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太湖县天气预报叫什么

太湖县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本词条已参考进行整理;如果您有建议或想参与整理,欢迎您与一起交流。
太湖县,古称、,安徽省下辖县。位于西南部、南麓、北岸,介于北纬30°09′至30°46′和东经115°45′至116°30′之间。东邻、,南连,西南接,西界湖北省、,北毗。、、105国道横贯东西,东香高速临境而过。[1]
截至2016年,太湖县总面积2031平方公里,下辖10个镇、5个乡,户籍人口58万人。[2]
太湖县地形以丘陵低山为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太湖县城西北为余脉,其中以最高(1109米);东南部大都丘陵平畈交错;县境内主要河流为。全县气候四季分明,具有北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特征,年平均气温16.4℃。太湖县在之侧,大小湖泊遍布,因而得名“大湖”,而“大”字在当地方言发“太”字音,误读为,地名便沿用至今。太湖人多属使用怀岳片方言。太湖县有、、刘邓大军高干会议旧址、赵朴初文化公园、佛图寺等风景名胜,有、、、、等著名人物。[1]
太湖县先后被授予全国创业之星县、全国首批绿色小康县、全国劳动力资源开发先进县和安徽省首届文明县城、安徽省首届平安县、安徽省文化工作先进县、安徽省双拥模范县、全国最具投资潜力地区等荣誉称号[1]
。太湖县201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7.58亿元;比2016年增长7.8%;人均生产总值20272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5479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52.5203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9.5117亿元。[2-3]
太湖县历史沿革
太湖县西汉时为湖地,属庐江郡。东汉时省湖陵,入皖县,仍属。
元嘉二十五年(448)置,是因其时以右为尊,卑者为左。南朝宋、齐时,称南方蛮族为”蛮左”,蛮地之县为”左县”。后省,泰始二年(466)复置。《》载:建元二年(480),立,领太湖左县和东陈县(县治在今小池镇后河)。
南陈五年(573)废东陈,独存太湖左县。《隋书·地理志》载:初晋熙郡改名熙州,太湖左县改名晋熙县。开皇十八年,晋熙县复名太
太湖县-宏湖堂
湖县,去”左”字,县名沿用至今。炀帝大业初,熙州改名同安郡,不久仍复旧称。
四年(621)析县地置、荆阳二县。七年,省青城,入荆阳。八年,省荆阳,入太湖,属舒州。
元年(742)改舒州为同安郡。
肃宗至德二年(757),改同安郡为盛唐郡。
肃宗乾元元年(758),复改盛唐郡为舒州。
据《太平寰宇记》:太湖县在”龙山湖水之侧,因有大小湖泊遍布,而“大”字发音在当地方言发“太”字音,因而得名“太湖”,实为“大湖”之意。据《皇明一统志》载,太湖县治原”居万山,有大湖、小湖”,即今大湖河、小湖河一带,现已为花亭湖淹没区。《太平寰宇记》载:”元嘉末年,以县居山移就平原,去旧县三十八里”,县治从此迁到今晋熙镇所在地。[4]
宋属舒州。
五年(1115),舒州改军。
绍兴十七年(1147),德庆军改名安庆军。元年(1195),安庆军升为。太湖县先后属德庆军、安庆军、安庆府。元属,明清属安庆府。
民国元年(1912)废府道,太湖县直属安徽省。
民国三年(1914)六月,属。民国十七年(1928)八月,再度废道,县直属省。
民国二十一年(1932),安徽省划十个,安庆道为第一行政督察区,区治设太湖县(1940年4月迁)。
民国三十四年(1945),第一行政督察区改名为安庆专区,太湖县属安庆专区。
1949年3月,太湖县城解放。当晚,中共太湖县委、县政府和安庆专员公署迁进太湖县城。太湖县属行政公署安庆专区。
1952年8月,太湖县属专区。
1988年,太湖县属安庆市。
1997年,太湖县面积2030平方公里,人口56万,辖9镇17乡:、、、、、、黄镇镇、、、大石乡、江塘乡、城西乡、花园乡、刘羊乡、、刘畈乡、、玉珠乡、、黄岗乡、李杜乡、赵河乡、天桥乡、九田乡、、望天乡。县政府驻晋熙镇。
2004年6月底,太湖县行政区划调整工作结束,由原来的26个
太湖县行政区划图
乡镇调整为15个:刘羊乡、花园乡的灯茗村、李杜乡的何岭村、罗溪乡的汪岭、梅河2村以及城西乡的芭蕉、下坞、九龙3村并入晋熙镇,花园乡并入新仓镇,花园乡的方岭、新庄、立新等村以及刘羊乡的殷冲、李冲、月龙李岭、枫铺5村并入小池镇,罗溪乡并入,大山乡、李杜乡并入天华镇,和原黄镇镇的严姜村并入牛镇镇,河口乡并入弥陀镇,望天乡、玉珠乡并入北中镇,黄岗乡并入汤泉乡,九田乡并入刘畈乡。[4]
太湖县行政区划
