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上涨和中国通货膨胀率率之间的关系怎么计算?

通货膨胀率_百度百科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通货膨胀率
率(Inflation Rate),是部分与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之比,用以反映通货膨胀、的程度;而价格指数则是反映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经济学上,通货膨胀率为:物价平均水平的上升幅度(以通货膨胀为准)。以气球来类比,若其体积大小为,则通货膨胀率为气球膨胀程度。或说,通货膨胀率为的下降程度。在实际中,一般不直接、也不可能计算通货膨胀,而是通过的来间接表示。由于消费者价格是反映商品经过流通各环节形成的,它最全面地反映了商品流通对货币的需要量。因此,消费者价格指数是最能充分、全面反映通货膨胀率的价格指数。世界各国基本上均用消费者价格指数(我国称),也即CPI来反映通货膨胀的程度。率的计算公式经济学上,通货膨胀率为物价平均水平的上升幅度(以通货膨胀为准)。以 P1 为现今物价平均水平,P0 为去年的物价水平,年度通货膨胀率可测量如下:通货膨胀率 = (P1 - P0)/P0, 以百分比表示计算通货膨胀率有其他方法,如以P1的自然对数 减去 P0的自然对数,同样以百分比表示。
通货膨胀率计算
通过价格指数的增长率来计算通货膨胀率,价格指数可以分别采用消费者价格指数()、生产者价格指数()、GNP折算价格指数。经常采用的是第一种,其公式如下:
CPI=a1(P1t/P10)+a2(P2t/P20)+……+an(Pnt/Pn0)(注:式中的数字和t、n均为下标,P为代表性消费品的价格,a为权重)
计算方法:①通过价格指数变化计算:通货膨胀率(物价上涨率)={(现期物价水平 -基期物价水平)/基期物价水平}
(价格上涨率是从低到高,以基期物价水平为基数)
注意上式,通货膨胀率不是价格指数,即不是价格的上升率,而是价格指数的上升率。
②利用基本概念推导计算:通货膨胀率(价格上涨率)=(已发行的货币量-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 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100%
通货膨胀率分类
1、按照价格上升的速度加以区分
爬行的通货膨胀(每年物价上升比例在1%~3%之内)
温和的通货膨胀(moderate inflation is characterized by prices that rise slowly and predictably)(每年物价上升比例在3%~6%之间)
严重的通货膨胀(每年物价上升比例在6%~9%)
飞奔的通货膨胀(每年物价上升比例在10%~50%以下)
恶性的通货膨胀(每年物价上升比例在50%以上)
2、按照人们的预料程度加以区分
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
预期到的通货膨胀
3、按照对价格影响的差别加以区分
平衡的通货膨胀(每种商品的价格都按照相同比例上升)
非平衡的通货膨胀(各种商品价格上升的比例并不完全相同)
4、按照表现形式的不同加以区分
公开性通货膨胀
抑制性通货膨胀
5、按照成因不同加以区分
:即通货膨胀的根源在于过度增长,超过了按可得到的总供给,导致太多的货币追求太少的商品,因而引起物价全面上涨。
:即通货膨胀的根源在于方面的变化,从而使物价水平普遍上涨。
:即物价上涨是由于对某些部门的产品需求过多,但经济的总需求并不过多。
:即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既不能说是单纯的,也不能归咎于单纯的成本推进,又不能笼统地概括为的原因,而是由于需求、成本和社会经济结构共同作用同形成的通货膨胀。
型通货膨胀:其本质是属于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但它的侧重点是强调因财产出现巨额赤字而滥发货币,从而引起的通货膨胀。
型通货膨胀:指由于信用扩张,即由于贷款没有相应的经济保证,形成信用过度创造而引起物价通货膨胀总水平上涨。
国际传播型通货膨胀:这又称,指由于进口商品的物价上升,费用增加而使物价上涨所引起的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率发展过程
1958年证明,工资膨胀率和之间存在一种反方
菲利普斯曲线
