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陈仓区财政局赤沙信用社人员内外勾结刁难贷款户,

详细内容页
关于印发区安全生产委员会组成人员及其职责的通知
610321AJJ/2
公开目录: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文&&&&&&&号:
宝陈办字〔2016〕3 号
Copyright & 2005 - 2016 www. All Rights Reserved.
主管:宝鸡市陈仓区人民政府 主办:宝鸡市陈仓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宝鸡市陈仓区数字化信息服务中心&& 电话:&& 邮编:721300详细内容页
陈仓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610321FGJ/6
公开目录: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文&&&&&&&号:
第三章 空间布局
第一节 主体功能区空间布局
按照省市主体功能区规划及对我区的功能定位,结合我区空间开发现状,我区的国土空间规划为优先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
优先开发区。以中心城区、中心镇等开发强度较高的区域为主,优化城镇功能和产业布局,合理确定建设强度,进一步提高整体开发效益,使其进一步发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带动作用。?
重点开发区。以区镇工业园、城市新区等开发为重点,结合省上重点镇建设工作,高起点规划和高标准建设,发展新型产业,加快人口聚集,使其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新的着力点。?
限制开发区。以生态环境优美区和生态重点保护区为重点,加强对西部山区林业生态的保护,限制对林地造成破坏的开发行为。加快以治理荒山荒坡,恢复森林植被为重点的植树造林工作。在西山发展以花椒、核桃、板栗为主的经济林。
禁止开发区。依法对吴山森林公园、大水川、九龙山、灵宝峡、蜂泉山等旅游景区和天然林资源保护区实行强制性保护,严禁各类不符合功能定位的开发活动。
第二节 产业发展空间布局
围绕建成关天经济强区总目标,综合考虑资源禀赋、交通条件及产业基础和布局现状,按照块状布局、突出特色;科技引领、园区承载;绿色发展、提质增效;转型突破、机制创新的总体思路,构建定位清晰、布局合理、特色鲜明、富有竞争力、可持续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架构“一核”、“两区”、“一带”为载体(121)的山川塬各具特色的空间布局。
——宝鸡中心城市核心发展区。充分发挥作为全市核心发展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优势,交通辐射优势,把陈仓区发展成为集城市工业、物流、商贸、信息、金融、保险、科技服务等产业协调发展的关天经济区副中心城市核心发展区。
——周(原)慕(仪)现代产业融合发展区。坚持生态改善和生态富民并重,以贾村、周原、慕仪镇为重点,建设绿色食品基地,发展杂果林及特色旅游业。周原工业园实现产业融合发展。
——西山生态涵养区。以发展山杂果、生态畜禽、生态旅游为重点,突破西山,实现精准扶贫。
——渭河两岸陈仓高端产业创新示范带。以千渭、虢镇、东关、阳平为重点开发区域,发挥区位优势,进一步完善服务业体系,加速推进高端产业创新发展,重点提升二、三产业质量和效益。
1、工业布局
坚持工业核心不动摇,持续实施“工业强区”战略,积极培育支柱产业、骨干企业和名牌产品。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采取“精、专、特、新”发展模式,培育特色优势产业。以创新驱动、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重点,推动“六大支柱”产业向产业链高端发展。突出一心四园,构筑产业布局脉络清晰,生产企业集聚、特色突出、协同发展的新型工业发展布局。
一心,陈仓科技工业园区。加快发展一批市场前景好、产业关联度高、带动能力强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和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形成园区产业化、产业聚集化、大中小企业协作配套化的发展格局,成为引领全区工业向高端化、满足客户差异化需求的产业高地。
四园,周原工业园区、县功工业园区、阳平工业园区和小微工业园区。以玻璃、建材、石化等传统产业为主导,积极发展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加快发展一批“专、精、特、新”的零部件配套生产企业,促使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努力把工业园区打造成为工业经济发展的聚集地、招商引资的主阵地、产业聚集的前沿地和人才高地、资金洼地。
2、现代服务业布局
以加快实施国家关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战略为重点,打造电子商务引领、现代物流支撑、文化旅游带动的特色经济强区。
——现代物流产业布局。以陈仓物流园区为载体,加快科技服务业、信息服务业、电子商务向园区聚集。加快建设阳平铁路物流中心,打造集科研、管理、口岸、加工、展示交易、仓储等为一体,多式联运、海关特殊监管的物流、生产、加工、保税、港口等经济发展区。以两个园区为支撑,整合区域现代物流产业,促进产业链延长,加快产业集群化,使我区成为宝鸡市全面对外开放的新高地。
——传统商贸服务业布局。加大传统商贸业转型力度,运用新技术和创新服务模式,促进改造升级。建设规范化的村镇集贸市场,加大虢镇城区商贸网点建设力度。促进商贸网点集约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支持现代化物流配送中心建设,形成层级合理、规模适当、需求匹配的物流仓储配送网络。
——文化旅游产业布局。按照建设宝鸡后花园的目标定位,以资源优势为依托,突出西虢地域文化特色,体现人文理念,强化旅游休闲娱乐功能,建设以大水川为中心的山水养生游、以东关、周原、慕仪及北坡森林公园为中心的乡村休闲游、以渭河河堤长廊为中心的怡情养性健体游“三大旅游组团”。
3、现代农业布局
不断巩固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成果,按照“兴菜、强畜、优果、稳粮”的发展思路,将我区建成宝鸡市融肉、菜、果、粮为一体的“菜篮子”、米袋子和都市休闲农业生产基地的特色农业发展强区。
现代农业发展,重点以“两园”和“六大特色板块”为示范,引领陈仓现代农业高效发展。
两园:周原、慕仪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西山生态有机农业示范园。
六大特色板块:周原慕仪设施蔬菜板块、川塬设施养殖板块、西山土养畜禽板块、西山优质干鲜果板块、川道特色农业体验板块、川塬优质粮食板块。
第三节 城镇空间布局
主城区:即宝鸡市东扩核心区,包括千渭、虢镇、东关三个街办。按照“西接东扩北拓、优化布局、完善功能、提升品位”的城市发展战略,着重加快五大片区开发。即千渭商贸片区、陈仓物流园区、陈仓老城区、陈仓科技工业园区和道北城市拓展区。
重点镇:包括周原、阳平、慕仪、县功、坪头、凤阁岭六镇。按照“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功能健全、产业集聚、环境整洁”的要求,集中优势资源,整合项目资金,加大建设力度,推进城乡改革,加快人口聚集,率先成为全市县域发展、城乡统筹的示范镇。
一般镇:按照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社区集中,土地向适度规模集约经营集中的要求,形成镇域农民集中居住、产业集群集聚、基本农田得到保护、生态涵养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布局。
中心村:以“最美乡村”创建为载体,重点建设多个基础设施配套完善、产业优势突出、辐射带动力强的中心村。形成农民集中居住、土地集中经营、产业集中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新格局。
第四章 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第一节 着力促进工业转型发展
——转型升级工程。推进新型工业化,突出提质增效,创新扶持龙头企业、壮大优势产业、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的政策机制。做强装备制造、医药化工、食品饮料等优势产业,发展培育配套能力强、产品特色鲜明的重点工业企业。加大技术引进和新产品开发力度,重点发展一批市场前景好、产业关联度高、带动能力强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和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积极发展科技型小微企业。设立小微企业发展基金,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提高工业园区孵化功能,加快科研成果在区域落地转化。依托民间手工艺资源优势,积极开发民间工艺加工,鼓励发展为满足个性化和多样化市场需求的劳动密集型小微企业。
——集群壮大工程。强力推进“工业强区”战略,以“大企业引领,集群化发展,园区化承载”为路径,积极整合和规范发展工业园区,形成园区产业化,产业聚集化,大中小企业协作配套化的发展格局。通过专项资金引导、强化要素保障、创新体制机制等政策措施,引导企业、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加速聚集,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壮大优势产业,提升传统产业,加速形成一批科技含量高、产业优势明显、经济效益好、特色突出、竞争力强、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产业集群,推动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
——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工程。围绕新技术应用、新产品开发、新业态拓展,加快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促进工业产品研发设计、流程控制、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环节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管理现代化。引导企业加大智能化和绿色化改造,促进传统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发展,提升产业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力。提升传统机械加工产业发展水平,挖掘驻区老企业大集团及原有品牌的潜力,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到2020年,传统优势产业智能制造和绿色发展水平明显提升,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比达到30%左右。
