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手机上收到一条检察院发来的信息收到包裹不知道谁寄得是怎么回事

&&&新闻热线:021-
小心新型诈骗:手机收到转账短信 钱款却没到账咋回事
原标题:小心新型诈骗:手机收到转账短信 钱款却没到账咋回事
  近日,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检察院在承办被告人杨某涉嫌诈骗罪一案过程中,发现该被告人利用某商业银行的收款人短信通知系统的漏洞实施新型诈骗。
  深圳新闻网5月28日讯(记者 张玲 通讯员 李杨) 近日,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检察院在承办被告人杨某涉嫌诈骗罪一案过程中,发现该被告人利用某商业银行的收款人短信通知系统的漏洞实施新型诈骗。
  在对其作案手法进行深入剖析后,该院依法向涉案商业银行及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深圳监管局发送了检察建议。
  案件回放
  日,被告人杨某于来到本市福田区华强北电子市场,找到手机销售人员郑先生,并与郑先生商定以人民币10000元价格购买两部Iphone5S手机。
  在付款时,杨某称自己没带银行卡,要求使用某商业银行的手机网上银行转账。郑先生遂提供了自己的银行账户信息给被告人杨某。
  杨某当即使用其手机网上银行向郑先生进行转账。几分钟后郑先生手机收到一条某商业银行短信:“某某于某日某时向尾号为****的账户转入人民币****元,本信息不作为入账凭据。”
  几乎同时,杨某的手机上也显示一条显示交易成功的短信,郑先生经查看对比后,认为款项已经到账,就将两部Iphone5s手机交付给杨某,杨随即离开。
  事后,郑先生再次查询其银行账户时,却发现款并没有到账,方知上当受骗。
  近日,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检察院在承办被告人杨某涉嫌诈骗罪一案过程中,发现该被告人利用某商业银行的收款人短信通知系统的漏洞实施新型诈骗。
  款在何处?
  郑先生报警后,警方调取了银行交易记录,发现该笔款项确有记录,但却显示因收款方信息录入有误,当日或者到交易日银行会将此笔款项返还给汇款人。
  郑先生很是奇怪,自己提供的银行账户信息为何会出现错误?这个疑问在被告人杨某归案后得到了解答。
  据杨某供述:其在使用手机网上银行转账时,故意将郑先生提供的收款方的开户银行名称或者姓名等输入错误,并选择了短信通知收款方。
  经查证,此种情况下,付款方银行仍会将款项汇出并向收、付款双方发出短信提醒,提示发生转账;但收款方银行在审核后,却会因为银行账户信息错误无法入账,而将该笔款项返还给汇款人账户。即被告人杨某向郑先生支付的10000元在二个银行账户之间转了一圈后,最终回到了杨某自己的账户中。
  杨某利用手机网上银行的转账短信提醒功能,未花一分钱就骗取了二部Iphone5s手机。
  近日,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检察院在承办被告人杨某涉嫌诈骗罪一案过程中,发现该被告人利用某商业银行的收款人短信通知系统的漏洞实施新型诈骗。
  办案深挖
  福田区人民检察院承办人李杨介绍,该院在办案中第一次发现此种诈骗手法,该作案手法实施成本较低,手法隐蔽,具有传播扩大的风险。
  究其深层次原因,就是人们在对银行发出的短信高度信任的同时,却对部分模糊内容做出了错误解读。检察机关对案件进行审查后,向该商业银行发送了修改完善短信内容的检察建议。
  该商业银行接到建议后,高度重视,并对其他银行进行了调研,结果发现在其他多家银行中均存在此种问题。如在招商银行、平安银行、建设银行、民生银行、中国银行等多家银行的业务中,针对此类转账均可以向被害人发送类似短信,且在短信的末尾也多是简单提示“本短信不作为入帐凭证”的内容,极易造成收款人以为收到此种提示短信即收到汇款的误解。
  追根溯源
  当此类短信提醒不是某一个商业银行的行为,已经成为一个行业的惯例机制之时,单单依靠个别建议不足以产生警示作用。
  福田区人民检察院在得知上述调研情况后,继而又向银监会发送检察建议,建议银监会督促各银行完善信息审核和短信发送机制,以及完善风险提示的内容。包括建议银监会督促各商业银行对汇款交易的请求立即进行实质性审核,在转账款未实际到账前不通过短信预先提示收款人。
