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回事,好像我每次耍游戏都不能自动切换显卡,其实我也不知道道怎么去设置一下。我说下我笔记本电池坏了的

我明明切换到独显,可是电脑检测到的还是集成的,用鲁大师测试一下15分,我在设备管理器里把集成禁用了,屏幕立马黑了,而独显禁用了,没有变化,貌似切换不到独显的。求救,我的是海尔7g,有遇到和我类似的吗
你的显示器连接线是不是插在集显接口上了
Re:[morizio,2楼]&笔记本的,我也不知道,反正在nvidia控制面板里有切换显卡的选项,但切换后还是集成的
到笔记本去转转吧
.cn/images/upload/upc/tx/itbbs//_.jpg
用朋友的Z13也出现这种情况,切换后GPU-Z还是识别的集显估计是要高性能负荷下才会显示出来
随身小蜜 4400+ & 南海mini(极度悲剧)
F41A KST 1G DDR2 667 酷鱼9 250G 索泰9600GSO米格(悲剧卡) 长城P4-300-PFC 长城L226+(白)
n卡好像是自动切换的吧.
走别人的路,让自己笑自己。
.cn/images/bbs4/logo/.jpg
应该是自由切换出的问题吧!
.cn/images/bbs4/logo//4.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其他登录方式:23.62G 类型:角色扮演语言:英文时间:日
904M 类型:其它游戏语言:英文时间:日
2KB2.96G544KB
35.16G1.56G2.05G2.63G1.19G
周热门资讯
周热门大作估计一些人看到看到我这个问题就想喷了答主觉得外置独显这个方案很好呀。RMBP作为一个便携本,有了外置显卡的补充也可以当个游戏本。多了这样一个扩展坞,一方面解决MacBook显卡不能升级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弥补了短板。所以答主就想搞个外置显卡,可能也算是一种diy吧答主觉得3k左右有个可以搞定。答主开始也搜了别的答案感觉有点看不懂#usb 3.0转hdmi线高清接口 外置显卡转换器#这个线是用来连接显卡盒与电脑的吗。为什么不用雷电。而是采用USB3.0
——————————————————————已补充Mac下驱动傻瓜驱动安装方法Adobe系列软件确认可以在Mac下硬件加速,垃圾桶Mac Pro的持有者们可以上了new Mac Pro下Windows无法使用eGPU,感谢
的反馈。另外我也不知道知乎管理员对于不友善的定义是啥,似乎骂人也算友善行为?我只能说我没空去一个个去和评论中觉得有用没用的人理论,直接删除屏蔽,我这里容不下你。爱看看,不看没兴趣你就别逼逼,长篇大论搞得谁很在意你的看法似的。——————————————————————“你就肯定骑自行车上高速不会超速?”你就肯定Mac没法开满分辨率最高画质打游戏?这是前几天在推特上和人理论笔记本用台式机CPU是否是个傻逼行为的时候别人呛我的一句话,这里当作题目。先描述一下背景,最近我和题主有着一样的困扰,老在学姐家和学校之间来回奔波。在冒出了想要去认真打打风暴英雄的大学联赛的想法后,再购置一台可靠的高图形性能&del&游戏机&/del&计算机放在学姐家成了眼下的当务之急。在受够了所谓的游戏本,准系统,DRL(Desktop Replacement Laptop)还有各家新出的Mini游戏台式机过后,我对在笔记本上实现这个目标是没有抱期望的。然后我有了这个列表一套下来USD$715,算下来RMB¥4200左右。穷学生GTX980 Ti啥的就不想了,960打个风暴英雄应该还是拖得动,就是有可能打一半因为CPU蓝屏死机…But anyway, mission completed! 点击立即购买。如果故事进行到这里我也没有脑抽,那么也不会在这里回答你的问题了。下了单过后我突然想起来,可能暑假要东奔西走实习一下,而且家里的机器也是五六年前的了,老骥伏枥一下暴雪那优化的像翔一样的SC2引擎,应该会很难。如果再配一台电脑,配好一点未免也太浪费,配烂一点又很不值。现在笔记本的性能瓶颈在于显卡而不是CPU,那么如果能在Macbook上再拖一张台式机显卡,那么问题应该可以得到解决。毕竟现在用的retina Macbook Pro 2012-Mid里面是3720QM,5年前的笔记本CPU
