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创始人怎样玩弄风险丰厚资本四个创始人的

客户端下载:
Copyright (C) 2006-,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凯铭风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谷歌创始人当年怎样玩弄风险资本? | CIO实名商业社交网站-e行网
【导读】在与红杉资本眉来眼去的同时,拉里和谢尔盖脚踩两条船地向另一家投资大佬KPCB公司发出了邀约。KPCB老板约翰·杜尔和他们见面后,问拉里,“谷歌的生意有多大?”“100亿美元。”拉里回答。“所有的迹象都表明,谷歌的这两个家伙简直是做成了一笔梦幻般的生意:他们拿到了建设自己钟爱的搜索引擎所需要的资金,同时还掌握了在公司当家做主的控制权。”
在与红杉资本眉来眼去的同时,拉里和谢尔盖脚踩两条船地向另一家投资大佬KPCB公司发出了邀约。KPCB老板约翰·杜尔和他们见面后,问拉里,“谷歌的生意有多大?”“100亿美元。”拉里回答。“所有的迹象都表明,谷歌的这两个家伙简直是做成了一笔梦幻般的生意:他们拿到了建设自己钟爱的搜索引擎所需要的资金,同时还掌握了在公司当家做主的控制权。”
“我们不要这么多的钱!”
1999年,谷歌创始人拉里和谢尔盖向风险投资人表明了自己的立场,这让红杉资本的合伙人迈克o莫里茨非常吃惊,谷歌小子的决定打乱了他的如意算盘。
当时,拉里与谢尔盖准备为谷歌融一笔资,为此他们准备出让公司五分之一的股份,融资额度是2500万美元,这就是说他们认为当时的谷歌值1.25亿美元。
当有人向莫里茨推荐这两个年轻人时,他起初不以为然,因为他对大众热捧的.com公司不屑一顾,他说:“迟早有人会碰壁。”
不过,莫里茨还是答应见上拉里与谢尔盖一面。看起来像两位中学生的年轻人在谈到谷歌的搜索引擎时说,他们会专心为顾客提供最好的服务,只做用户需求范围内的事,只做让用户满意的事。
莫里茨下定决心,决定准备接受他们的报价,让红杉资本投入2500万美元,获得谷歌五分之一的股份。
然而拉里与谢尔盖却做出了一个奇特的决定,令莫里茨产生了吞下钓饵般的感觉。
“他们的头脑中有着一个十分明确的原则:要不惜一切地维护他们对公司的控制权。选择与两个投资商同时合作,对他们而言是一个理想的策略,完全可以避免公司被来自外部的力量掌控。”《谷歌是如何控制世界的》作者丹尼尔·伊克比亚曾这样评价与红杉资本博弈时的拉里与谢尔盖。
只是看起来像中学生而已的拉里与谢尔盖把起初矜持的红杉资本的魂勾起来的同时,已作好了对嗜血资本的防范之策。
在与红杉资本眉来眼去的同时,拉里和谢尔盖脚踩两条船地向另一家投资大佬KPCB公司发出了邀约。KPCB老板约翰·杜尔和他们见面后,问拉里,“谷歌的生意有多大?”
