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Dssd固态硬盘接口类型到底有哪些

&&&&&&&&&正文
同是2它们究竟差异在哪里? M.2/U.2接口究竟是什么
08:24:07&&&&来源:游侠硬件&&&&编辑:BetterR!za&&&&
  【游侠游戏硬件小课堂】随着高传输速率的SSD固态硬盘出现,使得以往我们所熟悉的机械硬盘彻底成为了数据保存的主力,因为在我们平常使用的机械硬盘中由于采用的物理结构的读写机制。即使通过使用相同的接口,硬盘的读写速率以及数据交互速度相比全电子元件构成,并没有任何物理读写结构的SSD固态硬盘要慢上不少,所以今年的固态硬盘发展以及普及率是相当的快速。  相对于传统机械硬盘的接口较为单一话,固态硬盘由于以电子元件代替了机械物理读写结构,使得SSD自身产品的结构形态多样化,能针对不同的使用场景或需求而衍生出多样化的接口模式。如最常见也是使用最主流的SATA3.0接口,,曾经超极本的SSD最爱用到mSATA接口,还有近一年中突然崛起火热的M.2/PCI-e接口,如今还冒出了一个U.2接口使得SSD固态硬盘市场中的产品可选类型相当的丰富,也同样让购买者或多或少地感到迷惑,这些接口究竟有什么不同。  SATA系列的接口作为现在最为主流的接口就不多作介绍了,而M.2和U.2接口则相对于SATA接口来说了解的人可能并不多,特别是对于没有经常关注硬件的用户来说,M.2和U.2接口的特点以及差异还真的不清楚,虽然两个都是.2的接口命名,但M与U之间究竟有什么不同呢?M.2接口类型简介  M.2接口是Intel推出的一种替代MSATA新的接口规范,也就是我们以前经常提到的NGFF,即Next Generation Form Factor。与之前mSATA SSD类似,采用M.2接口的SSD也是不带金属外壳,并且M.2接口提供了三种规格,分别是以及2280三种规格尺寸。而规格尺寸中的四位数字所代表的是宽度和长度,如2242代表的意思就是宽度为22mm,长度为42mm。  M.2接口也有细分使用不同的线路通道的接口,分别是Socket2和Socket3。前者支持SATA、PCI-Ex2接口,理论读写速度分别达到700MB/s、500MB/s;而后者专为高性能存储设计,支持PCI-EX4,理论接口速度能达到32Gb/s,数据速率五倍于SATA接口。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购买M.2接口的SSD固态硬盘产品时要看清楚SSD采用的是哪种数据通道规格以及自己使用的主板支持哪种通道规格的M.2接口。一般来说,M.2接口的SSD在产品官网产品规格介绍中会有说明,如果在电商平台上购买的话,商品参数或者商品介绍里都会有说明。而主板上的接口支持则需要查询官网上的兼容性列表以及产品的详细规格说明。U.2接口类型简介  U.2接口的正规学名是SF-8639接口,是一种相比目前主流使用的SATA类接口性能更高的新标准接口,并且也是固态硬盘形态工作组织(SSD Form Factor Working Group)积极布局下一代硬盘的接口设计和规范制定的接口类型。此外,与SATA-IO组织推出的支持AHCI/NVMe工作模式的SATA后续接口SATA-Express接口相比,U.2接口不但支持SATA-Express规范,还能兼容SAS、SATA等各种规范。  U.2接口在硬盘端的接口使用的是与目前主流的SATA接口外形相类似,SATA接口在硬盘端被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SATA数据线,一部分是SATA的电源和控制线,这两个接口都采用了“L”型防呆设计。  U.2接口长度和SATA接口的电源和数据接口的总和基本相当,不过U.2取消了SATA接口中分隔部分并大幅度增加了数据传输触点,而接口的的设计支持包含了之前的SAS接口、SATA接口的特征以保证向下兼容,还加入了PCI-E通道确保高速传输。由于取消了分隔部分,为了确保插口不会由于反向而损坏设备,U.2接口也仿照SAS设计了不对称的突起防呆口。  而主板端使用的则是mini SAS(SFF-8643)接口,设备端的U.2线则是一端接在SATA电源上,一端接在U.2硬盘的数据口上。总结:  电脑主要的存储用设备是硬盘,而硬盘的技术性能革新虽然没有诸如CPU和显卡这两样核心硬件来得迅猛,毕竟对比于CPU和显卡这两样决定着整台电脑性能高低与否的硬件,存储设备更多的仅影响数据传输时所耗费时间的快慢,对于电脑平台的性能高低没有绝对化的影响因素,所以也导致电脑存储设备的技术革新相比其他硬件要慢上不少。  但不能忽视的是存储设备的技术革新却能更好地让存储设备不会成为系统体验的主要瓶颈,数据的高速传输为平台系统的交互也带来更稳定有效的执行效率。而M.2和U.2作为两种基于新兴起的数据传输接口将会为未来硬件平台的存储设备执行效率带来转变。  M.2接口主要优点在于体积小巧、性能出色,而U.2接口则具备速度更快。但论到通用性上面,M.2的通用性相比U.2接口要更为出色。毕竟M.2接口在目前的应用普及上面要相比U.2要来的快,并且接口的可选择也更为丰富,并不需要特定的转换设备才能使用,而U.2目前还是需要占用特定的线材或转接卡与台式机或笔记本电脑连接,只是由于M.2接口的固态硬盘在容量上面受到自身PCB板的限制,在后续的容量提升上面相比采用2.5英寸设计的U.2接口SSD会有一定的劣势。
剁手党推荐
热门游戏推荐当前位置 & &
& 知道怎么选了!SSD各类接口释疑
知道怎么选了!SSD各类接口释疑
13:31:28&&出处:&&
编辑:万南 &&)
让小伙伴们也看看:
阅读更多:
好文共享:
文章观点支持
当前平均分:0(0 次打分)
[03-22][03-22][03-22][03-21][03-21][03-20][03-17][03-16][03-13][03-11]
登录驱动之家
没有帐号?
