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卡没有其它消费怎么就跨行代收代缴消费税

银行卡跨行查询收费 0.1元不多但最好别收
当前位置&&&&>>
银行卡跨行查询收费 0.1元不多但最好别收
<font color="#06-2-21 8:28:47
&&& 新闻提示
跨行取款,南昌早已收取手续费。或许不用多久,市民使用银行卡在ATM跨行查询余额时,也将被系统自动扣掉一定金额的查询费。自去年十月中国银联宣布将从日起,开始对银行卡的跨行查询服务收取0.15元/次费用的消息传出后,对于跨行查询收费的消息一直频频见诸报端,但至今仍然没有一个确切的消息。而对于银行卡跨行查询服务收费的问题却引起了社会的广泛议论和关注。
&&& 银行 自行决定,费用可能转嫁持卡人
日前有消息称,酝酿已久的银联卡跨行查询收费一事终于有了重大进展。中国银联有关负责人证实,银联与各家商业银行已协商确定,银联卡跨行查询收费将于今年上半年正式实施。在面对社会上一些反对的声音时,银行方面开始进行收费的时间也是一再推迟,收费标准也由原来的0.15元/次下降到0.10元/次。&&&
中国银联此前表示,对银联卡跨行查询的收费只针对发卡行而非持卡人。对此,南昌一业内人士则表示,银联卡跨行查询收费最终可能同样转嫁持卡人。联系最近银行的一系列行动,如跨行取款收费、银行卡收取年费等事件,银行卡持卡消费者很可能又会成为最终的埋单者。当然也不排除部分银行很有可能出于吸引客户的原因,代持卡人承担这笔费用。&&&
而据南昌市人民银行有关工作人员透露,各银行是否向持卡人收费以及费用的高低,按照相关文件的规定将由各银行自行决定。如果此项银联收费计划得以施行,这将是继ATM跨行取款收费后,银联卡跨行交易中又一收费项目。
&&& 专家 谁享受服务,谁承担费用
银行卡跨行查询该不该收费?江西一经济学家表示,银行开始对其所提供的各项服务收取一定的费用是我国银行界由国有向商业化、市场化转变的一个表现,也体现了与“国际惯例”接轨的趋势。但并不能将“国际惯例”生搬硬套到中国的特殊国情之上。中国现在的银行卡使用率远还没有达到国际水平,盲目套用只会给银行业自身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对于费用应该由谁来承担这一问题,该专家认为,银行的运作成本是由该银行所有的客户来承担的。如果由银行来承担就造成了某一持卡人的查询费用由所有的客户共同分摊的局面,相对于不使用跨行查询服务的持卡人来说是不公平的。当然也不排除某些中小银行为了发展壮大,吸引储户代付这一费用的情况,但总体来说还是应当谁享受服务,谁承担费用,0.10元/次的收费标准就目前中国的国情来说还是处于可以接受的范围。
&&& 消费者 心态平和,但有些许无奈
“银行收取年费是否是霸王条款”曾引起消费者一度激烈的争论。随着四大银行借记卡终结免费时代到今天的跨行查询也要收费,大多数市民的看法却已然没有了当初的激烈。&&&
在记者的采访中,虽然一些消费者表示不理解,认为现在银行卡从以前的跨行取款收费到银行卡收取年费,又到现在的跨行查询收费,是在一点点地扣取市民存在银行里面的钱。但也有不少消费者表示,现在许多东西都开始商业化,银行方面肯定也要顾及自己的成本等因素,跨行查询收取一笔小额费用还是可以接受的。&&&
而有关专家也建议,为了减少不必要的费用支出,可以尽量使用发卡银行的机器查询。免费的查询服务市民还是可以通过其他的途径获得的,将资金集中到一个银行就更易于得到存款数额标准相应的服务。此外,消费者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在银行提供免费的电话查询和网上查询等服务,避免因跨行查询而支出费用。
