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世界多级化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是是什么

上海世博会将于5月1日开幕。据此回答14-15题小题1:吴邦国强调,中国政府将全力以赴做好各项筹办工作,期待着与各国朋友一道,在异彩纷呈的世博会上,感受文化创意,体验科技进步,交流发展理念,共享文明成果。这说明A.各国文化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充分吸收别国的优秀文化成果B.不同文化之间不存在差异与矛盾C.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D.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小题2:上海世博会的会徽图案以汉字“世”为书法创意原型,并与数字“2010”巧妙结合,相得益彰,表达了中国人民举办一届属于世界的、多元文化融合的博览盛会的强烈愿望。这表明A.中华文化是世界文明的源头B.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C.要全面吸收外来文化D.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 跟谁学
在线咨询下载客户端关注微信公众号
搜索你想学的科目、老师试试搜索吉安
在线咨询下载客户端关注微信公众号&&&分类:上海世博会将于5月1日开幕。据此回答14-15题小题1:吴邦国强调,中国政府将全力以赴做好各项筹办工作,期待着与各国朋友一道,在异彩纷呈的世博会上,感受文化创意,体验科技进步,交流发展理念,共享文明成果。这说明A.各国文化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充分吸收别国的优秀文化成果B.不同文化之间不存在差异与矛盾C.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D.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小题2:上海世博会的会徽图案以汉字“世”为书法创意原型,并与数字“2010”巧妙结合,相得益彰,表达了中国人民举办一届属于世界的、多元文化融合的博览盛会的强烈愿望。这表明A.中华文化是世界文明的源头B.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C.要全面吸收外来文化D.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上海世博会将于5月1日开幕。据此回答14-15题小题1:吴邦国强调,中国政府将全力以赴做好各项筹办工作,期待着与各国朋友一道,在异彩纷呈的世博会上,感受文化创意,体验科技进步,交流发展理念,共享文明成果。这说明A.各国文化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充分吸收别国的优秀文化成果B.不同文化之间不存在差异与矛盾C.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D.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小题2:上海世博会的会徽图案以汉字“世”为书法创意原型,并与数字“2010”巧妙结合,相得益彰,表达了中国人民举办一届属于世界的、多元文化融合的博览盛会的强烈愿望。这表明A.中华文化是世界文明的源头B.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C.要全面吸收外来文化D.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继承传统、推陈出新科目:难易度:最佳答案小题1:A小题2:B解析


 

知识点:&&基础试题拔高试题热门知识点最新试题
关注我们官方微信关于跟谁学服务支持帮助中心高一政治《世界多级化:在曲折中发展》学案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高一政治《世界多级化:在曲折中发展》学案
作者:佚名 教案来源:网络 点击数: &&&
高一政治《世界多级化:在曲折中发展》学案
文章来源莲山 课件 w ww.5 YK J.COM 高一政治《世界多级化:在曲折中发展》学案
【学习要求】1.了解& 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的表现。&&& 2.理解& 当代国际竞争的特点【自学提纲】一、透视世界若干力量中心――探究与共享二、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1、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                    2、两极格局被彻底打破,世界向多极化发展3、世界正在形成若干个政治经济力量中心&&  && 、 &  、 &&&  、 &  、  & 、   &&&&&&&&&&&&&&&& 4、伴随着世界多极化进程,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5、世界多极化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1)世界走向多极化,是    &&&&&&&&    ,符合    &&&&&&&&    。(2)由于世界多极化建立在    &&&&&&&&&&&&&&&&&&    的基础上,因而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三、抓住机遇& 迎接桃战1、国际竞争的表现:                            2、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1)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                          (2)世界多数国家都以&&&&&&&&&&&&&&&&&&&&&&& 为国家的战略重点,努力增强自己的综合国力,力图在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3、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性4、如何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当前,我们要落实        ,实现     &    ,尤其要着力于发展      和提高      ,增强   &   ,积极     &&&    。【实战演练】一、单项选择题:&1.近年来,经济上强大起来的日本和西欧,已改变对美国唯命是从的态度。日美经济摩擦加剧,美国与欧盟矛盾突出,美国的指挥棒已不太灵了。这表明&&& (&&& )&&& A.和平问题是政治问题,发展问题是经济问题&& B.当代世界格局正向多极化发展&&& C.当前国际范围内的阶级斗争仍很严峻&&&&&&&& D.应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2.全世界有13亿人生活在绝对贫困线以下,日平均生活消费不足1美元。发达国家拥有全球生产总值的86%和出口市场份额的82%,发展中国家仅分别有14%、18%。在国际贸易中,发达国家凭借其在政治、经济上的优势地位,人为地使世界市场上商品的价值背离商品的国际价值。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在于&&&&&&&&&&&&&&&& (&&& )&&& A.搞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B.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C.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D.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3.当今世界各国都在实施自己的高科技发展计划,如西欧在实施“尤里卡计划”,日本在实施“科学技术政策大纲”,俄罗斯和东欧一些国家在实施“科技进步综合纲要”,我国也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这表明&&&&&&&&&&&&&&&&&&&&&&&&&&&&&&&&&&&&&&&&&&&&&&&&&&&&&&&&&&& (&&&&&& )&&& A.发展经济和科技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前提和根本途径&&& B.经济和科技的水平将最终决定这个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 C.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D.