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公司给驾驶员不是被保险人拍照是为了什么

遇到交通事故要自行拍照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遇到交通事故要自行拍照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小方方的回答(93票)】:谢邀。车险事故定损时对于车辆定损拍照是有要求的。第一是照片需要反映出事故的前因后果,车险现场车辆位置,第二是损毁细节必须注重到,第三是如果有时间参照物最好能拿出来(譬如当天报纸)。目前国内大一点的城市交通运输部门和保监局都会与保险公司商量出一个《轻微道路事故快速处理办法》,要求各地保险公司对于不涉及人伤,损失金额10000元以下的事故快速处理,比如北京就是拍完照车往路边停等待处理。保险公司定损以交警部门或车主拍照为准。根据不同事故类型,拍照技巧如下:1、追尾事故,变道碰擦事故。这类型的事故需要至少拍三张照片,一张车头,一张车尾,一张碰撞处局部照片,车头的那张需要把两车全貌,车辆牌照之类的拍好,地上的交通线都拍出来(用以界定责任),车尾一样。2、发生在十字路口,转盘,高架之类的需要最少拍五张照片,分别是第1点中的三张加上路口两车的位置情况四个方向拍上几张,如果来得及,能把红绿灯情况能涵盖进去最好。大致如上,现在都是数码照片,手机拍的,就不要吝啬多卡擦几张吧,当然按照上面的要求拍,主要是通过照片能反映出责任在谁就好了!对了,先报交警和保险公司,然后拍照!如果交警要求拖到旁边,保险公司查勘没有到的情况下,给保险公司电话,告知交警现在拖车,现场无法保留,责任以交警界定为准,照片只能以咱们手里的为准!好了,妥妥的了!安全驾驶第一,买保险只是预防万一,不要因为有保险就不顾交通规则,拿自己生命开玩笑,切记切记!【隋剑峰的回答(7票)】:搬一下我辖区内轻微事故自勘快处的流程=================================================================尊敬的驾驶员朋友您好!满足以下情形的轻微,可以适用自助勘察快速处理:1. 事故发生时间为早7时至晚19时之间的;2. 是机动车之间发生碰撞,未与非机动车、行人、建筑物、公共设施等发生碰撞的;3. 未造成人员伤亡和车外财产损失的;4. 双方车辆均可以继续行驶的;5. 双方车辆损失均在2000元以下的;6. 双方均对另外一方车辆驾驶人无疑义,且双方驾驶人均没有饮酒嫌疑的;7. 双方驾驶证、行驶证均齐全有效的;8. 双方车辆均投保道路交通强制保险且都在生效期限内的;9. 双方当事人对事故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请双方当事人仔细阅读以上九种情形,若全部符合以上九种情形且双方当事人均愿意进行自助勘察快速处理的,请根据服务指南(见下一文章)的引导进行现场勘察。注意!适用轻微事故自助勘察快速处理的,应当保证交通事故客观发生,本人信息真实有效,双方均愿按照规定前方海南交警大队接受处理!对故意制造或虚构事故骗取保险赔款的,保险公司不承担赔偿责任。由公安机关对骗保嫌疑人依法惩处!未提供真实资料、撤离现场后未按规定前往海南交警大队接受处理的,将按照交通肇事逃逸案件立案处理!一、双方当事人应开启危险警报闪光灯,相互查验并交换机动车驾驶证、行驶证和保险凭证,并相互检验对方是否有饮酒、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麻醉药品嫌疑。二、利用手机、相机等工具按照以下示例图片要求进行拍照或录像:1. 从不同方向对现场的概览进行多次照相,要能反映出道路交通事故现场的全貌及肇事车辆之间的位置关系。