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出售地毯到印度吞并斯里兰卡卡需要注意什么

斯里兰卡主要城市
日09:39 万国通编辑
  一、首都科伦坡(Clombo),斯最大城市,也是全国政治、商业中心和重要港口。人口约65万,位于斯西海岸,是印度洋东西海岸要冲,有“东方十字路口”之誉。北部古堡区是政府机构、银行、商店、旅游、航空和轮船公司的集中地。古堡区以东是著名的佩塔闹市,系科伦坡旧城。市内有纪念班达拉奈克国际会议大厦、国家博物馆、德希瓦拉动物园、独立广场等观光景点,还有多所佛教、印度教、伊斯兰教寺院。
  二、康提(Kandy),斯第二大城市,距科伦坡115公里,人口10余万,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位于中部山区,海拔约500米,是中部山区的主要商业、宗教、文化和交通中心。
  三、高尔(Galle),港口城市,位于科伦坡以南115公里处,曾经是斯里兰卡南部鲁呼纳王国的首都。
  四、亭可马里(Trincomalee),简称亭可,位于斯里兰卡东海岸,距科伦坡257公里,是世界上面积最大、风景最美的天然港之一,面积1万多公顷,港内水深27米,航道深36.6米,共有码头5个,可停泊10万吨级以上大型船只。亭可马里有一个港湾叫中国湾(China Bay)。
  五、尼冈博(Negombo),距班达拉奈克国际机场6公里,往南至科伦坡35公里,以渔业而闻名。
  六、汉班托塔(Hambantota),距科伦坡237公里,主要是信奉伊斯兰教的马来人,也有相当数量信奉佛教的僧伽罗人。
  七、贾夫纳(Jaffna)位于贾夫纳半岛西南端,距科伦坡398公里。泰米尔人聚居的城市。
  八、努瓦拉埃利亚(Nuwara Eliya),意为城市之光,位于斯里兰卡中部,坐落在斯里兰卡第一高峰皮杜鲁塔拉噶拉山麓,海拔1896米,有“东方瑞士”之称,人口10万,距科伦坡180公里。
  斯里兰卡主要旅游景点有:国家博物馆(National Museum)、大象孤儿院 (Elephant Orphanage)、康提佛牙寺(Sri Dalada Maligawa)、高尔古堡(Galle Fort)、西格利亚(Sigiriya)、婆罗那鲁瓦(Polonnaruwa)、安努拉达普拉(Anuradhapura)、努瓦拉埃利亚 (Nuwara Eliya)、霍顿平原(Horton Plains)、亚拉国家公园(Yala National Park)。
[责任编辑:visaun]
如您需要了解更多通斯里兰卡签证详情,请访问
签证热线:400-
签证类别:
热门国家签证我的印度、斯里兰卡探秘行&(二)_缪琪_新浪博客
我的印度、斯里兰卡探秘行&(二)
& 一、印&&度
& & 繁华的斋普尔
&入住新德里酒店已是深夜,睡了不到6小时被叫醒。于是,用罢在印度第一顿早餐(自助餐),店里各种印度菜式,香味很浓,我挑了雪白的小长虫似的米粒饭(印度籼米),用咖喱汤泡了吃,还蛮好吃的。饭罢就登程了,&
将近5个小时路程,中间导游我们赶紧下车方便一下,我们在这商店里观赏一会,门卫是位健硕的印度大叔,我们同行的叶哥热情地给他一支中华烟,他笑眯眯的接过来点上,而后他回敬了一支当地的烟卷,还摘了一朵不知名的花朵送给叶哥的太太。一会他又引着我们看院门3外一长队的骆驼,我称赞这位大叔热情,哈哈,没想到人家伸手问们:“卢比、卢比”。哦,阿拉懂了,大叔想要点小费。于是我们几个就爽快地给他了些卢比,他的眼睛笑咪咪的成了一条缝。