跑跑下来和现在的台式的FX-8320比还要高10分。能够充分利用现有的硬件,应该可以节省一部分开支。而且不是马上Thunderbolt 3要允许外接显卡了吗,到时候新的Macbook出了还能把外接的显卡用Thunderbolt 3接到新的电脑上,继续发挥作用。相比无论是可升级性还是移动性都差的不是一点半的的AMD攒机方案,似乎研究一下外置显卡比较划算。那么一段时间的搜索过后,Amazon的单子就被cancel了。介于中文的关于Macbook外接显卡的资料也非常缺乏,几个商业论坛上面的内容也基本就是互相抄抄,谷歌翻译一下。在自己
操作后,这里我也把目前比较成熟的Macbook/iMac/Mac Mini的外接GPU方案(以下简称eGPU)做一个总结,希望能够帮到一些有同样情况还在观望的同学。评论有人说这很折腾。文章长不长,长。为什么这么长?因为我把我每一步的选择的利弊,每一个做错的地方都写了出来,让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自己组eGPU的同学能够理解为啥要怎么选,为啥要这么装。在至少看过一遍文章并理解自己的系统的情况下,整个系统从拆开包第一个装到完全装好不会超过一个小时的时间。一个小时估计你台式机主板都还没拧上机箱呢。同样,这也可以解决大学宿舍里不想配台式机/Macbook是主力机器打游戏不给力/内置独显温度太高受不了/客厅想要4K电脑显卡带不动等各种用户痛点。 ~~~~~~~~~~~~~~~~~~~~~~要完成以下内容,您需要这一些天赋/技能:基础的攒机与动手能力(会装显卡,接电源,基础的改装,会用万用表啥的)中高级的Windows修复技巧(会CMD,知道怎么修分区表)中级的英语能力(至少配合谷歌翻译你要知道人家在帖子里说啥吧)足够的耐心灾害恢复能力(操作前任何重要资料备份,切记!备份!) ~~~~~~~~~~~~~~~~~~~~~~下面正文开始。——————————————————————草拟实现方法:基本的想法就是通过一个转接装置,把Thunderbolt转化为PCI-E接口。笔记本外接显卡并不是一个很新颖的东西,这玩意儿在很早之前就流行过。之前的笔记本电脑很多都带有一个ExpressCard接口,比如早些时候的大法本,IBM本(那时候还不是联想),Dell本,甚至我原来的08款MBP都有。这玩意儿其实就是个笔记本版热插拔的PCI-E接口,大概就eSATA和SATA的关系差不多。国内外的厂商很早就推出过通过ExpressCard转接PCI-E的产品,价格也是各个档次都有,比如EXP GDC (就一个PCB板子,似乎是国产的,¥300左右)Bplus PE4C V3.0 (就一个PCB板子,似乎是台湾的,国外比较火,说比GDC好用,¥400)ViDock 4 (德国货,这个不光有个卡还有可以放下显卡的盒子,似乎也自带电源,¥1500)(图片来自某品牌官方淘宝店
(图片来自某品牌官方淘宝店
,看左边那一坨即是,另外转接器和电源并没有在画面内)那么之后就是想办法把Thunderbolt给转一个ExpressCard就行了,然后我看论坛上大家都在用一个叫Sonnet's Echo ExpressCard Pro的东西,$150左右,算下来一套适配器大概RMB1000出头。这样下来就是笔记本雷电口
