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英国养老保险制度了好还是到大连养老好

英国的养老模式_百度文库
赠送免券下载特权
10W篇文档免费专享
部分付费文档8折起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英国的养老模式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国外4种典型的医养结合养老模式
国外4种典型的医养结合养老模式
国外有四种典型的医养结合养老产业发展模式,分别是美国的商业养老模式、日本的转型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欧洲的以英国为代表的税收筹资体制模式,以及欧洲以德国为代表的社会保险体制模式。
美国作为发达国家,人均消费水平相对较高,并且在 1940 年人均寿命也要高出我国很多,正是从那时开始逐步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 2014 年,美国 65 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 12.5%,预计到2030 将达到 19%,到 2050 将更是超过 20%,预计达到 20.7%。 2014 年,男女寿命平均值分别达到81 岁和 83 岁,相比较 20 世纪初的 76 岁和 77 岁,超出 65 岁的部分平均增长了 50%。 因此,美国的医养结合养老需求增长迅速,美国的医养结合商业养老模式覆盖也最为广泛。
美国的社保制度最早从 20 世纪 30 年代开始,主要缘于美国 1929 年经济危机后,将近一半的人都处在贫困与饥饿的边缘,并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1934 年由“经济保障委员会”起草的《社会保障法案》正式生效,这也标志着不同于欧洲的社会保障制度开始产生。 在而后的 70 年中逐步形成并稳固发展,到今天美国已经建立了一个 90%以上人口都享有的社会保障体系。
其核心是美国的社会保险制度,分为社会养老保险、补充退休养老保险以及个人养老保险。 在美国获得法定养老金,一般必须是 62 岁以上同时缴纳社会保障税 10 年以上的公民。 领取养老金的多少也有严格的计算方法,跟社会的平均收入水平、人均收入积累、工作年数等方面都密切相关,具体领取申请和执行由美国的社会保障总署负责审批和监管。企业的补充退休养老保险主要分为两种,分别是DB 给付固定型和 DC 缴费固定型。 其中缴费固定型绝大部分都是 401K 计划,由雇员和雇主同时按比例缴费,它最大的优点在于雇员可以自由选择购买对这部分进行投资,包括债券、储蓄、股票以及基金的多种形式。 虽然在总体上有一定的限额,但是这种灵活的方式是养老保险保障和理财投资的有效结合。 而个人养老保险更为弹性,主体是任何具有资金收益的人群,同时还能享受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
它分为政府举办的社会保障医疗计划、团体保险计划以及个人投保的商业医疗保险计划。 三大医疗保险计划都有各自相应的体系与分支,交织成网络覆盖,形成较为全面的医疗保险制度。 其中,负责主体都不太相同,65 岁以上老年人的医疗保障负责主体是联邦政府,而团体保障和个人保障的主体为雇主和个人。 这也体现了美国社保的特点,大部分靠商业经济,无论是雇主还是个人都是自由选择,而政府负责特殊弱势群体和政策调控。
(1)社会保障医疗计划。社会保障医疗计划主要分为医疗照顾(MeDiCare)计划和医疗援助(MeDiCaiD)计划。 医疗照顾计划系统在住院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医疗保险选择以及处方药四个方面都有相应的计划和细分,以下简称为 ABCD 四个部分。 其中,住院保险是一项强制性的保险,用于 65 岁以上老人的住院治理和护理,其来源主要是在职人员的医疗保险税。 而 MeDiCare Part B 则覆盖了更广的部分,也更为细化,包括医生门诊服务、家庭保健服务以及医疗设备使用服务等等,同时也包括了一些特殊病种需要支付的费用。 这些细分是我国目前的医疗保障体系远没有达到的,也是以后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细化的参考。 MeDiCare Part D就是处方药计划,这项计划是目前为止,美国医疗保障体系中最大的创新,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患者在自费处方药上的花费。 尤其是对于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群,例如高血压、冠心病、慢性气管炎、糖尿病、恶性肿瘤等等,在医疗养老上给予极大的支持。