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在新世纪,各大国展开着综合国力的竞争。美国把21世纪初视为维持“一超”地位的机遇期;本世纪初,俄罗斯提出未来5年是实现其强国战略的“重大考验期”;日本制定了“经济新生计划”;印度制定了“跨越性发展战略”;中国提出本世纪头20年是必须紧紧抓住并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据此回答4―6题。4.上述材料表明&&&&&&&&&&&&&&&&&&&&&&&&&&&&&&&&&&&&&&&&&&&&& (&&& )&&& ①国际竞争越来越多的转向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 ②国家间的竞争更加激烈&&& ③各国都紧紧抓住新世纪发展的大好机遇,努力增强本国的综合国力&&& ④世界日趋分裂的迹象更加明显,各国都妄图加快发展称霸世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5.各大国制定计划,加快发展的做法有利于&&&&&&&&&&&&&&&&&&&&&& (&&& )&&& ①推动多极化的发展进程& ②有利于多种力量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③从根本上扼制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④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6.对我国而言,紧紧抓住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必须&&&&&&&&&&&&&&&&&&&&&& (&&&&& )&&& ①加快发展,赶上并超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②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跨越式发展&& &&& ④着力于发展科学技术和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二、论述题:7 1、B& 2、C& 3、C& 4、A& 5、B& 6、D7、(1)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2)我国在当代国际竞争中,既面临发展良机,又存在严峻挑战,我国与发达国家比较尚有较大差距,承受国际比较的压力。(3)我国应对国际竞争的对策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实施跨越式发展,迎送赶上。这就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我国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才能增强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要性);才能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在未来国际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重要性)。文章来源莲山 课件 w ww.5 YK J.COM
没有相关教案上一篇教案: 下一篇教案:
? ? ? ? ? ? ? ? ? ?当前位置:
>>>解决和平和发展问题的根本途径是[]A.加强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B...
解决和平和发展问题的根本途径是
A.加强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 B.加快世界经济的发展C.增加国家间的友好交往&&&&&&&& D.反对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期末题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解决和平和发展问题的根本途径是[]A.加强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B...”主要考查你对&&世界舞台上的中国&&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世界舞台上的中国
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和平与发展、经济全球化和世界格局多极化。 影响和决定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问题是和平与发展问题。谋求和平与发展,促进合作与进步是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问题是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 发展问题是指世界经济发展,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和平与发展是相互相成的。世界和平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没有和平就没有发展;各国的共同发展则是维护和平的重要基础。影响和平的因素: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存在,它们四处插手,干涉别国内政,导致局部战争此起彼伏;国际恐怖主义危害着人们的安宁生活;贫困、环境恶化、毒品等问题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影响日益扩大。因此世界的和平局面是不稳定的。&影响发展的因素: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落后、贫困、债务的阴影仍困扰着许多发展中国家,国家间的贫富悬殊依然严重。&联合国是世界上最具普遍性、代表性和权威性的国际组织,其首要宗旨之是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作用:在国际安全方面: ①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我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共同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②作为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一个发展中国家,积极参与国际安全事务,在国际裁军和军控方面起了非常积极的作用;③我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160多个国家建立和发展了和平外交关系,同绝大多数邻国通过和平谈判解决了边界问题,维护了周边的和平与稳定。在经济建设方面: ①我国经济是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经济连续30多年的高速增长,对世界经济产生了积极影响,为全球经济带来了无限商机和活力,让其他国家也分享到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成果;②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形成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在更大的范围、更广的领域、更高的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有力地推动了各国之间的对话与合作。③我国政府积极推动与国际社会在扶贫领域的合作和交流,为世界范围内缓解和消除贫困做出了贡献。在文化建设方面: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华文化在走向世界、与世界各国进行文化交流与合作中,显示出勃勃生机。 我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例如:中国军人参与国际维和行动;APEC组织上海会议;2008年奥运会在中国举办;2006年11月中非合作论坛在北京召开等。