——绿色发展工程。坚持低碳、循环、绿色发展理念,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结合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发展一批技术密集型、资源节约型、清洁环保型企业。支持分布式光伏发电、风能发电等新能源产业发展,加快培育资源消耗少、附加值高、环保无污染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自主创新工程。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积极培育有利于全社会自主创新的氛围,启动建设中小企业创业孵化园,鼓励民间资本兴办小微企业、在外创业人员回乡创业,扶持壮大一批基础好、潜力大、前景广的小微企业,持续掀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高潮,打造工业经济新的增长极。
——企业成长培育工程。每年筛选6户以上小微企业,培育其成为规模以上企业。每年上报15-20个技改项目列入中省、市专项扶持计划,争取财政资金1500万元以上,带动企业技改总投入5亿元以上。每年组织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相关专家开展上门咨询服务不少于2次,引导企业采用“四新”(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安排生产,提升产业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力。到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力争突破100亿元。
——质量强区工程。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中国制造2025》和《质量发展纲要》()行动计划,大力实施质量强区名牌兴企战略,加大制造业企业质量技术改造支持、引导力度。鼓励企业采取先进的管理制度和先进标准,提升机械制造、食品饮料、建筑建材、纺织服装、化工冶金等传统产业质量水平。鼓励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汽车配件、石油化工、电子电器、新型材料、农副产品深加工等新兴产业建立健全质量标准管理体系。加强企业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保护,建立完善品牌培育管理体系,引导和激励企业追求卓越绩效,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到2020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到332亿元,年均增长13%,力争增加值达到100亿元,年均增长13%。工业园区新增开发面积12平方公里,新增产业项目超过25个,新增营业收入230亿元,吸纳就业超过6.5万人。
专栏2 工业发展重点
1、装备制造业发展重点:以陕汽集团、陕西法士特汽车传动集团公司等龙头企业为依托,以陕西北方动力公司四缸水冷柴油机产业化项目、陕西华泰宏宇专用汽车有限公司1400辆专业汽车建设项目、宝鸡市盟发汽车部件有限公司10万套重型车辆背压控制阀技改项目等为重点,加强协作配套,不断壮大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发展。以秦川发展集团、宝鸡机床等大企业为依托,以陕西秦川格兰德机床有限公司数控磨床产业化技改项目、宝鸡市弘茂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数控机床技改项目等为重点,按照“精密、智能、大型、环保”的要求,通过技术进步,发展高端特色产品,优化产业布局,延伸产业链条。以宝鸡石油机械公司、宝鸡石油钢管有限公司等骨干企业为依托,以陕西鸥鹏重工公司钻井岩屑及废弃污泥无害化处理项目、宝鸡聚全兴石油机械有限公司悬浮式抽油机配件技改项目等为重点,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和技术研发力度,努力发展新型石油钻井装备和油田环保设备制造能力,从而带动和形成全区石油配套企业的制造中心。
2、传统产业发展重点:以宝鸡毅武面粉有限公司、陕西郡豪食品有限公司、陕西天香食品有限公司学生营养餐生产加工及物流仓储配送中心项目、宝鸡昌新布业有限公司高速喷气织布机、宝鸡广益纺织有限公司高档次密赛络纺纱生产、宝鸡市虹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高纯度鞣化酸、宝鸡市博磊化工机械有限公司单螺杆焦炉煤气压缩机关键部件开发、大唐宝鸡热电厂二期建设及应用热泵回收循环水余热、宝鸡市丰茂物资再生利用有限公司废旧机动车无害化拆解回收利用及废弃电器电子资源化处理等项目为重点,加快技术改造步伐,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打造一批行业发展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带动全区传统产业不断优化结构,形成新的增长态势和发展空间。
3、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太阳能产业以长岭电子科技、西北机器等大企业大集团的技术优势为依托,以宝鸡志普有色金属加工有限公司太阳能光伏单晶炉用钨丝绳程控绕丝机设备产业化项目及陕西群力电工有限公司大功率接触器产业化建设项目为重点,钛及钛合金产业围绕宝钛集团、宝鸡钛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以宝鸡鼎钛金属有限公司钛合金管材、板材生产加工和3D打印专用钛丝项目为重点,提升技术,改进工艺,努力打造我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高地。
4、两化深度融合发展重点:以宝鸡市斯比德汽车齿轮有限公司采用“大OA解决方案”,将OA\HRM(人力资源管理系统)、ERP(进销存管理系统)、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等多种企业管理软件进行集成和融合的高效数据处理项目、宝鸡市阳平利民屠宰有限责任公司现代化肉品质量追溯体系信息化平台项目、西安力邦制药有限公司宝鸡厂财务办公自动化系统、产品市场跟踪系统、产品自动检测系统、净化自动检测报警系统以及数字化自控系统项目、宝鸡市铁军化工防腐安装有限公司办公自动化、财务网银操作系统、网上跟踪产品电子商务等10个两化深度融合项目为重点,积极引导,大力扶持,使其成为全区两化融合的示范企业,起到典型引路的作用。
专栏3 工业园区发展重点
1、区科技工业园:⑴标准化厂房项目。投资6亿元建设标准化厂房及办公、生活配套设施等31万平方米,规划占地450亩。⑵纺织设备技术改造项目。投资1亿元,规划占地50亩,整合改造搬迁陈仓区境内的纺织企业,建成环锭纺纱、气流纺纱和织布为主的采用新设备,进行工艺改良的新技术纺织生产基地。⑶医药生物项目。投资3亿元,规划用地100亩,建成以中成药制剂生产经营为主的高科技标准化生物药品生产基地。⑷蜂蜜保健酒生产项目。投资5亿元,规划用地200亩,建成生物保健蜂蜜酒及相关生物保健生产基地。⑸园区电子工业园项目。投资2亿元,规划占地100亩,在群力电工技改搬迁重建的基础上,引进深圳等地先进技术企业,建设西北最大的LED及精密电子生产基地。⑹白酒生产项目。投资5亿元,规划用地200亩, 依托原秦川酒厂历史沉淀酒文化和精湛的酿酒技艺,建成年产10000吨白酒生产基地。⑺污水处理项目。投资1亿元,规划占地50亩,建设日处理五万吨的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设施。⑻园区办公配套项目。投资1亿元,规划占地50亩,建设科技工业园区办公楼2栋及相关配套设施,解决园区办公场地问题。⑼园区三产配套项目。投资5亿元,规划占地150亩,建筑面积85000平方米,建设园区住宅、商务休闲娱乐、购物等为园区及周边企业进行生活服务的配套设施。⑽园区道路及附属设施建设项目。投资1亿元,新修园区道路5公里,配套建设道路绿化、亮化、排水等设施。⑾园区公用工程项目。投资1亿元,建设园区内供水、供电、供气、供热、通讯等公用事业配套,满足园区内项目需要。
2、周原工业园:⑴周原工业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3600万元,在园区内新建设幼儿园一座,建设道路及场地硬化35000平方米,修建给排水网工程主网管道约15000米、供电工程主线路铺设18000米,路灯60个、5000kva变压器7台、绿化园区面积25000平方米。⑵周原工业园路网及排水(污)管网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项目。投资2.5亿元,新修周原工业园主干道至陈仓中路,架设宽40米,长8000米的高架桥,排水管网10公里,排污管网20公里,通信管网3.8公里,绿化面积30万平方米,安装路灯300盏。⑶西部玻璃产业基地物流信息中心建设项目。投资3.2亿元,占地1000亩,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以玻璃制造、玻璃深加工、耐火材料、玻璃熔窑材料、微晶玻璃板为基地,生产优质超薄浮法玻璃、电子玻璃、离子玻璃等产品,以玻璃产品为龙头,建成西部玻璃产业基地物流中心。
3、县功工业园:⑴生活垃圾填埋处理场建设项目。投资1900万元,建成填埋库容为32.54万m³,服务年限18.4年的生活垃圾填埋场一处。⑵滨河大道建设工程项目。投资7000万元,道路设计长度4100米,铺设供排水管网并完成硬化绿化亮化等工程。⑶物流服务中心建设项目。投资8000万元,占地100亩,建成集客货运输、信息服务、汽车配件修理中心一处。⑷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项目。投资7000万元,占地50亩,建成仓储、农产品批发交易大厅、信息服务等设施。⑷建材及工业品市场建设项目。投资8000万元,占地50亩、建成装饰、家具等建筑材料及塑料制品等交易批发市场一处。
4、阳平工业园。宝鸡陆港新区建设项目。投资110亿元,占地11153.4亩,建设行政管理区(90亩),多式联运区(2037亩),能源、石化中心(1107亩),铁路货运中心(2795亩),生产加工区(993亩),城乡统筹区(758亩),海关特殊监管区(3370亩)等项目区,建成一个集物流、生产加工、保税、港口等功能于一身的经济发展区域。
第二节 着力推进现代服务业提速发展
——打造商贸物流集聚区升级版。进一步强化现代物流带动服务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逐步建成以大型龙头企业为重点,区域性连锁配送中心为骨干,布局合理、经营规范、运作高效、协调发展的陈仓物流中心。加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全力支持和建设好阳平铁路物流园区,强力培育现代物流产业链,支持物流运输设施、仓储设施、物流骨干网建设。支持现代化物流配送中心建设,形成层级合理、规模适当、需求匹配的物流仓储配送网络。逐步建成以大型龙头企业为重点,区域性连锁配送中心为骨干,布局合理、经营规范、运作高效、协调发展的现代物流产业链。
——大力支持新型服务业发展。全面推进社会公共领域信息化,构建全功能、多层次、开放式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让公众享受更便捷的信息服务。进一步完善社区服务网络和设施,拓展服务领域和功能。大力发展养老、法律、咨询、会计等社会性服务业和电子商务、医疗卫生、社区服务、文化休闲等消费性服务业。加快实施光纤网络覆盖城乡工程、中小企业宽带应用示范工程,实现信息公平共享。鼓励金融、保险、担保、典当、租赁等服务业依靠现代信息技术与新商业模式创新服务。支持构建房屋中介信息服务平台,提供租赁、出售、预订、转让等服务。
