势以后如果提升性能,只有使用alienware的图形放大器了。 新旧款17的侧边对比,alienware 15 和alienware 17 R2取消了光驱,而且尾部包角有一定的不同。& &&新款发布以后上市以前,针对外观材质的讨论可谓是此起彼伏,多半是讨伐戴尔为了缩减成本,更换了阳极氧化铝的金属材质。而当我拿到机器的时候,也以为跟alienware 13一样是阳极氧化铝涂层而已。经过仔细对比仍能感觉比老款的温感有细微区别,当我妄下结论的准备发帖告知大家感觉是涂层非金属的那一刻,发现了抽屉里的锉刀,为了求真,我磨掉了A面边角的一角,结果正式结论是,alienware 15 以及17R2A面是阳极氧化铝,而非涂层。 &&另外一个细微的改变是边框材质,老款的用户如果经常携带且没有贴膜,肯定有遇到过类肤涂层脱落的遭遇,而此次的边框是使用类肤手感比较接近的塑料,手感稍偏硬,但是简单打磨后应该不会很容易脱落。(因为模拟情况比较局限,此条仅为个人观点)&& 新款的A面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只是logo上下多了一道压线(难道是对称线?)& B面并没有太大的变化,边框位置有细微边框,磨具向内有一定的压角,边框贴合比上一代模具更紧一些,15 和17都没有出现明显的漏光(本想上漏光的对比,但是拍照环境不足以拍摄出明显对比照片,顾放弃。)& && &&屏幕材质是大家最为关心的一点,alienware 15官方均已确认是IPS屏,疑点主要是在alienware 17的屏幕材质上,在购买以前我联系到北京alienware实验室的曹总给到的英文资料翻译大意是:采用高达76%色域、基于IPS面板技术的屏幕,个人依然感觉含糊不清。到手后,鲁大师显示屏幕型号为LGD0459,没有查询到该型号的信息,经过对比可视角度,水波纹,基本可以判定alienware 17使用的是IPS屏。 附图是alienware 13 14 15 17R2 17R1的图片,基本是同一环境,统一图片的对比,前四张没有明显的区别,最后一张老款17R1的TN屏有明显的泛白,色域较低。(非专业屏幕点评,仅为参考,欢迎专业人士给出指导da意见lian) 额外今年新款会有4K触控屏的配置,非触控屏都是雾面屏,触控屏是镜面屏,两个外观会稍有不同。对于笔记本来说,4K屏并不是很必须,对于使用体验的提升,很有限,但是如果你很喜欢,就没什么不可以。& && C面的变化,主要是开机按键和键盘布局,alienware 15跟alienware 14的键盘部分非常相似,只是多出了一排宏按键,这个宏按键并不陌生,以前都是用在alienware 18的机型上,但是个人感觉15如果取消宏按键,布局小键盘实用性更佳,而宏按键固然有好处,但是使用中有一定的误按率,比如经常当做ctrl键误按。alienware 17 R2的键盘也是比老款多了宏按键,感觉更像老款alienware 18的键盘窄版。 alienware 15和alienware 17的底部基本相似,散热模块都为CPU和GPU独自的自控散热模块,散热效果比较理想,但是唯一的遗憾跟alienware 13一样,取消了底部铭牌,自此,alienware机身上很难简单个性化的元素,以及带感的火星文。连苹果都可以刻字的今天取消了铭牌,略微逆天。& & & 此代机型无法扩展CPU和GPU,唯一可以扩展的只有内存和硬盘,拆开底部两个螺丝就可以看到内存插槽和硬盘位。 alienware 15为两个内存条插槽(最高16G),2个M.2 SSD插槽,1个sata位。 alienware 17为两个内存条插槽(最高16G),4个M.2 SSD插槽,1个sata位。 此代机型取消了msata,使用了M.2的确更符合趋势,M.2接口是基于sata线程,传输速度比msata提升很大,但是对比更好的PCI-E SSD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此次两台都是使用三星PM851,TLC的颗粒让大家着实捏了一把汗,不过读写速度尚能接受后面会放出评测。& 提到灯厂怎么能不说灯光的改变,新款的的灯光对比上一代有所缩水。 1.A面灯带变细 2.两侧灯带取消了 3.正面灯带弯角拉直。 4.键盘灯光区域增加了宏按键区。 整体来说灯光氛围不如上代,但是整体风格依然得到保留,亮骚依旧。
三.性能评测整体配置&& 先来个大娘的截图和跑分,除了SSD容量和显卡不同,其他方面基本一致,而alienware 15的标配却跟17差距了7000块钱,个人感觉alienware 15的性价比17高很多,此代的17其实应该搭配双独显取代alienware 18的位置,不然除了大屏和小键盘,找不到太多的理由选择17.
