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部分人都是希捷移动硬盘硬盘

硬盘气短 希捷西数变难兄难弟_新浪财经_新浪网
对硬盘企业来讲,这个冬天很冷。近日,全球最大硬盘制造商希捷宣布关停苏州工厂,并裁员2000人。全球第二大硬盘厂商西部数据业绩也开始亏损,寻求注资未果。硬盘市场正经历着一场变革,个人电脑市场的销售接连下滑、网盘的线上存储方式大行其道引发机械硬盘市场陷入危机,同时,技术和容量方面更胜一筹的固态硬盘开始展露头角,希捷和西部数据也谋求转型固态硬盘市场,但看起来他们进入该市场并不仅是时间滞后问题,在没有重大技术革新的情况下,希捷与西部数据这对难兄难弟扭转颓势的机会不大。关厂裁员1月10日,希捷位于中国苏州的工厂正式贴出解散公告,称出于持续优化运营效率的考虑,不得不做出提前解散工厂的决定,希捷科技(苏州)有限公司也就此成为历史。公告显示,本次提前解散苏州工厂是希捷继续缩减全球生产规模,以更好适应现在及未来市场需求的措施之一。对于被裁的员工,会根据劳动合同法依法支付赔偿金,1月11-18日办理员工离职手续。希捷表示,希捷苏州工厂关闭是集团优化运营效率、整合资源和控制成本的组成部分,也是希捷集团基于整个市场变化和集团自身产能状况做出的正常调整。据了解,希捷科技在中国有苏州和无锡两家工厂。其中,位于苏州市工业园区的希捷苏州,前身是迈拓科技(苏州)有限公司(2005年被希捷以19亿美元收购),2005年底迈拓科技被希捷收购,主要生产自主品牌(Seagate)的笔记本电脑硬盘、台式机电脑硬盘和企业级服务器硬盘。目前,希捷中国区产能总量占全球出货量的70%以上,2012年希捷中国区的无锡和苏州工厂累计硬盘出货量即已突破10亿块。另外,希捷苏州2015年外贸进出口额19.2亿美元,2016年的进出口额12亿美元左右,这意味着其贸易额在一年内剧降36%。2015年开始,希捷已经在全球进行了不下5次的大规模的人员调整。2015年1月,希捷科技宣布全球裁员2950人,当天同时被下课的还有公司的CEO和COO;同年9月,希捷在全球裁员1050人,占员工总数的2%;2016年6月,希捷再次裁员3%,约1600人;同年7月,希捷又裁员6500人,占总员工数的14%;今年1月,国内苏州工厂的2000人被裁。同样命运还有西部数据。去年6月,有消息称,西部数据再次做出裁员计划,总计裁员数量为507名,位置分布于硅谷周边及南卡利地区。据了解,西部数据2015年的员工总数约为7万6千人,该公司曾于去年5月中旬提交了裁员的相关文书。业绩低迷关厂裁员源自两大硬盘企业持续低迷的业绩。去年10月,希捷公布了该公司2017财年第一季度财报,在机械硬盘出货量方面摆脱了前一季度的历史最低谷,但依然不容乐观。截止去年9月30日的季度内,希捷出货硬盘3890万块,比此前季度的3680万块增加了6%,但是仍远远不如2015年同期的4720万块。截止日,希捷第四季度收入26.54亿美元,同比下滑9.3%,净利润2.07亿美元,同比下滑17.2%。作为全球第二大硬盘厂商,西部数据的日子也并不好过。西部数据截至日第四会计季度的各项业绩显示,该公司营业收入为35亿美元,净亏损为3.51亿美元或每股1.34美元。2008年,西部数据曾裁员2500人,同时将其大部分生产暂停近两周,此外,公司首席执行官薪水下调三分之一。西部数据此前发布的一份声明中表示,裁员数量相当于该公司员工总数的5%。据了解,该季度西部数据的营收为18亿美元,低于自己和分析师的预期20.3亿美元。在业绩不振的情况下,2015年9月,下属香港全资子公司紫光联合信息系统有限公司曾与西部数据签署了《股份认购协议》,拟投资37.75亿美元,获得西部数据15%的股份,成为其第一大股东,并获得一个董事会席位。但由于该协议遭到了美国海外投资委员会(CFIUS)的调查,去年2月西部数据被告知交易终止,注资计划因此流产。收购失败后,2016年9月,紫光股份与西部数据共同宣布,双方将联手成立新的合资公司紫光西部数据。新公司总投资额为3亿美元,注册资金为1.58亿美元。其中,紫光股份出资8058万美元持股51%,西部数据出资7742万美元,持股比例为49%。硬盘革命产业观察家洪仕斌指出,尽管存在各种客观条件,但希捷和西部数据如今的现状与硬盘市场需求急剧下降有很大关联。希捷集团在中国工厂的产品以磁头驱动的传统硬盘为主,但是目前新型固态硬盘已经占据了市场主要份额且呈逐年上升态势,加之硬盘应用的电脑等终端产品的需求降低,导致近几年苏州公司和无锡公司的订单持续减少,产能严重过剩。