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雷蛇外设的游戏外设

内容字号:
段落设置:
字体设置:
精准搜索请尝试:
笑看新人说醉语,雷蛇响尾蛇游戏鼠标评测
来源:互联网作者:互联网责编:小智
【知客?冯伟文】我并不喜欢各种”复刻“的产品,即便我是相当念旧的人。”复刻“是对过去的错过做出的弥补,更不用说现在的”复刻“往往充满着情怀与信仰的味道,要知道情怀在现在可是个贬义词。但对于Razer重新复刻响尾蛇系列,我却是相当感动。十一年的时间意味着什么?代表着我从高中生到社会新鲜人的变化。对于Razer来说,是时候给响尾蛇系列一个总结,给老玩家一个迟到的礼物与拥抱。即便是作为复刻产品,Razer DIAMONDBACK依然保持着旗舰地位,自然在硬件配置与参数上毫不逊色。其配备Razer最新最强的5G传感器,这是一枚由飞利浦提供的传感器,提供高达16000DPI和1DPI微调支持。虽说16000DPI这个数字对于绝大多数玩家来说用不上,但却是一种技术实力炫耀,而1DPI微调支持则是在专业化上进一步钻研。而其他诸如支持Chroma幻彩系统、多个功能按键自定义、宏设定、支持Razer Synapse雷云驱动以及设备间颜色同步等,其实都是Razer目前的标配功能。但其实我们更为关注或者在意的是,Razer DIAMONDBACK真的回来了,带着经典的修长身材与灵巧重量回归,这种如时光穿梭的情景估摸是Razer复刻的原动力。包装配件:Razer DIAMONDBACK的包装设计依然是浓郁的Razer风格,黑色主色调加上绿色的提醒已经成为Razer的标志性风格。只是怎么着作为旗舰级或次旗舰级产品,Razer DIAMONDBACK这包装尺寸大小与配件真有点不相般配,只能说作为复刻的一种代价?当然Razer也清楚Razer DIAMONDBACK的价值更多在于情怀与感谢,其将推出一款特别包装的版本,包装设计更显得帅气的多,不知道附送配件是否也有加强。外形设计:Razer一直习惯用各类动物给自家产品命名,这样不仅让名称琅琅上口也更容易让人记住产品,深层次的原因更是在于其仿生学设计。Razer DIAMONDBACK的设计灵感正是来自响尾蛇,其修长且扁平的身材与响尾蛇头部有着高度相似,带着明显的攻击性与灵巧的变化。无疑这个造型设计是相当的经典,并且得到玩家消费者的认可与买账,不然为啥从诞生到现在的十一年和多个版本更新后,响尾蛇系列的主要设计方向依然保持高度一致呢。Razer在自家鼠标与键盘中,大量的采用类肤涂层处理,并且在质感、触感以及牢固度上一直努力。确实类肤涂层处理在触感表现上相当优秀,质感也相对高端些,这也使得不少鼠标产品以此为特色卖点。在Razer DIAMONDBACK或同期产品上,Razer给出的新决定就是全面采用磨砂喷漆处理。诚然看起来与听起来,磨砂喷漆处理都没有类肤涂层处理来的高端与有质感,但触感表现上的差异并不算太大,甚至对于汗手来说磨砂更为适合。更为重要的是,磨砂喷漆处理可没有那么容易出现划痕,脱皮和粘连的情况出现。相比起金环蛇2013版的基因突变来说,Razer DIAMONDBACK简直就是原作味道,Razer并没有对其大刀阔斧的改动,更多是科技进步带来的工艺与细节优化调整。Razer DIAMONDBACK依然为对称式设计,采用宽大的分体式按键设计,其左右按键手感保持高度统一。从后续的内部拆解来看,Razer DIAMONDBACK采用的按键设计颇为巧妙,那杠杆作用带着的手感表现颇为优秀。Razer DIAMONDBACK的左右按键触发点位置凹陷更为明显,一方面是让手指摆放与定位更为准确,另一方面也使得造型设计的攻击性更为明显。滚轮部分从原来的横纹改为凸点,手感变化并不算太大,减少藏污纳垢的可能以及更为方便打理。响尾蛇系列是Razer获得灯厂之名的关键之作,其最初采用的“胶条”透光设定,以及后续的粒子版本将灯光效果发扬光大,即便是放到现在依然足够炫酷。其实“胶条”不仅仅起到透光作用,其较为粗大的造型设计还肩负着防滑作用,毕竟响尾蛇系列那修长且扁平的造型设计得抓得稳。