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一想怎样国家合理安排排才能将货物一次运完

Hi~亲,欢迎来到题谷网,新用户注册7天内每天完成登录送积分一个,7天后赠积分33个,购买课程服务可抵相同金额现金哦~
意见详细错误描述:
教师讲解错误
错误详细描述:
当前位置:>>>
(2012龙岩)已知:用2辆A型车和1辆B型车载满货物一次可运货10吨;用1辆A型车和2辆B型车载满货物一次可运货11吨.某物流公司现有31吨货物,计划同时租用A型车a辆,B型车b辆,一次运完,且恰好每辆车都载满货物.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1辆A型车和1辆车B型车都载满货物一次可分别运货多少吨?(2)请你帮该物流公司设计租车方案.
下面这道题和您要找的题目解题方法是一样的,请您观看下面的题目视频
已知:用2辆A型车和1辆B型车装满货物一次可运货10t;用1辆A型车和2辆B型车装满货物一次可运货11t.某物流公司现有31t货物,计划同时租用A型车a辆,B型车b辆,一次运完,且恰好每辆车都装满货物.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1辆A型车和1辆B型车都装满货物一次可分别运货多少吨?(2)请你帮该物流公司设计租车方案;(3)若A型车每辆需租金100元/次,B型车每辆需租金120元/次.请选出最省钱的租车方案,并求出最少租车费.
主讲:苏海涛
给视频打分
招商电话:010-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外大街28号A座4层409
扫一扫有惊喜!
COPYRIGHT (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题谷教育 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 京公网安备相关内容:
三年级下册《口算除法》第一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在实践操作活动中理解掌握一位数除法(被除数各个数位上的数都能被除数整除的)口算方法。2.能正确、熟练地口算简单的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3.在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中学会倾听与反思。【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分木棍的实践操作活动,让学生理解、掌握几十几除以以位数的口算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1、口算:12÷4&&&&&&&& 8÷2&&&&&&& 14÷7&&&&&&& 24÷6&&&&&&& 35÷7&&&&& 72÷92、口答:(1)70里有几个十?500里有几个百?(2)25里有几个十和几个一?39里有几个十和几个一?3、教师谈话收入课题。二.& 教学例11、出示第13页主题图,教师:问根据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怎样运算?2. 出示例1。(1)赵大伯3次能运完60箱,平均每次运多少箱?观察:如用小棒来代替木箱,你打算怎样分?怎样列式?每份有多少?(学生实践操作,得出结论。)3.分好后在小组里交流一下自己分的方法。4.如果不分小棒,我们又怎样口算60÷3能?为什么用除法计算?结合学生汇报,教师板书:这样算& 6÷3=2&&&&& 60÷3=206. 试一试.(学生独立完成)&80÷4&&&&&&&&&&&& 60÷2(1)口算写出结果。(2)说说口算方法。二. 教学例1第二个问题1.出示第二个(2)问题600÷3你能口算得出结果吗?同座互说600除以3的口算过程。先独立思考,然后在组内交流一下口算的方法。2.结合学生汇报,出图验证并板书:这样算 6÷3=2&&&& 600÷3=2003.试一试。&360÷6&&&&& 640÷8二. 教学例1第三个问题1.出示第三个问题 240÷3你能口算得出结果吗?先独立思考,然后在组内交流一下口算的方法。请学生说出想的过程。2.结合学生汇报,出图验证并板书:这样算 24÷3=8&&& 240÷3=80三、巩固练习1、口算下列各题,并说说口算的方法。&&&&&& 40÷5&&& 640÷82、课堂小结在这堂课上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 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数&&&&&&&&&&&&&&&&&& 60÷3=20(箱)想:6÷3=260÷3=20600÷3=200(箱)想:6÷3=2600÷3=200教学反思:在训练中我设计了一些趣味性较强的练习,尽量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其中,成为课堂主人。&
相关内容:
