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黑水县旅游瓦钵乡曲瓦村重建家园资金

一心为民一路情记黑水县瓦钵乡约窝村党支部书记额尔王&|&发布日期:&|&nbsp浏览()人次&|&&|&&]茸旭东  阳春三月,在黑水县瓦钵乡约窝村,经常可以看到一个皮肤黝黑,身体健硕的藏族汉子穿梭在田间地头。
  这个人就是黑水县瓦钵乡约窝村党支部书记额尔王。
  看到记者一行到来,他马上从家里捧出醇香的青稞酒,一举一动无不透出藏家汉子热情、豪爽的性格。谈到自己投身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以及带领村民发家致富的经历,他高兴的说:&现在我们村民的生活是一天比一天好,我们感谢党,感谢政府。&
  带头创业举步维艰
  额尔王从初中毕业后就到外地打工,从事小本生意,给家庭增加收入,回到家乡后,他满怀一腔创业激情。在1999年的一天,额尔王无意中看到电视里介绍养殖獭兔发家致富的故事,感触颇多。
  这是一个创业致富的好点子,额尔王敢想也敢做。
  起初,因为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和养殖经验,獭兔死亡率高,额尔王入不敷出,亏损严重,但是,他没有灰心,在多方咨询后,他来到了位于新津县的草原研究所报名参加养兔培训,回家后,他办起了一个较为规范的獭兔养殖场,在他的精心培育下,獭兔死亡率锐减,从2002年至2005年期间,额尔王靠养兔就赚了10多万元。
  而正当额尔王的养殖业渐有起色之时,汶川5.12大地震发生了,瓦钵乡损失十分惨重,额尔王所在村的住房受到了严重损毁,獭兔养殖场更是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额尔王又一次陷入了亏损的境地,只是这一次是天灾。
  组织得力抗震救灾
  震后,看着昔日美丽的家园满目疮痍,额尔王心情十分沉痛,他当即组织村上干部投入抗震救灾抢险中。额尔王和村干部们冒着余震不断的危险帮助村民在废墟中抢救财物,并为附近村寨送去大米、面粉。
  当村民们看着身先士卒、不辞辛劳的额书记一心为了救灾,而对自己同样遭受损失的家,却全然不顾时,村民们心疼了:&额书记,我们的好书记!你对我们好,我们都知道,可你家里也有困难啊!&额尔王总是淡淡一笑,摆摆手,继续干着手中的活。
  他还深入现场察看、核实灾情,了解掌握灾情动态,认真做好核实灾情和上报工作,为上级部门科学规划灾后重建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在认真核查灾情的基础上,组织带领村组干部对照重建补助标准再次深入各组、各户,摸清底子,认真执行灾后重建房屋评定标准的有关政策要求,严格按照本人申请、村组认定、村民民主评议、张榜公布、镇政府领导小组审核的程序进行重建户的认定,真正让那些受灾最严重的农户享受到党的温暖和政府的关怀。
  强化管理有效建设
  为确保灾后重建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他和班子成员一起研究制定了约窝村干部灾后重建责任制、村干部管理制、党员管理制,灾后重建匠人管理制、房屋宅基地审批制、定期监督管理制、安全生产管理制等一些列制度,以制度来推进全村的灾后重建工作。
  村民三基头老人独自一人生活,没有经济来源,在地震中3间房屋全部垮塌,额尔王同志得知他建房有困难,主动联系信用社为他争取重建资金。他还经常深入重建户,检查工作进展情况,监督建筑工程质量。对检查发现的两起偷工减料事件,进行责令返工和采取补救措施,确保了重建工程质量。
  如今,该村形成了&生产大发展,生活大变样,新风进农家&的良好氛围。
  调整结构促农增收
  一直以来,瓦钵乡约窝村地处高半山区,村民们的主要收入仅靠种植传统农作物,全村人均纯收入仅八九百元。
  如何促进村民增收致富一直以来成为困扰该村的一大难题。
  为此,额尔王又在灾后重建的过程中办起了他的獭兔养殖场,并免费把自家的兔仔发放给村民代养,毫无保留地传授养兔技术。通过养殖獭兔而见到效益的茸张大娘紧握着额尔王的手,连声道谢。
  为了真正实现村民共同富裕,他因地制宜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一是大力推广农业使用技术和配方施肥;二是加大了农作物结构调整力度,减少地产作物,大力发展洋芋、葫豆等高产作物,根据瓦钵乡适宜种植中药材的特点,去年又种植了道地中药材木香150亩;三是因地制宜,带头发展畜牧业,自筹资金6000元购买山羊,如今已发展到20只,年收入达4至5千元,见有良好的发展趋势,随后逐渐推广到了全村,从而带动其他村民致富。
  工作是做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这是经常挂在额尔王口头的一句话。
  他实实在在,身体力行,积极为群众跑项目,找出路。为弥补自己在知识上的缺欠,他十分注重学习和自身素质的提高,一有时间就去学习充电,从而指导农民转变思路,转型发展。
  这就是额尔王。
  一路走来,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本色,在大灾大难面前,他表现出了坚强与执着,树立起了共克时艰、血浓于水的光辉形象,他必将引领约窝村村民走向繁荣发展的美好明天。
&(编辑:孙燕)[字号:
]前一则: 后一则: 匿名:都是 废话
没有那么回事
骗人的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
电子邮箱: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本站搜索:
黑水2014年县情
【编辑日期: 】
【来源: 】
  【行政区划】全县辖芦花、卡龙、色尔古3个镇,沙石多、红岩、麻窝、双溜索、维古、木苏、洛多、龙坝、石碉楼、瓦钵、知木林、慈坝、扎窝、晴朗14个乡,居民委员会4个,行政村123个,村民小组331个。&  【人口与民族】全县总户数19703户,其中农村14378户。年末总人口61744人,其中男性30984人、女性30760人,农业人口53351人、非农业人口8393人。总人口中藏族57821人,占93.65%;汉族3341人,占5.41%;羌族476人,回族64人,其他民族42人。&  【经济状况】2014年,全县实现地方生产总值19.5705亿元,同比增长8.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498亿元,同比增长5.9%;第二产业增加值14.5707亿元,同比增长10.3%;第三产业增加值3.15亿元,同比增长1.8%,生态经济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实现新突破。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13年的9.8:74.2:16.0 调整为9.5:74.4:16.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 31667 元,较上年增长7.8%。&  【农牧林业】全年农作物播面达到8895公顷,实现粮食总产量159.21百吨。整合涉农资金5680万元,建成晴朗扎窝生态农业示范园、色湾藏香猪养殖基地、早实核桃良繁基地、黑水凤尾鸡繁育基地、瓦钵道地中药材基地、知木林黑水中蜂繁育场等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引领六大产业不断扩大规模。全年流转土地1720亩、订单农业3200余亩,种植生态蔬菜2.1万亩,发展早实核桃4715亩、高接换优1.5万株,种植道地中药材7600亩,养殖黑水凤尾鸡10.4万只、黑水中蜂1.12万群、藏香猪8.1万头。年内存栏各类牲畜13.8512万头(匹、只)、商品率达31.6%,生态农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组建凤尾家禽养殖、兴牧黑水中蜂等67个专合组织,“黑水凤尾鸡”“黑水中蜂蜜”两个品种获得国家农业部地理标志认证,“黑水中蜂蜜”荣获2014年西部博览会特色产品奖。2014 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29155 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9.8%。其中:农业产值 8239 万元,林业产值 5303 万元,牧业产值 12793 万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 2820 万元。农林牧渔增加值 18498万元,增长 5.9%。农作物获得丰收,粮食总产量 15921 吨,较上年增加 914 吨增长 6.1%;肉类总产量实现 4566 吨,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现价)29155 万元,比上年增长 9.8%。其中,农业总 产 值 8239 万 元,林业总产值 5303 万元,牧业总产值 12793 万元,服务业总产值 2820万元,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 6 万千瓦,与上年持平。&  【工业】以发展生态能源工业为突破口,推进工业多元化进程。木苏二级、热水塘二级电站并网发电,力威、二古鲁等电站加快推进,团结、知木林电站复工建设,新增发电装机5.94万千瓦,全县水电总装机达120.88万千瓦,全年发电量达54亿度。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13.1978亿元、同比增长11.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17亿元、同比增长11.7%。开展光伏能源等新型能源开发项目前期工作,深化与四川中环、浙江等光伏企业接洽,探索生态能源工业发展新路径。“九千年”冰川泉水被评选为四川省著名商标,圣洁冰川食品公司扩能增效,食品加工小微企业逐步发展。&  【建筑业】& 全县具备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 1 户,从业人数 34 人,实现总产值 650 万元。&  【民营经济】2014年全县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05361 万元,比上年增长 10.1%;占 GDP 比重为 53.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7691 万元,比上年增长 4.4%;第二产业增加值 86173 万元,比上年增长 10.5%;第三产业增加值11497 万元,比上年增长 10.0%。&  【特色旅游】& 按照“特色更特、优势更优、做强一季、带活全域”的旅游发展思路,围绕“冰山、彩林”两大核心品牌,做强做优做特黑水旅游。深入实施《黑水县全域全时旅游发展规划》,完成国道347线、渔卡路沿线27个观景平台、旅游小品和达古冰山景区红叶观景台、栈道提升等项目,更新旅游标示牌18处,新增旅游接待床位700余张,旅游设施实现了提档升级。扎实开展达古冰山—卡龙沟景区创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工作,赴重庆、成都等地营销推介冰山彩林游,中央电视台《日出东方》栏目在国庆当天现场直播达古冰山日出,天津卫视《喜从天降》栏目深入核心景区拍摄三期专题节目,四川卫视等20余家媒体全方位宣传旅游资源,黑水旅游美誉度不断攀升。