---加快电子商务与产业融合发展。进一步完善推动全区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机制,加快建设农产品电子商务产业园区,成立陈仓区电子商务协会,加大电子商务人才培训力度,在全区打造淘宝村、淘宝店、淘宝小城等知名电子商务品牌。加强电子商务与产业联合发展,大力支持电子商务在生产生活方面的广泛应用,抢占市场竞争的制高点。鼓励特色农产品和手工艺品网络销售。加快培育连锁经营、专业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兴商业业态。鼓励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利用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开展经营。
——加快城区商贸拓展改造。老城区以打造精品餐饮休闲服务业和高端商贸服务业为重点,加快老城区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传统商贸业升级改造步伐,提高居民生活品质。车站商贸物流核心区以物流、信息、电子商务业为主,以建设物流信息大厦、宝鸡电商物流大厦等项目为支撑,加速物流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努力建成以会展经济、品牌汽车、五金建材、科技服务、信息服务、电子商务为骨干的物流业核心区。千渭商贸区要全力抓好千渭商业综合体项目建设和交通运输园建设。改造提升李家崖农贸市场、饮食市场、陈仓周末文化广场、千渭时代广场、六村路商贸区,全力打造建设交通运输为主的新型商贸区。
专栏4 新型商贸区建设重点
1、充分利用虢镇中街原职教中心旧址和区委区政府搬迁后的旧址,全力实施好集金融、品牌餐饮、休闲娱乐、文化传媒影视为一体的金谷世界城和相关配套性工程项目;
2、投资1.5亿元,建设2万平方米的南环路大型综合购物中心1个,建设占地400亩的中型游乐中心1个;
3、全力抓好虢镇渭河大桥北端东区新冠森商贸区项目建设;
4、倾力规划建设北坡公园及射击馆区域的商贸区项目建设;
5、提升、改造、扩建老城区现有的商贸流通企业和餐饮住宿服务业。使虢镇老城区真正成为融购物、休闲、住宿娱乐、金融为一体的核心商业区,提升城区服务功能和城市品味。
——组织实施“37843”工程。整合和优化商贸服务网点布局,优化商品流通服务网络体系,着力打造3个商贸服务核心;开拓7个二级商业区;建设8个物流配送中心;实施4大战略工程;构建3大流通网络体系,拓展服务业发展领域,提升服务质量水平,提高居民生活品质。
专栏5 “37843”工程内涵
3个核心:一是以老城区东西大街为轴线,以南环路、人民街路为翼线,通过改造、扩建、提升、新建,打造以商品零售、非商品消费为主的老城区流通服务业核心商业区;二是以陈仓物流园区为中心,发展建设以物流业、会展业、建材业、品牌汽车交易为主的高端服务业商贸核心;三是以千渭区为核心,全力打造集车辆交易、配件、检测交通运输产业园。
7个二级商业区:1、周原工业园商业区,工业化、城镇化建设速度快,北连风翔,南接车站、厂区,交通、地理优势明显,辐射区域广,是我区重要的工业园区,对发展商贸流通业极为有利,作为二级商贸区要加快发展和建设。2、阳平工业园商业区。人口近5万人,是重要的工业开发区和宝鸡陆港新区承载地,是省级标准化城镇建设镇之一。辖区东连蔡家坡,南与高新区天王、钓渭隔河相望,北连慕仪、岐山,畜牧业、农产品加工业资源丰富,交通、商业基础较好,有窑底、宝丰、宏达三个乡镇工业园和一五九油库、第六寨粮库等国家级企业及延长中立等著名企业。以阳平车站为核心,以三个工业园和野寺生猪、粉面基地为支撑,配合省级城镇建设大力发展日用工业品和石油化工、制造加工、建材、农产品流通企业,加大扶持力度,发展建设镇级商业区。3、东关商业区。区内有陈仓科技工业园区、虢镇中学、荣军医院等40余家单位,是渭河新桥连接点和工业园区扩展的承载区。借助陆港新区,重点以双碌碡凤凰城市场工程、太公庙农产品市场扩建为支撑,新建连接蔡家坡、阳平、虢镇、渭河南岸、慕仪的二级商贸区。4、贾村商业区。南濒宝鸡市中心区,东伴蟠龙新区及工业园,西接县功,北连长青工业园及冯家山水库,拥有人口7.8万,是优质小麦、生猪、家禽、奶牛、露地秋延后蔬菜重要的生产区和三大苹果产业带之一。自古商贾人才辈出,建筑业、农家小吃业发达。以日用消费品、农业生产资料、建筑业用品、奶制品、家禽家畜、秋菜及农家饮食业为骨干,培育发展塬区商贸区。5、县功商业区。包括县功镇和新街镇,拥有人口7万余人。是通往千阳、陇县及甘肃的咽喉,是仅次于虢镇的大镇和西部最大的乡镇工业园,机构功能完善,是全省确定的百强镇之一。区内有门类齐全、星罗棋布的各类小型商贸网点,工农业、畜牧业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商贸业历史悠久,发展空间、辐射潜力较大。以县功镇为中心,重点建设中型商业贸易城、超市、专业店和步行街,大力发展以科技服务为先导,以畜牧业、蜂业、中药材、农产品交易及加工为主的专业市场,并配套建设文化娱乐及旅游商贸业,提高商业发展规模和水平,打造二级商贸重镇。6、坪头商业区。包括坪头、赤沙、拓石、凤阁岭4个镇近5.6万余人,属西部山区,毗邻天水、平凉,陇海铁路、310国道、宝天高速横穿而过。区内山货居多,品种多样,盛产花椒、果品、林品。坪头作为西山经济发展指挥部所在地,西山建委及镇政府居于其中,医院、学校、人口集中,客流量大,超市、农产品市场基本建成,公共服务功能相对齐全。重点建设中型规模的西部山区中心商业区和其他三镇商业网,突出日用消费品及花椒、林品、果品、药材、农机资料商业设施建设,以果品基地为依托发展建设果品加工业,促进西部商贸流通业发展和经济繁荣。7、香泉商业区。香泉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自然人文景观较多,大水川&灵宝峡旅游开发带动了香泉旅游业的发展,重点建设游客服务中心、文化展馆、游客住宿、餐饮等机构,突出日用消费品及名优特农林产品的销售。名优特农林产品销售要加强策划,科学包装,凸显我区农林产品的质量品质和安全水平,树立我区农林产品的品牌形象,提升我区农林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
8个物流配送中心。1、日用消费品物流配送中心。利用区内的企业仓储设施、公路、铁路线和超市、农家店、便民店,重点发展建设好陕西新贸物流配送中心项目建设。2、农业生产资料配送中心。以车站建国路为核心,发展建立占地30亩仓储20000平方米、交易额在2亿元以上的集化肥、农药、种子、地膜、农机、农具为主的农业生产资料配送中心。3、副食品配送中心。以天香食品、惠民乳品、毅武食品、鼎盛食品、青岛啤酒、祥和面粉、石羊面粉、恒佳食品、盛源(核桃)食品、陈仓烟草、利民肉品、田犇肉牛、野寺粉面为支撑,发展建设一个集粮油、调味、果汁、蔬菜、奶制品、啤酒、白酒、盐糖为主的副食品配送中心。4、农产品配送中心。依托绿丰源、晨昊、国人菌业等农产品示范基地、优质葡萄基地、渭河南水蜜桃基地、渭河南北时令瓜果叶菜、西部丘陵山区6万亩优质苹果基地,建设集批发、零售、加工、运输、储存、信息服务为一体、蔬菜瓜果为主的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依托陕西锦泰农副产品仓储配送中心、陈仓农产品交易中心、建设陕西西部猪牛羊肉及家禽家畜交易配送中心。5、机械及电子电器配送中心。以渭阳柴油机厂、陕机、群力厂、晋旺达、纺织机械厂为依托,发展建设机械、电子及其配件中心。6、医药物流配送中心。依托虹源生物、陕西力邦、陈仓药材公司、卫生医疗网络和渭河南秦岭山区、西部丘陵山区、渭河南北川道的各类药材基地资源,建设中医药物流配送中心。7、建材化工交易配送中心。以区内新型建材业企业、化工企业、大明五金建材城、新冠森建材街、西堡建材市场、冀东水泥、防腐材料公司等资源为依托,发展建设大中型建材装修业化工配送中心,行业年成交额达到 20亿元。8、家具交易配送中心。以蓝天家具城、皇冠家具城为依托,在南环路组建发展家具市场交易群及其配送中心。
4大战略工程。1、陈仓饮食品牌建设工程。以“提升老街区、建设新街区、创建名街区”为思路,结合发展陈仓夜间经济目标,积极在品味、转型、品牌、功能、优势等方面实施陈仓饮食提升工程。建成千渭美食夜市街区、老城区核心美食街区、会展中心美食街区、北坡园林式美食街区、虢镇东门冠森美食街区等五个美食街区;建成吴山、安坪沟、大水川、绿丰源农业示范园基地、虢镇双碌碡垂钓园、千渭湿地公园、禅龙寺等农家乐饮食城、民俗村;建成阳平、周原、慕仪、贾村、县功、坪头、新街7个镇级餐饮中心。2、镇乡民乐商贸一体化工程。以陕西镇乡投资有限公司(禧里民乐广场)为依托,在贾村镇、县功镇、新街镇、慕仪镇、周原镇、阳平镇、千渭街道办等七镇街,采用统一功能设计、统一标准建设、统一品牌管理和统一招商经营的运营模式,分别建设占地约20亩-30亩左右的集文化、休息、娱乐、商务、旅游为一体的“一站式”镇乡中心。3、社区商贸服务工程。按照提质增效扩点思路,发展壮大社区蔬菜流通网络,争取覆盖全市四区每个社区;加快实施社区农贸市场建设,在居民楼集中区发展建设3个农贸市场;依托四通家政服务中心,完善健全家政服务设施设备和功能,强化拓宽服务领域和范围。4、培育发展电子商务系统工程。依托陈仓物流园电子商务大厦、虹源生物、昌新布业商务信息平台,整合区内40余家外经贸企业和秦雅马勺脸谱等民间工艺品资源,发展建立以外贸业务为主的区外贸易电子商务服务中心,促进区域外经贸业做强壮大,提高对外贸易份额,增强区域经济实力;以文王油酥锅盔、兄弟擀面皮、陈仓烧肉面皮、撅根粉、乔面鱼、燕麦片、(阳平)新秦系列熟肉、恒佳糖祘、醇香醋等特色小吃为载体,发展建立以陈仓美食为主的美食电子商务中心,努力打造陈仓美食品牌;发展建立以公共服务监管为业务的政府电子商务平台,为企业发展提供各类信息、咨询服务等后盾保障。
3大流通网络体系。即城区、农村、社区市场体系。
——商品流通服务网络工程。按照城区、中心镇和乡村(社区)三个层次,构建和完善车辆及配件、农机、石油、医药、再生资源回收、家用电器、粮油、副食品、农副土特产等万村千乡农家店商贸物流业服务网络体系。到2020年,基本形成以乡村(社区)为基础、乡镇为支撑、城区为核心的新型商品消费网络市场体系。
专栏6 新型商品消费网络市场体系建设内涵
发展目标:到2020年,发展年交易额亿元以上大中型物流企业10个左右,仓储面积达30万平方米,货物运输量达4000万吨,基本建立起现代物流所需的配套性、系统性、标准化、专业化的硬件设施和网络体系,形成联接陕甘宁川、辐射周边的物流配送基地;商品流通网点达到 8000个以上,从业人员达到5万人以上;外贸企业达到60户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2%以上,达到90亿元以上;商贸流通及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区GDP的比重达到60%以上,占三产比重75%以上。
发展重点(1)核心商业区。在虢镇西环路以东、渭河以北、引渭渠以南、东关街办以西区域内,依托老城区东西大街、南环路、人民街、科技路四条东西路轴线和西环路、西关南北巷路(老法院路)、水香巷路、北大街路(含书香巷)、权家巷(业校巷)、环城东路六条南北路,通过改造、提升、新建以商品零售、农产品交易、餐饮消费为主的流通服务业核心商业区;(2)以陈仓物流园区为中心,以陈仓大道、宝虢路、和平路、建国路为东西线,以水莲寨路、宝啤路、车站路、会展路为载体,发展建设以物流业、会展业、品牌汽车交易、装饰建材业为主现代服务业商贸核心;(3)以群力路、六村路、千渭小区路、育才驾校路、凤凰大桥路、陈仓中学路为载体,全力打造集车辆交易、配件、检测为主的商贸物流区;(4)在虢镇东关街办向东,蔡家坡向西、渭河向北、引渭渠以南区域内,以阳平镇政府所在地为中心,发展建设以肉品、农产品交易、外贸为主的陆港新区商贸区;(5)以周原、慕仪、贾村三镇政府所在地为中心,建立发展渭北两塬镇级商贸服务业商贸区;(6)以县功、坪头、新街三个镇政府所在地为中心,建立发展以果品、家禽农畜、土特产品、日用杂品为主的西部山区商贸服务业商贸区。
