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政府对非公有制经济政策采取哪些政策

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对策探讨
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把“以国有经济为主体,多钟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提高到我国一项基本经济制度的高度,作出了“非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重大结论。
一、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个体工商户从1978年的10.07万户发展到2759.09万户;私营企业从1989年的9.05万户发展到623.87万户;外商投资企业从无到有,发展到目前的41.91万户。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年均增速达20%以上,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已从1979年的不足1%提高到目前的三分之一以上。特别是在一些一般性竞争领域,非公有制经济有的已经超过80%。预计到2010年,非公有制经济将贡献全国税收的50%。
改革开放以来,约有70%的技术创新、65%的国内发明专利和80%以上的新产品来自中小企业,其中95%以上是非公有制企业。去年,在全国5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企业总数中和政府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科技企业分别占到70%以上和80%以上。
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中国和谐社会建设的积极参与者。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城镇新增就业岗位的70%以上是由非公有制企业提供的,从农村转移出的劳动力70%以上也在非公有制企业就业。截至去年底,由非公经济人士发起的以扶贫开发为主要内容的光彩事业已帮助带动787万多人脱贫。
二、存在问题
(一)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政策不公平
长期以来, 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我国政府在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制度供给上, 总会倾向于公有制经济,
而对关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公共政策的最突出特点就是非系统性的、次国民待遇问题, 从而制约了非公有制经济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
(二)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制不健全
我国现行调整企业法律关系的法律法规, 在一些具体的立法中,非公有制经济仍然不被重视甚至受到歧视。此外,
我国调整非公有制经济的法律主要是一些单项的法规, 这些法规只是规范某类非公有制经济的组织和活动,
仅仅是对一些具体行为活动加以局部调整, 而没有从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高度对非公有制经济加以规范和立法。
(三)非公有制经济技术创新不足
技术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核心。我国非公有制经济企业普遍存在技术落后、产品质量低、创新能力差等问题,
造成非公有制经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缺乏, 直接影响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从而不利于非公有制经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非公有制经济的融资渠道不畅通
非公有制经济融资困境的主要表现是: 在官方金融方面, 产出与支持不对称; 在民间金融方面, 得不到应有的政策支持而难以发展壮大;
在其他金融服务方面也很欠缺。也是由于融资困难,导致了非公有制经济中出现许多非法集资和不正当贷款。
(五)非公有制企业发展过程中自身存在的违规经营现象
有些私企只顾眼前利益不顾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造成的负外部效应,给国家造成了极大地损失。更有些违法经营现象,比如假冒产品的生产、偷税漏税等,严重扰乱了社会经营秩序,合法经营的企业处于劣势,违规经营者反而处处占上风。在内部管理制度方面,
非公有制经济一般是固守业主制度, 不能适时根据自己的情况加以改进和创新; 另外, 非公有制经济普遍采用家族式管理体制,
这种管理体制虽然适应了初创的需要, 却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壮大。
(六)非公有制经济中劳资矛盾突出
目前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出现了很多劳资矛盾,具体表现在:工作时间长,工资水平低且任意拖欠劳动者工资;工作环境差或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没有劳动合同或劳动合同不规范,等等。导致劳动者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得不到满足,形成企业与劳动者的对立局面。同时,劳资矛盾引起了更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如由于工资太低,引起的“民工荒”给企业带来损失,也是劳动者给企业方不公待遇的回应。再如,劳动者的低收入影响劳动者购买力,致使内需不振,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不足,而导致企业低价出口,依赖国外市场并频频发生倾销。
三、对策探讨
面对以上现阶段我国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存在的各种问题, 必须采取综合措施,
突破技术、管理、政策、法律、资金、环境、服务等方面的制约, 建立长效机制, 加快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一)完善我国政策制度,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首先,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的金融制度改革力度,彻底解决非公有制经济的融资渠道,逐步建立多层次、多方位的资本市场,鼓励非公有制经济企业上市。同时,推进对非公有制经济的税收改革,对非公有制进行合理税收,适当给予税收优惠,以减轻非公有制企业的负担。其次,要放宽非公有制经济的市场准入条件,制定和完善行业准入相关政策与法律法规并加大力度推行,切实保护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落实到位,而不是虚张声势。要打破国有企业原有的垄断经营,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有企业改组,引入竞争机制,提高生产效率,建立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以确保我国经济的平衡健康发展。
(二) 要进一步推进非公有制经济企业的人才开发和技术创新
一是非公有制经济企业要运用市场机制, 拓宽吸纳渠道,
大力引进紧缺的各类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二是要制订、完善人才开发的具体管理规章,
探索和改进组织内人才权益的保护、人才安全、知识产权保护等服务内容。三是要建立起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
加快建立有利于技术创新的收入分配机制, 充分调动技术创新的积极性, 从制度上保证技术创新得到与他们的贡献相适应的报酬。
(三)加强企业体制建设,完善管理制度
非公有制企业达到一定规模后,要想向更高层次健康地发展,就必须创新产权制度。适应社会化发展需要,建立多元、开放的产权结构,将企业体制从家族式逐渐转向现代企业制度。做到权责明晰,科学管理。对不具备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可在家族式企业中适当引入职业经理人,通过职业经理人规范企业运作,避免企业在经营决策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2
(四)倡导企业文化建设,提高企业竞争能力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软实力”。要积极倡导“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关爱员工,自觉维护劳动用工制度,保护员工的合法权益,积极参加社会保险。企业独特的经营理念、价值标准和职业道德规范的形成,能够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责任感、凝聚力和向心力,提高员工参与企业发展的积极性。
(五)进一步加强非政府组织和信息公开制度建设,不断完善非公有制经济的管理和服务体系
首先, 要充分利用非政府组织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的管理。现阶段, 非公有制经济的管理不同于计划经济时期,
不存在部门管理, 但不能没有行业管理。在施行行业管理上, 也不能采用过去那种命令式的管理模式,
只有通过行业协会、商会等非政府组织的方式加以引导和自律。其次,
要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企业的信息服务。一是建立专门面向非公有制经济企业的门户网站,
向企业提供产业政策、行业规划、经济运行情况、投资形势、产业投资指导目录、重大政府投资项目招投标等信息。二是要加强创业服务。引导和扶持服务机构面向非公有制企业开展非营利性创业辅导和综合服务。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历程在曲折中前进,并且得到迅速发展,目前已经占据了大半GDP,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总之,根据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我们要进一步拓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空间,增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活力,使其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非公有制经济在几十年的改革开放中,为我国经济建设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非公有制经济会越加强壮,在未来的改革开放中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成为民族复兴的一支重要生力军。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注重发挥企业家才能,全面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下列对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认识正确的是A.在公有制经济内部,主要实行按劳分配B.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C.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D.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2016届江苏建湖县近湖中学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卷(带解析) 答案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毕业于医学院校,在医院工作,有相对丰富的护理经验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
下载积分:2000
内容提示: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2|
上传日期: 08:24:08|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
官方公共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非公有制经济政策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