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资企业减资问题业务怎么处理财务问题

当前位置:>>
企业减资业务的财税处理
企业减资业务的财税处理
财务与会计
浏览:{$onclicknum}
减资是指公司根据需要,依照法定条件和程序,减少公司的资本总额。实务中,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使各股东按照出资比例或持股比例同步减少出资,即减资后各个股东的股权比例或持股比例不发生变化;也可以是各个股东改变原出资比例或者持股比例而减少出资,有的股东减少出资,有的股东则不减少出资。此外,减资还可以采取返还出资、免除出资义务或以赊销股权或者股份等方式。
一、减资企业的个别会计报表处理
例1:某股份制公司净资产构成为实收资本500万元(每股1元),资本公积(股本溢价)100万元,未分配利润300万元,现因为资产瑕疵需要减资。经股东大会批准减少100万股,公司以现金250万元回购100万股并注销。
被减资公司的账务处理,首先按减少实收资本的金额减少实收资本,减资款超出所减少的实收资本的差额依次冲减资本公积(资本溢价)、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会计处理(单位:万元)为:
借:股本 & & & 100
资本公积 &100
未分配利润 & 50
贷:银行存款 &250
1.除少数特殊行业(大多为金融业)对企业注册资本有最低限额规定外,在日执行修订后的《公司法》中,已经取消了对于股份有限公司最低注册资本500万元的限制,并不再限制公司设立时全体股东(发起人)的首次出资比例、公司全体股东(发起人)的货币出资金额占注册资本的比例,以及公司股东(发起人)缴足出资的期限。因此例1中减资后的注册资本符合新公司法的要求。
2.在减资过程中发生的各种交易费用及其他费用的处理原则在企业会计准则中没有规定,笔者建议可以参照企业发行权益性证券过程中发生的各种交易费用的处理原则,即《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第二十三条的相关规定,与权益性交易相关的交易费用应当从权益中扣减。交易费用指可直接归属于购买、发行或处置金融工具的增量费用。增量费用指企业不购买、发行或处置金融工具就不会发生的费用。
企业发行或取得自身权益工具时发生的交易费用(例如登记费,承销费,法律、会计、评估及其他专业服务费用,印刷成本和印花税等),可直接归属于权益性交易的,应当从权益中扣减。终止的未完成权益性交易所发生的交易费用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因此,对于减资中涉及的相关费用也应以此方式处理。如例1中减资发生审计评估费用2万元,广告费1万元。则广告费1万元需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与减资直接相关的审计评估费2万元则应当从权益中扣减,例1中借方的未分配利润数字应为52万元。
3.对在减资过程中发生的应冲减权益的各种交易费用(如审计评估费用),还需注意如取得的为增值税专用发票,则可以抵扣进项税额。实务中很多企业对该问题存在疑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十条中规定,下列项目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及相关的应税劳务;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纳税人自用消费品;本条第(一)项至第(四)项规定的货物的运输费用和销售免税货物的运输费用。因此对在减资过程中发生的应冲减权益的各种交易费用,如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不属于第十条所列举不得抵扣的事项,即可以抵扣进项税额。
4.对现金流量表的处理原则是:
(1)该减资企业的现金流量中应将250万元作为支付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现金。
(2)该减资企业母公司个别报表──现金流量中应将250万元作为收回投资收到现金。
(3)该减资企业母公司的合并现金流量中应将250万元作为支付给少数股东的金额,即作为支付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现金。
5.减资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应将250万元列入所有者投入和减少资本列中其他行。
二、减资企业的所得税处理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34号,以下简称34号公告)规定,投资企业撤回投资或减少投资,其取得的资产中,相当于初始出资的部分,应确认为投资收回。相当于被投资企业累计未分配利润和累计盈余公积按减少实收资本比例计算的部分,应确认为股息所得,其余部分确认为投资资产转让所得。
例2,A公司2015年以1 000万元注册M公司,占M公司30%股份,2016年1月经股东会决议,同意A公司抽回其投资,A公司分得现金2 500万元。截止2015年年底,M公司共有未分配利润和盈余公积3 000万元。
按照A公司注册资本比例计算,A公司应该享有900万元。因此,A公司股权撤资所得=-900=600(万元)。
