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区租房公租房管理中心地点在哪里

黄浦区公租房物业管理单位项目招标公告-中国采购与招标网(.cn)
服务热线400-006-6655
您当前的位置:
黄浦区公租房物业管理单位项目招标公告
黄浦区公租房物业管理单位项目招标公告
中国采购与招标网 市政房地产建筑,其它
以下内容,仅对会员开放,如需查看详细内容,请先
成为会员,已注册的会员请
招标编号:请
开标时间:请
招标人&&:请
标讯类别:请
资金来源:请
招标代理:请
项目概述:招标代理公司( 查看)受业主单位( 查看) 委托,于在中国采购与招标网发布 黄浦区公租房物业管理单位项目招标公告。现邀请全国供应商参与投标,有意向的单位请及时联系项目联系人参与投标。
<spaX采购法》,财政部X号令《货物、服务类项目招投标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X受上海浦惠公共XX公租房物业管理单位项目”进行公开招标,欢迎合格的供应商进行投标竞争。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X公租房物业管理单位项目
3、招标采购内容:
<spanXX</spXX</sXX号等物业管理项目。(具体需求详见招标文件“项目需求”)。
4、服务期:三年。
5、项目预算(一年): X.XX人民币(投标单位报价必须以项目预算金额为报价上限,超过项目预算报价的一律作废标处理)。
二、<spX采购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的条件外还应具备的资格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并且具有相应的经营范围;
2<sX有固定的经营场所和服务团队;
3、物业管理企业资质三级及以上;
4、本项目不接受联合投标。
三、报名需递交的资料:
1、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原件及复印件;
2、物业资质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3、法人代表授权委托书原件及被委托人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
以上证照复印件均需加盖公章,原件经核对后即刻发还。
四、招标日程
1、投标单位可于X年X月6日—X月X日每日上午9X—XX,下午XX-XX(双休日及法定节假XXX楼报名登记并领取招标文件报名并领取招标文件。
2、投标文件提交截止时间:X年X月X日下午XX
3、投标文件XX号X
4、招标文件资料费:XX/份,在领取招标文件时递交。
五、联系方式
招标单位:上海X
<font size="2"XXX号2楼
联 系 人:Xfont>
代理单位:上海X
<font size="2"XXX
联 系 人:Xont>
联系电话X-X*X
记住用户名
Copyright (C)
中国采购与招标网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号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备案编号
本站网络实名/通用网址:"中国采购与招标网"
服务热线:010- & 信息发布热线:010-德慧苑公租房开始受理申请-上海黄浦
海纳百川、 追求卓越& &开明睿智、 大气谦和
您当前的位置:&&&&&&&
德慧苑公租房开始受理申请
信息来源:黄浦报
发布时间:
&& 【字号:您的当前位置: >>
黄浦区位于上海市市中心,是上海的经济、行政、文化中心所在地,是上海的心脏、窗口和名片。
●上海行政中心所在地和国际金融中心核心功能区。上海市人大、市政府及众多政府部门设在区内。区内金融产业发展优势明显,外滩是上海近代金融的发源地和集中地,曾是远东第一的金融街、世界第三的国际金融中心,被称为“东方华尔街”。2009年以来,黄浦区服从服务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大局,按照与陆家嘴金融城错位互补、协同发展的要求,围绕打造资产管理中心、资本运作中心和金融专业服务中心的目标,着力推进外滩金融聚集带建设,外滩滨水区、外滩源一期完成改造并重新开放,外滩国际金融服务中心、金外滩国际广场、SOHO外滩等重点项目启动建设,上海清算所等重要功能性机构和一大批新型金融企业陆续落户。
