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历程世界40国家和地区印度钱币兑换人民币有人民币吗

10月7日财经早餐:人民币成为全球第四大支付货币
扫描到手机
扫描到手机,随时[继续看!]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扫描左侧二维码,就能在手机继续浏览本文,还能分享到微信或微博。
09:38来源:财经早餐
一、宏观、数据
1、SWIFT:8月,人民币首次超越日元,成为全球第四大支付货币,市场份额升至2.79%,创下新高。受人民币中间价贬值影响,人民币8月外汇交易金额环比增长20%。
2、IMF:中国有能力控制经济放缓,但需要更加有效地沟通政策,并需防范潜在的溢出效应。人民币在8月贬值约3%后,IMF认为人民币汇率将与&中期&基本面相符。中国需要扩大市场的力量,才能恢复可持续增长,并实施有效的治理。
3、法国兴业银行:中国决策层很可能在本月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制定2016年经济增长目标,届时中国领导人可能会把2016年及以后的年度经济增长目标定在6.5%。
4、财经早餐工作室:多家机构预计9月份CPI同比增速将在1.8%左右,较8月2%的同比涨幅小幅放缓。
5、外汇局:截止8月末,全国共有26家支付机构参与了跨境外汇支付业务试点,累计办理跨境收支51.9亿美元。3月以来,单月跨境收支额已连续6月超过3亿美元。跨境电商外汇支付前8个月交易额是去年全年2.2倍。
6、商务部:中国对符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有助于促进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制度建设均持开放态度。中国希望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与本地区其他自由贸易安排相互促进,共同为亚太地区的贸易投资和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7、德国商业银行:中国外汇储备恐怕在9月份下降1000亿美元。因中国央行在过去一个月里于人民币离岸市场干预汇市,央行干预可能能够改变汇市价格,但可能并不会扭转市场预期。
8、:货币宽松+财政发力将令投资趋稳后微幅反弹,加上出口不再恶化、需求企稳会带动小幅的补库存,看好四季度经济呈现曙光,预测三、四季度GDP增速分别为6.9%和7.1%。
1、央行:49.7%的居民认为目前房价&高,难以接受&,较上季下降1.8%,46.5%的居民认为目前房价&可以接受&,3.8%的居民认为&令人满意&。未来3个月准备出手购买住房的居民占13.8%,较上季下降0.9%。
2、中指院:9月,全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平均价格达到1.08万/平,环比上涨0.28%,同比上涨1.36%。预计10月住宅供求将继续升温,百城价格指数仍将平稳上涨。
3、中原地产:截至29日,一线城市9月土地成交额达到588亿,创年内新高,环比8月涨幅达到180%。成交土地的规划建筑面积达到646万平,平均溢价率30.3%,均创年内新高。
4、北京:截至9月27日,新建商品住宅计签约3817套,环比下降25%。成交均价3.23万/平,单月均价历史首次突破3万,同比增幅18.27%,环比增幅9%。
5、广州:9月末至10月初,新房均价跌至14429元/平,达到本季度最低均价,同比下滑超6.2%。网签销量为1716套,同比下滑超25%。
6、深圳:9月,新房共成交4060套,同比减少28.1%,成交面积40.9万平,环比下降29.1%;成交均价3.62万/平,环比上涨0.1%,同比大涨58.7%,成交均价连续5个月上涨。
1、网贷之家:截至8月,网贷行业综合收益率为12.98%,较.35%的最高点,下跌超过一半。9月,P2P网贷行业整体成交量达到1151.92亿,环比上升11.19%,单月成交量首次突破千亿大关。
2、猪价调整即将结束:截至9月20日当周,全国22省市生猪均价为17.59元/公斤,环比下跌3.2%,生猪周价格自8月14日首次回调以来,迄今下跌了8毛钱,幅度为4.3%。预计10月猪价将再次启动,养殖股迎来布局良机。
