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越三国元素凉山彝族服饰饰

总访问量:
主办: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承办:楚雄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系统运行维护:楚雄州人民政府办公室信息中心
技术支持:昆明东讯科技有限公司,联系电话:1编者按:凉山彝族的服饰,多姿多彩,风格独具。历史上,由于彝族支系众多;居住分散,因此,各地服饰区别明显,样式各异,带有浓厚的地域色彩。凉山不少地区四季冷凉,气候变化不大,所以彝族服饰季节性不强,察尔瓦(披衫)常年皆着。彝族支系繁多,各地服饰差异大,服饰区别近百种,琳琅满目,各具特色。
  滇西型彝族服饰  这类服饰主要流行于云南西部的大理、思茅、临沧、保山等地。妇女上装多为前短后长的右大襟衣,下着长裤,系围腰,套坎肩。巍山、弥渡两县之间的山区女装色彩艳丽,多绣花纹,佩带绣花毡裹背,其他地区较质朴、素雅。其头饰或戴布帽,或包青帕,喜缀五彩缨络、串珠等饰品。颇有南诏王室贵族华美艳丽的遗风。过去男子穿右衽大襟长衫,宽脚裤,头包青帕,腰系布带或皮兜肚,现在多穿时装。  红河型彝族服饰  这类服饰主要流行于滇南红河地区,以建水、石屏、元阳等县最为典型。妇女服饰多彩多姿,既有大襟右衽长衫,也有中长衣和短装,普遍着长裤,衣罩外套坎肩,系围裙;头饰琳琅满目,多以银泡或绒线作装饰;服饰色调极浓,并贯用配套的对比色,鲜艳夺目,装饰性很强;图案以自然纹形为多几何纹次之。男子服饰与其他地方相差不大。  滇中及滇东南型彝族服饰  主要流行于以昆明、文山,以及同这两个地区相邻的红河州部分地区。  女装的主要款式为右襟或对襟上衣,长裤,个别地方着裙。以白、兰、黑为底色,多饰动植物花纹图案和几何图案。其头饰各地差异很大。昆明地区的部分彝族青年妇女,头戴“鸡冠帽”,形如鸡冠,用大大小小各种银泡镶绣而成,做工精细;老年妇女一般挽发髻。圭山一带未婚妇女头饰布箍,在双耳部位缀一对三角形绣花布饰,脑后吊一束串珠垂向胸前。弥勒及路南部分地区彝族妇女以双辫缠头并包黑内,留一束头发垂于脑后,以珠串、银链、贝壳、绒线花色为饰。文山、西畴、马关、富宁等部分地区妇女头包黑巾或顶花帕,头饰简单,而丘北、开远、泸西等部分地区的妇女则头饰十分丰富,饰品有银泡、绒线球、花和贝壳等。这一类型的男子一般穿对襟衣、外套坎肩、着宽档裤,有的还扎绑腿,头包黑巾。  服饰特色  彝族男女都外着“察尔瓦”和彼毡。“察尔瓦”彝名“瓦拉”形似披风,用撵制的粗羊毛线织布缝制而成,一般13幅,每幅宽七八厘米,多染为深蓝色。以圣乍地区的最为华丽,边缘镶有红、黄牙边和青色衬布,下边吊有30厘米长的绳穗。被毡用两公斤左右羊毛缝制而成,薄如铜钱,折以6厘米宽的皱折.一般为30至90折,上方用毛绳收为领。多为原色或蓝色。察尔瓦和披毡是彝族男女老幼必备之服,白天为衣,夜里为被,挡雨挡雪,寒暑不易。
  彝族服饰对比强烈的颜色,纹样繁多。中年人服装的纹样较青年人为少,使用颜色为天蓝、绿、紫、青、白等色,素貌庄重。老年人多用青、蓝布,一般不做花,仅以青衣蓝边或蓝衣青边为饰。服装的花纹、花边,它有浓厚的民族地方色彩和生活气息。有日、月、星、云、天河、彩虹等天象,有山、河等大自然图,有鸡冠、牛眼、羊角、獐牙等动物方面的图,有叶、花、火镰、发辫、几何形等植物和什物图。装饰品美丽庄重、色彩鲜明。花样繁多、多以全、银、铜、玉、石、骨等为原料,铸造、打制、压制、镶嵌、雕刻部分为本地手工工匠制作。过去凉山彝族男女多赤足冬天或出远门时,脚穿用麻绳或草绳编织的草鞋,内穿羊毛织成的形似靴子的毡袜,或裹棉、毛绑腿以护脚和御寒。  彝族的绣花衣  云南彝族妇女大多擅长挑花刺绣,在彝族地居住地区,彝族妇女都穿着精美的花衣裳。彝族妇女的服装多为宽边大袖的左衽衣服,在衣服的胸襟、背肩、袖口或整件衣服上用红色、金色、紫色、绿色等颜色的丝线挑绣各种花纹图案,在衣领上还镶嵌有银泡。此外,彝族妇女还喜欢在头巾、衣襟、坎肩、衣裳的下摆、围腰、腰带、裤脚、裙边等处绣上各式鲜艳、寓意深刻的花纹图案作为别出心裁的装饰。  挑花刺绣是彝族服饰的特点。彝族妇女几乎人人都是挑花刺绣的能手,她们从小就在母亲的指导下学习绣花、挑花、补花的技巧,学习平绣、绉绣、缠绣、帖绣等针法。彝族姑娘的嫁衣,是彝族长辈和小伙衡量姑娘才能的标志。彝族姑娘若不会绣花或绣得不好,就算人长得再漂亮,也难找到如意郎君。彝族妇女的服饰从头到脚都有各式各样的绣花,每一朵花都是一件精美的工艺品,都值得作为民族刺绣标本去研究它,去保存它。