第一站是传说中的斋普尔。这是印度西部的一座很有诗意的城市,也有一个很有诗意的名字――红粉之城。&斋普尔全城一片粉红色,不但屋顶、墙壁,一律粉红色,连女性的纱丽也偏爱粉红色,比其它地方浓艳。人们把斋普尔称之为为“玫瑰城”,因为最珍贵的玫瑰是粉红色的,斋普尔就像玫瑰那惹人喜爱,让人易生梦幻。实际上,斋普尔也曾有过一个巨大的玫瑰园,长满着芳香的玫瑰,那是喜爱玫瑰的王公建造的,后来王室衰败了,玫瑰园也荒芜了,但是,玫瑰城这个名字仍沿用至今。今日的斋普尔,更使游人流连忘返的不仅是斋普尔的秀丽自然风光,而且是它引人瞩目的宏伟建筑。
&​斋普尔位于新德里西南250公里处,是拉贾斯坦邦首府,也是印度著名的古城。沙漠之邦的拉贾斯坦,曾经是多个王国聚集的地域。18世纪初,这块土地上还有数不清的土邦,大大小小的土邦主纷纷占地为王,其中有一位杰出的土邦主,他叫杰邦·辛格(),是斋普尔这座独特城市的创建者。杰邦·辛格文武双全,尤其是对天文、数学和建筑学颇有研究,1728年,他建设了一座天象观测所,召集当时有名的天文专家在这里进行天象观测和研究,成为印度现在最大的古代天象观测所。
斋普尔是印度西部的最为繁华的城市,再往西就到了印度的沙漠了。这里三面环山,山中林木葱茏,鸟兽出没。斋普尔城里猴子很多,它们天真活泼,可爱又可气,我们在风之窗的小商品街上,看到商铺房顶上就住着这群猴精灵,它们一点也不怕人,与人相安无事。城里到处可见牛儿乱跑,走累了随意躺在马路上,来去车辆都得绕着它行。这里乞丐不少,衣着破旧,一些自身还是个孩子的妇女,抱着瘦小的孩子向我们乞讨,还有一些老弱病残的,看着也是实在可怜。由于事先我在机场用美金兑换了一些印度卢比(10元印度卢比相等于人民币1元),我们一行多为中老年,行善之事常常为之。我给了那些抱着孩子的妇女、瘫在车子旁的老妇以及瘸着腿脚的老汉一些卢比以及上海带去的糖果,他们报以真挚的点头,嘴里竟能说“谢谢”的汉语。也许是他们看出我们是来自中国,但也有不少人当我是日本人,跟着我要100卢比。尽管如此,我认为只有这样看,才是接地气的了解真实的印度。
&斋普尔城市布局严谨,分为新旧两城。旧城区呈长方形,四面有高大的城墙,街道宽阔笔直,两旁多为杰邦·辛格时代的粉红色建筑物,庙宇林立。新城区为火车站、汽车站所在地,主要的大酒店也多此地。斋普尔是座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城市,豪华气派的小汽车和慢悠悠的牛车并驶在街上,而且汽车必须先让牛车。尽管有先进的交通工具,沙漠之舟骆驼在这里仍然没有被人们忘记,一头头气宇轩昂的骆驼拖着一辆辆古色古香的木车,目中无人,大摇大摆地穿街过市。&街道两旁商店里,商品琳琅满目,使人目不暇接。斋普尔的棉织品货真价实,用手一摸柔软温暖棉质感很强,斋普尔还是印度著名的宝石产地和珠宝贸易中心,珠宝首饰畅销国内外。斋普尔在国际上的知名度与德里、阿格拉一样,在印度,斋普尔和德里,阿格拉被称为印度旅游的“金三角”。
&&这次印度之行,颠覆了我从前的认识,这是一个南亚大国,人口与我国相等,地域虽没有我国辽阔,但也是养活着众多人口的大国。我原以为这里遍地是信佛的,却原来80%以上都是信印度教、伊斯兰教的,全印度信佛的只占10%不到。因为心中有信仰,言行举止都受教义的制约,人们显得很有规矩、分寸。这里男人英俊、女人漂亮,皮肤黝黑,尽管生活水平不高(贫富相差很大)但人民勤劳善良,信守法律。我见过这个国家不少地方垃圾满地、污水横流,乞丐不少,但从没见过这个国家地上有一颗烟蒂,有过一次人们的争吵,即便是我们团队乘坐人力三轮车浩浩荡荡前去恒河边观赏著名的“河颂”宗教仪式时,那三轮车急速穿行在熙熙攘攘的马路上,有时差点撞上对方的车辆或人群时,也没有发生一点争吵,这可是我坐在车上亲眼所见的,我脑子迅速翻腾出一个词:素质!