三年级下册《口算除法》第二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使学生体会学习除法估算的必要性,了解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2、 引导学生根据具体情境合理进行估算,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应用数学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抽象对算式进行估算。【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1、课本例2:李叔叔他们三人平均每人大约运多少箱?2 李思家4个月用电143度,平均每个月用电多少度?二、自主思考,小组合作探究。1、列式:124÷3≈&&&&&& 153÷4≈ 2、 请学生说一说算式的意思。3 、交流展示汇报估算方法。 (1)124÷3≈&& 如何估算? 生1:124≈120&&&&& 120÷3=40&&&& 124÷3≈40生2:124=120+4&& 120÷3=40&&&& 4÷3≈1&&&&& 40+1=41分析与比较:两种方法都正确,虽有细微差异,但都接近准确值,不影响对问题的合理解决。(2)学生组内练习估算:143÷4≈生1:143≈160&&&& 160÷4=40&&&& 143÷4≈40生2:143≈120&&&& 120÷4=30&&&& 143÷4≈304、释疑解惑:引导学生归纳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把被除数看成整百(整十)或几百几十(几千几百)的数,除数不变,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进行计算。三、检查反馈:联系实际进行估算。1、每本笔记本3元,200元最多能买多少本?2、185人的旅游团要在“阳光饭店”住宿,每4人一间,最少需要多少间?第1题:(1)学生独立完成: 200÷3≈_____。生1:200≈210&&&& 210÷3=70&&&& 200÷3≈70 最多能买70本。生2:200≈180&&&& 180÷3=60&&&& 200÷3≈60 最多能买60本。生3:200=180+20 180÷3=60&&&& 20÷3≈6&& 60+6=66 最多能买66本。(2)组织学生讨论:你认为哪个答案合适?200元能估成210元吗?为什么?(3)组织学生交流:只有200元,估算时不能将200估大,只能估小。第2题: (1)学生独立列式估算。 185÷4≈ 生1:185≈200&&&& 200÷4=50&&&& 185÷4≈50 最少需要50间。生2:185≈160&&&& 160÷4=40&&&& 185÷4≈40 最少需要40间。(2)组织学生讨论:你认为哪个答案合适?185能估成160元吗?为什么?(3)组织学生交流:已知有185人需要住宿,在考虑所需房间数时,应将185看成200,这样才能保证有足够的房间。。四、引导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应用除法进行估算的例子。引导1和方法估算的过程学生对比上面两种方法进行比较五、巩固练习。(1)两种估算的过程和方法都是正确。(2)两种结果虽然有微小的差异,但都接近准确值,不影响对问题的有效解决,其中第二种方法更精确些。1、做一做第1题。让学生思考:小白兔和小花猫的想法都对吗?为什么?2、做一做第2题:估算 学生独立完成。六、全课小结,学生谈体会。【板书设计】:除法估算例2:李叔叔他们三人平均每人大约运多少箱?列式:124÷3≈ 40(箱)&& 124÷3≈ 41(箱)&&& 想:124≈120&&&&&&&&& 124=120+4120÷3=40&&&&&&&& 120÷3=404÷3≈140+1=41答:李叔叔他们三人平均&&&&&&&&&&&&&&&&&&& 答:李叔叔他们三人平均每人大约运40箱。&&&&&&&&&&&&&&&&&&&&&&&& 每人大约运41箱。教学反思:教学中,让学生不断地感受 用估算来解决具体问题的体验,培养了学生的估算意识,来帮助学生积累估算策略,掌握除法估算技能。
相关内容:
小学数学第六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案教学内容:教材第13页练习三第6-9题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熟练掌握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数和几百几十数以及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2、提高学生用多种策略解决同一个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总结概括的能力。教学重点&&&&&&& 掌握算理。教学难点&&&&&&& 提高口算正确率。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口算卡片教学过程&&& 一、& 基本练习1、口算。450÷9& 0÷10& 270-52 15×3& 37+18& 39÷3& 72÷4& 80÷530÷3& 200-26& 0+482、估算。387÷5& 426÷8& 218÷4& 142÷5 135÷7& 320÷6说一说426÷8、142÷5的估算过程。二、巩固练习1、教材第13页练习三的第7题。指名学生读题。分析数量关系。集体列式计算。说一说,为什么用除法计算。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请学生说出不同算法。2、教材第13页练习三的第8题。理解题意。说一说,题中要我们求什么。要求这两个问题,都需要哪些相关信息?说一说,为什么用除法计算,怎样计算360÷4、360÷9三、课堂作业新设计1、三年级的学生去茶园里劳动,女生有56人,男生有64人。4名学生分成一组,一共可以分成多少组?(1)读题。(2)独立分析题意,列式解答。(3)订正口算过程及结果。2、出示课件。海龟的寿命大约是青蛙的多少倍?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1)阅读所给信息。(2)讨论:根据所给信息,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3)教师板书学生所提问题。(4)尝试解决这些问题。四、思维训练找出下面每行数的排列规律,在()里填上合适的数。