随着Razer的技术与工艺的提升,Razer DIAMONDBACK将“胶条”取消或者升级为内置U形灯带,在Chroma幻彩系统的支持下,其灯光效果更为炫酷得多。而随着“胶条”内置后带来的空间富余,侧键自然而然在位置上移,侧裙部分也加入相应的防滑材质以加强摩擦力。翻到背面能够更为直观的感受到Razer DIAMONDBACK的造型设计,中间侧裙部分的大幅度修腰与凹陷,得说响尾蛇系列这样的扁平且修长的造型设计看起来着实性感的要紧。当然这应该得说是Razer早期产品的一个特性,偏向于仿生学的设计宗旨,足够的炫酷漂亮,至于手感表现嘛就见仁见智咯。手感表现:Razer早期鼠标产品的关键词其实都是仿生学设计,确实足够炫酷漂亮,但手感表现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想想其后续产品在右利手与饱满实用方向的一路狂奔,Razer也是知道未来应该怎么走。从造型设计来说,Razer DIAMONDBACK秉承响尾蛇系列一贯修长且扁平的风格,即便是细节部分进行调整优化其实大方向的感觉是没有变化的。从类肤涂层处理变成为磨砂材质喷涂,让触感表现更为舒爽,长时间游戏出汗也没有那么沉闷。值得注意的是Razer DIAMONDBACK的磨砂材质喷涂在上盖与侧裙部分是不一样的,侧裙部分要来的更为细腻些,像是为了引导手指在侧裙的橡胶材质上发力一样。Razer DIAMONDBACK肯定不是适合趴鼠标手势的鼠标,这点是造型设计就能决定的事情,并且在这一次的细节设计调整后这个属性就更为明显的多。首先是”胶条“改为内置U形灯带后,侧裙与上盖的过渡就相当的生硬,形成一定的棱角,用手指轻轻划过都能感受到刮擦感,更不用说长时间的接触。并且侧键位置的上移,如果还是用趴鼠就会一直误触。此外“胶条”取消后,整个防滑作用就转移到侧裙部分的橡胶材质上,发力点自然而然也转移到侧裙上。侧裙部分虽然有大幅度的收腰与内陷,但这多出来的容纳空间可不是给无名指与小指休息,而是让无名指的第一关节发力。比较有意思的是,小拇指既可以在侧裙与尾部交界处起到后拉作用,也能够直接靠在尾部起到固定作用,具体喜欢啥就看个人爱好咯。整个手势有点类似鹰抓的变形,配合Razer DIAMONDBACK那轻巧的重量使用起来相当的灵活。很多人都觉得Razer就是名副其实的灯厂,只是在灯光效果上有着足够炫酷才吸引到消费者,实际情况却是Razer一直在掌握核心科技,也就是传感器部分。其他厂商的鼠标在传感器部分说起来比较沉闷,毕竟绝大多数都是采用Avago系列的标准版本,偶尔有那么马甲版与定制版出现却是昙花一现。反观Razer在中高端产品上所采用的传感器,都是自己与飞利浦合作推出的,迭代更新与技术创意都挺有意思。当然Razer这样的做法也带来一定的稳定性问题,如之前用过的帝王蟒2012所用的4G双传感器系统。4G双传感器系统的特点是能够针对鼠标垫表面进行校准,以获得更好的准确性。因为早期固件版本在校准后反而出现更为飘逸的情况,即便是后续固件更新后改善不少,实际意义也并不算太大。这一回Razer DIAMONDBACK搭载的是最新的5G传感器,亮点在于最高16000DPI、最低0.1mm抬升距离以及1DI精度调节。虽说DPI比这个高的传感器并不是没有,但5G传感器是实打实的硬件参数而不是插值运算。虽说绝大多数玩家也用不上,但这就是体现技术领先的一种方式嘛。而1DPI精度调节和0.1mm抬升空间,这对于使用体验或者说专业化角度来看的意义可谓相当明显。在实际表现方面,鼠标垫材质兼容性问题没啥好说的,除特别的玻璃材质外几乎没啥好问题,而且这一回的表面校准貌似实际效果提升不少。1DPI精度调节倒是让我这样的强迫症患者挺喜欢的,之前就觉得2150DPI太慢,2200DPI太快,仔细调整到2188DPI后总算是舒坦不少。驱动程序:如果判定一家外设厂商的实力?其实就是看起产品驱动程序做得怎么样。虽说这句话是有所商榷的,但一个好的驱动程序背后是大量的资金投入与调整兼容,还有长时间的维护与功能更新,考验的是厂商的软硬实力以及视野。也就是这样的原因,我们口中的大品牌如Razer等都是用一个大全套的驱动程序来支持,自然也代表着这几家厂商在业界的实力表现。