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7ipad相机闪光灯怎么开有时时间久有时时间短

内容字号:
段落设置:
字体设置:
精准搜索请尝试:
体验了一个小时苹果iPhone7真机,谈一谈真实感受
来源:作者:于浩责编:汐元
苹果在今天上午10点(旧金山时间)更新了iPhone和Apple Watch系列产品。我和羽寒在旧金山也为大家带来了直播和相关点评。发布会结束后的体验环节中,我们深度上手把玩了这款产品,羽寒的评价是超出了预期,而我给出的评价是,看完你就知道了。▲苹果亮黑版其实,随着苹果的产品关注度越来越高,泄密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所以,在本次发布会之前,包括机身外观和尺寸、采用双摄像头、支持机身防水等特性都被提前曝光,不少身边朋友都在发牢骚:“真要是这样,肯定不买了。”而随着发布会一点一点进行,大家的牢骚纷纷变成了“持币待购”和各种调侃。亮黑色虽漂亮,但是不耐刮外观上最大的改变就是黑色的回归,从iPhone 3G版本开始,苹果iPhone就一直采用黑白配色,黑白也被称为苹果的经典颜色,但黑色在iPhone 5上却遭遇大面积投诉。原因是当时阳极氧化技术不成熟,颜色越深,颜色固定越不牢靠,致使当时的黑色iPhone 5出现了“掉漆门”,甚至有网友干脆用小刀将iPhone 5的黑漆一点点刮掉。此后,苹果将黑色改为了深空灰,这个配色从iPhone 5s一直延续到。本次苹果推出了两种黑色,官网称之为黑色和亮黑色,最吸引眼球的是亮黑色。与其他颜色相同,亮黑色同样采用7000系列铝金属,所以硬度得以保证,不过处理工艺要比其他配色复杂,采用九道工序的阳极氧化与抛光工艺才能完成。▲光线条件不好的情况下,亮黑色很难对焦拿在手中,亮黑色的机身与屏幕完美的融合在一起,乃至于,即使使用索尼最高端的微单相机,在暗光下也很难对准机身进行对焦。将亮黑色的iPhone 7正面朝上放在桌面上,它绝对会成为桌子上最抢眼的电子产品。▲亮黑版外观非常抢眼但是与采用亮面设计的iPhone 5c相同,亮黑色的iPhone 7非常不耐脏,操作两分钟,背面就沾满了指纹,看来处女座必须要准备一个羊皮手绢才行。另外由于背面的光泽太过耀眼,所以它也不如其他颜色耐磨。官网甚至给出了如下提示:“但是,高光泽度表面可能随着日常使用而出现细微磨损。如果对此有所担心,建议你选择一款合适的保护壳来保护你的iPhone。”我觉得,非常中肯。另外,苹果还调整了iPhone 7的天线设计,从背面移到了机身顶部和底部,除了金色和玫瑰金色的机型仍然比较明显外,其他颜色的机型天线都不再明显。▲iPhone 7(左)天线不再明显防水功能要点赞,但不要经常试为了实现防水功能,苹果对进行了深度改造。首先将主屏按钮从物理式按键改为了触控式,并且支持3D Touch功能。为了使老用户仍然能够找到原来的手感,Home键还可以调用全新的Taptic Engine振动模块,实现短促有力的振动反馈。▲全新Home键手感很舒适刚使用时有些不适应,总是以为触控就好了,舍不得用力往下按,导致操作常常失败,好在慢慢就习惯了。按压后反馈的手感也很舒适,不会让人感觉很难受。由于iOS 10上苹果改变了解锁方式,Home按键的使用频率被大大提高,一枚触控式的Home按键会让iPhone的使用寿命变得更长。同时,你也终于有理由放弃悬浮球了。另外一个改进是取消了3.5mm耳机接口,在发布会上,苹果称之为“一个艰难的决定”。取消3.5mm耳机接口以后,iPhone 7不仅获得了更好的防水性能,还可以给机身内部腾出更多空间,让机身内部的设计更加合理。▲取消了传统3.5mm耳机接口同时苹果还推出了全新的EarPods,这是一款支持无线连接的耳机。此外还在每一台iPhone 7的包装中配备了一条Lightning到3.5mm耳机口的转接线,和采用Lightning接头的EarPods耳机。配备转接口,推出全新的无线耳机也有人会说,为什么三星和索尼做防水的同时还保留了耳机接口,这是怎么做到的?我花点时间简单跟大家讲一讲,无论是三星、索尼还是苹果,都是在外漏的接口上涂了一层防水材料,从而达到一定的防水效果。不过,这层防水材料随着时间和使用次数,防水性能会逐渐下降。索尼的防水手机和三星早期的防水手机原理类似,他们在数据线接口上都有一个小塞子,这个塞子的作用便是在数据线接口被频繁插拔导致防水性能下降后,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而三星在主推无线充电以后就取消了这个小塞子,一方面得益于防水工艺的进步,一方面是由于数据线的使用频率降低了。而苹果则不同,本次iPhone 7的更新中并未加入无线充电功能,所以Lightning接口会被高频使用,在加上耳机接口,那防水功能失效的可能就会成倍提高,所以减少一个耳机口,可以让防水失效的可能性降低。除了上述的防水需要和优化内部空间两个理由外,苹果放弃3.5mm耳机接口的好处还有很多,最重要的一条便是可以减少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的转换损失,这个在此前乐视一代手机发布会上贾跃亭曾着重讲过,解释的很到位,大家感兴趣可以找一找发布会视频。最后要提醒大家,防水功能虽然令人惊喜,但防水性能会随着时间而减弱,不要经常试,No Zuo No Die。全新AirPods很Cool,价格不算贵全新的AirPods刷爆了我的朋友圈,这有它的理由。▲AirPods设计简洁优雅设计优雅,就像是两只没有线缆的耳机,插入耳朵它会通过红外来侦测人体,然后自动开始播放音乐。充电盒的盖子采用磁力装置,打开并且靠近iPhone,点击确定就可以完成配对。这应该是我见过配对最便捷的无线耳机。▲配对过程非常简单同时,在连接iPhone的同时,它还会自动配对到登录此Apple ID的其他设备,比如自动连接到你的Mac、Apple&Watch或者iPad,选择用AirPods输出也很简单。