●处于全市领先地位的重要商业区。南京路商圈拥有国际饭店、和平饭店、金门大酒店等著名历史建筑,建有百联世贸、来福士等一批综合购物中心,以及市百一店、永安百货、新世界城等百货商店。淮海中路商圈集聚了百盛购物中心、巴黎春天百货、太平洋百货等10余个大中型商厦和金钟广场、企业天地、中环广场、香港新世界大厦等10余幢甲级商务楼宇,汇聚了爱马仕、路易威登、杰尼亚、卡地亚等一批在全球具有影响力的知名品牌,周边茂名南路、雁荡路、东台路等支马路成为上海特色街。豫园商圈是商业文化旅游区,拥有中国黄金珠宝第一城的称号。
●上海的文化中心。区内拥有上海大剧院、上海文化广场、上海音乐厅、上海博物馆、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科学会堂、大世界游乐中心、大光明电影院,以及中国大戏院、人民大舞台、共舞台、逸夫舞台等曾经的“上海京剧四大舞台”。“新天地”、“田子坊”等集文化、休闲、娱乐功能于一体,充分展示了繁华、高雅的都市风采。绍兴路为“出版一条街”,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上海文艺出版社、上海文化出版社、音乐出版社等汇聚于此。福州路被誉为“中华文化第一街”,拥有上海书城、古籍书店、外文书店、科技书店、音乐书店以及众多文化用品经营单位。区内还有外滩源、人民广场、思南公馆、8号桥、老码头、世博滨江等12张城市名片。
●历史人文底蕴深厚。区内拥有众多的历史遗迹,中共“一大”会址、“团中央旧址”、《新青年》编辑部、周公馆、孙中山故居、韬奋纪念馆及郭沫若故居等革命史迹、名人故居达117处。有“万国建筑博览群”的外滩、建于明万历年间“奇秀甲江南”的豫园、儒学署文庙、三山会馆、上海县古城墙及建于城墙之上的大境阁等古迹,有白云观、小桃园清真寺、天主教堂、基督教沐恩堂、清心堂等宗教建筑。
黄浦区,地处黄浦江和苏州河合流处的西南端。北起苏州河,与虹口、闸北两区相望;东、南濒黄浦江,与浦东新区一江之隔;西至成都北路、延安中路、陕西南路、肇嘉浜路、瑞金南路,与静安区、徐汇区为邻。全区面积为20.52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18.71平方公里,水域面积1.81平方公里。上海城市坐标原点位于本区内的国际饭店。
全区户籍人口90.63万人,常住人口67.87万人,人均期望寿命为83岁。
作为上海的城市原点、交通枢纽中心,黄浦区拥有十分便捷的立体交通网络。延安高架路、南北高架路、内环高架路在境内交汇相连;轨道交通1、2、4、8、9、10、13号线经过境内;区内有南浦大桥、卢浦大桥,打浦路、延安东路、人民路、复兴东路、西藏南路5条隧道,金陵路、东门路、复兴东路、陆家浜路、董家渡路5条轮渡线和轨道交通2、4、8、9、13号线连接黄浦江两岸;境内地面道路总长约221公里,有卢浦大桥、南浦大桥、武胜路、外滩新开河、沪军营路5处地面公交枢纽站集散点。
区境内辖南京东路、外滩、瑞金二路、淮海中路、豫园、打浦桥、老西门、小东门、五里桥、半淞园路10个街道,共189个居委会。
伴随着改革开放,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黄浦区经济社会保持持续协调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291.6亿元,占全市比重达到6.7%,在中心城区排名第一。区级财政收入达到130.97亿元,占全市中心城区区级财政收入总额的1/5强,在中心城区排名第一。万元增加值能耗持续下降,继续保持为全市最低的区县之一。
作为全市商务楼宇最为集中的区域,黄浦区拥有商业商务面积1300万平方米,集聚了一大批高端商业商务设施,是上海国际大都市核心商务区。近年来,黄浦区始终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作为推动黄浦科学发展的主要抓手,坚持和完善“开放型格局、内涵式发展、个性化特色、功能性开发”的发展路子,坚持以发展高端服务业为主、集聚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双轮驱动”,加快形成以金融为核心,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各产业间互相支撑、互动融合的发展格局。2011年第三产业占区增加值比重达到94.5%;涉外税收占全部税收比重达到50%,总量排名全市中心城区第一,占中心城区涉外税收总额的26.5%;经市政府认定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达到37家,2011年合同利用外资达到11.56亿美元;年税收超亿元的商务楼宇达到45幢,数量居全市中心城区首位。
