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这d g是什么牌子子的硬盘多少g的?

哪位清楚台式电脑的硬盘一般多大来自:
日分享至 :
现在的台式电脑硬盘最大能有多少G的?普通台式电脑的硬盘是多少寸的?分享至 :
下一篇:上一篇:其它类似问题相关文章相关帖子---哪位清楚台式电脑的硬盘一般多大目前哪个牌子的 SSD(固态硬盘)靠谱点?
敢保修5年以上的,基本都是很靠谱的
浦科特、三星、英特尔、镁光,代表型号分别为M5P、840Pro、520、M4。其他牌子基本不用考虑了。
现在固态硬盘主要的牌子有希捷,三星,东芝等。固态硬盘的芯片工作温度范围很宽,商规产品(0~70℃)工规产品(-40~85℃)。虽然成本较高,但也正在逐渐普及到DIY市场。固态硬盘的存储介质分为两种,一种是采用闪存作为存储介质,另外一种是采用DRAM作为存储介质。1、基于闪存类:基于闪存的固态硬盘:采用FLASH芯片作为存储介质,这也是通常所说的SSD。它的外观可以被制作成多种模样,例如:笔记本硬盘、微硬盘、存储卡、U盘等样式。这种SSD固态硬盘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移动,而且数据保护不受电源控制,能适应于各种环境,适合于个人用户使用。2、基于DRAM类:基于DRAM的固态硬盘:采用DRAM作为存储介质,应用范围较窄。它仿效传统硬盘的设计,可被绝大部分操作系统的文件系统工具进行卷设置和管理。它是一种高性能的存储器,而且使用寿命很长,美中不足的是需要独立电源来保护数据安全。DRAM固态硬盘属于比较非主流的设备。为了购买到满意合适的固态硬盘,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容量:主流的容量有64G,128G,256G当然也有512G和1T,不过这价格也只有买外星人的玩家才能消受的起了。另外,大容量也意味着高能耗和高发热,因此选择大容量的时候要谨慎考虑。64G作为目前的入门级容量显得有些紧张,尤其是在win7已占据20G的空间的情况下,并且根据固态硬盘的特性,需要为硬盘预留出约20%的空间才能保证最佳效能和稳定性。所以,如果不是装XP,还是选择更大容量一些的。至于128和256,差别并不算大,如果仅将硬盘作为系统盘使用,128是足够了的,256可用于系统+软件+常玩的游戏,选择因素最终还是取决于需求。2、同步闪存与异步闪存:建议选择同步闪存更好一些,速度更快,同时意味着闪存颗粒的高品质。3、寻道时间:寻道时间越短越流畅,主流固态硬盘寻道时间大概在0.1ms左右,优秀的硬盘可以将这个值降低到0.07ms,实际使用上的差别却也不大,基本感觉不出,挑选的时候还是按照性价比优先原则。4、主控芯片:主控芯片大概有这么几种,SandForce系列,迈威系列,三星自家系列,镁光自家系列。个人认为其他主控都没有什么明显的缺点。但因为SandForce兼容性强,搭配颗粒广泛,鱼龙混杂,使得该主控评价一般。挑选主控显然是个麻烦事,这里可以从评价比较好的品牌选起,比如说英特尔,三星,镁光,然后搜索它们的具体型号,看网上的评论即可。5、稳定性:这个也是的大家最关心的一点,速度再快,用俩月坏了照样白瞎。具体的考察方法也很简单,只要去第三方网站看看某品牌某型号的返修率,就可以大致和其稳定性挂钩了。最后,不要迷信夸大的宣传,在购买之前对品牌做一个基本的了解,这样才能买到真正好用的固态硬盘哦。固态硬盘品牌主要有希捷,三星,东芝等,很多的牌子。那么目前什么牌子的固态硬盘比较好呢?之前为了这个问题有研究过一段时间,所以总结了一些比较好的固态硬盘牌子和网店,偶已经在我的个人博客中整理出了这些比较好的固态硬盘。如果你想了解网上比较好的固态硬盘店铺网址和详情,可点击以下网址进入我的个人博客基于闪存的固态硬盘是固态硬盘的主要类别,其内部构造十分简单,固态硬盘内主体其实就是一块PCB板,而这块PCB板上最基本的配件就是控制芯片,缓存芯片(部分低端硬盘无缓存芯片)和用于存储数据的闪存芯片。主控芯片是固态硬盘的大脑,其作用一是合理调配数据在各个闪存芯片上的负荷,二则是承担了整个数据中转,连接闪存芯片和外部接口。硬盘对比,固态硬盘的接口规范和定义、功能及使用方法上与普通硬盘几近相同,外形和尺寸也基本与普通的 2.5英寸硬盘一致。固态硬盘具有传统机械硬盘不具备的快速读写、质量轻、能耗低以及体积小等特点,同时其劣势也较为明显。尽管IDC认为SSD已经进入存储市场的主流行列,但其价格仍较为昂贵,容量较低,一旦硬件损坏,数据较难恢复等;并且亦有人认为固态硬盘的耐用性(寿命)相对较短。影响固态硬盘性能的几个因素主要是:主控芯片、NAND闪存介质和固件。在上述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采用何种接口也可能会影响SSD的性能。