需要说明的是《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贯彻落实企业所得税若干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10]79号,以下简称79号文)第三条规定,企业转让股权收入,应于转让协议生效且完成股权变更手续时,确认收入的实现。转让股权收入扣除为取得该股权所发生的成本后,为股权转让所得。企业在计算股权转让所得时,不得扣除被投资企业未分配利润等股东留存收益中按该项股权所可能分配的金额。
34号公告强调的是减资过程中留存收益可作为股息所得额应属于特殊情况的税务处理原则。而79号文则是一般情况下的处理原则,即按比例享有的留存收益部分不能减少股权转让所得。因此很多企业发生处置股权业务时多采用先分配留存收益再股权转让的方式处理。
此外,类似34号公告中留存收益可以按投资企业所占比例作为股息所得的处理方式除了减资业务外还有企业清算业务。其具体税务处理原则可以参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清算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60号)中的相关规定。
在实务操作中,国家税务总局在2014年新修订的《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表》第A107011(股息红利优惠明细表)中专门设置了“撤回或减少投资确认金额”栏目,并在填报说明中解释了填写原则及表内、表间关系等。对有涉及减资业务的企业可以按照该填报说明的要求及表中的勾稽关系进行填写。
三、减资企业母公司的合并会计报表处理
例3:子公司A的实收资本1 000万,资本公积2 000万,未分配利润2 000万元,合计所有者权益5 000万。母公司B持股80%,少数股东合计持股20%。其中,少数股东中的一半(即占A股权10%的股东)按照原出资金额减资。减资后A公司的实收资本变化为900万,资本公积2000万,未分配利润2 000万元,合计权益变为4 900万。
减资后母公司B的持股比例变为88.89%(800/900),其享有的所有者权益为4 900×88.89%=4 355.56(万元)。而B原来占有4 000万元,等于在所有者权益中原少数股东所享有的份额中的355.56万元让渡给了大股东B。因此,在B的合并会计报表中应按“权益性交易”原则处理,将355.56万元在B的合并会计报表中增加资本公积(股本溢价)科目。
该业务在合并口径的报表处理相当于母公司B购买子公司A的少数股东所拥有的子公司股权。因此,合并报表的处理原则可以参考《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第四十七条的规定:母公司购买子公司少数股东拥有的子公司股权,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因购买少数股权新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与按照新增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子公司自购买日或合并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净资产份额之间的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子公司A的个别报表会计处理(单位:万元):
借: 实收资本 &100
贷:银行存款 & 100
母公司B的合并报表──资产负债表
借: 实收资本 & & 900
资本公积 & 2 000
未分配利润 & & & & & & & & 2 000
贷:少数股东权益 & & & & & 544.44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 355.56
长期股权投资 & & & & & 4000
上述会计分录中的长期股权投资金额是按照原持股比例采用权益法计算后的得出的(长期股权投资成本800万元,权益法核算3 200万元,合计金额4 000万元)。少数股东权益 544.44万元是根据减资后少数股东的持股比例变为11.11%(100/900)计算的,其享有的所有者权益金额为%= 544.44(万元)。
该案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资本公积──股本溢价金额355.56万元属于权益性交易形成,如B公司今后处置A公司则不能转出,该金额应永久保留在B公司的合并会计报表中。B公司编制合并报表时需通过利润分配──期初未分配利润科目进行勾稽。
2.在B的合并报表──损益表中应区分减资之前和之后分段计算少数股东损益(假如减资导致少数股权变化)。
3.在B的合并报表──现金流量表中应将支付给少数股东减资金额作为支付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现金。
例4:本公司系A公司母公司。A公司原实收资本为1 000万元,2014年11月末A公司所有者权益1 200万元(资本1 000万元、盈余公积10万元,未分配利润190万元)。2014年12月实现净利润20万元。2015年1月~8月实现净利润为80万元,9月~12月实现净利润为20万元。本公司原持有A公司70%的股权(账面长期投资为700万元),其他300万元股权系少数股东持有。
日,A公司减资300万元,但只是少数股东单方面减资300万元。根据决议和有关协议约定,减资时少数股东以日净资产为依据收回360万元,另外A公司需按5%的利率支付从日至变更完成日(实际退款日)止的利息。A公司所有法律变更手续及款项支付均于日完成,实际退款373.50(360+13.5)万元利息(少数股东出具发票)。A公司减资时点为日还是日?在合并报表中母公司如何处理?