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机遇: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打不起来,出现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的突飞猛进为我们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条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为我们实现新的更大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赢得了参与全球经济合作与竞争的有利条件。挑战:我国在经济、科技上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我国自身建设也存在不少困难,如资源、人口、环境等问题相当严峻。&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 我国是世界格局中的重要力量,我国的和平和发展对世界作出了越来越大的贡献。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地区稳定的中坚力量也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人民愿意同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与自由的人民一道,共同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的崇高事业。&中国的地位日益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中国形象已经为国际社会所公认。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利与弊: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渗透,世界经济越来越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经济全球化主要体现在: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投资全球化、区域性经济合作。 利:①经济的全球化使各国和各地区间的资本、资源、科技实现优势互补,有利于技术和信息的全球共享,有利于提高国际合作的质量,促进各国经济的合作与发展,推动全球经济增长;②经济的全球化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增长,为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发展的良机。弊:①加剧了国际竞争,使竞争更加激烈和残酷。②各国在分享全球化的成果,发达国家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占有较大的优势,而发展中国家要获取同样的利益,则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至今一个都没有解决。危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根源: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为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必须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积极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战争给人类带来哪些严重危害: ①战争对人类生命造成极大的摧残和伤害; ②战争消耗大量的资源,造成可怕的环境污染,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严重威胁到附近地区居民的生命健康,甚至人类的生存; ③战争造成极大的财产损失,严重影响经济的发展; ④少年儿童是战争最大的受害者。 为什么要热爱和平: ①和平的世界才是美好的世界,和平的世界才是人类栖息的家园; ②只有维护和平,人民才能幸福,人类社会才能文明发展。 人类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哪些努力: ①世界各国领导人、各种国际组织与志愿人员为人类共同创造和平、美好的未来而呼吁、奔波,他们无私地奉献者,甚至为和平付出了生命; ②为了维护世界的持久和平,建立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国际社会做出了多方面的努力; ③联合国在协助解决国际危机和解决长期冲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局势趋向缓和,但局部战争一直没有停止,威胁和破坏世界和平的因素,如核武器扩散、恐怖主义、霸权主义等依然存在,争取和维护世界和平仍需要世界人民的共同努力。当今世界各种矛盾冲突、战争的根源是:国家利益的争夺,民族文化的差异,不同信仰和意识形态的隔阂。 如何解决国家和民族的争端:世界各国各民族唯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平等协商、加强合作,以和平而不是战争的手段解决争端,世界才能和平稳定,人类文明才能繁荣进步。全球性问题:①人口压力;②环境污染;③资源枯竭;④安全威胁;⑤发展失衡等。要解决这些问题,不是哪一个国家、哪一些人单独努力就可以做到的,它需要世界各国人民携起手来,共同应对各种挑战,共同分享发展机遇。 贫困仍然是当今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突出问题: ①在我们的世界上,还有一些贫困人口需要关爱与帮助; ②世界上依然存在严重的贫富不均,贫困、落后、债务依然困扰着一些国家。 造成一些国家贫困的原因: ①恶劣的自然条件和自然灾害是造成一些国家落后的主要原因; ②战争和动乱; ③一些发展中国家在历史上长期饱受殖民国家侵略扩张和殖民掠夺。 贫困和落后的危害: ①让世界贫困人口受到饥饿、疾病的威胁; ②是导致国际形势动荡不安的一个重要因素; ③贫富悬殊不断扩大,直接威胁到世界各国的稳定,严重阻碍着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 为了共同发展和消除贫困,世界各国应作出怎样的努力:大多数国家都把消除贫困作为本国的首要发展目标。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发展不平衡的发展中国家,贫困现象仍然突出。中国为减少世界贫困人口作出了巨大贡献。&①需要发展中国家进行大胆改革,承担起发展本国经济的主要责任(发展中国家自身的努力); ②需要国际社会加强交流,扩大互利合作,尤其需要发达国家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和义务,对发展中国家公平开放市场,减免债务,通过增加资金和技术援助,提高发展中国家自我发展的能力(发达国家承担起应有的义务和责任); ③世界各国、各地区必须携起手来,促进全球经济一体化,促进全人类的共同发展,才能最终实现消除贫困的目标; ④在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中,努力实现各国之间的互惠、共赢和共同繁荣。青少年怎样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①生活在开放的全球化时代的青少年,应树立和培养平等、开放的国际意识,与世界各国人民和谐共处、平等相待、互相尊重,努力开创共同发展的道路; ②学会沟通,学会用和平的方式解决矛盾和争端; ③学会接纳多元文化,学会尊重各民族的文化习俗,互相理解、彼此沟通; ④要从小学会关心全球性问题,学会爱; ⑤积极行动,主动参与,伸出援助之手,给世界人民以力所能及的关怀。 作为21世纪的中国少年,应该为世界和平与人类的未来做点什么:作为21世纪的中国少年,我们不仅肩负着祖国和民族的命运,对世界和平和人类的未来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让我们手挽手,推动和平繁荣的和谐世界,让我们用自己的知识、能力、热情和理想,去创造人类美好的明天! 我们中学生要关心世界的发展,树立全球观念,培养开放、平等、参与的国际意识,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各国共同发展而努力。
发现相似题
与“解决和平和发展问题的根本途径是[]A.加强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B...”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25152165220157904622194146441083欢迎来到高考学习网,
免费咨询热线:010-
今日:2955套总数:5788774套专访:3223部会员:357765位
当前位置:
&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突破提升训练3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突破提升训练3
资料类别: /
所属版本: 通用
上传时间:
下载次数:61次
资料类型:期中/期末
文档大小:33KB
所属点数: 0点
【下载此资源需要登录并付出 0 点,】
资料概述与简介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 教学做合一。——陶行知
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生活 化学
如何识别 ?