成功举办2014四川红叶生态旅游节暨黑水第二届冰山彩林节,冰山彩林游已成为全省秋季旅游知名品牌,客源市场有效拓展。全年接待游客101.84万人次、同比增长66.7%;实现旅游收入9.3438亿元,同比增长66.7%。&  【商贸市场】市场体系日益完善,商业批发零售、农贸市场、交通运输、邮电通讯、餐饮娱乐、医疗卫生等商业服务业稳步发展,以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为代表的新兴服务产业逐步发展,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977亿元、同比增长11.9%。&  【生态建设】深入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及时启动川西藏区生态资源保护与建设项目,扎实推进天然林保护二期工程,退耕还林成果全面巩固。落实草原生态奖补政策,完成草原禁牧49万亩,草畜平衡162万亩,建设人工草场3.2万亩。加强森林草原防火工作,连续27年无森林草原火灾,有效保护了富集的生态资源。深入实施小流域治理,综合整治水土流失36平方公里,及时完成8处地质灾害治理和23处地灾应急排危,全力营造“绿色”发展环境,助推生态资源优势加快转化。&  【项目投资】围绕“梯次化储备、联动化争取、网格化推进、组团化攻坚、常态化招商”的项目工作思路,全年确定35个支撑项目,年度计划投资18亿元。县城防洪堤、色尔古莲花岛防洪堤、公租房建设、林业棚户区改造全面完成,全县6村127户地质灾害搬迁群众顺利迁入新居。投资1.47亿元的农村无电地区电力建设项目已全面完成。新建4G基站27个,完成县城及沙石多乡等16个乡镇的“光网城市”“光网黑水”建设。新区自来水厂即将投入使用。国道347线长河坝至马桥段三改二工程已进场开工,市政基础设施项目招投标等前期工作已全面完成。西尔芦色水利灌溉设施项目已报省发改委审批,三奥雪山景区开发、县城生活污水处理、卡龙镇供水等16个项目前期工作顺利推进。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7519亿元。&  【招商引资】立足生态资源优势,择优储备生态农业加工、生态能源开发、生态旅游发展等招商引资项目25个,积极参加西博会、广交会等招商引资活动,深化与内江以及浙江嘉兴商会洽谈合作,引入企业赴黑水考察洽谈投资项目,与内江威宝食品有限公司达成框架合作协议,计划投资4500万元建设脱水蔬菜加工项目。强化签约项目跟踪服务,全年累计到位资金7.28亿元。&  【财税金融】全年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8191万元。优化财政支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全年财政支出8.8527亿元。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巩固国库改革成果,稳步推进部门预算及三公经费等政府信息公开,建立相互监督、制衡的预算机制。积极引导金融行业健康发展,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全年完成两项贷款清收9820万元,回收率达89%,金融环境明显改善;全社会各类存款余额19.63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4.7513亿元。 &  【道路提升改造】全面启动农村道路提升改造工程,投入5050万元,完成40条254公里农村道路路面恢复和安防设施建设。抢抓国家交通运输部扶贫机遇,投资2040万元,完成石碉楼子石路乡道改扩建,建成五里村等4座桥梁;投资989万元,全面完成松黑路、慈坝通乡油路等60.5公里县乡道安保设施。木苏等4个乡镇客运站和50个村级招呼站全面建成。年末,全县境内公路总里程达 1435 公里,其中等级公路 1307 公里,公路通村率达 100%。全年完成公路客运周转量 9151 万人公里,比上年下降 16.8%,完成公路货运周转量 6593 万 吨公里。&  【邮电通讯】2014 年邮电主营业务收入为 3390 万元,较上年下降 1.05%。全年固定电话用户达到4812 户,较上年下降 6.07%。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到 33135 户,较上年增长0.7%。国际互联网用户 7525 户,较上年增长 11.51%。&  【农村电网建设】投资1.47亿元,建成木苏、知尔两座35千伏变电站,架设35千伏线路44.4公里、10千伏线路253公里、0.4千伏线路386公里,安装配电台区141台,农村电力网络实现了提档升级,用电难问题得到有效化解。&  【教育】实施《阿坝州教育条例》,全面落实5530名九年义务教育学生“三免一补”政策和营养餐计划,发放补助资金1737.93万元;275名高中学生享受“两减”政策、138名高中学生享受“一助”政策,发放补助资金56.36万元。34所农村幼儿园开园办学,1194名学前幼儿入学,学前三年平均入园率达66.02%,“一减一补”政策实现全覆盖,发放补助资金192.07万元,学前教育取得历史性突破。输送210名学生接受藏区“9+3”免费教育,学生读书难问题得到全面解决。建成色尔古镇中心幼儿园、晴朗中心校综合楼、县中学教师周转房、雁江寄中学生食堂,教育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完成教职员工培训1400余人次,深入推进课程改革,教师科研成果分别荣获省级校本研训基地一、二等奖等殊荣,教育教学质量有效提升,初中入学率达110%,高考录取率达89%。2014 年,全县共有 17 所学校,其中:小学校 15 所,普通中学 2 所。小学入学率达 99.2%,初中入学率 110.0%,高考录取率为 89%;学前三年平均入园率为 66.02%。在校学生总数为 5774 人,其中小学生 3937 人,普通中学在校生 1837 人。&  【卫生】着力构建“一小时”医疗服务圈,改扩建3所乡镇卫生院,新(扩)建20所村级卫生室,卫生服务资源配置不断优化。全面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县级医疗机构取消药品加成,410个药物品种实现阳光采购。新农合覆盖全县50164名群众、参合率达99.16%,全年报销新农合金额达2029万元,“看病难、看病贵”问题逐步得到解决。深入实施全民免费健康体检,义务巡诊5.9万人次、完善健康档案6万余份。强化与省、州人民医院及内江市医疗机构合作,完成县乡村医疗技术及卫生人员培训800余人次,医疗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全年诊疗病人4.6万人次,业务收入达1180万元。落实家庭奖扶制度947人,实施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83对,省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成果得到全面巩固。&  全县共有卫生机构 149 个,医院、卫生院技术人员 191 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 70人,拥有床位 175 张。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 50164 人,参合率达 99.16%,全年报销新农合金额达 2029 万元。&  【社会保障】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25403人,发放养老金492.3万元。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3005人、工伤保险3499人,城镇职工、居民医疗保险参保分别为5175人、3127人。发放二代社会保障卡24271张。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覆盖19069人、发放资金2462.1万元。城乡医疗救助1669人,发放资金469万元。大力发展残疾人事业,提升残疾人康复中心服务水平,完成1986名残疾人“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整合就业服务、技能培训等惠民政策,完成城乡劳动者技能培训270人,开发公益性岗位183个,实现城镇新增就业48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78%以内。&  【人民生活】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5044 元,居全州第 8 位,比上年增长 8.95%,增幅居全州第 8 位。农牧民人均纯收入 6577 元,比上年增收 897 元。&  【水利设施建设】扎实推进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解决1.82万人饮水安全。加快水利设施建设,及时启动微水灌溉和“五小水利”工程,完成生态蔬菜、早实核桃基地引水灌溉项目建设,投资255.25万元解决6400亩农田灌溉需求,有效提升农业生产保障能力。&  【扶贫解困】出台《黑水县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农牧民增收的意见》,全面完成26个幸福美丽家园巩固提升工程,产业增收效益凸显。把握浙江省海宁市对口帮扶机遇,深化东西部扶贫协作,知木林乡、色尔古镇等黑水中蜂、藏香猪特色产业逐步壮大。启动精准扶贫前期工作,实施麻窝乡沙卡村等4个整村推进项目,贫困乡村产业发展实现新突破,农牧民增收渠道更加多元。实现农牧民人均纯收入7100元,同比增长25%,减贫群众达1424人。多渠道增加城镇居民收入,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100元,同比增长13.5%。&  【文化强县】成功申报“阿尔麦多声部合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完成《多彩黑水》书籍编撰,发行《欢迎你到黑水来》宣传光碟。进一步提升农家书屋建设成果,增补书籍1.8万册。 开展文化下乡43场次,放映农村电影1648场次。举办“冰山消夏之旅”自行车精英赛,积极参加四川省第十四届少数民族传统项目体育运动会,民族式摔跤等项目取得优异成绩。&  【依法治县】制定《黑水县依法治县实施方案》,健全领导干部依法决策机制,实行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确保决策合法、执行依法。整合执法主体,实行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行政执法职权公告制度,量化执法裁量标准,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结合“六五”普法教育,组建5支法律服务小分队,深入全县123个行政村、4个社区(居)委会开展法律宣传、法律援助、法律服务等工作。&  【改革创新】深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大力简政放权,县政府工作机构由26个减少至22个。