  检察院还建议各商业银行在短信通知收款人时除提示“本信息不作为入账凭据”外,再作详细的风险提示,如“安全提示:因节假日(跨行)汇款,汇款不能实时到账,该通知不代表您收到汇款,请查询您的银行账户核实确认有无收到汇款”。或者至少在汇款不成功而需返回汇款人的情况下,及时向收款人发送转账未成功的提示短信。
  名词解读:
  检察建议是检察机关积极延伸延伸检察职能,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载体,通过积极查找案件背后问题,及时向有关主管部门提出堵塞漏洞、完善制度的建议,以期促进相关单位建章立制,推动了法治社会建设。
声明: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东方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
东方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小心新型诈骗:手机收到转账短信 钱款却没到账咋回事
日 08:04 来源:深圳新闻网
原标题:小心新型诈骗:手机收到转账短信 钱款却没到账咋回事
  近日,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检察院在承办被告人杨某涉嫌诈骗罪一案过程中,发现该被告人利用某商业银行的收款人短信通知系统的漏洞实施新型诈骗。
  深圳新闻网5月28日讯(记者 张玲 通讯员 李杨) 近日,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检察院在承办被告人杨某涉嫌诈骗罪一案过程中,发现该被告人利用某商业银行的收款人短信通知系统的漏洞实施新型诈骗。
  在对其作案手法进行深入剖析后,该院依法向涉案商业银行及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深圳监管局发送了检察建议。
  案件回放
  日,被告人杨某于来到本市福田区华强北电子市场,找到手机销售人员郑先生,并与郑先生商定以人民币10000元价格购买两部Iphone5S手机。
  在付款时,杨某称自己没带银行卡,要求使用某商业银行的手机网上银行转账。郑先生遂提供了自己的银行账户信息给被告人杨某。
  杨某当即使用其手机网上银行向郑先生进行转账。几分钟后郑先生手机收到一条某商业银行短信:“某某于某日某时向尾号为****的账户转入人民币****元,本信息不作为入账凭据。”
  几乎同时,杨某的手机上也显示一条显示交易成功的短信,郑先生经查看对比后,认为款项已经到账,就将两部Iphone5s手机交付给杨某,杨随即离开。
  事后,郑先生再次查询其银行账户时,却发现款并没有到账,方知上当受骗。
  近日,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检察院在承办被告人杨某涉嫌诈骗罪一案过程中,发现该被告人利用某商业银行的收款人短信通知系统的漏洞实施新型诈骗。
  款在何处?
  郑先生报警后,警方调取了银行交易记录,发现该笔款项确有记录,但却显示因收款方信息录入有误,当日或者到交易日银行会将此笔款项返还给汇款人。
  郑先生很是奇怪,自己提供的银行账户信息为何会出现错误?这个疑问在被告人杨某归案后得到了解答。
  据杨某供述:其在使用手机网上银行转账时,故意将郑先生提供的收款方的开户银行名称或者姓名等输入错误,并选择了短信通知收款方。
  经查证,此种情况下,付款方银行仍会将款项汇出并向收、付款双方发出短信提醒,提示发生转账;但收款方银行在审核后,却会因为银行账户信息错误无法入账,而将该笔款项返还给汇款人账户。即被告人杨某向郑先生支付的10000元在二个银行账户之间转了一圈后,最终回到了杨某自己的账户中。
  杨某利用手机网上银行的转账短信提醒功能,未花一分钱就骗取了二部Iphone5s手机。
  近日,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检察院在承办被告人杨某涉嫌诈骗罪一案过程中,发现该被告人利用某商业银行的收款人短信通知系统的漏洞实施新型诈骗。
  办案深挖
  福田区人民检察院承办人李杨介绍,该院在办案中第一次发现此种诈骗手法,该作案手法实施成本较低,手法隐蔽,具有传播扩大的风险。
  究其深层次原因,就是人们在对银行发出的短信高度信任的同时,却对部分模糊内容做出了错误解读。检察机关对案件进行审查后,向该商业银行发送了修改完善短信内容的检察建议。