——加大特色旅游产业发展力度。按照“观光旅游项目大众化,休闲度假消费高端化”的思路,实施“1134”工程,强化旅游休闲娱乐功能,推进和加快实施生态观光游(亲山近水游)、休闲体验游(农家体验游)和宗教文化游。打造以大水川&灵宝峡为主体,集安坪沟、吴山为组团的自然风光生态游板块;打造以东关、周原、慕仪乡村游为重点,集北坡公园、磨性山、禅龙寺为组团的民俗宗教文化游板块;打造以渭河百里画廊为轴线,集体育健身、水上游乐等休闲健身旅游板块。开通宝鸡---县功---香泉---坪头---宝鸡的西山旅游环线,将西山开发建设成融观光、休闲、度假、避暑为一体的综合旅游景区。力争到“十三五”末把我区打造成集文化体验、生态观光、休闲度假、城市旅游为一体的综合型城市旅游目的地。
专栏7 “1134”工程内涵
一心:陈仓区旅游集散中心。以北坡文化景区建设为引领,以西虢古城(文化产业园)开发为重点,加快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增加文化娱乐设施,完善城市旅游配套服务功能,提升城区主题文化、历史、生态环境品位。以城区主题旅游项目为吸引物,开发休闲旅游项目,保持地域原有文化氛围,培育特色历史文化主题街区,打造陈仓区旅游集散中心。
一轴:渭河百里画廊景观轴。突出滨水特色,彰显环境优势,建设滨水广场,以广场为核心辐射周边区域,布点休闲、商业、住宿等公共设施,打造渭河全流域最经典的景观大道,形成陈仓区的城市客厅。
三大片区:渭河休闲健身游片区、北坡民俗宗教文化游片区、西部山地自然风光生态游片区。
四大核心景区:大水川&灵宝峡风景区、西镇吴山景区、北坡民俗宗教文化风景区、渭河百里画廊景观区。
第三节 着力加快现代农业高效发展
——加快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建设。以建设陈仓区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总揽全区现代农业发展,以在2017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2020年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为目标,扩大设施栽培面积,示范推广先进技术集成,提高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水平。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专栏8 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建设内涵
以东关、虢镇街道办和周原镇为主要区域,建设大中型水泥骨架蔬菜大棚1万亩,发展春提早、秋延后为主的大棚设施蔬菜生产;以阳平镇、慕仪镇为主要区域,建设食用菌生产基地1万亩,发展袋料栽培为主的日光温室、大中棚食用菌生产;以周原镇、慕仪镇为主要区域,建设日光温室蔬菜基地1万亩,发展以反季节精细蔬菜为主的日光温室蔬菜生产。到2020年设施蔬菜种植面积达到7万亩,产量14万吨。整合培育现有蔬菜商标,加强宣传推介力度,提高蔬菜产品市场竞争力。
——强化农业科技支撑。深化与农业院所的农业科技战略合作,积极推进农业与科技、资本、互联网、创业主体、新型合作组织的融合,实现农业生产的智能化、精细化、数字化。抓好优质专用小麦、优质专用玉米和优质杂粮“三大生产基地”建设,抓好奶畜、肉牛、肉羊、猪禽“四大畜产经济产业带”建设,抓好优质鲜食苹果产业带、时令鲜杂果和苹果加工基地建设。打造周原慕仪设施蔬菜、贾村旱作农业、西山特色有机农业三大品牌。按照畜牧为主导、果菜为特色、粮油为基础的优势产业布局,形成地域特色鲜明、空间布局合理、产品竞争力明显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
——发展生态休闲农业。充分利用我区地域多样和资源丰富的区情实际,大力发展以休闲度假、采摘体验为主的生态休闲农业。在西山、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城市周边分别发展乡村旅游、采摘娱乐、休闲体验等观光农业、都市农业,带动大批群众增收致富。
——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全面发展以政府涉农部门、农口以外部门、村集体、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不同民间服务主体及农村金融机构提供为主要形式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业经营组织化程度。深入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壮大农业企业、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农产品加工物流体系、农业生态循环体系、农牧防灾防疫减灾体系建设,实现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质量监管。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订单农业,提高农业龙头企业的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强初级农产品的深加工和认证工作力度,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繁荣农村经济。到2020年,全区土地流转率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大约25%以上),农业增加值超过30亿元,农产品综合加工率达到40%以上。
第五章 着力构建城乡公共服务体系
第一节 全面统筹发展社会事业
——统筹发展城乡教育事业。积极有序推进教育资源布局调整,加大城乡教育资源整合力度,合理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提升农村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高水平普及农村高中阶段教育和学前教育;加快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并逐步实行免费。落实城乡免费义务教育政策和经费保障机制,逐步解决农民工子女就地免费接受教育问题,保障经济困难家庭儿童、留守儿童平等就学、完成学业,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健全区职业教育培训网络,建立农村教师培养培训制度和城乡教师交流制度。把优质教育资源送到农村,实现农村教育教学跨越式发展。重视和加强农村幼儿园建设,“十三五”期间,每个镇街至少建成投用两所公办中心幼儿园,30%以上的农村小学达到省级示范小学标准,50%以上的初中达到省级示范初中标准。2016年,创建成“双高双普”达标县(区);2017年,创建成省级教育强县(区)和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2019年,创建成全国教育现代化先进县(区)。
——统筹发展城乡医疗卫生事业。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药卫生制度,提高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障水平。整合城乡医疗卫生资源,加强农村基层公共卫生与安全体系建设,完善区、镇、村(社区)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实现城乡卫生资源均等化。按照总量控制、优化发展的原则,为非公立医疗机构留出足够空间,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建设2至4家规模为一级以上的民营医院,个体诊所总量达到100个。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开展电话或网上预约挂号、在线问诊等信息服务,全面推进医药卫生服务向社会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全面实行“一卡通”,基本实现省内异地就医及时结算。以争创食品安全示范区和药品诚信经营示范区为抓手,加大药品、食品安全监管。
专栏9 医疗卫生体系建设重点
1、城区公立医院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规划投资9000万元新建陈仓医院门诊急诊大楼框架结构12层25000㎡;投资1000万元新建三层框架结构4000㎡陈仓区妇女儿童保健中心;投资2500万元实施陈仓区虢镇中心卫生院异地重建工程,新建预防保健合疗用房1000㎡、门诊1500㎡、住院2500㎡、医技1000㎡、后勤保障用房1000㎡、附属用房1331㎡,共计8330㎡;投资1080万元实施阳平中心卫生院异地重建工程,新建门诊综合楼1000㎡,住院综合楼2600㎡。
2、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规范化建设项目。投资3704万元,增加基层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用房,新建、维修改造10个卫生院业务用房18668㎡,其中新建18365㎡,改造300㎡。
3、村级卫生室规范化建设。总投资235万元,新建47个村卫生室,新增建筑面积2820㎡。
——统筹发展城乡文化事业。以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为目标,继续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支持力度,增加政府财政投入。加强区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档案馆及乡镇综合文化站、科技馆、档案室和青少年活动场所等基层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继续实施“村村通”工程,增加对广播影视事业基础设施的投入,进一步提高广播影视覆盖能力。加强对区域内自然遗产和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合理开发与利用,加大对社火、马勺脸谱扶持力度。“十三五”期间,建成陈仓民俗文化产业园,吸收民间工艺家和艺人在产业园落户,树立陈仓文化发展标牌。
——大力发展体育事业。以遏制学生体质下降为学校体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提高体育教学的实效性。优化和丰富“阳光健体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提高一小时体育锻炼的效益和质量,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加强公共体育设施和场所建设,建设以区、镇、街道为基础、方便社区居民日常体育锻炼的公共体育设施网络,使所有的公园、绿地、广场都建有全民健身设施。鼓励社会力量兴建公共体育设施;推动区级体育场馆、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加强对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人群体育活动的组织与领导。到2020年,新建公益性全民健身活动中心5处,70%以上的镇、街、社区(行政村)建有便捷、实用的体育健身设施,全区群众体育发展迈上新台阶。