&&& 异地存取款 收费各不同
“银行卡异地存取款收费标准是怎么一个标准?”近来,本报陆续接到读者打来的咨询电话,询问有关银行卡异地存取款收费标准一事。为此,记者走访了多家商业银行。
&&& 牡丹灵通卡
中国工商银行异地ATM取款:异地本行ATM跨行取款手续费为每笔取款金额的1%,最低1元,最高50元异地跨行ATM取款每笔手续费为2元+取款金额的1%,1%部分最低1元,最高50元异地存款手续费:按存款金额的0.5%收取手续费,最低1元,最高50元异地取款手续费:按取款金额的0.5%收取手续费,最低1元,最高50元
&&& 金穗借记卡
中国农业银行异地ATM取款:异地本行ATM跨行取款手续费为每笔取款金额的1%,最低1元异地跨行ATM取款每笔手续费为2元+取款金额的1%异地存款手续费:省内异地柜台:交易金额的0.5%,最低1元,最高50元跨省异地柜台:交易金额的0.5%,最低1元,最高100元异地取款手续费:省内异地柜台:交易金额的1%,最低1元,最高50元跨省异地柜台:交易金额的1%,最低1元,最高100元
&&& 长城电子借记卡
中国银行异地ATM取款:异地本行ATM跨行取款手续费为每笔10元异地跨行ATM取款每笔手续费为12元异地存款手续费:异地本行存款只能办理汇款按当地电汇标准收取
异地取款手续费:只能在异地ATM机上取款 龙卡储蓄卡 中国建设银行
异地ATM取款:异地本行ATM跨行取款手续费为每笔取款金额的1%,最低2元异地跨行ATM取款每笔手续费为2元+取款金额的1%,1%部分最低2元
异地存款手续费:按存款金额的0.5%收取手续费,最低2元,最高50元异地取款手续费:按取款金额的0.5%收取手续费,最低2元,不设上限
&&& 一卡通
招商银行异地ATM取款:异地本行ATM跨行取款手续费为每笔取款金额的0.5%异地跨行ATM取款每笔手续费为2元+取款金额的0.5%异地存款手续费:按存款金额的0.5%收取手续费
异地取款手续费:按取款金额的0.5%收取手续费&&&&太平洋借记卡
交通银行异地ATM取款:异地本行ATM跨行取款手续费为每笔取款金额的0.8异地跨行ATM取款每笔手续费为2元+取款金额的0.8%
异地存款手续费:存款金额的万分之五,最低10元,最高50元 异地取款手续费:取款金额的1%,最低10元,最高100元
&&&& 东方借记卡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异地ATM取款:0元
异地存款手续费:0元 异地取款手续费:0元
来源:今视网―经济晚报
  相关新闻银行转账时,为什么要客户自己选择同行或跨行?银行后台不能自己区分吗?
【JackG的回答(97票)】:
居然被知乎日报推荐了,早知道写得再清楚点了。。。
不过还是不改了,虽然有些担心被人批判,但内容传播开就肯定要被喷,就这个样子吧。
=============
谢 @Vas Brandon 邀。你邀请我好多次了,每次想答,但由于工作忙,而且人又懒,惭愧。。。
首先,对这个有疑义的人大多应该比较年轻,看到微信、支付宝等能够根据用户的卡号来直接辨别客户所属银行,觉得银行既然更专业,早就应该能解决这个问题了。那么就这里所面对的问题我来粗略回答一下,不保证细节上正确,但方向上应该不会有偏差。
一、费用问题:跨行间转账主要有银联,人行一代/二代支付(人行大小额支付、超级网银)几种途径。每一种都是要付费的,但可能因为业务推广而减免手续费。银行又没有权力替你决定是用便宜的但慢的还是快的但贵的(当然,事实上是有可能有快又便宜的),你要交钱,那么必须让你明白你要交多少,你不确认,直接扣了的话你会投诉吧?
