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和47和48问题怎么做

习近平签署第46、47、48、49号主席令
来源:央视网
原标题:习近平签署第四十六号、四十七号、四十八号、四十九号主席令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国家主席习近平7月2日签署了第46、47、48、49号主席令。
  第46号主席令说,《中华人民共和国资产评估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于年7月2日通过,现予公布,自年12月1日起施行。
  第47号主席令说,《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于年7月2日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公布,自年1月1日起施行。
  第48号主席令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等六部法律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于年7月2日通过,现予公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等六部法律的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航道法》所做的修改,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所做的修改,自年9月1日起施行。
  第49号主席令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于年7月2日的决定:免去袁贵仁的教育部部长职务;任命陈宝生为教育部部长。
(责任编辑:钟庆辉 UN660)
&&&&&&</div
高校艾滋病男男传播占8成。[]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杀手47到底为什么叫47,而不叫46 48_终极刺客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9,361贴子:
杀手47到底为什么叫47,而不叫46 48
一楼喂百度。
先附上即将登场的《杀手...
GL开始打电影的主意了,...
打开app之前先改一下地...
杀敌数可以叠加,箱子...
手机拍照,渣像素,多多...
杀手47:修女兵团剿杀 B...
吴莫愁设计款,杜蕾斯分享爱公益礼盒,和爱人零距离,和公益零距离。
关于47为什么叫47有不同说法 有说他因为是第47批克隆人而得名 也有说他是第四代克隆人第47号试验体 同批的还有17号 48号克隆人是量产型 在47重返罗马尼亚精神病院时被全数干掉了 这一关是一代最后一关和三代第一关
因為聽起來很裝逼
看来47秘密很多
代号听起来就cool 随便取了个你这问题好比问James Bond为什么是007
好像条形码的那一整串数字是有来历的
我同学叫我46,说我底下那个东西
不是因为他有47条染色体吗
因为AK47的缘故
为什么不叫233
上海张学友、王菲演唱会一站式购票!票品安全且真票!立即订购!
那年游戏总设计师47岁
给人一种除不掉的感觉,就像里的和萧十一郎等等
染色体数量,基因改造总要有点不同
鑫小朋友315到底为什么叫315,而不叫346 344
据说47的条形码来源于一款商品的条形码,现在有没有卖的就不知道了
因为47 is the master of zhuangbi
“你叫啥?”“死去(47)!”多帅啊。
007,47,117
47两个比划是直的,直来直去适合硬汉,7看起来很像一把枪,2356890这些数字都是拐弯抹角的样子,1有17号用了,所以我们的光头就是47
seven这个词读起来比较酷吧,我从小也喜欢7这个数字。
因为他的代号是47
因为7是我的幸运数字
如果叫46楼主也会发帖问为啥不叫45或者47如果叫43楼主也会发帖问为啥比较42或者44
有47条染色体
楼主你好,我叫69
48号是制造47的基因博士创造的无自我意识的纯复制人,在一代(或三代)结局关被47全部歼灭
为么不叫17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共1个回答)
liuxiaowei
1、玩家看下图左侧的扳手,和最下方的三个圆轮!
2、先点击黄轮蓝轮按下扳子,蓝轮红轮按下扳子,红轮黄轮按下扳子,红轮黄轮按下扳子,红
1、进入64关看见间试管红黄蓝三种颜色并且试管两边两箭
2、通移箭搭配两颜色进行记录即关
3、记录顺序
红 + 黄 按磁碟记录
木兰歌(3)
直筒牛仔裤
的第一道关卡时间过得真快盟军
地点:旧金山
任务:占领电厂,时间机器的电源。
任务:捍卫时间机器。
任务:摧毁的奥秘中央兹介意控制器。
1、玩家看下图左侧的扳手,和最下方的三个圆轮!
2、先点击黄轮蓝轮按下扳子,蓝轮红轮按下扳子,红轮黄轮按下扳子,红轮黄轮按下扳子,红
大家还关注
(C) 列表网&京ICP证100421号&京ICP备号-1&琼公网安备08热门搜索:
当前位置:
《这游戏有毒》全关卡通关攻略
日 14:06&&&&&阅读(160)&&&&&来源:游戏堡&&&&&编辑:yxbao&&&&&
第46/47/48/49/50关
点击小军本人。
将“不”字移到垃圾桶。
前后摇晃设备直至出现星星
相关阅读:
阅读(160)07-26
你可能感兴趣的游戏
一周热点攻略
密室逃脱10攻略大全由游戏堡小编给大家带来,《密室逃 ......
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
中国综合游戏门户之一,游戏堡网提供(,网络游戏,网页游戏,手机游戏等)资讯,攻略,下载,补丁 是您找游戏内容的最好选择。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号-2
游戏堡网温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戏,拒绝盗版游戏,注意自我保护,谨防受骗上当,适度游戏益脑,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佟赫斯解读《老子》第46、47、48章&损益之道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憯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先听了贝多芬的最后三首钢琴奏鸣曲。
贝多芬在写出第九交响曲之后还活了三年,这三年他没写交响曲,写了三部钢琴奏鸣曲,五部四重奏。这些音乐诞生在第九交响曲之后,即在总结人生之后,这些音乐历来是人们都听不懂的。当时人们很不理解,他死后100多年,到这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人们逐渐开始研究,逐渐认识到他的最后五首四重奏,还有三个钢琴奏鸣曲,还有其他一些作品。人们这时才发现贝多芬晚年超越了巅峰,达到了一个很高很高的境界。是不是我们就发现,人一旦达到一个很高的境界后,众人就不知道你了,比如说贝多芬。众人能知道的,那只是高境界中的比较低的那个,如果境界再往上进步的话,脱离众人的想象了,当时的人不理解,得100多年后的人的思维才能跟上他那个音乐。因为当时人的思维都跟不上这个音乐,需要100多年文化积累,人脑子里有一定(文化)基础了,才能理解这个音乐。
谈今天学习群讨论的一个问题,即使讲同样的东西讲的都不一样,有时这次讲就会否定上次讲的,如孙子兵法,第一次和第二次不一样,还否定第一次的。再讲又不一样。为什么?因为咱们在不停的学。还有咱们虽然讲了100多课,但每节课都不重复?为什么呢?因为就现有的东西,想要讲出来的话,用一千、两千节课都不一定能讲完,而且我们还不停地学新的东西,所以这个课是讲不完的,只能找一些我们手边的聊一聊。我们想看一本书很容易,但要把它讲出来很难,看一本书一天就看完了,讲一本书需要个把月,看书容易还是讲书容易?看书比讲书容易,看完了思考,思考完了试着讲。是不是?