——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全面落实新的计划生育政策,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体系,健全二孩生育管理机制,提升优质服务水平。健全利益导向机制,加强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工作,强化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布局,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统筹发展城乡社会保障事业。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以项目扩大就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培训促进就业,着力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扩大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实现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加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形成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推进失业保险制度改革,完善灵活就业人员、失地农民参加失业保险的制度,探索建立农村工伤、生育保险制度,推动城乡各类社会保障制度有序接轨。加强公共气象服务工作,进一步发展人工影响天气事业,构建城乡气象灾害检测、预防和天气预报、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体系。到2020年,实现社会保障信息网络城乡全覆盖。
——加快妇女儿童及其他社会事业发展。重视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关工委工作,积极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建立健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领导体制,关注妇女、关爱儿童,保障妇女参与国家社会事务管理权利。积极探索和保障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的生存、健康权利,加快实施妇女健康、妇女教育、妇女权益保障、儿童教育与保护等保障项目和工程。发展残疾人事业,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促进宗教等事业发展。
——大力提升公民科学素质。按照《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要求,积极促进科学技术的普及和推广,全面推进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围绕未成年人、农民、城镇劳动者、社区居民、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五大重点人群,开展科普“进学校、进农村、进企业、进社区、进机关”活动。新建省、市级农村科普示范基地5个,农村科普示范村5个,区级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4个,每年举办青少年科技展览和青少年科普报告会3场(次),完成农民科技培训1.8万人(次),培训农函大学员300人。到“十三五”末,市级科普示范社区达到80%,全区青少年科学素养比例达到20%。
第二节 提升民生保障水平
——提升医疗保障水平。进一步巩固“全民医保”成果,逐年提高医保最高支付限额,争取使政策内报销比例达到90%。大力推广社区干预、家庭康复的慢病医疗新形式,为慢病患者、60岁以上老人、特困职工、残疾人、低保户建立健康档案。努力开展爱心救助,探索社区卫生服务发展之路。继续抓好妇幼保健工作,带动弱势群体的医疗卫生扶助。狠抓农村卫生设施建设,不断提高新型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保障水平。
——创新城乡养老方式。健全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实施老年住宅、老年公寓、老年活动中心、社区日间照料托老所、老年活动站等互助性养老服务设施等工程。支持医疗机构、家政服务机构、养老机构服务模式创新,拓展家政服务项目,以现有的老年公寓、养老院为基础,通过服务模式改善,提升服务过程的科技含量,实现医养结合、智能养老。制定“陈仓区扶持帮助民营养老机构”相关政策,倡导民办养老机构,发展养老产业。推进“互联网+养老”模式,构建老年人消费大数据平台,挖掘、分析老年人群的消费数据,共同打造完整的养老产业链。
——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大城镇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建设及城中村改造力度,逐步完成为有居住困难的进城落户农村居民进行配租,解决城镇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加大城镇新就业大学生、外来务工人员纳入公共租赁住房保障范围力度。加大金融信贷对保障性住房的支持力度。
第三节 健全农村公共服务管理体系
——实时实现全面脱贫。按照省市要求,通过移民搬迁、产业扶贫、政策扶贫等措施的实施,我区要在2017年全面实现脱贫,同步实现全面小康。规划期间,要凝心聚力,始终把扶贫开发放在突出位置,按照“扶贫对象精准、措施到户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的“六个精准”工作要求,强力推进“五个一批”脱贫工程。要进一步探索对贫困村组、贫困人口实行精准帮扶措施和机制,帮助贫困人口改善生产生活条件,降低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成本,促进贫困人口增收。新增财力要向川塬农村贫困户和山区基础设施建设倾斜,向农村教育、卫生、文化事业倾斜,逐步缩小城乡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差距。持续深入实施突破西山战略,整合各类资源,强化社会协作,采取建档立卡,精确瞄准,定向施策的方法,一村一策,一户一法,提高精准发力的政策支持效果,加快提高贫困人口自身造血功能。
——推进城乡基本服务均等化。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六位一体”(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社会管理)发展步伐。围绕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社会保障、科技推广、政策咨询、金融信贷等社会公共服务领域,运用互联网技术,科学布局服务项目,实现民间组织、企业、个人、社区、家庭、农村的在线网络教育、远程教育、医疗养老、网络化金融服务体系的全覆盖。到2020年,全区基本公共服务能力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努力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在关天经济区率先建成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在全市率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
——建立统筹城乡的社会管理体系。积极推进城乡社区建设。城镇社区要尽快形成以综合服务设施为主体、各类专项服务设施相配套的社区服务网络。大力扶持农村中心村建设,撤并人口较少、居住分散的自然村,加快自然村人口向中心村集聚,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将城市管理模式引入农村,社会公共服务延伸到农村,逐步在农村建立起社区公共服务、互助服务和志愿服务,满足农村居民服务需要。引导金融、保险、中介、网络服务、法律、会计、审计、保险、信息、中介、咨询、租赁、会展等生产性服务业,医疗保健、家政服务、养老托幼和食品配送等生活性服务业向农村新型社区延伸。到2020年,全区社区服务覆盖80%以上的行政村。
第六章 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
按照建设富强美丽新城区,建成关天经济强区的目标要求,“十三五”期间,着力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上创新突破。坚持以工业化促进新型城镇化,以新型城镇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加快实施镇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
第一节 提升主城区承载水平
1、发展定位:按照建设“宝鸡商贸物流聚集区、宜业宜居新城区”的发展理念,“十三五”期间,把主城区建成集物流服务业、科技服务业、信息服务业、文化教育服务业高度发达,生态特色突出、宜业宜居幸福的新城区。城区建成面积扩展至20平方公里以上,城市人口增加至20万人,户籍登记城镇化率达到52%。
2、发展路径:按照“西接、东扩、北拓”思路,大视野审视、高起点谋划、高水平推进新城区建设。积极拓展城区发展空间,拉大城区框架,增强服务功能,加快中心区发展。西接,主要对接千渭之汇湿地公园提升城市品位;东扩,积极完善基础设施,逐步向蔡家坡扩展,承接人口转移;北拓,重点是加快道北拓展区建设。
3、发展重点:主城区重点完善供水、排水、污水处理、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进一步提升主城区承载能力。抓住河谷阶地带状地形特点,以三个街办为中心,以川塬区域为发展空间,发展方向为“西接、东扩、北拓、中绿”。西部注重与市主城区产业转移的对接。东部辐射阳平镇,促进与蔡家坡城镇经济产业区的联系。南部跨越渭河,以发展工业产业为主,建设生态型工业示范区。北部重点拓展陇海铁路以北,建设商贸物流中心,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建设,改善城市环境。中部老城区,加快旧城改造,加强渭河北岸滨水园林绿化建设,保护和修复沿岸生态环境,建立兼具连续性、共享性和开放性的滨水绿色景观带。
4、主要任务
——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快旧城区改造以及南环路、西城新区建设,全面提升城市品位和人居环境质量。完善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功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城市吸引力和竞争力。搞好以市容市貌、道路交通、市场秩序、建筑工地、河道治理和北坡森林公园建设为重点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促进环境建设与社会经济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大力推进社区服务和小区物业管理,逐步完善配套服务功能。加快城区电缆落地改造和一户一表改造。加快城中村、老城区狭窄道路、背街小巷改造,完善供排水、供电、供气等基础设施,提升老城区人居环境。
专栏10 主城区功能区划
陈仓老城区。位于陇海铁路以南,渭河以北,虢磻路以西,车站路以东区域,面积约4.63km2,是行政中心所在地,集中主要的餐饮、医疗、学校及商业设施,是陈仓区来未新中心。
千渭商贸区。位于陇海铁路以南,渭河以北,千河以东,水莲路以西区域,面积约5.5km²,是近年新建的居住集中区,商贸发展区,汽车贸易、养护区。