主流的接口是SATA(包括3Gb/s和6Gb/s两种)接口,亦有PCIe 3.0接口的SSD问世。由于SSD与普通磁盘的设计及数据读写原理的不同,使得其内部的构造亦有很大的不同。一般而言,固态硬盘(SSD)的构造较为简单,并且也可拆开;所以我们通常看到的有关SSD性能评测的文章之中大多附有SSD的内部拆卸图。而反观普通的机械磁盘,其数据读写是靠盘片的高速旋转所产生的气流来托起磁头,使得磁头无限接近盘片,而又不接触,并由步进电机来推动磁头进行换道数据读取。所以其内部构造相对较为复杂,也较为精密,一般情况下不允许拆卸。一旦人为拆卸,极有可能造成损害,磁盘无法正常工作。这也是为何在对磁盘进行评测时,我们基本看不到关于磁盘拆卸图的原因。优点:读写速度快:采用闪存作为存储介质,读取速度相对机械硬盘更快。固态硬盘不用磁头,寻道时间几乎为零。特点:持续写入的速度非常惊人,固态硬盘厂商大多会宣称自家的固态硬盘持续读写速度超过了500MB/s!固态硬盘的快绝不仅仅体现在持续读写上,随机读写速度快才是固态硬盘的终极奥义,这最直接体现在绝大部分的日常操作中。与之相关的还有极低的存取时间,最常见的7200转机械硬盘的寻道时间一般为12-14毫秒,而固态硬盘可以轻易达到0.1毫秒甚至更低。[6] 防震抗摔性:传统硬盘都是磁碟型的,数据储存在磁碟扇区里。而固态硬盘是使用闪存颗粒(即mp3、U盘等存储介质)制作而成,所以SSD固态硬盘内部不存在任何机械部件,这样即使在高速移动甚至伴随翻转倾斜的情况下也不会影响到正常使用,而且在发生碰撞和震荡时能够将数据丢失的可能性降到最小。相较传统硬盘,固态硬盘占有绝对优势。[6] 低功耗:固态硬盘的功耗上要低于传统硬盘。无噪音:固态硬盘没有机械马达和风扇,工作时噪音值为0分贝。基于闪存的固态硬盘在工作状态下能耗和发热量较低(但高端或大容量产品能耗会较高)。内部不存在任何机械活动部件,不会发生机械故障,也不怕碰撞、冲击、振动。由于固态硬盘采用无机械部件的闪存芯片,所以具有了发热量小、散热快等特点。[6] 工作温度范围大:典型的硬盘驱动器只能在5到55摄氏度范围内工作。而大多数固态硬盘可在-10~70摄氏度工作。固态硬盘比同容量机械硬盘体积小、重量轻。固态硬盘的接口规范和定义、功能及使用方法上与普通硬盘的相同,在产品外形和尺寸上也与普通硬盘一致。其芯片的工作温度范围很宽(-40~85摄氏度)。轻便:固态硬盘在重量方面更轻,与常规1.8英寸硬盘相比,重量轻20-30克。缺点:容量:固态硬盘最大容量仅为4TB,由闪迪(SanDisk)发布的Optimus MAX(擎天柱)[7] SATA固态硬盘,SSD固态硬盘寿命限制:固态硬盘闪存具有擦写次数限制的问题,这也是许多人诟病其寿命短的所在。闪存完全擦写一次叫做1次P/E,因此闪存的寿命就以P/E作单位。34nm的闪存芯片寿命约是5000次P/E,而25nm的寿命约是3000次P/E。随着SSD固件算法的提升,新款SSD都能提供更少的不必要写入量。一款120G的固态硬盘,要写入120G的文件才算做一次P/E。普通用户正常使用,即使每天写入50G,平均2天完成一次P/E,3000个P/E能用20年,到那时候,固态硬盘可能会被其他更先进的设备代替吧。
更新:反驳一下、、的观点,太误导新人了。浦科特、三星、英特尔、镁光,代表型号分别为M5P、840Pro、520、M4。其他牌子基本不用考虑了。
很显然他推荐的牌子都是一线品牌的旗舰产品,而且都有一个特性,就是“贵”,按照答主的理解,如果只有300上下的预算,是不是就没资格上SSD了?显然不是,而且答主有很明显的摘抄痕迹,就是摘取了一切比较火的品牌的旗舰产品,毫无参考价值。1.浦科特M5P,用的东芝颗粒+Marvell 88SS9187主控,和东芝的Qpro系列如出一辙,但是东芝的更便宜。2.三星840PRO用的自家的MLC颗粒,21nm的,三星的MLC就是个笑话,三星主攻SLC、M.2和U.2高端颗粒的SSD,MLC是几家颗粒大厂中最弱的,还不如闪迪的颗粒。3.英特尔的SSD估计更不用说了,只有一个7XX系列是站在MLC顶端的,5系也是个笑话,用过的都知道,性价比超低。某宝搜索某个牌子,按照价格排序,随便推荐一通,谁都会。最好的是intel。答案目前排第一的都是普通消费类,在速度和稳定性和使用寿命上目前都没法跟intel企业级媲美比如S3500系列企业级三星可不比intel差,最好的是intel我不知道哪来的排名,能不能贴出来给我们展示下?Intel目前的SSD使用的都是自家或者镁光的次等级NAND闪存(通常只有U盘才会使用的),并且在中低端产品中使用SandForce主控,而非自家主控,稳定性和性能都十分一般,Bug较多。三星使用TLC,寿命堪忧,并且主控尚不成熟,只有新盘状态下的速度是亮点。