全面实行“两集中、两到位”,优化审批流程,减少审批环节,37个县级部门304项行政审批事项集中到县政务服务中心,一个窗口办事、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全年共办理行政审批事项6921项,公共服务事项28358项,群众办事更加便捷。稳步推进农村体制改革,完成林权制度改革,农村宅基地、农村土地确权颁证有序推进。&  【社会管理】抓好“六打六治”专项整治,整改安全隐患181处。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整治攻坚年行动,严查“三超一疲劳”等违法行为,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狠抓食品药品专项整治,建立健全17个乡镇监管机构,查处违法案件29起。开展社会治安“严打整治”专项行动,破获刑事案件27起,社会治安持续好转。推进社会网格化管理,开展“一标三实”信息采集,社会管理机制不断创新。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办理来信来访45批,办结率93.3%。建立健全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管理机制,积极引导外出人员诚信经营、合法经商、规范就业。出台村级公共基础设施管理办法,创新管理机制,提升管理水平。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防灾减灾体系日益健全。&  【寺庙管理】严格佛事活动审批,开展“文明和谐平安”寺庙三级联创活动。建立领导干部帮扶慰问困难僧侣制度,寺庙僧人社会保障实现全覆盖,寺庙“三有”工程建设全面完成。投入591.6万元,开展8座寺庙的道路、消防池、路灯、热水器等基础设施建设,僧人生活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认真贯彻“两个意见”主体责任,各级党组织以整风精神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360场,民主评议党员4652名,梳理意见建议4788条,归纳整改“四风”问题1475个,按照归口管理的原则,建立整改台账96本,已整改问题884个。公有住房清理、吃空饷、私设小金库等一大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整改。&  【党建工作】以“项目化”理念,将农村党建量化为28个项目,机关党建量化为26个项目,逐项落实督促、检查、考核指标,提高党建工作水平。组织建设:拓展组织覆盖,建立流动党员临时党支部13个、药山临时党支部5个、党员党性教育课堂127个。抓好14个后进村(社区)党组织整顿提升,选派13名“第一书记”到村任职,组建14支小分队进村开展工作,确保整顿提升效果。狠抓队伍建设:开展超职数配备干部专项治理;公开遴选55名优秀干部人才纳入人才库进行培养;选派各级各类挂职和跟班学习154人,采取“县校合作”等模式培训干部2043人次。狠抓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落实“两个责任”要求,严格执行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述职述廉、诫勉谈话等制度,对村(社区)支部书记、主任进行全覆盖廉政谈话,41名县级干部和105名科级干部报告了个人有关事项。加强案件查办,立案18件,结案11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1人,诫勉谈话18人,挽回直接经济损失119万余元。狠抓作风建设:扎实有效开展正风肃纪“9+2+4”专项整治,全年,县委、县政府发文和全县性会议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21.5%和55%,“三公”经费同比下降23.47%。&  【档案工作】&结合单位实际组织全体职工认真学习《机关档案工作实务》《档案工作文件汇编》《归档文件整理规则指南》等书籍;继续加强《档案法》的宣传教育,开展档案执法监督检查工作;加强基础业务建设,开展档案信息资源。全年接收整理入库档案215卷,配合省局工作,安排黑水县机关和乡镇档案业务人员80余人到省档案校进行档案业务知识学习培训,组织业务股室职工认真整理灾后重建档案,把图纸、资料、光盘等按项目组卷、归档、进馆,查阅利用档案50人次205卷次,继续完成档案全文数字化498690页,目录51455条。&  【党史地方志工作】按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求,开展好“走基层”、“五进六送”活动,给晴朗乡和该乡的11个行政村送去《中国共产党黑水县历史()》《美好新黑水—黑水县建县六十周年画册》《黑水县志()》组成的历史文化书籍套书13套39册。&  加强党史工作,深化党史资料编研工作,着力党史宣传教育:编纂、出版《黑水县党史大事记()》;交流赠送发行《中国共产党黑水县历史()》《黑水县党史大事记()》《红色丰碑& 猛河变迁》《美好新黑水-黑水县建县六十周年纪实》画册1000套;按照州委要求,先后陪同口述历史摄制组深入黑水县各村寨收集黑水县民风民俗素材完成摄制和编纂口述历史《品味黑水》工作;按时编撰上报黑水县2013年党史大事记;结合州、县实际,对党领导全县各族人民,奔富裕、谋发展、抓重建的光辉历程中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进行专题研究。每年结合形势完成党史专题研究2篇;陪同井冈山学院调研组一行开展红色文化调研;配合形势,运用党报党刊、文学作品、革命遗址等做好党史宣传教育工作;完成州党史研究室安排的党史资料的征研工作。&  以开展《黑水县民兵志》《黑水年鉴(2014年卷)》纂写为中心,认真开展地方志业务工作:完成《黑水县民兵志》文字、图片资料征集和编纂工作,将于2015年总纂出版;编纂、出版、发行《5.12特大地震黑水县抗震救灾志》;完成州志办交办的《阿坝州羌族通志》材料补充工作;编纂、出版《黑水县年鉴(2014年卷)》。按照“规范管理,提高质量,注重效益,稳步发展”的方针,规范年鉴工作。《黑水县年鉴》继续实行一年一鉴,并以此作为今后续修地方志的前期资料积累工作主抓;上报《四川省年鉴(2014年卷)》《阿坝州年鉴(2014年卷)》常规条目资料,上报《阿坝州年鉴(2014年卷)》专题文字图片资料;完成《四川农村年鉴(2014年卷)》资料报送工作;完成2013年—2014年资料的收集工作,抓好县志、年鉴及其它地情书籍的资料搜集、整理、编撰、发行工作;先后向省委巡视组、井冈山学院、州人大、人武部、各部门等提供党史、地方志资料,本年度共交流、赠送、发行《黑水县志()》《5.12汶川特大地震黑水县抗震救灾志》《黑水县年鉴》1300套;组织干部职工4人参加全省民族地区年鉴编纂培训班。&  &&  &&
审核:王世宇
责编:韩菲本站搜索:
黑水县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
【编辑日期: 】
【来源: 】
政府工作报告&&&2011年12月8日在黑水县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代理县长& 何晓兵&&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查,并请县政协委员提出意见。&&&2011年工作总结&&&&&& 各位代表,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以及灾区发展振兴启动之年,更是灾后恢复重建收官之年。一年来,县人民政府在州委、州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常委会、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在社会各界特别是吉林省的鼎力援助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按照“保稳定、优结构、强三农、壮支柱、促发展、创辉煌”的总体工作思路,解放思想、锐意进取,精诚团结,负重自强,实现了“增强经济实力、完成重建任务、提升幸福指数”三大目标,开创了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全面进步、民族团结和谐、人民安居乐业的大好局面。&&&& 一、经济效益显著增强&&&& 2011年,全县预计实现地方生产总值10.1亿元,同比增长12.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亿元,同比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6.6亿元,同比增长16.2%;第三产业增加值2.2亿元,同比增长8.4%。预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亿元,同比增长19.1%。预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8.9亿元。&&&& 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始终以“三农”为中心,调优结构、做大基地、做强产业,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加快推进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增产,农牧民持续增收致富。完成农作物播面11.3万亩,增加384亩,实现粮食总产量1.6万吨。发展中华寿桃等特色水果1300亩,种植无公害蔬菜9000亩、脱毒马铃薯12000亩、甜玉米3011亩。大力发展经济林木,种植沙棘3400亩、花椒、早实核桃各3000亩,高接换优9980株。强化动物疫病防控,覆盖面达100%。建成优质禽兔繁育基地、凤尾土鸡繁育基地、肉牛肉羊生产基地各1个,畜牧业产业化建设实现新突破,畜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全年牲畜出栏57195头(匹),同比增长5.1%。&&&& 工业经济突飞猛进。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加快培育水电支柱产业,促进工业经济快速发展。晴朗、毛尔盖等三座电站投产发电。色尔古500千伏变电站投入运行,扎窝220千伏、沙石多35千伏变电站开工建设,主干电网基本形成。冰川泉水公司、圣洁冰川食品有限公司完成产值405万元 ,甜玉米罐头厂投入生产,农业产业化建设实现新突破。预计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4.7亿元,同比增长26.1%。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值4.2亿元,同比增长22%;规模以下企业增加值5000万元,同比增长288%。&&&& 第三产业繁荣活跃。深入推进旅游二次创业,全面完成客龙沟景区栈道、游人管理中心等配套设施升级改造。加大景区景点整体宣传促销,积极扶持发展乡村旅游,为服务业协调发展拓宽渠道。加强宾馆、饭店、藏家乐的监管,抓好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逐步提高,自驾游大幅增加,彩林游呈井喷态势。全年预计接待游客27.8万人次,同比增长47%;旅游总收入2.39亿元,同比增长58.5%。服务业快速发展,城乡市场繁荣活跃,促进了社会消费需求日益增加。