二、业务范围问题:接着刚刚的说,如果真的有一个又快又便宜的,那么必然是一种产品,比如说现在某些行推超级网银,其实就是通过人民银行的网银转账路径进行划款,免收手续费,但这个是优惠,要让你明确知道的,而且以后还是要收的。这个不收是要计量因此而减少的收入的,算是推广经费,最终要划到某个部门头上。那么问题就来了,如果你默认就走了这个业务,推广效果没达到不说,银联要发飙了吧?客户都没说不用我,你就不用了?运营人行一代系统的人更人会来把银行的人骂死的(我记得一个分行的业务就讲过当地交换中心的人多么跩,然后我们说你干脆不用这个业务就行了啊,客户又不在乎,他说那样他们会告到当地央行,银行就没好果子吃了)。
你所看到的微信(财付通),支付宝其实用的就是新的接口——快捷支付,这个其实是之前银行的代收代付业务的变种。顾名思义,代收代付之前主要是用于缴费,比如缴水电煤气,你不想自己每次麻烦,就到银行办理一下代收业务,以后煤气公司等就直接到银行扣款了,之后给你寄个账单。快捷支付的特殊之处在于他们把这种模式用于划款。之前说过快捷支付的签约不用到银行柜台确认的问题,其实真的是不合规的。但现在也没有进一步的说法了。微信、支付宝通过各种途径取得了银行卡匹配到卡号的规则,我相信他们的途径肯定五花八门,每家行都特事特办。但银行不能这么做,银行没有资格保留其他行的卡号规则,且也不能胡乱给你填一个让你确认,如果你输了个工行的卡号,然后系统以为是建行的,并且你也没看清楚就点了确认,这责任算谁的?
三、系统兼容性问题:银行这么多系统,对外开放的交易甚至理都理不清,如果在现有的交易上改,收款方怎么确认?现在的卡比较好确认,因为有银联统一发卡,但对公账户、存折、非银联卡怎么办?如果某一家银行的对公账号正好和你输的卡号一样,那就是大问题了。如果把现在的交易改成全对私的只支持标准卡的,之前用的人怎么办?本来一个转账交易,现在要做成对公对私两套?如果考虑到私转私/私转公/公转私/公转公岂不是四套了?
四、体制问题:说到最后,一切问题都是体质问题(哈哈哈哈)。其实不管是什么原因,只要能解释清楚,目标明确,所有的问题都能解决。但银行对这种事真的没那么重视,什么用户体验、易用性都是扯淡的,真的有决策权的人根本不会去用他拍板去做的产品。所以你看到不错的网银、手机端什么的,真的是有那么一两个设计/开发的人很负责,而可能那一两个还不是银行员工。现实就是这么残酷,做这些东西基本上没前途,除非你得了什么奖,而设计开发的人还只是在获奖名单的最末尾。既然没有相应的激励,自然也不会有人真的投精力去关心这个。
综上,不是不能做,但确实没人做,而且也看不到短期内会去做的趋势。
【郑杰的回答(16票)】:
金融领域水很深,设计需要严谨,功能需要谨慎。这些我都能理解。
但不得不说,这些领域面向普通用户的前端产品,还是有个坏习惯(虽然这些年一直持续在变好):
把内部的逻辑暴露在外,用行业习惯、行业思维去要求普通用户,流程、术语、概念都是行业化的。不管是用户有必要了解、注意的,还是没有必要了解、注意的。导致了用户学习成本高、更加困惑。
目的是避免误操作,结果可能反而造成了一些误操作。
以提问中的案例,“同行”和“跨行”属于我理解中:用户有必要了解,没必要注意的。
合理流程1:输入卡号→服务端或本地数据库判断银行和开户行→明显明确标示相关的条款和手续费→请用户确认
合理流程2:在原流程的基础上,修改文案(以招商银行为例):我要转账→选择目标银行→“我要向招商银行的银行卡转账”、“我要向其他银行的银行卡转账”
【李国的回答(15票)】:
也不是所有银行都区分,似乎兴业的网银不区分(记不清了)。
理论上来讲当然是可以不区分的,可以在后台根据账户属于本行还是跨行来选择是否走支付系统进行清算。
以下讨论区分的必要性:
银行账户分为卡账户、存折、对公账户,还有内部账户于此无关不讨论。
卡账户的账号都遵循银联标准或visa标准,肯定是不重复的,根据账号就能区分是哪个行。但存折和对公账户的账号没什么统一标准,无法区分是哪个行,也完全有可能重复。
基于上述原因,通过账号来判断是哪个行是做不到的,只有通过选择银行。假设汇总到一个功能上,给本行账户汇款,还要再选择一下本行名称,也不算一个好的方法。另外一方面,区分同行汇款,或许也能带来心理上优越感,提高本行账户开户率。
【解小毛的回答(6票)】:
看到很多人回答说技术上是可以实现的,但是实际上,实现起来是有问题的.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普及两个概念,卡号和账号:
银行卡卡号是指各个银行发行卡上的编号代码,卡是一种介质,
卡号的前6位数叫做卡bin(银行标识代码),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分配给各从事跨行转接交换的银行卡组织。银行卡的卡号是标识发卡机构和持卡人信息的号码,由以下三部分组成:发卡行标识代码(BIN号)、发卡行自定义位、校验码。
目前,国内银行卡按照数字开头的不同,分为不同的银行卡组织归属,其中以BIN号“4”字打头的银行卡属于VISA卡组织,以“5”字打头的属于MasterCard 卡组织,以“9”字和“62”、“60”打头的属于中国银联,
而“62”、“60”打头的银联卡是符合国际标准的银联标准卡。
各家银行的卡bin,由央行统一分配,有完整的(卡bin-银行)对应表,当然,卡bin也会变化的。
账号,是客户在银行真正的唯一性标识,银行对账和清算都是按照账号来的,卡号只是账号的一种表现形式,而账号才是真正的账户代码。一张卡可能有很多个账号(尤其是一些银行的理财卡,一张卡可能几十上百个账号),卡丢了,挂失补卡,卡号肯定会变,但是账号是不会变的。而账号是没有具体规则的,不同银行账号相同的情况也是存在的。
实际转账过程中,卡号和账号都支持,如果是卡号,好说,系统后台查询卡bin即可区分转入银行是哪家银行。若是账号呢,怎么判断是本行还是他行?
而对于银行的一笔转账来说,本行和跨行的流程是不同的,本行转账走行内清算系统即可。跨行转账要走其他的支付渠道,一般网银、手机银行的普通转账走大小额支付系统、实时转账走超级网银、ATM转账走银联,或者其他第三方支付 (如通联支付)等,或者同城支付、EFT平台等等。
【郭华的回答(11票)】:
第一、各行的账号制定没有统一标准,有长有短,有卡号有账号,而且这些信息并没有共享,如果是跨境汇款,那就更加是五花八门了,如果要银行后台去区分是不现实的,即使共享了,柜员查找也需要时间,并不比客户直接提供效率高,而且一旦出错责任肯定在银行端。
第二、跨行人民币汇款除了本地人行组织的同城系统或金融平台外,最主要的就是人总行弄的大小额支付系统,其中小额是区分实时和批量的,也就是立刻到账还是24小时内到账,这个收费也是不同的,必须咨询客户的意见。
第三、从各个银行通存的差异来看,有些行能做到只要接受方的省级行号对了,就能入帐,但有些行汇错市甚至汇错县了都可能被退汇。
综上所述,楼主认为是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了,实际真这么操做,只会变得效率更低。
【成小飞的回答(3票)】:
谢邀,简单的说有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且短期内看不到推动的力量。从用户体验的角度来看确实是一个糟糕的设计,只不过目前在各种现有约束下不得以而为之的一个设计。
1,说到跨行转账,就离不开人民银行清算总中心,楼上有说银联的,银联的银行卡跨行支付系统一样要接入人行NPC。 所以,前面很多回答也说到的各行之间账户,活期一本通,定期一本通,银行卡号 whatever各不相同难以判决,要实现后台技术上来判决行内和跨行,归根到底需要人行给个统一标准。走跨行大小额或者人行二代新推出的网上跨行清算(对,就是5w以下能7*24的那货)的跨行转账交易,才能从技术上根据报文进行银行识别。
2,历史上,银行都是以账户为核心的,以客户为核心也就是这几年的事,用户体验这货估计也就近两年被各种宝教育了以后才纳入领导的考虑范围,银行首先考虑的都是安全、减少操作风险、合乎监管比如反洗钱。银行里负责软件开发,原型和界面设计的,话语权都很低的。。。
3,让用户选择行内和跨行,除了保证系统间转账交易成功达成,也是尽到 “告知” 的责任,跨行费用跟行内转账本来就不同。
4,现状就是,各商业银行都有自己的账户体系(单单存款储蓄账户就区分个人,单位,临时,专用),虽然现在各种业务开户签约都讲究身份证+面签,但是在行业内却没有一个每人唯一的ID标识,各家行核心系统扣账和入账你有你的搞法,我有我的搞法,取消跨行这个选择,难免会产生各种单边帐。。