不过工作人员介绍这种配对方式仅支持iOS 10,所以死抱着iOS 9不准备升级的用户就不要选购AirPods了。苹果在AirPods中加入了一颗名为W1的芯片,它可以协调光学传感器和运动加速感应器,实现各种各样的交互功能。比如,AirPods可自动控制音频播放和暂停以及激活麦克风。通过语音加速感应器,AirPods可识别出用户什么时间在说话,同时利用两颗AirPods上采用波束成形技术的麦克风,过滤掉噪音,实现清晰的语音通话。另外,通过W1计算,还可以让AirPods可以一次充电实现5小时续航。算上充电盒带来的额外24小时续航,AirPods一次满电可以运行29小时。同时它还支持快速充电技术,官方资料显示,将AirPods放入充电盒中充电,15分钟可通话3小时。▲插入充电盒中充电,绿灯亮起比较有意思的时,两只AirPods还可以独立工作,独立工作时外观特别像是普通的蓝牙通话耳机。同时双击AirPods即可启动Sir语音助手,利用Siri可以在不拿出电话的情况下查询天气、日程,甚至完成拨打电话。最后来说说选购,AirPods国内售价1288元(含税),将于10月正式开卖,这个价格并不算贵,它的竞品应该是Bose于今年6月推出的SoundSport,国内售价1388元,有着防水防汗设计,并且支持NFC配对。与SoundSport采用StayHear+硅胶耳塞可以适合不同人群相比,AirPods与传统的苹果耳机一样,仅有一种尺寸,虽然苹果称曾对近千人的耳朵进行适配,但仍然有一些异形耳朵不太适合AirPods,所以在购买前一定要去店里试一下,毕竟耳机还是舒适最重要。▲带上之后的效果另外关于音质方面,现场工作人员并未过多介绍,仅称支持AAC高品质音乐播放,现场体验机中也未提供可以测试的音乐文件,所以关于音质的测试将在正式上市后为大家带来。不过从结构和外观以及苹果以往的调教风格来看,AirPods的音质应该不会与有线版有太大水平差距。摄像头是最重要的更新,放在最后讲▲iPhone 7的摄像头明显比6s要大一圈本次摄像头的升级主要在2个方面:相机素质提升:iPhone 7和7 Plus光圈提升至F 1.8,升级6p镜头(六镜式镜头),将前置提升至700万像素。相机功能提升:支持广色域照片拍摄,新增身体识别功能,升级4LED闪光灯,添加前置防抖功能。此外,iPhone 7 Plus中还采用了双摄像头设计。这颗双摄像头与我们常见的双摄像头方案都不同,采用一颗广角镜头加一个长焦镜头的组合(左边广角,右边长焦),两个镜头配合使用,在拍摄照片时,可以实现2倍光学变焦和最高10倍数码变焦,还可以拍摄最多6倍变焦的视频。在体验中看到,iPhone 7 Plus在光学变焦时非常流畅,没有出现卡顿和黑屏的现象,这点其实尤为难得,因为光学变焦的过程实质是在切换两颗工作的摄像头。此外,利用双摄像头,iPhone 7 Plus还提供了背景虚化这一功能,可以在保证主体清晰的同时,营造出失焦模糊的背景效果。从现场样张来看,苹果的优化再次树立了双镜头的业内标杆,拍摄主体清晰锐利,而背景虚化得当,不会有此前国内厂商普遍存在的虚化过度(将拍摄主体的某一部分也虚化掉)的现象。本次iPhone 7整体升级了对广色域的支持,不仅可以拍摄广色域的照片,还可以在广色域显示屏中呈现出来,不得不说苹果再一次树立了一项行业标准。有意思的是,在展示广色域照片和屏幕环节中,苹果顺便吐槽了一下现场的幻灯机,说它展现不出广色域照片的色彩,需要用iPhone 7才可以。▲iPhone 7提供了广色域支持4-LED的True Tone闪光灯也值得一说,4个智能LED可发出亮度比iPhone&6s闪光灯高50%的闪光。此外,它还会根据环境色温进行调整,让你拍出更锐利、更明亮的照片。▲升级了闪光灯iPhone 7另外苹果还将光学防抖技术在iPhone 7全系产品中得到了普及,同时还在前置的700万像素相机中加入了防抖功能。自此,目前在售的iPhone中,仅有iPhone 6s和iPhone SE不支持光学防抖。依赖于光学防抖技术,即使iPhone 7的曝光时间是iPhone&6s三倍,依然能得到一张清晰的照片。此外,全新的ISP处理芯片还让iPhone 7得到了其他多项改进,比如拥有了更快的对焦速度、拥有了更准确的白平衡。遗憾的是现场展示机不允许导出拍照样张,所以无法确定这颗摄像头能否超过三星Note 7,稍后将为大家奉上详细的样张对比,所以请持续关注凤凰科技。同样钱,该买iPhone 7还是买iPhone 6s Plus如何选购从来都是一个严肃的话题,这次苹果的定价策略很有意思,取消了原本的16GB(早该这么干了)和64GB版本,从32GB起跳到128GB,顶配版本为256GB,其中亮黑色没有32GB版本,同行在开玩笑时说,亮黑色最有可能成为爆款。其中取消了64GB让很多人不理解,因为32GB和128GB相差800元,相信如果中间有一个64GB版本作为过渡,不难猜测64GB版会成为销量最高的iPhone 7型号。现在没有了64GB,那该如何选?相信我,别犹豫,果断上128GB。否则,在两年的使用中你就要有与内存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iPhone 7的售价是5388元起跳,与降价后的iPhone 6s Plus相同,不同之处在于iPhone 7提供了顶配256GB内存版本可选,价格逼近7000元。两款产品中,iPhone 7取消了耳机接口,支持防水功能,并且拥有更好的摄像头,而iPhone 6s Plus则提供了更长的电池使用时间和尺寸更大的屏幕。那么这两者该如何选?从对比中可以看到,iPhone 7在功能上的升级明显,而且还有独特的亮黑色配色,我的建议是如果对电池没有很强的依赖,或者充电环境比较好,比如经常开车或者在办公室工作,参照电子产品买新不买旧原则,那么选择iPhone 7肯定没错,反之则选择iPhone 6s Plus。▲iPhone 7的定价最后一个问题便是如何选择iPhone 7和iPhone 7 Plus?同内存版本,二者正好相差1000元,这钱主要花在了电池续航和摄像头上面。