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希捷的硬盘产品主要针对个人电脑。信息技术研究和顾问公司Gartner初步统计的结果显示,2016年第四季度全球个人电脑(PC)出货量共计7260万台,较2015年第四季度下滑3.7%。2016全年PC出货量共计2.697亿台,比2015年减少6.2%。在硬盘出货量方面,截止日,希捷该季度出货量仅为3680万块,同比减少840万块,环比减少240万块,又创季度出货量新低;西部数据该季度出货量仅为4010万块,跌入新的低谷,比此前季度4310万块又少了300万块,同比更是锐减840万块,市场份额也跌到了40.1%的近年低点。硬盘本身正在经历着一场变革。读取速度更快的固态硬盘(SSD)正逐步扩大市场,抢占机械硬盘(HHD)的江山。据悉,相比于机械硬盘,SSD固态硬盘在速度、耐久度还是稳定性方面都有全面提升。同时,SSD的主流容量已经从32GB增长到了128/256GB,现在SSD最大容量已经近10TB,据预测2018年SSD最高容量将提升到128TB。此外,SSD的价格也在一路下降。虽然现在像1TB/2TB 的SSD售价还很昂贵,但128/256GB SSD价格被大多消费者所接受。据统计数据显示,年,固态硬盘出货量从1460万片增长至1.02亿片,增长接近700%;但是HHD机械硬盘的出货量从6.215亿片降至了4.689亿片,狂跌了24%,成有史以来最低点。为时已晚硬盘市场的衰落,与近年网盘的兴起也不无关系,互联网巨头大力发展云储存,以先免费后收费的互联网“玩法”拓展市场,获得众多消费者青睐。据《年中国企业网盘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企业网盘市场规模约为9000万元,增长率为56%。为了追赶市场变革的脚步,希捷和西部数据这对难兄难弟也在不断尝试新的努力。在2014年,希捷收购了Avago旗下LSI两个部门,获得了进入企业级PCIe闪存和SSD控制器市场的机会。“但是希捷缺乏闪存生产线,因此失去了和其他硬盘厂商竞争的战略资源,并且希捷还曾关停消费级固态硬盘生产线(希捷600系列SSD),可以说,在消费级固态硬盘领域,希捷的市场份额占有率很低。”洪仕斌如是说。西部数据在紫光收购失败后,去年2015年10月,西部数据宣布以每股86.50美元的现金加股票收购闪迪,总价值约合190亿美元。闪迪作为全球第三大闪存生产厂商,多年以来推出了不少具备技术顶尖意义的闪存产品。在产业经济观察家梁振鹏看来,相对而言,西部数据杀入SSD战场的举措比希捷更为彻底,毕竟闪迪拥有闪存盘、消费类存储卡、消费及企业级SSD等成熟的产品线,可直接为西部数据贡献利润。但需要注意的是,西部数据与闪迪联姻在短期内并不会改变SSD的固有格局,影响SSD走势的依旧是东芝NAND工厂的生产工艺,在工艺没有重大革新的情况下,希捷与西部数据这对难兄难弟扭转颓势的机会不大。北京商报记者 孙麒翔 石飞月/文 CFP/图希捷裁员,硬盘不行了吗? - iDoNews
> 希捷裁员,硬盘不行了吗?
希捷裁员,硬盘不行了吗?
北京时间9月9日晚间消息,硬盘厂商希捷公司宣布,公司将在全球范围内裁员约1000人,占公司员工总数的约2%。
希捷裁员的直接原因,应该是其业绩的萎靡。就在8月,希捷发布了截至7月3日的2015财年第四季度财报,净利润为1.38亿美元,而上年同期为3.2亿美元;营收也下滑11%至29亿美元。如此大幅度的下滑,也难怪希捷会以裁员来应对。
说起希捷硬盘,跟我还略有点渊源。早在2009年,希捷硬盘在中国市场曾经出过重大的质量问题,造成了很多用户的损失。当时,笔者写了一系列关于此事的文章。后来,一位在我看来业务并不熟练的希捷公关人员和我商讨这件事情,但被我给拒之门外,事后的一篇《希捷:你应面对的是用户
而不是公关独立撰稿人》现在能然在网上能够找到。虽然说这件对中国互联网用户影响颇深的事情最后不了了之,但是希捷也因此给我留下了极其不好的印象。
当然,那时的希捷也很是狼狈。2008年的时候,它是亏损的,当年第二季度亏损不到3亿美元,当年第三嫉妒亏损近5亿美元。如果不是当年的泰国水灾,西部数码被泡在了水里,我想希捷硬盘不会过上前几年那样的好日子。泰国的水灾,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希捷当年的窘境。不再提陈年旧事,回过来继续看希捷的裁员事件。希捷在仅仅是利润下滑的情况下,就大幅裁员,这未免给我一种感觉:希捷裁员,是不是就意味着硬盘行业不行了呢?