向变化的关系。即失业率上升时,货币下降;相反,失业率下降时,货币工资率上升。最初只是一种统计结果,并没有理论根据。1960年,加拿大经济学家赛发现通货膨胀和失业率之间存在一种稳定的负相关关系后提出菲利普斯曲线的原始模型。此后,,,等一批经济学家利用这个模型对通货膨胀和失业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尤其是凯恩斯主义者更是将菲利普斯曲线当作政府进行需求管理的一个重要工具。
对菲利普斯曲线的研究纳入了预期因素,认为总供给和菲利普斯曲线长期都是垂直的。其政策含义是:需求管理对长期的产出和就业没有影响。
理性预期学派的经济学家所持观点更好极端,他们认为短期内总供给和菲利普斯曲线也是垂直的,因此,政府的短期内也是无效的,总需求增加的唯一作用是抬高物价。理性预期学派关于菲利普斯曲线的讨论有两个前提:(1)弹性的工资和价格假设。(2)。
由于通货膨胀和失业的同时并存,的观点发生了一些变化,主要强调成本推动因素的重要性,强调均衡失业的重要性,阐述需求不足失业存在的合理性,吸收了预期理论。
通货膨胀率和CPI是两个概念
通货膨胀率膨胀率
(Consumer Price Index 消费者价格指数) 是政府用来衡量通货膨胀的其中一个数据。通俗的讲,CPI就是市场上的货物价格增长百分比。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在我国也备受关注,对于这样一个重要的指标,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该更客观的看待。
首先,让我们认识一下CPI。(Consumer Price index),英文缩写为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出来的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
如果消费者物价指数升幅过大,表明通货膨胀已经成为经济不稳定因素,央行会有① 和②的风险,从而造成经济前景不明朗。因此,该指数过高的升幅往往不被市场欢迎。例如,在过去12个月,消费者物价指数上升2.3%,那表示,生活成本比12个月前平均上升2.3%。当生活成本提高,你的金钱价值便随之下降。也就是说,一张100元,只可以买到价值97.70元的货品及服务。一般说来当CPI涨幅&3%的增幅时我们称为INFLATION,就是通货膨胀;而当CPI涨幅&5%的增幅时,我们把他称为SERIOUS INFLATION,就是严重的通货膨胀。
(CPI)是一个滞后性的数据,但它往往是市场与政府货币政策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CPI稳定,就业充分及GDP增长往往是最重要的社会经济目标。不过,从中国的现实情况来看,CPI的稳定及其重要性并不像所认为的那样有一定的权威性,市场的经济活动会根据CPI的变化来调整。近几年来欧美国家GDP增长一直在2%左右波动,CPI也同样在0%~3%的范围内变化,而中国的情况则完全不同。首先是国内经济快速增长,近两年来GDP增长都在9%以上,CPI却没有多少波动,表面看来这可以说得上是“政府对经济运行调控自如,市场行为反映十分理性”。二是一年之内CPI大起大落,前后相差几个百分点;一般情况下,除非经济生活中有重大的突发事件(如1997年的),CPI是不可能大起大落的,所以2004年中国的CPI大幅波动有些异常。三是随着CPI大幅波动,国内经济一时间通货膨胀率过高,民众储蓄严重,一时间居民储蓄又告别负收益,阴影重现。这样一种经济环境令人担忧,因此,如何理解CPI指数便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通货膨胀率影响
主要有:引起收入和财富的再分配,扭曲商品,降低,促发乃至损害一国的经济基础和政权基础。通货膨胀有被预期和未被预期之分,从程度上则有温和的、严重的和恶性的三种。温和的通货膨胀是指年低于10%的通货膨胀,严重的通货膨胀是指两位数的通货膨胀,则是指三位数以上的通货膨胀。为抑制通货膨胀而采取的和通常会导致高失业和GNP的低增长。恶性通货膨胀(hyperinflation)指通货膨胀率极高的情况(例如,每年百分之一千,百分之一百万甚至百分之十亿)。急剧的通货膨胀(galloping inflation)指每年百分之五十、一百或二百的情况。温和的通货膨胀(moderate inflation)则指并不严重扭曲相对价格或收入的物价上涨。
通货膨胀率计算公式
通货膨胀率=(现期—基期物价水平)/基期物价水平
其中就是选定某年的物价水平作为一个参照,这样就可以把其他各期的物价水平通过与基期水平作一对比,从而衡量现今的通货膨胀水平。其实,上面所说的只是三种衡量通货膨胀水平方法之一的消费折算法,但它是最常用的,此外还有GDP折算法和折算法。