“100亿美元。”拉里回答。
“你说的是整个市场总值?”杜尔接着问。
“不,营业收入。”拉里边说边抽出笔记本电脑,向杜尔演示谷歌的搜索技术与竞争对手相比的优越性。
“我几乎从椅子上跌下去!那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次谈话。”杜尔回忆说,“如果你看好公司的创始人和他们拥有的技术力量,那么付出任何代价都是值得的。”
杜尔于是决定向谷歌投资,而红杉的莫里茨也做出了同样的决定。两个公司的投资风格迥异,一家激进,一家保守,但他们都想独占谷歌的这20%股权,而排斥对方。
拉里和谢尔盖于是从有求于人的处境中走了出来,开始气定神闲地看着两家风险投资商竞争着向自己献媚。
莫里茨磨刀霍霍,全力以赴准备拿下此项目,杜尔也针锋相对。谷歌早期的雇员曾在《GQ》杂志上称,“莫里茨和杜尔都希望单独与谷歌达成协议,于是最后演变成了拉锯战,但他们完全没有意识到我们公司的创始人在此问题上,是这样坚守自己的底线。”拉里和谢尔盖让这两家公司平分这部分股份,联合投资谷歌。
莫里茨对拉里、谢尔盖的决定几乎气疯了,他想单独拿下这20%股权,这不仅仅是投资利益可以最大化,而且是为红杉资本把控谷歌的未来之路埋下伏笔。
多年以后,莫里茨透露,红杉当时投资谷歌有多重目的,除看好其未来发展潜力这个可以上台面的理由外,还有一个他当时不会告诉拉里、谢尔盖的计划:这就是利用谷歌对雅虎公司进行侧翼防护,因为红杉资本当时对雅虎也进行了大量的投资,而且雅虎当时的商业模式清晰。红杉计划帮雅虎把不赚钱的搜索业务进行外包,让谷歌承接这项业务。莫里茨说:“我们对谷歌的看法是,它可以促进其他网站的业务,尤其是雅虎的。”就是说,在红杉资本的整体投资计划中,谷歌原来只是一个棋子,当然是一颗比较重要的棋子。
拉里和谢尔盖当时不可能知道红杉资本的“良苦用心”,但他们对资本势力的提防,显然帮他们绕过了此后可能碰上的许多险滩暗礁。
双方僵持了一个月。最后,谷歌小子通过中间人给莫里茨和杜尔发出最后通牒:“我们再给他们两到三天时间,如果他们还不答应我们的条件,那么一切都将结束。”
因为这时候,又有一家投资公司找上门来,称谷歌公司值1.5亿美元,这比原来的1.25美元估值高了一大截。这家公司愿意以这个价格与谷歌谈判。
拉里和谢尔盖私下里讨论,是否要把莫里茨和杜尔抛到一边,但经过一番考量,他们最后做出决定,只要莫里茨和杜尔在事先商定好的期限内,接受他们开出的平分这部分股权的条件,他们就以原来的价格,接受莫里茨和杜尔的投资。
不过拉里和谢尔盖很“狡猾”地利用了这件事,他们把有新的投资商准备参与的消息透露给莫里茨和杜尔。
莫里茨担心自己的不合作会给KPCB乃至别的对手带去更多的机会,于是压抑住自己的不满,答应了拉里和谢尔盖的条件。KPCB的杜尔也是这样的心理,无可奈何地举起了白旗。
日,一份震惊硅谷与华尔街的融资公告被正式发布:谷歌从KPCB和红杉资本总共获得了2500万美元的投资,由此两家公司各占有谷歌大约10%的股份。
谢尔盖说:“我觉得我们当时谈了一个好价钱。风险投资商认为我们要价太高,我们则认为报价太低。风险投资商将它视为生意来做,至少是当作一种竞赛。”
从投资收益的角度来看,莫里茨和杜尔的投资是成功的,甚至说是巨大的成功。谷歌后来上市后,他们的股票价值大约高达30亿美元。
而更为成功的是拉里和谢尔盖,他们得到了硅谷两大水火不容的风险投资商的鼎力支持,关键是他们仍牢牢地控制着公司的股权,这保证了谷歌在未来长期的岁月里,基本上不会受到资本的干扰,可以按照他们自己的设想发展。
“所有的迹象都表明,谷歌的这两个家伙简直是做成了一笔梦幻般的生意:他们拿到了建设自己钟爱的搜索引擎所需要的资金,同时还掌握了在公司当家做主的控制权。”作家戴维·怀斯这样点评。(via 网易)谷歌创始人怎样玩弄风险资本的(图) - 网易河北
十天内免登录
谷歌创始人怎样玩弄风险资本的(图)
原标题:谷歌创始人当年怎样玩弄风险资本?
谷歌两位创始人
编者按:在与红杉资本眉来眼去的同时,拉里和谢尔盖脚踩两条船地向另一家投资大佬KPCB公司发出了邀约。KPCB老板约翰·杜尔和他们见面后,问拉里,“谷歌的生意有多大?”“100亿美元。”拉里回答。“所有的迹象都表明,谷歌的这两个家伙简直是做成了一笔梦幻般的生意:他们拿到了建设自己钟爱的搜索引擎所需要的资金,同时还掌握了在公司当家做主的控制权。”
网易河北数码频道讯& “我们不要这么多的钱!”