在连续几个财季的财报中,希捷的硬盘出货量都呈现下跌趋势。截止日的上季度里,希捷出货机械硬盘4530万块,环比减少10%,同比减少14%。而希捷的竞争对手西部数码也不怎么样,西部数据上季度的财报显示,它的(机械)硬盘出货量上季度只有4850万块,环比减少11%,同比减少23%。西部数码虽然比希捷强一些,可也强不到哪里去。
两大巨头业绩的不堪,直接原因就是全球PC业务的萎靡。而这种萎靡,还会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按照IDC预计,2015年全球PC出货量将同比下滑8.7%,高于此前6.2%的下滑预期。IDC预计,全球PC出货量将在2017年恢复增长。也就是说,如果IDC预计的没错,那在至少两年之内,硬盘业务似乎都没有回暖的迹象与可能性。而云存储(包括个人云、企业云)在近几年的强势崛起,大大的挑战了硬盘的市场地位。尤其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云端的存储能力,更是削弱了硬盘的分量。这种形势之下,硬盘是很难继续坚挺的。
不过,我上面指的是机械硬盘以及传统的固态硬盘,毕竟希捷、西数都以机械硬盘为主。尽管机械硬盘和固态硬盘之间孰优孰劣的争议还很多,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未来的发展趋势上,固态硬盘似乎要比机械硬盘的日子好过一点。
前几天苹果的新品发布会上,苹果在移动设备上显示了对微软理念某种程度的“认可”,似乎预示着苹果未来在移动设备方面可能会有新的变化(当然也可以叫回归微软的潮流)。但不管怎么样,超轻超薄笔记本应该会更加流行,并且会不断取代传统PC。而希望依托在超轻超薄笔记本上的固态硬盘,如果有新的技术诞生,那形势自然会水涨船高。就在最近,美国英特尔公司和美光科技公司宣布了在固态硬盘技术领域的一个重大突破,可以将固态硬盘的存储容量扩大十倍,10TB容量的固态硬盘将变成现实。这样的话,如果技术不断发展,新技术之下的固态硬盘,会比传统机械硬盘的日子更好过一点。
补充一句,客观的讲,希捷裁员,也有自己的原因。2014年曾经有一个硬盘故障率的数据,那时的数据显示,“日立品牌的硬盘年故障率最低,全线大容量硬盘均不超过2%;西数稍好,不超过4%;而希捷在1.5TB到3TB之间的硬盘的年故障率超过10%,到了4TB规格才表现良好。”所以,希捷滑落也是因为自己不整齐。但是即便如此,它却很能反映出业界的趋势。
这样一看,我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传统硬盘行业的日子在未来不会好过,但肯定不会消亡,因为它有固定的市场;而拥有新技术的固态硬盘,如果持续不断的进步,那压倒传统机械硬盘的可能性很大;希捷这样的企业,假设再不进行技术方面的革新,而只是躺在过去的舒服日子的话,那迟早会更加尴尬。
希捷裁员,硬盘不行了吗?硬盘行业的确不太行了,但确切地说,是传统硬盘的日子很不好过了!
作者:姜伯静 | 来源:iDoNews 专栏
正在加载......为什么大部分人都是希捷硬盘_百度知道
为什么大部分人都是希捷硬盘
我有更好的答案
希捷硬盘用俗话说皮实。兼容性好。速度快稳定,不容易出问题。东芝 日立这些硬盘速度不行。西数的硬盘对电源要求高,电源山寨硬盘容易出坏道。
采纳率:86%
来自团队: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各位觉得希捷硬盘怎么样?  品质,性能方面和其他品牌的硬盘比,有什么优势,劣势?  本人对其产品比较熟,不管是已经发布的还是没发布的,所以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一并交流.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欧是从酷鱼4开始用希捷的硬盘,感觉噪音控制比较好,单碟容量目前一直比较领先,发热量稍大~    希捷的sisc硬盘技术领先,笔记本硬盘也不错~    目前用的0G、8M的IDE版本,比我的250G、16M缓存的迈托噪音小不少。2.5寸用的是Momentus G的,性能不错~  
  楼上说的很不错  SEAGATE硬盘在单碟容量上一直是保持领先的,目前最大单碟容量可以做到167G,最大容量500G,也就是4DISC. 7200.9系列的就是这类产品,Q4季度会发布.日立,三星目前最大也就125G    笔记本盘目前最大容量可以到160G,5400.3系列的,单碟容量50G,采用的是垂直记录方式,这点也是领先的,他们的抗震性也是最好的,不工作抗冲击性是900G,其他品牌硬盘是800G.这主要得宜于SEAGATE的斜坡加载技术.    性能上7200.8的和迈托的金转10代打个平手,虽然SEAGATE的单碟容量大,持续传输率大,但SEAGATE的CACHE只有8M,而迈托的有16M,所以互相弥补了各自的不足,平手也就不奇怪了.7200.9的性能要更好点,因为它的CACHE也到16M了    SEAGATE的噪音是同类产品中最低的,这点不错,7200.7系列静音寻道声强&2.5分贝    发热量是SEAGATE的劣势,至少目前是这样,不过7200.8以后的产品有所改善,因为FIREWARE做了改善
  感觉三星开始发力了,以三星在半导体方面的优势,联合MS,推广NAND型的硬盘,慢慢侵蚀传统市场    还有小硬盘,有没有人有内幕消息啊?微硬盘现在是哪个最好
  三星其实很有技术,只要它想做的东西,没有做不出来的.三星比SEAGATE大,它未来并购SEAGATE做硬盘的老大也不是没有可能.    微硬盘日立是老大,虽然在市场分额上和SEAGATE是差不多的  但是在启动电流,抗震性等技术环节上,日立做的要好  日立的硬盘容量从4G,6G,7G,10G  SEAGATE的2.5G,,4G,6G,5G,8G  接口都是CFII的,微硬盘(包括2.5寸/1.8寸/1寸)全球缺货,因为硬盘的盘片材料是玻璃材料,其供应商全球只有一家,叫Hoya.  日立的供货策略是保大放小,小公司一般都拿不到货.SEAGATE就不一样,因为他很重视亚洲市场,基本都能分到点货.  
  补充下,1.8寸TOSHIBA是NO.1,现在市场上卖的PMP,还有他们自己的微型笔记本上的HDD基本都是TOSHIBA的
  希捷还可以。价格适中,质量过得去!
  不好意思,我表达错误,我指的微硬盘是指1寸的那种,国内的南方是否倒了,至于盘片的材料,应该国内可以做啊
  我在5楼说的内容都是指一寸盘    南方的老总以前是SEAGATE的一个技术副总,带了一个技术团队到贵州开了个厂,技术是有的,设备差的不得了,很多机器完成程序都用手工代替了,翻修率高的惊人,以前的一些大客户都没用他们的硬盘了,基本都是日立和SEAGATE。  现在日立在和他们打官司,告他们技术侵权    盘片的材料,国内没有,这是肯定的,至于硬盘的组装工厂,SEAGATE的在无锡有一个,日立的会在深圳建一个.