黄浦区位于上海虹桥枢纽——浦东空港现代服务业集聚带与黄浦江现代服务业集聚带的交汇处。近年来,黄浦区以发展服务经济为主,逐步形成金融服务业、专业服务业、商贸流通业、文化创意业、休闲旅游业、航运物流业六大重点产业格局,发展能级和水平均在全市领先。
金融服务业:黄浦区紧紧抓住上海加快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战略机遇,聚焦外滩金融集聚带建设,大力引进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有重要支撑作用的功能性机构,重点集聚金融业发展的新业态、新业务、新领域和新力量,积极打造资产管理中心、资本运作中心和金融专业服务中心,作为重大功能性机构的上海清算所落户外滩,填补了上海金融市场体系建设的一项空白。弘毅投资、东方证券、中信证券、海通直投、中海信托、摩根士丹利、东富资产等一批总部型、龙头型、创新型金融企业,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交通、花旗、曼谷、民生、光大等63家中外银行,以及一批保险、信
托企业集聚区内。目前,全区已有金融要素市场4家,各类金融机构约570家,区域金融产业生态日趋完善,已基本形成与陆家嘴金融城错位互补协同发展的格局。
专业服务业:区内咨询、律师、会计、中介服务业稳步发展,并在人民广场、淮海中路商业街等区域集聚了普华永道、麦肯锡、甲骨文、翰威特、阿第克等一批国内外著名会计师事务所、企业管理咨询公司和人力资源公司,专业化、规模化、高层次专业服务体系不断健全。
商贸流通业:区内有素以“中华商业第一街”著称的南京路步行街,具有百年历史、尽显“高雅、时尚”魅力的淮海中路商业街,以及民族风格浓郁且古色古香的豫园商城等著名商街商城,汇集了第一百货、新世界、巴黎春天、东方商厦、置地广场等众多知名商贸场所,为消费者提供丰富的购物、休闲、娱乐资源。近年来,在生产资料、生活资料专业市场和批发零售综合市场的基础上,发展形成了以总经销总代理、批发中心、结算中心为运营方式的现代商贸流通业,集聚了索尼、保乐利加、神华煤炭、德颐购(上海)商贸等一批国际国内知名企业。全区2011年完成商品销售总额4279.8亿元,占全市商品销售总额的比重为9.3%,在中心城区排名第一;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43.6亿元;完成进出口总额51.22亿美元。
文化创意业:黄浦区是上海最早建立创意产业园、最早利用工业厂房改建发展创意产业的区,目前已建成“8号桥”、“田子坊”、“江南智造”、“老码头”等创意园区。“8号桥”是上海最早由旧厂房整体改建的创意产业园区,被誉为“上海发展得最好、最具标志性的创意产业园区”。“田子坊”曾先后获“中国最佳创意产业园区奖和“上海10家最受欢迎的创意产业集聚区”称号。中南部地区以局门路为轴线建立的”江南智造”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是上海市首个利用成片旧厂房改造的创意产业集群区,获评2009年度“上海市最佳创意产业园区”和“上海市创意产业示范集聚区”,2010年作为全市首个“一区多园”的创意产业集聚区被列为全市联动项目。
休闲旅游业:区域内拥有万国建筑博览会的外滩,民族风格浓郁且古色古香的豫园商业旅游区,南京路步行街和淮海中路商业街,“新天地”、“田子坊”等休闲娱乐场所,文庙、古城墙等明清建筑,中共“一大会址”、上海人民英雄纪念碑等革命斗争史迹,城隍庙、沐恩堂、法藏寺等宗教场所,是上海的旅游热点之一。围绕上海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的目标,黄浦区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丰富优势,大力发展海派旅游和休闲购物旅游,拓展水岸结合旅游项目,巩固提升商旅文活动品牌,着力打造国际化都市旅游目的地。
航运物流业:黄浦区积极服从服务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大局,充分依托航运、物流巨头及高端货代机构集聚的基础优势,大力发展航运服务业和现代物流业,积极引进国内外航运物流企业公司总部、结算中心,黄浦作为航运物流企业决策中心和窗口平台的功能不断强化。大力引进航运权威专业机构及其他航运业上下游产业,以英国劳氏船级社和美国船级社为代表的一批航运专业服务机构的入驻,进一步完善了航运物流业专业服务体系,航运服务上下游产业链基本形成。全球排名前20位的船公司中有马士基物流、日本邮船、美国总统轮船、现代商船、智利航运等12家将地区总部或运营总部设在黄浦。