氢氧化钠溶液 间接观察法 品尝 触摸 直接观察法 知识技能 学习方式 (发现问题) (实验探究)
走进 温故知新 紫色石蕊试液
无色酚酞试液
不变色 变红
pH试纸测pH
小于7 大于7 服务 连线生活 为什么用胃舒平能治疗胃酸过多呢? [方法导航]难溶性固体碱加入酸,通过直接观察到固体消失,
从而判断它们能够反应。 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能否
发生反应? [作出假设]你的猜想是什么?
[设计实验]利用下面提供的仪器和药品,能否设计
实验方 案来证明你的猜想?(小组讨论)
交流一下你们的实验方案, [验证假设]选择一种可行的方案,进行实验
(友情提示)1.酸和碱都有腐蚀性,实验时要
注意安全!
2.节约药品, 酸碱 指示剂 2~ 3滴
交流一下你所观察到的现象及获得的结论
[得出结论] 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能发生反应 [反思评价]你的猜想正确吗?
你的结论正确吗?如果你的结论不正确,导致实验结论错误的原因是什么?
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过程中溶液酸碱性的变化
向盛有10ml稀盐酸的烧杯中逐滴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用PH计测定溶液的PH,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ml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烧杯中溶液的pH 1.1 1.2 1.4 1.6 2 7 11 12.2 12.4 12.5 请你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并绘出烧杯中溶液的pH与加入 氢氧化钠溶液体积(V)之间的变化关系图 活动天地 [ 问题]为什么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显中性?盐酸中的H+和氢氧化钠溶液OH-哪去呢?
课堂小结 生活
(发现问题) 胃舒平能治疗胃酸过多
化学 直接观察法 ----------与盐酸能反应 ____________ 法
氢氧化钠与盐酸也能反应 中和反应的实质是 H++OH-=H2O 服务 Al(OH)3 间接观察 中和反应: 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 ( 实验探究) 中和反应的应用
? 挑战自我——体验成功 一、[连线生活]——生活离不开化学
1.某同学不小心被海蛰蛰了(海蛰毒液呈酸性),为了减轻疼痛可以涂抹(
) A.浓硫酸??? ??????????????B.食醋(pH=3) C.食盐水(pH=7)? ????D.牙膏或肥皂水
2.在腌制皮蛋的过程中生成了碱,所以皮蛋吃起来有涩味, 要想除去涩味,食用时可加入少量下列物质中的(
 ) 白糖 B、食醋 C、酱油 D、调料酒 B D 二、[实验反思]—— 化学离不开实验 3.下列变化不能表明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的是( ??????)???? ???????????????? 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后,混合溶液的温度升高 B.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后,混合溶液的质量增大 C.向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后,红色褪去 D.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后,混合溶液的pH<7 B 4.在实验室里,欲使碱性溶液变成中性,下列试剂中最好选用哪一种组合???????(
) ① NaOH溶液②稀盐酸 ③石灰水 ④酚酞试液 A. ①或③????????????????B. 只有②?? C. 只有①????????????????D. ②和④ 5.在滴有酚酞的NaOH稀溶液中,加入足量盐酸,加酸前后溶液颜色依次为?????? (??? ) ?? A.红色、无色???????????? B.无色、红色 ?? C.红色、蓝色???????????? D.蓝色、无色 D A 6.某同学为证明氢氧化钠和盐酸能否发生反应,做了如下实验: 在试管中加入2~3ml稀盐酸,再滴入1~2滴酚酞溶液。再用胶头滴管慢慢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并不断振荡,至溶液变成红色为止。 试回答下列问题: ⑴实验中能说明氢氧化钠和盐酸发生化学反应的现象是???????????????????????? ??????????????? 。
⑵有同学认为,当酚酞刚好变成红色时,说明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你同意他的意见吗?说明理由。 酚酞溶液变成红色 不同意。酚酞试液变红,说明氢氧化钠已经过量 三、[实验创新]创造者才是真正的享受者
7.革命先烈方志敏在国民党反动派的监狱中,为了将情报送给党组织,用米汤在白纸上写字,别人看不见,但当用碘酒涂在信纸上后,字便会显示出来,这是因为米汤含有淀粉,碘酒含有碘,而无色的淀粉溶液遇到碘会变蓝色。小明同学在听了这一故事以后, 也想写一封“密信”,但他又不想再用上面的方法。同学们,运用你所学的化学知识帮帮小明, 告诉他,用?????
写字,用?????
显字, 其原理是?????????
看完“密信”,想要字迹消失可再涂用????