(2)医疗援助(MeDiCaiD)计划。该计划只适用于弱势群体,像老年人、残障人士以及社会最底层的穷人,给予最基本的医疗帮助。 它的资金来源比较广泛,既包括了政府,同时也包括了雇主和个人。 同时,老年人也有一定的自付部分,但是,总体在比例上分配相对均衡,使整个资源达到了相对最优化。
(3)商业保险计划。比较前两种医疗保障计划,商业保险计划竞争性较强。 双蓝计划、团体和医疗保险组织计划就占了私人医疗保险的绝大部分。 系统性地对客户多需求的服务进行细分和预估,再由雇主或个人自由选择。 政府同时对商业保险计划的一部分计划采取税收优惠政策。
,其来源是社会保险工薪税,而这部分资金由雇主全部承担,由劳动部下属的就业和培训管理局具体实施管理,在此不再具体展开介绍。以上三种制度支撑了美国的养老社会保障体系,主要是以灵活、自由选择的方式进行,而对于相对弱势群体由政府拨款,中青年和雇主缴税,从而达到社会的相对均衡发展。
美国以自由市场经济为主,在养老产业上也都是以自由市场为主。市场化方式发展的养老产业是我国养老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美国发展养老产业的很多举措值得我国借鉴。 特别体现在老年人的照护上,美国主要强调老年人的自我意愿和自由选择。 这是具有高度市场化的一种照护体系。 在美国,大约有 84%的居民选择采取商业保险的模式,同时也由自我意愿决定参选何种保险以及如何保险。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金融体系大面积崩盘,经济水平也出现了很大程度的退步。 面对众多战后的残障军人、失业人士以及战争遗属,日本以保护国民为宗旨开始逐步实行社会保障制度。 到 1961 年,基本搭建了比较完善的全民年金全民保险制度体系。 随着日本经济的高度发展,社会保障制度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和补充,不仅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全民养老及医疗保险,同时也建立了一些相应的福利制度,1973 年是日本社会保障制度的顶峰。 两年后,随着日本经济的衰退,面对高负担的社会保障支付,日本财政不堪重负。 日本开始通过修改相关法律和政策来减少社保支出,从而减少财政负担。 从 1990 年到 2017年,是日本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时期。 由于经济增长缓慢,企业终身雇佣制的改变、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逐步降低,妇女职业化等众多问题导致财政对于社会保障支付的负担加重,日本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地进行改革与重塑。
日本的社会保障制度较为细致和复杂,对每一类人群的保障都进行了区分,特别是职业的不同,相对的社会保障都会有很大程度上的差距。总的说来,日本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主要由 5 个部分组成,包括年金保险、医疗保险、劳灾保险、雇用保险以及护理保险。 以下将主要就年金、医疗和护理保险三个部分展开讨论。
该保险按照投保人的不同又分为国民年金、厚生年金和共济年金,以及企业年金。 国民年金也是一项基础年金,主要有养老储备的老龄基础年金、为伤残赔付的障碍基础年金、为死亡赔付的遗族基础年金。 针对的主要对象是所有在日本生活的 20 至 60 岁的人员。 而厚生年金则不同,主要是针对企业员工设置的保险制度,对于已经缴纳满 25 年的企业员工就可以享受到厚生年金。 同时对企业也有一定的要求,自营业者和 5 人以上的企业都必须加入厚生年金。 共济年金的对象主要是公务员和学校的教职工,企业年金的对象就是企业员工,企业年金相对弹性较大,保费有企业全部承担的,也有个人部分承担的,这个与前面提到的美国 401K 保险制度基本相似。