深入实施“万村千乡”、“家电下乡”工程,粮油供销两旺,市场管理规范有序。&&&& 开放合作成效明显。强化优惠政策宣传,搞好优势资源推介,积极参与“西博会”等招商引资活动,与吉林省全面启动教育、卫生交流合作计划;与西南科技大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委托编制的省级生态县建设和污水处理厂两个规划全面完成,合作开发的色湾香猪选优提纯及产业化项目快速推进。投资2300万元的招商引资项目新区农贸市场全面建成。6万吨电解锰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到位省外国内资金7亿元。&&&& 财政金融保障有力。严格执行国家财政政策,努力培植财源,强化税收征管,确保应收尽收。优化支出结构,保障了民生、运转等重点支出,不断加大产业培育、基础设施、环境治理、幸福美丽家园等方面的建设投入。组建县国有资产投资经营管理公司,积极搭建投融资平台,实施放大贷款,解决发展中资金不足的问题。13个乡镇邮政所建设加快推进。预计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500万元,同比增长46.8%。财政一般预算支出51214万元。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24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6.4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4亿元。&&&& 二、灾后重建圆满完成&&&& 经过三年的科学重建和艰苦奋战,灾后恢复重建取得了全面胜利。244个灾后重建项目完工241个,完工99%;完成投资44.3亿元,完成97%。垭口山隧道洞身掘进1700米,完成投资1.7亿元。扩大内需项目43个完工42个,完成98%,完成投资3489万元。加强并规范重建成果管理,制定措施,落实经费,确保了重建设施设备长久发挥效用,重建效益日益凸显。通过城乡住房恢复重建,色尔古等一批集中安置点高标准建成,藏民族特色民居风貌全面提升,村庄布局更加合理,城乡住房条件极大改善。通过教育、卫生等民生项目重建,“七一”维古小学、县医院等一批学校、医院、福利院相继落成,办学和医疗卫生条件显著改善,为民生事业长足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交通、市政基础设施重建,达壤路、渔客路、通村水泥路等一批等级公路相继投入使用,安全便捷的交通网络逐步形成,城镇功能日趋完善,基础设施条件极大改善。通过产业恢复重建,一批水电企业建成投产、特色效益农牧业基地逐步壮大、旅游基础设施显著提升,全县工业、农业、服务业提速增效,全面发展。&&&& 三、群众幸福指数大幅提升&&&& 民生工程扎实推进。大力实施就业促进、扶贫解困、民族地区帮扶等民生工程,城镇新增就业390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4人,农民实用技术培训1.6万人。补助寄宿贫困学生生活费6437人。帮助农村残疾人发展生产87人,居家托养重度残疾人52人,为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10户。减免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手术28例。解决4000人安全饮水。发放新型帐篷2562顶。新建、改造农村电网156公里。&&&& 幸福美丽家园建设初见成效。按照“四改两建调结构强配套促增收”的建设标准,整合牧民定居、综合防治大骨节病、水电移民等项目资金5145万元,再拿出新增财力1000万元,完成了41个幸福美丽家园建设。安装太阳能1913套,建设垃圾处理池102个,新建村活动中心5个、提升改造36个,配套体育设施25套,建设通村水泥路30公里。因地制宜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广种植甜玉米、优质蔬菜、大白胡豆、特色水(干)果、道地中药材共1.17万亩;养殖优质畜禽17950头(只)。&&&&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拓宽就业渠道,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及时兑现各类补助补贴,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预计实现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8212元,同比增长11%。农牧民人均纯收入3900元,同比增长25.8%。&&&& 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加大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加快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城乡居民住房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全县住房制度改革正式启动,实施方案初步拟定,前期工作全面展开。兑现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20435人1846万元、医疗救助19087人219万元。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覆盖23930人,参保缴费17488人。启动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医疗保险参保2930人。新农合参合48877人,参合率为95.72%。&&&& 交通市政基础全面夯实。大力实施交通市政设施提升改造工程,新建慈坝乡道,全面完成松黑路升级改造、瓦钵乡曲瓦村等6个村38.6公里通村水泥路、维古乡等3个农村客运站、色尔古停车场建设。完成交通扶贫项目卡红路、红岩村通村水泥路安保工程。县城停车场主体工程基本完成。&&&& 生态环境保护不断加强。加强生态修复,强化森林草原防火,抓好森林、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完成环境监管能力恢复重建,省级生态县建设扎实推进。巩固退耕还林成果7.75万亩,管护森林89万亩,人工点撒播、造林补植5.15万亩,义务植树15万株。完成草场围栏25万亩、草场改良7.5万亩。水土保持治理1050公顷。实现连续24年无较大森林火灾。&&&& 水电移民妥善安置。毛尔盖水电工程6个移民集中安置点、扎窝集镇迁复建全面完成,麻窝集镇建设加快推进。805户2783名移民和搬迁群众陆续搬迁入住。积极协调解决水电移民安置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为电站建设创造了良好环境。全县大中型水电工程移民后期扶持基础工作全面完成,毛尔盖电站移民生产安置逐年补偿机制试点方案已报国家发改委待审批后实施。&&&& 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强化宣传引导,深入开展“七进”、“五乱”治理、“除陋习、树新风”专项行动,城乡面貌显著改善。加大经费投入,提升环卫设施,投资390万元统一更换城区卷帘门为藏式铁花门。投资898万元完成了7座公厕、9公里路灯、城区绿化等建设。拆除违规违章建筑15处。新增垃圾封闭收集点20个,更换垃圾设施设备730件套。&&&& 四、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科学技术迈上新台阶。加大科普宣传,强化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开通科技网站,科技示范带动作用明显增强。引进试种新西兰嘎拉、水晶梨等10个水果新品种;种植道地中药材4600亩、秦艽2100亩。引进优质畜禽55630头(只),改良各类牲畜15020头(只)。&&&& 教育事业取得新进展。全面启动第二轮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95%、初中入学率达109.8%,小学、初中毕业率分别达99.9%、98.8%,青壮年非文盲率达到99.9%。全县硬上省定本科线6人、专科线110人,高考录取率再创佳绩,教学质量稳步提升。资助贫困残疾学生18人,解决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100人。输送“9+3”藏区免费职业教育学生262人,落实首批毕业生就业岗位18个。教育信息化、标准化建设步伐加快,新课程改革取得实效。&&&& 卫生事业取得新成效。顺利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全面启动“卫生十年行动计划”,县医院创“二甲”已经专家组检查。加强疾病预防,艾滋、肺结核等疾病得到有效防控。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改革,乡、村两级医疗机构全部配备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加强信息收集、网络直报,强化综合应急演练,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显著提高。今年,诊治门诊病人7.2万余人次,住院1800余人次,实现业务收入850余万元。认真执行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兑现奖励扶助金75万元,全县人口出生率7‰、自然增长率2.1‰,成功创建州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 文体广电等事业呈现新气象。加强文化体育建设,为幸福美丽家园配套农家书屋,开展“千村同唱感恩歌”、送文化下乡等活动,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在首届州残疾人运动会、省散打和拳击比赛等重大赛事上争金夺银,取得优异成绩。为乡镇配置了摄像机、电视机等设备,完善县城光纤改造,实现了广播电视模转数的整体迁移。积极应对国家统计方法制度改革,清理9户“三上”企业申报入库,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资料开发利用推进有力。完成县档案馆搬迁,档案管理更加标准规范。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妇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史志、工商、物价、邮政、气象、消防、红十字会、外事台侨等工作进一步加强。&&&& 五、社会政治和谐稳定&&&& 社会管理逐步加强。深入开展“大调解”活动,加大维稳处突和矛盾纠纷化解,加强外出务工经商、外来人员管理,全县政治稳定、社会和谐。全年接待来信来访78批749人次,较同期减少53批次,减少40%;办结72批,办结率93%;化解领导包案28件,化解率75%。排查矛盾纠纷196件,化解195件。强化安全生产监管,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进一步完善防灾减灾体系,组建县政府综合应急救援大队,完善应急预案,加大物资储备,应急救援能力进一步增强。