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取代了,通货膨胀对变动的影响变得更为重要了。通货膨胀意味着国内物价水平的上涨,当一个经济中的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的价格连续在一段时间内普遍上涨时,就称这个经济经历着通货膨胀。由于物价是一国的货币表现,通货膨胀也就意味着该国货币代表的下降。在国内外相互紧密联系的情况下,一般地,通货膨胀和国内物价上涨,会引起出口商品的减少和进口商品的增加,从而对上的供求关系发生影响,导致该国汇率波动。同时,一国货币的下降必定影响其,削弱该国货币在国际市场上的信用地位,人们会因通货膨胀而预期该国货币的汇率将趋于疲软,把手中持有该国货币转化为其他货币,从而导致汇价下跌。按照和,当一国的通货膨胀率高于另一国的通货膨胀率时,则该国货币实际所代表的价值相对另一国货币在减少,该国货币汇率就会下降。反之,则会上升。
例如,20世纪90年代之前,日元和原西德马克汇率十分坚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这两个国家的通货膨胀率一直很低。而英国和意大利的通货膨胀率经常高于其他西方国家的平均水平,故这两国货币的汇率一下处于跌势。
通货膨胀率重要指标
生产者价格指数(Producer Price Index),是衡量制造商和农场主向商店出售商品的价格指数。它主要反映的价格变化状况,用于衡量各种商品在不同生产阶段的成本价格变化情况。
消费者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是对一个固定的消费品篮子价格的衡量,主要反映消费者支付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变化情况,也是一种度量通货膨胀水平的工具,以百分比变化为表达形式。
零售物价指数(Retail Price Index),是指以现金或信用卡形式支付的零售商品的价格指数。每个月对全国范围的零售商品,包括家具、电器、超级市场售卖品、医药等,不过各种服务业消费则不包括在内。汽车销售额构成了中最大的单一构成要素,约占总额的25%。
许多外汇市场分析人员十分注重考察零售物价指数的变化。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增加,便会导致零售物价上升,该指标持续地上升,将可能带来通货膨胀上升的压力,令政府收紧货币供应,利率趋升为该国货币带来利好的支持。因此,该指数向好,理论上亦利好于该国货币。前言:本站编辑为你整理知道了第一年工资及消费者价格指数 怎么算后续工资相关百科知识以及网友最关心的问题,希望对您有帮助
答:实际工资=名义工资/消费者物价=货币工资/价格指数
答:CPI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的简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一个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消费商品和服务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宏观经济指标。它是度量一组代表性消费商品及服务项目的价格水平随时间而变动的相对数,是用来反映居...
答:这个要看公司是用什么方式计算工资的,有几种计算方式呢。 一般正常计算是:月工资-(月工资/21.75*2)
答:“平均工资”计算:职工平均工资等于报告期实际支付的全部职工工资总额除以报告期全部职工平均人数。“平均工资”的计算一方面取决于职工人数的统计范围,另一方面又取决于工资总额的内涵。 工资是工钱的一种类型,即员工的薪资,是固定工作关系里的...
答:18元,实际工资就是1818元
货币工资与实际工资的定义。
答:1、货币工资的定义 货币工资是指工人单位时间的货币所得。“货币工资”是“实物工资”的对称,以货币形式支付的工资。 2、实际工资的定义 实际工资以工人所得的货币工资实际上能够买多少生活消费品、开销多少服务费做标准来衡量的工资。 3、货币工资...
答:实际工资:以工人所得的货币工资实际上能够买多少生活消费品、开销多少服务费做标准来衡量的工资。 名义工资:工人付出劳动力时所得到的以货币表现出来的工资。也就是未经过价格修正的货币工资。 名义工资不能确切反映出工资的实际水平,因为名...
答:价格指数是反映不同时期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水平的变化方向、趋势和程度的经济指标,通常以报告期与基准期相对比的相对数值来表示。 它是研究价格动态变化的一种工具,它为制定、调整和检查各项经济政策,特别是价格政策提供依据。价格指数,是反...