日本的医疗保险制度分健康保险和国民健康保险。 两者针对的对象不同,分别是工薪阶层和自营业者、退休人员等。 日本的医疗体系发展相对较早,早在 1958 年日本就实现了全民覆盖的医疗保险。
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的提高,日本的人口平均寿命在世界上位居前列。 低死亡率加之低出生率,使得日本在老年人的照料上困难日益加重。 对于罹患慢性病的老年人、年纪过长的老年人,医疗保险只解决了治病的问题,但对于日常的出行、饮食、洗浴等基本问题却没有得到解决。 为应对这种情况,2000年,日本针对 40 岁以上老人出台了护理保险制度,具体的保费标准,根据各个地方的实际情况,由地方政府制定相应的标准。
随着时间的推移,日本也在财政给付和负担之间平衡过渡改革,在国家财政负担和个人与企业灵活负担上平衡过渡改革,也同时逐步实现碎片化的政策整合,在现在以及未来逐步实现医疗诊治到预防的过渡转型。
基于国家的文化、政治、经济等因素,欧洲的医保养老模式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以英国为代表的,像意大利、西班牙等南欧国家的税收筹资体制,另一类是以德国为代表的社会保险体制。 其中也有一部分国家保留着两种体制混合发展。
经过上百年的历史发展,英国已经形成了一套由政府主导的国民医疗服务体系,也就是 Na-tional Health Service,简称NHS。 在 1948 年正式实施了NHS法案,主要是通过国家税收筹资体制,相关的医疗费用由政府直接和提供服务者对接,也类似于政府购买服务,其中包括诊治和药品,并不向个人收取费用。 税收政策一出台,极大地鼓舞了英国的民心和士气,也很好地解决了战后人们承担的压力。
NHS制度在医疗诊治上,是由公民个人选择全科医生进行诊治,再根据疾病的不同类型及严重程度确定就诊的先后顺序,这些全科医生的相关费用和奖金都由政府负责出资。
NHS制度的优点就是公民可以免费享受医疗而不用个人承担一点费用,这是英国公民的福利,同时也为基础医疗的保障奠定了基础。 但是,任何一种制度都有相对性,缺点也分几个方面。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资金全部来源于税收,对于国库的支出相对较大,但由于每一年的资金受经济影响不尽相同,所以出台了“等待”政策,等待的人群是基于疾病的严重程度先后采取免费诊治。 而对于一些相对不严重的疾病,不论患者的财力与权利,都不在平衡的范围内。
另外,就是在相对偏僻的农村地区,全科医生为了更高的收入以及更多的患者就诊,往往忽略诊治,这也就导致了就诊的资源不平均,为社会的不平衡发展埋下了伏笔。 全科医生和公民之间建立一定的约定关系,当然也存在个别医生为提高公民后续续约带来的奖金,而故意放弃一些续约高风险的患者。
况且,全科医生和政府合作通常都是固定的工资,工资水平较低,这也往往导致英国国内的全科医生经常移民美国等地区去寻求更高的收入和发展,美国医生的薪资要高于NHS制度下的全科医生 3 倍,这也是全科医生医疗水平近些年下滑的原因。
总体说来,NHS支付制度还是广泛地受到人们的认可,NHS制度以及英国未来的医养结合产业的发展也趋于疾病预防和居家照料。
欧洲的另外一种相对完善的社保制度就是德国的医养结合养老制度。 德国是目前欧洲最“老”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第一个立法实施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
年,德国先后颁布了疾病保险法、意外伤害保险法以及伤残老年保险法,这也为以后德国医疗保险体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但是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同很多发达国家一样,德国进入了医保机构入不敷出的阶段,2006 年财政额外补贴高达 42 亿欧元,德国医保不得不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开始推行政府为主体、私人医疗保险为补充的医疗保险政策,随后几年引入市场机制,形成个人、社会和国家相互协作的医保体系。 在这种体系下,法定的医保机构有权同市场竞争下的医院、医生和制药厂进行合作,形成联合医疗。 这样就大大地节约了成本,减轻了财政的负担,改革的这种收权和放权也体现了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市场的自我约束。