陈仓物流园区。东起车站路,西至凤凰大桥,南临渭河,北接陈仓大道,区域面积约4km²,区域内路网完善。集中多家省、市、区属企业,是省上三大物流园区之一,也是未来陈仓区经济主要增长点之一。
科技工业园区。位于陇海铁路以南,渭河以北,面积约5.85km²,是近年来新建的工业区,是陈仓区新的经济增长极之一。
道北城市拓展区。位于陇海铁路以北,面积约10.06km²,现状为村庄、农田及厂区,是未来城区的重点拓展区。
——加大产城融合发展力度。科学规划布局产业园区与主城区建设,以城市建设带动产业发展,用产业需求推动城市化进程,以城兴业,以业建城。围绕区科技工业园区、陈仓物流园区和阳平工业园区等产业集聚区建设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发展配套服务,将产业集聚区打造成城市新区的增长内核。以旧城改造为依托,以道北开发为突破,打造工商贸一体、休闲娱乐宜居的现代化新城区。在巩固提升原有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加大承接企业转移的力度,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城市新的成长点和综合竞争优势,以吸引和容纳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使城市真正成为各类经济要素流动的枢纽,成为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和技术流的聚散地,形成“流量经济优势”,带动和幅射区域经济,提高全区经济综合竞争力。
——加快城市重点领域发展。一是启动实施陈仓中路延伸、南环路东延、东新路、高速公路辅道、虢磻路渭河大桥、陈仓中路渭河大桥等路桥建设重点工程,基本形成主城区完备的交通路网。二是以石头河水源引水工程为重点,完成老城区管网改造、水厂自控系统建设;加快推进陈仓区污水处理厂提升改造项目,结合推进陈仓区城区雨水下段渭河北路雨水工程等管网改造项目建设。三是加强城区天然气和暖气管网建设,提高供气供暖能力。“十三五”期间要结合现状、自然地形、交通条件及城市生长的生态环境,突出发展重点,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完善服务功能,提高承载能力,提升城市品位,努力实现新型城市化建设新跨越。
第二节 推进重点镇、建制镇加快发展
重点镇包括三个国家级重点镇阳平镇、周原镇、县功镇,一个市级重点镇坪头镇,两个区级重点镇慕仪镇、凤阁岭镇。“十三五”时期,重点镇坚持多元化发展路径,加快推进小城镇水电路讯、休闲广场、专业市场、垃圾收集、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建设,率先建成一批产业有特色、发展有活力的“陕西最美小城镇”。
专栏11 重点镇建设重点
阳平镇是国家级和省级重点镇,规划期注重承接东部中心城区,西部蔡家坡经济区的产业转移,加强产业互补与合作,培育壮大以机械制造、印刷包装、纺织布业、建筑材料、医药化工为主导的特色产业群,努力建成陈仓—蔡家坡区域的门户重镇。
周原镇是陈仓区副中心建设承载区,要坚持工业园区化、农业产业化、镇区城镇化的发展思路,以新型工业强镇为目标,建设省级重点县域工业集中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核心区、全省农村环境集中连片整治样板区、全市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提升陕西省万亩无公害设施蔬菜基地、中国西部玻璃产业基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马勺脸谱制作基地品牌效应。
县功镇建成以水泥建材生产、建材配套产业加工、农副产品加工、商贸物流等为产业导向的生态宜居型工贸城镇。
坪头镇主要突出地域优势,建设集农副产品及日用百货集散、加工为一体的农贸型城镇,规划期要加强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
慕仪镇距离中心城区近,是全区城市规模向北拓展的第二阶梯。受市中心城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强,规划期形成特色产业突出、产业结构合理的良好格局,形成小城镇和产业集群发展的聚集区和重要载体。
凤阁岭镇是我区的西大门,西与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接壤,北与甘肃省清水县相连,南与麦积区吴柴乡隔河相望,规划发展为边界贸易型城镇。规划期加大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完成关(山)麦(积)旅游专线通凤公路项目建设,打通陇县关山到天水麦积区旅游专线;新建交易市场3个,冷库1个;新建农产品深加工项目5个,形成以特色农林产品生产、加工、集散、贸易为主体,集山水风光旅游、日用百货批发零售为一体的边贸城镇。
建制镇包括贾村镇、赤沙镇、香泉镇、新街镇、拓石镇,主要突出特色、错位发展,建设农贸型城镇。规划期要重点抓好粮食生产和集中连片扶贫区开发,以精准扶贫为主要抓手促进农民增收,加快脱贫步伐。新增建设用地主要用于镇区的农贸市场、道路交通以及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私营企业、乡镇企业,积极支持新型建材生产,注重农副产品深加工,加强农村商贸服务职能。建制镇重点完善教育、卫生、文化、信息、休闲娱乐等公共服务设施,提升人居环境品质,增强小城镇辐射带动能力。
3、农村社区
按照“试点示范,逐步推进”的思路,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结合新农村建设,探索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因地制宜,打造亮点,积累经验、探索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陈仓模式。重点以农村环境卫生整治为抓手,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逐步推进有条件的村庄人口向中心村集中,多渠道融资,建设成配套功能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完备的新型农村社区。
专栏12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内容
城郊型社区:主要布局在中心城镇周边,包括虢镇、千渭、东关、周原、慕仪、阳平等。城郊型社区逐步纳入城市管理体系,按照城市社会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配置标准,进行统一管理。
拓展型社区:包括贾村、县功、香泉、赤沙、坪头等镇政府周边的行政村。鼓励发展中心村,提高集聚能力,加强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建设,完善服务功能,加强规划管理,提高综合承载能力。
整治型社区:主要包括凤阁岭、拓石、坪头等山区村庄。这些村庄交通、生活服务设施不完善,村民生活受地质灾害影响大,但由于人口多、经济不发达、整体搬迁困难较大而需要对其发展规模进行限制。规划期重点改善现有规模内居住环境,完善配套设施。
搬迁型社区:包括秦岭、陇山深山区村庄以及浅山区生产现状生活条件较差,人口规模过小的村庄。规划期内,原则上予以适当撤并,逐步引导人口向城镇或中心村转移。对居住在深山禁止建设区内的村庄,坚持集中安置与分散安置相结合,实施移民搬迁。
第三节 加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一、构建顺畅便捷的城乡交通网
——公路建设改造升级。“十三五”期间,投资16.78亿元,实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县乡公路16条284.79公里,通村公路59条144.5公里,桥涵配套工程项目13个3420延米,移民搬迁安置点公路38个19.814公里。规划9条172.9公里县乡路由县道升为省道进行管理。通村水泥路实现全覆盖,农村公路指路标志、桥梁限载标志设置率100%。
——道路运输建站扩容。统筹规划、同步建设农村客(货)运站点,实现路、运、站一体发展。建成宝鸡汽车客运东站项目,该项目为《宝鸡国家公路运输枢纽总体规划》确定的7个一级客运站之一,建成陈仓货运物流中心,全面提升全区交通运输供给能力和服务能力。到“十三五”末,营运班线客车发展到500辆(高级客车占30%,中级客车占70 %),营运货车发展到 5000辆,有危货车发展到 150辆。
——运输服务提质增效。积极推进农村客运公交化运营,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客运系统以虢镇为中心通达周边和市区,以镇为节点通达各行政村并有效对接干支客运线路,以班线为主、出租为辅的快速道路客运系统。严格执行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实现客货安全运输全面达标,实现远程有效监控和车辆调度智能化。大力开展治理车辆超限超载长效管理工作,确保干线公路平均超限率下降到 2% 以下。
二、建设安全可靠的城镇供排水系统
——保障城乡供水安全。加强对城乡水源地的保护,以完善城乡供水设施建设为重点,全面提高城乡供水保证率,实现全区城乡供水水质安全合格率达到100%。根据全区水资源分布状况,以小城镇为中心,辐射周边农村,形成主城区、阳平镇、周原镇、县功镇等四个集中连片的供水区域,建设水资源高效利用的供水工程。具备条件的镇实行多水源供水,提高供水保证率。强化净水处理工艺,确保各镇供水水质安全。
——建设城镇供水水厂。以阳平、县功、贾村等镇区供水设施建设为重点,建设城镇供水水厂,提高水处理设施水平,严格按照城镇供水设施进行建设,辐射周边农村。
——完善城镇排水设施。主城区及阳平、县功、周原、慕仪等镇采用雨、污分流制排水体制,实现处理后达标排放。坚持乡村污水处理与乡村建设同步进行,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95%以上, 建制镇污水处理率达到75%以上,确保辖区内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
三、建设城乡高效供电主网架构
——加大电网建设改造力度。改扩建110kV变4个,进一步优化110kV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和运行灵活性,110kV变电站全部实现双电源、双回路供电,虢镇城区中低压网线路全部达到“手拉手”供电要求。积极推进农村配电网改造,提升农村供电能力。在已有的35KV网架结构上增加4座变电站建设,全区电网建设基本形成以110kV为电源,110kV环网或双辐射网为骨干网架,10kV以下电压等级协调发展的供电格局,形成电源点布局更加合理的主网架构,确保全区发展的电力需求。“十三五”期间,随着配电网自动化技术的发展逐步向配电网络拓扑分析、配电网潮流计算、短期负荷预报、配电网经济运行、系统重构等高级应用方向发展,全区中压用户供电可靠率达到99.9%,全部实现城乡一户一表等社会性指标。
——大力推进农村电气化建设。按照新农村电气化建设要求,优化能源结构,节约能源,降低消耗,达到“户户通电、供电可靠、安全经济、供电和谐”的目标,加快农村特别是西山电网建设。提倡节约用电、高效用电,提高群众节能意识。
四、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推进三网融合。整合优化电信、移动、联通、广电网络等公司的基础设施,提升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和社区信息化水平,建设高标准的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的统一应用平台,推进全区有线电视网、互联网和电信网的三网融合,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硬(软)件基础支撑。“十三五”期间,三网通讯投资2.4亿元,新建基站15个,实现4G用户全覆盖,宽带用户率达到60%。