功能区建设
围绕滨江和北、中、南4个规划片区,黄浦区着力推动“一带”、“两街”和“五个功能区”优势互补、联动发展、整体提升。同时,加强滨江公共岸线整体规划,加快黄浦江滨水步道等公共空间开发,推动滨江公共岸线全线贯通,打造上海最靓丽的城市风景线。
外滩金融集聚带:积极实施上海加快建设陆家嘴—外滩金融集聚区发展战略,按照高度复合、高度集聚、高效开发、高端产业的发展要求,全力推进外滩金融集聚带建设,重点推动外滩滨江发展轴和北段老外滩地区、中段十六铺地区、南段董家渡地区“一轴三段”协调发展,加快重大功能性项目建设,大力发展以金融为核心的高端服务业,基本建成新型金融机构的集聚地、金融延伸服务业的制高地、金融生态环境的特色地和金融文化的传承地。
南京路街区和淮海路街区:围绕打造成为世界级商业街区的目标,推进南京路街区结构调整和功能提升,集聚民族品牌和国内外知名品牌,深化支马路特色开发,打造北京路、福州路等特色街,使之成为外滩金融集聚带高端商业的延伸和补充,努力建成上海最繁荣繁华的都市综合商圈;坚持淮海路街区“高雅时尚”定位,瞄准国内外高端品牌,推进商业布局优化、业态创新和能级提升,推动淮海中路与新天地、思南公馆、锦江地区和支马路等联动发展,推进商业商务功能向周边延伸拓展,形成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力的时尚商圈。
人民广场公共文化商务区:强化人民广场地区公共活动、文艺表演、博物博览、文化交流、商业商务等功能,打造环人民广场文艺表演集聚区,推动商业商务与文化的融合发展、互动发展。
新天地国际高端商务区:加快新天地国际高端商务区建设,增强高端要素集聚和辐射能力,形成高端商务楼宇集群,不断提高世界500强企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功能性机构集聚度。
豫园商业文化旅游区:推进内圈结构调整,加强中圈功能开发,深化商旅文联动,打造上海最具民俗特色的文化旅游区、国际黄金珠宝商贸功能区和创意产业区。
打浦桥综合商务区:加快综合商务区建设,推进日月光中心功能开发,推动与田子坊联动发展,塑造商业、休闲、旅游、娱乐等多重功能。
世博滨江文化博览商务区:充分发挥世博效应,延伸外滩金融功能,主动配合世博场馆后续开发利用,推动世博浦西园区及周边地区整体规划和综合开发,大力培育金融、文化创意、商贸、会展等功能,加快形成区域经济新的增长极。
区内社会事业资源丰富、布局合理、配套齐全,发展水平在全市领先。
教育:区内集聚了上海社科院、交大医学院等一批知名科研院所,有37所中学、31所小学、41所幼儿园,其中格致中学、大同中学、向明中学等7所中学是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级中学,义务教育阶段辍学率为零,九年义务制教育入学率
达100%,高中阶段入学率保持在95%以上。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基础教育、特殊教育质量得到提高,职业教育发展迅速,产教联合的区职业教育集团挂牌成立。落实上海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战略,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向郊区辐射,向明中学浦江校区正式落成开学,格致中学奉贤校区建设项目已经启动。
卫生:现有瑞金医院、长征医院等8家三级医院,以及15家二级医院和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公共卫生、医疗服务、社区卫生服务三大体系构成的基本医疗服务主体框架基本形成。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培养社区全科医生,开展家庭医生制服务试点工作,社区居民就近就能得到高质量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稳步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区域内一、二、三级医疗机构合作得到全面深化,2010年全市首家区域型
医疗联合体“瑞金—卢湾区域医疗联合体”正式签约运作。
体育:区内共有3处区属体育场馆,8处社区公共运动场和337处社区健身苑(点),覆盖10个街道,社区体育、职工体育、楼宇体育、学校体育蓬勃发展。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黄浦区市民运动会、南京路马路运动会、淮海路楼宇运动会、“九子”嘉年华等各类群众体育活动蓬勃开展,居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全市领先,国家花样轮滑队落户区内,黄浦籍运动员在奥运会、亚运会、全运会等赛事中表现突出,并拥有国际体育舞蹈比赛、轮滑比赛等一批知名赛事品牌。