1999年,谷歌创始人拉里和谢尔盖向风险投资人表明了自己的立场,这让红杉资本的合伙人迈克•莫里茨非常吃惊,谷歌小子的决定打乱了他的如意算盘。
当时,拉里与谢尔盖准备为谷歌融一笔资,为此他们准备出让公司五分之一的股份,融资额度是2500万美元,这就是说他们认为当时的谷歌值1.25亿美元。
当有人向莫里茨推荐这两个年轻人时,他起初不以为然,因为他对大众热捧的.com公司不屑一顾,他说:“迟早有人会碰壁。”
不过,莫里茨还是答应见上拉里与谢尔盖一面。看起来像两位中学生的年轻人在谈到谷歌的搜索引擎时说,他们会专心为顾客提供最好的服务,只做用户需求范围内的事,只做让用户满意的事。
莫里茨下定决心,决定准备接受他们的报价,让红杉资本投入2500万美元,获得谷歌五分之一的股份。
然而拉里与谢尔盖却做出了一个奇特的决定,令莫里茨产生了吞下钓饵般的感觉。
“他们的头脑中有着一个十分明确的原则:要不惜一切地维护他们对公司的控制权。选择与两个投资商同时合作,对他们而言是一个理想的策略,完全可以避免公司被来自外部的力量掌控。”《谷歌是如何控制世界的》作者丹尼尔·伊克比亚曾这样评价与红杉资本博弈时的拉里与谢尔盖。
只是看起来像中学生而已的拉里与谢尔盖把起初矜持的红杉资本的魂勾起来的同时,已作好了对嗜血资本的防范之策。
在与红杉资本眉来眼去的同时,拉里和谢尔盖脚踩两条船地向另一家投资大佬KPCB公司发出了邀约。KPCB老板约翰·杜尔和他们见面后,问拉里,“谷歌的生意有多大?”
“100亿美元。”拉里回答。
“你说的是整个市场总值?”杜尔接着问。
“不,营业收入。”拉里边说边抽出笔记本电脑,向杜尔演示谷歌的搜索技术与竞争对手相比的优越性。
“我几乎从椅子上跌下去!那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次谈话。”杜尔回忆说,“如果你看好公司的创始人和他们拥有的技术力量,那么付出任何代价都是值得的。”
杜尔于是决定向谷歌投资,而红杉的莫里茨也做出了同样的决定。两个公司的投资风格迥异,一家激进,一家保守,但他们都想独占谷歌的这20%股权,而排斥对方。
拉里和谢尔盖于是从有求于人的处境中走了出来,开始气定神闲地看着两家风险投资商竞争着向自己献媚。
莫里茨磨刀霍霍,全力以赴准备拿下此项目,杜尔也针锋相对。谷歌早期的雇员曾在《GQ》杂志上称,“莫里茨和杜尔都希望单独与谷歌达成协议,于是最后演变成了拉锯战,但他们完全没有意识到我们公司的创始人在此问题上,是这样坚守自己的底线。”拉里和谢尔盖让这两家公司平分这部分股份,联合投资谷歌。
莫里茨对拉里、谢尔盖的决定几乎气疯了,他想单独拿下这20%股权,这不仅仅是投资利益可以最大化,而且是为红杉资本把控谷歌的未来之路埋下伏笔。
多年以后,莫里茨透露,红杉当时投资谷歌有多重目的,除看好其未来发展潜力这个可以上台面的理由外,还有一个他当时不会告诉拉里、谢尔盖的计划:这就是利用谷歌对雅虎公司进行侧翼防护,因为红杉资本当时对雅虎也进行了大量的投资,而且雅虎当时的商业模式清晰。红杉计划帮雅虎把不赚钱的搜索业务进行外包,让谷歌承接这项业务。莫里茨说:“我们对谷歌的看法是,它可以促进其他网站的业务,尤其是雅虎的。”就是说,在红杉资本的整体投资计划中,谷歌原来只是一个棋子,当然是一颗比较重要的棋子。
拉里和谢尔盖当时不可能知道红杉资本的“良苦用心”,但他们对资本势力的提防,显然帮他们绕过了此后可能碰上的许多险滩暗礁。
双方僵持了一个月。最后,谷歌小子通过中间人给莫里茨和杜尔发出最后通牒:“我们再给他们两到三天时间,如果他们还不答应我们的条件,那么一切都将结束。”
因为这时候,又有一家投资公司找上门来,称谷歌公司值1.5亿美元,这比原来的1.25美元估值高了一大截。这家公司愿意以这个价格与谷歌谈判。
拉里和谢尔盖私下里讨论,是否要把莫里茨和杜尔抛到一边,但经过一番考量,他们最后做出决定,只要莫里茨和杜尔在事先商定好的期限内,接受他们开出的平分这部分股权的条件,他们就以原来的价格,接受莫里茨和杜尔的投资。