镁光固件不太给力,Bug较多,出现卡顿、数据丢失、磁盘损坏的概率比其他大牌厂家稍高(不过镁光跟进修复Bug的速度还不错)OCZ:使用劣质闪存(Intel白片、黑片)以及工程样品版主控,质量无法保证,返修率相当高。东芝等其他非SSD传统大厂,用料不错,固件做不好。剩下浦科特,优势在于固件研发实力强大,用料比较公道(非纯堆料,但对得起价格)。浦科特建议选择Pro/Extreme版本,而非S版本,因为Pro版本的浦科特SSD(M2P,M3P,M5P)都能达到企业级SSD的寿命及性能表现。intel低端确实不行,答主说的很对,但是强行黑三星的TLC明显受论坛影响,仅目前来看,三星的TLC并没有致命的硬伤,并且三星对于TLC的优化是所有厂商里数一数二的,之所以三星TLC有争议的地方是价格,并不是产品;镁光固件是相对不如有些厂商,但是这个“损坏概率”是根据什么的出来的,也是没有依据,至于浦科特,也是吹的可以,我承认浦科特对于固件的优化十分好,但是用料厚道是什么意思?说的其他厂商偷工减料一样,浦科特用的和东芝QPRO系列一样的用料,两个产品除了固件不同,颗粒和芯片用的都是一样的,这个“用料厚道”具体指什么呢?很多人因为“情怀”猛推一件产品,貌似这款产品神一样的存在,其实还是见识短的结果,SSD发展到今天技术趋于成熟,除了山寨之外,传统大厂的SSD质量没有致命差距,最关键的就是看价格,我虽然推荐东芝、镁光、intel,但是我朋友找我配的主机我80%上的闪迪加强版,原因就是便宜,不容易坏。脱离价格的一切推荐都是耍流氓。————————以下正文————————更新之前本来抱着反对的心态回答了下问题,没想到得到了很多知友的反响,原来的问题删了,不过我的观点不会改变,只是从新整理下思路好好归纳下:120-128G:这个容量区间应该算入门SSD最低选择了,如果低于120G,不仅可用容量不足,速度也得不到保障。①建兴T9:首推这个,马牌主控+东芝颗粒,260RMB内就能拿下,性价比爆表,马牌+东芝应该算除了intel自家主控+颗粒之外,比较强悍的SATA3组合。②工包的闪迪X110和底货东芝QPRO(型号名字一个不能错),闪迪原厂的X110应该是没有了,我有幸在去年存了两颗,一颗已经赠给朋友了,心疼不已,一颗准备当传家宝。工包可行,但是质量参差不齐,马牌+闪迪颗粒,也挺吊,和东芝QPRO一样没缓存,但是闪迪和东芝的颗粒我一向很放心,也算弥补了吧。东芝QPRO,马牌+东芝经典组合,350RMB就能拿下,简直不要太值。可惜都不好买了。③闪迪加强版:SM主控+闪迪颗粒,颗粒不错,就是主控是个硬伤,性能不用追求了,追求稳定和质量的可以考虑,240RMB内就能拿下,堪称MLC之最。应该没有靠谱MLC比它更低的价格了。④浦科特M6S:300RMB的价格应该是这个区间比较贵的行列了,可贵的是主控和颗粒,不赘述了,有“浦科特信仰”的可入,我是从来不买这款。低端三星TLC和MLC慎碰,东芝Q系列慎碰,其他杂牌SSD(比如金士顿)慎碰。240-256G:①建兴T9:还是建兴T9,不多说,性价比爆表。②镁光MX200:马牌+自家颗粒,媲美东芝颗粒,540RMB的价格可以接受, 继东芝QPRO系列后这个价位综合实力超强的一款产品。(另外吐槽下东芝QPRO系列,QPRO无疑是成功的,结果Q300PRO价格作死,650RMB的价格毫无性价比)③浦科特M6S:“改良版”东芝QPRO?独家优化,跑分王子,不服跑个分。可以,这很发烧。④intel 730:价格感人。想了想这个区间4个推荐已经足够多了,OCZ就不推荐了,主要是负面新闻太多了,最关键的是!!!我从来没测试过这款,好吧,没有发言权。不过东芝血统难免让我对它有点小期待。三星就算了,等TLC经过市场和时间的检验再来更新吧,说不定那时候就推荐了呢呢呢。256G以上:普通消费级240-256区间的就可以,说下发烧友级别的把,测试过850PRO,性能很强,不过掉速方面没时间测试,三星的高端产品我还是有那么点期待的,毕竟三星靠高端产品攒口碑;其他比如像镁光、浦科特、intel的旗舰产品都不差,建兴、闪迪的不清楚,没机会测试。PCI-E:intel 750
既然要推荐,那就从头说起,ssd硬盘的性能到底有什么决定?首先,什么是SSD?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rives),简称固盘,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rive)用固态电子存储芯片阵列而制成的硬盘,由控制单元和存储单元(FLASH芯片、DRAM芯片)组成。为什么要用ssd?