读老子,帛书的你们也准备好,我就不翻了,然后你们看哪里有不一样的就告诉我。这样你们找是不是也学习?要不要我准备一个帛书?准备一个吧。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老子说话习惯,先说事实现象,或是自然的,通过自然的现象把自己的结论说出来。现在举得是不是自然现象?不是。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什么意思呢?天下就是世界的意思。有道的世界就是和谐的世界,世界和谐了,那这些战马就没有那么金贵了,就给当成粪土一样了。如果是无道的(世界),战马整天跑,以至于母马都上战场了,结果在战场上就下崽了(戎马生于郊),一般来说母马不上战场,但这时雄马不够,骑着母马上战场。
老师提问:通过这个,你们判断现在的世界是有道还是无道?(无道)。是坦克飞机大炮都不需要了?还是整天飞机到处乱飞,不是这打仗就是那打仗?所以说老子说的是不是自然现象?不是。那是什么现象?是人为现象,是人在作死。所以说天下世界和不和谐,和人作不作死死有关。人祸,前面说的是天灾,现在说的是人祸。天下不和谐,主要是人祸,最大的人祸,其根源在哪?老子后面就说了(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这不需要解释都是大白话。所以说人为什么会犯这些错误呢,就是欲望太重,你看,罪莫大于可欲。就是你老想得到那个引起你欲望的东西,比如钱、资源,是不是?你那个国家有石油我就打你,你那个国家有人口红利我就打你,你那个国家,有各种各样的理由就打你。有没有人去打月球?有没有打那个又穷又没资源、地方又不好的国家?哪个国家最穷?(回答:非洲。)非洲资源那么多,老打仗,可欲的东西特别多。(回答:朝鲜。)对,但位置好。地球上有没有一块地方?我感觉就是南极,因为上面,但现在人吧也开始可欲了,又看到上面有引起自己欲望的东西了。所以我们人的这个罪呀是不是从可欲开始。比如圣经里讲,我们人为什么有原罪,那不就是亚当夏娃可欲嘛,吃了那个果子,欲望都来了,这就是罪。(回答:不丹。)对,不丹,没人打,谁打那个国家,穷的要死,在山上,资源也没什么,因为地方太小。冰岛,你感觉有没有国家去打它,其实这个国家也有资源,但是太偏,在北极圈里。格陵兰是吧,格陵兰从丹麦独立出来。可欲,但是如果那个地方发现钻石了、发现黄金了或发现石油了,有没有问题?如果不丹发现那里面全是钻石,我跟你说这下完了,罪莫大于可欲呀,引起人罪恶的就是可欲。引起人欲望的东西,罪恶就是你欲呀,从欲望开始了,所以说万恶都是从欲望开始的。
祸莫大于不知足,是不是一样的问题?比如我们自己吃饱饭了,没啥事吧。所以世界上如果人人吃饱饭就没事,会不会有战争,会不会有戎马生于郊那种事情发生,不会。但就是不知足,所以老子看天下,春秋时期,那时候老子看天下已经乱了,戎马生于郊了,于是就说天下这么乱就是因为可欲,什么可欲呢,就是因为天子的大权没了,这诸侯都想当霸主,可欲。再一个就是什么呢,就是欲得,还有就是不知足。不知足,就是你吃饱饭了,你还想干什么?饱暖思淫欲,淫欲满足了,还想当个皇上,皇上当上了,还想长生不老当神仙,人的欲望就永远也满足不了。比如说我们股票这个事,咱们牛市赚了一大笔钱,是不是你当了百万富翁,想当千万富翁,就是给你五千万,是不是你也想当亿万富翁玩玩。你们实话跟我说。你本来四十来万,然后搞个配资,一下给你整到五千万,这时候你寻思很容易就能到一个亿了,这时候你是不玩了,还是说我稍微搏一搏,搞个亿万富翁?人生反正也是活着,为啥不搞个亿万富翁,我既然能从几十万整到五千万,那五千万整到一个亿好像也不是很难。是不是老子这句话马上就好使,咱们犯错就犯错在欲得上,再一个就是咱们不知足,人一旦不知足的话祸就来了,可能把前面得的全都给吐出去,比如我们小时候听得童话《渔夫与金鱼》。我们看人犯错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就是从不知足的时候开始的。首先你什么都没有,涉及不涉及到不知足?(涉及不到)。比如说你穷的叮当响,这时候你就别知足了,这个时候你是真不足,所以说这时候你先别说不知足的事。这时你的祸其实还不太大。什么时候有祸呢,就是你有了很多东西的时候你还不知道你已经很足了。就是你足的情况下你不知道。这叫不知足。所以说一个人穷的叮当响,或平时挺困窘的,这时候你告诉他,你知足吧,你不知足你这个穷的叮当响的日子都过不上,能不能这么说话?不能。因为他现在明显就不足。他如果在乡村里他还足,在城市里没法生存呀,明显不足,所以先得给他搞足。《渔夫与金鱼》的童话,刚开始,渔夫和老太婆勤勤恳恳的,这时候他们要不要知足?稍微不知足一点,其实没啥大祸,你知足也可以。比如老太婆说我的木盆破了,我想要个新木盆,你求求金鱼(给我个新木盆吧),问这时候这是不是祸?其实这还不是祸,结果木盆换个新的。后来渔夫又去求金鱼,说老太婆想要好吃的、新房子、仆人,结果都齐备了。最后又说我要当大海的女王,让金鱼永远服侍我,金鱼给气跑了,结果第二天早上起来,木盆还是那个破木盆,啥都没了。所以说他的祸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就是从不知足那个时候开始的。所以说这有一个界限,大家要把握那个界限。你别以为说现在我就知足就行了,你活着啥状态,其实有时候你活的可能应该比现在更好一点,对不对。你不能这样:你活的挺困窘的,你说我知足了。但是你生活中就是那么困窘,你没啥知足的,比如说,稍微一个花销你掏不出钱来,是不是知足的感觉马上就没了。所以说得是在你基本的生活得到满足后,你过多的欲望开始限制,这时候才叫知足。适当的欲望,人能不能没有欲望,说“我这人啥欲望都没有”,你要是没有欲望,你就是圣人了。所以说你有适当的欲望是可以的,但是呢,你已经很足了,比如这辈子敞开花你就能花一千万,结果你现在都五千万了,你想当个亿万富翁,而且你本身还没啥本事,那是不是有点不知足了。