4& 8& 16& 32& (& )243& 81& 27& 9& (& )2& 5& 11& 23& 47& (& )8& 24& 12& 36& 18& (& )&&&&&&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练习,进一步明确了口算乘法的算理和方法,使学生能够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解决简单的问题,在计算过程中,碰到口算内容能够正确运用口算求出结果。个别同学口算方法掌握不够熟练,需加强训练,提高口算的速度和准确率。2、笔算除法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第一课时 课题 基本的笔算除法教学内容:教材第15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四第1题第一行、第2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计算方法。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概括的能力。3、掌握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教学重点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十位能整除)的笔算方法。教学难点:1、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过程中的试商方法。2、竖式的书写格式。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口算卡片。教学过程:学前准备1、口答。42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8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52如果去掉4个十,还剩下几个一?2、板演。&&&&&& 订正时,请同学们说一说是怎样求出商的,每道题各用哪一句口诀求商,我们在写竖式时要注意什么。3、导入新课。出示主题图。(1)理解图意。(2)说一说你从图中看懂了什么。(3)想一想:我们能用前几节课学过的方法来算出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的结果吗?二、探究新知1、学习教材第15页例1。(1)解决学生甲提出的问题:42除以2等于多少。(2)明确42÷2表示什么意思。(3)提问:乘法口诀表中有“二()四十二”的口诀吗?你能用前面学过的方法算出它的结果吗?(4)想一想:写竖式要分几步来写?(5)试一试,写出竖式。(6)交流笔算方法。&(7)图式结合。从图上看,每份是21根;从竖式上看,得数是21。2、师生共同归纳笔算除法的方法。三、课堂作业新设计1、计算教材第19页练习四的第1题中的&&&&&&&&&&& (1)独立完成下面两道除法算式题,请两名同学板演。&&&&& (2)教师巡视,指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3)集体订正,请同学叙述计算过程。2、看病门诊。&(1)观察、研讨计算中出现的错误。(2)改正错误之处。(3)提出改进方法。3、计算教材第19页练习四的第1题中的& 、 (1)看清题中数据。(2)独立完成。(3)集体订正。(4)回顾做题过程,总结计算方法。四、思维训练你能尝试解决同学们提出的主题图中的第二额问题吗?四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五、板书设计一位数除两位数(十位能整除)的笔算方法先用一位数去除被除数十位上的数,商写在十位上。再用一位数去除被除数个位上的数 ,商写在个位上。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在情境中提出问题,再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收集数学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笔算方法充分借助小棒操作图,使学生形象的理解了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笔算过程,明确了笔算竖式书写格式和每一次计算结果的含义,从而掌握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基本方法第一课时课题:& 用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数以及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数教学内容:教材第11页例1,第12页例2及做一做,第13页练习三1-3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除数是一位数,商是整十、整百数的口算方法,学会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2、引导学生将掌握的口算乘法知识迁移到口算除法中去,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学重点&&&&&&& 能正确进行口算。教学难点&&&&&&& 掌握口算除法的思维方法,理解算理。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口算卡片、小棒。教学过程&&&& &一、 学前准备1、口算。教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抢答。2、口答。60里面有几个十?800里面有几个百?240里面有几个十?3、把6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根?二、探究新知1、学习教材第11页例1。(1)教师:我们来帮助小朋友解决问题吧。提问:一共有多少张纸?平均分给几人?怎样理解平均分给几人?