  各位买硬盘,主要考虑什么因素多?  价格? 性能? 品牌?.....  人气不够旺啊
  目前只买西捷的,感觉用的住,别的不了解
  我的20g快5年了,感觉挺好
  目前比较普及的西捷2.5寸G硬盘质量怎么样?
  作者:tsxuanxuan
回复日期: 20:52:00
      目前比较普及的西捷2.5寸G硬盘质量怎么样?  ————————————————————————————  希捷的笔记本盘优点有两个:  1,抗震性是所有品牌里最好的,不工作抗冲击性是900G,其他品牌的笔记本最多800G,所以SEAGATE的硬盘是最坚固的  2,噪音小    缺点主要有一点:  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值太大,比日立,东芝的要高100ma左右  SEAGATE的稳定工作电流是0.46A,硬盘安规上有写,其他的不超过0.36A,这样的硬盘用在笔记本电脑上倒没什么,如果用在PMP或者移动硬盘盒里就不太适合了.
  1,抗震性是所有品牌里最好的,不工作抗冲击性是900G,其他品牌的笔记本最多800G,所以SEAGATE的硬盘是最坚固的    麻烦详细解释一下这个参数?
  参数的英文名称:nonoperating shock(Gs max at 2msec)    参数的测试方法:  硬盘停止工作的时候,将它摆放到震动机上(X,Y,Z三个轴)  上,下,左,右,前,后在三个轴的空间内震动测试    参数的说明:  SEAGATE的硬盘在2秒内能承受的最大加速度是900Gs,以至于不会对硬盘造成物理损坏
  不要日立!!
    1、日立收购的ibm,这个大家都知道,ibm后期很伤用户的心,新出的日立没用过,估计好不到哪去!  2、钻石,前几年我很喜欢用钻石,但问题多多,热量高,噪音大,返修率也高,一个客户给电视台做一套工控设备,做的阵列,基本钻石半年拿来修一次!从此以后,不再信任钻石!  3、st 也用了不少,很少有大问题!我自己电脑也在用  4、三星,没用过,听说还可以  
  作者:摩尔本的翡翠
回复日期: 14:09:00
      参数的英文名称:nonoperating shock(Gs max at 2msec)        参数的测试方法:    硬盘停止工作的时候,将它摆放到震动机上(X,Y,Z三个轴)    上,下,左,右,前,后在三个轴的空间内震动测试        参数的说明:    SEAGATE的硬盘在2秒内能承受的最大加速度是900Gs,以至于不会对硬盘造成物理损坏      说明白点就是运输过程的抗震性能对不对?不知道这个测试是哪家权威机构做的?能否给个连接看看?英文的也可以
  2.5寸硬盘是放在笔记本电脑上用的,笔记本电脑是要经常随身移动携带的,所以这个指标很重要    至于这个测试是哪个机构测试,我还没有了解的那么深,不是很清楚.    如果对产品的技术参数有兴趣可以看SEAGATE的官方网站连接:  http://www.seagate.com/products/discselect/
  我就想知道这个测试是谁做的,为什么希捷可以用来宣传
  这个指标和电流值,噪音,转速,缓存,启动时间等参数不是用来宣传的,是每个品牌硬盘的用户手册上都要有的一个项目.  我个人认为的话,这个测试应该是第三方的权威组织测试的把,要不然每家都有每家的测试方法,都没一个标准了.
  我一直在等自买Seagate ST160827AS,8M、SATA、160GB。可惜徐家汇太平洋没找到“新加坡产品”,也就一直等着。  另:Seagate现在在上海这里的代理是给一年保还是五年保?
  作者:archnine
回复日期: 8:24:00
      我一直在等自买Seagate ST160827AS,8M、SATA、160GB。可惜徐家汇太平洋没找到“新加坡产品”,也就一直等着。    另:Seagate现在在上海这里的代理是给一年保还是五年保?    ——————————————————————————————  所谓的五年保是SEAGATE给总代理商的承诺,具体保几年那是总代理说了算,目前SEAGATE在中国大陆的总代理有伟仕电脑,雷射,金喜来这三家,每家实行的政策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头三年是找总代理,后2年是得直接找SEAGATE。    目前在市场上的SEAGATE硬盘一般都是无锡产的,可以看硬盘安规上的Site Code: 后面如果是“WU”就代表无锡产。 无锡产和新加坡产的硬盘是一样的,这点没必要刻意要求。    1年保的硬盘那是经销商去年进的硬盘,现在都是5年的了    ST160827AS支持NCQ,最好你的主板是ICH6R或8251的南桥才好支持
  什么啊!我的才一年零两个月,就死翘翘啦!星期四中午还好好的,下午开机就不行了。里面有轻微的“咔哒”声,说什么也读不了啦!垃圾啊!
  作者:zhaozhiwei
回复日期: 21:35:00
      什么啊!我的才一年零两个月,就死翘翘啦!星期四中午还好好的,下午开机就不行了。里面有轻微的“咔哒”声,说什么也读不了啦!垃圾啊!    ——————————————————————————————  如果有1000片SEAGATE硬盘,有一个出现问题,可以说SEAGATE的是垃圾吗?  SEAGATE的所有类型,所有容量的硬盘占全球所有品牌硬盘的30%,排名第一。  至于你说的问题,只有一种原因:  自己使用不当,人为操作问题    还有一点,友情提醒一下,以后说话做事不要太武断,想清楚了在回答,这样别人会觉得你很清醒。  
  作者:摩尔本的翡翠
回复日期: 10:00:00
        如果有1000片SEAGATE硬盘,有一个出现问题,可以说SEAGATE的是垃圾吗?    [不可以]      SEAGATE的所有类型,所有容量的硬盘占全球所有品牌硬盘的30%,排名第一。      至于你说的问题,只有一种原因:    自己使用不当,人为操作问题      [你真的可以确认吗?]  