5,其实。。哎,这个现状就导致了支付宝财付通也要先让用户自己选择哪一家银行支付。。。
欢迎吐槽。。我跟着学习学习。
【tuye1234的回答(4票)】:
不邀自来。
所谓的汇款转账在中国都是一样,包括且不限于手机端、柜面、自助终端、网银等等,同行划转通过本行结算系统清算,而跨行则需要通过人行大小额支付清算系统进行。我猜这也是一种提高效率的方式,因为涉及到不同系统的不同操作。
突然想到,题主可能没经历过信件需要区别本埠和外埠的过程,都是便于分拣,提高效率。差不多的意思。
抛砖引玉,坐待结算专业达人详细回答。
【知乎用户的回答(1票)】:
谢邀,看了下其他答案都写的很详细了,该科普的也科普了。
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大家没有提到。
跨行转账是需要用户填写 开户行行名 的,如果光顾着用户体验直接叫用户提供卡号,在柜员操作过程中如果是同城或者本行转账还好。如果是跨行异地,岂不是还要终止交易让客户再去填开户行行名,而且在实际操作中很多客户是不知道对方开户行行名的,如果此时再打电话问无疑会浪费巨大的时间。所以要客户在填单时就区分好本行和跨行,在大堂的引导下填好基本信息,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浪费。
【hebo的回答(1票)】:
同行和跨行资金清算渠道不一样,同行只牵涉本行的系统内的资金清算,而跨行资金汇划需要通过人行支付系统实现,资金清算需要通过银联公司
【BanBig的回答(1票)】:
同行和跨行的交易流程不同,同行转账也分同城和异地,对于你看到的来说是这样。你看不到的是这样,银行卡号在传输过程中是被加密的,银行自己在这个过程中也无法得到卡号具体信息,一直到交易结束,银行卡号都是未知的,客户端和服务器通过既定的协议,通过对称或者不对称的密钥进行加密,只有最后需要卡号进行扣款等必要操作才会解密,其他阶段都是未知。所以这不是产品经理的问题,银联的协议就是这样。
【林树的回答(0票)】:
前几楼都说得很透彻,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网银已经实现自动识别各银行卡号。具体操作:选择网银加急汇款,输入收款帐号会自动识别银行、收款人姓名等资料。
【吴佩孚的回答(0票)】:
其它先不论,银行之间也有业务往来这一条,我觉得就没法搞这个。
【周宇的回答(0票)】:
通过银联系统进行转账(ATM、刷卡器、自助终端),不需要输入银行名称,系统可根据卡bin自行判断。
【李靖宇的回答(0票)】:
这个问题不是用户体验的事儿,如果不选择跨行和本行,银行后台没有其他银行的用户资料,你给一个卡号就把钱打过去既无法申报人行反洗钱系统,也没办法确认收款方是否是目标客户。而且各行制卡规则不一,不同卡种之间入账规则也不同。无论从安全还是效率问题上说,只输入卡号都不可行。另一方面讲:这么简单的汇款门槛,黑客也很好把你钱拿走。
【小左的回答(0票)】:
1、首先在国内能做到通存通兑业务的是银联标准卡,银联标准卡的卡号唯一;
存折就做不到跨行通存通兑,因为不同行的存折,存折账号可能是一杨的。
即:A行的卡可以在B行做存取款,而A行的存折却不能在B行做交易
2、虽然银联标准卡通存通兑,A行卡可以在B行做存取款,但是A行的卡能不能在B行做交易成功,是需要B行把交易保温通过银联发到A行来进行校验的。
3、行内转账与跨行转账的校验要素是不一样的
1)行内转账只需要对转入方的卡号与姓名进行核对
2)跨行转账除了对转入卡的卡号、姓名进行核对外,
还需要对卡bin(卡号前六位)与转入方行机构进行核对(银联进行交易路由用)
4、校验要素不一样,需要用户输入的栏位数量也就不一样。这也就是为什么每次转账前都需要客户选择行内,还是跨行转账,之后跳转到不同的交易界面。
【孙亮的回答(0票)】:
其实早就实现了。比如ATM跨行交易要你选过开户行么?至于网银为啥不行请参照楼上答案
【知乎用户的回答(0票)】:
我很早就关注了,要做肯定是可以的,不做而已____在很多行业,很多人都不知道什么叫用户体验。你看现在汽车导航那就几寸的东西做得那个鸟样。
【HungryHunter的回答(0票)】:
反对多数答案。
说无法判别收户行的——填账号必须要填开户行名称,填卡号可自动判断。
收户都有了,还能不知道是否跨行吗?