求每人得到多少张,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教师板书:60÷3(2)尝试解答60÷3(3)交流、汇报计算方法。(4)动手操作。请同学们拿出6捆小棒,分一分。(5)说说谁的方法最简单,你喜欢用哪种方法进行口算。(6)同桌交流60÷3的口算过程。教师指导,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2、学习600÷3=(1)板书:600÷3=师:这道题应怎样想呢?(2)尝试口算600÷3=(3)提问:谁能说出600÷3的口算方法。3、学习教材第12页例2。(1)教师:一共有几个班上手工课?一共用去多少张彩色手工纸?怎样理解求平均每班用了多少张,怎样列式?板书:120÷3(2)观察被除数与刚才所学例题中的被除数有什么不同。(3)引导学生独立口算。(4)说一说思考的过程。三、课堂作业新设计1、教材第11页“做一做“。(1)集体看“做一做“。(2)观察每组中上下两题的异同。(3)找出其中的运算规律。(4)独立完成。(5)验证其运算规律是否正确。(当被除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除数不变时,商也扩大到原来的10倍)2、教材第13页练习三的第1—3题。(1)独立完成。(2)边做边口述口算过程。四、思维训练1、列式并写出得数。(1)6000除以3的多少?(2)3600除以4的多少?2、抢答。(口算卡)五、板书设计用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数及几百几十数的口速算方法&&& 口算方法:用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或前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在得数的末尾添上与被除数末尾同样多的0.&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经历了口算算法的探究过程,理解并掌握了将整十数除以一位数转化成“几除以几”来计算的一般方法——将新问题转化成表内除法,接着鼓励学生利用学过的方法探索整百数、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再进一步探究几百几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体会到了“先分后合——化难为易”将新知识转化成已掌握的口算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加深了学生对口算方法算理的的理解和掌握,提高了学习效率。第二课时&& 课题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教学内容:教材第12页例3及做一做,练习三第4、5题教学目标&&&& & 1、使学生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2、使学生了解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除法的一般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口算。3、培养学生口算的能力。教学重点&&&&&&& 口算方法要灵活多样教学难点&&&&&&& 口算方法要灵活多样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口算卡片教学过程&&& & 一、& 学前准备1、口算。教师出示口算卡,学生口答得数。2、口答。450除以9得多少?被除数是8000,除数是8,商是多少?3、导入新课妈妈要买8个茶杯,每个茶杯15元,妈妈大约要带多少钱就够了?你是怎样想的?通过聆听学生的思考过程,揭示今天的教学内容。二、探究新知教师:要把66张彩色手工纸平均分给3人,每人得到多少张?用你手中的小棒跟小组成员们一起分一分,说一说。学生在小组里进行分小棒,交流算法的活动,老师巡视了解情况。教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生说出想法。问:该怎样列式计算呢?学生尝试自己计算后,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发现,老师巡视了解情况。组织学生交流汇报,只要学生说的有道理,就要给予肯定并表扬和鼓励。三、课堂作业新设计出示分桃图。1、平均每筐大约装多少个?(1)理解题意。(2)提问:要分多少个桃?平均分成几份?求什么?怎样理解“大约“两个字?(3)列式。(4)思考“怎样求出平均每筐大约装多少个?(5)集体交流。(6)质疑:为什么要将260看作是240或280,而不把它看作250?(因为240,280都是4的倍数)还有其他估算方法吗?2、估算。78÷4&& 470÷8&& 178÷683÷9&& 360÷5&& 410÷7(1)学生独立完成。可简写思考过程。教师巡视,指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2)集体订正,叙述估算过程。3、估算。71÷8&& 181÷2&& 359÷6440÷9&& 138÷7&& 323÷4请学生说出估算过程。4、用你喜欢的方法估一估。125÷2&& 378÷5&& 435÷7297÷4&& 469÷8&& 194÷6用自己喜欢的方法估算,直接说出估算结果。四、思维训练找出下面每组数的规律,在()里填上合适的数。(1)3& 6& 12& 24& (& )(2)128& 64& 32& 16& (& )(3)8& 24& 12& 36& 18& 54& 27& ()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教学,让学生借助直观图明确了一位数除几十几的口算算理和算法:将几十几分成几十和几再分别除以一位数,这样就将新知识转化成以掌握的口算来解决,明确了口算方法,小组内交流给了每个学生参与和表达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相关内容:
二年级下册《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教案苏教版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3—4页的例题,“试一试”和“想想做做”。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有余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试商的方法,懂得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学会用竖式计算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2、培养学生观察、概括能力,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1、分7个桃,每盘放3个,能放几盘,老师动画演示分的结果,学生说答案并写出算式:7÷3=2(盘)……1(个)2、提出分17个苹果,也准备每盘放3个,能放几盘,还剩几个。师生一起动画演示分的结果,学生说答案并写出算式。17÷3=5(盘)…………2(个)3、他们还有80个梨也要这样分,我们也一起来分一分、数一数。老师动画演示分的过程,分到6盘时,问学生分完了没有。如果像这样7盘、8盘、9盘继续分下去?你们觉得怎样?如果不止80个梨,有100个、200个甚至更多呢?(使学生感受具体操作过程太烦琐,感知到用分的方法计算有余数除法很麻烦,产生探索计算方法的需求。)4、板书课题:有余数除法的计算。二、以旧促新,探究新知1、教学例题⑴回到例题:有7个桃,每盘放3个,放了(&& )盘,还剩(& )个?⑵提问:怎样列算式?⑶学生尝试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⑷交流反馈下面的问题。①怎么想到商是2?②竖式里6、1怎么得来的?③展示学生错误的做法,并改正。④为什么商不是1呢?如果商1,还剩几个?可以吗?⑸小结:今后计算有余数的除法,可以用竖式计算,在计算时关键要看被除数最多有几个这样的除数。2、教学“试一试”师生在准备用气球布置教室情境图,让学生说一说,看到哪些信息?出示:老师有18个气球,平均分给5个同学,每人分几个,还剩几个?①怎么列式?②用刚学到的试商方法独立计算,学生尝试计算。③展示学生的竖式,相互评价,并交流如何试商。④说说怎么想到商是3的?3、探索余数比除数小的规律⑴比较例题和“试一试”中每道题是余数和除数的大小,你发现了什么?⑵为什么余数要比除数小?(让学生认识到如果余数比除数大,还可以再分下去。)小结:计算有余数除法,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三、组织练习,实践应用1、第2题。学生做完之后,老师出示答案,学生核对,并说说是怎么想到商几?比较上下两行题目,发现有什么区别?2、第3题。列出算式,并用竖式计算。四、全课总结,拓展延伸1、你有什么收获?2、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林林有50个果冻平均分给9个好朋友,想每个朋友分6个,够分吗?为什么?还差几个?每个小朋友最多可分几个?还剩几个?剩下的分给他的2个小弟弟,每人分几个?这时林林还有果冻吗?
相关内容:
四年级《口算除法》教学设计&教材简析:本节内容是“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也就是有关整十、整百数、几百几十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除法,由于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是进行笔算和估算的基础,同时,也为学生今后继续学习除数是三位数的除法打基础的,口算和估算技能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笔算除法的学习,所以这部分知识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教学内容:教材71例1和例2及做一做和练习十二的相关习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除整十数、几百几十数(商是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及相应的估算,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2.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口算能力。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掌握口算除法的算法。教学难点:经历探索口算除法算法的过程,理解口算除法的算理。教学准备:& 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上课的前一天,布置预习71页的例1、例2的内容,开展以下自学实践:1.自学例1:题目中已知的是什么?要求的是什么?用什么法计算?&& 列式为:_&& 80÷20等于几?你是怎么想的?我是这样想的:_2.口算扩展到估算:83÷20≈&&&&& 80÷19≈&&& 我这样想的_3.自习例2& :150÷50=?我是这样想的:_4. 口算扩展到估算:122÷30 ≈&&&&&&&& 120÷28≈我是这样想的_5.说说除数是整十数商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课堂过程:一、旧知铺垫1.