不过拉里和谢尔盖很“狡猾”地利用了这件事,他们把有新的投资商准备参与的消息透露给莫里茨和杜尔。
莫里茨担心自己的不合作会给KPCB乃至别的对手带去更多的机会,于是压抑住自己的不满,答应了拉里和谢尔盖的条件。KPCB的杜尔也是这样的心理,无可奈何地举起了白旗。
日,一份震惊硅谷与华尔街的融资公告被正式发布:谷歌从KPCB和红杉资本总共获得了2500万美元的投资,由此两家公司各占有谷歌大约10%的股份。
谢尔盖说:“我觉得我们当时谈了一个好价钱。风险投资商认为我们要价太高,我们则认为报价太低。风险投资商将它视为生意来做,至少是当作一种竞赛。”
从投资收益的角度来看,莫里茨和杜尔的投资是成功的,甚至说是巨大的成功。谷歌后来上市后,他们的股票价值大约高达30亿美元。
而更为成功的是拉里和谢尔盖,他们得到了硅谷两大水火不容的风险投资商的鼎力支持,关键是他们仍牢牢地控制着公司的股权,这保证了谷歌在未来长期的岁月里,基本上不会受到资本的干扰,可以按照他们自己的设想发展。
“所有的迹象都表明,谷歌的这两个家伙简直是做成了一笔梦幻般的生意:他们拿到了建设自己钟爱的搜索引擎所需要的资金,同时还掌握了在公司当家做主的控制权。”作家戴维·怀斯这样点评。
本文来源:网易财经
责任编辑:HEB037
相关新闻阅读
48小时评论排行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网易河北访谈间
&select name="site" class="left"&
&option value="网易" selected="selected"&新闻&/option&
&option value=""&网页&/option&谷歌创始人怎样玩弄风险资本的_网易科技
谷歌创始人怎样玩弄风险资本的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谷歌两位创始人[编者按:在与红杉资本眉来眼去的同时,拉里和谢尔盖脚踩两条船地向另一家投资大佬KPCB公司发出了邀约。KPCB老板约翰·杜尔和他们见面后,问拉里,“的生意有多大?”“100亿美元。”拉里回答。“所有的迹象都表明,谷歌的这两个家伙简直是做成了一笔梦幻般的生意:他们拿到了建设自己钟爱的搜索引擎所需要的资金,同时还掌握了在公司当家做主的控制权。”][原标题:谷歌创始人当年怎样玩弄风险资本?]“我们不要这么多的钱!”1999年,谷歌创始人拉里和谢尔盖向风险投资人表明了自己的立场,这让红杉资本的合伙人迈克•莫里茨非常吃惊,谷歌小子的决定打乱了他的如意算盘。当时,拉里与谢尔盖准备为谷歌融一笔资,为此他们准备出让公司五分之一的股份,融资额度是2500万美元,这就是说他们认为当时的谷歌值1.25亿美元。当有人向莫里茨推荐这两个年轻人时,他起初不以为然,因为他对大众热捧的.com公司不屑一顾,他说:“迟早有人会碰壁。”不过,莫里茨还是答应见上拉里与谢尔盖一面。看起来像两位中学生的年轻人在谈到谷歌的搜索引擎时说,他们会专心为顾客提供最好的服务,只做用户需求范围内的事,只做让用户满意的事。莫里茨下定决心,决定准备接受他们的报价,让红杉资本投入2500万美元,获得谷歌五分之一的股份。然而拉里与谢尔盖却做出了一个奇特的决定,令莫里茨产生了吞下钓饵般的感觉。“他们的头脑中有着一个十分明确的原则:要不惜一切地维护他们对公司的控制权。选择与两个投资商同时合作,对他们而言是一个理想的策略,完全可以避免公司被来自外部的力量掌控。”《谷歌是如何控制世界的》作者丹尼尔·伊克比亚曾这样评价与红杉资本博弈时的拉里与谢尔盖。只是看起来像中学生而已的拉里与谢尔盖把起初矜持的红杉资本的魂勾起来的同时,已作好了对嗜血资本的防范之策。在与红杉资本眉来眼去的同时,拉里和谢尔盖脚踩两条船地向另一家投资大佬KPCB公司发出了邀约。KPCB老板约翰·杜尔和他们见面后,问拉里,“谷歌的生意有多大?”“100亿美元。”