说不能帮用户决定转账路径的——若收户行是本行,你给我转个第三方无名账号再转回来?是逗比吗?若收户行不是本行,你走行内结算能到账?转账路径用户根本不能选!
那为什么还要用户填写是否选择跨行转账呢?答案很简单,因为跨行要收费,时间也不一样。这就等于让用户确认,完成银行告之责任,以免用户因费用、时间问题找自己麻烦。
最后吐槽下,跨行收费不合理,同行跨省收费更是奇葩。
【ZhangCrystal的回答(0票)】:
同城和跨行 所走的汇路不通 选择的时候 就像你在十字路口 看看指示牌 然后告诉银行你要去哪儿 然后更快捷地把你送过去
&&&&&本文固定链接:
【上一篇】
【下一篇】
您可能还会对这些文章感兴趣!
最新日志热评日志随机日志CCTV-新闻频道-ATM跨行查询收费
银行近期新增收费项目
中国企业500强 被垄断征服?昨天,交行率先宣布从6月1日起对跨行查询收取0.3元的查询费用,成为首家公布跨行查询收费时间和标准的商业银行(深圳之窗)。  
我看就不要收3毛啦,要收就多收点,查询一次收费100元,取款一次收100元,把卡插进去收10元.........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让我们读读这条新闻:《深圳多家银行10元整钞只换9元零钱》。这样的新闻让人简直难以置信,似乎既荒唐又可笑,国家的银行会刮皮到如此无赖的程度吗?可这不是条假新闻,既不荒唐又不可笑。此收费还有个很雅的名字叫:“辅币兑换费”。         该新闻说:在深圳不但存零钱要付费,换零钱更要付费。         到银行换零钱,将按照兑换金额的1%收费,每笔最少收1元。也就是说,如果你用10元到银行换取零钱,银行将收取1元的手续费,兑给你9元的零钱。         同时,外币换零钱也要收费,港元硬币每个要收0.1港元的兑换费,兑100个1港元的硬币,要交10元手续费。         除深圳工行外,深圳的建行、招行、民生银行都已开征“辅币兑换费”,但各家收费标准有所不同。         什么叫雁过拔毛,还拔得理直气壮,这就是了。   
  有网友对于跨行查询收费形象的比喻为“在马路上问路也要收费”。固然,中国银联可以向问路的路人收取费用,但前提是问路人可以选择询问其他人,或者乐意支付这样的费用。但是对银行卡业务而言,除了中国银联外,国内的普通消费者没有其他选择。更有意思的是,银联之所以能够获得独家开展银行卡联网业务的资质,恰恰是因为它从诞生伊始就绝非一家真正意义上的单纯追求商业利益的企业。银联的诞生是因为所谓“金卡工程”遭遇开展困难,组建银联正是为了尽快实现“金融高速公路”建设,也就是降低经济活动的交易成本。对此银联总裁万建华也曾明确表示,“银联开展业务不可能单纯追求经济效益,要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正是基于银联这种积极的外部社会效益,当初在发起组建该公司时,政策性地选择了独家垄断的形式。       必须要强调的是,这种政策性的垄断经营形式是为了谋求社会效益的最大化,而不是为了形成与消费者对立的、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利益团体。今天,愈演愈烈的收费风波暴露出的是,以中国银联为主体的利益团体已经彻底背离了追求社会效益的立足之本。从0.15元到0.2元再到0.3元,凭借维护社会利益的金字招牌,他们甚至懒得对于这种收费标准的变动进行任何解释。       试问,对于70%消费者反对的收费项目,商家敢于推出吗?如果答案是肯定,那么我们也可以肯定地讲,这个商家不是一般的商家,而对于不一般的商家,同样需要不一般的规制和监管,而绝不能够简单地放任其收费行为。  
  不知道明天从银行门口过路过收不收钱.