现场概览照相示例(由西向东拍摄)现场概览照相示例(由东向西拍摄)现场概览照相示例(由北向南拍摄)2. 对车辆损坏部位进行照相,要能反映出车辆损坏部位的具体位置与破损形态,可以由远及近多次照相。损坏部位照相示例(远照)损坏部位照相示例(近照)损坏部位照相示例3. 对车辆识别代码进行照相(在驾驶位置工作台上方),要求字符清晰可辨识。蓝车识别代码照相示例白车识别代码照相示例4. 对双方当事人驾驶证、行驶证及保险凭证进行照相,应当垂直与证件拍摄,拍摄的证件内容要清晰可辨识。蓝车行驶证及驾驶人驾驶证照相示例蓝车行驶证及驾驶人驾驶证照相示例蓝车保险凭证照相示例白车保险凭证照相示例三、现场自行勘察完毕后,应当迅速撤离现场,将车辆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点并向保险公司报案。四、双方当事人在自己保险公司的引导下办理定损理赔事宜,若需要交警队出具事故责任认定的,请双方将自己的姓名、车号、联系方式、保险报案号以及现场拍摄的相片发送至本服务号,并在两个工作日内到海南交警大队接受事故处理。五、双方当事人在现场自助勘察的过程中有任何疑问,可以报警在民警的电话指导下完成自助勘察。发生轻微交通事故,适用自助勘察快速处理的,双方当事人应当按照以下规定确定事故责任。一方当事人有以下行为,另一方当事人无以下行为的,有以下行为的一方承担全部责任;双方当事人均有或均无以下行为的,双方当事人承担同等责任。(一)行车未保持安全车距追尾碰撞他人车辆的;(二)逆行碰撞他人车辆的;(三)倒车未保证安全碰撞他人车辆的;(四)溜车碰撞他人车辆的;(五)开关车门影响他人车辆正常行驶的;(六)违反超车规定碰撞他人车辆的;(七)违反交通信号指示碰撞他人车辆的;(八)违反让行规定碰撞他人车辆的。【高明敏的回答(3票)】:1.车牌号,前后左右的四十五度处拍全身。 2.损害的位置放大特写,单独拍照3.出险现场环境拍照。(重中之重)银行卡,身份证,行驶证,驾驶证(行车时驾驶员的驾驶证)传给理赔员具体如何拍照。稍后传照片【不问梵尘的回答(2票)】:谢邀,交通事故的处理方式总体来说,有两种:第一种:经交处理,通过交警来判定事故责任,并且有交警开具正规的盖章责任认定书,第二种:双方快速处理,事故痕迹清楚,责任明确,没有人伤物损的情况下,为了尽快解决事故,避免占道影响交通,可以在符合当地交管局相关规定的情况下,自行处理,填写快速处理协议。针对第一种情况:请记住一点,如果你的车根据规定是无责的,那么拍照是次要的!重要的是,不允许两辆车移动位置!至于为什么。。。中国的交通法规属于。。。。怎么说呢,客观条件性的法规,完全不考虑主观原因,举例说明:同向三车道,您的车在中间车道,右边车道有个车强行并线,于是你很机灵,很风骚,很惬意的微微向右偏了一下,结果,TM的,您左边车道居然有个司机开车睡着了,完全没看到你,撞到你了。又很不辛,你的车轮微微碾压了一下路上的各种虚线实线点化线,那么,您的全责妥妥的,没跑了。虽然您右边的司机和您左边的司机都犯了错,而你主观上确实无辜的。呵呵,记得我说的,客观条件性法规。那这个例子和不移动位置有什么关系呢?其实是一个反面的例子。如果你,以及撞你车的瞌睡虫怎么撞的怎么停着,不移动位置,交警来了,妥妥的你压线,他无责。但是,如果你抖个机灵,耍个鸡贼,在交警来之前,积极主动的和对方协商,把俩车挪到路边了。。。。。呵呵,您的车损失在后,他的车损失在前。你可以和交警说:“警察叔叔,就是这个人!他追尾撞我了!!!!”事实清楚,责任明确,他全责妥妥的。当然实际操作中,还是有很多限制的。具体如何操作,咱们不能在这里说的太细。靠脑补吧。针对第二种情况:因为无需交警,因此责任认定靠的是自觉,如果已经有一方承认全责了,那么赶紧把快速处理给填了,然后在拍照片。