CPU& & 两款都是I7-4710HQ的处理器,除了板载这个槽点以外,并没有什么特别。在解压文件的速度上比alienware 13的低压U快了很多。虽然是同一个型号,但是两个U体质略有不同。
GPU& 显卡部分是所有人最关心的部分,这代的GPU板载,导致了以后没有升级的可能,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GPU就显得更加重要了。此次对比的GTX970M和GTX980M,得益于架构的更新,相对比上代的马甲王GTX880M有比较大的提升,即使是GTX970M都已经超越前代的移动旗舰GTX880M,如果荷包有限追求一定的性价比,选择GTX970M足矣,测试的绝大部分游戏都可以流畅运行,只是稍逊于GTX980M,而至于今年的旗舰GTX980M更不用说,已经非常接近桌面GTX780的性能。(显卡跑分都是默认状态下运行)
SSD硬盘& 最为担心的TLC颗粒的SSD,同型号容量不同,在读写速度上出现了很大的差距,虽然在开机各方面没有感觉到明显差异,但是却略感诧异,本人对于SSD研究不深,在此求知识,希望懂的哥们道破玄机,PM我消息 散热 虽然使用了标准电压的处理器和顶级的显卡,这一代的alienware15 17温度保持的十分出色,烤机均在半小时以上,GPU占用率都是99%但是温度都没有超过70℃,而CPU温度一直在70℃-75℃徘徊(室内温度23℃左右)。烤机的温度表现跟游戏时候的表现也很接近,在测试孤岛危机3,COD11,大革命等次世代大作时,GPU温度均保持良好,但是满负荷运行时,风扇高速转动声音明显(没开任何的音效和带耳机,所以感到很明显)。整体评价来说这代模具散热优秀,不用担心散热问题。不过alienware 15和alienware 17的表面温度要比alienware 13稍高一些,主要是集中在键盘上半部分,掌托部分基本感受不到。
续航& 新款alienware 15 17都是一样的电池,在100%亮度的情况下,综合使用续航时间均在3个小时左右。但是有一点一定要注意,虽然号称是游戏笔记本,但是在默认电池的情况下,各项硬件功率被限制,办公娱乐影音还行,但是中大型的游戏,甚至lol,都能感觉到明显的掉帧,所以做好正确的心理预期。
四.游戏实测英雄联盟& & LOL其实配置要求不高,但是玩的朋友多,而且是很多朋友最长玩的游戏,故上手第一个测试,全特效运行,GTX970M在70-150帧,流畅无任何跳帧,GTX980M在85-180帧,两者大部分情况下维持在100帧以上,而且显卡占用率和温度维持很好,没有出现风扇高速转动散热的情况,整体使用体验极佳。而两款屏幕大小对于游戏体验的影响,稍加适应没有太大区别,当然尺寸更大的17感官体验还是稍有优势的。
使命召唤11 使命召唤系列一直是我喜欢的经典FPS,这次奉上最新的COD11的评测,如果全开特效(包含最高的抗锯齿效果)GTX970M和GTX980M以及GTX780MSLI 都被卡成动画片,无奈只有降低抗锯齿效果其他特效全开,GTX970M和GTX980M略有差距,GTX980M基本是流畅运行所有场景,而GTX970M遇到某些厂家会掉帧到25帧左右,不过适当降低画质,体验游戏剧情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是全特效运行下,GPU使用率接近烤机,风扇高速转动。&&(图文自:本友会)
转载天猫聚划算活动报价,网友点评:&电器降价这么厉害了吗,纠结的蛋疼
Alienware 17
很详细很认真,很少看到这样的评测文了,赞一个~!
很棒的机器,很好的测评。
内存只能16G,不够霸气
不错........
CPU显卡不能更换了。。。
不错很详细的测评 &15回归啊 & &希望有拆机测评 & 看看散热
LZ 为了这个评测 也真是拼了
多谢LZ了 很有参考价值啊。。
在我大天朝上小学中学的人还在乎6公斤的包?呵呵。。。
本来打算过完年换机的,突然就没了换机的想法
这个价格为何不买组个台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可能感兴趣的板块:
用户名/注册邮箱/注册手机号
其他第三方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脑跑分20w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