你说“呀,一千万”我跟你说,你要是财运来了,真是很容易挣到。首先第一步你得经历过一波牛熊,你知道大概咋回事了,然后你就开始做准备。等下次牛市。下次牛市又来了你就是知道你改干嘛了,是不是啊。然后这个时候他们把握好的,好像是50万给赚到了4000多万。是不是听着挺吓人这家伙好几十倍呀。他怎么搞的?首先告诉你他配资了,四倍配资。他是四倍配资赌的股票,赌了两波,赢了。这个人后来相当亿万富翁玩玩。股灾1.0的时候他就是从4000多万变成倒欠配资公司200万。开始躲债。由于配资是非法的,对方也没法讨这个债。所以你就发现股灾之后配资公司倒的倒,黄的黄是不是?因为还不了钱啊。
接着看,故。老子一说故,就是结论了,就是大结论出来了,人要知足,知足恒足,(知足之足,恒足矣。)你知道什么样是够了,不够的时候你得知道它是不够的,然后你想办法给弄够,够了之后,你就知道再多了就是超出了,就不可以了。比如饿了要不要吃饭,说“我饿了我不吃饭,我知足了,我饿就饿着吧”,不能这样吧。得吃饭,但是吃饱了要不要再吃,“不行,我这好不容易吃顿好的,我得把一年的吃了”。大家说自助餐这个,所以说大家没事多吃自助餐,来练自己知足。比如中国人到泰国去吃自助餐,有个视频,谁看过了给贴过来,泰国有个海鲜自助店,有那个大虾,一帮中国游客拿着盘子上去铲呀,一顿铲,最后外国人想吃大虾,没有了,全被中国人铲没了。中国人啥也不吃就吃虾,说这个最贵,大基围虾,你说什么素质。说,“不行,可劲吃,吃一肚子虾,这个外面50块钱一斤呢,我这自助餐100块钱,我吃五斤虾,太厉害了我,我吃够本,吃赚了。”就算你是超级大肚子,你吃100斤虾和你吃2斤虾有没有区别?其实没啥区别。你使劲吃,当你吃饱的时候要不要再吃?就没必要了,再吃就吃出问题了,也不消化了,吃出胃病,还得催吐,何苦来哉呢。你就锻炼吃自助,你不用考虑哪个贵,哪个贱,就是你爱吃什么你就吃什么,吃饱了就不吃了,锻炼出这个能力来对大家有没有帮助?很有帮助,知足恒足,每次吃的都不错。是不是不吃,专挑便宜的吃?也不是,我按照我的需要,我需要吃多少就吃多少,吃多了到肚里也消化不了,浪费了是不是。就是本身超出了我的需要。
这一章总结一下,就是老子先说天下为什么这么乱,他不是说天下怎么乱的,他直接就说马的问题,就告诉你天下有多乱,然后天下乱的根源是可欲、不知足、欲得,就是欲望太大,然后贪得无厌,人不知足,道理挺朴实的。再举个例子,有一种东西是越吃越不知足的,越吃越缺的,你知道是什么吗?比如有一种饭你吃一口就想吃两口,越吃越饿,越吃需要量越大,你不吃还不需要,你知道是什么吗?知识。吃亏呀,你要吃亏长见识,越吃亏越长见识,那也是知识,也可以。这就是求知欲呀,人的求知欲大不大?如果人没有求知欲现在还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呢,但是吧,那个时候我们未必就不幸福,比如非洲那些小部落,人家就挺幸福的,不要以为古代那个生存环境那么恶劣,人怎么活呀,你别这么认为。你到那时候你肯定活不下去,但是那时候,你看现在非洲大草原上,连水都没有,人就活的好好的,为什么?他已经适应那个环境了,还相当知足,没有可欲的东西,一旦天上掉下个可乐瓶,“从来没见过这么个东西,这东西这么坚硬,这么好使。”本来不需要的东西变成必需的了。
所以治理国家,要不要没事就给老百姓贡献可欲的东西?老子第三章有不现可欲使民心不乱。那我们就知道了,天下乱的根源是可欲的东西太多,所以说统治者他限制人的文化生活。朝鲜这个国家乱不乱?你看人家过得挺穷的,但不乱,没有暴乱,因为朝鲜人可欲的东西少,以为自己生活在幸福之中呢,这就是不现可欲使民心不乱,这就是可欲的阴性用法,就是控制老百姓。属于术的范畴,愚民,所以说有人从老子里学到愚民。历代统治者就学到愚民,让老百姓笨笨傻傻的。而且字基本上不让你人,古代有没有普及老百姓让老百姓认字,没有。只有特定的选出来的人才可能读书认字,古代本来书就少,古代可没有普及教育、义务教育这个,不认字是正常的。还有就是秦朝的时候是不是更厉害,因为秦朝是彻底的法家治国,除了那个叫以吏为师,你需要什么就问当官的就行了,而且偶语诗书、百家语者,是不是弃市呀,杀掉尸体扔大街上,就是秦朝。其实历朝历代都差不多。焚书坑儒,其实是把老百姓手里的书焚掉,他自己是有备案的、有保存的,国家是有这个书的,也有专门的人去学,但老百姓不能学,儒呢是胡说八道的给坑,但大部分是给留着的,坑了一部分,没有把儒都坑掉。后世有个人说我们是秦始皇,我们比秦始皇厉害一万倍,他也焚书坑是不是,而且还说焚坑事业要商量、百代都行秦政法呀。对,这是一种用法,老子的话,你可以是阳性用法,也可以是阴性用法。有没有善恶之分?没有。你不要以为焚书坑儒就是恶的,不一定。比如你问问当时的人觉没觉得这就是恶?别问现在的人,现在的人以现在的眼光看,这个焚书坑儒是恶。