这里的主要参观景点是天文台;城市宫殿博物馆:风之宫殿以及小商品市场:拉克西米纳扬印度庙等。
天文台(JantarMantar),中文音译为景探漫探。简塔&曼塔Jantar&Mantar古天文台是斋普尔城城建造者萨瓦伊&杰伊&辛格二世(SAWAI&JAI&SINGH&II)的杰作。是当年的星象家用来观测天象,预测事务的场所。他修建了三座Jantar&Mantar,分别位于德里,斋普尔和瓦拉纳西。萨瓦伊&杰伊&辛格二世(SAWAIJAI&SINGH&II)对天文学和数学有浓厚的兴趣,他引进了古希腊和伊斯兰的很多集合和天文著作,并修建了天文学图书馆。他于1724年在德里修建了第一座Jantar&Mantar,&又于年修建了斋普尔Jantar&Mantar。在天文台,设有日晷,星座仪,子午线仪,黄道仪和天体经纬仪等。现在斋普尔天文台还在使用中。斋普尔的天文台曾经被评为世界十大被&
错过的绝美建筑。斋普尔的这个天文台据说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制天文台。主要由14个几何仪器组成,分别用于测量时间、预测日食、跟踪轨道上的星体、测量行星的偏转角、确定天体的高度以及相关的数据。碧绿的草坪上,散布着众多奇形怪状的砖砌建筑,以及世界最大的日晷,每个都有特别的用途。精准的观测设施体现出古代印度人民的聪明和智慧。这是我们第一次见到的外国天文台,尽管都是露天的,而且装置也很奇特,但毕竟是印度人们智慧的结晶。&
经常看见印度男孩之间手拉手,觉得奇怪,于是问印度导游,他说印度男孩,包括男人之间手拉手是表示友好。呵呵&
&城市宫殿博物馆
这是是印度保存得最为完好的古迹之一。皇宫由多个宫殿组成,单是城门就有8个之多,建筑奢华,几乎占了旧市街四分之一的面积。1727年,由当时的统治者贾伊·辛格大君策划建设,全城以长方形为主,市街按棋盘方格式设计,分为六区。公元1876年时,斋浦尔为了迎接英国威尔斯王子(Prince&of&Wales)到访,将旧城内建筑物全部漆成粉红色,外加白色边框,所以又被称为“粉红城市”。据说当时有绿、黄和粉红等好几种颜色候选,最后还是选择了粉红色,在拉其普特人的色彩语言中,粉红代表着好客。至今,还保留着面街房屋必须定期粉刷的法律规定。当然,这个粉色与我们现在肉眼所看到的色彩大不一样了,感觉各国的色彩差异还是有点的咯。皇宫位于粉红城的中心,内有花园,天阶及宫殿等,真正的粉红城也就是指皇宫,城市宫殿所在地。宫殿部分地方改建成博物馆,博物馆内收藏着当时斋浦尔国王使用的精致用品和珍宝,分为军事收藏馆、皇家用品馆等。皇宫的正门是一座典型的莫卧儿式建筑,拱形的宫门内挂着红色的丝幔,左右两侧是两座对称的雕花门楼,门楼前各站着一只大理石雕刻的石象。走进大门,是一个宽阔的中央庭院,庭院正中有一座粉红色的大厅,那是建于19世纪末的接见厅,是国民向君主表达意见,或是君主宣布大事的地方。宫庭里似乎即将举行盛大的喜宴,到处都在结喜蓬,铺红地毯。庭院的左后方有一幢典雅的七层楼建筑,那是王公家族居住的姆巴拉柯宫,目前只有一部分被改建成博物馆,对公众开放。走进庭院左侧的宫殿博物馆,首先看见的是一个挂着水晶吊灯,铺着红色地毯的华丽的大厅,那是贵宾厅,据说曾在这儿招待过英国威尔斯王子。绕过大厅来到了皇家用品馆,馆中的大玻璃橱内展示着历代王公的服饰、乐器、绘画、手稿和其它用具。其中有用九公斤黄金丝线制作的王公夫人穿的纱丽和王公参拜寺庙时穿的长袍。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件由银丝线精心制作的庞大的袍服,大的令人难以想象。那是肥胖的沙瓦·马德候·辛格一世的长袍,据说他的体重达三百余斤。博物馆后面有一个名为“爱之庭”的小庭院,四面有四扇雕饰精细的宫门,象征着四季的节气,其中的孔雀门代表着雨季。这是昔日皇室举行舞会的地方,宫门上的楼台是唱歌的地方。在中央庭院右侧的厅廊里陈列着各种皇室专用的马车,有双轮战车、四轮马车、欧式马车、卧式蓬车等等。此时的太阳真的有些晒人,但避在在阴凉处,倒是十分的惬意。我们边走边看不敢掉队,因为这里门太多,一个不注意就可能走错门,归队就得费点劲儿了。
此瓶可价格不菲&