Razer DIAMONDBACK毫无疑问的是用Razer Synapse雷云驱动,整体设计和各项功能没啥特别好介绍的。全中文界面加上直截了当的功能与参数调整,用起来妥妥的。至于将保修系统与云同步功能集中在一起,自然是软实力的表现咯。要注意的是DPI调节在滑动调整时依然是100间隔,要在框内直接输入数字才能调节1DPI精度的。灯光效果提供预设的几个效果以及方向,还能调节明亮程度,更为具体的就需要进去Chroma幻彩配置器。软实力的另一个表现,还有Chroma幻彩应用支持,其实就是为相应的应用程序结合,实现应景的灯光效果。更为高阶的功能或者炫酷的,其实还是Chroma幻彩配置器与统计热区功能。从Chroma幻彩配置器能够更为清晰的看到U形灯带的豪华,想想比起更高定位的新曼巴在灯光效果上要更为连贯与炫酷。统计热区这功能有点意思,能够在对应游戏中统计相应的轨迹与行为,倒是有那么点专业与电竞服务的感觉。灯光效果:得说响尾蛇系列的灯光效果,要算是Razer的灯厂的半壁江山。从最早的胶条透光,到特别的透明粒子版本,再到现在的内置U形灯带。没有太多词汇能描述的,如果你冲着灯光效果选择Razer,那么Razer DIAMONDBACK就是目前最好的选择。总结评价:Razer重新推出响尾蛇系列产品是个让人相当意外的事情,其在国内通过众筹登场更是从侧面印证。在响尾蛇系列的十一年历史里面的四个版本,可以看到Razer在产品理念上的改变,在细节的变化与灯光效果的尝试。从创造性的”胶条“灯光,到炫酷的透明外壳粒子效果,再到内置U型灯带和Chroma幻彩、从光面塑料到类肤材质再到现在的磨砂材质,不变是是仿生学设计的炫酷与漂亮。毫无疑问的是,Razer DIAMONDBACK是有着浓郁情怀的产品。从响尾蛇系列在十一年前开始诞生,再到沉寂七年后重新登场,曾经称其为神器的老玩家们又剩下多少个依然热爱,新人又有多少能理解其精髓所在。Razer DIAMONDBACK像是新品装老酒,花枝招展的跟上时代的步伐与喜好,核心的老酒像是孤芳自赏的骄傲,这确实是一款好产品,却是少数人的怀念。
声明:IT之家网站刊登/转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论证其描述。
软媒旗下软件:||||||||
IT之家,软媒旗下科技门户网站 - 爱科技,爱这里。
Copyright (C) ,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鲁ICP备号拖动播放器播放29610弹幕0评论16收藏367手机观看更流畅扫描下载最新版客户端投蕉40喂外设头条食&0&香蕉分享简介【外设交流群】那伽梵蛇作为RAZER(雷蛇)旗下经典机型,其多侧键设计专门针对MMO游戏开发,而正是因为这多侧键搭配趴握人体工学造型,那伽梵蛇系列也造就了独特造型:一侧按键多如电话按键,一侧带着贴合手掌舒适设计。展开详情关闭详情+&关注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写!0投稿&/&0听众所属合辑:[title]订阅&[subscribeSize]取消订阅创建者:[username]稿件:[countSize]播放中[viewCount][danmuSize][view]官方下载new友情链接反馈京ICP备号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5158号0
还没有AcFun账号,
请选择分组。您添加关注的用户将出现在对应的组中。添加关注把视频贴到博客或论坛视频地址复制FLASH地址复制HTML代码复制通用代码复制查看: 9714|回复: 19
【外设堂—评测室】雷蛇北海巨妖7.1幻彩版游戏耳麦评测
& & 往年只有Razer顶级设备才有机会拥有RGBLED实现灯光变色,并且大多局限于鼠标领域,但从2014年开始Razer越来越多产品开始加入全新的CHROMA幻彩灯光功能,使用RGBLED代替原本单色LED,打造几乎全光谱颜色任选的灯光,并且CHROMA幻彩灯光功能有逐渐向下渗透的趋势。