——推进全区数字化建设。以培育信息市场为主线,以提高服务水平为宗旨,采用先进技术,积极拓展新型业务,加快发展第三代移动通信,建成有线、地面和卫星三位一体的广播电视传输网络,全面推进数字化业务发展,推进全区档案数字化建设。积极实施网络改造,加快建设广播电视宽带综合网。实现有线电视用户率达到99%。
——建设高质量自动化网络服务。发展“多网融合”的数字网服务,把信息传输网络不断向物联网延伸,建设全方位、数字化、智能化,全覆盖的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物流、智能家居、医疗健康及金融服务的应用网络,建设智慧城市。
第七章 强化生态文明建设
第一节 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升级版
——打造秀美陈仓。坚持生态是立区之本、发展之基的理念。在“绿色陈仓”建设的基础上,持续推进虢镇城区绿化美化、交通道路绿化亮化等美丽陈仓建设工程。完成20个生态经济型、30个生态防护型、40个生态景观型新农村绿化建设。力争启动西山生态文明示范工程建设。加快农田防护林、生态林和用材林建设。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大力开展生态镇、生态村创建工作,加快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步伐,着力在加强生态保护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上实现新突破。
——加大生态建设力度。继续加强渭河、千河段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统筹建设渭河陈仓段生态景观带、千渭湿地公园。加强生态脆弱乡镇和地质灾害易发点的勘察治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监测网络建设,环保、农业、林业、国土、水利等相关部门,在生态环境变化最敏感的区域要建立生态环境定位观测点,通过职能部门的管理系统进行管理调控。推进国有林场改革,创新林业发展模式,建立保护发展森林资源、改善生态与民生、增强林业发展活力的国有林场新体制。
第二节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加大治污降霾和扬尘治理力度。加强对渭河流域排污监管和治理工作,有效保护渭河水体和城区空气质量。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厂管理,严格落实企业排污在线监测,确保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达标排放。积极培育和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体系。企业要履行环保第一责任人职责,主动转变粗放式生产方式,坚持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的理念,做到达标排污。进一步加大雾霾等大气污染治理,坚决拆除和限制企业自备燃煤锅炉和居民生活、采暖用锅炉,大力推广新能源,扩大城镇集中供热面积。到2020年,燃煤锅炉基本清理拆除,主城区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80%以上,重点镇达到30%以上。
第三节 持续推进节能减排
创新资源能源节约机制,保卫碧水蓝天。以“污染总量减排、流域综合治理、统筹城乡环保、改善环境质量”为主线,不断创新资源能源节约机制,突出抓好重点行业、重点领域节能减排。企业要强化社会责任,增强节能环保意识,加快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形成一批具有较高能源生产率、较低污染排放率的清洁生产企业。建立公共机构节能工作长效机制,狠抓公务用车管理,推广节能照明,强制实行建筑行业保温节能工作,建立比较完善的节能减排机制。积极开展节水型城市创建活动,实现水资源科学配置,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第八章 创新社会治理体系
第一节 强化服务职能
——建立统筹城乡的大部门管理体制。结合新一轮机构改革,整合部门职能,把公共管理职能向农村覆盖延伸,积极探索区级行政管理、经济社会管理、行政执法职能向镇街延伸的有效方式。深化农村综合配套改革,转变镇街政府职能,加快建立、完善、实行农村城镇化管理体系(模式),支持具备条件的镇改为街道办事处、村改为社区。
——建立社区负责人实行“公推直选”、民主测评等制度。加快城乡社区民主政治进程,提高城乡一体化管理水平,完善“村财镇(街)管”制度,逐步建立资金稳定、管理规范、保障有力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
第二节 建立巩固创文成果长效机制
建立巩固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的长效机制,实施常态化管理。加快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把政务、法治、市场、人文、生活、生态建设延伸到农村。继续深入广泛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教育。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提高干部群众精神素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开展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和道德宣传实践活动,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等基本道德规范。加强公共文明引导。围绕提升公民文明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全民动员,综合治理,巩固和发展全社会形成的文明成果。
第三节 培育创建文明城市新载体
加强尚礼、爱国、勤俭、和谐等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通过充分利用孝道、礼仪、诚信等传统美德,培育良好家风民风,进一步弘扬传统文化。继续开展学雷锋示范岗、学雷锋标兵、优秀志愿者、身边好人、文明家庭等多项评比活动,深化“做文明市民、树文明新风、建文明陈仓”文明实践活动。繁荣新文化,倡导新风尚。利用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开展诗文朗诵会、歌咏会等活动,把爱国主义教育、志愿服务活动和传统节日民俗融于一体。开展 “陈仓美德少年”评选工作,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整治,积极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
第四节 创新社会治理体系
——加强法治陈仓建设。全面推进依法治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持续推进“平安陈仓”创建活动。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犯罪活动。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切实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大力整顿食品药品市场,规范食品药品市场秩序。努力维护社会稳定,公众安全感在全省每年要争先进位。健全民主制度,保障人民民主权益。推进依法行政,坚持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发展基层民主,推行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规划与实施“七五”普法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全社会法律意识。加快推进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
——创新社会组织管理。完善社会组织设立程序,推动行业协会,商会规范发展,强化行业自律,发挥沟通企业与政府的作用。建立和完善社会组织内部管理制度,健全决策、执行,监督机制。拓展社区服务功能,整合人口、就业、社保、卫生以及治安、信访等管理职能和服务资源,构建社区综合管理和服务平台,推进社区居民依法民主管理社区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建设防灾减灾应急体系,加强自然灾害风险综合防范、评估和恢复重建能力建设。大力发展气象事业,重点实施粮食增产气象防灾减灾。
——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按照“四个最严”的要求,加快建立科学完善的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体系,加强食品药品质量安全过程监控,健全食品药品安全应急体系,强化快速通报和快速反应机制,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严格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监控体系和安全监管责任体系。加强消防安全工作,健全社会化消防安全网络,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实行重大隐患治理逐级挂牌督办和整改效果评价制度,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不断提高社会治安总体防控能力。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不断拓展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引导群众依法合理表达诉求。加强突发事件和社会热点问题的舆论引导,及时处理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第九章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第一节 全面推进改革
——深化农村改革。稳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加快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确权颁证工作,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利。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积极、稳妥、有序推进土地流转。鼓励引导农民自愿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存入“土地银行”,“土地银行”再将土地划块后贷给愿意种植的农户,实现土地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积极探索农村经营体制的新模式,建立县级土地流转监管中心,鼓励土地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流转。培育职业农民,提高种养业专业化水平。放宽城镇户籍准入条件,加快推进城区和重点镇人口聚集和产业支撑。