当时的人呢不一定觉得是恶,因为这个事是国家推行的还是老百姓自发的?焚书坑儒这个,当时毁文物,把知识分子抓起来,放到农场去,其实我跟你说,上农场去对这些知识分子是有锻炼的。是国家推行的还是老百姓自发的?错,那时候都是老百姓自发自觉组织的,去抄家。那个十年是老百姓真正当家做主过一回,中国历史上除了那个十年,老百姓从来没有当家做主过,就那个年代老百姓真当家做主一回就那个样子。但是那个时候,是不是两弹一星搞成了,大庆油田开发了,南京长江大桥修好了,一汽投产了,都是那个时候的,就是咱们中国说的上的好东西,建设成就恰恰是那十年搞得,那十年看着咱们蛮落后,但实际上外交上很强硬,很强大的一个存在。但实际上呢,人全都自发组织,各级政府,老百姓自发组织一个,然后把政府官员抓出来就批斗,那时候是不是老百姓当家作主?比如你那时候托生一个老百姓,你能不能当家作主,能不能被选成代表去大会堂参加大会?可以的。你看当时人民大会堂的人都是什么人参加,但是你看秩序上,是乱的。这时候你告诉我,有人用愚民治国是聪明还是傻的?聪明的。要是不愚民让老百姓当家作主是什么结果你知道吧,所以说他有他的道理的。也是适应了特定的历史时期才那么做的。他能统治整个国家说明有他的道理,要不早就完蛋了,还统治那么多年。
不出于户,以知天下;不窥于牖,以知天道;其出也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弗为而成。
其出也弥远,其知弥少
第一种理解:
今天问了一个问题,其出弥远,其知弥少。就是你走的越远,你脑子里知道的反而越少。这和我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最后广博的知识,你这个人有见识走遍天下,矛不矛盾?一个说你出去的越远,你知道的越多,但这里说,其出也弥远,其知弥少。矛盾吗?不矛盾。为什么?你们说具体的,说生活的体会。自己出过国的,你出国回来知道更多了还是少了?知道的更多了。那这句话为什么是对的。因为你要是不出国,你就不知道你自己知道的少,所以这句话很好理解,其出也弥远,其知弥少。你在家呆着,你就不知道自己知道的少。你出去的地方越大,就知道自己知道的越少,但是实际上你相比你不出去是知道多了,你出去之后你看到了更多的东西,你一对比好像又变少了一样。
“出”是什么意思?我们在学习上是不是其出弥远其知弥少?学得越深入、学的越远,最后你是不是越认识到自己的无知。但是你真的变无知了吗?不是,虽然你越来越认识到自己的无知了,但是你肯定比原来的你知道的多了。只有真正不知道的东西他才是不认为自己无知,咱们知道的多了才会认为自己无知,对不对。所以一个人说“我无知”,谁说的?苏格拉底。他说我唯一知道的东西就是我无知,问这个人知道的多不多?多。他是古希腊、他那个时代知道最多的人,是西方的孔子的师傅,孔子是柏拉图,他是柏拉图的师傅。孔子师傅就是老子一个级别的,所以苏格拉底给他冠名西方的老子可以不可以?对,他还画了个圆,好像是他画的,我这个圆越大,我外面接触的东西越多。圆外代表未知,圆内代表已知,我圆内的已知越多,我接触的外面的未知更多,是不是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所以只有博学的人,像老子那种,老子应该是他那个时代最博学的,为什么老子最博学?国家图书馆馆长,那时的图书馆不是随便去的,孔子找他就是为了看两本书,当时全天下的书都归他管,所以他最有可能懂得最多,但是他说其出也弥远其知弥少,是不是不知道?肯定是贵族,古代老百姓能不能去干这个工作,现在都不可能,你应聘国家图书馆馆长,你能干成吗,不可能的事。
第二种理解:
知作智解,智慧。什么叫出弥远,出呢,就是我们本身人看做一个房子,你其实你在房子里面什么都有的,但是你忘记了你房子里的本自具足,你开始从房子里出去,去找东西去了,你越离开这个房子越远,实际上你的智慧反而越少。唯有当你回到你的房子里,把门关上,你就发现原来你房子里什么都有,这个和前面对不对应,第二种解释,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户是门,牖是窗户。对,它是什么,你越外求,你越学东西,你智慧就越少。知识多了但智慧少了。所以给它作智,智慧,所以人只有在内求的时候才可以,所以说大家说,一个人想有知识你要学习,想要有智慧,学习能不能解决?(不能)得靠自省和内观来解决。就是反省自己,所以咱们还记不记得咱们强调一句,我是什么?重复:我缺德我是傻瓜我是失败者我有病我有罪。这话一说就是内观,是不是越说越舒服,我越说感觉越爽,因为我吧,其出弥远,其知弥少,然后呢马上念这句话,把窗户门关上,回到屋里,就开始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了,你知道吧。这句话就是良药,关窗户用的。这话听着惊世骇俗吗?别人一听“说你别这么说自己呀,你要做一个光荣的人,你要荣耀你自己”。我感觉我挺荣耀的,你说一个人都敢这么跟人说话,你说自信心强不强大?强大。对吧。你连这都不敢说,你拿啥荣耀你呀。还靠别人来评论你来荣耀你呀。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啥。拿啥荣耀自己。你说他读没读过老子,就是他认为“你这个不是胡说八道嘛”,虽然说咱就是从老子的原句里翻译过来的,但是他一听就感觉很陌生、很不理解。