—接—& Echo ExpressCard —接—& 转接卡上插的显卡这是方案1。另外一个想法就是把原来设计用来插PCIE功能卡(PCIE网卡,PCIE SSD)的雷电转接盒改造,直接把显卡用转接盒和电脑连接,这样就是笔记本雷电口 —接—& 转接卡上插的显卡弊端就是因为生产Thunderbolt都需要Intel邪恶联盟授权,虽然看上去需要的东西变少了,但是转接盒都很贵,比如有AKiTiO Thunder2 (¥1500,市场上最便宜的,盒子很小,只提供25W)Sonnet's Echo Express SE II (两条PCIE,盒子够大,85W,¥4000)Sonnet III-D (三条PCIE,盒子超大,300W,¥7500)维进 NA211TB (两条PCIE,250W,¥7500)(有个盒子显然看起来正规很多,图片来自某央企淘宝店 (有个盒子显然看起来正规很多,图片来自某央企淘宝店
)等等等等,反正各位老爷大概就懂了,电力够的,能塞卡的,基本上都能再买两台电脑了。就剩下个AKiTio Thunder2的价格能看,店里还不够,塞个GTX960还塞不进。虽然有弊端,但是这是方案2。为啥没有专为PCI-E设计的接显卡的盒子,长度够,带电源散热?因为Intel不让啊。知道了现状,下一步就谈谈如何选择。接口界面的选择:Macbook Pro外接显卡,其实大家最担心的就是性能问题。毕竟目前流行的PCI-E 3.0标准的带宽达到了16Gbps。用常理想一下,要外接一个性能消耗如此大的部件来说,笔记本常用的接口是不够的,这也是很多人唱衰eGPU的一个主要理由。你接个性能很好的GPU,结果全部瓶颈都在接口上了,就像开个跑车在学校教学楼走道上跑,怎么都跑不开。不过这都是“靠常理去想”,实际上Macbook上那个我们基本上从来就没有用过的Thunderbolt接口,从11年第一代开始,就可以提供10Gbps的带宽,13年后的Mac提供的Thunderbolt 2更是可以提供20Gbps的带宽,已经要大于PCI-E 3.0所需要的16Gbps了。而ExpressCard在2009年更新2.0之后就没在吭声过,导致他的带宽只有4.0Gbps,小于不少的显卡的需求,所以利用ExpressCard来解决的话性能瓶颈是肯定的。(原图链接
,8500分段以AMD FX-8370为主,已经非常接近High-End Gaming PC的标准了。后面部分有我自己跑分的截屏)那这么看来Thunderbolt性能上占优很多,特别是对于13年之后的Mac来说,带宽几乎已经不成问题。虽然ExpressCard解决方案便宜很多,但是跑不动花了钱没蛋用啊对不对?更心寒的是在后面的搜索里面看到了ExpressCard的解决方案,每次开机都需要在Boot画面反复插拔卡求系统识别,更是感觉这个方案不是很靠谱。几个国产的解决方案感觉看上去做工都不是很过关,拔得烧个显卡主板啥的岂不是得不偿失?还有个原因,这样搞显卡也是裸在外面不说,线也是超大一堆…感觉一不小心就要被家里的猫大爷咬断,或者被我妈直接当垃圾扔掉。身为一个有洁癖的处女座,我觉得不能这样,于是开始研究唯一落在预算期间的AKiTio Thunder2能否达成目标。PS: 另外说一下老毛子的BizonBox。500刀带个电源号称专为Mac设计的解决方案,但是最近爆出来他家并没有Intel的生产许可,意思就是他其实只是做了一个内部集成的Thunderbolt-&expresscard-&PCIE的解决方案。硬件的准备与安装:决定了AKiTio Thunder2,先来看看硬件方面都要啥。首先是Mac。基本上来说,任何带有Thunderbolt的Mac都是可以的,即2011年和以后的Mac Mini, iMac, Macbook Air, Macbook Pro(包括 17’’
Macbook Pro w/ 6770M)。这里一定要分清雷电接口和普通的Mini Displayport,不要东西都买了搞了半天发现自己电脑上其实只是一个外部显示器接口…显卡这边先还是决定买GTX960。转接方面一个AKiTio Thunder2盒子是要买的,这边买盒子就自带了一条Thunderbolt线,还有盒子的电源。(想象中的示意图,显卡就在里面,图片来自AKiTio官方淘宝店)(想象中的示意图,显卡就在里面,图片来自AKiTio官方淘宝店)因为盒子不能够提供足够960的电力,所以按照论坛上的说法有两个解决方案。1.
买一个普通的台式机电源,通过短接20pin来模拟按下开关启动,然后只用4pin/6pin给显卡供电2.