——推进投融资改革。继续着力探索多元化投融资途径,解决“十三五”规划实施钱从哪里来的瓶颈制约。建立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方式多样化、政府监督规范化的投融资新体制。积极培育多元互补的新型金融体系,有效撬动区内金融单位“沉淀”资金,营造“资金洼地”,为全区“十三五”基础设施、民生保障等工作提供资金储备和支撑。加快社会信用环境建设,降低银行贷款风险,鼓励和扶持中介机构健康发展,促进经济金融良性发展。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加快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稳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充分发挥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督、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职能,最大化发挥好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简化审批手续,推进政务公开。加快非公经济发展,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改制,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继续深化教育、卫生、文化、科技、社会保障等领域改革,让人民群众更多的分享改革成果。
第二节 加大对外开放
——实现利用外资新突破。全力实施对外开放战略,以开放促开发、促调整、促转型、促发展。进一步开放扩大投资领域,充分利用“一带一路”、西部大开发等有关外资政策,结合区域发展定位,围绕壮大主导产业,明确招商引资重点,正确引导内外资投向陈仓,实现全区利用外资新突破。以企业为主体,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在对外开放中,实现全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新突破。
——搭建科技合作平台。统筹全区科技资源优势,以科技工业园区为平台,全力打造丝绸之路科技资源集聚区,建设科技联合创新基地和科技成果示范推广基地。推动外向型人才科技交流,引进优秀人才和先进技术,助力我区经济发展。充分发挥我区职业教育的优势,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职业技术人才培训基地,为西部地区和中亚、西亚各国培养专业技术人才。
——扩大出口。重点扶植生物医药和现代农业等优势技术领域产品向中亚出口,提高全区优势产品的附加值,培育育才、祥和等出口名牌产品。鼓励民间不同层次的技术型劳务输出,鼓励和支持具有资金、技术、管理优势的企业向境外拓展。促进区域企业与国外实体经济有机融合,努力形成优势互补、携手并进、共享繁荣的对外开放格局。
第十章 用大项目促进大发展
第一节 实施项目带动战略
——继续坚持以项目建设为引领。强化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意识。着眼全区经济发展后劲,以超前理念、战略意识、全局思维,全方位、多渠道、高层次创新项目储备、包装、招商、生成、管理机制。促进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利于做强做大区域经济的重点项目尽早落地生成。以项目集聚生产要素,以项目拉动投资增长,以项目推进工作落实,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后劲。
——着力抓好招商引资。创新招商方法,完善招商机制。围绕产业集约化发展、项目集约化布局,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引进一批能够促进双方优势互补、产业对接的好项目。建好招商引资专业队伍,引用、聘用一批各行各业的精英人才,提高招商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活力。推进招商引资网络化,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平台,多渠道、全方位搜集挖掘信息资源,加强综合分析能力,有选择的重点突破,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第二节 强力推进项目建设
——全面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十三五”规划重大项目284个,项目总投资1034亿元。其中产业项目130个,总投资722亿元。基础设施项目83个,总投资94亿元。生态环保项目23个,总投资19亿元。社会民生项目48个,总投资199亿元。发改、规划、国土、环保、财政等相关部门应密切配合,建立重点项目审批“绿色通道”,简化手续,打破常规、急事急办、急事快办,确保项目顺利开工。对关系全区转型发展的重大项目,加大力度,推进实施。强化重点项目质量安全监管,打造省级、国家级优质工程。
——着力解决好制约项目建设的瓶颈问题。抓紧抓住新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调整和规划衔接,为长远用地奠定基础。充分挖掘土地资源潜力,搞好土地开发和折抵置换,开展闲散土地整治活动,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和工艺,提高土地利用率,走外延内涵共同扩大之路。着力解决项目建设的资金问题,在市场融资、提高资金运作水平上下功夫,实现政银企三方合力。充分调动民间投资的激情,依靠民资启动项目建设,使民间投资发挥更大的效益。
第三节 优化项目建设环境
——建立健全推进项目建设的体制机制。坚持现场办公、重点巡查、月通报、季督导、半年观摩点评、年度考核评价等工作机制,推动项目建设。强化项目服务,推行公共服务项目PPP模式,为项目顺利实施创造便利条件。建立“项目建设集中推进”领导小组,统筹做好总体协调和指挥工作,整合完善项目建设工作机制内容,推进项目建设形成制度化、长效化。实行党员干部责任包干,形成人人为项目建设做贡献的良好氛围,确保工作有序推进,项目顺利攻坚。
——建立良好的项目建设环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增强服务观念,加强诚信建设,建立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优化项目建设的配套环境,在要素保障上,着眼于构建完善的市场体系,加快解决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市场培育,重点围绕项目用工需求,抓好用工培训和供需对接服务。做好舆论引导、典型宣传以及负面曝光,为项目建设营造良好氛围。
第十一章 保障措施
第一节 组织保障
建立全面实施“十三五”规划的组织架构。区政府成立由区长任组长,各副区长任副组长,有关部门、重点镇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陈仓区“十三五”规划实施领导小组,加强对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实施的指导,及时研究、协调和解决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确保《纲要》提出的目标任务顺利完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发展和改革局,主要负责“十三五”规划实施领导小组日常工作,制定操作性强的配套措施,定期评估“十三五”规划的执行情况,及时总结、积极推广规划实施中好的做法和经验。
第二节 创新驱动
逐步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银行贷款为支撑,广泛吸引社会资金,形成多元化的科技投入体系。激励企业增加科技投入。大力普及科技知识,鼎力配置科技创新的土壤,夯实创新的群众基础,加强与陕西境内外的教科研机构交流与合作,吸引研发机构、高等院校来陈仓兴办研发基地,转化科技成果,培养地方科技创新人才。“十三五”期间,全区科技投入增幅要在2015年基础上增长1.5个百分点,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上升到65%。
第三节 服务机制
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不断完善市场和利益导向机制,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体制环境和法治环境,打破市场分割和行业垄断,激发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按照阳光政府、法治政府要求,创新和改善行政管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深化银企对接,激活民间投资,破解融资难题,提振创业激情。通过激励和约束机制,让个人和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有更多的活力和更大的空间去创造财富、发展经济,不断激发全区经济发展的生机活力。
第四节 考核激励
充分发挥目标责任考核引领发展、推动落实的重要作用。建立规划实施的考核评估机制和监督激励机制。《纲要》确定的约束性指标和公共服务领域的任务,是区政府向全区人民群众的郑重承诺,要把指标分解落实到镇街、部门、甚至是社区,围绕目标和任务,制定完善绩效评价考核体系和具体考核办法,推动工作落实。要强化对结构优化、民生改善、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等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以及重大项目的实施督查督办制度,对实施情况进行阶段性检测评估和跟踪检查。评估考核结果要作为各级政府领导班子调整和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奖励惩戒的重要依据。
第五节 人才战略
积极实施人才强区战略,着力扩大人才总量。加强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健全人才评价、选拔任用机制和完善人才市场,加强人才储备工作。不断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实现借脑发展。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一大批具有先进理念、拥有创新思维、掌握一定核心技术的高水平科技人才和懂金融、会管理、善经营、能创新的高层次管理人才来我区工作、访问和交流,聘请专家、学者组成“智囊团”,组建重大项目咨询、策划专业队伍,发挥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Copyright & 2005 - 2016 www. All Rights Reserved.
主管:宝鸡市陈仓区人民政府 主办:宝鸡市陈仓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宝鸡市陈仓区数字化信息服务中心&& 电话:&& 邮编:72130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宝鸡市陈仓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