德国目前实施的是以国家医保为主、私人医保为辅的医保政策。 到 2013 年,德国现有人口 8184万,其中 60 岁以上老人为 2178 万,占 26.6%,预计到 2030 年,60 岁以上老人将达到 2850 万人。 德国需护理的老人约 230 万人,其中 150 万人以居家养老为主,80 万人选择机构养老。 德国共有 1.24 万家养老机构(养老院),其中 54%为慈善组织所办,40%为私人养老院,其余为公立养老院。
在长期照护和家庭养老方面,德国在养老发展中最有特色的就是通过“储蓄时间”计划获得社区养老及居家养老的上门护理时间。 长期照护的问题除了财政的压力以外还有照护人员的缺失。
为了解决照护人员短缺的问题,政府规定凡是在德国年满 18 周岁的公民可以通过培训申请对老年人提供无偿的照料服务,这种照料时间的积累由社区及相关机构进行记录,将用于未来个人的照料服务时间积累。 这项计划在德国广受欢迎,大量义工的加入也缓解了德国医疗人员短缺的现状。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老有所养谁来养——东西方养老观的差异
已投稿到:英国华人养老面面观:养老问题即是经济问题-中新网
英国华人养老面面观:养老问题即是经济问题
日 09:48 来源:  
(《英中时报》资料图)
  11月10日电 据英国《英中时报》报道,随着英国华人新移民的增多,以及早期移民的老华人逐渐步入中老年,在英华人如何“养老”,成为迫切关注的话题。
  记者在采访调查中发现,“养老金养老”、“以房养老”,和“投资养老”成为了许多在英华人所选择的养老方式。但也不乏一些华人因其特定的生存环境,年轻时疏忽大意,没有及早为养老做好准备,导致老年生活入不敷出、穷困潦倒,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部分在英华人养老令人担忧的现状。
  至于养老生活究竟要选择何种生活方式?是个人独居、与子女同住,抑或在养老院中安度晚年?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新、老两代华人所计划的养老生活,不妨作为借鉴。
  据近日英媒报道称,一项新近报告指出,如果建筑行业在未来五年内不能再建9万所退休住宅,英国将无力为更多的老龄人口提供住房。
  根据房产公司Savills的数据,英国每年将需要提供至少11,000所住宅,来应付超过65岁以上人口的年均2%的增长率。然而自从2005年以来,英国平均每年只能提供7,000所新住宅,Savills的分析显示,很快这些住宅将供不应求。
  此一信息不可谓与英国华人老人的养老生活无关,在记者接触的老人当中,年过70的姚先生正是这样一位――他在今年春天将原有的房子卖掉,正是准备要搬进老年公寓去养老,但由于他所申请的养老公寓尚未完工,目前只好先在一间出租房中暂住。
  不过,就英国华人社会而言,并非每位老人都有这样的经济条件,足以负担自己晚年在老年公寓或是养老院中的生活。英国全国华人保健中心总监陈寄峤先生告诉记者,在参与其中心活动的华人老人当中,去养老院的人屈指可数,原因是“现在英国的养老院是很贵的,一个月大约要开销800-1000镑,有很多老人都无法承担这样的开销”。
  老华人:无养老金、无语言能力
  “在英国工作的华人,很多都是没有养老金的,”陈介绍说,“因为做餐馆也好、做杂货店也好,很多人没有这个概念,老板除了每周给你结算工钱之外,也不提供养老金的制度,甚至没有帮员工交足国民保险金(National Insurance,简称NI)。”而是否有交纳足额的NI又会反映在晚年的政府养老金(state pension)提取当中。
  “当然如果老年人的生活条件十分糟糕,他可以在英国申请养老金补贴(pension credit)。但是如果只拿养老金补贴,生活是会比较困难的,好在英国是一个福利比较好的国家,还有英国国民健康服务体系(NHS)可以免费看病,还有其他不同的福利,比如帮你交房租,电费和煤气也都有津贴。”
  据陈介绍称,在生活方式上,这些无法负担养老院开销的老人大多也不与子女同住。“这些老人中的小部分和子女住,大部分和子女分开住。”陈说,“也有很多老人独居,因为配偶过世了。”
  说起老人独居,首当其冲的一个问题,便是生活上的不方便。陈表示,正因如此,其中心目前设立有服务,和本地社工一起,帮助患有“退智症”(即:老年痴呆症)的老人寻找有额外支持设备和护理人员的新家,并帮助他们填写申请表。“对于低收入阶层的老人来说,这些都是免费的。当然如果你有钱的话,比如说有一套房子,那么政府就有可能让你把房子抵押出去,用来交纳照顾你的费用。”