责任编辑:wangzhe
&&&[3]&&下一页
世界服装鞋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世界服装鞋帽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表明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3、若因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电话:400-779-0282,或者联系电子邮件:
,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4、在本网发表评论者责任自负。
相关新闻:
以下内容,可能对你有帮助:
VIP企业推荐
原价:面议
现价:面议
原价:面议
现价:面议
原价:3.00
现价:3.00
原价:25.00
现价:8.00
原价:面议
现价:面议
原价:面议
现价:面议
原价:2.00
现价:1.50
原价:面议
现价:面议
原价:面议
现价:面议
原价:面议
现价:面议
原价:面议
现价:面议
原价:面议
现价:面议
原价:面议
现价:面议
原价:面议
现价:面议
原价:面议
现价:面议
原价:面议
现价:面议
原价:面议
现价:面议
原价:面议
现价:面议
原价:25.00
现价:25.00
原价:15.00
现价:13.00
原价:面议
现价:面议
原价:面议
现价:面议
原价:面议
现价:面议
原价:面议
现价:面议
原价:10000.00
现价:8000.00
原价:10000.00
现价:8000.00
原价:10000.00
现价:8500.00
原价:面议
现价:面议
原价:面议
现价:面议
原价:面议
现价:面议
原价:15.00
现价:13.00
原价:300.00
现价:280.00
原价:10.00
现价:8.00
原价:6.00
现价:6.00
原价:12.00
现价:10.00
原价:100.00
现价:80.00
目前已有 13万 订阅用户
约夫 波士中国总代理
各种规格铜合页、不锈钢门铰、铁门铰、铝拉手、锌合金拉手、不锈钢拉手、铜门插、推插、暗插及各种五金制品
专业以代理销售杭派、温派为主体及集合国内六大派系近千家品牌的女装\女鞋
天帝龙男装彝族:跨境格局在渐行渐远 _中国作家网
彝族:跨境格局在渐行渐远
来源:中国民族报 吴楚克 马富英
  彝族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之一,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民族。彝族还是一个跨居我国、越南、老挝三国的跨境民族,在越南和老挝被称为倮倮族。
  一、彝族的人口和分布
  1.国内分布情况。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统计,2010年我国彝族人口为871.44万人。其中,云南彝族人口共计502.8万,主要集中分布在金沙江、云江和哀牢山、无量山之间的地区;四川彝族人口共计178万,主要分布在凉山彝族自治州、峨边彝族自治县、马边彝族自治县、石棉县、泸定县、九龙县等地;贵州彝族人口共计84.28万,主要分布在毕节市、六盘水市等地区;广西彝族人口共计0.7万余,主要分布在隆林各族自治县的德峨、克长、者浪、岩茶等4个乡的10多个村和那坡县的城厢、百都、下华3个乡的9个村寨,余者居住在西林县、田林县内。