其原理又是
无色酚酞试液 石灰水 碱溶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白醋 碱与酸能发生中和反应 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
——陶行知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联系并提供证据(),三个工作日内删除。
其他相关资源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6 - 2016 高考学习网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试题及答案_历史学习方法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试题及答案
学习啦【历史学习方法】 编辑:朝燕
  高一往往起到一个打基础的阶段!那么,对于高一下册,往往要怎样呢?别着急,接下来不妨和学习啦小编一起来做份当今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试题,希望对各位有帮助!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冷战&是一个多因素的产物&,影响&冷战&形成的因素包括(  )
  ①美苏两国在意识形态、社会制度上的差异 ②美苏双方互感&安全威胁& ③英国等欧洲国家推波助澜的作用 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雅尔塔体系的瓦解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冷战&背景的分析能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阵营,由于意识形态的差异,双方产生对抗,出现了&冷战&。④雅尔塔体系瓦解的标志是苏联解体,不是&冷战&形成的因素。
  【答案】 C
  2.两个阵营形成了:一个是帝国主义反民主阵营,它的基本目的是建立帝国主义的世界霸权和摧毁民主;另一个是反帝国主义的民主阵营,它的基本目的是摧毁帝国主义、巩固民主和根除法西斯残余势力。从历史发展的进程中看,这里两个阵营对立的实质是(  )
  A.两种社会性质不能相互兼容
  B.美苏两国对世界霸权的竞争
  C.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余火未熄
  D.对世界市场的激烈竞争
  【解析】 两个阵营是指以苏联为首的华约集团和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集团,其由初期的意识形态对立转变为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的对世界霸权的争夺,从历史发展进程看,B项是实质。
  【答案】 B
  3.1949年1月,苏联、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等六国政府代表在莫斯科通过会议磋商后,宣布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对这一组织的认识正确的是(  )
  A.有助于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B.在两极格局形成的背景下建立起来
  C.有利于打破西方大国的经济封锁
  D.是与欧洲共同体相似的集团
  【解析】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美国凭借其雄厚实力提出&马歇尔计划&。1949年1月,苏联、保加利亚等6国成立了经互会,该计划主要包括了苏联对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援助以及发展东欧国家对苏联的贸易,旨在建立一个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相对抗的社会主义世界市场,故与欧洲共同体的经济运行模式是完全不同的,故A、D是错误的表述。两极格局是1955年华约建立后正式形成的,故B错误。
  【答案】 C
  4.某西方学者明确指出:&马歇尔计划对&冷战&的激化和两极格局的最终形成负有更为直接的责任。&这主要是因为该计划的实施(  )
  A.标志着战后两极格局的正式形成
  B.使战后两大阵营的对峙完全激化
  C.加强了西欧与美国的政治经济联系
  D.导致美苏由同盟关系转为对抗关系
  【解析】 马歇尔计划是二战后美国对欧洲及其盟友的经济援助计划,A、B、D三项不符合史实。
  【答案】 C
  5.美国前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在《在华五十年》中写道:&美国的强大及其在自由与安全事业中的领导地位,使它成了自由国家抵抗共产主义威胁的领袖&。20世纪50年代,体现美国充当这一&领袖&的史实是(  )
  A.提出杜鲁门主义
  B.抛出马歇尔计划
  C.北约与华约的对峙
  D.在越南发动&特种战争&
  【解析】 题干的时间限定是&20世纪50年代&。杜鲁门主义于1947年3月提出,马歇尔计划提出于1947年6月,&特种战争&于1961年发动,与题干时间不符,故排除A、B、D三项;北约与华约的对峙形成于1955年,同时说明了美苏两极格局的正式形成,故选C项。
  【答案】 C
  6.如果给下边德国历史上某一时期的疆域图配一个恰当的标题,正确的应该是(  )
  A.统一后的德意志帝国
  B.四国分区占领下的德国
  C.&冷战&时期的德国
  D.柏林墙推倒后的德国
  【解析】 德国分裂为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两个国家是在冷战时期。
  【答案】 C
  7.右图是某一纪念馆的徽章。在下列各项史实中,该馆不可能涉及的是(  )
  A.马歇尔计划
  B.德国统一
  C.北约的建立
  D.柏林墙的修筑
  【解析】 &THE COLD WAR&指的是&冷战&,A、C、D三项都是&冷战&的体现。
  【答案】 B
  8.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欧洲不再是世界棋盘上的一个卒子&&或两个卒子,东欧和西欧&&&。为了摆脱&卒子&的地位,西欧所做出的努力包括(  )
  ①接受马歇尔计划 ②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③成立欧洲共同体 ④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解析】 考查政治格局的变迁。经济决定政治,世界经济力量的变化带来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二战后,欧洲国家认清了美苏争霸的实质,为了维护自身的安全和利益,开始走向联合,成立欧洲共同体,经济一体化促进了欧洲政治一体化的进程,逐渐摆脱美国的控制。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答案】 D
