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我这个主板供电模式是多少相?怎样看多少相?谢谢!

怎么选择主板的几相供电
按时间排序
主板的供电可以从资料看到,一般现在的都是3相甚至4相供电的。随着CPU所需要的电能越来越多,整个供电电路要承担相当大的电流量,为了降低整个CPU供电模组的压力,因此许多主板厂家开始采用多相供电的设计。以给CPU供电为例,如果主板采用了4相供电,那么在整个供电过程中,由每个单相供电部分轮流给处理器提供电能,这样每相的元件在保证总功率足够的情况下,还拥有了一定的休息时间,降低每个单相的供电压力。换句话说也就是本来由1个人干的活现在让4个人轮流去做,如此一来各自的负担自然也就轻多了。但是供电相数超过一定幅度后,譬如12相甚至夸张的16相供电,又会一个严重的问题。因为供电部分的休息和工作的状态是由PWM芯片所控制的。以16相供电为例,由于缺乏16相的PWM控制芯片,因此部分品牌的主板只能将16相供电分成4组,然后每组轮换工作。故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此类16相供电中的每个单相的休息时间和4相供电设计中每个单相的休息时间完全是相同的,只是在负载程度上有所下降而已。另外主板在开启后,小到电容大到芯片都会消耗一定的电力。供电相数的增加,必定提高主板的整体能耗。因此主板在设计时,满足相关设备的供电量需求即可,不必迷信过多供电相数。
供电相数是主板稳定的一个重要参数,被认为影响稳定性最重要的因素,供电相数不够,自然无法承担过高的功耗,导致每一相的温度增高,无法满足供电需求,尤其是低价格的入门级主板,大部分都以双核为标准进行设计,如三相、四相等,一般主板最基础的设计下,采用1个电感+一组电容+2个MOS管,组成1相供电,这样的供电设计,可以保障的是每相能承受25W的CPU功率。所以说选择几相供电主板按照你的处理器功耗来计算就可以了。
看你超频不,不超频,4相电就OK,主板不光板就成。超频了,选个8相电及以上的就足够了。
感谢您为社区的和谐贡献力量请选择举报类型
经过核实后将会做出处理感谢您为社区和谐做出贡献
确定要取消此次报名,退出该活动?怎么看主板几相供电,而且怎么看大概供多少温度不会很高_百度知道
怎么看主板几相供电,而且怎么看大概供多少温度不会很高
比如这个几相供多少
我有更好的答案
<img class="ikqb_img" src="http://e
采纳率:78%
来自团队: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xe675;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xe6b9;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怎样看主板是几相供电?
我的图书馆
怎样看主板是几相供电?
相信大家看主板导购文章的时候经常听到说这块主板是三相供电,那块是两相供电的说法,而且一般总是推荐三相供电的主板。那么两相三相到底代表什么,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应该怎么选择呢?本文将就这个问题展开,尽量让大家能够自己分辨出主板到底几相供电,并且提供一点购买建议。● CPU供电电路原理图我们知道CPU核心电压有着越来越低的趋势,我们用的ATX电源供给主板的12V,5V直流电不可能直接给CPU供电,所以我们要一定的电路来进行高直流电压到低直流电压的转换,这种电路不仅仅用在CPU的供电上,但是今天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这里。我们先简单介绍一下供电电路的原理,以便大家理解。一般而言,有两种供电方式。1. 线性电源供电方式:通过改变晶体管的导通程度来实现,晶体管相当于一个可变电阻,串接在供电回路中。上图只要是学过初中物理的都懂,通过电阻分压使得负载(这里想像为CPU)上的电压降低。虽然方法简单,但由于可变电阻与负载流过相同的电流,要消耗掉大量的能量并导致升温,电压转换效率非常低,一般主板不可能用这种方法。2. 开关电源供电方式:我们平时用的主板基本都用这种方式,原理图如下。