这头站在马路中间的牛很牛吧。&
同行的这位八十多岁的老摄影师,可是跑遍了50多个国家的资深旅行家了&
&风之宫殿以及小商品市场
&&风之宮殿,简称风宮,是粉色城市斋普尔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建于1799年的风之宫位于斋浦尔市中心,它是印度建筑史上的杰作。风宫是一座5层的屏风式建筑,名为“宫殿”,其实只是一幅“墙”,像座山丘,一座粉红色的山丘,叫人一见难忘。它通体殷红,墙上密密麻麻布满9&53扇窗,镶满了细密网格的窗子。这些窗户是用红砂石镂空雕刻而成,呈半个八角形。窗户设计得无比巧妙,让凉风轻轻透进来。在风宫还镶嵌着许多玻璃,据说每当浩月当空,整座风宫闪闪发亮尤如繁星万点,月色如织,故而又被称为是“月宫”。&&&&&从镶嵌有细密网格的窗户中,皇宫内众多王妃宮女們既可以俯瞰街景和庆典,又可以不被丈夫之外的男子看见自己的面容。既方便宫中妇女观看外面的花花世界,满足妇女们的好奇心,又隔绝了她們抛头露面的机会。真没想到这皇宫建设的如此接地气,一墙之隔就是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天地。城市很嘈杂,交通也拥挤,十字路口的一处地面正在维修中,来来往往的人群必须绕着走,那些急驶的车辆也是厉害,时不时第还要避让神牛们。两边的商贩们殷勤的招呼客人们,看见我们过来也会用能听得懂的汉语与我们交流。不知怎么搞得,他们总把我当日本人,刚才好好说着汉语,转而对我就成了“空你几哇”了。他们不紧不慢地做着生意,一些印度民族服饰也确实漂亮,团里一些大姐们对一些饰品爱不释手,于是掏出卢比欣然购下。我们不买东西的人就站在路边瞧风景、看路人,我特别爱看他们的眼睛,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是大眼睛,长睫毛,而且眼大有神,就是乞丐近身也没觉得讨厌。这种审美情趣一直引导着我走完印度全程。
&拉克西米纳扬印度庙
&&&&&又称“比尔拉庙”就建在公路边的一座高台上,远远就可望见一组弧锥状的高塔,绛红色与白色相间,十分醒目。庙内禁止拍照,相机不准带入。而且在进入庙门时必须脱鞋赤脚进去,我们也就入乡随俗,唯一担心的是众多鞋子混在一起,出来怕找不到。其实人家也是很有经验的,出来只要付上10卢比就能取上自己的鞋子走人的。
&&&&&&比尔拉庙的门楣上绘有印度教象征永恒和宇宙“奥姆符”以及象征吉祥和仁爱的“万字符”。进庙门拾级而上,你会惊讶的发现眼前是一座玉宇琼楼。所有的地面和台阶全部由白色大理石铺成。登上台阶径直向前,就来到基座上的主殿入口。这时候敲一下悬挂在主殿门口的铜钟是每个香客的必做之事。其目的是挡住世外的喧嚣,使心灵可以入定,同时也禀报神明们信徒的到来。中间的大殿供奉着保护神毗湿奴和他的妻子、财富女神拉克希米。两边的大殿里则是破坏神湿婆和湿婆的妻子之一、杜尔迦女神。善男信女们手捧盛满橘红色花朵的陶碗,一边向神明供奉鲜花,一边顶礼膜拜。神殿的墙上满是一幅幅彩绘,注有印地文和英文的说明,讲述的都是《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中的故事。在神殿里还见到了一口中国佛教徒赠送的大钟。三间主殿的北面还有一间神殿,里面供有毗湿奴及其化身、吹横笛的克里希纳。殿里的乐师们整天都演奏小风琴和手鼓,吟经唱律。最让人感到意外的是毗湿奴神殿的尖顶竟然是一座西洋钟楼!除此之外,比尔拉庙里还有一些小神殿,供奉着象头神甘奈施、猴神哈奴曼等。这庙中所有的神像也全是白色大理石雕刻而成,大都面目慈祥,披红袍、戴金冠。 
&余晖把这座白色的神庙映照的十分圣洁,湿婆神与他的女神以及长着大象鼻子的儿子,一家三口在此享受着人们的赞礼,没有香火唯有献花和虔诚的合掌礼拜。从比尔拉庙走出时,我已初步认识了印度教中第一等重要的湿婆神以及他的一家。印度教的庙宇遍布这个国家的城市乡村,其中供奉的便有这尊伟大的神。
2对新人也来拜谒神庙,祈求幸福&
导游高伟为我们讲解此庙的来历
当地青年游客