  希捷出库总量大约是30%,没错~    但是出问题很正常~
  支持讨论~给个红脸:)  
  谢谢红脸!  一般来说,硬盘出现的问题无非就是如下几类:  1,噪声,异音,振动  2,有坏道  3,系统检不到硬盘,不能拷贝,死机  4,外观损坏  ......    而硬盘出厂后,有两类主要损坏原因:  1,冲击震动,   2,静电损坏.    使用硬盘建议:  1,用手接触硬盘的两个侧边,不要接触线路板和  2,电路的接口部分  3,关电后至少30秒后再去移动硬盘  4,使用的时候不要移动硬盘或者机箱  5,拿起和放置硬盘时,轻拿轻放,不要重叠放置  6,不要按压PCBA板    
  没用过希捷。只用过IBM和金钻的。第一只IBM腾龙3 40G,用了一年,忽的就挂了。还在保修,回去又换了一个同型号的,又是一年......挂了! -_-! 幸好给我装电脑的商家还不错,立马又给我换了一个,这次是IBM腾龙4,还是40G。用到现在一年多两年了,最近一年时间都是用来作BT以及EMULE的下载专用盘,到目前为止完全没问题。金钻9 80G是大约一年前买的,到目前为止也是完全正常,某些人反映的,金钻9系列噪音大的问题,我倒没觉得有。最近去找到一块金钻7 40G,拿来作下载专用盘。
  ST的硬盘现在可是业界翘楚哦,起码出货量就足够人家口水的了。可是ST的硬盘发热比较大一点。
  我的IBM 腾龙3 40 用了四年,由于经常“移动”  最近认不出硬盘了,  在BIOS里硬盘那一项是乱码,不知道还能不能修好。
  作者:littlegwzh
回复日期: 8:51:00
      我的IBM 腾龙3 40 用了四年,由于经常“移动”    最近认不出硬盘了,    在BIOS里硬盘那一项是乱码,不知道还能不能修好。    ————————————————————————————  可以低级格式化试一下,将MBR,FAT上的一些信息恢复成出厂时的默认状态后,很多不能检测的硬盘都能修好.
  我觉得硬盘,只要质量好,传输稳定,  就OK了  现在的什么速度啊,发热啊  保证在合理范围  对我们就够用了  楼上的专家认为呢
  作者:摩尔本的翡翠
回复日期: 16:12:00
      作者:littlegwzh 回复日期: 8:51:00           我的IBM 腾龙3 40 用了四年,由于经常“移动”      最近认不出硬盘了,      在BIOS里硬盘那一项是乱码,不知道还能不能修好。        ————————————————————————————    可以低级格式化试一下,将MBR,FAT上的一些信息恢复成出厂时的默认状态后,很多不能检测的硬盘都能修好.        ---------------------没那么简单啊兄弟。要这样子能对付的了IBM腾龙,IBM就不用出FW补丁了    ---------------------那个谁谁啊大家不是很熟,你可以到驱动之家去下下补丁做好软盘按提示升级MOD,全自动。兴许可以来个回马枪。
  作者:sq1sq1sq1
回复日期: 13:57:00
      我觉得硬盘,只要质量好,传输稳定,    就OK了    现在的什么速度啊,发热啊    保证在合理范围    对我们就够用了    楼上的专家认为呢    ——————————————————————————————  您说的也对,基本代表PC零售市场上客户群体的想法。但是有一点,不光是SEAGATE,所有的硬盘厂家所推出的产品绝非仅仅一种类型的产品,而是针对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用应用而推出适合其专属应用的各类产品。    比如针对企业级的Cheetah 15K.4、 Cheetah 10K.7系列  针对PC个人用户的Barracuda系列  针对笔记本电脑市场的Momentus系列  针对DVR,DVB,硬盘式MP3,MP4的消费类电子市场的CE系列  针对车载系统的EE25系列  等等    不同的用户,不同的需求,对应不同的产品    
  作者:圣堂
回复日期: 9:01:00  ---------------------没那么简单啊兄弟。要这样子能对付的了IBM腾龙,IBM就不用出FW补丁了        ---------------------那个谁谁啊大家不是很熟,你可以到驱动之家去下下补丁做好软盘按提示升级MOD,全自动。兴许可以来个回马枪。    ——————————————————————————————  呵呵,硬盘的问题千奇百怪,具体是什么原因,怎么解决,我也说不清楚,这个要靠专业的设备,专业的AE来分析解决。我前面解释的很笼统:)
  给我的感觉还行啦
  三星硬盘是烂货  
  不错啊,我得用了两年多了,经常下电影,目前还没什么噪音,好就一个字
  看到大家在讨论SEAGATE就进来转转...  对于产品技术上的东西俺就不多说了..  俺本人在新加坡SEAGATE待了四年多,整个过程比大家还是要清楚些的.在本人离开前(2002年)希捷的产品组装部份基本已实现了全自动化流水作业,测试部份也在更换中.相对来说减少了很多人为过程中会发生的问题.  新加坡SEAGATE有分四个大块.包括一间盘片生产,一间电路生产,和组装成品生产及研发.除了本身制造的产品外也跟许多的大的客户做OEM  本人的印象中就有IBM.HP.NEC.APPLE等.  其实像买硬盘这种产品不论什么品牌都会有个不良率的...所以给不出什么好见议!~  本人也正准备配电脑呢!~上一个选用的是MAXTOR