科普人口计生等事业:区内拥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基地1家、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基地2家。上海市创新型企业14家、上海市科技小巨人(培育)企业18家、高新技术企业68家。参加2011年度民营科技企业统计年报企业405家,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268家。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扎实推进,建立了“南京路知识产权保护联盟”、“淮海中路商业街知识产权保护联盟”。区内90家企业参加“销售真牌真品,保护知识产权承诺活动”。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服务,被评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
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践行“公正、包容、责任、诚信”的价值取向为引领,围绕提高城区文明程度和市民素质的目标,以“学雷锋”实践活动为载体,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弘扬道德建设先进典型活动,着力推进公民道德建设。深化文明创建活动,全区共有6个单位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6个社区(街道)、156个小区、192个单位分别被评为上海市文明社区、文明小区、文明单位。坚持“实践育人”理念,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网络作用,提升“文文明明”、“蜻蜓心天地”、“一班一居委”等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品牌影响力,加强校外教育基地、学生社区实践指导站、城市学校少年宫建设,形成社区有亮点、学校有品牌、家庭有特色、全市有影响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格局,荣获“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区)”荣誉称号。坚持理论指导、科研引领,调查研究,充分发挥区社区学院、社区学校、居民区办学点的社区教育三级网络作用,学习型城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围绕“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弘扬志愿精神。全区共有各级各类志愿者组织735个,注册志愿者6万余名,志愿服务基地57个。区、街道(部门)、居民区三级志愿服务网络基本建成,工作体制机制逐渐形成,志愿服务成为提高市民素质、维护和谐稳定、提升城区文明的重要力量。
黄浦区高度重视民生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共建共享,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政府实事:区政府坚持每年为群众办实事,着力解决居民群众呼声最迫切的“急难愁盼”问题,包括:旧区改造、老式住宅卫生设施综合改造、居民弄堂下水道改造、旧小区老年人助餐服务点建设等,极大改善了群众居住生活环境。
就业:实施以鼓励自主创业、自谋职业为导向的就业政策,聚焦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不断稳定和扩大就业,每年新增就业岗位数和登记失业人数均完成市政府下达目标。加强就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开发“青年助业直通车”、“青年就业绿色通道”等项目,努力拓宽岗位开发渠道,成立创业孵化服务中心,建立劳动争议案件处理“绿色通道”,健全失业预警机制,全区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按期安置率始终保持100%。