3、好买基金:6月15日-9月24日,有177只基金进行分红,而债券基金占比高达75%。年内债基分红总额已近110亿,接近去年的两倍,并且创出历史新高。
4、北京商务委:10月1日至6日,全市100家重点商业服务业企业共实现销售额53亿,同比增长6.2%。大众餐饮、旅游餐饮消费旺,销售额增幅超过10%,特色菜品受青睐。
5、分众传媒及江南春5660万美元与美国SEC达成和解:分众传媒同意支付3460万美元罚金,同时董事长江南春将支付2100万美元作为罚金和不当获利所得,了结一桩因涉嫌虚假披露而遭到SEC调查的官司。
6、普华永道:上半年,中国TMT行业投资总额达155.6亿美元,与2014年全年投资总额几乎持平。投资数量达1126起,较2014年下半年增长44%。
7、财经早餐工作室:受惠于智能手机普及率的持续快速提高,中国的网上和移动奢侈品消费迅猛增长。数据显示,中国消费者的网购开支增长了近三分之一,每笔奢侈品消费平均约为2300元。
8、嘉能可执行长:铜矿商的大幅减产,将有助于推高未来18个月的铜价。分析师认为,嘉能可面临雷曼式危机的观点没有根据。
1、香港恒生指数收跌0.1%,报21831.62点。日股日经225指数收涨1%,至18186.1点。
2、沪深交易所:截止9月30日,上交所的融资余额报5651亿,较前一个交易日减少83.3亿,深交所报3448.6亿,较前一交易日减少28.1亿。
3、好买基金:截至9月28日,指数型、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单周跌幅分别为3.68%、3.51%和2.49%,仅QDII型和货币型基金小幅上涨,债券型基金则表现平稳。
4、全球IPO市场提前入冬:三季度全球企业通过上市融资的规模为202亿美元,和去年同期相比暴跌了七成,是2012年一季度以来的最低规模。另外60多家拟上市公司被迫推迟或者取消了上市计划。
5、财经早餐工作室:中秋国庆&双节&之前,偏股型基金仓位下降1.67%,当前仓位69.01%。其中,股票型基金下降1.74%,标准混合型基金下降0.83%,当前仓位分别为86.17%和67.63%。
6、花旗:在截至2016年底的未来5个季度中,全球范围内最值得看好的是亚洲股市,包括A股在内的亚洲新兴市场有望上涨30%,而日本股市可能大涨31%。
7、国金证券:目前来看,市场存在超跌反弹的可能,但不大可能出现趋势性反转。由于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仍存在,加之三季度上市公司业绩存在较多的不确定性,预计后市仍将延续震荡格局,维持&短平长多&的观点。
1、澳洲联储:维持2%的现金利率不变。澳元汇率与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相一致。预计未来1-2年的通胀率与通胀目标将相吻合。
2、IMF:考虑到大宗商品价格暴跌以及金融市场波动的影响,将2015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从3.3%下调至3.1%,2016年增长预期从3.8%下调至3.6%。
3、IMF:将俄罗斯今明两年经济预期下调至萎缩3.8%和0.6%,之前预期为萎缩3.4%和成长0.2%。
4、美国:8月贸易帐-483.3亿美元,逆差规模创五个月新高,预期-480亿美元。亚特兰大联储GDPNOW模型显示,将美国三季度GDP增速预期从0.9%上调至1.1%。
5、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美联储和中国疑虑导致全球股市两个月里下跌10%。若欧洲央行、日本央行和中国央行都进一步宽松,应当盖过美联储任何温和加息措施所造成的影响,全球资产价格将能够抵御住FOMC未来加息。
1、恒生银行研究员:人民币高回报、低波动的时代已结束。在SDR决定之前,预计人民币兑美元在6.35-6.4之间持稳。
1、道指上涨13.76点,报16790.19点,涨幅0.08%;标普500指数下跌7.13点,报1979.92点,跌幅0.36%;纳指下跌32.90点,报4748.36点,跌幅0.69%。杜邦股价大涨推动道指走高。经济增长前景恶化以及美国贸易赤字扩大,令市场承压。