  2.国外分布情况。一是越南的倮倮族。许多民族学家与史学家认为,第一批倮倮人是明朝(约公元15世纪)时期因不堪残暴的封建统治而由我国迁入越南同文县的,约有1万余人。出于同样的原因,17世纪又有五六千倮倮人迁到越南苗旺地区。与此同时,西北地区一位倮倮族酋长率部下攻占了越南莱州省的大部分地区。除了15世纪和17世纪这两次大规模的迁移外,以后陆续有少量的倮倮人从我国迁入越南或从越南返回我国。越南的倮倮族主要居住在北部的河江省、高平省和老街省。越南倮倮族人口数据在相关著述里的信息不一,学者徐绍丽等人编著的《列国志-越南》中指出,1999年越南倮倮族有3000人。另有一种观点认为,越南彝族包括倮倮族和濮拉族,而据1994年4月越南人口普查统计,倮倮族有3307人,濮拉族有9046人,两者合计约1.24万人。
  二是老挝的倮倮族。综合老挝和我国的相关研究,老挝的倮倮族是因战事直接从我国云南省南部的哀牢山区迁移过去的,迁移的时间大概是在18世纪。老挝倮倮族是我国彝族的一个支系,在老挝则是一个单一的民族。据老挝1995年的资料统计,老挝倮倮族人口是1430人,主要分布在老挝丰沙里省靠近我国边境的地区,在南塔省的勐醒县、乌都姆塞的北部也有少量倮倮族分布。
  二、彝族的民族文化
  1.&语言文字。我国彝族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分为东部、北部、南部、西部、东南部和中部6种方言:东部方言主要分布在贵州和云南东北部;北部方言主要分布在四川和云南两省;南部方言主要分布在云南和广西;西部方言主要分布在云南西部;东南部方言主要分布在云南东南部;中部方言主要分布在云南中部。彝族有自己的文字――古彝文。古彝文是世界六大古文字之一。世界六大古文字中,目前只有古彝文一项还在我国西南彝族聚居地区存活、传承和使用,是古文字的“活化石”。
  越南和老挝的倮倮族与我国的彝族同源,语言皆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文字现已失传。&
  2.历法。我国彝族至今还保留着一种鲜为人知的古老历法――彝族十月太阳历。据推测,十月太阳历法渊源于远古伏羲,大约有上万年的历史,它把中国的文明史追溯到埃及、印度、巴比伦三个文明古国之前。彝族十月太阳历将一年分为10个月,每月以鼠日为月首,12属相循环3次,在猪日终结为月末,每月36天,一年360天,另加5日“过年日”,习称“过十月年”,全年为365天。每隔3年多加1天,即闰年(闰日),为366天。奇特的彝族“向天坟”墓葬形式就是彝族古代天文观象台的演变,与其十月太阳历有着密切联系。
  越南倮倮族也有自己民族的历法,一年分为11个月,每个月对应一种动物,依次为虎、蜂、蛇、熊、马、山羊、猴、鸡、狗、猪、鼠。
  3.民俗文化。我国彝族有许多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按其传统的社会功用,彝族的传统节日可分五大类:祭祀性节日、庆贺性节日、纪念性节日、社交性节日、农事性节日。其中火把节和彝历新年是彝族最为盛行和隆重的传统节日。彝族的婚姻习俗主要表现为一夫一妻制、同族内婚、等级内婚、家支外婚、姨表不婚、姑舅表优先婚。
  越南倮倮族创造、继承并发展了富有特色的民族文化。其中,传统的铜鼓、象形文字,高超的耕种和狩猎技术,丰富的民间艺术,都是他们丰厚文化成果的见证。铜鼓是越南倮倮族负有盛名的传统乐器,由族长保管,平时埋在地里,一旦族内有人亡故,便将其挖出以备跳出殡舞时使用。越南倮倮族引以为豪的民间艺术还有民间故事、刺绣、民歌、舞蹈等。
  老挝倮倮族也保持了一定的民俗文化。如老人去世时,老挝倮倮族就从地里挖出铜鼓来办丧事,办完后又将铜鼓埋到地下;老挝倮倮族一年举办两次节会,即二月的“大金江节”和三月的“小金江节”(新年节)。
  三、彝族的跨境问题与发展趋势