截止到2016年,全县辖15个乡镇,174个行政村,10个居委会。[5]
行政区划地区面积下辖地区
165平方公里
辖34个村、4个居委会,人口7.52万。
103平方公里
辖26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394个村民小组。
126平方公里
辖31个行政村,420个村民小组。
163平方公里
辖26个村委会,290个村民小组。
153平方公里
辖33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
96平方公里
辖22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391个自然村庄,278个村民小组。
172平方公里
辖32个行政村、365个村民小组。
168平方公里
辖38个行政村。
182平方公里
辖42个行政村,473个村民小组。
188平方公里
辖39个行政村,357个村民小组。
87平方公里
辖18个行政村,245个村民小组。
124.24平方公里
辖20个行政村,216个村民组。
101平方公里
辖23个行政村,310个村民小组。
103平方公里
辖9个行政村
117平方公里辖7个行政村
太湖县地理环境
太湖县位置境域
太湖县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大别山区南缘,介于北纬30°09'至30°46'和东经115°45'至116°30'之间。
太湖县东邻潜山、怀宁,南连望江,西南接宿松,西界湖北蕲春、英山,北毗岳西。东西相距64公里,南北相距23公里,总面积2040平方公里。[6]
太湖县地形地貌
太湖县属皖西南丘陵低山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县城西北面
为重峦迭嶂的大别山余脉,海拔在800米以上的山峰有将军山、桐山、山尖寨、六省坡、天华尖、芙蓉寨等16座,其中以将军山最高,海拔1109米,是皖鄂两省的天然屏障;
东南部除香茗耸秀、蓄美之外,大都为丘陵平畈交错之地。县境内主要河流为长河,发源于岳西多枝山,在南入县境,纳羊角河、同义河、薜义河、、安乐河、南阳河、黑岩河、青石河、小湖河、大湖河、寺前河、罗溪河诸水,入,下龙山,傍县城,穿新仓,进潜山,汇,再入长江。
长河纵贯全县,境内总长81公里。全县山地1242.41平方公里,占61.18%;丘陵490.27平方公里占24.14%;平原77.37平方公里,占3.83%;水面222.25平方公里,占10.85%。[6]
太湖县气候
全县气候四季分明,具有北亚热带季风气候特征。
太湖县-冬季
北内陆气流控制,气温较低;
夏季受东南海洋气流影响,炎热潮湿。
年平均气温16.4℃。1月份平均气温3.7℃,7月份平均气温28.4℃。
极端最高气温40℃(日),极端最低气温-12.7℃(日)。年平均1937.7小时,无霜期249天,年平均降雨量1368.4毫米。[6]
太湖县自然资源
太湖县植物资源
太湖县西北是山区,东南是丘陵;县之中部有人工湖
—花凉亭水库(又名花亭湖),县之南面有天然湖—泊湖。
无论山地、丘陵、湖泊,都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据森林资源调查统计,全县158.33万亩,有林地面积118.94万亩,其中用材林115.01万亩;52.99万立方米,有林地林木蓄积量43.08万立方米,其中用材林蓄积量43.79万立方米。杉木、马尾松、毛竹、香樟、枫香、青风栎、、侧柏、油茶、油桐等,不仅遍地可见,而且栽培历史悠久。太湖县是全省茶叶、生漆、板栗的重点生产县。
药用植物有百合、香附子、茯苓、白术、蔓荆子等。
太湖县动物资源
动物方面除猪、牛、羊、鸡、鸭、鹅等家畜家禽之外,还有野猪、野兔、狐、狼、、野山羊、野鸡、野鸭等野生动物。太湖是全国商品牛和瘦肉型猪的生产基地之一。[7]
太湖县水资源
太湖县山区山高岭峻,涧深溪多,水力资源丰富。境内有大小河流108条,2012年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12.8万千瓦,小水电可开发量5.6万千瓦。[7]
太湖县矿产资源
太湖县内的矿产资源有:石英石、瓷土、高岭土、紫砂页岩、石灰石、大理石、蛭石、铜、铁、煤等,其中以石英石、高岭土、紫砂页岩储量最大。截止到2012年,石英石储量2000万吨,含硅量达99.98%,储量和品位均居全省首位;高岭土、紫砂页岩储量为3000万吨。[7]
太湖县人口民族
2016年末太湖总户数172576户,户籍人口580372人,常住人口495210人,其中女性276939人。全年人口出生率为7.92‰,死亡率为1.5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33‰。