2、格罗斯:市场对平淡的美国9月份非农就业报告呈现拉锯反应,美股还将再跌10%,因为经济状况不支持像2013年那样的涨势,当时公司利润在上升。
3、高盛:美联储可能要在2016年甚至再往后才加息。上周五公布的美国非农数据大幅低于预期,市场对美联储2015年加息的预期下降,2017年加息预期上升。
1、英国富时100指数收高0.43%,报6326.16点,法国CAC 40指数上扬0.95%,报4660.64点,德国DAX指数收涨0.9%,报9902.83点。欧洲央行和美联储目前的货币政策预期对股市有利。
2、美银美林:因为美国数据表现走弱,改变了美联储加息轨,将英国央行加息时间预期推迟至2016年5月,预计英央行将于2016年加息两次,每次25个基点,第二次将于11月加息。
1、纽约商品交易所12月交割的黄金期货收盘上涨8.80美元,涨幅0.8%,报每盎司1146.40美元。继上周五疲软非农就业报告之后,昨日美国服务业数据和今日的贸易赤字数据均逊于预期,进一步支持了对于美联储可能推迟加息的预期,从而打压美元,并对金价起到支撑作用。
1、美国WTI 11月油价收涨2.27美元,涨幅4.9%,报48.53美元/桶。ICE布伦特11月油价收涨2.67美元,涨幅5.4%,报51.92美元/桶。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预计石油投资将大幅下降从而减少石油产量与全球原油供应,推动油价上涨。此外,在美国公布上周原油供应数据前,有关主要产油国可能举行会议的市场猜测也为油价提供了支撑。
2、OPEC秘书长:预计2016年原油需求增幅为130万桶/日,2016年对OPEC原油的需求料为3130万桶/日。自1982年以来,OPEC对原油市场的干预次数大约为32次,原油市场2亿桶供应过剩问题并非OPEC所造成的。
3、美国能源信息署:将美国WTI原油价格2015年均价预期从49.23美元/桶上调至49.53美元/桶,ICE布伦特均价预期下调从54.07美元/桶至53.96美元/桶。
每日精彩好文,尽在好买财富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收听好买财富官方微信
微信号:howbuy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openresty/1.11.2.4
0.60% 1.5%
0.60% 1.5%
0.60% 1.5%
0.60% 1.5%
0.60% 1.5%
0.60% 1.5%
0.60% 1.5%
0.60% 1.5%
0.60% 1.5%
0.60% 1.2%
0.60% 1.2%
0.60% 1.5%
0.60% 0.8%
0.60% 0.8%
0.64% 1.6%
0.60% 1.2%
0.60% 1.5%
0.60% 1.5%
0.60% 1.5%
0.60% 1.2%
0.60% 1.2%
0.60% 1.2%
证监会首批独立基金销售机构
银行级加密,保障安全
好买获得腾讯B轮投资,全面提升客户金融服务体验...
掌上基金人人都是基金经理
行情、资讯、热点,一手掌握
精选牛基,抓住每一次赚钱机会
7X24小时,随时随地买卖基金
2.扫描下载到手机
注册领红包
扫一扫,立即下载领取
新手专享新手适合买什么基金?
第一次,安全最重要
货币基金七日年化:
4.25%(02-21)
买的少一点,试试水
看看大家都在买什么
本周热销基金过去20年 人民币是最坚挺的货币之一
同业人聚集地
同业报价 | 资产撮合 | 同业培训
如果爱,请置顶 【交易圈 】
投稿及合作:
网易研究局|过去20年 人民币是最坚挺的货币之一
来源: 网易财经
又一年,又三年,2014年初市场上还在惊呼“人民币要升值破6”,三年之后人民币已经快奔向了7。不过很多人只关注到最近几年的汇率,如果横向比较全世界的话,不吹不黑,你会发现人民币竟然是世界上最坚挺的货币之一。
出品|网易研究局 作者|惠杨
人民币从去年“811”汇改后经历了几轮贬值从6.2到了现在的6.9左右,大家都认为贬值速度太快幅度太大。在茫茫的货币史中,很多国家的货币的贬值速度让人措手不及,人民币反而是近二十年波幅最小的货币。近代史上哪些国家货币在一年内迅速崩盘?二战后哪些国家的货币最后一文不值?最近20年哪个国家货币升值最多?