住房保障:积极探索建立由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公共租赁房、旧区改造配套房构成的“四位一体”住房保障体系。廉租房方面,累计受理廉租住房申请16827户,完成配租15766户,确保实现应保尽保,全面实施实物配租工作,着力提高实物配租比例。经济适用房方面,浦东三林基地等经济适用房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开展三批经济适用房供应,2011年第一批经济适用房已完成购房合同签约,2011年第二批经济适用房签约率达到96.25%,2012年经济适用房供应已经完成初复审工作。公共租赁房方面,成立两家区公共租赁住房专业运营机构,加大房源筹措力度,通过新建、改建、收储、转化等方式确定中华苑、沪太路等项目,启动市筹公共租赁
住房集中申请供应,努力构建由面向社会的公租房、单位租赁房等构成的多品种公租房供应格局。同时,大力推进老式住宅卫生设施改造、综合改水工程等实事民生工程,全面改善群众居住环境和居住条件。
养老助残:大力推进“老年宜居社区”建设,积极构建以家庭养老为基础,以社区养老为依托,以机构养老为辅助的“9073”养老格局,探索形成了以床位、座位、餐位“三位一体”的为老服务模式。目前机构养老床位数已达5480张,为全区老年人提供助餐已达到570647人次,累计为20985为老人提供“菜单式”居家养老服务;“心悦夕阳”心理
咨询成为全市首家老年人精神慰藉品牌。扎实推进残疾人工作,不断改善残疾人生活、就业状况,在全市率先试行为重度残疾人家庭改建无障碍设施,被评为残疾人工作示范城市创建达标区。
不断创新体制机制,社区建设始终走在全市前列。全面建成由社区信息服务平台和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文化活动中心、卫生服务中心组成的“一平台三中心”服务体系,推进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前台一口受理、后台分类办理、中心一头管理”的运作模式作为上海市地方标准向全市推广,社区综合服务功能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深化基层民主建设,居委会直选比例达到100%,成为首批“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半淞园路街道黄浦新苑居委会、五里桥街道中一居委会、打浦桥街道银杏居委会被评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居委会”。
黄浦区把旧区改造作为最大的发展和最大的民生,加快推进旧区特别是集中成片二级旧里的动迁改造。积极实施“阳光动迁”,在全市率先试行“两轮征询制”和“数砖头加套型保底”的动迁新机制,进一步增强动迁工作的规范性和透明度,得到中央巡视组、国家部委和市委、市政府肯定。“十二五”期间,黄浦区将重点推进49个旧改项目,计划拆除各类旧房面积100万平方米,其中二级旧里以下房屋40万平方米,使3万户居民改善居住条件。
围绕“一带”、“两街”和“五个功能区”建设目标,聚焦城市名片和重点区域,提升城区精细化管理水平,加强市容环境、灯光景观和户外广告等方面的建设与管理,切实强化城市网格化管理和城管执法工作。注重深化机制,完善常态长效管理模式,促进管理效能的提升;注重强化管理,加强难点问题治理和日常基础管理,促进管理水平的提升;注重优化拓展,打造市容环境精品,促进城区形象的提升。
健全市容环境质量检查评价机制,实施“天天查、突击查、重点查”相结合的第三方测评,在全市率先开展渣土专营试点,并进一步开展跨门营业、无证设摊、店招店牌、非机动车停放难点顽症整治。区域环境噪声达标率、区域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始终保持全市较高水平。加强固体废弃物、医疗废物以及特殊垃圾收集、转运和处置的管理,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置率保持全市优良水平。对人民广场、外滩、田子坊、新天地等重点地区开展绿化景观、市容市貌整治,保持城区环境整洁美观。全区绿地面积达到260公顷。