民族以汉族为主,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高山族、水族、纳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2]
太湖县经济
太湖县综述
2016年太湖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063135万元,增长8.1%。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49018万元,比2015年增长3.4%;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66902万元,比2015年增长9.0%; 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47215万元,比2015年增长10.3 %。全县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3.4:43.9:32.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8318元,比2015年增加1312元。[2]
2016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
单位:万元
绝对数(现价)
比2015年增长%
地区生产总值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批发和零售业
住宿和餐饮业
其他服务业
营业性服务业
非营业性服务业
农林牧渔服务业
太湖县第一产业
2016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现价,下同)445249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下同)3.4%。其中:农业产值140022万元,增长2.1%;林业产值52762万元,增长4.4%;牧业产值192815万元,增长3.7%;渔业产值50302万元,下降0.1%;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9348万元,增长9.6%。
2016年粮食播种面积41880公顷,比2015年增加655公顷,增长1.6%,粮食总产量229310吨,比2015年增加12854吨,增长5.9%,油料播种面积12679公顷,比2015年减少10公顷,下降0.08%,总产22286吨,比2015年减少120吨,下降0.5%;棉花播种面积5465公顷,比2015年增加63公顷,增长1.2%,总产9052吨,比2015年减少439吨,下降4.6%。
2016年肉类总产量78941吨,比2015年增加2213吨,增长2.9%。全年生猪出栏53.78万头,比2015年减少2.22万头,下降4.0%,年末存栏26.24万头,比2015年减少3.27万头,下降11.1%;家禽出栏2495万只,比2015年增长17.1%,其中肉鸡2285万只,增长19.0%。全年水产品养殖面积13762公顷,总产量34825吨,比2015年增长1.5%。
2016年末,全县农业生产机械总动力30.31万千瓦,比2015年增长6.5%。其中:拥有农用拖拉机10994台,联合收获机307台,排灌动力机械9581台,农用水泵7953台,农产品初加工动力机械4941台,农用运输机械3498辆。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28853吨,比2015年下降6.3%;农村用电量12815万千瓦小时,比2015年增长0.5%。[2]
太湖县第二产业
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090264万元,同比增长11.2%,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26291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2015年增长9.5%。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05649万元,比2015年增长10.5%,利润总额125019万元,比2015年增长24.2%,利税182447万元,比2015年增长17.3%。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354.3%,比2015年增长26.4个百分点。全年工业用电量15733万千瓦时,比2015年增长1.8%。
2016年全社会建筑业共实现增加值63201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2015年增长6.8%。全县资质以内建筑业企业20家,累计完成建筑总产值141121万元,比2015年增长0.5%;实现利润总额5387万元,比2015年增长20.0%;全县建筑业房屋施工面积达102.84万平方米,比2015年下降12.4%;房屋竣工面积达67.70万平方米,比2015年下降25.5%。[2]