拍摄需要注意什么呢?1:双方车的车牌(废话。。。)2:双方车的远观照(大约距离车辆2~3米左右,拍摄时,需要包括至少一方的车牌照。从两辆车的两个对角拍摄,保证每个角度保证一个不同的车牌号)。远观照中最好还能体现全责的推定的原因(比如追尾,比如有车辆压线,比如有车辆处在转弯状态,比如其他等等等)。3:事故发生地段的路况:包括,但不限于:是否有摄像头?是否有路边店(可以提供目击者)?4:碰撞后双方的损失情况:漆面损失各几幅?配件凹陷变形严重程度?易碎配件是否破损(大灯,玻璃,反光镜)?底盘下是否存在漏液现象(漏油还是漏水)?5:。。。。。拍拍风景看看天?割一下其实上面说的,是比较常见的双方事故。还有一些事故是单方的事故(车辆碰撞墙,树,墩子,石头,骑上了马路牙子等等等),这种事故因为责任不存在争议,事实上,拍摄照片的异议不大,建议直接向保险公司报案,让定损员来为你照相来。再割一下还有一种事故:存在人伤物损(比如撞到了莫名倒地的老爷爷老奶奶,猛然窜出的熊孩子,横穿马路的非机动车,以及。。。。各种飞禽走兽)这些都是需要报交警的。一般来说你也拍不到现场情况,(人会移动,动物们嘛。。。。呵呵)主要就是拍摄一下周围环境,能否证明可找到目击者或者摄像头的照片是最有用的。以上,赶在下班以前,处理一辆撞死一头野猪的S8的过程中偷懒所写。大概也不是很全面吧。等想起来了再补充吧。刚答完就想起来漏了啥。。。。。千万记得拍摄对方的行驶本,驾驶本,以及保单啊!!!【徐薇薇的回答(1票)】:【注意自身安全,不要为了拍照酿成二次事故。】照片主要包括:能看出事故概况的全景照片,需要拍摄到出险车辆的车牌号、路面指示等等,这样可以判断事故责任情况。可吻合的物损细部,比如双方车辆前后刮擦,需要拍摄前车尾及后车头部位。车辆需要连同车牌号一起摄入。如果不放心,可多拍几张。没什么特别的技巧的。暂时想到这些。【不要长时间占据主要行车路面,尽快移车吧。】【杨阳的回答(0票)】:竟然被邀请了,感动个。这个主要看干什么用了。追尾前后拍带车牌,远景带参照,最好有时间。其他事故原地等交警,对方讲道义不拍也成,不讲道义拍了白拍。【派大星的回答(0票)】:我只说一点,在没有明确的路面标示的道路上,尽可能留下事发点与路基的距离,是判定谁占道,责任划分的重要依据【南山喃的回答(0票)】:作为一个车险查勘员,大概可以给您讲一下。首先说单方事故,刮碰以后尽量不要在挪动车子了,赶紧给保险公司打电话,跟查勘员联系,告知车辆损失情况,如果确定损失轻微,可以自行拍照,那就可以了,尽量不要撞后离开现场,否则很容易有免赔的。照相,例如刮到前部分,请在车后方五米左右拍摄全景,包含整个车,整个事故现场全貌,然后由远及近两三米来一张,可以看清车牌,然后车子前方开始照,距离碰撞位置两米左右拍一张,大概知道撞得是什么,然后由远及近,能够在照片真实反映是装的究竟是什么,不要吝啬内存,多来几张,然后挪动车子,继续拍摄车辆损失位置,还有碰撞的固定物,比如墙,墙上应该有你车的油漆,ok,走人,跟保险公司预约,去哪里定损,见到定损员提供行驶证驾驶证被保险人身份证银行卡,还有你的照片。至于双方事故,也是第一时间联系保险公司,接下来初步判定事故责任,追尾啊,刮停放车啊,倒车啊这种常见的事故责任非常明确,按照上边单方事故的方法照就可以,注意双方车牌都要照清楚。如果两车都是路上跑的,看看是谁跨线了,或者反向行驶等。如果这样就商量下,责任商量好了就照相,在两车前方五米左右拍摄事故全貌,两车行驶方面,路面的划线情况,然后由远及近,刮擦位置等。。。两车挪到路边,仔细照一下两车的损失情况。最好还要照下对方的证件,包括交强险保单,涉及一个无责代赔情况。最后商量定损事宜就可以了。【陈贝特的回答(0票)】:反正拍照不用钱,多角度多方位拍好就行了。我要提的是——注意安全!!!!拍照的时候一定小心不要被撞了!!!稳!狠!准!