少数股东的减资日应当是少数股东不再享有股东权利的开始日期。在例4中,如果减资的股东会决议在日或之前作出,少数股东自日后不再享有和承担A公司的盈利或亏损,其对A公司只有债权(收取减资款和约定利息的权利),则可以认为日作为减资日。母公司合并报表层面体现为收购少数股权的权益性交易(因为子公司净资产份额和减资款相同,故调整资本公积的金额为零)。但后续合并报表层面也需要体现出合同约定的利息支出(计入财务费用)。
张松老师:硕士研究生毕业,CPA、税务师、资产评估师、高会、北京市高会评委、BJCPA协会专家型管理人才、北京评标专家、BJCPA协会师资专家库成员、BJCPA协会培训网CPA综合讲师、中华会计网校实务培训讲师、中国会计视野版主、目前兼任多家大中型企业财税顾问及培训讲师、分别在《财务与会计》、《财会研究》、《财会月刊》、《财会学习》和《中国会计报》等报刊发表10余篇学术文章;同时参与北注协CPA考试辅导书的编写工作。
相关阅读:
获取验证码关于企业减资账务处理的问题_百度知道
关于企业减资账务处理的问题
关于企业减资账务处理的问题企业(中外合作经营)根据合同规定在合作期间归还投资者的投资,应当按照实际归还投资的金额做出账务处理
借:实收资本——已归还投资
贷:银行存款等
借:利润分配——利润归还投资
贷:盈余公积——利润归还投资
我有更好的答案
不知道,这里应该没人知道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账务处理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阅读本文耗时:
提问仅需 1 分钟,律师在线解答查看: 7861|回复: 11
关于公司减资的账务处理问题
现在就加入吧!
CMA获得政府及各大企业集团一致推荐
一年内免费直播参与
历届活动视频回放
Excel知名公众号作者
随书扫码看视频学Excel
请教各位老师关于公司减资的账务处理问题
母公司A持有子公司B 100%股权,其中有部分以实物房屋进行出资,但在出资期限内未及时办理过户手续,是否认为出资不到位自动减资?
如果是这样,但B公司已持有固定资产原值2000,并已开始计提了折旧200,对于这样减资,母公司A和子公司B如何进行账务处理,非常感谢!
一般情况下,如果该房屋办理过户手续不存在法律障碍,且该房屋确实为B公司生产经营所需,则还是建议尽快办理过户手续,以消除该瑕疵。此时不会认为是自动减资。
如果该房屋存在瑕疵(如被设定担保、过户存在障碍等),则母公司也可以选择以现金置换该项瑕疵出资。如果既不能办理财产权转移手续,也不能以其他方式补足该出资,则应进行减资处理。
谢谢陈老师,如果房屋过户存在障碍(以前经办部门已撤销,后续部门暂时不受理),则如何进行现金置换,假设公司以其他方式补足,比如用未分配利润转增资本补足,则如何处理B公司原账面的已提折旧的固定资产。
比如A公司原出资2000,现以分红2000补足,B公司转出该固定资产原值2000,累计折旧200,先减少实收资本,再以应付股利2000增加实收资本,但还存在200差额如何处理?
另外,母公司收回固定资产,入账价值是分别入固定资产原值2000和累计折旧200,还是入净值1800,对于投出2000,也存在差额200,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再次感谢!
如果该房屋虽然权属有瑕疵,但确为企业生产经营所需,则可以不转出,继续作为固定资产保留。收到用作补足出资的现金,计入资本公积处理。
如果母公司将房屋收回,则减少的固定资产价值1800和减少的实收资本2000之间的差额贷记资本公积。
母公司收回时自身帐务处理建议为借记固定资产原值1800,贷记长期股权投资1800。差额200作为母公司为子公司承担这段时间的折旧费用,构成母公司对子公司追加投资的成本。
<p id="rate_6879"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感谢答疑。&威望 + 2
" class="mtn mbn">
谢谢,不好意思还有后续问题
如果房屋在企业使用不转出,但将相应的资金补足,那么B公司在工商登记处需要变更实收资本记录,实收资本金额不变,但由实物出资转为现金出资,而A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则增加2000,增加的长投对应B公司的资本公积,我这样理解正确吗?那么这样房屋即便有瑕疵也没问题B可以继续使用,还是仍要继续办理过户,使得出资全部到位呢?
基本赞同你的理解。但对于瑕疵房屋,从保证资产安全、完整的角度出发,仍应尽可能完善相关的法律手续。&
一般情况下,如果该房屋办理过户手续不存在法律障碍,且该房屋确实为B公司生产经营所需,则还是建议尽快办 ...