太湖县第三产业
固定资产投资及房地产开发
2016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500万元以上的开工项目383个,比2015年增长52.0%,其中当年新开工项目340个,增长63.5%。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包括房地产开发)1253921万元,比2015年增长20.1%,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49360万元,比2015年增长19.0%。从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30149万元,比2015年增长6.8%,占总投资的10.4%;第二产业完成投资649549万元,比2015年增长19.0%,占总投资的51.8%,其中工业投资647611万元,比2015年增长20.4%;第三产业投资474223万元,比2015年增长26.0%,占总投资的37.8%。
2016年房地产开发全年房屋施工面积54.18万平方米,比2015年增长78.6%,其中住宅21.40万平方米,比2015年增长16.6%,商品房竣工面积17.43万平方米,比2015年增长11.1%,其中住宅8.58万平方米,比2015年下降23.6%,商品房销售面积15.81万平方米,比2015年下降7.3%,其中住宅10.0万平方米,比2015年下降26.6%,商品房销售额77688万元,比2015年下降12.1%,其中住宅43721万元,比2015年下降20.2%。[2]
2016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8669万元,比2015年增长12.4%。从城乡看,城镇实现零售额207842万元,比2015年增长12.5%;乡村实现零售额220827万元,比2015年增长12.3%。从消费形态看,商品零售额396890万元,增长12.7%;餐饮收入31779万元,增长9.3%。从单位规模来看,限上企业消费品零售额167729万元,同比增长15.5%;限下企业消费品零售额260940万元,同比增长10.0%。
2016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0753万美元,比2015年增长29.2%。其中:出口9292万美元,比2015年增长27.3%;进口1462万美元,比2015年增长42.7%。[2]
招商引资与旅游
2016年实际利用市外到位资金589100万元(亿元以上项目),比2015年增长17.1%,其中境内省外到位资金526100万元,比2015年增长8.3%。全年引进外资847万美元,比2015年下降50.8%。
2016年共接待入境旅游者人数4095人次,比2015年增长0.1%;国内游客398.9万人次,比2015年增长0.1%。实现旅游总收入159659万元,比2015年增长0.1%。其中:国际旅游外汇收入299万美元,与2015年持平;国内旅游收入157566万元,比2015年增长0.1%。年末全县星级饭店3家,实有客房总数247间,床位总数499张。[2]
交通和邮电
2016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5198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2015年增长5.6%。
2016年实现公路旅客周转量254200万人公里,比2015年下降0.6%;公路货物周转量136503万吨公里,比2015年增长2.4%。年末,全县民用汽车拥有量39562辆,比2015年增长11.3%。
2016年实现邮电业务总量11323万元,比2015年增长12.8%,其中:邮政业务总量4224万元,比2015年增长22.4%;电信业务总量7099万元,比2015年增长7.7%。年末本地固定电话用户40135户,移动电话用户341149户;互联网宽带用户78019户,比2015年增长37.8%。[2]
财政与金融
2016年实现财政一般预算收入80750万元,比2015年增长12.0%,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9435万元,比2015年增长12.4%。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中工商税收占58416万元,比2015年增长3.8%。全县财政一般预算支出320517万元,比2015年增长12.0%,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1939万元,比2015年下降14.9%;公共安全支出14750万元,比2015年增长41.0%;教育支出83527万元,比2015年增长40.0%;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4344万元,比2015年下降14.6%;科学技术支出1529万元,比2015年下降27.3%;医疗卫生支出36004万元,比2015年增长2.3%;农林水事务支出73190万元,比2015年增长28.9%。