一、近代史上哪些货币崩盘最迅速?
德国:印钞印出一个二战
1919年一战结束后,德国魏玛共和国在巴黎和会上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凡尔赛和约》,德国人需要向战胜国支付2000多亿马克的巨额赔偿并且割让13.5%的领土。法国和比利时还占领了德国鲁尔工业中心,并以此来要挟德国履行一直被拖延的赔偿义务。那时候有一位经济学家担心,各国只想掏空德国,并预测德国最终还不起巨额战争赔款,他就是被后人称为“宏观经济学之父”的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果不其然,1921年上半年,德国马克对美元的汇率还十分稳定。但是1921年5月的“伦敦最后通牒”要求德国每年支付战胜国20亿金马克以及26%的德国出口额,这成为了德国马克大幅度贬值的开端。
拿不出钱怎么办?印!大规模的货币贬值和通货膨胀一直是一对好兄弟,于是我们可以看到这份恐怖的表格:
德国马克贬值时间表 (来源:Wikipedia)
我来解释下上图:1914年德国废除金马克开始用1:1的比例兑换新版马克,到日的时候变成了100,000,000,000:1。换一个维度看,1919年1月寄一封信需要0.15新版马克,到日,需要花10,000,000,000新版马克。起初1美元可以换4.2马克,到最后居然可以换4,200,000,000,000马克(别数了,有多少个0已经不重要了)。最右一列是天数,越到最后,贬值越快。当时的工人拿到工资就马上去买东西,做饭甚至不用柴,直接烧马克。更魔幻的是资本市场,什么A股6000点简直不值一提,人家德国股市直接100点起步,最后涨超10万亿点,可谓“超级牛市”。从1922年1月算起,也就不到两年的时间,德国马克彻底崩溃,变成一堆废纸。有学者认为,这次大规模货币贬值+通货膨胀,实际上是为希特勒上台打下了基础,国内矛盾不断累积,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埋下祸患的种子。
中华民国:金圆券洗劫全民财富
接下来的事情发生在中国国内,也是和战争有关。法币是中华民国时期国民政府发行的货币。为了取代长久以来的银本位(银圆),日,国民政府规定以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三家银行(后增加中国农民银行)发行的钞票为法币,一法币换银圆一元,禁止白银流通。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为了支付军费,南京政府大量印刷法币,导致物价疯狂上涨,法币急剧贬值。
图为法币 (来源:网络)
1937年抗战前夕,法币发行总额不过14亿余元,到日本投降前夕,法币发行额已达5千亿元。到1947年4月,发行额又增至16万亿元以上。1948年,法币发行额竟达到660万亿元以上,等于抗日战争前的47万倍,物价上涨3492万倍,法币彻底崩溃。1937年抗日战争前,法币的总发行量不超过14亿元。1937年抗战开始至1941年英美参战前,日本为破坏中国后方经济,在日占区强行以日本发行之货币收兑法币,再加上以走私物资套得法币,送往上海兑取国民政府的外汇。国民政府分别从英国及美国得到超过一千万英镑及五千万美元贷款,但仍不足支持法币汇价。至1940年起,取消无限制外汇买卖。于是法币的价值开始下跌。
到了抗日战争以后法币已发行至5569亿元,比战前增加约四百倍。1946年后,法币的发行量更加大增,由抗战胜利时的5569亿上升至1948年8月的604兆元,三年间增加超过一千倍,造成了民间的恶性通货膨胀。当时曾经有造纸厂以低面额的法币作为造纸的原料而获利。宋子文为行政院长时,试图以金融政策稳定法币,抛售库存黄金购回法币。但因为法币发行量仍在增加而没有得到成果。1948年5月后,由翁文灏出任行政院长,王云五被任为财政部长,开始筹划另一次货币改革,以金圆券取代法币。其实不用想就知道,这又是一次掠夺全民财富的改革。
图为金圆券 (来源:网络)
日,南京政府为应付无法弥补的巨额财政赤字,发行金圆券,强行要求全国人民将自己持有的法币、美元、黄金、白银全部兑换为金圆券。而后又大肆滥发金圆券,半年内让其贬值到65000分之一,甚至在地区性的新疆省银行曾在1949年发行了面额为60亿圆的纸币。没有任何支撑的“金圆券”暴跌,一捆“金圆券”换不回相同重量的大米,上海等地不少商家干脆拒收这种没有任何信用的纸币。这次废钞将当时全国人民的财富,约2~4亿美元的硬通货,包括美元、黄金、白银全部掠夺一空。最后没有任何人接受这种货币,人们又回到了以物易物的时代。(见《网易研究局|印度废钞运动 一场国家级经济实验》)法币用了十年才崩溃,而且贬值仅仅一千倍;金圆券就厉害多了,才半年的时候就一文不值,为世界货币史书写下奇葩的篇章。
津巴布韦:人类货币史上的耻辱
在所有大幅贬值的货币中,最有名的恐怕就是津巴布韦币了,这种被称为“人类货币史上的耻辱”的货币到底有着怎样的贬值历程?