用合作网站帐户直接登录> 固态硬盘接口有哪些 固态
固态硬盘接口有哪些 固态硬盘接口有什么区别
&  目前市场主流的固态硬盘以SATA3接口为主,但也有少部分其他接口,为U.2、M.2、PCIE。那么固态硬盘接口有哪些?固态硬盘接口有什么区别?这里给大家介绍下。
  SATA3全名为&SATARevision3.0&,是串行ATA国际组织(SATA-IO)在2009年5月份发布的新版规范,主要是传输速度翻番
达到6Gbps,同时向下兼容旧版规范&SATARevision2.6&(也就是现在俗称的SATA3Gbps),接口、数据线都没有变动。
SATA3.0接口技术标准是2007上半年英特尔公司提出的,由英特尔公司的存储产品架构设计部技术总监Knut Grimsrud负 责,Knut
Grimsrud表示,SATA3.0的传输速率为6Gbps。
  现如今七年过去了,固态硬盘的速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优秀的SSD读写速度已经达到550MB/s,这已经是SATA3接口的极限速度了,所以很多厂商选择开发新接口固态硬盘。
  U.2接口,原先叫SFF-8639,由Intel一手推动。本质上是SATA Express,而SATA-E物理接口是通过SATA 6Gbps接
口改造的,有点类似于SAS接口。它使用了2个SATA 6Gbps接口和一个只有4pin针脚的mini版SATA接口组成。M.2接口的最大特色就是
支持NVMe标准协议,高速低延迟低功耗,理论传输速度高达32Gbps,而SATA只有6Gbps,比SATA快了5倍还要多。
  M.2接口
  M.2接口同样是Intel推出的新的接口规范。也就是我们以前经常提到的NGFF,即Next Generation Form Factor。
M.2接口有两种类型:Socket 2和Socket 3,其中Socket2支持SATA、PCI-E X2接口,而如果采用PCI-E &2接口标
准,最大的读取速度可以达到700MB/s,写入也能达到550MB/s。而其中的Socket 3可支持PCI-E &4接口,理论带宽可达4GB /s。
  M.2固态硬盘优势胜在体积小,适合超级本用户使用。
  PCIE接口
E是最新的总线和接口标准,原名称为&3GIO&,是由英特尔提出的,从传输效率上来讲,板载的PCI-E比SATA更适合于CPU、内存数据进行通讯与
传递。PCI-E接口的SSD通过PCI总线直接进行存储器访问,而非只是将闪存或DRAM内存封装成SCSI连接的硬盘驱动器。
  所以从I/O延迟角度上讲,这是本质上的改变,直接使SSD的随机读写性能得到量级的提升。也可以说,PCIE接口固态硬盘是目前价格最昂贵的固态硬盘,也是性能最强的。
  对于大部分用户,SATA3接口足矣。高端游戏发烧友,可以选择U.2 PCIE固态硬盘,而笔记本用户自然是选择M.2固态硬盘最为合适。
  以上就是我带来的固态硬盘接口有哪些 固态硬盘接口有什么区别,你了解了吗?新接口真的有用吗?主流磁盘接口大乱斗
1  前言:9系列主板带来了新的M.2 SSD接口和第三方的-Express支持,号称更高的带宽能实现更快的SSD读写,到底这些新接口具体规格如何,在市场实际北京下又有没有用,今天我们就来为大家分析一下。●主流.0的优缺点分析SATA接口与IDE接口  SATA接口当年是为了取代IDE接口而设计的,一开始的SATA1.0接口速度与IDE基本一样,意义不大,到SATA2.0速度提升到3Gbps,才真正把IDE甩得远远的,最终淘汰掉了IDE接口。相比IDE接口,SATA接口不需再分主从盘,并且接口和线材尺寸大为缩减,大大节省了主板的空间,并让磁盘扩展的难度大幅降低了。  现在主流的磁盘接口是SATA3.0,最先原生普及这种接口的是,不过要说实际效率,还是晚推出的原生SATA3.0更强。SATA3.0带宽是SATA2.0的两倍,达到了6Gbps,主要适应了新型SSD介质硬盘的需要。不过SATA3.0目前面临淘汰的最大原因也就是SSD,一般SATA3.0实际的读写瓶颈在600MB/s左右,SSD已经发展到受限于这个瓶颈了,因此才会有取代SATA3.0的新接口出现。●为了兼容两种标准:SATA-ExpressSATA-Express接口  为了突破SATA3.0的瓶颈,并为以前的SATA设备提供兼容,SATA标准的制定者,SATA协会,拟定了一种新的磁盘接口,称为SATA-Express.  顾名思义,SATA-Express是SATA接口 + xpress的混合体,其理论带宽达10Gbps,比SATA3.0高了4Gbps,它能兼容SATA标准的老硬盘,也能使用SATA-Express接口的高速SSD,每个SATA-Express接口可以接1个SATA-Express硬盘,或者2个SATA硬盘。