▲iPhone 7 Plus的定价官网显示,续航方面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了待机、通话和播放音乐,其他的使用环节基本在一两个小时的差距,不是特别明显。但从之前iPhone 6s的实际体验中看,Plus的表现绝对要大幅领先普通版,拿我来举例,Plus基本可以满足一天的工作和生活需求,而iPhone 6s基本到下午时就必须要充电了。而相机方面,主要是在2X光学变焦和背景虚化两个功能上的提升。从实际体验来看电池和摄像头上的提升基本值1000元人民币,所以选择或者不选择都要看自己的实际需求,如果对电池重度依赖而且平时喜欢拍照,或者像我们记者,要经常带着一部手机就去参加各种发布会,要用手机拍照甚至在手机上完成一篇新闻报道,那Plus依旧是首选。为什么没有讲A10处理器?其实苹果有自己的生态系统,所有的APP和游戏都会针对于苹果的处理器进行优化,所以你可以见到在安卓已经8核满街跑的时代,苹果的4核产品不紧不慢的来了,而且其中两个核心还主要为了省电。所以依赖于完善的软硬件生态,苹果可以完全避免被拖入恶性的硬件竞争中,这也是目前苹果最大的优势所在,硬件只需保持自己的更新和升级节奏,就可以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所以A10处理器已经不再重要,它只是苹果必须要做的更新,而在机身工艺材质上不断探索、成为先进的技术标杆、淘汰该放弃的老旧标准,这些才是真正的“苹果范”。
软媒旗下软件:
IT之家,软媒旗下科技门户网站 - 爱科技,爱这里。
Copyright (C) , All Rights Reserved.进阶摄影必备 与闪光灯有关的基础知识
 作者: 滕飞 编辑:
  【IT168 评论】编者按:作者ET在经过微博上的几次小调查后,发现大家对摄影附件非常感兴趣。所以接下去的一些日子里将会主要围绕闪光灯、三脚架、摄影包、等产品展开。今天首先来说说与闪光灯有关的一些基础知识。本文主要讲述的是新手开始使用闪光灯的时候慢慢会碰到的问题,作者针对性的为这些问题进行了解答。  问:闪光灯都有哪几种?  答:位于相机内部的闪光灯被称为“内置闪光灯”,如果工作时会先弹起,又被称之为“弹出式闪光灯”。安装在相机顶部的闪光灯通常是热靴闪光灯,而与相机分开使用的通常是影室闪光灯。现代闪光灯大多使用氙气灯管,发出光线只有非常短的一瞬间(千分之一秒或更短)。  TIPS:绝大多数闪光灯采用矩形灯头。与之相对,有一类闪光灯采用的是环形灯头,补光效果更均匀,通常用于微距、静物或人像摄影。  问:闪光灯有什么用?  答:闪光灯的最基本功能就是补光,让我们在夜晚、室内等弱光环境下也能拍摄到曝光充足的人或物。再进一步,闪光灯还能平衡光线,比如拍摄逆光人像时,利用闪光灯解决“脸黑”的问题。如果再进一步,就是用闪光灯的光线塑造氛围,或者利用闪光灯与快门的组合来制造不同的画面效果了。  看完上面这段话后,如果你能认可高感光度和大光圈并不能完全替代闪光灯的作用,那让我们继续了解下与闪光灯有关的一些技术名词。  问:什么是热靴?什么是冷靴?  答:固定闪光灯的插口被称之为“靴”。如果靴子中心有若干金属触点,比如相机机身、闪光灯引闪器,那么这个靴子被称之为“热靴”。反之,如果靴子中心没有任何触点,比如闪光灯支架,那么这个靴子被称之为“冷靴”。目前,使用最广泛的热靴接口被称之为ISO518标准热靴,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13年的原型机。  TIPS:美能达在1988年提出了一种带自动锁定功能的热靴(i-ISO),它与ISO518标准热靴并不兼容。自此之后的美能达相机,及2012年9月之前的可换相机均采用了这种非标准热靴。2012年9月,发布了A99、NEX-5R/NEX-6、RX1等新产品,采用了MI多接口热靴,宣告了i-ISO热靴的终结。▲各品牌的闪光灯热靴。(上1、2、3/;下1索尼MI、2美能达i-ISO、3)  问:什么是触发?什么是触点?  答:让闪光灯照亮(激发)的动作被称为“触发”。最初的热靴只有中心一个大触点,这在今天被称之为单点热靴。这个触点将相机快门与闪光灯联系在一起,在按下快门的一瞬间,告诉闪光灯“触发”完成补光。随着闪光技术不断发展,不同厂商纷纷在大触点周围设置了不同规则的小触点,用来实现自动闪光测光、变焦、白平衡交换等功能。  TIPS:、、的热靴在物理接口上均符合ISO518标准,因此可以相处安装。但由于“小触点”的位置、功能不同,因此不同品牌的闪光灯产品依旧是互不兼容的。混插的最好结果,就是能完成触发,但所有参数都需要手动设置。  问:什么是TTL?  答:在测光、对焦、闪光测光的技术文章中,我们总能看到TTL这个词。字面上的解释是“通过”,通常用来表示镜后测量或者机内测量,与之相对的则是机外测量(例如手持测光表测量的就不是通过镜头的光线)。总之,支持TTL的闪光灯意味着可以自动调节输出功率,让使用闪光灯拍摄变得更加轻松快捷。各品牌的TTL技术名称不同,比如佳能E-TTL,尼康i-TTL、P-TTL、索尼ADI等,但最终效果是大同小异的。  TIPS:所有机内闪光灯均支持TTL功能。目前在售的原厂闪光灯新品(就是佳能相机配佳能闪光灯、尼康相机配尼康闪光灯)也都支持TTL功能。美兹、、富达时等品牌的闪光灯,绝大部分都支持TTL功能,但在购买时需要挑选恰当版本。、、神牛等国产、港产闪光灯,有支持TTL的型号也有不支持TTL的型号,购买时需要阅读产品说明或咨询客服。  问:什么是预闪?  答:支持TTL功能的闪光灯为什么能实现自动闪光呢?原理非常简单,就是按下快门之后,闪光灯会首先进行一次快速、低功率的“预闪光”,然后经过相机的快速计算,再通过触点告诉闪光灯应该以多大多小的功率正式工作。预闪和相机计算的速度非常快,所以并不容易被察觉到。  问:什么是闪光指数?  答:在前两个词条中,ET使用了“功率”这个词来描述闪光强度。实际上更标准的说法则是“闪光指数”(GN,Guide Number)。