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托别人做游戏如何防止传奇源代码泄露露

  早晨8点,一位游戏开发者的一天开始了:开机,上论坛浏览帖子,看中了一套代码,加卖家QQ,反复讨价还价后敲定了交易,登录淘宝拍下一套代码,略做修改,换上并不精美的美术资源。晚上8点,一个山寨的《Flappy Birds》出炉了。
  别把换皮想象得多复杂,实际上做出一款《Flappy Birds》只需要一天的时间,只要有钱,你可以在网上买到制作一款游戏所需要的一切。在换皮游戏的背后,深藏着一条利益关系错综复杂的产业链——游戏源码交易。
  游戏出售的方式通常分为两种,一种是已经上架应用商店的游戏,可直接通过iTunes Connect和Google Play的transfer功能进行游戏所有权的转让;另一种则是直接将游戏的源码打包出售,部分卖家还会提供后期技术支持或者按卖家的要求对游戏进行修改。而在出售的内容方面,有些是出售完整的游戏,另一些则是出售美术素材等游戏部分内容或半成品。
  海外市场:光明正大的致富之路
  在海外,源码交易似乎早已走上了正轨,是开发者发家致富的好手段。早在2011年5月,韩国Marvelism公司就推出了韩国首家可以进行游戏相关内容交易的中介网站“Game Source”。“Game Source”上的游戏内容出售分为出售著作权和出售使用权两种方式。卖家只能出售一次著作权,购买者将拥有其相关知识产权;若出售使用权,则相关知识产权仍归卖家所有,可无限次出售,购买者只能拥有相关代码的使用权。交易成功后,其销售金额将在扣除30%的中介费之后在月末支付给卖家。同时,该网站还将支持定制购买服务。
  而英国的一家创业公司Chupamobile则专注于做移动应用源码交易,开发者可以在这个网站上标价出售他们所开发的程序的源代码(或者称之为模板),此外,网站主页上“换皮”这一功能项赫然在目。去年8月,这家公司宣布他们将投入130万美元扩展他们的应用模版库。他们称其应用模版库里已经有超过1500个应用,而公司已经向提交模板的程序员支付了超过100万美元。
  国内市场:悄然兴起的灰色产业链
  由于缺乏规范化的交易平台和必要的监管,国内的源码交易尚处于一个比较混乱的状态,绝大多数都是网上的个人交易,汇聚成一股不小的暗流。据葡萄君一位从事策划的朋友介绍,“手游源码交易在业内是非常普遍的,没有这些源码交易,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Fast Copy”。而在交易的方式上,许多卖家会选择在论坛或者开发者社区内发帖,也有人通过QQ群和微信群喊话,待买卖家协商一致后再通过淘宝或其他交易平台进行交易。不仅如此,还存在许多职业的源码交易中间人,他们手里掌握大量游戏源代码,其中不乏处于榜单前列的热门游戏。“有几家论坛和网站是源码交易最常见的地方。”根据朋友的指引,葡萄君随意打开了其中一个论坛,发现在交易区满屏都是游戏源码的出售帖,除手游外甚至还有页游和端游。而在一些手游CP交流群内,也时不时会看到中间人在刷屏打广告。
  某网站交易区泛滥的游戏源码出售帖
  国内游戏源码交易的市场规模在日渐壮大,然而这条地下产业链自从诞生起就蒙着一层挥之不去的阴影,有个不得不追究的疑问一直摆在所有人的面前,那就是这些数量庞大的游戏源码究竟从何而来?
