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承兑汇票垫款罚息责任人垫款可以诉讼吗?

股票/基金&
恶意透支法律责任是否有失公平 银行诉讼催款过度
漫画/朱慧卿
  经济下行压力不减,银行坏账率却在不断攀升、风险增大,为此,方面纷纷加大了信用卡欠款催缴力度。记者采访发现,今年以来因透支转为信用卡诈骗犯罪的案件出现大幅增长。但与此同时,“诉讼催款”因立案门槛不高是否被银行过度使用?“恶意透支”的责任认定是否有失公平?这引起一些消费者质疑。
  “因卡获罪”案增多
  南昌某公司职员万某发现,自己透支某银行白金信用卡1.5万多元不到一年时间,就连本带息翻倍变成欠款3.6万多元。因不满银行利息和滞纳金等计算方式,万某赌气之下对银行随后的催款电话和短信“带着情绪置之不理”,直到银行一纸诉书将他起诉到法院。南昌市西湖区人民法院近日以信用卡诈骗罪一审判处万某拘役4个月,缓刑6个月,并处罚金2万元。
  根据近日公布的《2012年第二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报告》显示,截至上半年,信用卡透支余额增长47.2%,而坏账总额也随之增加10.2%,信用卡坏账总额达132.66亿元。专家认为,在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信用卡业务风险进一步加大,由于银行纷纷加大了催款力度,类似“因卡获罪”的情况或将继续增多。
  南昌一家事业单位的涂先生质疑道:“银行一方面到处摆摊、盲目发卡,既不严格审查甚至不予审查;另一方面又鼓励消费者多透支,来获取利息和手续费。当消费者真有一天还不上钱,还要承担法律责任,岂不是银行在诱导消费者犯罪?”
  还有部分消费者表示担心:真正费尽心思用信用卡进行违法犯罪行为的毕竟是极少数,但现行的法律规定对普通消费者而言,会不会导致打击面过大,惩罚过重?“诉讼催款”的立案门槛不高会不会导致银行过度使用这种催款手段?
  “诉讼催款”门槛不高
  为打击信用卡经济犯罪,2009年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相关:“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3个月仍不归还的”,被认定为“恶意透支”并触犯刑法。
  这一司法解释成为银行催缴信用卡欠款“最终武器”,却也令部分消费者“身陷囹圄”。
  某银行南昌分行信用卡业务负责人坦承,随着信用卡风险日益显现,催收工作已成为各发卡银行的重要工作。但传统的电话、信函,甚至上门等催缴手段往往缺乏威慑力,而“诉讼催款”的立案门槛不高,某种程度上鼓励了一些银行动用这个“最终武器”进行催款。
  记者采访中发现,在一些案件审理的实际操作中,部分法院由于对“恶意透支”重要条件之一“两次催收”认定的理解不同,也使部分普通消费者容易从透支转为信用卡诈骗犯罪。
  一名经常负责经办此类案件的基层法院庭长表示:“实际审理中,法院认定"两次催收"主要凭银行方面提供的发信函或者短信记录作为证据,持卡人是否收到不再是考虑因素,那些没有收到催缴通知的被告人应该说是比较遗憾。”
  缩小刑事打击面
  “正如前段时间网上讨论的ATM机多吞钱要等2个工作日处理,多吐钱客服5分钟便赶到的银行"吞吐两重天"一样,这也是银行和消费者责任义务诸多不对等的一个体现。”关注信用卡经济犯罪的南昌市律师王隆彬认为,现行的法律对信用卡犯罪量刑偏重,打击面偏大。
  为此,王隆彬建议,从法律层面可适当提高立案门槛,防止银行可能过度使用“诉讼催款”;在法院审理操作上,对“两次催款”的认定应以持卡人收到的有效催收为准;而在量刑上宽严相济,尤其是对于没有“非法占有为目的”的非恶意透支的持卡人,应依据民事途径解决双方纠纷,尽可能地缩小刑事打击面,以有利于形成一个好的金融环境。
  “毕竟银行更关心的是能否追回欠款,让人受到刑法处罚并不是他们的目的。”(,)零售事业部负责人叶飞也表示,在法院未判决或公安机关未立案之前,持卡人偿还了这些透支金额,就不要再追究刑事责任。
  相关报道
  信用卡透支几十万
  父母无奈卖房还债
  2010年,上海市民老周的儿子小周月入两千办理了12张信用卡,借了近10万元的高利贷。在倾尽所有帮儿子还清债务后,老周说已经致电各家银行客服,告知不要给儿子办信用卡。没想到,4个月后,小周又从9家银行办出了13张信用卡,欠几十万元,最终,老周一家不得不卖房替儿还债。
  造成上海周先生一家信用卡透支“悲剧”,除了儿子小周的自身原因外,几个“帮凶”起到了落井下石的作用。
  信用卡管理的制度漏洞是最大的“帮凶”。一个持卡人办理多家银行的信用卡,银行却不知道。这是造成周先生一家“悲剧”的原因之一。
  银行间对信用卡的恶性竞争是另一个“帮凶”。各家银行为争夺信用卡市场,早就把准入门槛和制度规定抛之脑后,信用卡申请审核形同虚设。
  信用卡管理混乱不仅造就了无数卡奴,而且也给银行带来了金融风险。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信用卡坏账总额达132.66亿元,当季增加12.31亿元,增长10.2%,其坏账风险远远高于贷款资产。
  本组稿件综合新华社、《新京报》
09/20 10:2009/21 07:0809/21 07:0809/21 07:0809/21 07:0609/21 07:0609/21 07:0609/21 07:06
银行精品推荐
特色数据库:
精品栏目: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专题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弟媳在银行做信贷的,有一个贷款人不能如期还款,她自己要负责任。跟我妈妈说帮那个人向我妈借款20万,15天付利息2000块。保证说那个贷款人自己做生意的,有房产,有经济实力。还说,这个钱不是向别人借不到,只是利息那么高,不想便宜了外人而已。  弟媳和弟弟不孝,和妈妈闹翻了,几个月从来没有来过一个电话。一打电话来就是为了这事。我妈还是不忍心不帮儿子,想借这笔钱。 我自己不是银行专业的,第一次听说垫款的事情,无法判断。而之前的家庭纠纷让我无法相信我弟媳,有可能她只是为了解自己之困,对我妈有可能遭受的损失,不是那么在乎的。  想问问大家,如果仅仅从风险角度考虑,这款能不能借?
楼主发言:4次 发图:0张 | 更多
  不能借  
14:07:46  不能借  -----------------------------  请问可以详细说说吗?谢谢
  借了收回来的可能性不大  
  都说了还不起,自己拿钱去补???银行坏账也不用做业务的自己补吧,肯定有猫腻!钱多的话当我没说  
  没听说过。。。放贷的需要业务员自己补上。你最好了解清楚再说  反正我是觉得别借
  @erzongdada 5楼
14:16:25  没听说过。。。放贷的需要业务员自己补上。你最好了解清楚再说  反正我是觉得别借  -----------------------------  之前听她说过不良贷款她们是要自己补的。是地方性的民营银行,以前的农村合作社。
  请问有在银行工作的吗?能不能说说,这样垫款的收回来的机会大不大?跪谢!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以下试题来自:
单项选择题核心银行系统“()应收及暂付款-个人贷款诉讼费垫款账户”用于个人贷款业务项下发生的诉讼费用应收及暂付款挂账。
为您推荐的考试题库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操作失误导致银行垫款的案例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操作失误导致银行垫款的案例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3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行政诉讼举证责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