这里的“指”是指导、提示的意思,而它提示的内容就是闪光灯的有效距离。显而易见,指数越高,有效距离越远,也就是闪光灯的功率、强度越大。绝大多数闪光灯所标准的指数都是在ISO 100时测量的,而指数与有效距离之间的换算公式则是“距离=指数÷光圈F值”。  问:什么是闪光灯的焦距?  答:现代闪光灯大多采用了变焦灯头,就好像变焦镜头一样,能够改变光线的照射范围。绝大多数闪光灯的焦距范围在24-105mm之间,少数高端产品如佳能600EX、尼康SB900/910则能达到200mm。▲尼康的灯头变焦可达200mm。  TIPS:焦距越长,光线越聚拢,所以强度越高——绝大多数闪光灯标称的最大指数,都是在灯头变焦到最长端时测量的。  问:什么扩散片?什么是反射片  答:绝大多数闪光灯,从灯头上都能抻出来两个小薄片。其中一个可以盖在等头上,它是“扩散片”,可以让补光光线覆盖更大范围,从而配合广角、超广角镜头使用;另一个与灯头相垂直,用于反射光线,适合创造更自然的补光效果。  问:什么是手动输出?什么是闪光补偿?  答:如果对闪光灯、相机自动组合出来的补光效果不够满意,我们还可以通过手动输出或曝光补偿来进行人为调节。手动输出通常有1/1(或FULL)、1/2、1/4等不同等级,而闪光补偿则和曝光补偿一样按照0.3EV、0.5EV递增递减。  TIPS:闪光灯是通过控制激发的持续时间来改变强度的。以尼康SB910为例,全输出时的持续时间为1/880秒,而1/128输出时的持续时间则为1/38500秒。  问:什么是同步速度?  答:绝大多数相机的快门组件位于感光元件前端。快门幕帘共有前后两个,均沿感光元件短边方向进行运动(即纵走式快门)。在X或更慢速度下,快门幕帘是完全打开的;而在X以上,前后两个快门会形成一个狭缝,快速扫过感光元件区域。X被称之为“闪光同步”速度。  问:什么是前帘同步?什么是后帘同步?  答:在第一快门打开后触发闪光灯,被称之为“前帘同步”,这也是闪光灯的默认同步方式。在慢速快门时(通常是低于1/60秒),在第二快门闭合前触发闪光灯,被称之为“后帘同步”。拍摄快速运动对象或在拍摄时摇动相机,前帘同步和后帘同步能够制造完全不同的画面效果。  问:什么是高速同步?  答:在同步速度及更慢速度下,快门幕帘完全打开,闪光灯只激发一次。而在同步速度以上,支持高速同步的闪光灯将会以脉冲方式快速、连续多次激发,从而完成补光。假设光线是炸弹,普通的同步相当于在快门幕帘完全打开的时候扔下一枚重磅炸弹;而高速同步则相当于在快门狭缝扫过感光元件的过程中,投下一连串的小型炸弹,从而完成地毯式轰炸。  TIPS:进入高速同步状态后,快门速度越高,闪光灯所能达到的指数越低。  问:什么是离机引闪?  答: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会将闪光灯安装在相机热靴上进行拍摄。为了达到不一样的补光效果,有时候我们也需要让闪光灯脱离相机,从另一个方向进行补光,这就被称做离机引闪。在离机情况下,通过连接线接驳闪光灯与相机的做法是“有线(离机)引闪”;通过光信号、无线电信号实现闪光灯与相机通信的做法是“无线(离机)引闪”。在无线离机引闪时,可能用到的发射器和接收器统称为“引闪器”。  TIPS:有线离机引闪中最常使用的连接线被称作“PC同步线”。它的两端分别为3.5mm的同心圆接口,用于连接机身与闪光灯。  问:什么是对焦辅助灯?什么是视频补光灯?  答:部分闪光灯上提供了红色的辅助灯,用于在弱光下辅助相机完成自动对焦。为了单反/无反相机的视频拍摄功能,新一代中高端闪光灯上普遍配备了LED持续照明灯,可以为视频拍摄提供应急补光。▲视频补光灯已经成为新一代闪光灯的标配。(图为i40,Nissin标志上方的白色部分就是视频补光灯)  作者在@中国摄影出版社 @浙江省摄协 等大号的联合推荐,让他的公众账号粉丝数达到了又一个新高度。截止到日晚,粉丝数已经超过了4100人,并且持续增长中。大量新用户的加入让他既兴奋又忐忑,为了感谢各位的认可,他会继续坚持撰写高质量的器材文章。并且在这一天为大家进阶摄影提供了关于这篇闪光灯基础知识讲解,让大家对闪光灯了解更加容易。
适用机型:尼康D3000;尼康D3100;尼康D3200;尼康D5100;尼康D5200;尼康D90;尼康D7000;尼康D7100;尼康D300S;尼康D600;尼康D800;尼康D800E;尼康D4;尼康D3X;
大学生分期购物销量榜
适用机型:尼康D3000;尼康D3100;尼康D3200;尼康D5100;尼康D5200;尼康D90;尼康D7000;尼康D7100;尼康D300S;尼康D600;尼康D800;尼康D800E;尼康D4;尼康D3X;[转载]iPhone内置相机完全操作指南
​写在前面
这个世界上,每天会产生很多张照片,其中绝大多数都是由智能手机拍摄的。
这个世界上,智能手机每天会产生很多张照片,其中绝大多数都是iPhone拍摄的。
这个世界上,iPhone拍摄了很多张照片,但其中绝大多数的人并不了解他手机的内置相机。
所以,我写下这一份iPhone完全操作指南,让你重新认识这个叫做iPhone的相机到底能够做什么。我相信,到时候你一定会回头看,哦,原来不需要什么软件,这内置相机就已经足够强大。
在过去的五年里我一直在使用手机进行拍照,绝大多数是拍照,很少的时候是摄影,这里是有区别的。在我接触对许多手机拍摄感兴趣的人中,当我发布一张照片在社交网络的时候,他们往往会问出两类问题:
问题一:你用的什么APP
问题二:你用的什么手机
这两个问题,本质上就和摄影师在朋友圈放一张照片,你在下面回复一句:你用的什么相机,镜头是多少,如出一辙。
在这些疑问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那就是几乎所有人,都会本能地认为一张好照片的原因是:你用的app好,你用的手机好。
可有意思的现象是,有的时候还会有人站出来说你拍摄的照片根本不可能是手机拍的,例如下面这张:
很多人都会说,你这一看就是骗人的,手机怎么还能拍摄光轨呢?