买一个二手的某型号220W Dell电源适配器(已停产),改装线后给显卡供电方案1比较不美观,方案2比较不安全。犹豫了很久我还是决定了安全优先,保护投资。短接20pin我也觉得不是特别靠谱,万一回形针接错了烧了咋办?然后有买了个叫做
的东西。因为Thunder2的电压也是12V,为了减少需要的墙壁上插座数,我又去买个了4pin-12v圆头的转换器,这样一个台式机电源就可以带盒子和显卡了。显卡方面,因为Thunder2是设计来给小型扩展卡用的,内空非常的小。所以大多数人都是直接把盒子后面给敲掉,然后把显卡放到开着顶盖和没有屁股的盒子里(不要小看老美的动手能力,焊上去的东西说bent就bent了…)比如这样(原图链接
)不过最近黄老师家有打算入侵客厅,推出了不少小型化版本的ITX卡,其中就有GTX 960。在查询了Thunder2的内空数据后,我比较肯定没有夸张的风扇的技嘉和EVGA的GTX 960 ITX是能够塞得进去不用敲掉屁股的。而且GTX 960也完全能够满足我风暴英雄的需求。如果故事进行到这里我也没有脑抽,那我就买了960了。但是很明显,我又抽了。不知为何手贱,我突然想到了NVidia的VR似乎是有最低的显卡要求的。上老黄家一看,
,最低要求GTX 970。虽然我觉得自己不太可能会去跳这个坑,但是,万一呢。于是一张技嘉GTX 970 ITX就已经躺在家里了。总计:Akitio Thunder2 PCIe Box
$200GTX 970
$299EVGA 430W
$29刚刚$500,如果显卡拿GTX 750 Ti的话能在$350全套拿下,在淘宝看了一下算下来RMB¥2200左右的样子。~~~~~~~~~~~~~~~~~~~~~~一天后:整套到了是这个样子,我还买了一个5毛钱的万用表以防万一。这里要说一下那个Thunderbolt2的盒子,非常皮实,空盒子简直比MBP还要沉。屁股两个Thunderbolt口,我们插任意一个就行。下面的DC 12V我是试了一下,买的4PIN-DC12的转接头12V那边中心部分口子太小插不进去,投资失败。屁股两个Thunderbolt口,我们插任意一个就行。下面的DC 12V我是试了一下,买的4PIN-DC12的转接头12V那边中心部分口子太小插不进去,投资失败。打开盒子的方法是拧开后两个大头螺丝,直接把内部全部拉出来。我拍了一张可以清楚地看到里面的主板转接出来的PCI-E接口。盒子做的非常贴心,所有的螺丝都是大头螺丝直接手拧就行了。注意摸显卡之前摸一下桌子凳子的铁腿放一下静电。直接显卡插上去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大小刚刚好有没有!我真是机智啊。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大小刚刚好有没有!我真是机智啊。可是本命年是不会这么轻易的放过我的..............................................................................因为SLI口显卡高了1cm放不进去,这是几个意思...?算了算了,反正盒子工作的时候也需要散热不能放进去。至少我还没有像老美们还得把盒子的菊花拆了放全尺寸显卡...接下来开始接线,先找出20PIN主板接口和8PIN显卡供电口。20PIN用来控制电源的开关,8PIN用来给显卡供电然后把买的20PIN控制器插上去,像这样前面那个小开关,在3的位置就是关闭,1的位置就开机,猴子都会用。前面那个小开关,在3的位置就是关闭,1的位置就开机,猴子都会用。再之后,把PCI-E供电插到显卡上然后连接上盒子的电源,Thunderbolt线拿出来(先不要接),硬件部分就结束了。然后连接上盒子的电源,Thunderbolt线拿出来(先不要接),硬件部分就结束了。软件的准备与安装:因为是准备用来打游戏的缘故,基本上我打算就只用弄Windows端就可以了(是啦是啦我知道Mac OS也有客户端啦,Mac的设置我有空再填坑了)而且这里有一个限制,Mac这边因为不支持Nvidia Optimus技术,所以每张显卡只能计算自己的部分然后通过自己的接口显示出来,任何需要使用外置显卡的程序必须要外接显示器才可以,对我来说意义也不大。Windows这边因为有Nvidia Optimus加持,可以让外置的显卡计算好需要计算的内容后,发给内置的显卡再显示,所以使用Macbook自己的屏幕也可以。AMD的卡我不是很清楚,不过似乎A卡也有自己相应的技术?另外一点是,因为回传图像不可避免的会吃掉一部分可用带宽,所以使用笔记本内置屏幕相比直接使用外置显卡链接外界现实来说,会有10%~20%的性能损失。不过相对于650M到GTX 970近10倍的性能提升,损失20%也没啥问题。打开Thunder2和GPU的开关,插上线,然后打开Mac,按住Alt,选择Windows,进入。出现这个,Ok,说明显卡已经识别出来了。因为Bootcamp只带了notebook版本显卡的驱动程序,这个时候我们去黄老板家下载桌面版本的Nvidia驱动,安装,然后重启。出现这个,Ok,说明显卡已经识别出来了。因为Bootcamp只带了notebook版本显卡的驱动程序,这个时候我们去黄老板家下载桌面版本的Nvidia驱动,安装,然后重启。到目前位置最折腾的地方来了。决定了Windows后不得不面临一个Error 12的问题。在电脑的内存大于4G的情况下,通过Bootcamp安装的Windows会因为系统的32位寻址范围问题(对,你的64位系统也有这个问题),划分不出来足够的空间给外置的显卡,因而会导致在设备管理器中显卡无法启动,显示错误代码12。这个时候有两种解决方法:1.