对于游戏爱好者来说,它能将你的游戏加载等待时间缩短到二分之一甚至五分之一;对于古董机用户来说,它能让你的电脑重新焕发;新生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它能在windows10的环境下,让你的开机在五秒内完成,无论是打开PS,文档还是幻灯片都有超高的速度,甚至在你一边复制文件一边听歌一边浏览各种文件也仍旧顺畅;对于商业用户来说,它能极大的提升你的服务器和工作站的速度,降低能耗和计算时间,还可以提升移动工作站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为什么ssd比固态硬盘强SSD的主要优势就是:4K读写快。除了大文件复制等少数的情况外,硬盘的读写几乎都是4K的。这里需要特别指出一点,不是说读大文件就一定是顺序的。以游戏为例,数据文件一个可能数百MB甚至数GB,但每次往往只读其中的一小部分,而且这一部分还可能分散在文件的不连续地址上,因此对其读取其实还是4K。再比如看电影,虽然本身数据是连续的,但播放器不可能一次将整部电影全部装入内存,而是放一点读一点。所以,影响我们日常操作体验的主要就是4K随机读写,而这就是SSD较之HDD最大的优势。快多少?最次的SSD的4K读也有10MB/S(现在家用旗舰可以上30MB/S),而HDD的这个成绩往往是1MB/S甚至更低。不过,木桶原理大家都懂的。具体能有多少提升还是看你的其他硬件及日常应用。对于笔记本电脑用户还有个理由使用SSD:更轻,抗震。这也是现在军用电脑基本都用它的原因。但对一台2KG的笔记本来说,换个SSD基本感觉不出区别。抗震对多数人也意义不大。一般认为SSD还能更省电,但我看过一篇测试,同为2.5寸盘,SSD在低负载时功耗胜于HDD,高负载时是输的。而且两者差距并不大,除非极限情况,不需要考虑这个问题。SSD的缺点最最主要的一点是SSD的数据不可还原。也就是说如果你不小心彻底删除文件,或者SSD硬件损坏,则其上的数据几乎无法挽回。但我认为,要数据安全的,应该使用备份。现在云盘和宽带都不是什麽稀罕物了,刻录机刻录盘也很便宜,再加上很多人都是SSD系统盘存软件加HDD存数据的组合。因此这个缺点并不严重。另外一个SSD的缺点就很大众了:贵。SSD的容价比不到HDD的十分之一(3T的HDD每G容量不到0.3元,128G的SSD要4元多)。优缺点都列出来了,至于是否要买就见仁见智了。接下来是正题——如何选购SSD呢?一般来说,SSD的性能取决于它所采用的主控,颗粒和缓存。一、主控主控就是SSD的大脑,做什么,怎么做,都是由它来决定. 一个好的主控可以帮助颗粒发挥最大的性能,同时一个差的主控也会毁掉好的颗粒。现在市面上比较主要的主控来自于三星,SandForce, Marvell。三星MDX主控源于自家的移动处理器,虽说之前和主控没有半毛钱关系,但是其新一代MDX主控的性能还是可圈可点的。其算法和Marvell类似,性能比SF主控要好。三星自家的840 VEO和PRO都采用的自家主控。目前是第四代,内部为三个ARMCortex-R4核心,支持256位AES加密和LPDDRMB缓存。sandForce是现在市场上最普及的主控品牌了,现在SSD最常见的两种SandForce主控是SF2241和SF2281。用SandForce主控的SSD性能好坏可以说是由厂商决定的,主要是因为各厂商用的闪存颗粒不一样,同步和异步闪存使得用同一款SF主控的SSD性能差别20%。具体到厂商来说金士顿SF 主控的SSD性能甚至不如sandisk的U盘,OCZ之前用的SF主控的SSD因为白片闪存经常死机,intel用SF主控的性能平平,价格相对有点贵。总体来说用SF主控的厂商不是有点奇葩就是纯粹为了省钱。其实SF主控也不是很差,但是其算法需要较高的压缩率才能有不错的性能。但是高压缩率容易出错(OCZ就是例子!性能看起来很好实际寿命比一般的短!)。厂商的软件优化和颗粒质量不一导致SF主控名声实在一般。Marvell作为机械硬盘主控的老牌厂商,在主控上有着丰富的经验和实力。应该说其主控无论从性能,寿命上来说都是三家最好的。浦科特和镁光上一代的产品都采用的是Marvell 9174主控,再加上其存储颗粒也很优秀,镁光的M4和浦科特的M3销量和口碑都是不错。新一代的浦科特M5和镁光的M500也用的是最新的Marvell 9187主控,性能在最新一代的SSD中也是名列前茅的。二、闪存颗粒闪存颗粒是SSD好坏最重要的因素,颗粒的好坏直接决定着使用寿命和性能。同时,闪存颗粒的成本也直接决定着SSD的价格。(一般来说颗粒的成本占到了SSD整体成本的80%)闪存主要分为SLC,MLC和TLC三种.。SLC是指在一个基本储存单元里只有高低两种电荷表示1 bit信息.速度最快,寿命最长(十万次读写).价格爆表,同时容量做不大(想想就明白,储存密度这么低).一般来说,只有不计成本的企业和滔天大壕才会用.。MLC,是我们这些普通人用的,一个单元里存2bit,由于需要高电压驱动,所以寿命会短一些,大概为次. 