其工作原理比刚刚的电路复杂很多,笔者只能简单说说:ATX供给的12V电通过第一级LC电路滤波(图上L1,C1组成),送到两个场效应管和PWM控制芯片组成的电路,两个场效应管在PWM控制芯片的控制下轮流导通,提供如图所示的波形,然后经过第二级LC电路滤波形成所需要的Vcore。上图中的电路就是我们说的“单相”供电电路,使用到的元器件有输入部分的一个电感线圈、一个电容,控制部分的一个PWM控制芯片、两个场效应管,还有输出部分的一个线圈、一个电容。强调这些元器件是为了后文辨认几相供电做准备。由于场效应管工作在开关状态,导通时的内阻和截止时的漏电流都较小,所以自身耗电量很小,避免了线性电源串接在电路中的电阻部分消耗大量能量的问题。进阶篇 - 主板多相供电的引入&单相供电一般能提供最大25A的电流,而现今常用的处理器早已超过了这个数字,单相供电无法提供足够可靠的动力,所以现在主板的供电电路设计都采用了两相甚至多相的设计。&上图就是一个两相供电的示意图,其实就是两个单相电路的并联,因此它可以提供双倍的电流。&三相供电当然就是三个单相电路并联而成的,因此可以提供三倍的电流。上图是一个典型的三相供电电路,读者抓住本质的话,就可以看到此图和上面图片的一致。&如何识别几相供电[上] - 根据元器件的数量分辨&有些用户很关心怎么从主板上看出到底是两相还是三相供电。一般的读者可能会说通过在CPU插槽附近的供电电路有多少电感线圈来判断。这种说法有它的道理,但不太全面。笔者这里提供更加合理的方法供大家借鉴。&● 根据元器件的数量分辨首先我们要找到主板CPU插槽附近的供电电路,下图是一个典型的三相供电电路。一般来说,判断标准是一个线圈、两个场效应管和一个电容构成一相电路。图中上面三个是电容(左边那个不算),中间两个脚的是场效应管,下面三个是线圈,大家要认准了。&再看一个两相供电电路,可以看到有两个电容(中间有一个竖的线圈,这个是一级电感),四个场效应管。总结来说,电容的个数并不一定。看到一个电感加上两个场效应管就认为是一相。但是近来也有并联多个电感或者多个场效应管的情况发生,这个时候就要综合考虑,挑数目少的那种元器件来判断。顺便说一句,因为很多情况第一级电感线圈也做在附近,所以一般也有线圈数目-1=相数的说法。上面两个例子里面我们都看到多出一个电感。&这是另一个例子,上图中有三个电感,六个场效应管,但它不是三相供电的,而是两相,因为左边的电感是一级电感,所以这里用两个电感和六个场效应管构成的是两相供电电路。如果区别几相供电[下] - 根据PWM芯片型号分辨●&根据PWM控制芯片的型号分辨因为PWM芯片的功能在出厂的时候都已经确定,所以我们可以根据主板使用的PWM控制芯片的型号来分辨。比如下图中的这块主板使用了常见的Richtek RT9241芯片。这块PWM芯片就用在笔者上面最后一个例子里面的主板上面,下面笔者说说从这块芯片上怎么看出是两相供电的,我们上Richtek的查询产品页面,我们看到RT9241是一个两相的控制芯片,当然不可能用这块芯片做出三相的供电电路来的。&笔者刚刚用的第一个例子里三相供电用的芯片入下图所示,也来自Richtek,型号是RT9237,这就是一个2-4相的控制芯片,再通过观察元器件数量,可以判断是三相供电。&下图是另外一个常见品牌的芯片,Intersil的HIP6301芯片,使用在著名的NF7主板上。&在Intersil网站上可以查到它是一块支持4相供电的控制芯片。所以很多三相甚至四相供电的主板都使用它。&顺便说一句,通过查询这块芯片,我们还可以知道主板支持Intel的VRM(VRD)版本,比如上面的RT9241和RT9237都支持VRM9.0/9.2规范,而要支持最新的VRD 10.X规范就要用比如RT9243或者RT9245这样的控制芯片了,在支持Prescott的主板上这是很重要的。三相vs两相 - 优点缺点 两者都存在&首先要强调除去设计导致的不稳定因素,三相供电总是好过两相供电的。&●&三相供电的好处很多1. 可以提供更大的电流,当然笔者认为不能简单认为可以提供的电流成倍增长,因为电感,场效应管本身的选择也对能够承受的最大电流产生重要影响,选择承载电流强度大的元器件同样可以提高电流的承载能力,但是三相供电能够提供更大电流毋庸置疑。&2. 可以降低供电电路的温度,因为电流多了一路分流,每个器件的发热量自然减少了。其实供电电路是主板上温度最高的区域之一,甚至比处理器本身还热,有很多厂家已经对这部分电路增加散热措施,如果长时间工作在高温下,显然对器件不利,对主板的稳定不利。