  其次,“老人独居”还会令老人感到生活寂寞沉闷。“除了听听收音机,就是看看电视,”陈说,“好在现在互联网发达,也可以在互联网上消磨一些时间。另外,他们觉得去超市买东西也是一种娱乐,有时走一两个钟头到超市,只是为了买一两样东西。”
  据陈介绍说,为了帮助老年人丰富生活,其中心也会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比如我们中心成立了一个‘步行组’,每两个礼拜带老人出去步行一次……另外这些老人也喜欢找朋友聚会吃饭啊,打麻将啊,打羽毛球啊、高尔夫啊,等等。有些人甚至很喜欢赌场,因为赌场里又有暖气,又有免费的饮料和食物,有时他们拿到了10镑左右的代金券,就可以去赌场里面玩一玩了。”
  至于在英华人养老中所面临的最大障碍,陈认为,经济和语言是两大难题。“年轻时没有工作、或是在工作时没有按规定缴纳NI、目前依靠政府的养老金补贴来养老的人群,就特别的困难。另外是有语言困难的人群,他们无法参加会讲英语的那些老人的活动,也无法使用主流的慈善服务。”
  新华人:多元化的养老计划
  80年代出生的年轻一代人,目前大多是正活跃在社会各行各业中的中坚力量,而养老已被及早列入了他们的中长期计划当中。新一代在英华人和老一代在英华人在养老方式的计划上是否有所不同?具体又有哪些不同?记者就此采访了目前在花旗银行(Citibank)任职中层管理人员的梅林先生。
  “我目前的养老计划主要分成三个方面,”梅说,“第一部分,是加入我们公司的养老金计划(workplace pension),我每个月会有一部分的工资被存入公司养老金。很多公司也会有一些激励机制,比如说,你存自己工资的4%,它就也帮你存4%,等于一共存了8%,但是如果再多的话,那就算你自己存的了。每个公司的养老金计划会有些许不同。”
  “其次,我还打算买一些用于出租的房子,从长期来看,它会有一些回报,包括租金啊、升值啊,这个可以作为养老的一个办法。再次,我还会买一些个人养老金(personal pension),你把钱存进去,是不用付税的,这笔钱你可以选择拿来投资,比如说跟踪一些大盘的股市、汇市、地产等等,就像你自己的一个投资组合,你自己去管理。”梅说。
  假想未来的养老生活,梅表示,按照现在潮流的想法,肯定是不会和子女住在一起的,“但是希望住的不要太远,能够方便见面交流……我所知道的很多人,可能会去西班牙南部或法国南部买个房子,那边房产便宜、气候宜人,有很多退休的人,老人服务设施也很好……不过这个世界变化太快了,30年以后到底是什么样子,还很难说。”
  梅表示,目前养老所面临的最大困难,在他看来,仍旧是资金的困难。“现在国家发放的养老金数额是按照每年算出来的通货膨胀率来定的,但通货膨胀率有一个致命的问题:就是它并不能完全地反应经济发展的情况,”梅说,“实际上你的生活水准从你退休开始,是不停地在下滑的。”
  “如果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难以找到合适的护理人员,因为护理人员的花费非常的高。”
  “要突破这种状况,我觉得最根本的问题还是经济问题,也就是说如果你能够解决经济上的问题,很多问题也就不是问题了。”梅说。
  专家:私人养老金或许是出路
  “养老问题即是经济问题”似乎已成为新、老两代华人移民间的共识,那么专家如何看待这一问题?从长远来看,如何才能提高一个人的养老生活质量?记者带着这些问题咨询了养老方面的专家。
  “华人在英养老,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在你还在工作、有赚钱能力的时候,要为你的养老做积蓄。”英国特许金融策划师余卓颖说,“我们一般都建议客户尽量遵循一个原则:在投资年限较长的情况下,尽量进行一些比较实业性的投资,它的保值和增值的可能性是很高的。”
  “我建议华人在工作的时候,尽量去加入一些养老金计划,”英国认证金融顾问赵女士这样说,“英国的养老金计划大体上就是分为政府养老金、企业养老金和个人养老金几种。如果要领取政府的养老金,是要达到政府规定的退休年龄,这又取决于你的出生日期和性别,这个在政府的网站上有相应的计算器,可以根据你的个人情况算出答案。而如果参加了企业或个人的养老金计划,则最早55岁的时候就能够领取退休金了。另外还有很多其他的方式,包括投资在房产、基金、股票上等,都可以作为退休之后的收入来源的一种。”
  “华人如果认为自己的政府养老金不够多,公司又没有合适的企业养老金计划,也可以考虑在个人养老金方面多做一些投资。”赵说,“个人养老金是任何人都可以购买的,并且如果你买的时候不超过它的限额的话,还可以申请把政府收去的税金退回来。”