2016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人民币口径,下同)1588870万元,比2015年增长16.0%,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032522万元,比2015年增长13.3%;各项贷款余额696464万元,比2015年增长14.0%。[2]
太湖县社会事业
太湖县教育
2016年,全县中等职业学校3所,在校学生数3614人,比2015年减少58人,其中女生1558人,比2015年减少126人,专任教师177人,比2015年增加6人。普通中学32所,比2015年减少6所,在校学生数21068人,比2015年减少929人,其中:高中7所,比2015年减少1所,在校学生8403人,比2015年减少1515人,女生占3918人,比2015年减少671人;初中25所,比2015年减少5所,在校学生12665人,比2015年增加586人,女生占5861人,比2015年增加279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2076人,比2015年减少64人,其中:高中专任教师747人,比2015年减少20人;初中专任教师1329人,比2015年减少44人。全县小学94所,在校学生数27785人,比2015年增加5人,其中女生占12781人,比2015年增加43人,专任教师2021人,比2015年减少87人。全县幼儿园49所,在园幼儿数12331人,比2015年增加499人,其中:女孩5699人,比2015年增加278人。[2]
太湖县医疗
2016年末,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含诊所、卫生室)237个,其中医院和卫生院19个。全县医疗卫生机构实有床位1185张,卫生技术人员1551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683人,注册护士615人。[2]
太湖县科技
2016年发明专利申请量253件,比2015年增加176件。发明专利授权量18件,比2015年增加6件。全年实用新型专利申请量165件,比2015年增加105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量23件,比2015年减少20件。全县高新技术企业9家,其中2016年新增2家;高新技术产品15个,其中2016年新增1个。[2]
太湖县民生保障
2016年末,全县各种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16个,拥有床位3650张。全县2016年末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3647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为21860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27864人,其中:在职职工20531人,离退休人员7333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5421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61008人,其中:参保职工22902人,参保居民38106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人数494253人;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为322600人。
太湖县交通概况
太湖县合九铁路、沪渝高速、105国道横贯东西,沪渝高速临境而过,附近有和及。[1]
太湖县风景名胜
五千年文博园
五千年文博园位于安徽省太湖县境内,处于沪渝高速
太湖收费站西侧。项目总投资18亿元,规划占地1200亩。
五千年文博园由中华百工坊、五千年文化走廊、四大艺术馆、千人表演艺术馆、天人合一景区、天上人间景区、摩崖石刻景区、文化安庆景区、皖江文化景区以及皖江第一街——皖街等十大景区组成。