所以,今天这一篇文章,我就认认真真的回答一下,这两个问题:
手机摄影,只要iPhone 的内置相机,就已经足够强大。这个iPhone并不要求你是最新的iPhone
X,我自己无论是从iPhone 4到今天的iPhone X用过几乎每一代iPhone手机。甚至是,有些人今天还会特意找iPhone 4
手机进行黑白摄影,因为那种味道很独特,就像不同的胶卷有不同的味道。&
更需要说明的是,手机摄影有着独特的进化方向,例如在算法的人像模式,影视灯光线等这些弯道超车的手法上有着很好的思路,虽然今天还不够好(但在光线充足下,已经足够使用),但成熟的时候就是新的开始。
除此以外,iPhone 的摄像功能可以说是异常强大。相机拍照素质如果还有手机与之一战,但摄像功能绝对的无出其右。iPhone
8的4k 60P,1080P
240P慢动作,无论是纸面参数还是实际拍摄效果都是出类拔萃。想要自己拍摄一部小电影?iPhone就可以了。
说到这里,就开始我自己关于iPhone内置相机的分享,文章主要内容结构有:
需要说明的是,本篇文章的iPhone是以IOS 11的iPhone
7P为基础。但是几乎适用于所有目前的iPhone,其中iPhone X唯一多了一个前置摄像头的人像模式(当然,并不是说iPhone
X比iPhone 7P只多这一点,第二颗长焦摄像头带防抖以及光圈升级,都对画质是本质性的进步)
1.认识你的镜头
我们先从硬件开始说起,在使用相机拍照的时候,有两个不可分割的部分,这就是机身和镜头。不同镜头往往因为焦距和光圈等带来不同的题材感受。这里贴一张镜头基本知识入门,感兴趣可以自行阅读:
但是,由于手机的高度集成,因此今天绝大多数的手机有着一些天然劣势,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光圈固定。另一方面,由于手机内部的空间有限,手机的单颗镜头一般都是一颗不可以光学变焦的定焦镜头。你在上述途中看到,相同的镜头在不同画幅上需要进行换算。iPhone经过换算后,焦距为30mm左右。那么综上,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手机是一颗30mm左右的广角定焦镜头,且光圈不可以更改。
那知道这些,对于我们来说有什么意义呢?
首先,广角镜头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拍摄更多的画面内容,其次广角镜头的透视效果决定了边缘的畸变。
先说广角畸变,广角畸变的效果就是越靠近画面边缘就会拉伸,越靠近画面中央就越压缩。换个说法就是,姑娘们的腿放在画面的边缘就可以拥有一双大长腿,放在画面中央那就是柯基小短腿,如下面的图:
​所以,敲重点,如何拍摄大长腿,学到了吗?
当然,广角的应用绝不只是大长腿,例如当你想要表现一座建筑的高耸的时候就可以利用边缘拉伸建筑:
再说拍摄内容多,其实能够拍摄越多的画面内容,对构图的要求就越高,毕竟摄影是做减法的艺术。说起构图,能够做到横平竖直,以及找到画面的平衡点就异常重要。所以,一定打开相机的内置网格,如下图:​
打开后出现两横两竖的网格:
的基本九宫格网格,不仅仅可以用来帮你找到水平线,更重要的是最常用的三分构图法的使用,即我们可以把我们的拍摄焦点放置在网格线上,或者是他们的焦点上。
目前,双镜头基本上都是主流旗舰机的必备。但是本质上有着不同的方案,主流有:黑白加彩色,以及广角加长焦。而iPhone
就是后者,这也是我认为最好的方式。
上面的表格中说到,不同的焦距有不同的拍摄效果,最直接的就是画面的放大和缩小,也就是拍的远近。那在这里,就需要说明一个概念:
什么是光学变焦,什么又是数码变焦?
最简单的理解就是,光学变焦是从光学结构上改变画面内容,所以并不损失画质。但,数码变焦本质上相当于拍摄一张照片对其进行放大,最多也就是进行优化,本质上并不能改变画质的下降。这个时候,iPhone
的第二颗镜头就非常重要了。第二颗镜头是等效56mm焦距,这个焦距不仅放大画面内容,也减少了畸变。在光线条件好的情况下,直接使用56mm拍摄,不需要人像模式都可以产生一定的虚化(焦距是虚化程度的一个影响因素,焦距越长虚化越好)。更重要的是,长焦可以简化画面内容,极大的丰富了我们的拍摄题材。这里也有个敲黑板知识点,很多男孩子给女孩子拍照不是找到画面中的人?用第二颗长焦,锁定你的美!(光线不好时,第二颗镜头不会开启)
需要说明的是,iPhone上的变焦其实是两颗镜头进行切换,所以1倍变焦和两倍变焦是没有进行数码变焦的,画质最好。如下图:
1-2之间,2-10之间都是数码的,有损画质尽量不要使用,因为你可以在后期自由裁切,更方面。
2.主动曝光和对焦—手机大片的开始
其实在使用相机拍摄一张照的时候,所有的摄影师知道我们需要做两件事,一个是曝光一个是对焦。但是目前所有的智能手机都已经把整个拍摄流程简化为“按一个快门”。但这并不意味着,手机拍摄过程不需要对焦和测光。只不过,对焦和测光已经由手机帮你决定了。但可惜的是,今天的手机还没有发达到可以知道你想要拍摄怎样画面的能力,他们仅仅拍摄出一张正确的照片,这种正确都是算法的结果。在开始讲解对焦和测光之前,我们先看几张照片:​
以上几张照片都是iPhone 的官方样张,你一定会奇怪,为什么一样的手机我们拍出的照片完全不一样。总结起来,你会发现iPhone
的很多照片都很耐看,用今天流行的话说绝不“糖水”。这些低调照片,光影层次十分丰富,构图精彩。尤其是夜景的光影关系,尤为突出。可为什么,我们自己拍摄夜景的时候,就模糊和满屏幕的躁点。根本原因,就是我们忽略了对画面曝光的控制。
那么iPhone如何进行曝光调节呢?