速度也会比SLC慢一些.但是储存密度更高,所以价格也就可以让多数人承担了.我们常见的SSD,闪存盘,内存卡就是这种颗粒。TLC,一个单元3bit,寿命最短,速度最慢,但是价格最便宜。厂商为了节省成本经常宣称TLC可以完全满足消费级市场的使用需求。但个人觉得TLC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并不能完全满足。对于一些中重度的使用者来说用3年就可能出现问题了。现在来说TLC和MLC的SSD价格差距并不大。以128G为例,价格差距不到200元。所以,完全没有必要为了省钱去冒着丢失数据的风险买TLC。现在市场主流的是MLC颗粒的,MLC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还是足够的。除非质量问题否则不会出现寿命问题的。截取一个网络上的表格就可以看出三种闪存的差距。一般来说大厂的颗粒都是比较靠谱的,出货量较大的有三星、东芝、镁光、intel。这四家厂商已经涵盖了大约90%的市场,其质量性能都是经过市场检验的。其中三星的颗粒制程最先进,已经达到了10NM。不过这在实际使用中差别不大,功耗性能和19NM的差距并不明显。东芝的闪存颗粒主要供给闪迪、浦科特等厂家,也是十分不错的。镁光的闪存一般只出现在自家的SSD上,虽然之前OCZ的白盘事件镁光脱不了干系,但是用在自家SSD上的颗粒还是有质量保证的。Intel的颗粒也主要是自家使用,质量是非常好的,唯一的缺点就是贵!另外,闪存还有一个工作方式的区别,分别是同步和异步. 高端一般都采用同步,中低端一般是异步。 一般来说,英特尔—镁光阵营的同步芯片性能较好,但是东芝—三星阵营(ToggleDDR)的部分异步芯片也有丧心病狂的产品(尤其是东芝的颗粒,速度吓人).不过也有异步颗粒被强制运行在同步模式下的,不过不常见,所以可以忽视。三、缓存还记得磁盘需要寻址么?SSD也需要,缓存一般是DDR3L或者LPDDR2,因为NAND的速度不够.缓存的速度和大小分别影响SSD速度和SSD容量. 另外需要提一下的是,SandForce尽管算法不同,也是有内置缓存的。最后还有一点要说,保修这东西也很重要。大家买SSD的时候尽量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大品牌的产品,以确保能拥有售后服务,使用的时候也更加安心。购买SSD时还需注意接口一般有SATA3 , mSATA , M.2 , PCI-E 四种,这取决于你的电脑。其他的一些东西这几年来说,ssd厂商为了降低成本主要采取了两个措施。一个就是颗粒的制造工艺和类型的选择。也就是TLC或者MLC了,当然现在厂商主要还采用的是MLC,下一代就不好说了。还有颗粒的位数也是一个因素,解释一下为什么镁光的M500大容量的价格会便宜很多吧。其闪存颗粒采用的是128bits的,而现在大部分SSD采用的是64bits的。不是说128位的一定比64位好,越高的位数意味着越低的成本和相对较高延迟。有利有弊,不过我觉得利大于弊。延迟的提高对于普通消费者的使用是完全可以忽略不计的。还有一个就是SSD的缓存,新一代的SSD普遍不采用缓存了或者只使用小容量缓存(256MB),一是为了降低成本,二是厂商认为消费级SSD不需要用缓存延长寿命。这也是从近几年的使用情况调查得出的,这样的话,如果计划使用超过4年的且数据量较大的,建议买上一代带大容量缓存(512MB-1GB)的SSD。然后就是推荐了第一档是Intel,浦科特,三星,美光,闪迪为主追求速度:浦科特M6P、三星850pro、OCZ Vector180追求售后:英特尔530(五年,好像是坏了直接上门取货换新)追求性价比:闪迪高速版和加强版第二档是东芝,金士顿,威刚,影驰等。东芝:用的是和浦科特一样的马维尔主控,但无缓存,想来是对自家的闪存芯片十分自信吧。相对性能表现,价格算公道,家用挺不错的,售后不太了解。推荐型号:Q300金士顿:内存条行业的老大在SSD领域表现很一般,缺乏核心技术,基本是个组装厂而已。但考虑到十分可靠的售后,依然推荐。推荐型号:V300威刚:同为内存大厂,同样是无核心技术的组装厂。但因为使用白片,以及各种原因,口碑一直不咋地。我倒觉得还好,我自己也买了一块。看重的就是可靠的售后服务,外加具备吸引力的价格。它家现在有三个系列:SX900, SP900和SP600。SX900和SP900闪存不同,而SP900和SP600则是主控不同,不过价格上差别不大。影驰:后起的品牌。但凭借其板卡建立起来的通路和售后,加之在第二档中最低的价格,不错的性能,性价比极高。第三档主要是国内的一些品牌,如金泰克,金胜什麽的。由于SSD现在已经有很多成熟方案,组装厂的设备技术要求都很低(普通玩家DIY的都有不少),因此现在随便什麽厂商都可以做,售后也堪忧。这一档产品虽然便宜,但需要谨慎购买,所以就不推荐了。对于购买渠道,自营电商特价当然是最好的,当然电商的价格基本不随价格波动,一直保持高价。淘宝天猫也是可以考虑的,因为其价格随市场有浮动,肯定是比B2C要便宜一些。当然一定注意防伪,淘宝有部分无良商家自己买板子焊接一些白片颗粒以次充好十分的可恶。至于价格我推荐各位可以看下ZOL的每日报价、虽然TB上的价格波动相比这个报价会不是那么的及时,但是还是十分值得参考的。对于淘宝上一些报价和ZOL报价相差较大的,千万不要贪图便宜而去买。很有可能不是正品。