  余和赵两位金融顾问均表示,养老的个案性较强,具体到个人,还需征求专业人士的意见。(黄南希)
【编辑:南若然】
>相关新闻:
>华人新闻精选:
 |  |  |  |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京公网安备:-1] [] 总机:86-10-
Copyright &1999-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别再纠结去英国哪所大学了!TOP20的优势都在这儿!-琥珀教育大连别再纠结去英国哪所大学了!TOP20的优势都在这儿!作者:琥珀教育大连 / 公众号:ambereducation发表时间 : 英国留学去哪所学校?这是计划留英的小伙伴需要思考的问题。小编为大家总结出了TOP20大学的优势之处,希望能给大家提供思考。NO.1 剑桥大学(University of Cambridge)优势:金三角名校;全英最佳学府;书院联邦制大学;G5超级精英大学;“罗素大学集团”成员;诺贝尔奖得主最多;名校中的“高富帅”;世界顶级研究型大学;英语世界里的第二古老大学;人类学、建筑学、英语、化学、地理、法律及电脑科学在教学品质评估中荣获优级。NO.2 牛津大学(University of Oxford )优势:金三角名校;教学 “导师制”;G5超级精英大学;世界顶级公立大学;英语世界中最古老的大学;世界上现存的第二古老高等教育机构;城市与大学融为一体,街道就从校园穿过;被公认为是当今世界最顶尖的高等教育机构之一;英国研究型大学“罗素大学集团”、“欧洲顶尖大学科英布拉集团”、“欧洲研究型大学联盟”以及“Europaeum”的核心成员;心理学、生物学和法律、工程学、社会科学、经济、哲学、历史、音乐、化学、生物化学、文学、法语、德语、丹麦语、数学、物理、地球科学均是行内之翘楚。NO.3 圣安德鲁斯大学(The University of St Andrews)优势:公立研究型大学;苏格兰第一所大学;学生满意度高居前列;英语世界中第三古老的大学;声名远扬的教学与研究中心;计算机科学,地理学,分子生物学,人类学和神学达到了100%的满意度;物理学,国际关系,数学与统计,计算机科学均处于全英第一;多次被泰晤士报和卫报评为英国或苏格兰年度大学,也因此被认为是世界顶级学府之一;学校15%的学生来自北美,这一比例为全英最高,且慕名前来的超过100个国家的留学生占据了总人数的30%以上。根据UCAS最新的数据显示,圣安每个录取名额同时有10名申请者参与竞争,这使得它成为英国最有竞争力的大学之一。NO.4 帝国理工学院(Imperial CollegeLondon)优势:“金砖五校”之一;G5超级精英大学;“罗素大学集团”成员;“欧洲IDEA联盟”成员;毕业生起薪为英国之最;享誉全球的世界顶尖高等学府;2014/15年QS世界大学排名第三;研究水平被公认为英国大学三甲之列,并以工程、医科专业、商学而著名。英国教育界素有“三足鼎立”的说法,文科牛津,理科剑桥,而工程当属帝国理工学院。通常被认为是英国最严格的大学,它授予一等学位的比例和每年的淘汰率都十分引人瞩目。NO.5 杜伦大学(Durham University)优势:世界百强名校;“罗素大学集团”成员;英国顶尖大学之一;英格兰第三古老的大学;英格兰最早开设的一批大学;2010年5月加入马塔里卡大学联盟;英国唯一一个所有学科均排名英国前10的大学;图书馆规模庞大,是英国六大“世界主要图书馆”之一。NO.6 兰卡斯特大学(Lancaster University)优势:N8研究联盟成员;享有着良好的学术声誉;学生最为满意的英国大学之一;社会学系方面的教学和研究非常出色;英国五所实行学院制的英国大学之一;物理系在低温物理方面的研究国际领先;连续多次被评为最优秀的英国十所科研性优秀大学之一;拥有英国顶尖的环境科学系以及国际知名的兰卡斯特大学管理学院(LUMS);商学院,无论是在教学还是研究方面都全英排名第一,甚至是全世界最好的学院之一;综合性大学,学科齐全,有200多个专业,其中经济管理学科、语言学学科、环境科学等尤为突出。NO.7 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优势:“红砖大学”;G5超级精英大学;“金三角名校”之一;誉满全球的世界顶尖名校;“罗素大学集团”成员;享有英国政府最多的财政预算;第一个在招生上不论种族、宗教和政治信仰的英国大学,被称为是英国教育平权的先锋。