主要有两个操作:
1.点按屏幕,你点触的的地方为曝光基准。说人话就是,你点暗的的地方就变亮,点亮的地方就变暗。例如,像下面这张照片,拍摄时如果采用点按拍摄,点按的区域大概就是这个位置。
​2.长按锁定曝光,使用点按框滑杆调节。长按锁定曝光的功能,其实绝大多数人不知道,这个功能其实异常好用,稍后我们也会继续运用。
所以,下面的场景:
我们先长按任意地方,出现自动曝光锁定,这个时候向下滑动即可变暗。但是你会发现,这个滑杆有限度,这个限度其实是基于你所选的点的。所以,没有达到你想要的效果,可以尝试画面其他地方曝光锁定。
在上述曝光锁定时,在长按画面对焦的时候,还有一个自动对焦锁定。那这是什么呢?AF就是自动对焦的缩写,其实在你选择测光点的时候,你也在选择对焦点。但是,很多人会疑惑?手机对焦?好像我在点按不同的点的时候,并没有发生什么改变?
那么,要理解这一个问题就要知道,对焦的目的是什么。对焦其实就是景深的控制,关于景深,下面是一段小科普:
由于照片是二维的,但实际生活是三维的,假设我们的照片是二维坐标的XY,所以当我们看到一张画面中有清晰,有模糊的时候我们会觉得,清晰和模糊是在XY中进行选择。但其实,照片清晰和模糊的范围是在Z轴上进行选择,看图​:
​通过上图,我们可以看到,景深是一个清晰的范围,这个清晰范围越短,我们就叫浅景深,那么背景的模糊(也就是虚化)越明显。那么这样回答了,为什么大光圈拍人像,会有背景虚化?因为,光圈越大,景深也就越浅,也就是越容易虚化。
那么,影响景深范围(即L的长短)有哪些因素呢?
1.光圈,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光圈越小,景深越大。
2.焦距,焦距越长,景深越小;焦距越短,景深越大。这也为是为什么85mm,70-200mm等焦距适合人像的原因,因为虚化好。这也是为什么,手机不能虚化的原因,因为手机的等效焦距是20mm以下。(双镜头的虚化是算法,不是光学)
3.对焦距离,在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对焦越近,景深越小。
4.相机画幅,画幅越大,景深越小。这也是为什么,手机不能获得很好的虚化效果的主因。
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回来看,手机由于是广角,传感器面积小等等都是虚化弱的因素,因此你看起来点哪里都是一样的(但实际上还是有差别的)。但,如果你与拍摄物体近一点,如下面两张图,你就会明显的发现,区别非常大,而且背景还会出现虚化效果(是光学的)。
说到具体操作上,iPhone
的对焦方式也很简单,只要你点按画面中的任意你想要拍摄的画面,就可以了。但是,有的时候,你稍微一动就会重新对焦。这个时候,我们依然可以长按画面,锁定对焦。这样焦点不再改变。
这个时候,你一定会问了,长按又锁定对焦又锁定曝光,但是如果我们的对焦和曝光不在一个点上,怎么办?
一般情况下,对焦的优先级高于曝光。也就是说,选择你希望对焦的点,长按锁定对焦和曝光,这个时候,如果曝光不是你想要的,我们可以通过滑杆来调节。如果滑杆调节依然不够,我们可以后期。曝光后期很简单就可以调整,但是对焦就不是了。因此,对焦优先级高于曝光。
要注意的是,很多时候,只有我们有意识的自主进行曝光和对焦,我们才能拍到更好的照片。
在上面说到了,手机的天然劣势导致我们很难获得相机上的虚化效果。但最近两年的双镜头技术,却有了新的虚化方式。
先说一个结论:
目前,iPhone上的人像模式已经到了高度可用的程度,只要方法得当,拍出好的人像佳作不是不可能。
那么,如何更好的使用iPhone 的人像模式呢?
1.保证足够的进光量。这其实也是一切手机摄影画质的根基,手机拍摄想要高画质,光源的充足与否至关重要。所以你会发现,在艳阳高照的晴天拍摄,人像模式特别好。那你说晚上就不能用了吗?也可以,只要有意识的进行光源补充,例如下面的这一张照片。这种补光并不一定需要专业的不光设备,有的时候仅仅是另一部手机的手电筒就可以了。
2.尽可能的让主体和背景有区分并有一定距离。要注意的是,即使是相机上的正常虚化人物和背景如果距离近,也不会有很好的背景虚化。因此,让姑娘距离背景远一点,虚化效果杠杠的。​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人像虚化的计算有时候需要时间,你拍出来的照片可能刚看起来比较假,但是过一会也许会变得更好(可能是苹果会对其进行优化)。
除了人像模式的虚化,iPhone在今年更新了影视灯系列,首先对影视灯的每一个模式做一个说明:
结果上看,第二种补光模式更符合中国人的审美,因为他会在你的脸上补光,让你的面部更加有光泽。轮廓光相信更受欧美人喜欢,轮廓光的意义也在于光影关系的够了。而目前,这两种模式的实用性还是很高的。已经到了,可以使用的地步。而后两者……说实话,无论是技术上,还是审美上都比较难接受。但,apple最近官方po出了这样一组图片:
不出意外,应该是这个模式拍摄的,所以,限制我们的真的是我们的想象力。
需要说明的是,即使你拍摄完成,也可以进行调整,更换其他模式。这一点,我一直很喜欢,iPhone的内置调整都有重来的机会。
其实,某种意义上,我觉得这次的人像模式新加入的特性我非常喜欢。也许它现在还不够好,但是等到成熟的那一天,就是人工智能和摄影的结合,目前看这种结合只能在手机上实现,而传统的相机厂商们还在憋他们的画质。至少,iPhone让我们瞥了一眼,人工智能对于未来的摄影可以做什么。​
3.live photo能做的比你想的更多
说到live photo安卓用户们一定是激动的,因为他们觉得这不就是GIF吗,我们安卓早就有了。但需要说明的是,live
photo和GIF完全不是一个概念。因为Live photo是一种拍摄理念,Gif不过是一种文件格式。
我曾经分享到这样一个故事,和逝去的老人拍过一张照片,偶然间发现是一张live
photo,发现在拍摄的过程中,本来严肃的老人突然开心的笑了一下。这也是我心里关于科技和人文关怀上佳的案例。不信,你现在可以去找到相册里自己所有的live
photo,依次看一下哪些拍照前后的瞬间,一定有很多画面你都会感动。(也可能是爆笑)所以,iPhone live
photo的本质是希望帮我们在拍摄照片的一瞬间,不仅仅能够留住一个瞬间,而是一段记忆。(这也是Apple的魅力所在)
当然也可以是一些有趣的创作,如下面这张:
​所以,live photo绝不仅仅是一个像GIF的东西。
11里,Apple对live进行了一次重大升级,添加了几项重要功能。主要可以分为两个类别,一个是播放模式的选择:
来回播放和循环播放。我用一个案例展示一下两种模式的不同区别。
这两个模式,可玩性还是很高的,大家可以无限制发挥自己的脑洞创造有意思的画面。
第二个,也是我自己的最喜欢的长曝光模式。
要说明的是,iPhone
的内置长曝光模式来的有点晚,很多安卓主打拍照的手机早就有了这个模式(但其实,iPhone只要下一个软件就够了)。什么是长曝光模式呢?