由于缺乏原生支持,目前9系列的SATA-Express接口都是第三方芯片提供的。●兼容性去死:M.2 SSD接口(NGFF接口)M.2 SSD接口  SSD速度瓶颈不只是台式机电脑的问题,也是笔记本的问题,为了解决SATA3.0的读写瓶颈问题,Intel推出了跟接口近似的NGFF接口,也就是现在9系列上所谓的M.2接口.M.2虽然理论上也可以接SATA,但必须通过转换才行,不转换的话它是纯粹的-E磁盘接口,既不适用于SATA,也不适用于mSATA.  M.2接口带宽和SATA-Express一样是10Gbps,可以扩展不同长度的长条状M.2 SSD,一般有短卡和长卡两种。9系列主板的M.2接口是Intel原生支持的,因此不需要经过第三方的芯片。●一直非主流:mSATA接口mSATA接口  看到M.2 SSD接口,很多人可能都会想到mSATA接口,虽然两个接口的外观看起来差不多,但实际上它们是完全不同的东西。mSATA接口只是借用了mini接口外观的SATA接口,它本质上还是由SATA接口控制的,因此可能是SATA2.0,也可能是SATA3.0,它不能兼容miniPCIe设备,不搞清楚乱插的话可能会烧坏设备。  很多厂商曾经尝试推广mSATA,但收效甚微,毕竟这种接口的速度和兼容性都不好确定,甚至有些厂商也搞不清miniPCIe和mSATA,更不用是普通的消费者了。  现在主流的接口是SATA3.0,偶尔还可以看到其变种mSATA,而新接口以SATA-Express接口和M.2 SSD接口为代表,带宽都是10Gbps,那么哪个接口更有前途呢?2●.0不会被淘汰机械硬盘需要接口  首先,我们判断SATA接口短期内,或者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不会被淘汰,因为机械硬盘需要用SATA接口。机械硬盘虽然速度远远不如SSD,但它的好处很明显,首先是低成本能实现大容量,其次可靠性高数据通常可以恢复,因此对于企业用户和需要大量空间放冷数据的用户来说,机械硬盘是更好的选择。因此,SATA接口不会淘汰&&无论是以SATA3.0形式继续存在,还是以SATA-Express兼容形式。●SATA-Express情况尴尬SATA-Express的数据线让人回忆IDE时代  虽然SATA-Express能兼容SATA接口,但不得不说这个接口可能很尴尬。首先,市面上还没多少所谓的SATA-Express接口设备,因为大部分设备对速度的要求还没达到这种程度,而追求极速的设备则可能SATA-Express的提升太小,其次,SATA-Express的数据线明显偏大,高成本而且不方便,最后,是因为强力竞争对手,原生M.2接口的存在。SATA-Express可能还没兴起,就会衰亡。●M.2 SSD接口兴起可能性更大M.2 SSD  SATA-Express和M.2 SSD两者带宽都是10Gbps,为何M.2 SSD会更有前途呢?首先是因为信号有衰减问题,因此SATA-Express要保证信号就得在数据线上纠结,而M.2 SSD是直接安装的,不用担心这问题;其次M.2 SSD和不同,M.2 SSD本来就是为超极本电脑做出来的,而MacBookAir也在用这种SSD,如果厂商产多了M.2 SSD接口的SSD,可以通过OEM渠道放出来给DIY玩家,滞销可能性更低;其次近年市场趋势是移动化,同时小型也十分流行,M.2 SSD要乘上这两股上升气流比SATA-Express容易多了。M.2 SSD还能提速  最后,M.2 SSD规范还具备B Key和M Key区别,目前10Gbps是双-E通道实现的,而如果使用M Key配置还可以扩展到4条PCI-E通道,达到20Gbps的速度,可以支持未来更高速的SSD。  总结:曾经也考虑在9系列上提供原生SATA-Express,不过最后没有那样做,不是不能做,更多的可能是觉得没必要。对于以往的机械硬盘和一般,用一般的原生SATA3.0接口就好了,不需要SATA-Express接口,而需要极速的SSD,用M.2接口就好了,何必管SATA兼容&&既然SATA3.0+M.2就解决了问题,还要SATA-Express这种骑墙派干嘛?
DIY硬件图赏
DIY论坛帖子排行
最新资讯离线随时看
聊天吐槽赢奖品电脑教程子分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ssd有哪些接口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