发表评论:
馆藏&55103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为什么它可以比出租车便宜?关于Uber你可能并不知道的事
【IT时代网、IT时代周刊编者按】这家成立六年、估值从零到410亿美元的公司,超越了人类商业史里所有私人公司的估值增长速度。而和它在中国广受欢迎、几乎一边倒的舆论支持不同,Uber在硅谷饱受争议。而几乎在每一个国家,都有大量对Uber的抵制、诉讼和管制上演。关于Uber,你可能并不知道的事有这些。中国有个犹太人背景的风险投资基金(VC),在香港金钟的狭小总部里摆放着和各地领导合影的照片。这个基金的募资策略里,地方政府的母基金(FOF)是他的主要有限合伙人(LP)来源之一。外国人在中国做生意,已经不再像十几年前那样,莽莽撞撞,“不通国情”,比如ebay和yahoo场。各类PR公司提供在中国做生意的公关方案,扎克伯克也穿着西装和大大们谈笑风生。Uber中国无疑有一个非常棒的PR团队。他把自己的全球核心业务UberX和UberPop改名为人民优步,在Uberapp里人民优步的车顶放着一颗五角星,这种话语体系和表征的运用深得中国时代精神。上周,广州工商、公安、交委联合查封广州Uber办公室事件在朋友圈刷屏,大家几乎一边倒的站队支持Uber。这家成立六年、估值从零到410亿美元的公司,超越了人类商业史里所有私人公司的估值增长速度。而和它在中国广受欢迎、几乎一边倒的舆论支持不同,Uber在硅谷饱受争议,Peter Thiel尽管也以Benchmark基金的LP身份间接投资了Uber,但在评价Uber时他用了一句“ethically challenged”(道德存疑)。而几乎在每一个国家,都有大量对Uber的抵制、诉讼和管制上演。我厌倦了一边倒式的站队,这和“让五仁月饼滚出月饼界”并不一样,当我们谈论Uber,我们可能在谈论商业模式、科技也可能在谈论公共政策、垄断和政府职责,下文就试图给大家讲讲一个不一样的Uber。1.Uber究竟是什么2008年冬天,Kalanick和Uber的另一个联合创始人Garrett Camp,在巴黎开科技会议,两人在寒冷的冬夜却打不到一辆车,这成了Uber的开端,而Uber核心理念也来自于此:不管什么情况都能帮你快速的叫到车。最初Uber叫做Uber Cab(优步出租车),从产品名字也可以看出,Kalanick当时对Uber的定位也摇摆不清。在旧金山,他们雇佣了几个司机,做了个app就赤脚上路。虽然低调的很,看起来也很山寨,但他们还是收到了旧金山交通局的禁令,原因?名字里有个Cab。在美国做出租车生意和世界上大部分国家一样,遵循特许经营模式,政府有偿或者无偿提供限量许可执照(medallion),而只有有执照的才能在路上接客,否则都算作非法营运。一张纽约市区的许可执照在二级市场上售价80万美元,那些来自第三世界国家的新移民司机哪里买得起,于是他们就通过出租车公司租赁牌照,每个月也会付"份子钱"。是的,即使在美国他们也要付份子钱。Kalanick从小小的挫败里发现,自己当然不能做出租车生意,至少不能明目张胆管自己叫优步出租车,于是他想到了一个妙招,说Uber只是一个平台,连接司机和乘客,我在Uber主要做的事情是让司机提供搭车(ride sharing)服务。这样就从监管里切开了小口子。Uber在全球主要有两种服务,一种是豪车专车服务,也就是Uber Black。在中国、美国、欧洲都存在,并且在受到管制最多的德国和韩国,Uber Black依然保留下来,原因,在于UberBlack一般都和当地租赁公司合作,而司机则来自于第三方劳务派遣。这和国内的一号和滴滴专车模式几乎一样,租赁公司的道路运营许可让一切看起来合理合法。Uber Black价格很贵,大部分情况下是出租的2-5倍。如果你去拉斯维加斯,就会见到赌场外经常停着豪华礼宾车(Limo),身材健硕的司机开门,长腿美妞们和大佬鱼贯而下。然而,豪车专车市场毕竟小,除了商务市场,谁会有事没事点个豪车呀,这也无法支撑Uber目前的超高估值。况且Uber的愿景是让你在什么情况下都能叫到车。租赁公司有限的几辆豪车显然不是解决之道。而事实上,对于Uber来说,Uber Black只不过是它用来拓展新城市的障眼法。通常的做法是,进入一个新的城市,先开通Uber Black服务让一切看起来合理合法,再推出Uber的核心业务。这个业务在美国叫UberX,在欧洲叫UberPop,而在中国则叫做“人民优步”。