工资指数化是按通货膨胀率来调整实际工资水平,这...
答:应该是调整的名义工资水平。实际工资水平是名义工资除以物价指数算出来的。工资指数化应当是名义工资与物价水平的变动相一致。
答:是一回事,消费者物价指数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简称。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一个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消费商品和服务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宏观经济指标。它是度量一组代表性消费商品及服务项目的价格水平随时间而变动的相对数,是用来反映居民...
答:The April 21, 2014 the University Press reported that faculty salaries rose an average of 3.1% in the past year, but after adjusting for inflation, there was actually an average decrease of 0.3%. What was the rate of inflation?...
答:1、平均货币工资指数:指报告期职工平均工资与基期职工平均工资的比率,是反映不同时期职工货币工资水平变动情况的相对数。计算公式为: 职工平均工资指数=报告期职工平均工资/基期职工平均工资 2、平均实际工资指数:职工平均实际工资指扣除...
答:实际工资水平与GDP平减指数、消费者价格指数商品房销售价格均显著正相关,表明实际工资增长显著地推升了我国通货膨胀水平。 同时注意到,实际工资对消费者价格指数和商品房销售价格的影响显著性明显高于GDP平减指数,我们推测实际工资增长更加显...
答:首先了解几个概念和关系式: 报告期平均实际工资=报告期平均工资÷报告期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报告期平均工资指数=报告期平均工资÷基期平均工资 报告期平均实际工资指数=报告期平均工资指数÷报告期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1/102.2%=123....
答:1、在弄清楚这个问题之前,先搞明白缴费工资指数的计算方法:它是以参保人实际缴费(历年指有几年计算几年)的缴费工资除以上年当地的职工平均工资,计算出当年的指数,如你1995年的缴费工资是800元,当地1994年的职工平均工资为700元,那么你19...
答:商品零售价格指数:是指反映一定时期内商品零售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相对数。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分为食品、饮料烟酒、服装鞋帽、纺织品、中西药品、化妆品、书报杂志、文化体育用品、日用品、家用电器、首饰、燃料、建筑装潢材料、机电产品等...
答: 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城市商品零售价格指数是两种不同领域的价格指数,而且它们的编制目的是不相同的。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属于消费领域的价格指数,它是反映一定时期居民生活消费品及服务项目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一种相对数,它可以观察居民...
答: 1、度量通货膨胀(通货紧缩)。CPI是度量通货膨胀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货膨胀是物价水平普遍而持续的上升。CPI的高低可以在一定水平上说明通货膨胀的严重程度;2、国民经济核算。在国民经济核算中,需要各种价格指数。如消费者价格指数(CPI)、...
答:CPI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的简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一个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消费商品和服务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宏观经济指标。它是度量一组代表性消费商品及服务项目的价格水平随时间而变动的相对数,是用来反映居...
怎么计算cpi
答:消费物价指数消费者物价指数(CPI,Consumer Price Index)是世界各国普遍编制的 一种指数,它可以用于分析市场价格的基本动态,是政府制定物价政策和工资政策的重要依据。 消费者价格指数(英文名称:consumer price index 缩写:CPI)指的是衡...
答:CPI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的简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一个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消费商品和服务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宏观经济指标。它是度量一组代表性消费商品及服务项目的价格水平随时间而变动的相对数,是用来反映居...
答:[实际工资](Real Wage)以工人所得的货币工资实际上能够买多少生活消费品、开销多少服务费做标准来衡量的工资。 实际工资=名义工资/消费者物价=货币工资/价格指数 用货币工资额所能换得的生活资料和服务的数量。在货币工资不变的条件下,其水平决...
答:GDP 国民生产总值,用来衡量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创造的财富;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用来衡量一定时期内物价水平。 实际上,CPI其实不是用名义GDP除真实GDP计算出来的,它是调查得来的(选取一部分居民样本或城市样本,观察各种商品价格变动趋势)...
公司职工的年平均工资和月平均工资是如何计算的?
答:职工月平均工资=职工年度工资总额/月平均职工人数/12 本单位的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就是全年工资总额,除以在岗职工人数,就是年在岗平均工资 职工工资是指,各单位在报告期内(月度、季度、年度)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各单位支...