  恩,谢谢楼上的补充  我了解的除新加坡以外,在无锡,泰国都有组装工厂。  PC上用的硬盘,OEM渠道的不良率在3%左右  SEAGATE是一个垂直整合技术的公司,只要他认为的关键零部件,都是自己生产。产品线也很全,从15000转的SCSI硬盘到3600转的一寸盘都有做。04财年的研发费用比MAXTOR,WD,SAMSANG的总合还要多。  从年报来看,目前就SEAGATE和WD是在赚钱,其他品牌的硬盘厂家都在亏钱,三星的硬盘部要不是其他部门撑着,早就垮掉了
  除了别用三星 啥都好 用10 个坏2 个
  如果有1000片SEAGATE硬盘,有一个出现问题,可以说SEAGATE的是垃圾吗?    SEAGATE的所有类型,所有容量的硬盘占全球所有品牌硬盘的30%,排名第一。    至于你说的问题,只有一种原因:    自己使用不当,人为操作问题        还有一点,友情提醒一下,以后说话做事不要太武断,想清楚了在回答,这样别人会觉得你很清醒。  -----------------------------------------------------------------------------------------------------------------------  我们公司买的戴尔的6台机器,用的是SEAGATE硬盘,买了两个星期坏了2块
  作者:江上踏歌
回复日期: 20:49:00
      我的20g快5年了,感觉挺好  
  三星既做闪存又做硬盘,无论从品质,技术实力,产能都没办法和SEAGATE比   SEAGATE有钱,有技术 ,可以比别人提前推出单碟160G的硬盘,也就是三星,WD的160G要2个碟片,4个磁头,而SEAGATE只要1个碟片2个磁头,这样无论从成本还是良品率都比其他竞争对手要高,价格也会更低。结果硬盘卖的更好,有更多的钱投入更新的技术上去,良性循环  
  我刚开始用的是WD0G~现在用金钻
  金钻这个牌子还会存在1年的时间
  楼上的专家,你好。  我想问一下硬盘对散热和温度有什么要求。  因为刚买了一块硬盘,和原来的硬盘软驱挤在一起。  现在还好,是冬天,不知道到了夏天天热了会怎么样。    对了,我买的是上面提到过的ST160827AS。个人用,  经常用P2P。现在硬盘温度是30度,室温10度。
  TO:梵音天
  ST160827AS属于7200.7系列,160G,7200转,8M Cache,支持NCQ.  此系列硬盘在工作状态下所能承受的外界环境温度在0度-60度的范围,硬盘表面所能承受的极限温度是69度。    您可以用下面的硬盘温度测试软件即时诊测下硬盘的温度  http://www.hddtemp.com/hddtpro1.exe  
  我的迈拓盘用了5年了,也终于无法完成初始化了。这是不是说明其老化了?  停滞在初始化时,还伴随尖锐的两声。    但试了几次还是可以进入系统的。之前没有任何征兆,SMART开启,用HDtune测试完好。
  硬盘能用5年不算长,一般网上下载的硬盘测试软件只是一个基本测试,就好象外科医生的常规体检一样。想知道硬盘真正哪里有问题,那就必须借助原厂的检测工具了,没有其他办法:)
  个人觉得西捷的硬盘就是毫电太大,其他好象也没发觉有什么缺点  我一直用的都是西捷的硬盘
  谢谢摩尔本的翡翠    如果硬盘长期在比较高的温度下工作会不会减少硬盘的寿命呢?  听说给硬盘装硬盘散热风扇不好?说风扇的振动会伤害硬盘,是不是这样的?
  谢谢楼主,看了收获不少,    另外楼主能不能介绍一下当前几大厂商硬盘的工作状态的抗冲击强度。  在冲击或是振动过程中操作机器会对硬盘造成怎样的后果?  
  to:耀扬yy
    的确有这样的问题,2.5英寸笔记本硬盘,1英寸微硬盘的功耗和其他品牌的硬盘比确实偏大.     to:梵音天   只要在0度-60度的环境温度范围内,硬盘使用是没有问题的。    硬盘磁头读写盘片数据的过程就比如一架高速的波音747客机离开地面三尺,读取小草的数目。可想而知磁头和盘片的距离是多小,硬盘在工作时任何一个轻微的振动都有可能使磁头与盘片接触,产生坏道和碎片,磁头经过碎片时又会产生新的碎片,如此反复。而这些我们是察觉不到的。所以不要直接在硬盘上加装散热风扇。    to:K_Cobains   3.5英寸硬盘:  SEAGATE 7200.7系列工作时抗冲击性: 63 2ms(G),不工作时 350 2ms(G)    WD Caviar 鱼子酱 工作时抗冲击性: 65 2ms(G),不工作时 200 2ms(G)    Maxtor Diamondmax_plus_9 工作时抗冲击性: 60 2ms(G),不工作时 300 2ms(G)                
  我用3.5寸盘,觉得这个牌子的东东价格便宜量又足,坚固耐用。要说缺点嘛,发热量偏大,接口速度不支持ATA-133。
  非常支持ST的,最想用的就是现在新出的7200/10,不知道效果怎么样~~~~欢迎光临天涯硬件天堂....
&&&&&&&&&&&&&&&&&&&&&&&&&&&&&&& & ---硬件天堂群:
  处女盘给了ST.....