  1.国家认同趋于稳固。彝族的主体起源并长期生活在我国境内,对其他地区居住的彝族产生了重要影响。出于对共同历史记忆的认知和对同源民族文化的认同,中、老、越三国的彝族之间的民族认同朴素而明晰,彼此之间具有天然的民族情感和亲密的跨境活动。如越南倮倮族至今还保存着一些彝文古籍,如《指路经》、《献牲书》、《叙情书》等;越南倮倮族为死人送葬时,时常邀请我国的彝族毕摩(一种祭师)为其敲打铜鼓送亡灵。在当代,随着中、老、越三国各自针对边疆民族扶贫开发的一系列政策的实施,彝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相关利益得到各自政府的不断关注和保障,各国的彝族对各自国家的认同逐渐趋于稳固。
  2.民族文化日渐式微。在现代化的冲击和其他民族的影响下,越南、老挝的彝族传统文化日渐式微。如在越南高谅省保乐地区,有少数老人虽然至今还保留着有倮倮族文字的珍贵文物,但是他们已经不认识这些文字了;而越南倮倮族男子的服饰已与当地苗族、岱族没有区别了;老挝倮倮族还保存着少量先祖器物,但只有部分老年人懂得少许古倮倮语;老挝倮倮族的民族服饰也已失去传统特色,其民族传统文化正在消失。总之,随着时间的推移,境外彝族与我国境内彝族间的整体共同性逐渐减弱,而部分差异性正逐步扩大,最终将与我国的彝族渐行渐远。
  3.边境贸易前景广阔。边境贸易是中、老、越三国的彝族跨境往来的主要形式。老挝境内的倮倮族同老挝市场的经济联系很少,他们购买物品都会来我国的集市,一是因为地缘条件的便利,二是因为我国集市的物品多而便宜。为提高老挝北部人民生活,近期老挝政府制定了加快北部山区工业的发展规划,即以琅勃拉邦经济为中心,开辟“中国―磨丁―南塔―会塞―泰国经济走廊”等经济走廊,开放老中磨丁边境贸易区等3个边境贸易区,为我国与老挝的边境贸易提供了重要平台。上世纪90年代以前,越南北部边境地区的大部分省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基础设施落后。近年来,越南倮倮族也利用地缘、族缘优势,积极参与到中越边境贸易中。如今,越南北部边境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已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了。
  总之,随着中、老、越三国对边疆民族地区的开发扶持,以及中国-东盟自贸区发展、东盟互联互通等项目的深入实施,中、老、越三国的彝族经济社会也将在更有利的内外环境中得到健康长足发展。
电话:010-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网络工作室首届中国传统与现代彝族服饰(彝绣)设计大赛7月开启__凉山地区新闻门户网站
凉山媒体网站
州市政府网站
凉山日报新媒体
首届中国传统与现代彝族服饰(彝绣)设计大赛7月开启
  本报讯 在你的案头,有没有关于彝族服饰方面的大胆时尚设计已经被搁置太久,如果有这样的创意财富,那么你登台亮相的时候终于到了。
  6月11日,记者从第七届中国&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筹备工作领导小组获悉,为发扬彝族传统文化和体现彝族服饰的精、巧、美,充分展示彝族服饰(彝绣)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培育和发展彝族服饰(彝绣)产业,打造彝族服饰(彝绣)文化旅游品牌,今年7月30日-8月6日,将在西昌火把广场或凉山民族演艺中心,举办中国首届传统和现代彝族服饰(彝绣)设计大赛及展演活动。
  活动将面向全国征集优秀彝族服饰(彝绣)设计作品,进行评选展示、展演及颁奖。凡是有服装设计、制作能力或彝绣刺绣手艺的个人均可参赛。
  服装作品要求服装款式、布料选用、花样设计新颖简洁,能体现彝族人的特色,富有创新性、全民性、观赏性、实用性。参赛作品必须是参赛者本人独创、且未公开发表过的作品,作品设计稿件(现代装)须附彩色图样及文字说明。