在相机摄影上,慢门摄影可以带来很多独特的视觉效果,例如下面我拍摄的溪水:
​但是,这需要减光镜。但这种丝绸般的水流效果,也可以通过多张合成的形式。所以,手机也通过这种方式拍出长曝光的丝绸效果。原理不再提,你只要知道,这个模式可以让动态的如水流,云彩等模糊。
​但,模糊的也不仅仅只是水流,只要你开脑洞,还有很多玩法,比如转动的雨伞:
​需要注意的是,尽量保证拍摄的瞬间不要画面抖动,不然合成效果会很差。有一个三脚架,那是最好不过(即使相机拍摄,也需要三脚架)
4.什么又是HDR功能?
HDR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是摄影的热门词汇了。一些摄影小白,一听HDR就一定会觉得高大上。但实际上,HDR远没有大家想的那么神秘。HDR是高动态范围的缩写,这项技术本质上是解决相机的动态范围的。简单来说,我们在使用相机拍摄的时候,一定会遇到一些大光比场景,最明显的就是你背对着阳光的时候,脸清楚了阳光就过曝了,而阳光准了,脸又是一片黑。这就是因为,相机的宽容度不能够同时记录画面中的最亮和最暗。这个时候,HDR就应运而生了。你不是一张解决不了吗,那我多拍几张,然后只选择正确的部分合成在一起。
的内置HDR功能很强大,自动HDR会根据场景情况进行匹配,需要的时候自动开启HDR。如果,没有识别,我们也可以强制打开.
一个小建议是,HDR并不是用了就是好,有的时候拍照不是每一个部分都看得见,好的光影关系更重要。
5.需要驾驭的闪光灯。
几乎在任何的手机摄影里面,闪光灯似乎并不是经常被提到的一点。这是因为,即使是一些入门的数码相机的机顶闪光灯,在实际使用中也不常用。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在取景正前方的直接闪光拍出的一片惨白,实在是不能接受。回到手机这里,更是如此,我相信大家一定宁可忍受没有闪光灯的低画质,也不用闪光灯。
但其实,闪光灯也有很多用处,最直接的就是补光:​
上面这张照片,就是通过另一只手机的闪光灯(手电筒功能)补光在人脸在夜间进行的拍摄。
布光图如下:​
但是在补光过程中要柔和光线。例如,我们可以打开手电筒功能,不要直接照射在被摄物体身上,而是想办法尽可能的反射。比如用一张A4纸放在闪光灯前进行反射,这样光线就会柔和许多。
但是,如果你是iPhone 8和iPhone
X,这个问题就会简单很多。因为iPhone的全新闪光灯技术,可以智能的帮你柔滑光线。关于这项技术,官方是这样描述的:
简单来说,这种技术像极了在专业闪光人像中的“闪烧结合”,这就意味着,闪光灯的使用效率大大提高了,它甚至可以让我们在一些光线环境不好的情况下进行补光,下面两对比图:
​以上两张照片,是我分别使用打开闪光灯和关闭闪光灯的情况下拍摄的照片。可以看到,打开闪光灯的照片画面质量,尤其是姑娘的肤质有着非常好的提高。也正是因为如此,iPhone今天的闪光灯的可用程度大大提高。所以,下次当你遇见人物光线不足的时候
,大胆的打开闪光试一试吧。
6.全景模式能做的比你想象的更多
全景模式是在拍摄风光中最常见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可以给我们更加广阔的技巧。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全景模式因为本质上是多张照片的拼接,所以你的画面中一旦有运动物体,很有可能就会造成穿帮的情况。所以,在拍摄全景模式时,需要注意:
(1)尽可能的保证手机的稳定,根据手机水平线指引移动
(2.)避开画面中的移动物体
(3)一定要一镜到底,不要回头。
但其实,全景模式除了拍摄风光,其实还有很多创意用法,这里主要讲两个例子:
(1)向上全景模式,更广阔的空间。
正常情况下,我们都是水平移动拍摄全景模式的,但是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完全可以向上竖着拍摄。这样更能营造非常强烈的空间感,例如下面的这一张照片:
(2)利用全景模式特性,拍摄创意人像。
由于全景模式扫到的范围特别广,因此我们可以拍摄如下图的创意人像,这样就可以在画面里找到很多个自己:​
​具体操作方法见视频教程:
7.手机影片入门拍摄
iPhone的影片拍摄功能太强大了,强大到他已经足够让你拍摄一部非常棒的影片了。单单是纸面上的参数,都已经用强无敌来形容。在如今Vlog红得发紫的今天,一部
iPhone也许就是你的起点。但是,影片拍摄功能往往都是被大家忽略的,这种忽略是因为很多人了解照片,但是不了解影片。
所以,在具体讲解iPhone 的拍摄之前,我们先简单的进行一些关于影片知识的小科普,我尽量用最通俗的语言进行解释。
我们都知道动画片,是一张张图画起来,然后连续播放,这样看起来人物就是动的。其实对于影片而言,就是动起来的照片。由于人眼的视觉暂留,基本上每秒钟播放20张连续的照片你就会觉得是视频,而不是照片了,与此同时每秒钟播放的画面越多,画面就越流畅。那么,影片有一些核心的参数,例如分辨率和帧速率。
分辨率就是画面的清晰程度,类似于照片的像素。720P 1080P
以及4K就是分辨率的提升,目前国内各个视频平台主流都是1080P,但是近几年4K视频已经发展迅速。
而第二个重要参数就是帧速率,简单来说就是每秒钟播放多少个图片,30P就是每秒钟播放30张。一般来说,每秒钟30张足够流畅了,而iPhone8以后4K视频,都已经支持到60P,这是很多专业相机都不能做到的。
那除了,更加流畅,高帧率还有什么用吗?当然要,这就是可以慢速回放。例如本来一秒30P,那我慢速为两秒就是每秒15P,这样画面就不会流畅。而iPhone的1080P,帧速率是240P最高,那这意味着,你拍摄的一秒的视频,可以放慢十倍依然流畅。这就是iPhone的慢动作。而如果,我把这些连续的帧,按照规律抽取一些,在让他们每秒24帧播放,是什么效果呢?对,就是像快进一样的延时拍摄。