五千年文化走廊是文博园的核心组成部份,以代表性的文化、艺术、历史、名人为表现内容,以汉白玉浮雕墙、青石雕塑、艺术造景、情景再现等多种艺术形式。[8]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花亭湖位于安徽省太湖县境内
,面积254平方公里。龙山、花亭湖湖区、、、朴初文化公园、汤弯温泉六大景区。
花亭湖风景名胜区人文景观底蕴深厚,禅宗文化博大精深。丰富的人文古迹折射出太湖的古老沧桑、荣辱兴衰和历史积淀。
中国佛教禅宗的开山鼻祖在此开设道场,创造了华夏的佛教禅宗文化,花亭湖也因此而享有”中国禅宗发祥地”之美誉。[9]
太湖县著名人物
,(—)安徽太湖县。早年就学于苏州东吴大学。1928年后,任上海江浙佛教联合会秘书,上海佛教协会秘书,”佛教净业社”社长,四明银行行长。
,(),字逸书,号介山,县景宁乡(今望天乡)人。乾隆五十二年(1787)举人,嘉庆元年(1796)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实录馆纂修、文渊阁校理、教习庶吉士、嘉庆三年顺天乡试和四年会试两任同考官。嘉庆五年出使琉球,回来后出任山西雁平兵备道,著有《石柏山房诗存》八卷,诗525首,县内民间藏有铅印本。
,太湖县人,生卒年月不详;邑廪生,清代天文学家,好学深思,博通经吏,著有《天文明解》、《诗易会参》、《四书会参》等书。[10]
,(95.1),原名赵国廷,生于县晋熙镇河口街(今西正街)。 民国13年(1924),赵挺发蒙读私塾,整整读了10年。民国24年,插入县立晋熙小学读书。民国26年在该校高小毕业后,考入省立安庆初级中学。民国27年转入安庆六邑联中,民国32年在该校高中毕业。毕业那年,他参加了全国大学生(包括高三学生)论文竞赛。1983年,被调到河南省财经学院创办《河南财经学院学报),任编委、副编审,一直到离休。
(参考资料来源[11]
.太湖县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太湖县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太湖县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安徽省地方志[引用日期]
.太湖县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人民网.[引用日期]
.廉田网.[引用日期]
.安徽旅游在线.[引用日期]
.太湖县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安徽文化网.[引用日期]
.太湖县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安庆花亭湖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安庆花亭湖
花亭湖位于安徽省境内,地处大别山南麓,景区面积254平方公里,分为花亭湖、龙山、、、、六大景区和汤湾温泉疗养度假区及六个外围景点。风景区以花亭湖水库为主,花亭湖湖面面积70平方公里,湖中岛屿星罗棋布,湖岸迂回曲折,港湾幽深,湖畔四周盛产茶叶、板栗、柑桔。境内山青水秀,古迹济盛,人文荟萃,物产富饶,是省政府首批公布的省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安庆花亭湖历史文化
花亭湖灵秀山水孕育了朱 湘、叶春善、叶盛章、马 兰、石 楠等一大批名人、才子。已故的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倍受世人尊敬和爱戴。
花亭湖风景名胜区自然景观清新绚丽,湖光山色独具特色。碧波荡漾的花亭湖中众多的岛屿与周围的青松翠柏、奇峰怪石交相晖映,相得益彰。
花亭湖风景名胜区人文景观底蕴深厚,禅宗文化博大精深。丰富的人文古迹折射出太湖的古老沧桑、荣辱兴衰和历史积淀。中国佛教禅宗的开山鼻祖慧可在此开设道场,创造了华夏的佛教禅宗文化,花亭湖也因此而享有“中国禅宗发祥地”之美誉。
安庆花亭湖产业情况
花亭湖物产富饶,湖山岛屿盛产柑桔、板栗、茶叶,是开展农业生态游的好去处;湖中盛产武昌鱼、螃解、银鱼、鲢、鲤等鱼类,适宜于开展垂钓、野炊等活动;花亭湖湖面宽广,水资源丰富,极适宜于开展各种水上体育活动;尤其是日出水量1200吨的汤湾温泉,水质纯正,清澈透明,可浴可医,具有极高的科研和医疗价值。
花亭湖交通便利,四通八达,合九铁路、105国道、沪蓉高速公路三条主干线穿境而过。蚌埠、、、、等地均可直达花亭湖。安庆、机场距花亭湖也仅90多公里,快速便捷。
花亭湖风景区是集观光、度假、疗养、娱乐、休闲于一体的综合风景区。博大精深、钟灵毓秀的花亭湖风景区热忱欢迎天下游客、八方宾朋来此观光,投资兴业。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太湖老街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本词条缺少信息栏,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太湖千年老街俗称,位于安徽省老县城。全长600余米。老街始建于南北朝元嘉末(424-452),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街道两侧建筑几经变迁,保持至今的为青砖小瓦,木制椽枋,马头墙,石板路面的清代徽派建筑。[1]