  同问,垂直记录的7200.10怎么样?
  作者:wflove
回复日期: 2:58:00
      同问,垂直记录的7200.10怎么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垂直记录技术的好处是单碟容量可以做的更大,内部传输率可以更高,硬盘功耗可以更小,可靠性可以更大    06年,希捷80G/160G是单碟160G的,200G到750G是单碟188G的  07年可以做到单碟250G
  功耗与记录方式没有什么关系啊    俺关心的是寿命
  作者:wflove
回复日期: 23:43:00
      功耗与记录方式没有什么关系啊    --------  LZ意思是不是说寻道时间短磁头动得少功耗就低?……随便问问,都别当真啊-.-
  作者:wflove
回复日期: 23:43:00
      功耗与记录方式没有什么关系啊        俺关心的是寿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前是水平记录方式,现在是垂直记录方式.这样单碟容量就变大  举个例子,三星做160G硬盘需要2张碟,4个磁头,ST只需要1张碟,2个磁头,同样7200转,当然是ST的功耗要低,肯定是有关系的    硬盘没寿命这个说法,只有MTBF(平均无故障时间),一般服务器硬盘的MTBF=120万到140万小时, 也就是说两次发生故障的时间间隔是140万小时
  作者:雎禾涟
回复日期: 23:55:00
      作者:wflove 回复日期: 23:43:00           功耗与记录方式没有什么关系啊        --------    LZ意思是不是说寻道时间短磁头动得少功耗就低?……随便问问,都别当真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碟容量决定寻道时间,
转速决定潜伏时间  平均访问时间=寻道时间+平均潜伏时间    你的问题很可爱,我不好回答
  作者:dabulaohu
回复日期: 23:16:00
      我用3.5寸盘,觉得这个牌子的东东价格便宜量又足,坚固耐用。要说缺点嘛,发热量偏大,接口速度不支持ATA-13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TA133是Maxtor公司独有的IDE硬盘外部传输速率,不是什么卖点,硬盘的瓶径在内部传输率, 外部速度再快,内部跟不上也没用
  以后楼主就客串硬盘扫盲先锋吧 顺便把我这盲也扫扫
  进来学习中。。。  我自己用金转的,做是做西界的,感觉这2个还行,SAMSUNG也做过,不象N楼上的说的那么好,碰到几咧不大好做售后的,所以没做了,弄的我现在还对SAMSUNG有抵触心理,SAMSUNG要做老大了?这个有点玩笑吧?
  MAXTOR的硬盘不错,主要是公司经营不善而已  尤其是消费类电子硬盘和外置式硬盘做的好,现在MAXTOR被ST收购了,MAXTOR的外置式硬盘仍在以自己的牌子在卖    看一个品牌的硬盘在行业处于什么地位,最直观的看单碟容量能做多大就可以了,    
  作者:摩尔本的翡翠
回复日期: 09:27:00
      作者:wflove 回复日期: 23:43:00           功耗与记录方式没有什么关系啊            俺关心的是寿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前是水平记录方式,现在是垂直记录方式.这样单碟容量就变大    举个例子,三星做160G硬盘需要2张碟,4个磁头,ST只需要1张碟,2个磁头,同样7200转,当然是ST的功耗要低,肯定是有关系的        硬盘没寿命这个说法,只有MTBF(平均无故障时间),一般服务器硬盘的MTBF=120万到140万小时, 也就是说两次发生故障的时间间隔是140万小时          不好意思地告诉你说,你对MTBF的意义理解是有误的
  120W小时是136.9863年
  作者:摩尔本的翡翠
回复日期: 9:27:00
      作者:wflove 回复日期: 23:43:00           功耗与记录方式没有什么关系啊            俺关心的是寿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前是水平记录方式,现在是垂直记录方式.这样单碟容量就变大    举个例子,三星做160G硬盘需要2张碟,4个磁头,ST只需要1张碟,2个磁头,同样7200转,当然是ST的功耗要低,肯定是有关系的        硬盘没寿命这个说法,只有MTBF(平均无故障时间),一般服务器硬盘的MTBF=120万到140万小时, 也就是说两次发生故障的时间间隔是140万小时        另外,没有什么证据能说明双碟比单碟额定功率大,他们之间功率的差别可以忽略不计,数据记录密度的提高意味着一次意外,我损失的损失的数据量更大,对可靠性也就有了更高的要求
  对MTBF的一点解释:    MTBF(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常被翻译为不间断工作时间、平均无故障时间、连续工作时间之类,其实这都有些不确。这种翻译上的歧义加上厂家有意无意的误导是造成这种错误理解的根源。      MTBF严格意义上应表示为总运行时间/每错误,为简单地说明这个问题,在此借用一下很早以前IBM网站曾举的一个例子,假定某年美国人的死亡率为每一千人(一千块硬盘X1小时)1.1(硬盘故障率),则相应当年美国人的MTBF为910年(.1=910小时/故障),这样就清楚地看出MTBF与寿命之间的关系:即使最长寿的人,也不可能活900年。      由上可见,MTBF是一项群体特征,而不是某个个体的一项参数,更与产品的使用寿命无关。比如对于一家有1000台PC运行的企业,当其为可能损坏的硬盘准备替换备件时,MTBF是一个有用的参数,而对于其中单独的某一台,这个参数没什么意义。      当然,厂家给出的MTBF并非简单地指(测试硬盘数量X运行时间)/(故障数),其结果的给出依据一套十分复杂的数学模型,在确保达到要求的温度范围内,以大样本数、长时间运行,在规定的容许故障率基础上,得出(总运行时间/故障硬盘数)的原始值,在此基础上加各种参数修正(所谓的修正以将该值放大为多,比如说硬盘理想的工作温度为25℃,而测试是在42℃下做的,而理论表明25℃时故障率比42℃时要低一倍,则相应地MTBF值便翻了番。其他如Duty Cycle、年POH等等皆为如此),最终得出了一个无比巨大的官方公布数字。      所以,MTBF只是一个参考数字,不同厂家之间的MTBF没有可比性,因为它们采用不同的数学模型来计算;即便同一厂家,其桌面级产品与企业级产品相比也无意义:企业级产品测试时的样本数、测试周期远远多于桌面级,(几)千块运行半年到九个月甚至更长,而桌面级多为(几)百块运行1个月至多不超过1000小时,二者最终数值的修正因子与修正方法也差别甚大,在某种意义上说,企业级产品的MTBF值的得出还算严谨,而桌面级则往往竞争的压力下变了味:大家可以看一下桌面级硬盘的参数,简直在进行数字竞赛,从几年前的几万小时一跃到如今的百万小时量级,难道大家真以为硬盘制造技术在短短几年内有如此突飞猛进的变化?  