  该商业银行接到建议后,高度重视,并对其他银行进行了调研,结果发现在其他多家银行中均存在此种问题。如在招商银行、平安银行、建设银行、民生银行、中国银行等多家银行的业务中,针对此类转账均可以向被害人发送类似短信,且在短信的末尾也多是简单提示“本短信不作为入帐凭证”的内容,极易造成收款人以为收到此种提示短信即收到汇款的误解。
  追根溯源
  当此类短信提醒不是某一个商业银行的行为,已经成为一个行业的惯例机制之时,单单依靠个别建议不足以产生警示作用。
  福田区人民检察院在得知上述调研情况后,继而又向银监会发送检察建议,建议银监会督促各银行完善信息审核和短信发送机制,以及完善风险提示的内容。包括建议银监会督促各商业银行对汇款交易的请求立即进行实质性审核,在转账款未实际到账前不通过短信预先提示收款人。
  检察院还建议各商业银行在短信通知收款人时除提示“本信息不作为入账凭据”外,再作详细的风险提示,如“安全提示:因节假日(跨行)汇款,汇款不能实时到账,该通知不代表您收到汇款,请查询您的银行账户核实确认有无收到汇款”。或者至少在汇款不成功而需返回汇款人的情况下,及时向收款人发送转账未成功的提示短信。
  名词解读:
  检察建议是检察机关积极延伸延伸检察职能,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载体,通过积极查找案件背后问题,及时向有关主管部门提出堵塞漏洞、完善制度的建议,以期促进相关单位建章立制,推动了法治社会建设。
声明: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东方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日下午,安吉的3位市民相继收到了一条“95588”发来积分兑换现金的短信,因为是95588发来的短信,三人便信以为真,点击了短信上显示的网址,打开后发现是工商银行的官方网站,更是深信不疑,毫不忧虑地输入了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信用卡账号和密码等个人基本信息,之后,三人又根据网页上的提示,输入了手机收到的动态验证码。然而在完成上述步骤之后,卡里数千元不翼而飞了。
数月内,山东、黑龙江、内蒙古自治区等省份涉及数十个市县的市民收到了同样的短信。
日前,安吉县人民检察院以涉嫌诈骗罪对利用“伪基站”进行电信诈骗的6名犯罪嫌疑人,涉嫌传授犯罪方法罪的1名犯罪嫌疑人批准逮捕,诈骗范围涉及山东、黑龙江、浙江等多个省市。
短信内容清一色来自95588
杀伤力鉴定:伪造官方短信号码迷惑性太强,普通人无法分辨,杀伤力直接5分!
短信来自哪里?
这些短信都来自“伪基站”!
“伪基站”为什么能冒充“真基站”并令手机上当?
手机打电话发短信都得通过基站,一个基站会给很多部手机同时提供服务,会对试图入网的手机逐一核实身份,确认了是本运营商的合约手机后再提供服务。但是反过来,手机却不会对基站的真实性进行鉴证。伪基站正是利用了GSM手机系统的单向鉴证体制。
为什么没有双向鉴证呢?
法律规定一片区域只能有一个基站,每个基站都拥有唯一的地址编号,手机只要找到了基站,那肯定就是本区唯一的法定基站。
打个比方,基站就好比是邮筒,一片地域只有一个,你找到了邮筒后把信投进去就好了,肯定不会有错。但是出现了坏人把真邮筒遮住了,然后树了一个假邮筒,你就会上当把信投给了骗子。
(um~~~这个解释很接地气,小编在一篇博文里找来的,在此感谢~)
关于伪基站的运作方式
请看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图解
这就是伪基站的运作原理和过程,但是在生活中,那些来电显示为运营商、银行、社区民警、校讯通的短信,我们并不能统统拒收,这些短信的内容和口吻看起来都很像正常业务,令人防不胜防
检方提供以下几点防范意见供参考:
如果在手机信号很好的情况下,不能正常对外拨打电话,那么手机就很有可能是接入了“伪基站”;
2、收到类似“中奖”、“兑换现金”等山寨短信,可以将短信中的陌生网址复制到搜索引擎中查询真伪;
3、认清正规网站的地址,不安装来历不明的app,不在不明网站输入账号密码;
4、采用手机管家等安全软件进行精准拦截;
5、如果怀疑遇到“伪基站”,请及时与运营商、银行或亲朋好友核实短信内容,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同时可向公安机关、运营商等进行举报。
(信息来源:正义网微信公众号)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账号提交,由微讯啦收录,转载请注明出处。