以上的所有参数都是可以调节的,具体的方法可以见下面的动图:
那么,这就是iPhone 影片的三个核心功能:正常的4K视频拍摄,P的慢动作以及1080P的延时摄影。
至于,正常的影片拍摄,没什么好说的。你只要知道,在视频拍摄中防抖非常重要,而目前iPhone的4K视频防抖非常好,只要你有意识的保证稳定,完全可以拍出上佳的4K视频。需要注意的是,在视频拍摄时候我们也可以锁定对焦和曝光。
那说到慢动作,就更有意思了,我经常会使用慢动作拍摄一些画面,如下面:
我们可以看到,慢动作可以给我们完全不一样的视觉感受。尤其是在记录小孩子的一些精彩瞬间的时候,妈妈们完全可以采用这种方法。你可以寻找身边很多快速运动的物体,让他们慢下来,也许就会有不一样的效果。
关于1080P的延时摄影。
其实,在以前专业的延时摄影是一种非常麻烦的事情。首先,拍摄者要找到机位以后通过相机快门线连续拍摄多张照片,然后再回到数码暗房里把这些照片合成为延时视频。可以说是非常耗时耗力的一项工作,对很多摄影学习者来说有一定的门槛。
但是在iPhone
加入这项功能以后,完全就不一样了,下面是一些我使用延时摄影拍摄的短片:
可以看到,这又是一种完全不同于慢动作的视觉感受,会有明显时光穿梭之感。
那关于延时摄影,有几个建议:
1.选择好取景和拍摄时机,画面中有静有动,效果更佳。拍摄时长取决于景物本身,例如云彩动的快你就可以拍的时间短一点,如果云彩动的满你就拍摄的时长多一点。
2.一定要保持画面的稳定,延时摄影会放大手机的抖动,所以最好使用手机三脚架。想让你的手纹丝不动几分钟有点难。
3.一定要锁定曝光和对焦,因为延时拍摄最怕的就是闪烁,因为有的时候相机会给出画面不同的曝光值,就会忽明忽暗。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只要像拍照的时候一样,锁定对焦和曝光即可。
以上,就是iPhone拍摄影片的基本要点。如果你希望视频的更多进阶知识,在以后的文章会详细为大家提到。
8.iPhone 的内置调节—被忽略的强大
我经常会被问到,你修图用什么软件?或者你用的什么滤镜?首先要说明的是,很多人太看重修图了,觉得修图才是一张照片好看的核心,但其实并非如此。一张好的照片是前期拍摄和后期修饰的结果,二者缺一不可。随着IOS这几年的进步,连Apple的Mac的照片功能都集合了非常强大的照片修饰功能。而这些修饰工具往往被用户所忽略。
iPhone的修饰分为三个部分:
(1)剪裁部分
提供各种各样的构图比例,其中自动纠正水平和垂直的功能很贴心和人性化。具体功能如下图:
​(2)滤镜部分
在IOS11更新以后,iPhone也对自己的滤镜进行了一次更新。其实在IOS
11之前我也会经常使用iPhone内置的滤镜,尤其是这个黑白和铬黄这两个滤镜。黑白的反差控制的非常棒,影调也十分细腻,远胜于其他的各种滤镜APP。在全新的滤镜里鲜明色滤镜非常适合一些食物拍摄,能让食物看起来更有食欲。
反差色滤镜整体的色调属于典型的低调风格,给人以非常安静的感觉。
最后的黑白也是最为推荐的了,无论是反差和影调都给人以非常高级的享受。所以很多时候,我非常喜欢打开黑白滤镜,在进行拍摄,彷佛就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最重要的是,iPhone 的滤镜都是可以进行再次更改的。你第一次用了这个滤镜,过些天不喜欢了
,只要我们回到相册里进行更改就好了。(同理,你以前拍的照片也可以试一试全新的滤镜)
(3)参数调节部分
iPhone拍摄最享受的就是照片的科学管理,你不不仅仅可以拍摄到美好的照片,还能对他们快速的修饰。苹果自带的修饰工具,基本包含了照片基本修饰的所有功能。
第一部分是曝光,也就是光效:
在这里你可以控制照片的的明暗,反差,褪色等等。唯一需要说明的可能是这个黑点,其实你只要理解为黑色的纯净度的感觉就可以,或者说类似于VSCO上的褪色效果。
第二部分是颜色
在这里你可以调节饱和度以及色温(就是色偏),这里要着重强调一下这个对比度,这里对比度和第一部分曝光的对比度完全不同。这里是色彩的对比度,你会发现调节后色彩更加鲜明。这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项功能。
​第三部分是黑白
​简单来说,就是把你的照片变为黑白照片。我自己非常喜欢使用iPhone内置的黑白功能把彩色照片转换为黑白。通过几个参数的调节,我们很快就可以获得一幅非常有氛围和影调的黑白大作。强烈推荐
最后还有一个定时时拍摄没有说,很简单,就是按下快门几秒钟进行拍摄,用来拍摄合影的。但是,这项功能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就是可以代替快门线,防止拍摄时候的抖动。例如我们晚上按快门会导致机身抖动,糊照片。这个时候,设置为3秒拍摄,就可以完美避免这个问题。
还有一个隐藏的功能,当我们从上往下拍摄,尤其是拍摄桌子的物体的时候。屏幕上会出现两个十字交叉点,这两个点就是水平指示。当两个十字重合的时候,说明你的手机已经和桌面平行,可以说非常的贴心了。
以上,就是几乎所有iPhone内置相机的基本功能。当你掌握了以上所有的内容以后,相信你一定会对使用iPhone有了全新的认识。
最后,总有人问我,什么什么手机拍照最好,或者说为什么要用手机拍照,而不是画质更好的相机。
我想,拍摄在这个图像技术成为生活中一部分的年代,一部好相机的定义可能也许不是顶级的画质,而是一个神奇的小盒子,当我需要它为我记录下某一段光影的时候,它就在我手上,这就是iPhone对我们的意义。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相机闪光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