  9.1950年,法国提出欧洲应该超越国家的藩篱联合起来。这一建议得到联邦德国等国家的支持,但英国等一些国家反对成立超国家的机构,只有法、德、意等六国实现了联合。六国率先实现联合的直接原因是这些国家(  )
  A.屡遭战争重创 B.社会制度相同
  C.发展水平相近 D.历史上关系紧密
  【解析】 本题考查对欧洲一体化的理解,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英国与法德等六国同属资本主义国家,所以B项不是直接原因;法德与另外四国发展水平差异较大,C项错误;法国和德国历史上曾发生过激烈战争,D项&关系紧密&错误。六国都处于欧洲大陆,受战争创伤较多,这是促使它们走向联合的原因,故选A项。
  【答案】 A
  10.1958年戴高乐重返政坛成为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的第一任总统后,支持发展核武器、制定泛欧洲外交政策、努力减少美国和英国的影响、促使法国退出北约、反对英国加入欧洲共同体、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一系列思想政策被称为&戴高乐主义&。下列能够体现&戴高乐主义&本质的是(  )
  A.强烈的
  B.恢复法国欧洲的霸主地位
  C.主张东西方联合制美
  D.挑战美英主导的世界格局
  【答案】 A
  11.由欧洲煤钢共同体到欧洲经济共同体,再到欧洲联盟,反映了欧洲各国的合作(  )
  ①由单一的经济部门扩大到多个经济领域 ②由经济一体化到政治一体化 ③由区域集团化到经济一体化 ④由追随美国到要求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
  A.③④ B.①③
  C.①② D.①④
  【解析】 欧洲联盟的成立是欧洲一体化向着政治经济实体的过渡,②④表述与史实不符。
  【答案】 B
  12.20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要求与美国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2011年,日本再次联合德国、巴西、印度发起入常攻势。其根本原因在于(  )
  A.美国霸主地位的日益衰落
  B.世界多极化格局形成的推动
  C.战后日本经济的飞速发展,成为经济大国
  D.日本开始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解析】 日本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要求摆脱美国的控制,积极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归根结底是由其经济实力决定的。
  【答案】 C
  13.&不结盟&一词最早可追溯到1954年印度总理尼赫鲁在斯里兰卡发表的一场演说中。尼赫鲁将一年前中国总理周恩来为处理中印两国政治分歧所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不结盟运动&的基础。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早在1954年提出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不结盟运动有间接影响
  C.中、印都参加了不结盟运动,同是缔约国
  D.不结盟运动主张国与国之间不要结盟
  【解析】 本题考查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和&不结盟运动&。不结盟运动正式诞生于1961年,中国是不结盟运动的观察员国,故排除C;不结盟运动倡导不参加大国军事同盟而并非不要结盟,故排除D;从材料中&1954年&&一年前&等关键词以及所学知识可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1953年提出,排除A。
  【答案】 B
  14.&就在戈尔巴乔夫交出核按钮的一瞬间,聚集在电视机前的人都仿佛听见了一声巨响,并且都知道这是那座耸立了69年的红色帝国大厦在忽然间彻底倒塌了,从此后被分裂为15块碎片。&此材料中所说的&那座耸立了69年的红色帝国大厦&指的是(  )
  A.社会主义国家苏联
  B.叶利钦主导的俄罗斯联邦
  C.十月革命前的俄罗斯帝国
  D.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
  【解析】 戈尔巴乔夫交出核按钮标志着苏联的解体。社会主义苏联成立于1922年,到1991年解体时整整存在了69年,被分裂为15块碎片即被分裂成15个国家,且都变成了资本主义国家,故选A;B成立于1991年,到目前仅仅存在了20多年,故排除B;十月革命前的罗曼诺夫王朝存在了三百多年,也不符合题意,故也排除C;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即英国,与戈尔巴乔夫无关,故排除D。
  【答案】 A
  15.1971年,为扭转外贸逆差,尼克松政府宣布了&新经济政策&,决定征收10%的进口附加税和暂停用美元兑换黄金,立即遭到日本和西欧共同市场的强烈反对,在联合抗美的形势下,美国被迫同意美元贬值和取消进口附加税。&&西欧共同市场国家还采取了种种反对美资控制的措施。对上述材料反映的社会现象最准确的表述是(  )
  A.西欧、日本联合抵制美国的经济控制
  B.西方国家之间的经济摩擦加剧
  C.日本、西欧、美国开始展开激烈的市场竞争
  D.日本、西欧、美国经济三足鼎立
  【解析】 材料体现了美国、西欧、日本三国之间的经济斗争,说明形成了三足鼎立局面。
  【答案】 D
  16.美国耶鲁大学教授伊曼纽尔&沃勒斯坦指出:&所有的大国都试图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所以它们总是为世界秩序出谋划策。&&历史的教训是:一意逞雄的国家,等于是放弃了从容崛起的主动,最后的结果并不美好。&以下符合材料观点的是(  )
  A.苏美争霸与苏联解体
  B.1989年东欧剧变
  C.1990年两德走向统一
  D.&日不落帝国&建立
  【解析】 &&&大国都试图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符合美苏争霸,战后的两个大国美国和苏联意图建立属于自己的霸权,故出现了争霸局面,而苏联为争霸被卷入军备竞赛正是它解体的重要原因。
  【答案】 A