&&&& 民主法制更加健全。严格执行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主动接受县人大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办理县人大代表、县政协委员议案提案和建议意见120件,办结率达100%,满意率达96.7%。定期报告和通报政府重点工作23件。依法行使职权,认真履行职责,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畅通监督途径,增强工作透明度,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全面启动“六五”普法,营造良好的法制氛围。&&&& 民族宗教管理规范。民族区域自治条例全面贯彻落实,加强僧侣、信教群众的管理,加大爱国爱教的宣传教育,切实增强各族群众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坚定性和自觉性,广大僧侣遵纪守法,热爱祖国。&&&& 国防建设不断加强。强化国防知识宣传,增强全民国防意识。推进武警部队“四防一体化”建设,深入开展“双拥”共建活动。掀起学习“黑水民兵精神”新高潮,民兵预备役建设得到加强,妥善安置转业退伍军人,落实好伤残军人优抚政策,巩固军政军民团结。发放伤残军人和复退军人补助158人88.5万元,安置退伍军人14人、国家抗震救灾模范1人。&&&& 六、行政效能不断提高&&&& 依法行政深入推进。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完善行政决策机制,推进依法、科学、民主决策。强化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加强审计、监察等职能部门的专门监督。加强规范性文件清理,规范行政许可行为。深入开展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化办事程序。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 政务服务更加高效。政务中心整体搬迁入住,视讯平台建设投入使用,政务信息公开力度加大,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初见成效,建立和完善劳动就业公共服务保障平台,农村群众就业服务更加便捷。畅通书记、县长信箱,妥善处理信件 17件。规范行政服务行为,公开政务信息6000余条。严格执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强化目标管理,行政效能得到显著提升。&&&& 勤政履职清正廉洁。强化预防、教育、监督、惩处并重的惩防体系和党风廉政责任制建设,加强项目建设全过程跟踪监管,规范资金拨付,严格决算审计,确保项目建设阳光、廉洁。厉行节约,勤俭办事,严格财政支出管理,规范公务接待,杜绝铺张浪费和奢靡之风,树立了清正廉洁的政府形象。&&&& 各位代表:本届政府任期已满。2011年取得的辉煌成绩,推进了“十二五”强劲起步,为本届政府超额完成既定目标任务画上了圆满句号,给全县人民交上了一份可喜的答卷。&&&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五年来,我们紧紧抓住灾后重建、扩大内需、西部大开发等重大机遇,团结拼搏,攻艰克难,推进了“工业经济强县、旅游经济富民、社会长足发展”三大跨越。这一时期,也是我县经济增长最快、社会进步最大、发展环境最优、精神面貌最好的时期,我们主要取得了以下成绩。&&&& 一、县域经济快速增长,发展实力更加显著&&&& 与2006年相比,即将过去的五年,地方生产总值增加2.6倍,年均增长21.3%;农业总产值增加1.37倍,年均增长6.4%。全部工业增加值增加9.5倍,年均增长56.8%;旅游总收入增加7.2倍,年均增长48%。固定资产投资增加2.4倍,年均增长19.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加3.2倍,年均增长26.3%;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加3.5倍,年均增长28.2%。金融机构各类存款增加5.6倍,年均增长41.2%;各项贷款增加2.3倍,年均增长18.4%。民营企业加快发展,被评为“全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先进单位”。招商引资、开放合作成效明显,协议引资58.7亿元,到位省外国内资金38.89亿元。&&&& 二、结构调整日趋合理,发展动力更加强劲&&&& 五年来,三次产业比重由22.4:50.8:26.8调整到12.9:65.4:21.7,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农村经济繁荣活跃,特色效益农牧业基地发展壮大,种养业模式由单一、传统向多样、特色转变。引进了四川天沃农业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积极开展甜玉米、紫色马铃薯等定单农业,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水能资源开发快速推进,壮大水电支柱产业目标基本实现,竹格多、二道桥、色尔古、晴朗、毛尔盖等12座电站相继投产发电,总装机达90万千瓦。色尔古500千伏、红岩、城关110千伏变电站投入运行,电网结构进一步优化。深入实施旅游二次创业,服务业快速振兴发展。达古冰川、客龙沟景区基础设施全面夯实,服务能力显著增强。成功举办首届中国·黑水国际冰川彩色森林节,达古冰川景区荣膺“中国最具吸引力的新美景”称号,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三、基础设施大幅提升,发展平台更加坚实&&&& 五年来,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2亿元。特别是通过灾后恢复重建,全县基础设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道路交通上档升级,建成茂黑路、达壤路、渔客路等1009公里等级公路,新建通村水泥路538公里,通村通达公路1023公里,通乡通畅公路318公里,建设农村道路安保工程30公里、机耕道24条、桥梁11座,公路通村率达100%,基本解决了农牧民出行难的问题。城镇基础设施极大提升,完成吉林大道、新城区连接路、滨河路、垃圾填埋场、城区管网等重大市政工程建设,城市功能更加完善。新城区建设初具规模,新增城区面积2平方公里。能源通信基础全面夯实,完成农村电网改造,农村通讯全覆盖,广播电视村村通。新建农村安全饮水工程360处,安全饮水户户通,基本解决了农村安全饮水难的问题。改造基本农田3.6万亩,开发整理土地5222亩。建成一大批特色魅力乡镇、精品旅游村寨、幸福美丽家园,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快速推进。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完成人工造林2633公顷,封山育林7337公顷,义务植树75万株,护林防火通道绿化400公里,巩固退耕还林7.75万亩,管护森林89万亩。&&&& 四、社会事业长足进步,发展态势更加协调&&&& 五年来,全县人才队伍结构日趋合理,共招考公务员65名、教育、卫生、科技等方面事业人员231名,软实力得到极大提升。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新(扩)建高中部、维古七一中心校等14所学校。扎实推进“9+3”藏区免费职业教育计划,输送 665名学生到省内中职校学习,基本解决了农村子女上学难的问题。新建县医院、乡镇卫生院16所、村卫生室80个,维修改造县中藏医院、县疾控中心、县妇幼保健所,调整充实村医124名,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基本解决群众就医难的问题。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机制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始终坚持文化强国战略,深入实施“2131”工程,新建农家书屋97个,群众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各类体育赛事获得优异成绩。圆满完成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经济普查,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完成《黑水县志()》编撰出版发行。强化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全县食品安全水平逐年提高。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重特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 五、人民生活极大改善,发展成果更加辉煌&&&& 五年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加2倍、2.4倍,年均增长15%、19.2%。农牧民增收难的问题逐步解决。全面实施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新农合、新农保、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124名城镇失业人员和下岗职工实现了就业再就业。回购公租房36套,建成廉租房168套、经济适用房418套,居民住房条件逐步改善。扶贫开发取得实效,完成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60个村高半山脱贫致富工程、33个村牧民定居行动计划、61个幸福美丽家园建设。广辟劳务输出渠道,转移输出农村富余劳动力6.2万余人次,劳务收入不断增加。持续深入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设立公益性岗位300个,城乡环境发生质的变化,群众文明卫生素质明显增强。&&&& 六、政府自身建设全面加强,发展环境更加和谐&&&& 五年来,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公共服务、社会管理进一步加强,依法治县取得实效,服务型政府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各项工作都取得新的进步。建立健全“大调解”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县级领导牵头联系处理信访突出问题,扎实开展大接访活动,加大信访包案、积案化解力度,进一步畅通群众诉求渠道。深入实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整体联动防范工程,依法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坚持“教育、疏导、规范、打击”工作方针,加强对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强化民族宗教事务管理,民族团结进一步增强。