拉里回答。“你说的是整个市场总值?”杜尔接着问。“不,营业收入。”拉里边说边抽出笔记本电脑,向杜尔演示谷歌的搜索技术与竞争对手相比的优越性。“我几乎从椅子上跌下去!那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次谈话。”杜尔回忆说,“如果你看好公司的创始人和他们拥有的技术力量,那么付出任何代价都是值得的。”杜尔于是决定向谷歌投资,而红杉的莫里茨也做出了同样的决定。两个公司的投资风格迥异,一家激进,一家保守,但他们都想独占谷歌的这20%股权,而排斥对方。拉里和谢尔盖于是从有求于人的处境中走了出来,开始气定神闲地看着两家风险投资商竞争着向自己献媚。莫里茨磨刀霍霍,全力以赴准备拿下此项目,杜尔也针锋相对。谷歌早期的雇员曾在《GQ》杂志上称,“莫里茨和杜尔都希望单独与谷歌达成协议,于是最后演变成了拉锯战,但他们完全没有意识到我们公司的创始人在此问题上,是这样坚守自己的底线。”拉里和谢尔盖让这两家公司平分这部分股份,联合投资谷歌。莫里茨对拉里、谢尔盖的决定几乎气疯了,他想单独拿下这20%股权,这不仅仅是投资利益可以最大化,而且是为红杉资本把控谷歌的未来之路埋下伏笔。多年以后,莫里茨透露,红杉当时投资谷歌有多重目的,除看好其未来发展潜力这个可以上台面的理由外,还有一个他当时不会告诉拉里、谢尔盖的计划:这就是利用谷歌对公司进行侧翼防护,因为红杉资本当时对雅虎也进行了大量的投资,而且雅虎当时的商业模式清晰。红杉计划帮雅虎把不赚钱的搜索业务进行外包,让谷歌承接这项业务。莫里茨说:“我们对谷歌的看法是,它可以促进其他网站的业务,尤其是雅虎的。”就是说,在红杉资本的整体投资计划中,谷歌原来只是一个棋子,当然是一颗比较重要的棋子。拉里和谢尔盖当时不可能知道红杉资本的“良苦用心”,但他们对资本势力的提防,显然帮他们绕过了此后可能碰上的许多险滩暗礁。双方僵持了一个月。最后,谷歌小子通过中间人给莫里茨和杜尔发出最后通牒:“我们再给他们两到三天时间,如果他们还不答应我们的条件,那么一切都将结束。”因为这时候,又有一家投资公司找上门来,称谷歌公司值1.5亿美元,这比原来的1.25美元估值高了一大截。这家公司愿意以这个价格与谷歌谈判。拉里和谢尔盖私下里讨论,是否要把莫里茨和杜尔抛到一边,但经过一番考量,他们最后做出决定,只要莫里茨和杜尔在事先商定好的期限内,接受他们开出的平分这部分股权的条件,他们就以原来的价格,接受莫里茨和杜尔的投资。不过拉里和谢尔盖很“狡猾”地利用了这件事,他们把有新的投资商准备参与的消息透露给莫里茨和杜尔。莫里茨担心自己的不合作会给KPCB乃至别的对手带去更多的机会,于是压抑住自己的不满,答应了拉里和谢尔盖的条件。KPCB的杜尔也是这样的心理,无可奈何地举起了白旗。日,一份震惊硅谷与华尔街的融资公告被正式发布:谷歌从KPCB和红杉资本总共获得了2500万美元的投资,由此两家公司各占有谷歌大约10%的股份。谢尔盖说:“我觉得我们当时谈了一个好价钱。风险投资商认为我们要价太高,我们则认为报价太低。风险投资商将它视为生意来做,至少是当作一种竞赛。”从投资收益的角度来看,莫里茨和杜尔的投资是成功的,甚至说是巨大的成功。谷歌后来上市后,他们的股票价值大约高达30亿美元。而更为成功的是拉里和谢尔盖,他们得到了硅谷两大水火不容的风险投资商的鼎力支持,关键是他们仍牢牢地控制着公司的股权,这保证了谷歌在未来长期的岁月里,基本上不会受到资本的干扰,可以按照他们自己的设想发展。“所有的迹象都表明,谷歌的这两个家伙简直是做成了一笔梦幻般的生意:他们拿到了建设自己钟爱的搜索引擎所需要的资金,同时还掌握了在公司当家做主的控制权。”作家戴维·怀斯这样点评。
本文来源:网易财经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信合资本创始人石双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