  就葡萄君掌握的信息来看,国内市场上流通的游戏源码大致有三个来源。第一种来源是国内的小型研发团队。在国内手游研发团队多如牛毛的情况下,凭借一款原创产品突出重围的希望实在太渺茫,许多研发团队即使拿到了第一笔投资,磕磕绊绊地完成了游戏的开发,也有可能因得不到发行商的垂青而导致游戏胎死腹中。与其将游戏挂在应用商店里落得无人问津的惨境,很多开发者会含泪咬牙选择将自己数月甚至数年的心血出售,换取一笔收入应付投资人,或者作为再次出发的本金。
  第二种来源则是海外。前文中提到目前业内存在一批从事游戏源码倒卖的中间人或公司,他们以低廉的价格从国外的团队手中买断其游戏的版权,拿到游戏的全部源码与素材包,并加价卖给国内有换皮需求的开发商或发行商以赚取差价。
  “偷代码”:明抢易躲,家贼难防
  以上两种来源都属于正常的源码交易范畴,卖家拥有所出售游戏的全部版权。然而游戏源码交易中时常会出现的一种乱象:利欲熏心的游戏公司员工将自家公司的游戏源码偷出来出售,或有不少技术高超的程序员对市面上的游戏进行反编汇。据葡萄君了解,曾遭遇过“偷代码”事件的手游研发商不在少数,而罪魁祸首往往就是其公司内部的员工。这对于受害人无疑是晴天霹雳,谁能想到,曾经一同奋斗追逐理想的创业伙伴,或委之以重任并百分百信任的手下干将,会因为利益的驱使如此轻易地就背叛了自己。
  为了看清阴影背后的真相,葡萄君陆续与几家“偷代码”事件的受害公司负责人进行了接触,然而面对葡萄君的采访,他们却不约而同地表示“不想多说”。而几番犹豫过后,一家CP的负责人X总还是向葡萄君讲述了他们的遭遇。
  某日,X总接到一个陌生人的QQ好友申请,对方声称自己手上有X总公司旗下某款游戏的源代码。对方不愿意透露公司名和真名,表示自己同为“偷代码”的受害人,并将一段iOS代码的编译演示视频发给了X总。尽管半信半疑,X总还是随即在公司内部展开调查,因为程序员不多,马上就锁定了目标。X总与那名程序员进行了谈话,程序员很快承认了自己的行为,表示是受到另一个朋友的教唆,并保证不会再犯。本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原则,X总及公司并没有继续追究,希望他能真正认识到利益驱使下这种不道德的行为最终会把自己引上一条不归路。
  与X总的经历相似,另一位不愿透露细节的业内人士告诉葡萄君,他所在的上一家公司不止一次遭遇过游戏代码泄露或 者整套美术素材被打包卖掉的情况。其中游戏代码往往是在职或离职的程序私下操作的,而美术素材除了离职的美术外,也极有可能被美术外包公司二次贩卖。“贵的能买个几万,便宜的几百就卖给人家了。”据他所知,《龙将》团队的整个策划案,包括数值,20-40万就可以买到,是很多公司做换皮项目的首选。“我们已经很注意这方面的安全问题了,但实在防不胜防。”他表示,“有的是离职员工或者在职员工勾结竞争对手干的,甚至有人买通黑客黑了我们的服务器来偷。”
  尽管屡次遭遇这样的问题,但他的公司并没有深入追究。“这种事,一般都是吃哑巴亏,”他无奈地表示,“因为没证据,不知道谁搞的,或者事情过去很久了,大家也不愿跟老同事闹得太僵。”
  实际上,一般的游戏开发商都会针对数据安全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例如设立内外网、接触机密内容的员工工作时间断网、工作电脑不能带走等手段,但在金钱的诱惑面前,许多手游从业者仍旧知法犯法。长久以来,国内的版权保护一直令人堪忧,而业界对于“偷代码”等侵犯知识产权的犯罪行为更是缺乏足够的重视。与此同时,目前除了极少数资金雄厚、政府关系强大的大公司以外,由于手续的复杂、取证的困难以及国人对名声的看中,绝大多数的手游公司在遭遇到“偷代码”的恶性事件时态度都比较温和,往往会选择私下和解,并不会通过法律途径追究犯罪人的责任,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助长了犯罪的嚣张气焰。
  如果所有的人都保持沉默,也许情况还会进一步恶化。游戏源码交易本可以是一条正规的产业链,如今却令很多人谈之色变。未来,希望能够找到合理的方式对这条产业链进行监管,使其发展能够走上正轨。而改变的第一步,正是我们的态度。
  当年认识的人的公司的代码被偷了,我沉默,眼睁睁看着他的公司被竞品击垮了。
  明知道卖家提供的代码来源非法,但因为价格低,沉默,还是买了。
  等到某一天,我的朋友们,我自己的公司成为了受害者,也不会有人再站出来,为我发声了。
一站关注,多维度进入移动游戏圈
上方网: sfw-2012
上道: shangdaowx
小伙伴招聘:xhbzhaopin
爱知客: izhike2012
你可能感兴趣的资料
  北京时间12月2日,The Game Awards 2016(以下简称TGA)成
  12月5日上方网消息,近几年网络游戏发展迅猛,在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的同时带动了整
  在2015年7月,巨人网络前总裁纪学锋曾说,“市值1000亿元是巨人网络回归A股
  平台制造商微软公司认为,2016年对Xbox One来说是一个转折点。  这
  从2012年底至今,Supercell发布的游戏并不多,成立时间也只有6
12345678910
2345678910
2345678910
(C) 上方网 京ICP证:041414号 电子公告许可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备案编号:关注游戏葡萄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
游戏葡萄公众号
的其他文章
的其他文章
的其他文章
的其他文章
的其他文章
的其他文章
TalkingData
的其他文章
的其他文章
的其他文章
All Rights Reserved
赞助Sponsor
赞助Sponsor
阅读Articles
数据库Data
数据库Data
招聘Recruitment
联系我们Contact
友情链接Links
游戏葡萄订阅号委托人任意修改软件作品侵犯他人的软件著作权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委托人任意修改软件作品侵犯他人的软件著作权
上传于||文档简介
&&委​托​人​任​意​修​改​他​人​的​软​件​,​侵​犯​他​人​的​软​件​著​作​权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源代码泄露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