三相电路可以非常精确地平衡各相供电电路输出的电流,以维持各功率组件的热平衡,在器件发热这项上三相供电具有优势。&3. 利用三相供电获得的核心电压信号也比两相的来得稳定。上图反映了三相供电滤波之后的电压比两相更加平滑,更加稳定。&●&三相供电也有缺点在成本上,三相总是大一些。对设计的要求也更高一些。而且一般说来元器件越多越不利散热,出现故障的概率越大,相互之间的干扰也较高,而且笔者已经说了,元器件的选择同样重要,如果因为三相供电对元器件的要求降低的话,效果到底是怎样就不一定了。&两相or三相 - 选谁不选谁?看需要&笔者经常看到一些网友对供电很重视,而且很偏执的认为一定要选择三相。其实我们都知道,一款成功的产品出厂的时候必定经过多次测试,不可能因为供电模块使用两相而导致不稳定,在设计阶段厂商肯定会考虑到这一点。而且,使用什么供电策略,使用什么元器件都是主板工程师们决定的,只要稳定,只要设计合理,没有理由拒绝两相供电的产品。当然我们再次强调,同样设计下的三相供电理论上优于两相供电,而且一般三相供电的控制芯片总是优于两相供电的控制芯片,在功能上也是如此,这样一来在很大程度上保证日后升级新处理器的时候有优势。所以笔者的意见是不要盲目相信三相供电的炒作广告,也不要盲目相信所谓两相更稳定的说法,我们选购主板的时候还是应该更关注品牌,关注口碑。而且供电电路只是主板上的小小部分而已,整块主板的运行情况并不由它决定。那么为什么市场上Intel架构的主板大多使用三相以上的供电,而AMD的板子使用两相的不少呢?我们选择不同处理器的时候对供电部分的关注是否也有区别呢?笔者特意找来一些处理器电流的参考值。●&首先是奔腾4的数据上图中是800MHz的P4的最大电流,可以看到3G的已经达到65A左右。上图是Prescott核心的数据,最大竟然达到91A,实在惊人。●&再看看AMD的数据这是毒龙的电流数据,最大38A,比Intel的数据低不少。T-BRED核心的Athlon XP的数据,最大也就41.4A。我们看到BARTON核心的最大电流也就在45A左右,笔者告诉大家3200+的最大电流是46.5A。另外,Athlon 64的最大电流在57.8A。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到,AMD的BARTON处理器最大的电流不到50A,如果我们认为单相电流能够达到25A,那么设计得当的两相供电完全可以适用于所有的Athlon XP处理器。所以我们看到最新的芯片组也有很多使用两相供电,因为这就足够了。我们为Athlon XP选择搭配的主板时可以放心使用两相供电的主板。反观奔腾4处理器,超过70A的最大电流没有三相供电是不能保证的,所以最新支持800MHz的主板一般总是三相供电,甚至四相供电的。而如果你想以后升级到3.2G以上的Prescott处理器,那么还是选用四相供电的主板吧,91A的最大电流太可怕了。总结 - 设计合理,才是选购关键&我们看到,随着处理器的功耗和电流不断攀升,两相供电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尽头。新一代的AMD和Intel处理器都对供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我们将看到三相供电成为标配,而且已经出现很多四相供电的主板了。上图就是四相和三相的对比图,看了今天的文章,我们应该也不难回答到底是三相好还是四相好的问题。只要设计合理,供电模块几相供电其实并不太重要。但是如果你买来系统目的就是要超频,就是让它工作在非标准状态,那么还是选择更强劲的供电模块吧,就象应该选择更强劲的散热系统一样。我们甚至看到技嘉推出的高端产品里面使用到了DPS技术,简单来说就是双供电系统,在主板上有一个扩展槽,可以插入另一组供电模块,与主板上的三相供电模块构成一共六相供电。上图就是扩展卡,我们看到上面有一个散热风扇,可见供电系统发热量巨大。在六相供电支持下,技嘉号称能够支持最大150A的电流,并且支持10GHz的处理器,呵呵,谁知道到那个时候处理器要多大电流才能工作呀。总之,供电模块随着处理器的发展一同发展。我们应该牢记最好的系统是各方面平衡的系统,我们不必为了系统里面的某一点过分斤斤计较。但是笔者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让大家更多了解关于供电的知识,如果大家今后拿到一块主板就能自己分辨出供电系统的构成,那么本文就没有白写,笔者将无比欣慰:)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主板一相供电一相多少瓦_百度知道