  来 敬佩楼上的一个~~~~
  点只烟....
  首先非常感谢wflove的提示,其实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开帖的目的就是交流而不是争论.  做一个澄清:  1,对单碟双碟功耗的问题,请注意,我并没有说明双碟比单碟“额定“功率大.     以下四项硬盘功耗指标与机箱电源有关:     A、启动功耗   B、读写或空闲功耗  C、寻道功耗  D、休眠功耗    举一个实际的例子,官方数据,来源三星CE硬盘MANUAL  Spinpoint_v80CE
160G  碟片数
2  磁头数
4  read/write 5.9watt
6.8watt  normal
7.8watt  idle model 5.2watt
5.3watt  standby
0.4watt  sleep
0.4watt    
  2,硬盘会因为环境不好和保养不当而影响寿命,也就是说硬盘寿命和个人使用习惯和保养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在前面我不想讨论寿命这个概念,且硬盘寿命和硬盘的可靠性是两回事    硬盘最怕电压不稳和高温,电压不稳导致磁头不断复位,加速磁头老化,且有可能使磁头碰到盘片表面从而产生坏道    高温影响磁颗粒的稳定性,且温度越高,AFR(annualized,failure rate)值越高    
  1W的功耗差别有什么影响?  我还是比较关系寿命或者说是可靠性
  高温影响稳定性,磁场理论上貌似没错,但也看你能到多高温度  但是我用过的15K的SCSI硬盘温度都很高,也没见不稳定  以现在硬盘的温度来说,还不足以使其消磁
  3,对MTBF名词解释持保留态度,因为有太多的不知道,不确定.
  我觉得电压不稳对硬盘的损坏不是在磁头复位,电压不稳应该不会会使磁头复位,硬盘里面的电机无非就是寻道饲服电机和直流无刷电机,如果电压不稳直接改变电机的运行状态,可以让开发SERVO AMP的公司倒闭了,电压不稳应该还是影响电路的工作状态,电子电路对瞬间的干扰和谐波还是很敏感的,磁头只有在无法寻道的时候才会回到起始位置重新寻道吧
  WFLOVE同学,你有用过2.5寸的移动存储设备吗?  供电不足的时候,硬盘会不会有卡拉卡拉的声音?
  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s (MTBF). MTBF is a term very often  misinterpreted as a figure indicating the average lifetime of a component. This is not true. MTBF is the average time between consecutive failures of a component and measured in hours.        以上这段话出自IBM Personal Computer Disk Subsystem Considerations Redbook  如果有兴趣,IBM网站有对MTBF更详细的解释,你可以去看下
  供电不足与电压不稳是不同的两个概念  设计良好的电路,本身应该具有一定的抗电源瞬间波动的能力
  所谓“可靠性”,就是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反之,产品或其一部分不能或将不能完成规定的功能是出故障。概括地说,产品故障少的就是可靠性高,产品的故障总数与寿命单位总数之比叫“故障率”(Failure rate),常用λ表示。例如正在运行中的100只硬盘,一年之内出了2次故障,则每个硬碟的故障率为0.02次/年。当产品的寿命服从指数分布时,其故障率的倒数就叫做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s),简称MTBF。120万小时约为137年,并不是说该种硬盘每只均能工作137年不出故障。由MTBF=1/λ可知λ=1/MTBF=1/137年,即该硬碟的平均年故障率约为0.7%,一年内,平均1000只硬碟有7只会出故障。MTBF只是一个统计学概念,对单独一个硬盘来说,没有任何意义。  
  樓主,想問你一個問題,為什麼我剛買的西捷G SATAII硬盤聲音大的要命,只要尋道就吱吱叫,煩死. 哦對了,是泰國產的.    我以前也是用西捷的,是G PATA聲音還好啊.
  我没有发现什么太大区别、问题。
  作者:cybercensor
回复日期: 08:46:00
      樓主,想問你一個問題,為什麼我剛買的西捷G SATAII硬盤聲音大的要命,只要尋道就吱吱叫,煩死. 哦對了,是泰國產的.        我以前也是用西捷的,是G PATA聲音還好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硬盘没问题的话,不会存在这类问题,要知道机箱风扇的声音绝对盖过硬盘本身的声音    如果真是你说的那样,硬盘可能有坏道或者供电不正常
  7200.10是有些声音异常的大  买这个硬盘要拼RP
<span class="count" title="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希捷监控硬盘产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