而这个业务里的司机,全是个体户,司机开着自己的车,来给你提供服务,用通俗的语言来说,就是个找黑车个体户司机的平台。而Uber自称这是非盈利的搭车服务(RideSharing)。这不得不赞叹Uber的运营能力和策略,悄悄的进村,打枪的不要。暗渡陈仓,避开监管。而Uber每到一个城市,通过早期对司机大量补贴吸引司机加入,迅速构建了黑车帝国,Kalanick在接受WSJ(华尔街日报)采访时说,“在这种情况下,你感觉自己是城市之王。”如果你搜索百度关键词指数,会发现”Uber”这个词在3月以后指数猛涨,这正是他们在中国疯狂补贴烧钱的时候,一方面培育用户习惯,另一方面补贴司机。所以,当你问起身边人为什么支持Uber时,最常见的回答是便宜。而便宜,则是人民优步产品的核心竞争力。这个如此接地气的名字,正在用中国式的方式占领中国。人民优步的培训异常简单,而一次培训大多数时候是围绕着如何规避运管盘问展开的。然而不管Uber用Ride Sharing还是拼车或者公益的名称来包裹和定义这个产品,这本质上就是Uber的核心业务,Uber本身构建了一个庞大的出租车公司,和其他出租车公司一样,Uber也收份子钱,唯一不同,你所有的单子全部来自Uber司机端软件。在司机端app,你没法看到乘客究竟要去哪儿,这种故意的产品设计,降低了出租车司机的拒载率,大部分司机接客并不是为了顺风搭人,事实上谋生是他们的主要动力。Kalanick说,在纽约只要你每周干50小时,就能年入9万美元。这是Uber常用的公关手段,描述大饼,吸引司机加入,这个数据当然有水分,只能在Uber刚进入新城市的头几个月做到,但Uber确实提供了很多工作机会,当然关于司机薪酬又是另一个问题了。依靠着个体户的导入,用补贴杀开市场,凶猛的战略下,Uber已经杀入了57个国家。2.Uber的文化Uber的公司文化以凶猛(aggressive)和对抗著称,它把旧金山市场街总部的会议室叫做作战室(war room),忽视大部分国家的禁令,即使在多个国家被查封也我行我素(唯一乖乖停止运营UberPop的是德国),这大概和创始人Travis Kalanick曾经被好莱坞告到破产有关。他从UCLA计算机系辍学以后创立了一家种子搜索引擎和P2P分享公司,和napster一样,新技术碰上旧时代,版权方的牛逼律师就能让你倾家荡产。Kalanick30岁创业做Uber时,还住在父母家里,按照现在的话说,丫就是一美国屌丝。他Twitter头像曾经是安兰德,这个女人可能是上世纪美国思想界最有影响力的女性,而她核心观点里有一条,自私自利是最道德的行为。(altruism is the root of all evil, self-interest is the only good. 无私是万恶之源,自私是唯一的善行。)Uber来到中国时,也把它的凶猛带到了中国。从把全球主力业务UberX改名为人民优步在中国推广可见一斑。安兰德如果活着,她会是最反对“人民”这个词,某种意义上它暗含着多数人暴政。强调牺牲和利她往往是暴政的开端。而在上周广州查封事件后,Uber推出了“城市英雄”营销方案,你可以用Uber免费叫车,一毛不花。我收费你抓我,我免费看你还怎么抓。Uber迅速宣布降价促销,而促销代码居然是“检查”。满是跟查封行动对抗的意味。当然Uber给司机多少补贴又是台下的交易了。Uber在中国的城市运营和世界上其他国家一样,通常每个城市都只有少数员工。然而中国的城市规模如此之大,驻马店人口就接近纽约,这意味着你需要招、管理更多的司机,于是Uber中国就不得不雇佣大量实习生。而讽刺的是,通常那些实习生做了很多很棒的工作,但几乎没有薪水。除此之外,Uber还在校园里举办商业大赛,然而当你看到商业大赛的题目时,就会发现这比赛并非为了宣扬公司的文化亦或招募新鲜血液,更像是利用免费的大学生劳动力帮助它拓展市场。商业大赛的初赛居然是为Uber拉客发展新用户,拉的越多越好。而复赛居然是代表Uber慰问当地交警,拍照并发微博软文。当地公司预算有限,也只有剑走偏锋,利用学生做劳力可谓登峰造极。Uber在遇到大多数禁令时都会置之不理,Kalanick认为没有必要浪费时间和政府沟通。这也是Uber虽然广州办公室被查封,但业务依然继续运营的原因。而通常他们的应对之道是,除非法院判决,忽略政府禁令,鼓动人民群众的力量。Uber相当重视公关,目前聘用了160个说客,奥巴马曾经的竞选团队幕僚长David Plouffe也被Kalanick收罗至公司。