填空:&&& 20×4=80表示(&&&& )个(&&& )是(&&& )。&& 90里有(&&& )个十。&70×3=210表示(&&& )个(&&& )是(&&& )。&&& 280里有(&&& )个十。2.口算:&&& 20÷4=&&&&&&&&& 30÷5=&&&&&&&& 180÷6=&&&&&&& 630÷9=& && (说说你的算法。)3.导入: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除法,探索更多的有关除法的知识。【设计意图】复习旧知,巩固口算方法,引起知识迁移,为学习新知做铺垫。二、探究新知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为了迎接校庆,学校买了一些彩旗分给各班布置教室。(1)有80面彩旗,每个班分20个,可以分给几个班?(课件出示)(2)提问:你会列式?请同学们列出算式。(3)引导学生观察算式,通过观察算式发现:这个算式和以前学过的除法算式比较,它的除数变成了整十数。(4)揭示课题,板书课题(除数是整十数口算除法)【设计意图】为学生提供具体的生活情境,以此展开教学,这样更容易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体会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用数学的眼光观察问题。2.学习口算方法(1)提问:80÷20=?&&& 教师课件演示:摆小棒图 ,帮助学生理解。&&&&& 《口 &wbr&算 &wbr&除法》教学设计&&& 《口 &wbr&算 &wbr&除法》教学设计&&& 《口 &wbr&算 &wbr&除法》教学设计&&& 《口 &wbr&算 &wbr&除法》教学设计(2)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小组内进行交流想法。(3)各组抽名汇报,教师板书 :80÷20=4 预设:a.因为20×4=80,得出80÷20=4。(&& 想乘法算除法& )b.因为4个20是80,所以80÷20=4。(想乘法算除法)&&&& c.因为8÷2=4,所以80÷20=4 。引导学生说出80看成8个十,20看成2个十,从而让学生明白8÷2=4,所以80÷20=4 。(用表内除法做除法)(4)你喜欢哪种计算方法?说说你的理由。【设计意图】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索过程,获得新的口算方法。通过讨论、交流,让每个学生有说话的机会,并通过“说”提升学生对口算过程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对于学生的各种算法,我先不急着进行评价哪种算法好,要让学生自己进行评价,自己喜欢哪一种算法就选择哪一种。因为在后面的几百几十除以整十的口算中学生自己会体会到用c种方法为最好。这里尊重学生的选择,体现了教学的民主性。3.由口算拓展进行估算:如果有83面彩旗可以分给几个班?(课件出示:83÷20≈ )&& (1) 学生独立尝试进行估算(2)汇报估算方法:83看成80,得出83÷20≈4。&&& 变式练习: 80÷19≈(3)归纳估算方法:两位数除法的估算,一般是依据四舍五入把除数或被除数看作与它比较接近的整十数,再口算出结果【设计意图】:提供实际情境学生进行估算,让学生体会到不是为了估算而估算,而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进行估算。4.玩毛毛过河的游戏(课件演示),看哪只毛毛虫速度快,第一个过河。60÷20=&&&&&&&&& 62÷20≈90÷30=&&&&&&&&& 93÷30≈80÷40=&&&&&&&&& 80÷38≈【设计意图】即学即练,将巩固练习设计成毛毛虫过河游戏,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让枯燥的口算内容变得丰富,让乏味的算理变得有情趣。三、巩固新知,拓展应用1.(课件出示)学校要给高年级同学发彩旗,有150面彩旗,每班要发50面,可以分给几个班?2.学生进行独立思考: 150÷50=&&& 预设:学生能够运用刚刚学过的知识进行迁移。&&& a.因为15÷5=3 所以150÷50=3b.因为50×3=150,所以150÷50=3 &&& c. 因为 3个50是150,所以150÷50=33. 学生汇报思考方法,师生优化口算方法,教师板书。4.(课件出示)变式练习&& 学生估算:122÷30≈&&& 120÷28≈5.夺红旗,比一比,看谁能夺的红旗多(课件演示)&&&&& 180÷30=&&&&&&& 184÷30≈&&&&& 240÷40=&&&&&&& 240÷37≈&&&&& 420÷60=&&&&&&& 420÷58≈【设计意图】先让学生自己探索口算方法进行口算,之后安排相应的估算,培养学生估算意识,从而提高口算的正确率。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也为除法试商做准备。同时,在夺红旗的游戏中,让学生在快乐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四、巩固练习、提高应用1.玩啄木鸟治病的游戏(出示卡片)请你判断,把不正确的改正过来。&&&&& 270÷90=4&&&&&& 122÷60=2&&&&& 398÷50≈8 2.玩摘苹果游戏(出示口算卡片)看谁算的又快又对。&&&&& 90÷30=&&&&& 180÷30=&&&&& 360÷40=&&&& 150÷50=&&&&& 162÷40≈&&& 280÷73≈&&&& 178÷60≈&&&& 270÷92≈【设计意图】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内练习口算,使学生熟练掌握整十数除整十数、几百几十数的口算和估算,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五、课堂小结: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认为哪种口算方法比较简便?六、布置作业:练习十二第1、2题。&&& 板书设计口算除法例1:80÷20=4(1)因为4个20是80,所以80÷20=4(想乘法算除法)(2)因为8÷2=4,所以80÷20=4 (用表内除法做除法)例2.&&& 150÷50= 3(1)因为(&&&&&&&&& )所以(&&&&&&&&&&&& )(2)因为(&&&&&&&&& )所以(&&&&&&&&&&&& )