她曾是该县最为繁华的商贸中心,沿街店铺的传统手工作坊是我县历史上手工业,制造业和民间工艺业的缩影。
图片资源来源:[2]
.人民网[引用日期]
.新浪旅游[引用日期]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太湖县小池镇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太湖县小池镇
小池镇位于太湖县东北部,大别山南麓,距县城16千米。辖14个行政村。合(肥)九(江)铁路、沪蓉高速公路及105国道过境。是历史古镇,境内有三国魏修筑的乐成堡遗址,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小池镇古称驿站,历史悠久,新石器时代,商周时代、战国时代遗址占多,三国时期的青阳县治上格城、唐代建造的海会寺等一批省级重点保护文物保存较好。小池镇民风淳朴,历代科举中英才辈出,著名戏剧教育家叶春善,著名教育家何晓耕,现代文学大师孔凡礼、林学专家马大浦等知名人士。
太湖县小池镇基本概括
太湖县小池镇本镇概括
小池镇位于省东部,大别山南麓,
距县城16公里,东邻潜山,南连新仓,西接晋熙,北毗寺前。素有太湖东大门之称。境内105国道、沪蓉高速公路、合九铁路三大交通动脉穿镇而过。区位优越,风景秀丽。镇区有合九铁路客货两用站,集镇距合肥、、南昌车程均在2小时内,安庆、九江车程在1小时,距高速路出口仅10分钟车程。全镇共有14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42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18万。党员1713人,设15个总支,64个支部。境内有青山(石霞山区)绿水(小池河、白沙河、杨埠河、前河、后河),良田万顷,是名符其实的“粮仓”,小池大米远近闻名。
太湖县小池镇人文背景
小池镇古称驿站,历史悠久,新石器时代,商周时代、战国时代遗址占多,三国时期的青阳县治上格城、唐代建造的海会寺等一批省级重点保护文物保存较好。小池镇民风淳朴,历代科举中英才辈出,著名戏剧教育家叶春善,著名教育家何晓耕,现代文学大师孔凡礼、林学专家马大浦等知名人士。
太湖县小池镇小池历史
太湖县小池镇历史背景
小池镇历史悠久,风景秀丽,人文荟萃。古时小池是重要的驿站,三国时曹操麾下大将曹仁曾在这里建有上格城,现仍保留完整的城墙;相传公元735年唐玄宗年间,为给后宫贵妃杨玉环运送广西荔枝,曾走的是这条官道;清咸丰九年(1859年),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曾在这里安营扎寨,与湘军激战,也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小池驿之战”。1992年成立新建镇,小池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从此进入快速发展时期,逐渐形成人口密集、市场繁荣、交通发达的新集镇。1999年被安徽省省政府批准为省级中心镇,被定位为太湖东南部的经济中心,是以发展工业为主导型的工贸结合型的城镇
刘屋旁古桥几百年历史,全部石头堆砌而成
太湖县小池镇文化遗产
小池镇境内风景名胜及历
史文化遗产有:王家墩文化遗址、吴河遗址,三国时上格城,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海会寺,建于唐代的独埠寺,李寨打鼓石、玉皇尖等等。
上城寺 位于中心村后河山上
太湖县小池镇历史沿革
古称小池驿。1949年建小池镇,1961年改公社。1984年改乡。1992年2月,小池、中心、白银、石霞4个乡合并设立小池镇,2004年,花园乡的方岭、新庄、立新3村以及刘羊乡的殷冲、李冲、月龙、李岭、枫铺5村并入小池镇
太湖县小池镇行政区划
太湖县小池镇1992年
小池、徐屋、吴冲、光华、毛安、
四义、应寨、孔河、后河、白庙、
陈名、杨埠、蟹形、新华、东畈、
西畈、方龙、洪岭、红星、三星、
刘河、上宕、抱山共23个行政村,
镇政府驻原小池区址(小池中街)。
太湖县小池镇1997年
小池、毛安、徐屋、四义、光华、
吴冲、应寨、孔河、后河、陈名、
白庙、杨埠、东畈、方龙、西畈、
海形、新华、洪岭、红星、三星、
刘河、抱山、上宕23个行政村。
太湖县小池镇2005年
天龙村(吴冲、光华)、白沙村(东畈、方龙)、小池村(小池、徐屋、西畈)
银山村(海形、杨埠)、百鸣村(四义、毛安)、中心村(孔河、后河、应寨)、