第一所系统讲授法律学、建筑学和医学的英国大学,也是英国首次建立了物理学和化学的本科生教学实验室,并创新了工程学教学的大学。NO.8 拉夫堡大学(Loughborough University)优势:以理工科见长,传播文化研究地位显著;以高度严谨的教学,周到的服务,得到师生的好评;科研、教学和体育方面独树一帜,并享有一定的国际声誉;英国自从1994年设立高等教育女王年度奖以来,拉夫堡共获得七次;英国大学最高荣誉奖——英国女王年度奖,获奖次数与曼大持平,仅次于牛津;学校擅长于理工科,每到毕业的时候,世界一些大型企业将会在学校进行公开招聘会。NO.9 华威大学(University of Warwick)优势:“罗素大学集团”成员;英国工党政府最欢迎的大学之一;国家杰出才能和天赋青年研究院;最早和工商业界建立密切联系的高等学府;以其高水平的学术研究和师生互动教学而闻名;英国人引以为豪的国家健康系统大学(NHS University);旗下华威商学院闻名遐迩,其媒体、影视等专业常年名列前茅; 由于在商业方面的杰出研究,学校得到了“华威公司”的昵称;英国前首相托尼·布莱尔(Tony Blair)称赞其为“所有英国大学在的活力、质量和企业家精神上的灯塔”;与伯明翰,莱斯特、拉夫堡及诺丁汉大学组成了英格兰中部的“M5大学联盟”,一个意图于最大化成员机构的研究收入,促使更近距离合作的地域性的集团。NO.10 利兹大学(University of Leeds)优势:世界百强名校;“红砖大学”之一;英国规模最大的大学之一;“罗素大学集团”创始成员;最受英国本土学生欢迎的大学之一;位于英国第二大金融城市利兹市市中心;专业设置很齐全,研究和教学的方向覆盖了大多数社会和自然科学的领域;与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等同为“世界大学联盟”(The Worldwide Universites network)成员;“白玫瑰大学联盟”成员,共同合作在高科技领域的研发工作,联盟整体的研究经费与规模可与牛津、剑桥相互辉映。NO.11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 )优势:G5超级精英大学;英国金三角名校;“罗素大学集团”成员;“伦敦大学联盟”成员;学生国际化是学院的特色之一,44%来自世界其他120多个国家及地区。将教学与科研集中在社会、政治和经济科学领域的顶尖学校,也是法律、经济学、国际关系、政治学、人类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社会政策等方面研究的全球先驱。NO.12 巴斯大学(University of Bath)优势:科研实力被评定为世界领先;以科研为向导的英国顶尖名校;“MBA协会(Association of MBAs)”成员;管理学院被公认为英国最好的商学院之一;“欧洲大学协会(European University Association)”成员;“欧洲质量促进系统(European Quality Improvement System)”成员;拥有高规格的体育设施,是为在英国的海外运动员设置体育奖学金方案的第一所大学。NO.13 东英格利亚大学(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优势:全英最大的运动综合场和世界著名的Sainsbury视觉艺术中心;在传媒、文学、艺术人才的培养方面获得杰出成就,培养出了较多著名的作家、记者、评论家,电影家等;传媒、法律、计算机、信息科学是其优势学科,在发展研究、法律、经济学、教育学、国际关系、文学、艺术史和卫生保健科学等领域也有突出的建树;大学实行单科结业制,学生们首先选听某一特定的入门课,然后有机会进一步缩小专业范围,或根据自己的个人兴趣和爱好选课。有些科目包括一年的企业实习,或者到国外实习;采用双学期制,学生在每学期结束时参加测试。这样不断的测试解除了期末测试的压力,而单科结业制又打破了文理科之间的传统障碍,学生们可以在攻读学位的同时选修商务贸易、语言、计算机科目。NO.14 埃克塞特大学(University of Exeter)优势:国际型大学;“罗素大学集团”成员;曾是英国大学“1994大学集团”成员;英国最受欢迎、最优秀的综合性大学之一;商学院为“联合国责任管理教育原则”(PRME)成员;被《泰晤士报》称为“英国最美的花园式校园”;拥有全英第二大的教育学院,是英国最大且最负盛名的学院之一;商学院获得“Equis欧洲质量改进体系”和“AMBA工商管理硕士协会”两大认证;在人文和社会科学、医疗研究、人类学和运动科学等学科领域有着世界一流的研究水平。