  17.《里斯本条约》正式生效,&从此以后世界上将有一个可以代表整个欧盟说话的人,那就是欧洲理事会主席,或称&欧盟总统&&。对这一事件的看法不恰当的是(  )
  A.标志着欧洲一体化进程又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B.表明当今世界多极化的趋势不断加强
  C.欧洲力量可以与美国相抗衡
  D.反映了当今国际竞争日益加剧
  【解析】 在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虽然加强,但美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现在还没有哪一国或者集团的力量可以和美国抗衡。
  【答案】 C
  18.近几年,欧盟由奉行接触到积极介入朝鲜半岛事务的政策,应是对美国奉行&单边主义&外交政策在更深层次的强烈反应,是欧盟走向亚太、向美国在该地区的主导权发起的公开挑战。这最能说明欧盟(  )
  A.已成为多极格局中的一极
  B.拉拢朝鲜,疏远美国
  C.力图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D.成为政治军事化组织
  【解析】 朝鲜半岛问题是&冷战&结束后,美俄亚太战略的一次大较量。欧盟在这场较量中力图发挥重要作用,故选C项。目前世界多极化格局尚未形成,欧盟正由经济组织向经济政治组织发展,尚未成为军事组织,其行为也不能表明欧盟拉拢朝鲜而疏远美国,所以B、D两项说法错误。A项与题意不符。
  【答案】 C
  19.美国政论家、前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认为:&苏联的失败和崩溃是一个西半球大国美国迅速上升为唯一的而且的确也是第一个真正的全球性大国的进程中的最后一步。&如果要反驳这一观点,依据有(  )
  ①俄罗斯近年来经济形势逐步好转,致力于恢复大国地位 ②欧盟的经济政治一体化进程不断取得新进展 ③美国作为超级大国的历史地位一去不复返 ④中国改革开放成就显著,致力于建立和谐世界
  A.①②④ B.①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布热津斯基的话实质是要说明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这一事实,反驳的依据应该是目前世界多个力量中心对美国的制约,其中包括①②④;③的说法不符合当前世界局势的特点,排除③,故选A。
  【答案】 A
  20.近年来,国际上悄然吹起了一股温和之风,&伙伴关系&屡见报端。&冷战&时期的那种两极对立、剑拔弩张的气氛,正在向一种&碰撞中磨合&、&竞争中协调&的新型国际关系演变。这种变化表明(  )
  A.主权国家或国家集团对外政策的务实调整
  B.中国的&和平发展&理念得到了普遍支持
  C.国际恐怖主义受到了国际社会很大的遏制
  D.国际政治经济多极化新格局已经建立起来
  【解析】 从材料信息可知,&冷战&结束后,国际上许多国家之间的关系日益缓和,这体现了这些国家对外政策立足现实的调整,故选A。B项中的&普遍支持&,C项中的&受到了国际社会很大的遏制&,D项中的&已经建立&均与史实不符。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1题16分,第22题18分,第23题16分,共50分)
  21.(1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也希望向全世界说明,美国在这个新的极权主义的挑战面前所持的立场。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
  &&《杜鲁门回忆录》
  材料二 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存在(美国国务卿马歇尔)。1949年4月,为实行集体&防御&,美、加及欧洲十国成立军事组织。
  &&《试论&冷战&的爆发与两极格局的形成》
  材料三 有学者指出:&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为国际力量的对比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已受到逐步扩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材料四 邓小平在1989年曾说过:&可能一个&冷战&结束了,另外两个&冷战&又已开始,一个是针对整个南方、第三世界的,另一个是针对社会主义的,这说明,西方国家正在打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中国还是能说不》
  请完成:
  (1)材料一中的&新的极权主义&指什么?&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又指什么?从材料可看出美国确立了怎样的外交目标?(4分)
  (2)据材料二,指出在&杜鲁门主义&的影响下美国又实施了哪些相应的措施,根据所学知识回答苏联为此采取了哪些对抗性措施,结果如何。(4分)
  (3)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六七十年代&撼动&和&挑战&两极格局的力量有哪些,这对当时政治格局的演变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4)材料四表明邓小平对&冷战&结束后的世界形势存在着怎样的担忧?(4分)
  【解析】 本题考查了&二战&以后两极格局的形成、美苏争霸的基本史实,以及进入20世纪六七十年代后西欧、日本、中国等诸多力量的发展对两极格局的冲击,以及两极格局瓦解后出现的新情况。题目对概括、归纳的能力要求较高,解题的关键在于认真分析材料,理解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答案】 (1)指苏联及社会主义国家。开始实行对苏&冷战&政策。谋取世界霸权。
  (2)实行马歇尔计划,成立北约组织。组建华约组织(答情报局、经互会也可)。两极格局形成。
  (3)欧洲的联合、日本的崛起、中国的发展、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出现多极化趋势。
  (4)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存在,对社会主义和发展中国家依然构成威胁,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22.(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冷战&结束后,世界向多极化的方向发展,但多极化格局的形成需要经历相当长的时期,其间会充满各种政治力量之间的激烈斗争。世界各种力量正在进行新的分化组合。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几大力量也相对突出,广大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增强。多极化趋势反映了国际关系的深化和历史的发展,有利于削弱和抑制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但也要看到,世界各种力量的发展仍很不平衡。