主流的容量有64GB,128GB,256GB当然也有512GB和1TB,不过这价格也只有买外星人的玩家才能消受的起了。另外,大容量也意味着高能耗和高发热,因此选择大容量的时候要谨慎考虑。64GB作为目前的入门级容量显得有些紧张,尤其是在win7已占据20GB+的空间的情况下,并且根据SSD的特性,需要为SSD预留出约20%的空间才能保证最佳效能和稳定性。所以,如果不是装XP,还是选择更大容量一些的。至于128和256,差别并不算大,如果仅将SSD作为系统盘使用,128是足够了的
快速推荐:64G及以下不做推荐,体验比较拮据。便宜好用的正片:Sandisk Ultra Plus (至尊高速) 128G (C2C)镁光M500 240G (B2C)甜点:浦科特M5s 128G/256G (B2C)土豪你好:Sandisk Extreme 240G(C2C)PCIE的超出本人能力范围,自行折腾吧……mSata笔记本扩展:Sandisk X110 (B2C)快速推荐每个分类只写一个典型产品,以拯救重症选择困难患者。通常同级都有旗鼓相当的竞争对手,常见的比如三星EVO、东芝、Sandisk Ultra Plus等会在下面简单介绍,同样可以上。具体可以参考下
《固态硬盘ssd选购指南》B2C指京东易迅等电商,通常会代为提供保修服务。免去联系代理商的麻烦。C2C指淘宝等,因为保修麻烦,只推荐在上面买Sandisk和Intel的产品,这两家都是拨一个400之后等快递上门,业界良心。另外无需税单全球联保,美亚之类有打折可以尽管海淘。主控与颗粒等基本知识:这个简单写写了,网上资料太多,一搜一把。有心的话早知道了,完全不必看这个帖子。 ...主控:马牌 Marvell:速度快、特性多。浦科特、镁光、Sandisk、东芝等多用其主控。SF SandForce:读取快、写入放大低、会掉速(使用一段时间或容量后性能衰减)。Intel、金士顿等多用其主控。JM JMicro:价格优势、通道数低。影驰、威刚等。还有三星、 Barefoot 、 LAMD、群联等,使用的厂商相对固定或消费市场不太常见。颗粒:总结:MLC&TLC,新工艺&旧工艺,正片&白片&&黑片,同步&异步。按每单位容量分:MLC:每单位储存2bit。TLC(某厂商称之为3bit-MLC):每单位储存3bit。TLC比MLC和误码率更高,但是成本也更低。按制程分:34nm、25nm、20nm等等。随着密度的提高,颗粒寿命会降低。比如IM Flash的25nm工艺颗粒有5000的P/E(可擦写次数),20nm则变为3000。按品质分:同样制程的颗粒,也有体质区别。比如你买3570K也分雷或雕。厂商通常会把体质比较好的放到相对高端的产品上,比如Intel 5X0通常会比3X0所用的要好。性能达不到设计指标的,抹去厂商LOGO后出给二线厂商,即白片。完全不达标的边角料,如果辗转到小厂商手里做成产品,我们一般称之为黑片。Intel/镁光的颗粒有同步异步之分,同步好于异步。东芝和三星使用ToggleDDR,都是异步,但不差于IM Flash的同步。常见SATA接口产品:基本上一款产品的特性基本由主控和颗粒决定,固件上带来的差别没有前两者影响大。如果你发现一款没介绍的产品,去查查主控和颗粒资料,然后对照方案相近的产品即可了解个大概。浦科特M5S硬件区崇拜,放到前面写……主控:Marvell 9187 + 缓存 256M DDR3* + 颗粒 东芝 19nm MLC ToggleDDR 3000PE。对于标杆没什么可说的,如果你全看完了还不知道要买什么,就买这个吧。*:缓存通常随着容量增加而增大,这里只写120-256G的产品,更大容量的数据请自查。下同。影驰系列价格太有竞争力了,而且产品线比较混乱,所以问的人比较多。写在这里不代表推荐以下所有产品。战将:主控:JMF667H + 缓存 256M DDR3 + 白片。低端主力,白片,但故障率也不算高。对数据安全没有要求的或资金比较紧张的可以尝试一下。镭电GT:主控:JMF667H + 缓存 256M DDR3 + 白片。基本退市,送测时是正片,卖了一阵之后变成白片了,这种行为太不招人喜欢了。镭电GT Pro:主控:JMF667H + 缓存 256M DDR3 + 东芝 24nm MLC ToggleDDR。