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航天发射场的商业发射发展得怎么样?和中国日本相比如何

张京南:如何评价国际商业航天_凤凰商业
张京南:如何评价国际商业航天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11月14日,由凤凰网联合东风日产启辰品牌举办的《从&品质&启程》航天沙龙在北京举行。在全民正为神舟十一号顺利飞天自豪不已的当下,凤凰网特地邀请了中国太空经济论坛专家委员会专家
11月14日,由凤凰网联合东风日产启辰品牌举办的《从&品质&启程》航天沙龙在北京举行。在全民正为神舟十一号顺利飞天自豪不已的当下,凤凰网特地邀请了中国太空经济论坛专家委员会专家栾大龙,国家高技术航天领域专家委员会委员黄志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国际太空》杂志副编辑庞之浩,中国运载技术研究院航天专家张京男,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启辰事业部副部长李广涛以及启辰品牌首席产品工程师姚斌参与本次航天沙龙,分别来自航天领域和汽车领域的5位嘉宾分享自己在领域内的切身体会,畅谈自己对中国航天&匠心&精神的认识以及对商业航天未来的看法。中国运载技术研究院航天专家张京南活动现场中,张京南一来就紧贴本次沙龙《从&品质&启程》的主题,打趣沙龙&品质很高&,幽默的他瞬间燃起在场听众的热情。身为中国运载技术研究院航天专家的他,犀利地指出了当前商业航天发展的格局存在的问题,认为&要提高航天产业的经济性,就必须加强其商业属性&。【以下为张京南主题演讲实录】这次的沙龙规模不是很大,但是可以看到品质很高。我们给大家展示一下国际商业航天,了解了这个之后,就可以了解世界航天是怎样的现状,以及商业航天是怎样的现状。当前,欧美国家的私营企业在航天产业发展中取得了显著成效,随之而来的是&太空经济&、&商业航天&、&航天商业化&等关键词,但国内外并未对这些概念有统一而明确的定义。我们也知道,航天活动涉及系统种类多,开发主体也较多,且应用领域广,这使得难以准确去衡量航天产业的商业化程度或商业属性。因此我把航天活动分成了五个部分,从每个部分的商业化属性进行观察,这样就能够去量化地判断商业化属性。包括运载工具研制主体、运载工具发射主体、航天器研制主体、航天器在轨运控主体、应用与服务性质五部分。首先是运载工具研制主体,运载工具的研制在国外都是分品牌进行,造火箭和将火箭与商业市场对接的两个部门是分开的,造火箭的部门是商业公司或者是政府。运载工具发射、航天器研制、航天器在轨运控的主体均为商业公司、政府部门、国际组织和军方。至于应用与服务,则有商业、科研(像空间站)、民用(包括政府部门气象的预测等)、军用(导弹、情报)等方面。基于刚才划分的方法,我们把2016年到现在所有的航天活动来一一列举。以美国为例,运载器研制是洛马公司负责,运载器发射是ULA公司,航天器研制是波音公司、轨道ATK公司、洛马公司等,航天器在轨运控是美国空军、NASA、美国海军等。卫星是由美国空军来发射,使用过程中由美国空军来进行定位。再看看美国的SpaceX公司,SpaceX目前还没有在美国纽交所上市,自己研制和发射火箭,个性比较强,它的应用全都是商业和科研性质。SpaceX的商业属性,除了体现在它自己本身是个商业公司之外,它所有的订单全都是商业化。至于印度所有的火箭研制、发射、航天器的研制航天器在轨控制都是由印度空间研究组织政府部门去规划、制造、生产、运营。但是此前,这些工作全都是由印度政府部门来从事,由政府直接来做商业化,没有通过企业给政府配套。印度的火箭还是比较强悍的,也拿到了很多订单,虽然它是政府部门主导,但是它的商业化程度还是比较强。今年还有以色列也发射过一次火箭,以色列主要发射军用卫星,火箭制造由以色列宇航公司完成,也就是国家的科研机构承担。由航天局来主导发射,宇航公司研制,国防部在轨运控。类似的还有朝鲜,全部工作都由国家航天局来主导,更不具备商业化能力。通过这样全面的判断,我们可以看到,美国传统火箭的航天商业化其实是不强的,因为火箭的制造和发射成本非常高,国际商的商业订单是非常难达到的,所以我们不要认为美国的传统航天产业很强,其火箭商业化运作基本上是没有的。但是美国的火箭品质还是挺高的,只不过它为军防和联邦政府服务,没有在世界上拿订单。2015年的情况跟2016年的情况是一样的,商业的色彩非常浓。欧洲去年的情况跟今年差不多,基本上都是进行商业应用。而日本则是三菱重工主导,只有一次商业发射,其他发射都由美国和日本内阁卫星信息中心承担。对比之下我们可以总结,欧洲和美国商业航天活动的企业商业属性都比较强,大部分都是商业公司从事,因为它们都是上市公司和私营公司去承担航天活动,所以非常注重经济效益,商业化色彩比较强。因此我认为,为了提高航天产业的经济性,需要加强航天产业商业化属性,研判该产业链中某一活动或行为的商业属性或商业化程度,以商业化促进经济效益。