& & Razer陆续会对DeathAdder炼狱蝰蛇、BlackWidow Ultimate黑寡妇蜘蛛终极版、Kraken北海巨妖7.1等等推出CHROMA幻彩灯光功能,通过Razer Synapse云驱动进行设备互联以同步色彩和灯效。翻译翻译就是带你装哔~带你飞。
DSC_0769.JPG (141.82 KB, 下载次数: 2)
19:48 上传
DSC_0770.JPG (181.67 KB, 下载次数: 0)
19:48 上传
& & Razer KRAKEN 7.1CHROMA北海巨妖7.1幻彩版USB耳麦继承了原本的北海巨妖7.1USB耳机的大部分设计,官方给出了游戏、电影、音乐的全能定位,通过虚拟环绕声引擎实现360度环绕效果,并且可以在驱动内部实现高度的自定义和校正。40mm单元也为优秀的音质打下了基础。耳机折叠的设计更适合携带。
& & 左侧内置伸缩定形的发光麦克风,隐藏起来保证耳机如滑板鞋一样外形时尚时尚最时尚,并且存放和运输时减少损坏机率。官方介绍的增强型数字麦克风可以通过驱动优化算法,降低底噪还原原声。
& & 此款耳麦同时也适用于索尼PS4主机,可以稍微缓解下国行锁区的伤痛。
49.jpg (80.24 KB, 下载次数: 2)
19:49 上传
DSC_0771.JPG (144.6 KB, 下载次数: 0)
19:48 上传
DSC_0772.JPG (185.11 KB, 下载次数: 0)
19:48 上传
& & Razer以前产品包装都比较过度,几年前112元包邮的老地狱狂蛇鼠标也会给你一个和炼狱蝰蛇一样大的盒子和又多又厚的说明书和贴纸,开箱满足一下之后毫无他用。近一年Razer也开始简化包装,所以初拆这个北海巨妖有感觉到在保证坚固易开的同时,内部简约了很多。
DSC_0773.JPG (148.68 KB, 下载次数: 0)
19:48 上传
& & 附件三片纸好评,给用户那么厚的也很少有人看,镭射式样贴纸是CHROMA独有。
DSC_0774.JPG (146.89 KB, 下载次数: 1)
19:48 上传
DSC_0775.JPG (141.1 KB, 下载次数: 0)
19:48 上传
& & 和北海巨妖专业版同结构设计,外表全塑料材质,磨砂表面有效抵御指纹和划痕。纯USB接口,耳机左侧内置了USB声卡,两侧都有RGBLED加持。整机设计很注重细节,表面螺丝位都有用胶塞遮盖,提升观感。
DSC_0776.JPG (198.19 KB, 下载次数: 0)
19:48 上传
DSC_0777.JPG (212.61 KB, 下载次数: 0)
19:48 上传
& & 340g重量中等偏上,正常携带不会太累,耳机以佩戴感来讲当然是越轻越好。
DSC_0778.JPG (171.89 KB, 下载次数: 1)
19:48 上传
& & 中间梁内部采用多夹层塑料板结构外部包皮,夹紧力量充足。
DSC_0779.JPG (175.7 KB, 下载次数: 0)
19:48 上传
& & 常规的左侧输入。
DSC_0780.JPG (222.86 KB, 下载次数: 2)
19:48 上传
& & 可伸缩麦克风在左耳和USB声卡在一侧,无论厂商还是用户布线都更方便,麦克风管道可掰成任意形状,抽插稍显吃力。
DSC_0787.JPG (120.68 KB, 下载次数: 1)
19:48 上传
& & 麦克风末端也有一颗炫酷的白色LED并不能跟随logo变色,麦克风上还有物理按键可以开关麦克风,关闭时LED也跟着熄灭,所以估计这个麦克风伸缩管道里面埋了至少6根线,以后万一遇到断线故障,除了麦克风收不了声之外也有机会发生LED不亮等情况。
cn_kraken_chroma_gallery_2.jpg (21.57 KB, 下载次数: 0)
19:49 上传
& & 关于测试样品上这颗LED的是白色而不是官网图上的红色,小编搜索发现早期收到货的童鞋有红色的,传说中的不同批次不同颜色。
DSC_0781.JPG (127.63 KB, 下载次数: 0)
19:48 上传
& & RGBLED可变模式发光Razer logo,和键盘鼠标相比,耳机上这个logo给别人看的时候居多,当然旁边长期摆个镜子自己爽也是可以的。