当城市运管对个体司机开罚单时,Uber通常都会号召该城市市民集体签名请愿,写信给当地议员,并报销司机罚款。因为坐车价格确实低,还是很多乘客愿意做这样的事。在西雅图和华盛顿Uber都组织过类似的请愿活动。Lyft是Uber在美国的竞争对手。面对竞争,Uber也不会手软,虽然采用的方式并不恰当。它派了大量的员工坐Lyft的专车,并鼓动司机换到Uber平台,打Lyft专车并放鸽子。市场推广策略也是如此,有一段时间很多人转载关于Uber成为了约炮新工具的新闻和段子,相同手段,他们也在法国里昂用过,当时的广告里,有一堆丰乳肥臀的模特,而Uber告诉大家,用Uber你就能“打到”她们让她们陪你一天。在硅谷知名女记者Pando创始人Sarah Lacy 写文章抨击这一现象后,Uber的副总Emil Michael居然在内部会议上说,要花100万美元,挖记者黑材料然后搞垮她。当时舆论一片哗然,第一次让Kalanick连发13条twitter道歉。这种精英主义的做派,让Kalanick更倾向于把司机当作工具。他不止一次的在媒体宣称,希望自动驾驶早点实现,这样可以让所有司机都下岗。而欺骗司机的情况也屡次发生,比如给你发短信告诉你来总部拿钱,实际上是为了收走发给你的iPhone。很多早期员工也因为这种过于凶猛和对抗的公司文化而离职,纽约创始团队曾经发生过大规模离职,纽约前总经理Matt Kochman说为了实现公司愿景、推广产品而不管不顾规则太不负责,鼓励司机公开违法也如此。而留下的都是认同公司文化的,也是凶猛(aggressive)的员工。有点像洗粉?不是么。3. 为什么Uber可以比出租车便宜?在这里,我们谈论的是Uber的黑车应招产品:美国的UberX、欧洲的UberPop和中国的“人民优步”。人民优步,在杭州的定价是这样,每公里1.9元,每分钟0.3元,没有起步价,最低消费10元。相比出租车,10元起步价,每公里2.5元,10公里以上每公里3.75元,每等候4分钟2.5元的价格来说低了不少。再加上Uber时不时的折扣促销,便宜成了人民优步的巨大标签。前不久广州查封之后,Uber立即作出回应,人民优步一律七折。而在纽约、波士顿、萨克拉门托,同样的故事也在上演。一些地方每公里只需要0.9美元,这比出租车低不少。为什么Uber可以做到价格如此之低?大西洋周刊记者的一篇调查报告里,Uber所收取的每单服务费在23-28%之间,尽管Uber宣传自己只收20%的服务费,但经常有一些杂费出现在分成账单上。而传统的出租车行业里,根据2013年披露的信息,北京、上海的单班出租车承包费为5000元,双班为8200。而在这些大城市,扣除份子钱、油费、违章罚款、维修保养出租车司机一个月也就能赚6000左右,这还是在司机大幅度提高工作时间的基础上,大部分司机都会超八小时工作并且没有法定假日。每天工作八小时,几乎不可能有太多收入。需要注意Uber的份子钱和出租车公司的份子钱并不是一个概念。Uber所收取的服务费,仅仅提供了司机乘客的撮合信息。Uber的成本极低,份子钱几乎都是Uber的利润。而在出租车公司收的份子钱里,包含了给司机的最低工资和社保,这部分占元人民币。还有汽车折旧费用,在上海,一辆出租车只有5年营运时间,而北京是6年,一辆12万的车,每年的折旧费用为2万。此外还有车辆的保险、年检、计价器GPS安装检测、场租和出租车公司的管理费用以及税金。这些扣除的费用之外,就是是出租车公司的利润。行业协会的数据,通常为8-10%。8000元的份子钱,800的利润。表面上看Uber车费便宜的根本原因是份子钱更少。Uber的典型公关方法是,告诉大家来做司机吧,我能让你赚很多钱。在纽约每天开8小时,一年能赚9万美元,就是他们曾经的广告。要知道全美传统出租车司机的平均薪水仅为3万美元,Uber宣称纽约UberX司机薪水是普通司机的三倍,甚至超过了全美科技行业的平均薪水,后者为87811美元。然而越来越的Uber司机开始抱怨,做Uber司机并不能赚到什么钱。除了交给Uber的份子钱,你还要自己支付社保和纳税、汽油、汽车保险、汽车融资,汽车维护保养、手机话费,扣除这些费用甚至时薪低于法定最低工资,Business insider和纽约时报都有相关的报道,一个新泽西的全职Uber司机,每小时薪酬仅4.5美元,一个菲尼克斯的司机每开一英里仅赚0.3美元。这个收入甚至还没有把车辆折旧计算在内,IRS美国税务局给出的官方参考,每开一英里,车子成本为0.56美元。