参观完毕,我们到了住宿的酒店,人还没到,便被酒店里热闹的管乐、鼓声震撼了,只见衣着靓丽的妇女、儿童一群群走进走出的,男人们端庄的仪容,笑迎着我们。原来是这酒店里举办婚礼,我们怀着极大的兴趣,匆匆放下行李,也不顾不得拿钥匙进房,大家争先恐后的抢拍新郎新娘等。我很新奇他们的婚礼,新郎要打扮成国王,骑上漂亮的高头白马车,去迎接新娘,而新娘则为婚礼付出了全部。这一点和我国结婚的情况正好相反,于是大家打趣道,讨娘子还是到印度,男方不要花钱了。嘻嘻哈哈拍摄了不少好照片,我们尽兴回房,而后享用晚餐。
酒店的早晨
好像是婚礼的总指挥
迎接新娘的婚车
这鼓手衣着美丽吧
本团团员与新人父母合影
印度婚礼有唱赞歌的歌班,全是妇女组成
美丽的沙丽
好像是新郎,瞧见没?新郎的白上衣被人用黄油手生生按上了大手印,据说这样是很祝福新人的。&
酒店游泳池
我们就餐的餐厅
真正的红头阿三
站在新人的父母身边合个影,主人很和善客气
早上在酒店门前&&
吹吹打打好不热闹
哈哈,侍者托着装有腰果等干果盆子迎接客人
新郎或新娘家的嘉宾,风度翩翩的高级知识分子哦(也许属于婆罗门第一等级的)
印度咖啡很好喝&
本团又一对年过八旬的老夫妻,也是跑遍世界各国的资深旅行家。&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0
博客访问:7,170
关注人气:0
荣誉徽章:这个南亚小国被印度猜忌10年 现将港口租给中国|斯里兰卡|印度|港口_新浪新闻
  原标题:锐参考 | 被印度猜忌10年!这个南亚小国终于如愿将港口租给中国
  来源:参考消息
  参考消息网8月1日报道(文/谢来 唐璐 朱瑞卿)好事多磨,上周末,中国终于租下了地处印度洋“咽喉要道”的这座港口——
  7月29日,中国招商局港口控股有限公司与斯里兰卡港务局在科伦坡正式签署协议,由中方租赁斯里兰卡汉班托塔港:中资总占股比例为70%,协议有效期为99年,10年后双方将逐步调整股权比例,最终调整为各占50%。
7月29日,斯里兰卡汉班托塔港特许经营协议签约仪式在科伦坡举行。新华社
  签约仪式是在斯里兰卡港口部办公楼内一个不大的房间举行,受邀媒体大多来自当地,那些总是喜欢就汉班托塔港协议说三道四的西方媒体大多被排除在外。由于房间空间太有限,只有摄像记者能进入现场,其余文字记者只能通过室外摆放的一台电视机收看现场直播情况。
  在签约仪式上,斯里兰卡港口运输部部长马欣达·萨马拉辛哈用“具有历史意义”来评价协议最终敲定。他此前还曾表示,最终协议顾及到了各个方面,对斯中来说是“双赢”的结果。
资料图:汉班托塔港
  作为斯里兰卡最南端的重镇,汉班托塔拥有这个海岛国家最优越的地理位置,其距离印度洋上的国际主航运线仅10海里,亦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重要节点。是连接南亚、东南亚以及中东、东非地区的重要航运枢纽。&&&
  斯里兰卡网友:“现在到了印度嫉妒得哭的时候了”
  在斯里兰卡的社交媒体上,汉班托塔港租赁协议最终签订的消息很快传开,如果用一个词形容该国网友的反应,那就是“喜大普奔”: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斯里兰卡网友在盛赞中斯合作共赢的同时,也不忘提起另一个国家的名字——是的,又是印度。
  甚至,就连孟加拉国的网友也赶来“补刀”:
  一波三折背后,印度“绝对有干涉”
  为什么斯里兰卡网友这次如此“记恨”印度?这要从围绕汉班托塔港租赁协议(简称“汉港租赁协议”)的一波三折说起。
  用招商局集团副总经理胡建华的话说,汉班托塔港项目经历了“漫长的谈判与磋商”,历经“挑战与困难”。
  一位了解相关情况的消息人士告诉锐参考,事实上,汉班托塔港本身就是中国帮斯里兰卡援建的。一期工程于2008年1月开工,到2011年12月完工,港口投入运营。从最开始,印度媒体就炒作所谓“中国威胁”。可是讽刺的是,港口建成后,运送的第一批货物是印度向斯里兰卡出口的汽车,这让印媒质疑的声音一度平息。
资料图:建设中的汉班托塔港
  但是,印度官方却并未就此放弃向斯里兰卡施压,由于汉班托塔港是斯前总统拉贾帕克萨在位时一手推动的,2015年,新总统西里塞纳上任后,为平衡与印度的关系,叫停了一系列前政府批准的中国投资项目。