加强民兵应急分队和民兵应急营二连的管理和训练,多次参加维稳、军警民联合实兵演习等重大活动,圆满完成汶川、青海玉树抗震救灾和舟曲、映秀抗击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等急难险重任务,受到军委首长和各级党政军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 各位代表,过去的五年,是我县夯基础、增后劲、强实力、提水平的五年,是城乡面貌变化最大、农牧民群众得实惠最多的五年,是改革开放和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的五年!在这特别艰辛的五年里,我们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反对分裂,维护稳定;在这特别艰难的五年里,我们自力更生,顽强拼搏,艰苦奋斗,经受住了“5.12”汶川特大地震等自然灾害的严峻考验,战胜了重重困难,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3.16”事件带来的不利影响,实现经济社会发展起跳、崛起振兴。今天,全县人民正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凝聚自强不息、感恩奋进的强大精神力量,努力建设幸福美丽新家园;正以蓬勃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加快推进跨越发展,共同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明天。&&&& 各位代表,五年的历程很不平凡,五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县委统揽全局、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加强监督、积极参与的结果,是社会各界特别是吉林省无私奉献、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埋头苦干、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全县各条战线上的各族干部群众,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同志,向人武部指战员,驻县武警、消防官兵,政法干警,向吉林援建工作者,向内江市、西南科技大学援藏工作者,向所有关心、支持黑水建设发展的各人民团体和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我们在总结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黑水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一是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不强,产业竞争力较弱。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处于低水平上的快速增长,产业规模小、产品市场弱,面临着增加总量和调整结构的双重压力。二是农业和农村基础薄弱,农业产业化尚未形成规模,示范带动作用不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偏低,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难度较大。三是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仍然较大。四是改革发展成本日益加大。住房改革资金不足,政府投融资平台较弱,融资难度大。五是社会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外出务工人员增多、管理难度加大,发展中的新矛盾新问题层出不穷。六是软实力发展滞后。干部队伍综合素质还不能很好适应新时期的发展要求,人才短缺问题日益突出。因此,我们唯有居安思危,奋发图强,坚定不移地用改革发展的办法解决好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以实际行动赢得全县人民的支持和信任!&&&未来五年发展目标和任务&&&&&& 各位代表,未来五年,是我们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此,我们要认真贯彻县委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切实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和竞争意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推动黑水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紧紧抓住灾后发展振兴、西部全面开发开放、中央和省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卫生部和交通部对口扶贫等重大机遇,全面贯彻落实全州“一强一地两区”战略,围绕加快发展、构建和谐、实现富裕工作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善民生、增加人民群众收入为根本,以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长治久安为保障,扎实抓好发展、稳定、民生、开放四件大事,全面加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走出一条具有黑水特色的跨越式发展道路,奋力把黑水建成阿坝州水电大县、旅游富民县、幸福美丽家园示范县和维稳模范县,为建设惠及全县各族人民的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奋斗目标是:到2016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5亿元,年均递增28.2%。财政保障能力显著增强,辖区内财政收入力争达到5.5亿元以上,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6亿元以上。接待游客达100万人次以上,实现旅游总收入9亿元以上;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0648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891元。基础设施全面夯实,公共服务水平大幅提高,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实现上述目标,我们要集中力量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以全州“幸福美丽家园示范县”为载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到2013年实现124个村幸福美丽家园建设全覆盖,用三年时间完成“幸福美丽家园”建设,两年时间完成改造提升。以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及人居环境提升为重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始终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为核心,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做大基地,做强企业,做优特色生态农业,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和农业经济效益。建成全州“幸福美丽家园示范县”。&&&& 二是以全州“水电大县”为主轴,推动工业经济全面发展。积极实施外引内联政策,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水电工业发展,到2016年实现电站总装机达129.2万千瓦,建成全州“水电大县”。培育发展锰矿产业,着力打造“矿-电-冶”水电工业发展新模式。培育壮大特色食品加工业,推动农畜产品加工上档升级,扩能增效,促进农产品就地转化,提高附加值。发展壮大冰川泉水工业,创出高原绿色天然泉水品牌,开拓市场,增进销量。发展旅游产品加工业,以荞麦等食品和手工艺品开发项目为支撑,加大旅游商品开发力度,打造旅游商品加工业发展平台。&&&& 三是以全州“旅游富民县”为契机,促进第三产业协调发展。围绕自然生态和特色文化两大主线,加大投入,强势营销,开发旅游新产品,建设休闲度假旅游基地。做特做响达古冰川、客龙沟等景区,提高接待能力。做精做细以色尔古藏寨为代表的精品旅游村寨,以乡村旅游带动群众致富。抓好色尔古至雅克夏雪山民俗风情带建设,开发温泉、冰雪探险等冬季旅游新产品,促进旅游淡旺季平衡发展。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卡斯达温为代表,大力弘扬民族文化,开发民俗旅游。坚持以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为导向,构建层次多、就业广、带动强的现代服务体系。建成全州“旅游富民县”。&&&& 四是以全县“六大工程”为抓手,夯实跨越发展基础。加快交通运输网络建设,实施县城芦花至扎窝隧道、芦米路建设,完成毛尔盖库区码头,县级货运站和农村重点客运中心,构建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络。推进能源保障体系建设,新建一座220千伏、两座 110 千伏、三座35千伏变电站,完善电网供应体系。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到十二五末城镇化率达到48%以上,完善城镇布局和形态。实施县城桥梁涵洞改造,新建第二自来水厂与污水处理厂,推进乡镇“三线入地”、排污与垃圾处理等项目建设,构建功能完善的城镇体系,提高县域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加快实施软实力提升工程,培养引进各方面的专业人才,为跨越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建成全州发展环境优质县。&&&& 五是以改善民生为重点,推进社会事业健康发展。以教育、卫生、科技为核心,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素质。继续实施“9+3”免费职业教育,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发展学前教育,新建乡镇幼儿园12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巩固县医院“二甲”创建成果,完成县疾控中心、县妇幼保健所等4个中心医院等级达标。