然后还有人问我咋办,还说你别咋办了,你这个人就是,呵呵。没人关心你,你知道吧,他不关心你咋样,他就是通过损你来显示自己优越。有没有这种人,实际上你没有必要向他求助任何东西的,你说你有啥困惑你找他,他帮不帮你,他不帮你,他就是教训教训你显示自己很牛。比如你去一个群里,把自己的困惑一说,一帮人来显示自己的优越,但是真正想帮你的人很少很少很少,对,他就是在你身上找感觉来了。他损你或变相的说你,只有你说的东西跟他一样的时候,能显出他高明来,他才会赞美你。比如说他以前说过这个,你重复了一遍,他就会说“你说的真对,你真聪明”,实际上他赞美谁呢,还不是夸自己、自夸嘛对不对。咱们这个观察人呐这么多年,我观察人也十几年了,但是我,因为我上小学就开始观察人,也不跟同学一起玩,他们在那玩,我在这观察,老师就来找我,为什么不跟他们一起玩呢,我说我看他们玩感觉挺好的。我从小就是这种人,所以说我喜欢观察人,观察蛮细的。这个人啊,他任何东西都是在显示自己聪明,而且如果不是他先前的观点,他绝对不会同意和自己不一样的观点。他从不承认和自己不一样的观点,他只承认和自己一样的观点。他说你有问题,你未必真有问题,也许是他有问题。以后谁说你有问题,只能说明一点,是肯定的,至于谁有问题是不一定的但是,肯定的就是你跟他是不一样的。你观察周围是不是这样,就是你跟他不一样,他就说你有问题。比如说这里面有一千个人,九百个人一样,你不一样,其实那些人是傻瓜,但他们会说你有问题。如果是五百个人,那另五百个人就说有问题。有时候一两个人说九百个人有问题,但实际上谁有问题不一定。但是只能肯定一点就是它们是不一样的。那有些人你跟他不一样,那啥都出来了,说“你这个没王法、没道统,胡说八道”。那我就胡说八道,怎么地吧。咱就跟他们这么说,比如有人说我胡说八道,骗人。我就骗人怎么地吧,你说他能咋样,他有什么本事能把我咋样呢,不就是想显示自己优越吗,反而显得自己无知无能。真正有本事的人能这样吗,就像小流氓一样到大街上装的挺横,遇到一个带头大哥,一巴掌就不行了,是不是这样。所以你稍微对人观察观察就会觉得周围的人很荒谬很可笑。这个时候咱们就开始飘了,你在这些人面前,他们是比你傻,但是你在比你更高的人面前更傻,所以就要吃点药。是不是,所以咱们说自己笨蛋没有错,证明咱们接触的都是比咱们高的人。那些人觉得自己优越证明他圈子里的人全是不咋地的人,全都不行。咱们跟谁比告诉大家:一个是跟圣人比,一个是跟未来的自己比。要不要跟周围的青蛙比,越比越青蛙。说外面的天可大了,说这有嘛用呢。这时候你是跳出井底的青蛙,你想的是怎么样到天上去,或者是怎么样到太空感受感受。是不是。
四十七章和四十八章实际上是联系在一起的。算一章,所以咱们今天讲三章。
要不要知足?不知足。为什么这里就不能知足了,你看你就没学会。有的东西可以知足,这个东西不能知足,为什么?本来就少嘛,就不足,你还知什么足呀。对不对,所以说什么情况下知足,前面为什么反复强调,这个知足是有条件的。就是一下子就给你套里面了。因为本身这个东西你就严重缺乏,你还知足,有没有用。这是不是咱们严重缺乏的,就像你不吃二两药你治不好,刚吃一口,就说“好苦,我知足了,你拿走吧”。告诉大家,知足,大家要不要永远知足?那你就真是没救了。你说这个青蛙我知足,或许还挺好的。但是你越在底层的时候,你在不足的时候知足,这个足知不起来,大家有没有这种感觉。对物质严重匮乏,你也要不知足,只有当你真正足的时候你才能知足。你本来就不足,有没有知足的条件和资格?没有。你本来就不足,如果你在山村,你有房住,知足还可以,但是如果你只能在大城市,跑不到山村,那你这个足的条件就得多一点了。对吧。如果你本身就不足,你知足有没有用?没有任何意义了。为什么?我跟你说,知足是知道你已经足了,你不足你知道什么呀。所以这里叫知不足而后进步,知足而后长久。所以我们既要知足,还要怎么样,告诉我,这是今天重点的一个内容,对知足的理解,既要知足又要知不足,都是知,不要不知足。你要知足又要知不足才行。有些人光知足,不足他不知道,是不是也挺傻的,我说的这个傻是指跟青蛙比都傻,不是跟圣人比。
好我们读前面这个(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出也弥远,知也弥少,和这个恒足,我们又解释一下。其实这三章可以当一章解释,这三章其实是一章。你把这三章当做一章。
什么叫不出户呢,户就是门,门户门户,门当户对。天下呢就是世界上所有的事你不出门就能知道。大家说这个时代能不能做到,太容易了,互联网时代。比如说一个人出去全国跑业务,一个人呆在家里上网,问谁懂得多?宅家上网的人。因为出门跑业务的脑子里只有业务,别的什么都没有,去大城市,有没有功夫去旅游,体会美景?没有。就是干完活就走,来回奔波。没有时间去体会,没有时间去休息,然后呢,这是其出弥远,其知弥少的第三种解释。到处乱逛的人,没工夫学习,知道的更少。好啦,在这个时代,一个人宅在家里,他是不是想学什么就学什么,容不容易,他想学什么都能找到,只要有网。老子就早预言了,老子里有没有说互联网的,说有了互联网之后,天下所有的东西你全能抓住。有,叫“天网恢恢疏而不失”,你说老子还知道有互联网,老子那时候没有互联网,但是他用了一种神通信息网,你知道有就行了,他用神通信息网交流,比互联网还好,他不用qq,跟当时的神通者,就是脑子里加qq了,比如说孔子没来之前,他就知道要来,qq上联系了。