相关内容:
三年级《口算除法》学案教学目标 :& 1.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掌握用一位数除整十数、整百数和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迅速地进行口算. 2.学生认真口算和检查的能力得到提高。 教学重点: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口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用一位数除整十数、整百数和两位数的算理,正确地进行口算 教学准备:课件;每组准备60根(6捆)小棒。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1.口算:8÷4=&&&&&&&&&& 9÷3=&&&&&&&& 35÷5=42÷7=&&&&&&&& 14÷2=&&&&&&& 24÷6=2.口答:(1)60里面有(&&& )个十,400里面有(&&&& )个十。(2)240里面有(&&& )个百和(&& )个十。(3)84里有(& )个十,(& )个一。3.二年级时我们已经学过了简单的口算除法,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口算除法。(板书课题: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口算除法)二、探究新知,生成问题 出示课件,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片,根据你的观察, 看看从这幅图里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你能用你已有的知识解决这个问题吗? 1、把这些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几根? 学生回答:60÷3师:那60÷3等于多少呢?(1)学生先独立思考,在小组进行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对于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以提示其用小棒摆一摆。   (2)各小组派代表在班级中反馈本小组想到的计算方法。估计学生可能出现以下四中算法:①想口诀二三得六2×3=6&&& 6÷3=2&& 60÷3=20 ②20×3=60&&& 60÷3=20 ③6个十除以3是2个十,即就是20④通过摆小棒看出,把60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0根。师:同学们的想法很对,那我们看看图片中的这位小女孩是怎样想的?师生一起看大屏幕。这位同学的做题方法跟我们同学的第几种算法相同呢?生:第四种算法。师:那60÷3这个算式怎么读呢?生:60除以3.师:同学们读得很对,那现在老师在给大家教另一种读法,它还可以读作3除60.(3)反馈练习:教师出示600÷3、6000÷3,让学生说说&& 这两题的商各是多少呢?第一个问题轻松解决了,老师相信下面的第二个问题对同学们来说也不难。 2.课件出示课本例3把66张彩色手工纸平均分给3人,每人得到多少张?师:你是怎样计算的?小组里面说说。 生:66 ÷3=22(张)师:那同学们是怎样算的结果是22呢? 生:可以用摆小棒的方法算得结果为22.师:同学们的想法很好,那现在我们来看看图片中的这位小女孩是怎样做的呢?(师生一起看大屏幕)师:同学们都掌握了吗?那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96÷3=和46÷2=分别等于多少呢?3.小结: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在计算时可以如何思考? 可以想口诀,还可以用以前学的乘法运算来思考,还可以用数的组成的知识来解决。只要能正确的计算,什么方法都可以。 三、巩固练习 教师出示课件上的练习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让个别学生回答。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我们学习了一位数除整十数、整百数和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还学习了除法算式的另一种读法。 五、布置作业课本练习三的第5题和第9题。板书设计:&&&&&&&&&&&&&&&&&&&&&&&&&&&&&&&&&&&&&&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第一课时& 口算除法例1 把这些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几根?60÷3=20(根)答:每份是20根。例3 把66张彩色手工纸平均分给3人,每人得到多少张?66 ÷3=22(张)答:每人得到22张。
用百度搜索本站内容
用360搜索本站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合理安排时间ppt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