请教陈老师,我遇到的情况和这位同学相同,也是对全资子公司的房屋出资逾期未办理过户手续,现公司想收回房屋资产并办理减资后转让股权或引入自然人股东,请问需办理哪些手续以及该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包括股东会作出同意置换出资的决议、修改公司章程、缴纳现金出资、进行账务处理、出具验资报告等流程。账务处理要看具体情况,如该房屋以往是否实际被该子公司使用、今后是否继续使用等。&
请教陈老师,我遇到的情况和这位同学相同,也是对全资子公司的房屋出资逾期未办理过户手续,现公司想收回 ...
谢谢陈老师!我想补充问一下,实物出资只占公司出资的一部分,公司有用现金出资的。这种情况下也需要先置换再减资吗?还是可以直接减资?另外,房屋在子公司实际使用期间进行了装修及改造全都列入固定资产核算,这部分资产净值和已计提的折旧该如何处理,是全部冲销后调整以前年度损益吗?
直接减资也是可以的,但应符合公司法关于减资程序和条件的规定。这部分装修改造的价值是真实的,因此其折旧不应调整以前年度损益。该装修改造不是出资资产的一部分,如果随同出资房屋一并转出,则股东应给予补偿。&
谢谢老师的指导,老师辛苦了!
谢谢陈老师!我想补充问一下,实物出资只占公司出资的一部分,公司有用现金出资的。这种情况下也需要先置 ...
谢谢老师的指导,老师辛苦了!
Powered by查看: 2200|回复: 7
经评估的实务减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现在就加入吧!
CMA获得政府及各大企业集团一致推荐
一年内免费直播参与
历届活动视频回放
Excel知名公众号作者
随书扫码看视频学Excel
陈老师:您好!遇到一问题,请帮我看看,多谢!
& & 甲、乙分别以货币资金和房屋(账面价值)出资成立丙公司,持股比例分别为70%、30%,但是因某种原因,出资的房屋未办理过户手续。2014年11月末丙公司对不能办理过户的房屋办理减资手续,减资后采用租赁的方式。乙公司出资的房屋中不能办理过户手续的截止2014年11月末账面净值110万元,评估价值150万元,股东协商减少股本130万元。丙公司处理如下:
& && & 借:实收资本130万元
& && && && &贷:固定资产&&110万元
& && && && && && &资本公积& &20万元
& && & 陈老师,差异20万冲减资本公积是否合理,依据是什么?
基本可以这样处理。减资是权益性交易。作为减资对价的资产价值与所减少的实收资本或股本之间的差额直接调整权益。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陈版,楼上的案例不按照IFRIC17规定确认实物资产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损益的原因是什么?
IFRIC 17第4段:This Interpretation applies only to distributions in which all owners of the same class of equity instruments are treated equally.因此该解释不适用于单方面减资。&
谢谢陈版,其实就是一直对这句话不理解,单方面减资的作价其实是考虑了未减资的其他权益持有人权益的,为什么说是不平等的分配?
谢谢陈版,其实就是一直对这句话不理解,单方面减资的作价其实是考虑了未减资的其他权益持有人权益的,为什 ...
参考IFRIC 17的结论基础部分:
BC4& &&&The IFRIC noted that an asset distribution by an entity to its owners is an example of a transaction between an entity and its owners. Transactions between an entity and its owners can generally be categorised into the following three types:
(a)& &&&exchange transactions between an entity and its owners.
(b)& &&&non-reciprocal transfers of assets by owners of an entity to the entity. Such transfers are commonly referred to as contributions from owners.
(c)& &&&non-reciprocal transfers of assets by an entity to its owners. Such transfers are commonly referred to as distributions to owners.
BC5& &&&The IFRIC concluded that the Interpretation should not address exchange transactions between an entity and its owners because that would probably result in addressing all related party transactions. In the IFRIC's view, such a scope was too broad for an Interpretation. Instead, the IFRIC concluded that the Interpretation should focus on distributions of assets by an entity to its owners acting in their capacity as owners.
BC6& &&&In addition, the IFRIC decided that the Interpretation should not address distributions in which owners of the same class of equity instrument are not all treated equally. This is because, in the IFRIC's view, such distributions might imply that at least some of the owners receiving the distributions indeed gave up something to the entity and/or other owners. In other words, such distributions might be more in the nature of exchange transactions.
还是不明白为什么1楼的案例属于近似正常交易而不是以股东身份交易的实质。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