把Bootcamp装的系统转化为EFI启动2.
手动把寻址范围扩大到36bit,让操作系统可以给外置显卡分配资源Bootcamp实际上是在EFI中模拟了一个BIOS让Windows来启动,所以Windows会在这个BIOS中碰见寻址的问题。论坛上不少人的解决办法是直接把Windows转化成源生EFI启动就可以了,这样Windows就不会有32位寻址的问题(硬件加载方式不同),不仅Windows启动速度提升了,还能实现Plug n Play插上就玩爽歪歪。这里因为不同的Mac的情况不同,我分开说。********************对于2013年后的Macbook,可以直接将Windows转化为UEFI然后就可以实现插上就用。将现有系统在不重装的情况下转化为UEFI的教程在
这里面讲的非常清楚。唯一可能出现的问题是GTP fdisk无法写入分区表,因为Mac现在有rootless保护。一步一步图文关闭Rootless的教程在
如果转化成功,你的msinfo32中的BIOS模式应该显示为UEFI。********************转换后启动步骤,先打开Thunder2和GPU的开关,插上线,然后打开Mac,按住Alt,选择Windows,进入。对于的Macbook,EFI是有问题的。最开始我啥都不知道就去做死,先在Mac下面更新了Windows 10的分区表,划了几百兆空间出来,然后找优盘做启动盘,有的没的半夜整了一两个小时,转化成功。开心了。然后就傻逼了。不知道水果是故意的还是无意的,EFI引导有问题,在EFI模式下引导的Windows,声卡硬件ID会莫名其妙的出错。换句话说就是,没声音。解决方法也不是没有,改EFI里面的文件。而且因为EFI的限制,Windows必须是默认启动的系统,每次切进了Mac都要重新修改才能找回声音。意思就是这台Macbook就要变成一台Winbook了。一气之下半夜5点,直接Windows 10整个分区铲掉,重装Windows 8.1。改方案2。方案2基本上被一个软件垄断了,这玩意儿叫DIY eGPU Setup 1.x。一个techinferno的大牛写的解决eGPU的寻址问题(error 12)的软件。国内的EXP和其他厂商提供的方案,无非就是用你懂的的办法利用这个软件解决的。这个软件要卖$25。是的,你要为这个软件付钱。在给作者的Paypal打了25块钱以后,不到两个小时作者就发来了非常详细的操作指南。我建议大家为这个软件付费而不是去网上搜刮,毕竟这是别人的劳动成果,和我把砖从这里搬到那里,和工人造汽车,和小明当项目经历做出垃圾手游一样,都是付出了努力的。********************这玩意儿的工作流程非常简单,安装eGPU-&通过管理员运行C:\eGPU中的setup-disk-image-&选择Y生成devcon-&如果你是非中文系统,进入V:\config\,删掉devcon中的PCI Express相关项目-&重启进入eGPU 1.2,按2-&PCI compaction-&except SATA-&然后chainload-&testrun-&回到了系统选单,再选eGPU 1.2,回车,回车,进入系统,Error12消失。以后每次挂在eGPU进入系统的时候就eGPU 1.2,回车,回车,进入系统即可。********************硬件的启动步骤一样,先打开Thunder2和GPU的开关,插上线,然后打开Mac,按住Alt,选择Windows,进入。另外11-12年的Mac因为Bootcamp的关系,Intel的集成显卡在Windows中是不挂载的。导致Nvidia的驱动程序不能启动Nvidia Optimus,所以图像无法回传到笔记本的屏幕上。这样要么就转换到EFI然后外接一个声卡,要么就买一个显示器/利用现在的显示器才能使用独立显卡。anyway,已开心。收工与性能测试:开心了当然马上就要让兄弟们爽爽,登陆风暴英雄,SC2引擎立刻识别出了GTX 970并且默认所有设置到极限。打了一把,嗯嗯嗯进去读完条GPU就掉电了。What The Fuck?经过一番利用五毛万用表测试后,确定是电源自动关机。再使用替换法排除后,确定是29刀的EVGA 430W是个报废品。WhatTheFuck?于是拆了台式机,把台机上面的电源抠出来点亮系统like的那位朋友,这样不太好吧?点亮成功!跑起来就是这个样子的啦!马上跑个性能测试看看。這里我没有用卡吧专用3DMark跑。我并不是一个跑分党感觉去买个30刀的软件不是很值。这里推荐一下
,Unigine出的专业显卡跑分工具,只有300M大小。跑分结果1160左右,设置是DX11 xAA 全屏,最高画质,最高曲面细分。这里可以看到GTX 970和GT 650M都出现在了GPU里面,但是只有970参与了运算。这个分数大概是一个什么档次呢,根据网友们的跑分结果