主板一相供电一相多少瓦
我有更好的答案
供电瓦数要根据MOS管和电感以及电容的参数来计算,一般一相供电是35W,三相供电的主板,建议CPU功耗不超过95W。
为您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主营:七彩虹品牌主板,显卡等电脑及配件产品
一般来说一相供电最高提供25W左右。
为您推荐:
&#xe675;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xe6b9;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相数怎么看? 辨别主板供电只需三招_硬件_科技时代_新浪网
相数怎么看? 辨别主板供电只需三招
发布日期:日&作者:龚平&编辑:龚平
第1页:N+1+1相独立供电H55最适合i3
&&& 众所周知,酷睿i3最大的特点就是内置GPU,GPU采用45nm制作工艺,基于改进自Intel整合显示核心的GMA架构,支持DX10特效。其搭配的H55/H57主板则提供了Intel Flexible Display Interface(简称FDI)进行输出GPU的信号输出。从以下示意图上我们能清楚看到,酷睿i3的核心包括了两个部分,即:45nm的GPU核心以及32nm的CPU核心。
&&& 除了内置GPU外,CPU核心内建内存控制器及PCI-E控制器,其实说穿了,就是i3处理器把北桥芯片直接设计整合在处理器内。此外酷睿i3处理器依旧是沿用IMC技术(整合内存控制器技术)而放弃了传统的FSB概念,取而代之的是QPI总线。这样的好处是充分提高了内存带宽,进一步提高了CPU对内存的传输速率及控制能力,同时提高了处理器性能及Turbo Boost CPU自动超频的功能。
&&& 酷睿i3实际上已经把过去主板实现的功能全部包含到CPU中,这其中除了大家都知道的GPU外,北桥(NorthBridge)提供的功能如内存控制器、PCI-E总线等都在CPU模块中得以实现,由此,我们可以说酷睿i3实际是一个芯片群组。
&&& 市售H55供电参差不齐,如何辨别N+1+1相独立供电,将成为选购H55的必备技巧。
&&& 过去Intel主板的供电设计方式,是采用整合的相数,如传统的4相供电、5相供电等,仅是针对CPU部分的运行功能。之前也提到酷睿i3实际上是一个芯片群组,是CPU+GPU+北桥(NorthBridge)的组合,要满足酷睿i3的供电,H55的供电设计则要求提高了一个台阶,主板供电要保证的不再仅仅是单纯的CPU,而是整个CPU芯片群组,要让CPU芯片、GPU芯片和北桥芯片运行均稳定运行,这就需要三部分独立供电,随即产生的是N+1+1相供电设计的诞生。
&&& 可能会有网友认为,只要是H55就会是N+1+1相供电,看上去是N相,那一定是(N-2)+1+1相,这就大错特错了,目前的H55供电设计中,并非所有主板都采用N+1+1多相独立供电,有一些H55主板可能有考虑到设计1相供电给GPU,但并非有专门设计1相供电给北桥,此时CPU和北桥共用N相供电使用。
&&& 比较典型的就是,华硕P7H55-M Pro和微星H55M-E33的都是采用的N+1相供电,其中有单独1相供电针对GPU;
&&& 然后技嘉GA-H55M-S2H和双敏UH55GT,就是采用了典型的N+1+1多相独立供电设计,其中N相是为CPU处理器设计,一个“1”是为了给处理器集成的PCI-E总线、内存控制器等北桥工作供电,而另一个“1”是为了给独立的GPU核心供电。
&&& 我们之所以要辨别,就在于目前市场上H55产品虽多,并非全部都采用N+1+1多相独立供电设计,只有类似双敏UH55GT、技嘉GA-H55M-S2H这种才是真正的N+1+1多相独立供电设计,更多的厂家在设计时仅对GPU进行独立供电考虑,而忽略了酷睿i3中所包含的北桥芯片,整个电路的关键就在于有无独立的1相是专门供给北桥芯片供电的。
&&& 既然市售H55并非全部采用N+1+1多相独立供电,那如何辨别N+1+1多相独立供电呢?其实如果厂商并未在供电上做区分的话,基本上很难识别,不过由于北桥芯片供电和GPU芯片供电是独立的一相开关供电,所以开关频率和器件指标上都有区别。