答:应该对吧,我没仔细算过
答: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属于消费领域的价格指数,它是反映一定时期居民生活消费品及服务项目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一种相对数,它可以观察居民生活消费品及服务项目价格变动对居民生活的影响,为各级政府掌握居民消费状况,研究和制定居民消费价格政策...
答:这两个数据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编制的,虽然领域是相同或者说是相近的,但是也是有区别的,主要有下面5点,你看看吧,呵呵 含义不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是从卖方角度观察商品零售价格变动情况, 说明价格变动对卖者的影响;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则是...
答:社保的比例是按照您所在城市和您上年工资的缴费基数来缴纳的
答:o指数——每年的缴费基数与前年的当地月平均工资的比值全部加起来求平均 o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上面求得那个值乘以退休时的当地月平均工资 o例如:2000年当地月平均为1000元,2001年你月交纳基数为2000元,那么那一年的指数是2。如果你一直这么...
答:实际工资=名义工资/消费者物价=货币工资/价格指数
答:如果个人按照1000的20%缴纳工资,那个人指数化工资就是200元。 当然,如果你每年的工资都在变化,就要按照实际变化计算后这算成指数化工资。
答: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是职工退休时上年职工平均工资与该职工的缴费工资平均指数的乘积。该指标反映职工在整个缴费年限或连续计算的若干缴费年限中的缴费工资水平,是改革期间计算基本养老金的重要指标。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计算公式为: ...
答:1.养老保险待遇计算公式:月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1)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 * 缴费年限*1 % (2)...
答:实际工资是指工人用货币工资所能购买到的生活资料和取得的劳务的数量,它较确切地反映了工人的实际收入水平和生活状况。在生活资料价格和劳务收费不变的情况下,名义工资的增长就表现为实际工资的提高;如果生活资料价格和劳务收费提高,以及赋...
答:1、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参保人员退休时上一年度全省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 2、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是指参保人员缴费年限内历年缴费工资指数的平均值,当年缴费工资指数是指参保人员本人当年月平均缴费工资与上年度当地(...
答:CPI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的简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一个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消费商品和服务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宏观经济指标。它是度量一组代表性消费商品及服务项目的价格水平随时间而变动的相对数,是用来反映居...
答:答案;职工本人平均缴费指数:既,所在地区(一般指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本人实际缴费工资。 举例 2008年,地区平均工资,968元,本人实际缴费工资,1020元:得出本人工资缴费指数;1,05。既本人实际缴费工资除以地区平均工资。2009年,同...
答:消费者物价指数对于指导货币政策、计算实际收入等至关重要,在使用时间序列计算实际工资、消费等指标时,都应该做价格指数平减。原则上,宏观经济的各项指标应该具有相同的计算方法和数据来源,具有延续性,否则将会出现不同指标间对比、合并或...
答:资产评估时采用的物价指数,一般是分类物价指数、评估基准日物价指数。购建时点的价格指数,必须通过计算才能得到恰当的评估价格指数。 资产评估,即资产价值形态的评估。是指专门的机构或专门评估人员,遵循法定或公允的标准和程序,运用科学的...
答:中国是一个幅员广阔、地大物博的国家,各地经济发展水平有着较大的差距。受经济发展不同水平的影响和限制,各地区间薪酬水平有着较大的差距。为鼓励员工接受在中国境内的流动,企业针对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城市制定不同的薪酬方案。为帮助企业更...