红星村(洪岭、红星)、石霞村(三星、刘河)、白庙村(白庙、陈名、立新)、
红旗村(上宕、抱山)、枫铺村(李岭、枫铺)、海会村(殷冲、李冲、月龙)、
方兴村(方岭、新庄)、新华村。14个行政村
太湖县小池镇2006年
小池村 天龙村 百鸣村
中心村 白庙村 银山村
白沙村 红星村 石霞村
红旗村 海会村 枫铺村
方兴村 新华村14个行政村
太湖县小池镇基础设施
初具规模,境内交通四通八达,建设新的主要街道三条,区间街道两条,总长度3000米,一化三格的标准化街道480米,105国道过境段3500米,路面拓宽到30米,2300米主要街道安装路灯。境内商业、邮电、银行、医院、饭店、集贸市场、通讯、卫生及文化娱乐设施配套齐全。该镇已建了政府办公大楼、财政、公安、广播站、水利站、学校、医院门诊楼拔地而起。华东电网遍布城乡,户户通电;广播、电视覆盖全镇,水利设施得到了进一步的治理和加强。境内除罗山、红旗、杨兰三大水库得到治理外,其余中、小型水库及所有塘、堰、河堤都得到了进一步的修理加固,确保了农田灌溉及水利安全系数。95%的农户已摆脱了贫困,部分农户达到小康家庭标准。集镇规划区面积5平方公里,已建成区面积2.62平方公里,镇区常驻人口1.26万。集镇区以国道街为中心,已建成五条主街道,四条区间街,总长6.6公里,规模建设的五街、四小区、“三市”(大米、陶瓷、农贸)的格局已初具规模。全长3公里的国道街主道和中心街,净宽30米,路灯林立,绿树成荫,路面整洁,花池有序,呈现一派繁荣景象。1999年被批准为省级中心镇,并荣获全省村、镇建设先进单位光荣称号。2002年被省体育局命名为“全民健身示范乡镇”。2008年被省政府命名为产业集群专业镇。
太湖县小池镇经济状况
小池是一方厚土。全镇总面积126.2平方公里,山场总面积5200公顷,耕地总面积46387亩,其中水田35465亩,旱地10922亩。境内为山脉、丘陵地貌。平均绝对高度90米,年平均气温16.8℃,年平均降水量1470毫米。农作物以水稻、油菜、山芋为主,年产稻谷2000万吨。经济作物主要有茶叶、蚕桑、板栗、柑桔、香菇、黑木耳、蘑菇、茯苓等。养殖业以猪、牛、鸡、鸭、鹅等畜禽为主,年出栏生猪8万余头,肉鸡280万羽。
2003年该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6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8000万元,工业总产值2.2亿元,实现财政税收800万元,人均纯收入2150元。
太湖县小池镇农业经济
该镇以生产粮食为主,同时生产油料、茶叶、蚕桑和食药用菌等经济作物。年产粮食2万吨,“小池大米”被评为全国优质品牌,“松林”牌香菇、黑木耳等食用菌产品获得国家绿色食品标识。养殖业以养猪为主,同时兼养牛、养、鸡、鸭等家禽家畜,年出栏生猪25000头。[1]
太湖县小池镇工业经济
该镇有工业企业38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8家,建筑业、交通运输业蓬勃发展,主要工业产品有瓷器、陶器、硅铝合金锭、塑料包装、建筑材料、装饰材料及食品加工等产品。小池企业发展快,产品远销省内外,太湖瓷器、防伪瓶盖供不应求,爱自己卫生巾生产的“爱自己”系列护婴卫生巾、“爱家人”系列卷筒卫生纸、“爱朋友”系列面巾纸等系列产品被县技术监督局评为“信得过”产品。 小池镇是安庆市省级中心镇和工贸结合型的经济重镇。该镇在坚持原有工业基础上,选择有发展潜力的规模企业予以重点扶持,引导和支持其利用技术、管理、人才、品牌、市场等资源相同或相近的企业和产业进行整合,加强协调服务,研究解决注册商标共享,合作组织的成立等共性问题,大大提高了镇域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减少了同行企业之间的内耗。为进一步提高工业经济外向度,该镇以建设中小企业孵化工程为抓手,走小商品、大市场,小企业、大集群的中小企业发展路子,大力实施“凤还巢”工程,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该镇共引进了织丝、纺织、压铸、新能源等带动面广、发展潜力大10余家优质企业落户本镇,引来各类资金2030万元,其中一半以上为在外创业人员回乡投资。
太湖县小池镇风生水起
小池地,千帆竞发正当时!展望未来,在中共太湖县委、太湖县人民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小池镇党委、政府将紧紧团结4万多小池人民,继续解放思想、继续开拓创新、继续真抓实干,永不懈怠、永不自满、永不折腾,在打造“产业小池、文明小池、和谐小池、生态小池”的新的伟大征程中谱写更加辉煌灿烂的美好篇章。
.太湖县小池镇[引用日期]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太湖县有什么好玩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