新建县城电影院,完成乡镇有线电视网络全覆盖。实施文化强国战略,以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为重点,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从社会保障、扶贫开发等重点入手,大力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深入贯彻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积极创建省级、国家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建成全州民生改善重点县。&&&& 六是以全州“维稳模范县”为目标,提高社会管理水平。以创新社会管理为重点,加强社会薄弱环节建设,全面推进社会管理观念思路、体制机制和方法手段创新,完善“四级联创、六方参与”、“大调解”等工作机制,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加大政法公安维稳处突能力建设,完善各项应急预案,依法严厉打击分裂破坏活动。深入排查各类矛盾隐患,着力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大力弘扬黑水民兵精神,加强民兵预备役建设,强化常态民兵管理,加大军事技能培训,不断提升民兵应急分队处突能力。正确教育引导外出务工经商人员遵纪守法、诚信经商。加强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营造安居乐业、文明健康和谐社会氛围。建成全州“维稳模范县”。&&&2012年工作安排&&&&&& 各位代表,做好2012年各项工作,对于保持经济社会高位求进、高开高走,为新一届政府开好局、起好步意义重大而深远。我们要以更加高昂的斗志、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扎实的作风,振奋精神,坚定信心,把调结构、重民生、保增长、保稳定、强素质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夺取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新胜利。&2012年我县经济社会的预期目标是:完成生产总值12.8亿元,增长21.8%;粮食产量稳定在1.6万吨;农牧民人均纯收入4680元,增收780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8060万元,增长7.5%;固定资产投资21亿元;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487元,增长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000万元,增长1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1‰以内。&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着力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坚持富民强县,进一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加快发展农村经济。巩固和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全面兑现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深化产业结构调整,推进特色效益农牧业发展,力争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1.4亿元,增长 3.6%。保持耕地总量10.3万亩,粮食产量达1.6万吨左右。大力推广良种和农牧业适用技术,加快农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蔬菜、豆薯荞、道地中药材、特色水果,优质肉牛羊、阿坝中蜂养殖等特色产业。加快畜牧业繁育、疫病防治和饲草饲料体系建设,引进良种良畜5268头(只),完成杂交改良15680头(只)。鼓励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壮大龙头企业,着力延伸产业链,推进农业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大力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深入推进“家电下乡”,加快服务业发展,繁荣城乡市场,活跃商贸流通。&&&& 快速壮大水电支柱。依托水电开发,以产业突破推动县域经济加快发展,力争实现第二产业增加值8.96亿元,增长29.2%;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7.56亿元,增长53.5%。按照推进新型工业化要求,全力推进西厘、红岩、力威、龙坝、二古鲁、俄多沟电站建设步伐,力争石碉楼一二级、木苏一二级、扎窝二级、知木林、团结等电站建成投产。加快推进扎窝220千伏变电站等能源基础建设。搞好协调服务,加快矿产、天然药业、特色农产品等优势资源转化,大力培育矿产加工业。加大要素保障,确保已建成电站和冰川泉水公司等工业企业高位运行。&&&& 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发挥旅游产业主导作用,精心打造达古冰川民俗生态最佳旅游目的地。进一步规范景区标识、标牌,强化客龙沟、色尔古藏寨、雅克夏国家森林公园等景区基础设施建设。以芦花会议会址为龙头,加快红色旅游开发。加快泽盖风情小镇建设,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强化宣传营销,全面推出“生态游、文化游、彩林游”三大旅游特色,加强资源整合,推进旅游产业升级。提高旅游行业协会的协调和自律能力,加强旅游执法队伍建设。推进旅游企业诚信经营,净化、优化旅游市场环境。规范宾馆、饭店、藏家乐管理,优化发展环境,不断提升旅游行业管理水平、服务能力。力争全年接待海内外游客37.2万人次,增长55%;实现旅游收入33480万元,增长63.3%。&&&& 增强财税综合实力。坚持依法征税,应收尽收,保持税收持续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建立健全协税护税网络,加强税收征管,规范经济秩序。坚持分类管理原则,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增强政府调控财政能力。积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重点向“三农”、社会保障、教育、卫生、文化、生态建设等方面倾斜。遵循“经济发展,金融先行”的市场法则,积极支持辖区金融业的健康发展,加大信贷投入力度,促进水电、旅游及农业的快速发展。&&&& 继续深化开放合作。大力实施开放带动战略,以开放促改革、促转变、促发展。积极走出去、引进来,注重引进符合主导产业定位、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财税贡献率高的项目。拓宽开放领域,搞好项目推介,强化政策扶持,吸引更多资金参与新区开发和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坚持“引资”和“引智”相结合,注重引进先进技术和人才,提高招商实效。积极参加各类招商引资活动,年内力争引进项目1个,引进资金1亿元以上。&&&& 二、坚持城乡统筹,进一步筑牢发展基础&&&& 狠抓重大项目建设。完善项目推进机制,围绕基础建设、产业培育、事业发展和民生改善,积极争取一批重大项目。搞好藏区、灾区发展振兴和国家交通、卫生扶贫等项目储备,准确把握国家产业和投资政策取向,前瞻性筛选、规划、论证、储备一批项目,确保项目一下达即可开工建设。搞好项目争取,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加强沟通衔接,搞好宣传推介,积极争取和引进一批项目。加强资金监管,提高建设质量。&&&& 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继续加强城镇基础建设,强化城市管理,加快旧城改造和新城区建设步伐,开工建设新区自来水厂,搞好污水处理厂前期工作,完善城市公共服务功能,初步彰显黑水民俗生态旅游城市风貌。广泛倡导“人民城市人民管、管好城市为人民”的文明风尚,不断提升城市品位。&&&& 提升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等级。搞好援建项目的协调服务,确保垭口山隧道建成通车。完成交通扶贫慈坝乡、石碉楼乡两条通乡油路,芦花镇谷汝桥、晴朗乡八字桥,红岩乡布多村等5条村道安保工程。完成色尔古乡地渔村等5个村50公里通村水泥路建设。进一步规范农村客运市场,完善公路管养长效机制,提高通行能力。全力抓好毛尔盖电站绕坝路安全隐患治理,确保安全畅通。加快水利设施建设,提升5000人安全饮水工程,综合治理水土流失36平方公里。深入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扩大城市、农村互联网覆盖范围,提高网络通信质量。&&&& 加快幸福美丽家园建设。以统筹城乡发展为着力点,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线,以“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公共服务、改善人居环境、发展特色产业、不断提高农牧民收入和幸福满意度”为目标,完成33个幸福美丽家园建设,着力改善高半山村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不断提高农牧民生产生活水平。&&&& 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工程,抓好森林有害生物防治,落实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建设。巩固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成果,落实森林草原生态奖补政策,开创生态环境建设新局面。加强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和矿产资源管理,合理配置、利用土地资源。加强资源林政管理,抓好护林防火工作,努力实现连续25年无重大森林火灾目标。搞好饮用水源地水质保护、空气污染治理和噪声污染控制。加强环境监察执法,认真落实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积极创建省级生态县。&&&& 三、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推进社会事业蓬勃发展&&&&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全面实施第二轮“十年行动计划”,着力提升办学条件,巩固提高“两基”成果。继续落实好“两免一补”政策,加大贫困学生资助力度。