Quora上有许多Uber司机抱怨,在旧金山,即使每周工作60小时,一年也只能赚7.5万美元。扣掉油费、保险、税金、维护保养费用,只有4万美元净收入。Uber的保险都是司机个人的车险,价格比出租车车险低不少,理论上如果发生车祸,并且处于营运中,保险公司有权拒绝赔偿。此种风险,全由司机承担。在美国叫Uber通常遇上的都是新移民,尤其以印度人、巴基斯坦人居多,他们并没有太多工作的机会,虽然每小时薪酬低,但总好过失业。所以华尔街日报曾经评论,Uber其实是提供了低工资长时间的工作机会。Uber进入新城市时,通常会给司机补贴,比如在中国的发展策略,高峰期给三倍补贴,乘客付10元,司机收到的是30元。反正有了百度的2亿美元,烧钱也是件开心的事。因为初期补贴策略,容易吸引大量司机,杭州的人民优步司机已经有3万人,3倍于出租车,高峰期每天能发展500人,司机发展一个下线送200元人民币,培训室里挤满了人。听起来不错不是么?然而司机的增加势必导致车辆供给的增加,Uber补贴以后的第二个策略就是取消补贴加降价,这时候已经不需要这么多司机了,大量司机不得不竞争有限的订单,总有人会接受降价后的费率。在美国48个城市Uber已经降价了,司机们几次抗议,不情不愿,但毫无办法,理论上,他们都不是Uber的员工,仅仅是个体户而已。对乘客来说,低费率看起来是好事儿,然而这低费率是建立在避税,将用车成本转移给司机、让司机承担低工资的基础之上。在这一点上,Uber和出租车公司没有不同,当然他可能更有效率,扩张的更快。4.Uber的争议问题和广州查封事件Uber存在的争议主要有以下几点:安全性问题。印度新德里的强奸乘客事件(请别问我为什么印度这么多强奸犯),美国芝加哥Uber司机斧头砍乘客事件,巴黎夜总会Uber司机强奸醉酒女士事件,以及旧金山Uber司机除夕夜撞死6岁女童事件。前三者都是Uber司机对乘客的威胁。作为黑车大联盟,实际上Uber已经比传统黑车安全的多。因为注册司机,你需要身份证、电话,在部分地区Uber还承诺会查犯罪记录。在使用Uber时,GPS会记录下该车的轨迹。然而和传统的出租车行业比,Uber对司机的筛选并不严格。在中国,只要你填下姓名车牌信息,甚至不需要驾驶证、行驶证和保险单据,你就能顺利注册成人民优步司机。很多人抱怨Uber司机不认识路,经常来回绕,大量的新手司机让这种情况这难以避免。在美国,从事出租车行业,除了体检、无犯罪记录,还考察过去五年的交通违章情况。纽约的出租车在后座放了小屏幕,上面实时显示出租车的路线,杜绝一切绕路的可能。另外所有的出租车,都有对残疾人的无障碍服务。而Uber和出租车在安全性上最大的差异在于保险。个人车险和营运车险千差万别,你坐上人民优步,得不到任何保险,除非你指望出了车祸司机能把保险公司的定损员给糊弄过去,我相信在中国,很多人也是这么干的。美国的UberX最早也如此,指望私人车险能蒙混过关,但车险公司Geico、Allsate、State Farm纷纷表示我们不愿意做冤大头,多方压力下Uber这才掏钱给这些车上了保险,而且这保险仅仅是车上有乘客时有效,当你开车接客出车祸时,比如之前我提到旧金山司机撞死6岁华裔小朋友事件里,Uber只会拍拍屁股走人。那个悲剧事件中的司机正面临过失杀人罪的指控。合法性问题。这是Uber在全球受到封杀的最主要原因。不管在本土美国,还是在欧洲南美,Uber一进入,当地运管都会迅速行动,开出罚单,理由都是同一个,非法营运。不管巴西运管罚800美元,澳洲运管罚3000美元,美国运管罚500美元,Uber都会在第一时间非常强硬的回应,给司机全额报销罚款。只有在德国,当法官判定如果继续有违规运营情况一次罚款25万欧元时,Uber才声明停止业务。广州查封事件只是全球化针对Uber抗议浪潮的一小部分。中国舆论都说你怎么能钓鱼执法呢,而事实上钓鱼执法(sting operation)在全世界都被用来作为打击犯罪的有效手段。钓鱼执法和构陷执法(entrapment)有本质区别,后者引诱人犯罪,属违规执法操作。Uber作为搅局者,搅动了传统的出租车行业利益链条,在美国纽约,一块出租车牌照的价格已经从100万美元降到了80万美元。它受到的质疑、争议和管制几乎是必然的,而它对抗性的态度也在其中推波助澜。动态定价问题。几年前在波士顿,Uber通过研究数据发现,每周五周六凌晨都会有大量人叫车,而能服务的车又很少,这个时间年轻人刚刚准备从酒吧或是朋友聚会离开准备回家,而司机早早就收工回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Uber开发了动态定价系统,叫车的价格随着需求供给匹配程度的变化而变化。