第一年价格指数,中证指数第一年工资,消费者信心指数,消费者价格指数,消费者物价指数,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凯度消费者指数,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
联系方式:最低工资与通货膨胀之间的联系是什么? - 知乎53被浏览7044分享邀请回答296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0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通货膨胀的六种计算方法(部分摘录于《大通胀时代的投资真相》(戴明亮))
我的图书馆
通货膨胀的六种计算方法(部分摘录于《大通胀时代的投资真相》(戴明亮))
实际投资收益率=(1+账面投资收益率)÷(1+通货膨胀率)-1
所以通货膨胀率非常重要。
一、第一种计算或衡量通货膨胀率的方法,那就是看CPI。  CPI (Consumer Price Index),消费者物价指数,是描述消费者的物价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最重要的指标。主要是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的物价变动指标。
按CPI计算,我国从2001年年初到2012年年底,通货膨胀率为2.44%。按2.44%通货膨胀率计算,12年间物价总共上涨33.5%,这大大低于人民对于物价的实际感受。
二、第二种计算通货膨胀率的方法是由最低工资涨幅或养老金涨幅计算。
由于最低工资体现的是保持社会基本生活水平的产品和服务的物价涨幅,因此最低工资涨幅所代表的通货膨胀率,可以用来衡量维持社会基本生活所需的产品的通货膨胀率。  从2005年到2013年,北京市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增长率的几何平均为年增长11.6%。  无论是按最低工资涨幅计算,还是按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涨幅计算,维持基本生活所需的产品的通货膨胀率都在10%以上,分别为10.7%和11.6%。  最低工资、企业养老金上涨低于通货膨胀率,会导致社会不稳定。虽然这些年我国社会更加不稳定,以最低工资、企业养老金上涨可能稍低于通货膨胀、但是不会严重低于通货膨胀率,以最低工资、企业养老金上涨幅度计算的通货膨胀基本是可靠的。
另例证:2003年深圳的最低工资标准为关内595元人民币,关外为460元人民币,综合为527元。2013年深圳最低工资标准为1600元,10年共涨了3.036倍,1.118^10&=&3.6 ,所以,年均复利增长率为11.8%,此乃深圳真实的通货膨胀率(包括了房价),如果cpi为3%,则房价应该是。()/50=20.6,即深圳平均每年房价涨幅应该是20.6%。1.206^10&=&6.3 ,平均房价10年应该上涨6.5倍(2003年一手楼均价5680元/平方米,<FONT color=#cc年深圳房价均价为<FONT color=#cc元/平方米,涨了3.8倍)
&,但是反过来讲,最低工资是社保局按照gdp增长率来计算定制的,所以从道理上很难说服最低工资上涨率等于通货膨胀率。
三、第三种方法是按GDP平减指数计算通货膨胀率  GDP平减指数(GDP Deflator,又称GDP缩减指数),指名义GDP与实际GDP的比值,体现的是一个国家所有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变动情况。  我国公布GDP为名义GDP,公布的GDP增长率为实际GDP增长率。
  我国国家统计局并没有给出每年的GDP平减指数,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计算得到。其算法是:  (1+实际GDP增长率)×(1+GDP平减指数涨幅)=(1+名义GDP增长率)
&通过计算,GDP平减指数涨幅从2001年年初到2012年年末,几何平均为4.07%。  GDP平减指数是一个国家所有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变动情况,其涨幅所代表的通货膨胀率,是国家所有商品和劳务价格的涨幅。  由于我国政府官员的业绩考核的两个主要指标是GDP增长情况和通货膨胀率,所以政府对夸大GDP、缩小通货膨胀率,有着强烈的冲动。因此很有可能GDP实际增长没有那么高、GDP平减指数涨幅没有那么低。GDP平减指数所代表的通货膨胀率非常可能是被低估的。
第四种方法,由货币供应量和GDP计算通货膨胀  货币供应量代表的是货币的购买能力,GDP代表的是购买的产品和劳务,两者应该相等,两者的增量也应该相等。货币供应量中一般用M2做为购买力的指标。购买力和能够购买的产品和劳务相等,其增量也相等,可以得出下面这个计算式。  (1+实际GDP增长率)×(1+通货膨胀率)=(1+M2增长率)  这样,通货膨胀率可以由实际GDP增长率和M2增长率计算得到。