学生毕业通过率全英最高的大学之一(80%以上的本科毕业生被颁发2.1及以上学位)。NO.15 伯明翰大学(University of Birmingham)优势:世界百强名校;英国顶尖学府;“红砖大学”之一;位于英国第二大城市伯明翰市;第一所获得皇家特许状的”红砖大学”;在英国乃至全世界一直享有极高美誉;以其优秀的教学质量与科研水平而在国际上享有较高声誉;“罗素大学集团”和国际大学组织“Universitas 21”创始成员;商学院已获得AACSB、EQUIS、AMBA世界三大商学教育认证组织认证;商学院还拥有CIPS(英国皇家采购与供应学会)、CIM(英国特许营销协会)、CIPD(英国特许人事与发展协会)、ICSA(英国特许公司秘书及行政主管协会)等专业协会的认证;有欢迎国际学生的悠久传统,拥有英国最大的国际学生团体之一。NO.16 布里斯托大学(University of Bristol)优势:“红砖大学”之一;工程学院在英国名列前茅;医学和兽医学院在英国赫赫有名;科英布拉集团(The Coimbra Group)创始成员;“罗素大学集团(The Russell Group)”创始成员;因研究而闻名,同时支持最高质量的跨学科或专题研究;世界大学联盟(Worldwide Universities Network)成员;欧洲大学协会(European University Association)成员;年度,学校总收入达到4亿5千9百20万英镑;被政府、科研部门、资助机构和工业界誉为是企业、创新与科研的杰出中心;2005年,全英最先进的动力工程实验室落成时,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也前来为其揭幕。NO.17 约克大学(The University of York)优势:英国新兴玻璃平板大学之一;英国设施最先进的大学之一;“罗素大学集团”(The Russell Group)成员之一;教学和科研享誉全世界,教学质量与剑桥并列教学联盟的首位;“白玫瑰大学联盟”(White Rose University Consortium)成员之一;60年代与华威和伦敦大学学院同为新生代大学,成为剑桥和牛津有力的竞争对手。NO.18 诺丁汉大学(The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优势:世界百强名校;“罗素大学集团”成员;曾荣获英国“女王企业奖”和“女王高等教育年度奖”;Universitas 21(大学的国际性协会)的创建成员之一;“Sutton Trust 13'成员之一,这是一个13所英国大学合办的教育慈善机构,其目的是挑战一流大学的教育不平等。英国申请最激烈的大学之一。NO.19 萨里大学(University of Surrey)优势:“1994联盟”的成员;受第三方资助的金额在所有英国大学中位居第三;与500多家公司有联系,并致力于使该校培养的学生能够满足工商行业的最新需要;在小卫星有着广泛的研究,设有萨里太空中心和独立的商业公司-萨里卫星技术公司;校园的环境集中,学术、运动、饮食与娱乐设施都在大多数学生宿舍楼的步行范围之内;1998年,英国萨里卫星技术有限公司(SSTL公司)被授予英国女王奖的科技成就奖;2002年再次被授予女王高等和继续教育年度大奖,这一次是为其国际知名的光电子学和离子束应用研究;2013年,大学电子工程系赢得Elektra奖,使该系成为欧洲最具创新性和成功的院系;NO.20 格拉斯哥大学(University of Glasgow)优势:英国老牌名校;全球百强大学;全球最为古老的十所大学之一;位于英国第三大城市格拉斯哥市;英国 “罗素大学集团”和国际大学组织“Universitas 21”的创始成员。END关于申请,想了解更多,直接来撩主页菌联系方式在此?↓留学干货送书福利!免费领取英国留学手册琥珀2019“早起鸟”留学计划:筑梦先行,早规划早起航University of Bedfordshire贝大,免费八周英语夏令营英国大学Summer School 改变自己,从这个夏天开始!英国留学费用大盘点 money问题大集合!!!香港留学申请全攻略,原来差距在这~2018高考后申请香港留学的三条途径~全年雅思考试时间公布!雅思费用又双叒叕涨价!相关文章猜你喜欢长沙旅游洞察黑白玩味成都东港e家玩味成都#统计代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英国养老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