曾经的高端,现在处于清货状态。当年送测是24nm的。虎将:主控:JMF667H + 缓存 256M DDR3 + 东芝 19nm MLC ToggleDDR。GT Pro的替代品,连PCB都是一样的,不同的应该只有颗粒,或者可能还有固件。黑将:主控:JMF667H + 缓存 256M DDR3 + 东芝 24nm MLC ToggleDDR。自家高端,可惜还是保三年。颗粒不错,缓存也从其他的南亚换成了海力士。无奈的还是万年JMF667H,这主控虽然4K不错,但通道数决定了当不了高端,可惜了颗粒。总体来说,战将见仁见智。我个人的观点,白片之所以成为白片,其缺陷不仅仅影响PE,正如EVO的TLC其PE还不如很多白片,但是返修率却很低。可靠性和PE并非完全正相关。正片系列如果有明显价格优势可以考虑,正价的话缺乏吸引力。Sandisk Ultra Plus (至尊高速 )保修方便、价格便宜。主控:Marvell 9175 + 缓存 128M DDR3 + 颗粒 东芝 19nm MLC ToggleDDR 3000PE。相比M5S,主控从8通道缩水到4通道。所以这个盘不推荐买256G或以上的,性能随容量提升的较小,而且256G的价格也没什么优势。缓存也有缩水,但是特色nCache(用一部分nand来缓存小文件,提升4K性能)对性能有帮助。保修很方便。镁光 M500价格便宜、支持硬加密。主控:Marvell 9187 + 缓存 256M DDR3 + 颗粒 IM Flash(Intel和镁光的合资NAND公司)20nm MLC 同步3000PE。因为固件限速的原因,这盘跑分看起来很一般,但实际用料和可靠性设计都不错。如果你用系统的bitlocker全盘加密的话,这还是唯一不影响性能的消费级产品。120G的版本因为NAND颗粒数较少所以跑分比较低,还比不上4通道的Ultra Plus,240G及以上因为固件的原因,打不过其他马牌主控,但灭掉SF、JM等没问题。这盘比较推荐易迅买,京东黑贵,淘宝没有联保。120G的一度探底到539,用个500-30后509。这种情况下要比Ultra Plus及战将更值得购买。现在价格回升,竞争力减弱。240G的价格和性能都很好,值得考虑。Intel 530保修强迫症推荐。主控:SF2281 + 颗粒 IM Flash 20nm MLC 同步 3000PE。是的,没缓存,SF主控的东西都没有缓存,所以跑分能力就不要想了。线性还好,可以靠NAND品质撑起来,4K就凄惨了。但是SF的压缩特性使得在一般使用中,尤其是读数据并不显得慢。SF主控掉速严重也是问题,有不少重度用户在用一年多之后ASSSD分数掉到原来的一半。总之在乎分数的,千万别买。但它存在的意义就是,这个价位唯一的5年保 + Intel的一个电话包邮换新。另外它的前辈520是25nm 5000PE的颗粒,稍贵一点。特别重视颗粒寿命的强迫症患者如果价格合适可以看看。如果你是工作站缓冲运算等行业用途,有信心把它在五年内写挂,请考虑买更高端的产品。简包的530如果PE全部磨损是不予保修的,但是似乎又哪里都找不到彩包卖……如果你不是超强写入党就别纠结,3000pe*240g/(365*5+2)=394,240G版每天写入超过394G再纠结吧。三星 840 EVO跑分王。主控:三星MEX+ 缓存 256M DDR3 + 颗粒 三星 10nm TLC 1500PE。争议比较大的产品,同价位无出其右的跑分 + 最短的寿命。跑分很惊人,少量爆发式写入是很快的。跑分成绩得益于TurboWrite,简单地说就是把一部分3bit的缓存TLC当成SLC用着写进去,等到读写压力不大时,再把这部分数据在后台慢慢移动到储存区内。理论上当待写入数据量超过缓存区后,就会变成直接写入TLC,此时性能就会骤降。120G版本大约缓存3G,大于该体积的连续写入会导致此情况出现。缺点就是,一个数据在盘里很可能写两次NAND,本来寿命就不长……关于这个盘口水很多了,但在我看来,说速度现在主流的SATA的盘速度几乎用不出区别,说寿命正常使用不挂主控的话也没见谁能把PE用完。所以围绕840EVO,更多的是信仰之争:跑分快就是正义 v.s. TLC就是原罪。东芝 THNSNH高连续,低4K。主控:Marvell 9187 + 颗粒 东芝 19nm MLC ToggleDDR 3000PE。是的,没缓存。有NAND,就是这么自信。得益于优秀的原厂颗粒和SLC Cache模式,连续写入很高。4K单线程读稍弱。并发不错。在B2C和M5S价格相仿略低。淘宝上价格倒是很好,就是不知道保修怎么样。希捷 600原高端产品,特价时可以替代m5s。主控:LAMD LM87800 + 缓存 128M/256M DDR3 + 颗粒 东芝 19nm MLC ToggleDDR 3000PE。性能接近M5P这个档次,高于m5s和M500。