&&& 因此,以经验来讲,一般采用三种方法去辨别,第一种就是找出专门供电不同的料件,此种办法比较简单,但有些厂商如果料件全都一样,这种办法就没折了;第二种是判断供电的料件组合,其中N相的供电配置是一样,而单独供给北桥的1相和单独给GPU的1相,料件采用的数量不同,毕竟给北桥和GPU供电时的电流要求相对没那么高;第三种就是,找出主板供电部分的PWM控制芯片,如果是N+1+1相,一定有控制N相供电的PWM芯片,而不远处应该还有一个控制1相供电的PWM芯片。
&&& 那么我们一种种方法举例来看更加直观,这里我们使用一款采用标准4+1+1相独立供电的双敏UH55GT主板,进行各个供电部分如何辨别N+1+1相供电的教学说明。
&&& 第一种方法相对比较简单,即看主板供电部分的用料,一般供电部分由电容、电感、MOS管等料件组成,甚至有些高端主板还有数字供电设计,目前在H55上暂时没有出现,因此不纳入此次的考虑中。
&&& 而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电容、电感、MOS管的不同来判断,因为不少厂家在做供电时,就已经在料件上做了区分,其中最容易看出的就是电感部分,因为每一相供电一般都只采用一个电感,而电感的型号又有不同。一般主板配料时,都会采用相同的电容,因此无法从电容的型号上判别,同时MOS管也是一样,相同型号下无法区分。
&&& 但是电感不同,为了区别供电的用途,厂家会采用不同的电感,从上图指示可以看出,这款典型的4+1+1相独立供电设计的双敏UH55GT,电容、MOS管等料件都采用相同的,如低阻抗的富士通L8固态电容,不过从电感可以看出其采用4+1+1相独立供电,虽然都是MAGIC铁素体电感,但型号不同,在最左下角的一相和最右边的一相都是采用的MAGIC 1R0铁素体电感,而其他部分都采用的MAGIC R56铁素体电感,因此可以明显的看出,有两相供电是做了区分,这就是典型的4+1+1相供电设计。其中4相采用MAGIC R56铁素体电感负责酷睿i3的CPU供电,而两相采用MAGIC 1R0铁素体电感的,分别针对北桥和GPU供电。
&&& 仔细看这种方法还是比较明显,但并不是100%准确的判断方法!因为北桥/GPU和CPU的消耗功率不同,这只有专业厂商在原始设计似,就必须这样做,也不排除有厂商并未在每相供电上有单独做区隔,不过对于目前卖点为王的主板产品,相信不会有品牌忽视这样的细节,因此此方法可以做为初级DIY用户的较快的辨别方式。
&&& 再用第二种方法去辨别,则是判断供电料件的组合,这种方式相对以上会较为复杂一些,不过摸清规律一样不难。原理还是一样,供电部分都是由电容、电感、MOS管等料件组成,而不同用处的供电要求也不同,比如给CPU供电的部分,由于要照顾系统稳定性,在供电的设计上采用的料件更多,而对于其他供电的部分,相对功耗不大的情况下,设计时给予的料件也可以相对较少。电容和MOS管在一相供电中都采用了多个,因此去判断电容和MOS管的数量和组合,就能判断出供电的设计。
&&& 首先是电容,我看到双敏UH55GT供电部分一共采用了17颗电容,如果知识单纯的6相供电的话,相信电容的数量应该是6的倍数,由此第一步我们就判断出其不是简单的6相供电,另外再来看电容的容量,四颗位于电感上方的1.6V 271uf的富士通L8低阻抗固态电容,分别在两组三相供电上,由此可以判断出,这四颗电容是针对CPU的四相供电所提供的。
&&& 而在电感下方的13颗电容,规格是2.5V 821uf的富士通L8低阻抗固态电容,分别数量6颗和7颗,因此可以判断4相CPU供电部分,采用每相供电3颗电容,给GPU供电的1相供电是1颗电容,而功耗小的北桥供电部分没有使用到电容,这样判断依然是采用4+1+1相供电设计。
&&& 最后再来看下MOS管,双敏UH55GT供电部分一共采用了14颗MOS管,同样如果是6相供电的话,应该是6的倍数,12或者18,而双敏UH55GT从MOS管很容易看出供电设计,4相CPU供电部分,采用每相供电2颗MOS管,一上一下设计,GPU供电和北桥供电部分都采用了3颗MOS管设计,一上两下,并且排列非常整齐,一目了然。
&&& 这种算供电料件组合的辨别方式,判断的准确性就相对较高,就需要一些经验在其中了,比如右侧6颗电容,很容易看成是3相供电,每相2颗电容,不过在主板设计上,单独给北桥供电的部分,一般都会采用无电容的设计,这在过去AMD的N+1相主板上经常见到,针对北桥的一相通常没有电容。