[责任编辑:李艺基 PSY021]
责任编辑:李艺基 PSY021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新闻官方微信
48小时点击排行人民日报新闻
印度发展航天技术
  庞之浩
  日,印度在其东南部的赫里赫里戈达岛上的航
天中心,发射了1枚载有印度、和的3颗卫星的“极轨
卫星运载火箭”(PSLV,又叫C—2)。这不仅是印度首次以1箭
3星发射卫星,还是印度首次发射国外卫星,从而表明印度已进
入世界商业发射市场。印度航天科学家说,这是印度35年的航
天计划中的一个里程碑。印度空间研究组织的负责人9月28日宣
布,印度将在下个世纪发射一系列通信和遥感卫星。
  近几年,印度航天技术发展突飞猛进,而且航天经费也一
涨再涨。日,印度宣布,年印度航天预
算将增长16%,达175.5亿卢比(合4.129亿美元),它占印
度所有科学机构总经费的17%。
  印度之所以能在航天业异军突起,除政府重视外,还与印
度采取重点发展、国际合作、进入市场、统一管理等战略方针
有关。由于经济不发达,因此印度便把有限的资金主要用于对
国民经济有重要价值和推动作用的遥感卫星和通信卫星上。当
局认为,印度的主要实际问题是人口多,文盲比例大,灾害频
繁,资源开发落后,要改变这些必须首先发展这两种卫星。
  印度在发展卫星过程中根据国情选择了一条既强国自主,
又广泛争取外援之路,并具有自己的特点。例如,针对印度特
点,从70年代起,印度采取了“双管齐下”的方针,一方面购
买国外通信卫星,另一方面自己研制卫星,从而使自己的通信
卫星迅速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今年4月2日升空的印度卫星—2E
上载有22个转发器,其中一半的转发器租给了国际通信卫星组
织,这是该组织首次向它的成员国租用卫星转发器。印度通信
卫星还有气象观测能力,这是它与众不同之处。其第一代通信
卫星由福特公司研制,第二代则仿造,但关键部件还是从
美国进口。印度现又开始研制更为先进的第三代通信卫星了。
  印度积极参与国际航天市场竞争,也促进了其航天技术的
发展。印度不仅出租通信卫星转发器,还出售大量遥感卫星图
片给美国、和发展中国家。由于其遥感卫星的图片分辨率
高,且价格比美国和卫星图片便宜,所以很受欢迎。印度
现在还插足卫星发射和卫星移动通信市场,投资“铱”卫星系
统、定购静止轨道移动通信卫星、发射国外卫星等就是最好的
例证。印度现已收到一些国外卫星发射或搭载的订单。
  注重卫星应用是印度航天业成功的一个重要法宝。印度通
信卫星在普及教育、天气预报、改善通信条件等方面发挥了很
大的作用;利用遥感卫星图片解决实际问题已成为印度航天的
一条亮丽的风景线,它已广泛用于农作物的监视和估产、盐碱
地制图、环境保护、减灾防灾、城市规划、水资源和土地管理,
等等。很多印度渔民是按卫星数据的指导出海打鱼的。印度的
卫星地面系统也很发达,使卫星应用工作进展顺利。以其小天
线孔径终端(VSAT)为例,印度已建立了两个国家级的大型VS
  在运载火箭方面,印度也不示弱。目前已经投入使用的“
极轨卫星运载火箭”,能把1.2吨的有效载荷送入太阳同步轨
道,费用只有欧美火箭的一半。印度定于1999年底首次发射“
静止轨道卫星运载火箭”(GSLV),运载能力与阿丽亚娜
—4相当。若获成功,它不仅将成为美国、欧空局、、中
国强有力的竞争对手,还可用于发射洲际导弹。
  为军事目的服务也是印度花血本发展航天的一个重要因素。
由于其遥感卫星分辨率达5米,若降低卫星运行高度分辨率则可
高达2.5米,所以西方专家认为,印度实现发射侦察卫星的目
标为期不远了。印度军方早在1996年就曾接管了印度遥感卫星
的使用权,以便搞军事监测。印度最近已决定把一颗即将发射
的遥感卫星改装成导弹监视卫星,它能发现邻国导弹发射的准
备活动,分辨率为2.5米。
  印度目前还在研制天文卫星,甚至雄心勃勃地开始搞微型
航天飞机了。
《人民日报》 (日第7版)
人 民 日 报 社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
电话:(010)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