  需要设计的款式主要以老、中、青男女装为主,传统装和现代装分别进行比赛。其中现代装分春、夏、秋、冬四季设计,可适当辅以其他配饰。传统装设计作品可以是独自设计制作、改良创作新品,也可以是将民间优秀的传统装进行复制翻新的作品。
  需要注意的是,参赛作品若为系列设计作品,必须符合大赛的主题和宗旨,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及实用性。
  彝绣产品则依据色彩、纹样、题材、布局、工艺、技术创新等综合因素进行评价。窗帘、壁挂、桌布、杯垫等家居装饰的彝绣产品,背包、钱夹、挂饰等彝绣旅游小商品均可参赛。
  报名时间为今年6月20日,报名地点在州旅游局规划科,作品应征(实物提交)时间是7月10日。
  本次大赛及活动由中共凉山州委、凉山州人民政府主办,州火把办、州旅游局、州总工会、州民宗委、州文化传媒集团承办,17个县市协办,目前全州各县市都在积极筹备中。
  本报记者 米赢 实习记者 王维华
[ 责任编辑:]
扫一扫,用手机看新闻!
用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12月4日,为期三天(12月4日至6日)的&2015年中老越三国(普洱)边境商品交易会&(以下简称&边交会&)在普洱市江城县勐康口岸开幕。
  据介绍,本次&边交会&由云南省商务厅和普洱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江城县人民政府和普洱市商务局共同承办。本次&边交会&以&开放&合作&共赢&为主题,分别开展普洱市与老挝和越南双边领导会晤、开幕式、商贸展销、招商引资(旅游)推介、边境文化展演等活动,以进一步推进中国、老挝、越南双边经贸交流合作,促进双边共赢发展,造福双边地区人民群众。
  本次&边交会&是中国、老挝、越南沿边地区经贸交流的一次盛会,为国内外企业加强交流、寻求合作、互利共赢、开放发展提供了重要平台。据了解,本次交易设置展区面积10万平方米,设置展位310个。共有我国各省市区及老挝、越南、泰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余户企业参展。参展商品有普洱特色产品、五金机电、农机具、家用电器、旅游产品及老挝、越南等国的根雕、玉石、金银首饰、民族服装、农副产品等特色商品。
  据了解,普洱市有两个国家级一类口岸、一个国家级二类口岸和17条通道。2015年,普洱市预计实现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达8.4亿美元,增长11%。口岸出入境人员突破140万人次,增长11%以上。
  勐康口岸是云南省经老挝通往东南亚最便捷的陆路通道,是普洱市对外开放的重要前沿。针对勐康口岸的区位和优势,普洱将进一步加强与老挝、越南、缅甸、泰国、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合作,将勐康口岸打造成中国连接东南亚和南亚的重要区域性国际交通和物流枢纽。在勐康口岸规划建设仓储物流转运中心、连通境内境外的特色农产品交易市场、农副产品边境贸易加工业园区和面向东南亚国家的五金机电、农机具专业市场等,做强做大对外开放贸易平台。
  相关链接:
  普洱市具有&一市连三国、一江通五邻&的独特区位优势,地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中心位置,陆地与越南、老挝、缅甸山水相连,澜沧江湄公河纵贯全境,连通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与周边国家地区文化相通,人文相亲,传统友谊源远流长。