黄浦区是上海城市的缩影和海派文化的源头,承载了上海700余年的建城史和160余年的开埠史,以江南造船厂为代表的近现代工业文化,以外滩万国建筑和上海石库门经典建筑、名人故居等为代表的海派文化,以中共一大会址、周公馆等为代表的红色文化,以及以豫园为代表的老城厢文化和海派民俗文化交相辉映,展示出独特魅力。区域内历史文物古迹众多,有6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37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2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郭沫若、傅雷、巴金等文化名人都曾在这里居住;各式西方经典建筑和上海石库门特色建筑充分体现了海纳百川、中西结合的海派文化。境内还拥有上海博物馆、上海大剧院、上海音乐厅、上海美术馆、文化广场、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等标志性文化设施以及闻名全国的大世界游乐中心,有中国大戏院、人民大舞台、共舞台、逸夫舞台等曾经的“上海京剧四大舞台”,还有大光明、国泰等专业影剧场,上海昆剧团、人民滑稽剧团等著名文艺团体也落户区
内。随着时间的积淀,这些都慢慢成为黄浦作为上海文化中心的重要标注。
依托区域特有的商业、旅游、文化资源优势,推动商旅文联动发展,形成了玫瑰婚典、上海旅游节开幕大巡游、上海笑天地、新年倒计时、国际体育舞蹈大赛、海派“九子”嘉年华等一批上海重要的“商旅文”活动品牌,充分展示黄浦的文化魅力。环人民广场文化演艺功能集聚区建设稳步推进。大力开展
群众性文化活动,积极承办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天天演”、“周周演”等活动,坚持面向人民大众、走进百姓群众,以其广泛的群众参与性和节目丰富性,受到不同年龄、不同层次和不同群体的市民喜爱。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有效推进优秀历史建筑和名人故居保护利用,上海律师公会旧址陈列馆开馆,三山会馆上海会馆史陈列馆竣工,外滩18号、历峰双墅改造项目获“亚太文化遗产保护奖”。加强区域文化遗产保护,石库门里弄建筑营造技艺、中医正骨疗法、金银细工制作技艺、功德林素食制作技艺、道教音乐、独脚戏、老周虎臣毛笔制作技艺、“何克明灯彩”等12项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李守白剪纸技艺”等11项被列入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国外友好交流
目前,黄浦区已与四大洲12个国家的18个城区或机构建立了不同程度的友好关系,布局广泛。借助友城平台,组织了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在对外交往中既宣传了黄浦区的城区面貌和投资环境,又推动了科、教、文、卫各项事业发展。
国内友好、合作城区
黄浦区遵循“优势互补、互惠互利、联动发展、共同繁荣”的原则,与各地在经济、科技、城建、文化、教育、卫生等各项领域开展交流和合作,分别与北京市东城区、西城区,陕西省延安市,甘肃省兰州市,宁波市江东区,杭州市下城区等地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
与对口支援地区的友好往来
黄浦区主要向7个地区开展对口支援工作,分别为新疆喀什地区叶城县,西藏日喀则地区定日县、萨迦县,青海果洛州玛多县,云南普洱市孟连县、澜沧县,重庆市万州区,通过为对口地区安排落实对口支援项目,切实改善当地生产、生活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
在做好项目的同时,黄浦区认真做好对口支援地区人力资源开发和培训工作,安排区内优秀干部到对口地区挂职锻炼,参与当地领导班子建设,把改革开放的先进理念融合在工作中;安排对口地区各类人才来沪挂职锻炼或接受各类培训;安排教育、卫生等专业技术人员赴对口支援地区开展讲学、带教、巡回义务诊疗等工作。近三年来,共接受对口地区挂职干部近200人次,培训教师、医生及各类专业技术人才800余人次。
联系电话:86-21-62020 电子邮件:shhp@ 办公时间:周一至周五(8:30-17:30 )
地址:中国上海市延安东路300号&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政府主办 沪ICP备号-2
(推荐您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整为,使用IE浏览器浏览本网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黄浦区新动迁地点公告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