DSC_0788.JPG (200.24 KB, 下载次数: 1)
19:48 上传
& & 和发光logo相呼应的金属材质网罩不用于透气,装饰用途居多,携带时要注意不要撞掉漆,头号杀手自然是和USB接口之间的碰撞。
DSC_0789.JPG (155.02 KB, 下载次数: 0)
19:48 上传
DSC_0790.JPG (141.24 KB, 下载次数: 0)
19:48 上传
DSC_0782.JPG (119.44 KB, 下载次数: 0)
19:48 上传
& & 伸缩折叠铰链依然是塑料材质。
DSC_0783.JPG (273.18 KB, 下载次数: 1)
19:48 上传
& & 人造皮革上印刷着最传统的Razer字样,以雷蛇大部分产品外观美丽但易显旧的特性,长期户外携带会先掉皮还是先掉字?
DSC_0786.JPG (200.9 KB, 下载次数: 0)
19:48 上传
& & 横梁内侧是尼龙编织,和背包材质一样,耐磨很多。
DSC_0784.JPG (150.73 KB, 下载次数: 0)
19:48 上传
& & 耳机罩海绵柔软舒适对得起售价,内部直径大约50mm,可以包住整个耳朵,表示这个可以再大个3mm。
DSC_0785.JPG (195.82 KB, 下载次数: 3)
19:48 上传
& & 耳机腔体结构几乎不与外界相通,耳机罩气密性也很强,戴耳机压海绵动作快了耳膜都会感受到压力,优势是不受外界环境噪音干扰,打比赛这个尤为重要。
DSC_0791.JPG (119.15 KB, 下载次数: 0)
19:49 上传
& & 镀金USB接口属于标配,线材也使用了比鼠标更粗更硬的尼龙编织外皮线,大家都觉得编织线更加高级,编织线经过鼠标领域这几年的使用也出现一些弊端,例如被桌角磨损之后会起毛变得很难看,其实这些都是无伤大雅不影响使用的。
& & 本以为编织线用于耳机也就正常这样,结果经过几款编织线耳机的试用,小编不得不引入一个新的问题:听诊器效应。
& & 听诊器效应常见于入耳式耳机,即耳塞线或者单元处受外界碰撞或者空气摩擦,产生的振动通过耳塞线直接(入耳的线一般硬度较大,有利于传导振动)传递到耳道内,产生让人很不愉悦的摩擦声。
治疗方法:
& && &&&(1)将靠近播放器一段的耳机线向上提,拉近与耳塞的距离是最好的方法这样减少了线的长度,避免了过多的接触和摩擦,将随身播放器放置于胸前衣袋比较适宜;& && &&&(2)将线走在衣服内,减少线的晃动也是个好方法;& && &&&(3)在线的终端固定绑个皮筋或夹子夹住,通过稳定线的方法来减少晃动摩擦; & && &&&(4)在线的终端打一个结,绳结打得越紧,听诊器效应越不明显。
& &&&北海巨妖7.1幻彩版因为使用了料比较足的粗硬编织线,这种效应在晃头和挪动身体时尤为明显,线和衣服、线和桌面产生的声音比采用塑胶线的同级别耳机更加明显,如果把橡胶线和衣服摩擦音比作裁纸刀割木头的话,编织线就像拿锯条直接锯木头。同时耳机的塑料腔体进一步助长了听诊器效应,北海巨妖合金版笑而不语。解决方法非常简单,坐稳好好盯着屏幕别乱动就,实在难受就在摩擦处自己加一圈3M电工胶带。
& && &其实绝大部分人根本不会在意这个细节。
DSC_0809.JPG (154.22 KB, 下载次数: 0)
19:49 上传
DSC_0810.JPG (159.14 KB, 下载次数: 2)
19:49 上传
DSC_0811.JPG (151.26 KB, 下载次数: 0)
19:49 上传
DSC_0812.JPG (145.38 KB, 下载次数: 0)
19:49 上传
& & 面对乱入的赛睿耳机,北海巨妖可折叠的特性优势明显,体积更小方便携带。
DSC_0847.JPG (185.26 KB, 下载次数: 1)
19:49 上传
DSC_0855.JPG (151.95 KB, 下载次数: 0)
19:49 上传
& &  上电5分钟不到,便发觉RGBLED和相关控制电路发热量不可小觑,室温25度时左右两个logo表面可以达到触手可辨的发热,左侧带USB声卡的logo表面可以达到40度,右侧无声卡37度。在驱动中关闭LED灯之后,左侧温度降到手指几乎快摸不出来的水平大约29度,右侧直接降低到室温25度。