国境线长486公里,有两个国家级一类口岸、一个国家级二类口岸和17条通道,是&南方丝绸之路&茶马古道的源头,是中国通往印度洋,连接中南半岛,打造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重要战略节点,建设澜沧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布局的重要交汇支点,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前沿窗口,具有得天独厚的沿边开放优势。近年来,普洱市积极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孟中印缅&、&中新&经济走廊和云南省建设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发展战略,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政策,秉持亲诚惠容,加强与周边交流合作,着力促进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协同推进战略互信、经贸合作、人文交流,努力构建互利合作共赢开放新格局取得明显成效。
  勐康口岸是云南省经老挝通往东南亚最便捷的陆路通道,是普洱市对外开放的重要前沿。随着国家深入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和扩大沿边开放,云南省着力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加快推进普洱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建设,普洱市充分发挥江城县&一城连三国&的区位优势,全力把勐康口岸发展为中国面向老挝及连接东南亚通道中的陆路重要窗口,云南省重要的边境口岸,普洱市面向东盟的商贸流通基地,中老边界上一个集边境加工贸易、生态休闲、民俗文化为一体的边境旅游风情小镇。
  按照普洱市对外开放的总体布局,全市正举全力加快建设&一轴一核二区三园&。&一轴&是以昆曼国际大通道为轴线,打造普洱至勐阿、江城二条支线,联动境内外发展外向型经济;&一核&是以思(茅)宁(洱)一体化建设为核心,联动景谷、景东、镇沅和墨江4县,发挥综合服务、集散辐射、承接转运、内外联动的核心作用;&二区&是以澜(沧)孟(连)西(盟)和江城2个片区,加强对外开放前沿阵地建设;&三园&是加快建设边境贸易加工园区(主要布局在江城、孟连、澜沧、西盟边境四县)、特色生物产业园区(主要布局在思茅、宁洱、墨江三县区)、林化产品加工园区(主要布局在景东、景谷、镇沅三县)作为支撑,促进对外开放转型升级。通过加快&走出去&步伐,创新合作方式,拓展合作领域,完善合作机制,加快推动外经、外贸、外资联动发展,境内外产业联动发展,形成利益共同体,促进区域共同繁荣发展。
  目前,勐康口岸特色农产品交易市场、边民互市集贸市场场馆基础设施已基本建成,将引进中老越等国家有实力的商家进驻经营特色农产品及其它商品,为中老越三国人员和特色商品交易提供固定的场所和良好的环境,进一步促进市场搞活、繁荣,口岸物流、人流增长。勐康口岸边境旅游已实现省内异地办证,正申报国家验收后实现国内异地办证。勐康口岸环境优美,管理规范,通关便利化不断提高,综合服务能力全面提升。以口岸经济发展,构建与周边国家资源互用、市场互动、发展互助、成果互享的对外开放发展新格局正在形成,也为国内外有识之士提供了广阔无限的商机。
  记者 余光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云南法制报出版许可证:滇报出证字第0053号
Copyright &  云南法治网(泛亚法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云新网前审字
&&& 云电子公告备案130001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彝族民族服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