在需求旺盛而供给不足时,提高车费,这提升了司机的积极性,更多的车出现在街头愿意接客。下图就是Uber动态定价的一个简单模式。这个模式在经济学上看起来无懈可击,并且算法是实时,几乎是最有效率的方式。然而我们这个世界远比几个nerd弄出的模型和供需杠杆复杂。你去参加个新年跨年,结束了想打个车,发现价格翻了几倍,跑去参加个音乐节,起步价又是几倍。这个模式,和现在停在街头的出租车不打表一口价又有什么区别?坐这类出租车你还能讨价还价,而一不小心点了Uber,那扣掉的费用会让你吃惊。下图是个美国小姑娘,在自己生日派对结束后打车回家,结果一看账单给吓坏了。对她来说,故事的结局是幸运的,众筹站gofundme上的网友纷纷解囊,帮她买单。如果这些还算能理解,那么以下情况,会让用户对Uber嗤之以鼻。13年12月纽约暴风雪,Uber费用一下子涨到8倍以上,而去年12月悉尼人质事件里,周边地区的打车费提高了四倍。美国、澳洲网友纷纷在twitter上表示Uber发国难财。在经济逻辑上,动态定价堪称完美,考虑到现实世界的各种突发情况,Uber必须做一些妥协。5.Uber的估值这么高合理么?根据crunchbase的数据,Uber的估值在E轮融资后已经高达410亿美元。而上一轮融资的估值是182亿美元,再上一轮则是38亿美元。这是人类历史上私有公司估值增长最快速的例子。举几个例子类比,它已经超越了260亿市值的特斯拉、168亿市值的索尼、184亿美元的万豪酒店集团。目前泄露出来的数据,Uber的14年净营收为20亿美元,13年2.13亿美元,差不多一年时间翻十倍,势头凶猛。然而目前的Uber,虽然推出了一键呼叫直升飞机、在杭州西湖叫游船等业务,但这些都尚算营销噱头。主力业务,还是类出租车公司的撮合、匹配加提成。全球出租车市场总年收入约为1000亿美元,年增长2-3%,增长幅度有限。单存把Uber定义为一家巨型创新出租车公司没法维持410亿美元的高估值。在一定程度上,Uber的估值要靠更多的故事支撑。Uber多次强调自己并不仅仅是一家汽车服务公司,它也是个物流公司,将人或物件来回运送,送你的孩子去读书,帮你从机场接父母,喝酒的时候送你回家,也许还能帮你把现金存进银行。它在未来也可以是个无人驾驶车公司,在匹兹堡CMU(卡耐基梅隆大学),谷歌已经和Uber在联合研发无人驾驶技术。它认为自己改变了汽车使用和拥有的模式,在未来你不需要买车,叫Uber就足够了。它也可以利用自己的效率和平台,在偏远地区也建立起出租车队来,而传统的出租车在这些地方因为规模经济问题并不存在。故事很美好,现实很残酷。曾经风光无限十亿美元俱乐部成员fab,不久前以1500万美元价格被并购。高估值下,Uber只有往前一条路。很多年前Kalanick曾经被全美电影协会、唱片产业协会和音乐出版商协会起诉,导致公司破产清算。再一次,Uber又在全世界不断挑战法律的边界,在越来越多的硅谷人喜欢把熊彼特的“disrupt”(颠覆性)挂在嘴边时,我们必须审慎的衡量新技术对这个世界的影响。【IT时代网、IT时代周刊编后】说了这么多,Uber还未完全适应水土的中国,该如何应对呢?可以确定的是,Uber在针对中国市场的特殊情况,应该依法走完营业执照办理流程,遵守中国市场的游戏规则,与政府部门、广大车主和乘客进行充分沟通,共同寻求解决之道,才能拿到中国市场的“通行令”。作为外企,在优化服务,提高安全性的同时降低“神秘感”,表现出更值得信赖、积极主动的形象才是正理。【责任编辑/李响】
IT时代网(微信:ITtime2000)和创客100网(微信:TMT100Bj)所有原创文章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转载必究。IT时代网为创客100集团旗下媒体,寻求报道及合作、找融资、找项目、分享创业故事、文章转载加小编微信(pinkleopard)与我们取得联系,转载文章若涉及版权请联系我们。
创客100创投基金是基于互联网的天使阶段的专业投资机构,承诺所投BP,24小时给予回复,跑通审核流程的项目24小时决定投资。投递邮箱:
TA的最新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驾驶员意外保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