  然而一年之后,西里塞纳又恢复了那些被他叫停的项目。但迫于印度压力,项目进展一直“磕磕绊绊”。
  例如,印度报业托拉斯网站今年2月报道,斯里兰卡驻华大使当时特意在北京强调,考虑到印度的担忧,斯里兰卡不会允许中国在汉班托塔港开展所谓的“军事活动”。
  《印度教徒报》上月报道称,在此次港口租赁谈判期间,斯内阁拟将中方的总持股比例从80%降至70%,同时明确由斯方负责汉班托塔港的安全,所有这些举措,都是为减少印度对中国在印度洋造成“威胁”的顾虑。
  即便如此,也未完全打消印度猜忌,中斯签署港口租赁协议后。《今日印度》网站还刊文这样发问:斯里兰卡向中国出租非军事用途港口,印度应该担忧吗?
《今日印度》网站截图
  印度“The Wire”新闻网站则引用消息人士的话说:在斯里兰卡与中国协商期间,印度“绝对有干涉”,和美国一同向斯里兰卡施压,要求协议中必须考虑中国“军事用途”的可能性。
  报道还借用一位印度学者的话说,从印度的角度而言,这是一个“糟糕的先例”。
  印度遭遇最严重的“外交失败”?
  但在斯里兰卡媒体看来,印度是否担忧已经不那么重要了。7月30日出版的斯里兰卡《每日新闻》报上,全面介绍了该协议的积极意义:它不仅强调汉港协议将会减少斯里兰卡债务支付,同时将创造30万到40万个就业机会。
  《岛报》则引用斯里兰卡港口部长在签约仪式上的讲话称,“我们已经解决了地缘政治担忧”。
斯里兰卡《每日镜报》网站报道截图
  “斯里兰卡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支点,它有在印度洋上占有优越的地理位置,而汉班托塔港地处重要的咽喉要道。”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中心主任赵干城告诉参考消息网-锐参考。他认为,从这个角度看,汉港租赁协议的签署,将对斯里兰卡的经济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也会成为中斯合作之间的一个重要纽带。
  赵干城介绍说,近一两年来中印在印度洋地区的分歧比较大,印度一直认为中国在印度洋的活动,在战略上对印度构成了威胁,在印方看来,斯里兰卡是中国着力做工作的对象。而汉班托塔港所处的位置非常重要,正好扼守印度洋的主航道。
  在斯里兰卡国内,一种舆论的声音认为,即便印度对于中斯合作不断“作梗”,此次协议的签订对印度仍然打击巨大。
  7月29日,斯里兰卡资深记者钱德拉普利马在该国网上论坛“Lankaweb”上撰文表示,中国租下汉班托塔港,对于印度而言或许是该国独立以来最严重的“外交失败”。
  钱德拉普利马写道,租赁协议中关于港口的使用进行了复杂的限制,“显然,这些都是为了避免印度的不满”,“但事实上,我们应该欢迎中国派军舰来斯里兰卡,有可能的话驻扎在这里,这意味着对印度的制衡。”
  不过赵干城表示,中斯之间的合作目的,是为了和平发展。
  “现在看来我们要做通印度的工作好像难度挺大的,但这并不代表说因为印度的不信任我们就不干了。”他说,“印度对中国的批评需要用事实说话,我们仍会坚定自己的方向,继续推进与斯里兰卡等南亚国家的合作,追求共同发展合作共赢。”
  赵干城预计,汉班托塔港新一期的建设工程将很快展开,这座港口对斯里兰卡的经济将发挥重要作用。
责任编辑:柳龙龙
跟格局小的人打交道,就像被缩骨伞夹住脑袋一样不痛快。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XX你就坚持60秒!
吴承恩的人生经历,决定了《西游记》背后必然影射着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
没有石油的生活,可能比如今这种依赖石油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充实。}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斯里兰卡和印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