&通过计算自2001年至2011年,通货膨胀率几何平均为7.15%。  货币供应量M2和GDP所计算的通货膨胀率,反映的是社会上所有商品和服务价格上涨的幅度。  同时,由于我国GDP直接关系官员的政绩,这样在统计中就有GDP虚报和重复计算的趋向。例如,国家统计局日在其官方网站曝光广东省中山市横栏镇在工业企业统计上弄虚作假,经核查当地71家工业企业发现,经济信息和科学技术局编报2012年工业总产值85.1亿元,初步核实为22.2亿元,虚报62.9亿元,虚报部分为核实部分的283.3%。  因此,通货膨胀率应该在7.15%以上,7.15%的通货膨胀率也是被低估的。
&第五种计算方法(在书的第三章) 外汇储备引起的人民币超发带来通货膨胀  国家净出口100亿美元的产品,得到1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央行根据外汇管理制度用相应的人民币换购外汇,这样就发行了629亿人民币基础货币(2012年人民币汇率6.29),这些基础货币在货币乘数3.86的作用下变为2428亿人民币货币流通量M2。2428亿人民币货币流通量M2对应着100亿美元(629亿人民币)的GDP,其比值为货币乘数3.86,这远远大于社会上货币流通量与GDP比值的平均水平1.88(货币流通量97.41万亿人民币÷GDP 51.93万亿人民币=1.88)。  当人民币发行量随着外汇储备的增长而与日俱增时,经济增长速度追不上货币流通量增长速度时,就会带来通货膨胀。
&这样计算的通货膨胀率有的年份过高,有的年份过低,这是因为没有将央行的货币政策全部考虑在内(事实上央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收紧了货币投放,造成了结构性通货膨胀,即非出口经济部门资金紧张利息过高,出口部门相对资金宽松)。事实上,正是央行的货币政策平滑了通货膨胀率。  单独看某一年的通货膨胀率与实际通货膨胀率并不相符,但是从12年间平均的通货膨胀率来看是可以的。通过计算,从2001年到2012年,通货膨胀使物价增长到原来的3.119倍,平均每年增长9.94%。这基本与前面计算的10.7%的通货膨胀率相当。
六、利率计算:通货膨胀率+1=(1+民间贷款利率)/(1+官方贷款利率),据估计应该是1.15/1.,这表明,通货膨胀率大概为8.2%。
六种计算方法中,我觉得比较可靠的是按最低工资或企业养老金计算(第二种)和按外汇储备计算(第五种)和第六种、第四种
  根据计算结果,我国通货膨胀率在10%左右,采用按最低工资计算的10.7%,从2001年年初到2012年年底,物价上涨到原来的3.387倍。
&在10.7%的通货膨胀率下,30年后,买房或买黄金可以保证购买力不变,存款的购买力变为原来的17.0%。可见,买房和买黄金是比存款更好的投资选择,这也就说明了人民对买房和买黄金的热衷是理性的。
什么是经济价值,经济价值的来源有那些?  经济就是用有限的资源满足人们无限的需要。经济的价值在于满足人们的需要;满足了人们多少需要,就创造了多少经济价值。所以经济价值不是有多少金钱,有多少资源,而是满足了人们多少需要。  经济价值的来源有三种:创造、生产、流通。创造开发新产品来满足人们更多的需要;生产产品满足人们的需要;流通产品使最需要产品的人得到产品。  价格作为经济中的交换标准,对创造、生产、流通都有重要的作用,价格变化直接影响着创造、生产和流通。  商品价值的标准就是商品价格,货币作为商品价格的衡量单位,在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当货币发行与商品的生产和流通不匹配时,就会产生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无论是通货膨胀还是通货紧缩,都将对产品的创造、生产、流通造成影响,从而影响经济。
创造、生产、流通,是经济价值的三个来源。其中,创造是经济价值的动力,生产是经济价值的基础,流通是经济价值的核心。看一个经济体有没有活力,要看创造能力;看一个经济体稳定不稳定,要看生产能力;看一个经济体健康不健康,要看流通能力。  在人类发展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由于生产效率低,最主要的问题是如何生产更多的产品满足人们的需要,生产是经济价值中最重要的部分。在生产效率提高以后,生产不再那么至关重要,将生产出来的产品交到需要的人手中去,就变成了最重要的一件事,这样流通取代了生产成为经济价值中最重要的部分。再往后,人类的交通工具和物流管理的大发展,生产和流通都不成问题了,创造新的产品满足人们日新月异的需要,就成为了最重要的事情,所以创造又取代了生产成为经济价值中最重要的部分。  这种从生产到流通再到创造的转变过程,代表了经济价值权重的变迁的过程。最初是在经济价值中生产最重要,然后是流通,最后是创造。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通货膨胀率怎么计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