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加强师资培训,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搞好教育扶贫,加快实施“9+3”藏区免费职业教育计划,推进民族教育事业全面发展。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加强远程教育,强化教学管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进一步推进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健全覆盖县、乡、村三级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救治和卫生监督体系。加大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和引进力度,提高医疗卫生整体水平。继续强化各级医疗卫生单位软硬件建设,完善新农合服务网络。加强艾滋病、结核病、黑热病等重大传染病和大骨节病等地方病监测防治,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创造良好的就医环境。规范和整顿药品流通秩序,继续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改革。抓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1‰以内。&&&& 推进科学技术进步。进一步加强农村科技和科普工作,着力抓好新技术、新成果、新品种的引进、筛选、试验和示范推广,为农牧民持续增收提供科技动力。深入推进科技扶贫、产业促进、服务民生等专项促进行动,抓好知识产权保护。加快科技产业化推进行动,完善科技服务体系,提高全民科技素质。&&&& 繁荣文化体育事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深入挖掘和保护以“卡斯达温”、“阿尔麦多声部”为代表的民族民间文化,培育壮大旅游文化产业。加大文化体育工作力度,不断提高竞技体育水平,积极备战国家、省、州重大体育赛事。积极发展农村公共文化事业,提升“村村通”广播电视收视率,深入推进“2131”电影工程。规范城区有线电视网络,丰富收视频道,确保信号稳定、质量提升。&&&& 四、坚持改善民生,进一步提高群众生产生活水平&&&& 提升社会保障能力。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重点解决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问题,扎实开展阳光工程,努力扩大就业范围。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城乡居民低保、农村五保和优抚补助对象正常调整机制。积极推进社会保险扩面征缴,不断扩大城镇职工社会保险覆盖范围。有序推进住房制度改革,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完成二期300套廉租房建设。加大新农合监管,参合率保持在95%以上。抓好弱势群体法律援助,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完善特困群体救助长效机制,对贫困家庭学生实施教育资助,对城乡困难群众实施医疗救助。做好老龄工作,发展残疾人事业,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加快农牧民增收步伐。认真落实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强农惠农政策,保障农牧民增收。继续大力推进特色农牧业,培育壮大豆薯荞、蔬菜、水果、干果、道地中药材等种植业特色基地,持续抓好生猪、优质肉牛肉羊、土鸡、阿坝中蜂等养殖示范户建设,进一步增强农牧产品加工增值能力,带动农牧民增收。着力拓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渠道,坚持外出转移与就地转移相结合,鼓励和支持农村富余劳动力依托当地市场和资源,从事农产品加工、经销、商贸服务等行业,帮助农牧民增收。以水电、旅游开发为重要平台,积极帮助返乡农民工就业和自主创业,鼓励和引导积累了一定资金、技能的返乡农民工自主创办各种经济实体,实现由劳务向创业转型,促进农牧民增收。&&&& 大力实施民生工程。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继续对5244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制学生发放生活补助。认真开展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行动,将符合条件的建档困难职工每人每年提供 300 至 1000 元生活和医疗救助。城市、农村低保对象月人均补助不低于157元和61元。农村五保集中供养床位率不低于40%,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覆盖率达2900人以上。认真开展包虫病调查,免费药物治疗 20名以上包虫病患者。巩固退耕还林成果7.75万亩。通过大力实施以教育助学、扶贫解困、社会保障、环境整治等为主要内容的民生工程,不断改善人民生活。&&&& 推进城乡面貌明显改善。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持续推进“五乱”、城乡结合部及背街小巷环境治理,优化执法环境。规范公路沿线建设管理,坚决制止乱修乱建,完善公路沿线广告牌制作和管理,提升城乡文明形象。广泛开展城乡环境净化、绿化、亮化、美化和街牌、路牌规范化工作,建设2个垃圾填埋场和11个垃圾中转站,切实改善城乡人居环境。&&&& 五、坚持和谐稳定,进一步创新社会管理&&&& 切实加强公共安全。严格安全生产目标考核、责任追究和行政问责,加大安全隐患的排查,深入开展道路交通、建筑施工、消防、民爆物品、食品安全等专项整治行动,坚决防止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打黑除恶”专项行动,坚决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营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建立健全信访接待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坚持“县级领导接待日”、“公开大接访”制度,完善“大调解”体系,规范信访秩序,着力解决信访突出问题。加强应急管理,健全应急机制,开展应急大演练,提高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 维护社会平安和谐。加强维稳队伍建设,全面落实维稳措施,巩固反分裂维稳工作取得的成绩。依法严厉打击分裂破坏和各类刑事犯罪活动,旗帜鲜明地反对民族分裂,维护藏区稳定。认真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加强寺庙爱国主义和法制教育,抓好“平安寺庙”建设,认真排查矛盾纠纷,着力解决寺庙、僧侣和信教群众的合理诉求,主动化解社会矛盾,不断提高社会防控能力。&&&&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万众一心的抗震救灾精神,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风尚。&&&& 强化国防后备建设。做好国防教育、国防动员和人民防空工作,加强军事设施保护,推进民兵训练基地建设。进一步发扬黑水民兵精神,积极参与抢险救灾、维稳、应急处突任务。深入开展拥军优属和军民共建活动,认真落实优抚政策,切实做好军人退役和货币安置工作,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 六、坚持为民服务,进一步推进政府自身建设&&&& 加强学习强素质。加强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理念、新举措以及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等方面的政策和知识的学习,认真研究新情况,积累新经验,不断提高抢抓机遇的能力、创新发展的能力、依法行政的能力、高效落实的能力和破解难题的能力,增强公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努力打造学习型政府。&&&& 依法行政干实事。依法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主动听取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和建议,提高议案、建议和提案办理质量。不断完善行政决策程序,加大违法决策责任追究力度。严格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备案。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努力打造法治型政府。&&&& 敬业爱岗担责任。每一位公务人员都要以爱岗敬业为己任,自觉讲政治、讲原则、讲大局。营造爱岗敬业、勇担责任的体制环境,强化政府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市场监管、经济调节职能,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进程。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坚持深入基层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大力整顿会风文风,加强督促检查,狠抓工作落实。推进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做到服务事项规范统一,服务程序公开简化,办事时限压缩提速,努力打造服务型政府。&&&& 廉洁自律树形象。严格落实廉洁自律、厉行节约的各项规定,加快惩防和诚信体系建设。加强政府采购招投标、重大工程建设、灾后重建项目、财政性资金和社会公共资金的监督管理,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着力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努力打造廉洁型政府。&&&& 各位代表,回首奋斗历程,辉煌成就使我们无比自豪;展望未来发展,宏伟蓝图让我们激情满怀。让我们在中共黑水县委的坚强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抢抓机遇,锐意进取,奋发作为,为加快跨越发展,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黑水而努力奋斗!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四川省重建基金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