  &&江泽民《在武汉主持召开国有企业改革和
  发展座谈会时的讲话》(日)
  材料二 积极推动世界走向多极化,尊重各国和各国人民的意愿与利益。这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客观规律,有利于体现各国和各国人民的共同意愿与利益,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促进世界政治、经济、的协调、平衡发展。多极化并非针对特定国家,而是世界各种力量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加强协调和对话,不搞对抗,共同维护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
  &&《共同创造一个和平繁荣的新世纪》
  (《人民日报》日)
  (1)根据材料一分析推动世界多极化的因素和世界多极化的主要障碍。(8分)
  (2)材料二表明,中国积极推动世界多极化的目的是什么?当今世界格局是怎样的?(4分)
  (3)综合上述材料,你如何看待当今世界的多极化问题?(6分)
  【答案】 (1)因素: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和第三世界国家是推动世界多极化的主要因素。世界多极化的主要障碍是美国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极力构筑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第三世界的综合实力相对弱小,国内社会问题复杂,前进中的困难严重。
  (2)促进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协调平衡发展。目前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
  (3)世界格局的多极化有利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体现了各国人民的共同意愿和利益,世界格局多极化的根源在于世界经济力量发展的多极化。世界新秩序的发展是世界多极化和谐的重要动力。
  23.(16分)新世纪,国际格局从结构到组成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的地缘格局、战略关系和政治关系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有学者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在这种力量均势被打破之前,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材料二 几个世纪以来,&欧洲合众国&一直是欧洲人魂牵梦绕的向往&&2009年首位&欧盟总统&和&欧盟外长&的诞生,欧洲一体化发展到一个新高度,实现了欧洲历史乃至人类政治文明的一个飞跃。
  材料三 进入新世纪以来,面对全球化和恐怖主义等诸多新问题,美国不得不重视多边合作,以便共同应对人类面临的新挑战。尤其是近年来,美国陷入了经济危机,信贷紧缩、股市动荡、企业破产、经济衰退,加之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等,美国也面临着极大的困难。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两极格局在相对稳定性之下受到&撼动&和&挑战&的具体因素有哪些?(4分)
  (2)有人说:&&欧盟总统&和&欧盟外长&的诞生只不过是欧洲政治家所进行的一场政治游戏。&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6分)
  (3)有人依据材料三的现象判断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了后美国时代,你怎样认识这一观点?请说明理由。(6分)
  【解析】 第(1)问直接根据所学回答。第(2)问要求对&欧盟总统&和&欧盟外长&的作用作评价,在欧洲一体化的过程中欧盟各国的分歧和矛盾仍然存在;但是欧洲一体化的趋势不可逆转,&欧盟总统&和&欧盟外长&的产生加速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第(3)问要求判断&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了后美国时代&这一观点,并说明理由。若同意这一观点,认为美国在世界上的作用已明显下降,可从当今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当今美国面临很多严重问题等方面思考。若认为美国仍起主导作用,可从美国的经济、政治、军事、科技等实力依然十分强大,仍然是超级大国等方面来回答。
  【答案】 (1)欧洲联合、日本崛起、中国力量增强、不结盟运动兴起和美苏自身力量削弱。
  (2)在欧洲一体化的过程中欧盟各国的分歧和矛盾仍然存在,&欧洲合众国&的形成仍任重道远;但是欧洲一体化的趋势不可逆转,&欧盟总统&和&欧盟外长&虽然还不能起到支配整个欧盟的作用,但是他们的产生无疑加速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3)同意。当今世界呈现多个力量中心,多极化趋势明显;当今美国面临很多严重问题,如材料三中列举的经济衰退、恐怖主义的威胁等。(或不同意。虽然美国面临着诸多问题,但美国的经济、政治、军事、科技等实力依然十分强大,不可小觑。)
看了&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试题及答案&的人还看:
本文已影响 人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试题及答案]相关的文章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833人看了觉得好
981人看了觉得好
1125人看了觉得好
【历史学习方法】图文推荐
Copyright & 2006 -
All Rights Reserved
学习啦 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