  可笑的是,媒体非但不去批评这样的雁过拔毛,反而建议大家可以通过网上银行查询、电话银行查询等方式“规避费用”(好象是昨天在新浪看到的),我就想问那记者了,你到网吧上网算不算钱?打银行的服务电话算不算钱?这钱是以“毛”计还是以“元”计的?不是每个人运气都那么好要查询的时候都能在自己的办公室或家里上网的。亏他还敢教人如此“规避费用”,真是和四大银行恶心到一块去了。
  打算从今以后随身背一存折,看银行没什么人了就到窗口去让他们查查余额,免得他们没事做整天想着法子折腾人。  不过就算这样也只能折腾一线员工,对于领导,好象没什么法子。唉,可怕的中国人
  幸好我一般都不去玩弄跨行服务.
  唉!以后老百姓惨了...没有钱就真的是寸步难行了...
  MD以后我還是拿個罐把錢埋地下存好了﹗
  他妈的把银行都给并了!跨行个P!
  我看就不要收3毛啦,要收就多收点,查询一次收费元,取款一次收00元,把卡插进去收0000元
  查询一次收费:0元;  取款:00元;  把卡插进去:10000!!!!
  建议大家用上海浦发的卡,异地跨行都不收费,这个更不用了,使用了一年多是越来越喜欢了,大家可以先去咨询一下!
  国有银行最后的疯狂而已~~~~过了今天,等外资银行进来,看谁还到国有银行存钱,让他们全倒掉~~~
  那是为了,防止     恶意暴查    其良苦用心,又有几人知啊    哎~~~~
  谁会去恶意暴查呀    晕
  想起北京移动的恶意暴蹲公厕了!  哈哈
  什么世道啊。  
  大家对信用卡什么看法加QQ群    
  说明银行没钱了,快了快了说明银行没钱了,快了快了说明银行没钱了,快了快了说明银行没钱了,快了快了说明银行没钱了,快了快了说明银行没钱了,快了快了
  我今天花了几块钱坐公车去交行的atm查询,坚决不交那0.3元。吗的。
  互.助.社.区是国内最专业的有偿互.助.社.区。  社区有500多个板块,带薪水招聘斑竹,寻找志同道合者共创辉煌。  在互.助.社.区,您可以  1、发表各种有偿提供关系或者资源的贴子。  2、发表各种有偿需求帮助或者资源的贴子。  3、也可以发布完全免费的求助或资源帖子。  4、可以申请做社区终身管理员,审查合格者将赠送社区永久期权股份。  4、可以申请做社区斑竹,社区收入的50%将作为报酬分配给斑竹。  5、如果您经常有时间上网,欢迎您来网站发帖交流,有可能获得实实在在的现金收入。  6、来吧,不要再犹豫,这虽然是个广告,但我们是善意的,请多谅解。  www.help88.com      1
  我只用网银  
  对,有条件的还是用网上银行好.
  哈哈,插卡余额自动清零
  用浦发的吧  我用了2年多了  虽然存钱不方便,因为营业点少,但是真的没有扣过钱
  用网上银行好.
    跨行查询收费是不可避免的,现在都讲究市场经济,人家花大力气建设网络提供服务,收点小费也是应该的。    听说和国外比起来,收费标准已经很低了。  
如果你不原意掏钱,用发帖的时间去网上银行查一下好了,现在还有什么免费的服务呢?      这年头,大家都不容易呀!  
  国内银行的服务意识有待提高啊!不动脑筋去拓展业务,经常算计普通百姓。
没看到说网上银行、电话银行以后也要收费么?
  大家对信用卡什么看法加QQ群  
<span class="count" title="万
<span class="count" title="万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代收代缴消费税计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