微信扫码 分享文章提醒!10086这条短信千万小心,有人倾家荡产_宁阳县检察院-爱微帮
&& &&& 提醒!10086这条短信千万小心,有人倾…
  最近,一篇自述被骗经历的万余字长文,配发一系列截图证据,在网络上广为流传。经过多方联系,记者找到了当事人小许,一名参加工作不久的大学毕业生。由于回复了一条短信,他的支付宝、银行卡以及百度钱包内所有的资金一夜之间被“洗劫一空”。  小许究竟是如何“中招”的?骗子是如何攻破他所有账户的?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一种全新的骗术已经出现并正在蔓延,不可不知、不得不防。诡异订阅付费服务,回复验证码退订手机竟瘫痪  4月8日傍晚,小许连续收到了几条来自中国移动官方号码的短信。短信称,他已成功订阅了一项“手机报半年包”服务,并且实时扣费造成手机余额不足。△小许收到的短信截图  小许很纳闷,因为他根本就没有订阅这个服务。紧接着又一条短信接踵而至,内容显示,只要回复“取消+验证码”即可退订该项服务,且3分钟之内退订免费。  当小许正在琢磨“验证码”到底是什么时,手机上又收到了一条来自中国移动客服电话“10086”的短信,内容显示“您的USIM卡验证码为******(六位数字)”。  小许并未多想,便编辑了“取消+六位验证码”的短信回复了过去。原以为成功避免了一次手机用户经常碰到的“吸费业务”,但他却惊讶地发现,自己的手机突然显示“无服务”,无论重启多少次都没有响应。支付宝一夜“归零”,网银账户皆“沦陷”  当天晚上8点左右,小许的手机在无线网络下,接连收到了支付宝的转账提示。  由于手机无法呼出挂失,情急之下,小许通过操作客户端解除了支付宝与三张银行卡的绑定,并且委托亲友拨打支付宝客服电话冻结账号。但是,当小许挂失完成后,发现支付宝没钱了,而且还在网银里跨行转账,每张银行卡余额均为零。骗术有剧本 ,诈骗分子上演“偷天换日”移动公司这样回应  移动公司表示,目前不能准确解释小许的账号是如何被他人成功登录的,但如果密码设置过于简单,或与其他安全级别较低的网站密码相同,就可能会在反复尝试下被攻破。支招!如何防范“验证码攻击”?  面对此类针对短信验证码的“精准诈骗”和“组合攻击”,该如何保护自身安全?信息安全专家提示,如果只靠一个简单的静态密码,无法保证安全,下面这四招一定要记住:招数一:静态密码设置一定要复杂&&&  静态密码首先要足够复杂,并妥善保管,防止泄露。招数二:遭遇“干扰信息”,仔细甄别莫慌张  攻击者经常利用各种手段对短信进行伪装,并千方百计地对攻击对象进行误导、甚至恐吓。所以一定要对“运营商”、“银行”等身份的手机短信和来电进行认真甄别,冷静应对。招数三:手机离奇“瘫痪” ,紧急“挂失”当先  如果手机通讯出现瘫痪,一定要马上查清故障原因。如非手机本身或信号故障,要立刻挂失手机卡,并及时冻结第三方支付和银行账户,避免攻击者趁用户处于&信息孤岛&时,冒名顶替机主身份窃取账户。招数四:最重要的是:短信验证码不要告诉任何人!  电信运营商和提供相关服务的企业只会将短信验证码下发给用户,绝对不会要求用户通过短信或电话进行所谓“回复验证码”的操作。  从电信运营商、到第三方支付平台、再到正在进军互联网的银行系统,构成了如今我们每个人信息和财产安全的链条。小许的遭遇给这一连串以“安全”为“生命线”的行业敲响了警钟:所谓“好的用户体验”,就像一架天平,一头是“便捷”,而另一头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忽略的“安全”,这架天平的平衡一旦打破,所有的一切都会“归零”。来源:央视新闻(ID:cctvnewscenter)、中国经济网(ID:ourcecn)
点击展开全文
悄悄告诉你
更多同类文章
还可知道有多少人阅读过此篇文章哦
阅读原文和更多同类文章
可微信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后
还可知道有多少人阅读过此篇文章哦
检察宣传、检务公开、警示教育、控告申诉
您的【关注和订阅】是作者不断前行的动力
本站文章来自网友的提交收录,如需删除可进入
删除,或发送邮件到 bang@ 联系我们,
(C)2014&&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34}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不知道今天星期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