虽然用户基数不如m5s,但经过一段时间购买,目前也没有故障回报。基于lamd过硬的主控资历,我认为值得考虑。之前因为价格比较高,无人问津。但是自去年年末京东时不时会有特价,这就比价格异常稳定的m5s要划算了。特价时599/999/1999的价格,在京东里的同容量竞品中几乎是高端主控产品中最经济的。浦科特M5P、三星840Pro 、Sandisk Extreme 这三个都是熟面孔,各品牌的消费级高端。不分开说了,看心情上吧,哪个都不坑。840Pro性能最好,Extreme售后强力,M5P品牌认知度高且略有价格优势。只是不建议上120/128G的,有这钱来个便宜点的240/250/256G的体验更好。笔记本用接口产品(mSATA/NGFF):Sandisk X110 mSATA5年保性能足,你还想要啥。 美貌与智慧的结合,英雄与侠义的化身。 主控:Marvell 88SS9175 + 缓存 128M DDR3* + 颗粒 东芝 19nm MLC ToggleDDR。性能和台式机的至尊高速差不多。主控也是低功耗四通道,性能靠nCache顶着,支持DEVSLP(用于配合Haswell芯片组的休眠节电功能)。五年保,不过目前有个说法是目前淘宝上的X110都是OEM货,Sandisk不管,所以建议先走京东。另外这盘京东买没螺丝,自己记得想办法弄一个。*半年前送测了一批X110,其缓存均为64M DDR2。2014年后上市的新版本已变为128M DDR3。浦科特M5M / 浦科特M5M+ / 建兴M6M浦科特M5M和建兴M6M是同样的产品,性能略高于SATA的标杆浦科特M5S,用料与M5S基本相同,应该是得益于固件。主控:Marvell 9187 + 缓存 256M DDR3 + 颗粒 东芝 19nm MLC ToggleDDR 3000PE。浦科特M5M+是M5M的简化型号,缺少DEVSLP支持,只有128G及以下容量。M5M系列的性能要微弱优于X110,但遗憾的是只有三年保。镁光M500 mSATA主控:Marvell 9187 + 缓存 256M DDR3 + 颗粒 IM Flash20nm MLC 同步3000PE。240G淘宝低至900块,正经牌子的mSATA里你见过这么便宜的?而且如果你使用商用笔记本自带的TPM安全芯片进行BitLocker进行加密的话,一定要选这个!问题是B2C上没得卖,镁光售后口碑又不算好。三星840 EVO mSATA支持DEVSLP,其他特性基本同SATA版。Intel 525价格略低于X110,同样五年保,但是跑分有点惨。不在乎跑分的可以买挺实惠,跑分党别碰NGFF产品现在只有两种,杂牌和拆机,暂时没法推荐。的确有需要的话,这两个让我选我选拆机。说几个坑的:下面这些产品常有人问起但不推荐。Sandisk SDSSDP(就是那个既不是Ultra Plus也不是ExtremeII的便宜货)主控:SanDisk 20-82-00270-1 + 颗粒 SanDisk G。这个神奇的主控就是CZ80的主控,大家说CZ80是U盘中的SSD;那么这个SDSSDP就是SSD中的……金士顿V300主控:SF2281 + 颗粒 白片。SF主控跑分难看,白片卖正片价,保修没优势,买的都是真爱。现在的金士顿V300已经从白片东芝Toggle换成IM异步了(就是OCZ用的那种玩意),性能直线下滑,可靠性恐怕也要完蛋。别买别买别买!上面这两个盘AS SSD跑分大约是两百出头,如果你跑出这个成绩,那么是正常的,无优化余地。威刚SP900主控:SF2281 + 颗粒 白片。比金士顿还贵,威刚你赢了。富士通 竟然没有型号主控:SF2281 + 颗粒 白片。贴牌货,也没什么意思。麦克赛尔X3000主控:群联PS3108 + 256M + 颗粒 白片。贴牌货。海盗船 Force LS主控:群联PS3108 + 256M + 颗粒 东芝 19nm ToggleDDR (可能rev.b)这价格,你怕了吗?再说了,上贼船上什么乞丐版,对得起LOGO嘛?另外这几个群联主控的应该是一个厂子出的方案,有人把X3000的固件刷到那个金泰克里,也能用……换言之买X3000和贼船LS不如买金泰克。品牌粉丝向:对某个牌子真爱的可以上,但并不经济,可是归到坑里也不太合适。金士顿 HyperX 3K主控:SF2281 + 颗粒 IM Flash 25nm MLC 同步 3000PE。和Intel 320差不多的东西,金士顿该升级产品线了。海盗船 Neutron高贵冷艳版希捷 600,没啥可说的。
服务器用intel 家用 浦科特
三星包括镁光 这几个牌子我都在用
M2.0 半年废了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wd是什么牌子的硬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