不窥牖,牖就是窗户,天道是天上的星星,天体的运行,本义是天道,也是说天下大道。人不趴窗户就能知道天下大事,所以说人憋在家里,一不一定是坏事,这个时代?不一定。可能是闭关。首先说道家人有没有憋在家里的,举个例子,年轻人憋在家里,一憋憋十来年,也不出门,然后啥都知道,有没有这种人。宅的比较狠的,诸葛亮是吧,从十来岁一宅宅到28岁才出山,但是他28岁出山时啥都知道,天下三分都知道,不出隆中而知天下三分。刘备三国里走的地方最多,从北京走到山东,山东去江苏,江苏去河南,河南去湖北,湖北到四川,四川到陕西,刘备走的地方多,那他懂得有没有诸葛亮多,五十多岁的刘备和二十多岁的诸葛亮谁懂得多。肯定是诸葛亮懂得多,要不刘备怎么去请教他去呀,找他去。因为不出户知天下,诸葛亮上网了,信不信。?刘备没时间上网。诸葛亮家有网的,他上的是荆州世族家庭信息网局域网,世族之间传递信息,诸葛亮他父亲做过太守的,亲戚也是做荆州的高官,所以说天下第一手的消息切送到他这里来,他都能看到,然后刘表知道的他就能知道。会学习,自学,他的网一般人上不了。提出天下三分的还有鲁肃,鲁肃也上网,鲁肃家在庐江,庐江那个地方过往商船比较多,他做买卖,家里是巨富,所以说他这个网有没有?有。还有一个提出天下二分的人知道是谁吗?三国时期,他居然不是一个谋士,还是个武将,东吴的战略,天下二分,就是甘宁,甘宁为什么和诸葛亮懂得一样多,他还是个武将呢,但他职业是水贼,为什么,是不是商人经过,他的网就有了,这是他的网。所以大家说在家憋着上网和到处乱跑哪个好?你们说,按这个解释,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知天道。还是上网好吧,对吧。你得有网,家里没网,你整天在家呆着,是不是越呆越傻呀。跟外界啥信息也沟通不了,是不是呆傻了。
好了,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这里面有个疑问,大家帮我解决。就是不为而成,大家说是无为,但是你整天在家呆着做梦钱能不能从天上掉下来,你不为而成吗,你啥也不干,天上掉个金元宝给你砸死,可不可能?有没有这好事。什么叫不行而知?这事他以前没干过,他怎么知道怎么干的,告诉我。圣人,诸葛亮没带过兵,他怎么知道打仗呢,看书看得。对,他就学过这个东西,所以说这就叫不行而知。首先诸葛亮会不会打仗?我们看三国演义,诸葛亮刚开始带兵,虐的都是天下高手,虐好几个夏侯惇,曹仁,曹仁打了几十年仗呀,这个诸葛亮如果有编的成分,还有陆逊,在打败刘备之前打没打过仗,陆逊刚上来也是个书生,二十来岁,然后就把刘备打败了,刘备的话,从黄巾的时候一直打,打了好几十年仗的人,也难怪瞧不起陆逊,但是陆逊把他打败了。还有王阳明,他也没打过仗,怎么就打仗了,怎么不行而知了呢,对,他看书看得多,他懂,你别小看书生呀,你们老小看书生,说书生读书读傻了没啥用。跟你说,人读书不一定聪明,但不读书傻的概率太大。因为你总结一辈子的东西,人家看书看几天就会了,你说你这个怎么和人比。对,他见过类似的事情,他思考过,所以说他有个积累,所以说不行而知是建立在很多积累的基础上的,是建立在无所不知的基础上,是建立在饱学、大知的基础上。知道很多所以说他不行而知,对不对。然后什么叫不见而明,他没看过他能知道这东西长啥样,怎么做到的,其实这个就是一种神通了,(回答:看书)对,书上有,再一个可能是推理出来的,还有就是别的地方有这个地方没有,比如马云,他见没见过阿里巴巴,互联网模式这些东西他见没见过,他在中国是没见过,但是美国有,所以说他到中国来不见而明,他说美国的现在就是中国的未来,所以说中国的未来他见没见过,他没见过中国的未来,但他见过美国的现在。他说美国的现在就是中国的未来,美国的现在他见过了,就等于他见到中国的未来了。这个叫不见而明,也叫先见之明,所以说不见而明不是不见而是先见,然后呢,不见而明的意思就是通过某种历史对比,类比出来的,这叫不见而明,是不是脑子里有东西积累出来的。脑子里啥也没有,不行而知,你不行,你就知道啦,你啥也不知道,还是不知道,你不见就能明吗,你照样啥也看不到,两眼一抹黑,因为你没有积累。还有就是最后一个,不为而成,这个咋解释,就是啥也不干怎么就把是做成了,他啥也没干事就做成了,怎么会这样呢,那同样的是啥也不干,他啥也不干他把事做成了,你啥也不干,(你没把事做成)。这个不为怎么解释?(无为)对,可以说无为,无为而成,有没有道理,有道理,无为我们以前讲过了,这个不为实际上是:无不为,他是不是可能什么都做呀,无为而无不为,不是说什么都不做而是说什么都做了,你知道吗,是这个意思,无所不为。所以说不为而成是什么意思,是不是什么都做过了,最后该做过的他都做好了,还要不要在那添油加醋?该准备的都准备好,该做的都做完了,就等着结果了,他还要不要跟那整天着急,你不要着急,比如说股票,咱们已经知道多少钱买能涨到多少钱,需要多少时间,咱还要不要每天盯着跟那折腾?就别整了是不是,这叫不为而成。为什么不为,是不是咱们该为的已经为完了。所以说你们看到了,之前盖好房子的人大雨来了住在房子里,看着好像挺悠闲,什么都没做,然后呢没盖房子的人,大雨来了,打伞的打伞,找地方的找地方,不知所措,这就叫有为,所以说什么叫无为什么叫有为?