01.jpg (116.79 KB, 下载次数: 3)
19:49 上传
& &  在云驱动内可以进一步对虚拟环绕声进行校正,不过原厂默认已经非常准。
02.jpg (91.49 KB, 下载次数: 1)
19:49 上传
& &  驱动全默认设定,耳机属于低音稍强类型,播放所有声音都厚实了许多,果然是准备影音娱乐通吃,不用开低音增强选项已经份量十足,开了低音增强几乎就是野蛮,天天撸BOSE的童鞋表示[就素这个味]。默认设置时低频强到听轻音乐可以听到更明显的踩钢琴踏板的声音。音量调至人声正好的水平时低频震撼,小编个人口味比较重,喜欢这种低频较多的耳机,但是客观来看低频就略显过多。高频却从始至终清晰可辨怒刷存在感,说明低音可能是故意调教的结果。
& &  40mm单元配合内置USB声卡解析力很好,细节不丢失,但称不上惊人,轻音乐配器多了会浑浊,要很认真地听才能听到所有细节,此时动用驱动中的声音清晰度选项和适当拉拉EQ均衡器,按照个人口味适量添加最终即可满足。
  后来几天的试听偶然发现这个原厂默认设定非常适合1970s那些Pop Soul和Jazz,那个年代配器低频比较不会过量,再加上母带的损失,音量调至人声正好的水平时低频正好达到极乐境。
试听过的曲目:
Riders On The Storm - The DoorsJust The Two Of Us - Grover Washington.jrAin't No Mountain High Enough - Diana RossLovin' You - Minnie RipertonCalifornia Dreaming - The FlashbulbFly Me To The Moon - Olivia OngThe Clouds In Camarillo(with Minerva) - BrazzavilleRoscoe (Beyond The Wizards' Sleeve Remix) –MidlakeSomething About Us - Daft PunkVeloma - Fabrizio Paterlini BLUE - Hidetake T Valentina CiddaLamp feat. Nujabes - Haruka NakamuraTwilight - Haruka NakamuraLight Dance–home - Akira Kosemuranoel(live) - Akira KosemuraLuv(sic) Grand Finale/Part6 - Nujabes
& && & 在看电影和玩普通大场面动作游戏时表现完美,虚拟7.1环绕声发挥得淋漓尽致,感觉这就是这耳机最好的用途。
  竞技类游戏声音定位方面,经常有童鞋问7.1听脚步声定位会不会更准,怎么听出来前后的,其实职业选手用的都是2.0耳机来听脚步声的前后,一般方法是例如听到双耳一样响的脚步声会把枪口向右转90度再听,如果声音在左耳就在前面,反之就在后面。所以无论用真7.1耳机还是虚拟7.1耳机,想比2.0耳机有质的飞跃立马能听出前后,还是一个美好的愿望。
  Razer KRAKEN 7.1CHROMA北海巨妖7.1幻彩版默认设定因为比较均衡,并不适合极限情况下FPS隔墙听音辨位,好在Razer Synapse云驱动可自定义范围特别宽,调整EQ、音量标准化和声音清晰度等级之后即可强化中高音,以失真的设定听到常人听不到细节。
03.jpg (86.93 KB, 下载次数: 0)
19:49 上传
& &  麦克风壳调教选项依然非常丰富,音量、灵敏度、音量标准化、降噪随心设定,适应各种复杂环境的收音,用于平时对话绰绰有余。
04.jpg (79.39 KB, 下载次数: 1)
19:49 上传
07.jpg (104.67 KB, 下载次数: 0)
19:49 上传
& &  混响器里列出了正在工作发声的应用,可独立选择7.1或者是2.0。
05.jpg (85.51 KB, 下载次数: 2)
19:49 上传