,大概是i5+GTX770 (1121分)或者FX-HD(1125分)或者是i5+R9 290(1287分)左右。我个人来说是相当满意的,也希望这结果可以打消一部分老司机们对于性能的顾虑。好了,那么施工到这里也算结束了。共计花销在$500左右,解决了我需要在不同的地方购买3台大约$750的PC问题,节省了$RMB左右吧。同时兼具了较好的可升级性。不知道你的台式机/游戏本现在有没有我的Macbook强力,欢迎评论区晒分,记得设置要调整到一样分数才有可对比性哦。——————————————————————Mac下显卡的设置方法,因为前面的Win的都说我搞得太啰嗦,我这里写简单点傻瓜安装包: 步骤:0. 按照前文搭建好硬件1. 开机按Command+R,进入Recovery OS,打开Terminal,输入 csrutil disable ,关闭Rootless以安装Nvidia/AMD官方Mac驱动2. 执行以下命令curl -o ~/Desktop/automate-eGPU.sh /goalque/automate-eGPU/master/automate-eGPU.sh
chmod +x ~/Desktop/automate-eGPU.sh
cd ~/Desktop
sudo ./automate-eGPU.sh
3. 按照提示输入Y确认下载官方驱动,Y确认安装驱动4. 重启电脑,enjoy注意因为Nvidia官方驱动的限制的原因,不能够在操作系统中热插拔显卡,否则kernel panic(也就是会死机)插好thunderbolt给卡上电再开机,要拔线先关机
&img src=&/30d00da1b1c_b.png& data-rawwidth=&625& data-rawheight=&49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25& data-original=&/30d00da1b1c_r.png&&
不是不现实,很现实,且很容易实现:&br&使用 Akitio Thunder2 PCIe Box 外配一个适合你显卡功率的电源&br&&br&官方效果图是这样:&br&&img src=&/f5179af8caeabb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5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f5179af8caeabb_r.jpg&&网友的毒图:&br&&img src=&/6aa70be797ae04fd59ddbe_b.jpg& data-rawwidth=&2048& data-rawheight=&136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48& data-original=&/6aa70be797ae04fd59ddbe_r.jpg&&&img src=&/9f2d4dd197a33e43e2dad339_b.png& data-rawwidth=&1200& data-rawheight=&9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00& data-original=&/9f2d4dd197a33e43e2dad339_r.png&&&br&在 OS X 下显卡性能会有一定的损失,而且 OS X 下游戏也很少。考虑到 Thunderbolt 设备会被识别成 PCIe ,可以考虑 BootCamp 一个 Windows 用于游戏。&br&&br&可以参考讨论:&a href=&///?target=http%3A///implementation-guides-appl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Implementation Guides&i class=&icon-external&&&/i&&/a&
不是不现实,很现实,且很容易实现: 使用 Akitio Thunder2 PCIe Box 外配一个适合你显卡功率的电源 官方效果图是这样: 网友的毒图: 在 OS X 下显卡性能会有一定的损失,而且 OS X 下游戏也很少。考虑到 Thunderbolt 设备会被识别成 PCIe ,可以考虑 Boot…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不负责修电脑,也不管找机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