无为就是无不为,在事情发生之前该准备的都准备好,该做的都做好,就等结果了;然后呢什么叫有为,就是有以为,只有是现在让他做他才做,比如说,他说“牛市没来买什么股票哇”,他就是有以为,他就是非得有理由他才去买,你知道吧,他就是总是股票涨的时候再买,他是这个逻辑。所以说不为而成什么意思大家知道了吗。是之前该做的都做了,最后等结果就行了,而不是说等要出结果了,你在那瞎忙活。知道了吧。重复一遍,这个挺重要的,不为而成,重复一遍。之前该做的都做了,就等结果了,而不是结果要出来之前你在那瞎忙乎。你看你们没一个重复到后一句的,你还得把有为给重复出来,什么叫有为呢,就是马上要出结果了,在那瞎忙乎,知道吧。下雨了,等伞那,这块又不行了,找这事。一个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是不是相当会做事呀,这绝对是一个经验丰富,学习积累深厚,然后做事有条不紊的人。他就是不行而知,为什么?他早就知道了,知道自己储备已经够了;不见而明,他通过类比也是已经见过了,他通过类比在脑子里见过了,他通过网早就知道了,已经学过了,然后呢(不为而成)之前的准备已经把该做的都做了,就等结果。这境界高不高,我感觉这境界,我周围全是这种人,只不过你没发现。比如说老农种地,是不是不行而知,有没有人教他怎么种,还是说必须经过培训才知道,还是说自己没事在那学,然后慢慢就会了,自然而然就会了,有没有人特意去培训去,说“秋天了,我得学怎么种地”,有没有这样的,熟能生巧了吗,他积累的吧,他老干这活,他就知道了。不见而明,就是你跟他说一种作物,他没种过,但大概怎么种他知不知道,他也知道呀,他说以前种地瓜这么种,你这来个土豆,我照样能给你种,没种过土豆,我再种呗,新品种吗,新品种也差不多,啊。稍微借鉴借鉴就成了,啊。还有个不为而成,什么是不为而成,他种完了有没有刚种下给薅出来的,有没有这样的,还是说种好,该干的他干一干,都准备好了,就等收货了,有没有整天跟那忙活看着,种地的有没有整天跟那,哎呀量,又长一厘米,哎呀今天怎么没长呀,不行,全薅了。或看着那个地瓜长得快,把之前种的全薅了,改种地瓜,种完地瓜又重种一遍,有没有这样的,没有吧。最后呢,等到秋天,你这折腾的啥都没有,他这没折腾的大丰收。所以说这个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容不容易。我跟你说各行各业都有这种人,你去找去吧,种地的有好的,工人有没有,比如采油工人,不行而知,你跟他说一个东西他没见过,但是他大概知道什么样的,啊,那不是就是那什么嘛,对,就是像那个,自己还能搞点小发明创造,革新。不为而成,自己都知道什么时候该干啥,我告诉大家,其实你周围,(回答:庖丁)对,包括厨师里头有这种,只要是各行各业,他在这行里做的好,一般都符合这三条。像新手,开始,整天在那学了,就是新手的表现。比如说股市里面,什么叫新手,整天跟那谈论技术,这个那个的,这叫新手。真正的话,他管不管这些东西,他会炒股的人他管不管这个那个的,整天炒来炒去的,没有,他就知道炒股,不就这么回事么,就炒呗,炒了这么多年了,以前怎么炒现在还怎么炒呗,对吧,人家很清楚的,炒股炒好的人其实和一个炒地瓜炒好的人差不多,跟炒菜炒的好的差不多。大家说投资和炒股有没有区别,说“我是投资不是炒股”,我反对,“我价值投资,不能投机”,投资和投机有没有区别,我跟你说,其实投资和投机没啥区别,对于会的人,其实都是一样的,就是做他最熟悉的事情,对于不会的人,也是一样的,因为你哪个都不会,对不对,所以说他俩是一样的,对于会的人没区别,人家都会,怎么都能赚,对于不会的人,你这个怎么都不赚钱,也是没区别,结果是一样的。所以说,大家说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源于什么,他是怎么得来的,俩字,积累,积累来的,但是这个积累是怎么积累的,没你们想的那么简单,具体的过程,看第48章。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所以今天咱们讲三章,他是这么积累的,叫,我们今天讲最重要的内容,大家准备好了,前面的都很重要,但这个是更更重要的,就是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他怎么才做到无为的,怎么才做到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的,他是积累来的,怎么积累的,三步走,拿笔记(下来),第一步,通过学习新东西,消化新东西,让自己丰富起来,让自己由一个糊涂人变成一个明白人,即以前你不知道的你给它搞懂,接触新东西然后把它搞懂。第二步,为道日损,然后通过总结归纳,把多余的东西弃掉,然后再通过不停地熟练、运用和练习,直到把它忘掉,比如说刚开始告诉你怎么种地瓜,你不会种地瓜,你就学种地瓜,学了一堆,然后你就开始有点会种地瓜了,大家说这是不是为学日益?以前不会,现在会了,是不是为学日益?你不是多了一个种地瓜的本事吗?那怎么叫为道日损呢,就是你自己种着种着是不是怎么种你就忘了,你还记着一二三四步骤吗,你就知道很自然而然的你就知道这么种地瓜的,你自己就能种了,身为老瓜农,刚开始各种原则你判断,对吧,包括新厨师,等到厨师你做饭做熟了,是不是火候适量,就没你这么多说道了,就把那些知识忘掉了,这就叫为道日损,通过自己的总结归纳把知识内化,然后再变成一种经验、意识。