&&& 最后一种方式,就是找出主板供电部分的PWM控制芯片,如果是N+1+1相,一定有一个较大的控制N相供电的PWM芯片,而不远处应该还有在GPU供电部分有一个控制1相供电的PWM芯片,同时在北桥附近也应该有一个控制这1相供电的PWM芯片。
&&& 之所以说可以去找PWM芯片,原因就在于这是一种特殊的电子组件,一组供电的正常运行必须得由PWM芯片控制,否则供电无法工作,因为PWM芯片就起到的是一个开关的作用,它直接连接MOSFET,在特定的电压下可以让电通过或断开,因此有点像电路的开关,PWM就是控制两个MOSFET来决定要不要让电通过。当MOSFET上桥 开、MOSFET下桥 关的时候,电就可以通过;当MOSFET上桥 关、MOSFET下桥开的时候,电源就过不去。
控制4相供电的PWM芯片
控制1相GPU供电的PWM芯片
控制1相北桥供电的PWM芯片
&&& 从双敏UH55GT供电部分附近,我们看到个PWM控制芯片。第一个是CPU供电部分的,采用的是一颗Richtek的RT8857电源管理芯片,其是标准的5相供电控制芯片,即在5相供电设计范围内都能合理工作。而在GPU供电的1相附近,我们也能看到一个较小的μP61178H的PWM控制芯片,而另一边,位于2相CPU供电中间的RT9619A则是针对1相北桥进行供电的PWM控制芯片。
&&& 此种方式判断的好处在于也非常容易,但依然容易出错,因为不排除其他部分的PWM控制芯片也设计在了供电附近,因此只有综合以上三种方式,才是最准确的辨别方式,第一种最为简单,辅助第二种进行分析,最后第三种则是去证明第二种判断是否正确的途径,因为如果判断是4+1+1相独立供电,而只提供了2颗PWM控制芯片,那很显然判断失误了。
&&& N+1+1相供电的好处就是让每个供电环境都非常稳定,而对于玩家而言,最大的好处莫过于超频了。众所周知,供电部分设计的好坏对CPU超频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由于H55的供电不仅只照顾CPU部分,还要针对GPU、NB进行供电管理,因此在超频后随着功率增大,每相供电通过的电流更强了,若不能处理好GPU、NB和CPU之间的供电关系,超频很难实现。同时超频后还需要稳定运行,如进行游戏,这时CPU一直处于高负载下,需要的是大量的电流支援,而随着GPU的负载突然增加,从而让CPU部分的供电支援减少,很容易造成供电不足而死机。
&&& 举例说明,功率=电压X电流,酷睿i3 530不超频时功率73W,电压1.2V,这时的电流是60A,如果是一般的6相供电系统,因此加上GPU的部分,每相供电预计在20A左右在普通6相供电上,每相供电只有10A,而超频后,如果功率达到100W,那6相供电每相增加到25A甚至更高,一旦GPU出现高负荷,从现有CPU供电部分分流,那每相CPU供电所获得的电流将出现不够的情况,从而在超频后影响使用。
&&& 而在同样的环境下,如果采用的4+1+1相供电,GPU发生负载变化时,不用与CPU分享同一供电电路,因此不会影响CPU的电流供应,而4相在对于超频后达到100W也非常轻松的应对,1.2V的电压下,电流大约20A,20A以下都是非常优秀的供电系统,因此也足够保证在超频后的稳定性。因此,同样是6相供电的情况下,4+1+1相供专门为CPU供电更利于超频,同时GPU的供电独立不会影响CPU供电,让超频后使用也更轻松。
&&& 采用4+1+1相独立供电设计的双敏UH55GT,风冷状态下将Core i5-661破解26倍频超至4.6GHz,并且通过Super pi测试,不但超频非常轻松,同时运行也非常稳定。当然仅有一个供电设计并不能证明这就是超频性能强的有利证据,但至少反应出在4+1+1相供电设计下,对CPU超频还是有一定促进作用。
&&& 另外还顺便提及一下,由于看到双敏UH55GT才联想到的一个问题,之前有提过,供电的部分如果超频或者在高负载下,电流会相应的增加,而也同时会增加发热量,而发热量中,数MOS管的发热量是最大的,所以看到双敏UH55GT由于针对玩家超频设计,在强化了供电设计的同时,还提供了不错的散热设计,这也是要选购酷睿i3的用户应该注意的!■
电话:010-
不支持Flash}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技嘉主板关闭usb供电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