06.jpg (91.41 KB, 下载次数: 0)
19:49 上传
& &  灯控预设可选单色静态、单色呼吸、光谱循环、关闭。
12.jpg (44.3 KB, 下载次数: 1)
19:49 上传
& &  耳机通电后一直有很细微的待机底噪,此时音量在5以下。
& &  把音量控制在5-10范围时播放音乐或者视频,此时出现了另一种工作底噪,播放无声音频工作底噪消失,只要有声音输出工作底噪就会一直持续。两种底噪都是那种老设备沙沙声,不扰人但是略微明显,也不是吱吱声。可能是usb声卡的锅,底噪不会随着音量增大而增大,所以音量开到20以上自然就会盖过底噪。
  小编换了外置电源USB HUB、试过直接接主板、试过另一台电脑,底噪均存在,因为手上只有这么一个北海巨妖7.1USB所以无法判断这是不是个案。另一方面耳朵敏感度也是因人而异,就算所有北海巨妖7.1USB都是这么生猛,也并不是每个用户都无法接受。
DSC_0854.JPG (183.87 KB, 下载次数: 0)
19:49 上传
DSC_0852.JPG (137.02 KB, 下载次数: 0)
19:49 上传
DSC_0853.JPG (188.86 KB, 下载次数: 0)
19:49 上传
& & Razer的发光logo真心有魅力,路过的老爷爷看到北海巨妖7.1幻彩版到都说好,完全忽略了旁边同具备RGB的西伯利亚V3。看来有Razer真爱粉把logo刺在了自己身上的也不足为奇。从来没见过有人刺[Microsoft]、[Logitech]、[steelserises]什么的呢,这比后背刺个[摄影穷三代,单反毁一生]更不靠谱。
DSC_0840.JPG (125.51 KB, 下载次数: 0)
19:49 上传
DSC_0841.JPG (121.9 KB, 下载次数: 0)
19:49 上传
DSC_0842.JPG (122.32 KB, 下载次数: 0)
19:49 上传
DSC_0843.JPG (122.04 KB, 下载次数: 1)
19:49 上传
DSC_0844.JPG (121.46 KB, 下载次数: 1)
19:49 上传
DSC_0845.JPG (168.94 KB, 下载次数: 0)
19:49 上传
DSC_0846.JPG (187.75 KB, 下载次数: 0)
19:49 上传
DSC_0848.JPG (171.97 KB, 下载次数: 0)
19:49 上传
DSC_0849.JPG (231.93 KB, 下载次数: 0)
19:49 上传
& & Razer KRAKEN 7.1CHROMA北海巨妖7.1幻彩版是个默认设置很均衡偏向影音娱乐的耳机,受驱动丰富的调教选项所赐可以完全胜任竞技游戏的需求。RGBLED的引入使佩戴之后更加赏心悦目。鉴于产品定位只有USB接口输入,但是单元质素优秀,如果能跳过USB声卡直接支持3.5mm输入,给个还原40mm铷磁铁真实水准的机会就更加完美。
& & 最后祝各位折腾得开心。
优点:1、具备7.1虚拟环绕效果;2、低频充足;3、驱动选项丰富可针对竞技类游戏做优化4、RGBLED发光logo;
1、RGBLED发光logo发热量较大
2、尼龙编织线增强了听诊器效应
就加了个RGB的灯光- -,好坑爹
听诊器效应这个概念解释的很准确
北海巨妖的低频表现不错 但是数码音重了点
一直觉得雷蛇的耳机不太靠谱
虚拟7.1除了支持杜比逻辑认证的 其余效果可以忽略了几乎
这是群体拿RGB来圈钱吗?
灯厂之名已经快被赛睿赶超了。。
终于看到RGB版本了!
现在雷蛇的耳机都不带线控了,赛睿的也开始不带线控了,真蛋疼
北海夹耳朵 带时间长了不舒服
这个耳机还是不错的
那里伸缩的太薄,太容易断了。。
价格有点,,,,
努力赞节操中
6666,虽已入,但平时真的很少用到
借此来一点节操。。。
买雷蛇完全是凑套装啊。
Powered by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雷蛇外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