然后什么叫损之又损,就是你再为学日益,再损,再为学日益,再损,什么意思,先学再忘,然后再学再忘,我说的这个忘不是你不看就忘了,是你不断熟练运用内化之后很自然而然的这个忘记,知道吧,就跟你整天玩弓玩剑,你忘了你是在玩弓玩剑,已经当作生活中的一部分了,很自然而然的事情,这叫忘。不是说你什么是弓你不知道,你知道但是你刻意的话你不会想起来。这叫损之又损,就是这个过程要反复重复多次,而且不停地循环,最后是什么结果呀,就是无为。所以说我们想学习经过几个过程,我们知道想要无为需要积累这个积累需要几个过程,损之又损就是积累,什么意思,就是先学新东西把它搞懂,然后总结归纳,把书读薄,是不是,给它搞少,然后把懂的东西内化,然后就忘了,最后反复的积累,通过这个过程,不停地重复,损了之后还要再损,不停地重复,其实是益损益损损益损益这样不停地重复,最后呢无为。然后无为而无不为,无为是不是啥都不做,是你啥都能做了,你知道吧。取天下常以无事。为什么,你该做的事你都做好了,所以天下还需不需要你操心了,该安排的人都安排好了,该安排的事都安排好了,无为而无不为,该做的你都做了,还用不用去操心整天改革开放呀,乱七八糟的事?不用了。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你要整天折腾的人
,你说这天下被你搞乱,就是你有天下,也被你整丢,是不是。好讲完了。讲的快不快,因为这个内容以前我讲过三四遍,给你们说好像是新内容一样,所以这次我说的很快的。因为我已经把这个东西是损了好几遍了,感觉这都是很正常的东西,都不需要讲,是不是,这东西是不是很正常,所以说老子我越讲感觉老子说的都是大白话,为学日益,我学多了,然后为道日损,总结归纳给它弄少,然后损之又损,反复重复积累,最后无为,什么叫无为,就是很自然的就给做成了,是不是,就像老农种地一样简单,就跟我平时吃个西瓜一样简单,对不对,然后无为而无不为,实际上我该做的都做完了,不是啥都不做,是都做完了。凭借这个本事,你把你吃饭这个本事,比如说你吃饭,你用不用每天想吃啥,琢磨那个琢磨这个,有啥你就吃啥呗,该做啥你就做啥呗,是不是无为而无不为,你表面上你没思考这个,实际上你该吃的都吃了,所以你就把你的人生目标当成吃饭一样简单就行了。其实我跟你说,我是怎么损的呢,我就给你们讲我就损了,本身我自己学是为学日益呢,给你们讲是为道日损,所有的解释呢,我为什么说我讲100多课不重复呢,而且以后还会讲很多很多课,照样不重复,每次讲的都不一样,为什么,就是损呗,在那损呗,就跟当吃饭一样,有没有咱特意要学习的,上课准没准备,我跟你们上课之前准不准备,一般不准备,以前有时候整个ppt,现在整不整呀,都不整了,随口想啥说啥,这不就是损吗,这个我给它起个名字,叫损益之道。然后根源是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也对用在这里损之又损也对,这叫损益之道,以后我们就不说这些了,就叫损益之道。这一大串我们就都知道了,什么叫无为,什么叫无为而无不为,什么叫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我们在股市里怎么用,我们在生活中怎么用,观察周围的老农,做买卖的,小商小贩的,还有说评书的等等,发现他们里面都有高人。这个损益之道,我是自己思考出来的,没有看什么书,书上没有,但是确实是由于我看了书才知道的,就是我在损的时候把这个损出来了,损出个损益之道呗。很利索是吧,不卡壳,因为脑子里想的就是这样,脑子里想得快说的就快,脑子里没东西说的就慢,有时候我在说东西,脑子里在思考别的东西呢,我在给你们讲这个东西呢,所以说说的就比较慢,也许我跟你讲这一句,我在想下一句咋回事,说,不对呀,因为我每次看这老子,每次长的都不一样,今天看长这样,明天看又不长这样了,所以说讲课也不太一样,因为每次讲都是一个重新的开始,跟过去没啥关系,而且以前我讲啥,我基本上也不太记得,因为损了,给你们讲完就损啦,呵呵。
我们继续学音乐啊,其实贝多芬晚年的音乐,他损了很多东西,很多多余的装饰音、结构全都没了,但是保留了音乐最本质的东西,特别的熟练和高深,好了,这里第四种,其出也弥远,其知弥少,贝多芬是不是他这个出的太远了,是不是理解他的人就越少,他走的越远,我们理解他的人就越少,对不对,贝多芬你看最后他出那么老远,写出那么深的作品,理解他的人100年后才出现。巴赫就是了,巴赫生前人们都不认可他的作品,就是他的儿子非常认可,还好他的儿子都是大音乐家,才给他老爹捧出名,要不巴赫估计得给饿死。当时他的几个儿子都是誉满欧洲,但巴赫本人是默默无名,他的儿子向皇帝推荐巴赫,巴赫才有表现的机会,所以说巴赫是不是音乐教育家,我们前面说,一个哲学家、思想家、基督教徒,所以说他还是一个神学家,然后他本身呢,他那个,音乐,是不是,演奏家,他还是,他还是个教育家,他能把他这些孩子培养的这么厉害,有一个在伦敦是英国皇室的乐长,还有一个是在法国皇室乐长,英法德、意大利这些国家皇室的乐长都是他儿子,都是巴赫,然后巴赫有一个儿子还是海顿的老师,然后呢影响了贝多芬,也做过贝多芬的老师,也有个儿子做过贝多芬的老师。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劳动法46条47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