图为成捆的津巴布韦元 (来源:网络)
在早年,津巴布韦是一个自然资源丰富的非洲国家,1980年独立后,津元与美元汇率为1:1.47(很强势,比美元还值钱有没有),其经济实力在非洲曾经仅次于南非。但总统穆加贝在2000年实行了土地改革强行没收了白人土地,导致国内产业一落千丈,政府财政开始大面积赤字,于是开始印钞,从此通货膨胀大幕拉开。最开始,通货膨胀率“只有”几百,到2006年国内财政进一步恶化,上升到了1000,结果到了2007年,通货膨胀率达到了惊人的24000多,这种通胀率已经超出了常人的理解能力了。注意,这不是什么很远的历史,就是十年前发生在这个星球上真实的事情。
不过,在席卷全球的2007年金融危机里,津巴布韦股市的表现简直是全球最佳。津巴布韦工业指数在2007年前四个月里涨幅达到595%,在之前的十二个月里涨幅达到12,000%。到了2008年十月,工业指数一天内涨幅最高达到了257%,有些公司的股价短时间内涨幅超过了3500%。同德国魏玛共和国时期一样,在意识到纸币贬值之后,津国人民疯狂地把存款从银行搬到股市,津国股市的涨幅远远超过同期通货膨胀的涨幅。
津巴布韦通胀率 (来源:wind)
之所以用通胀而不用汇率来衡量,主要是因为津巴布韦发行了无数版本的钞票,其混乱程度根本无法统计,网易研究局也没有在任何数据库能找到具体的汇率走势。
津巴布韦的换钞速度之快历史罕见:
2006年8月,津央行以1比1,000的兑换率用新元取代旧币;
2008年5月,津央行发行1亿面值和2.5亿面值的新津元,时隔两周,5亿面值的新津元出现(大约值2.5美元),再一周不到,5亿、25亿和50亿新津元纸币发行;
同年7月,津央行发行100亿面值的纸币;
同年8月,津央行宣布100亿津巴布韦元相当于1新津巴布韦元;
2009年1月,津央行发行100万亿面值新津元;
同年4月,津政府宣布,新津元退出法定货币体系,以美元、南非兰特、博茨瓦纳普拉作为法定货币,以后的几年中,澳元、人民币、日元、印度卢比又加入到津国法定货币体系。
此后津政府不设定汇率,于是这个国家就成了世界上也许是唯一一个九种货币共存的国度,唯独没有他们自己的本国货币,津巴布韦实际上成了一个没有中央银行的主权国家,也不存在任何货币政策。
回顾一下,2001年时100津元可以兑换1美元;十年不到,次方的新津元才能兑换到1美元。
我们从上图中也可以看出,在2009年以后,津国就不再有通货膨胀。多货币体系给津国带来了一些混乱,津巴布韦经济并未因此崩溃,反倒自2009年以后进入了高速增长阶段。根据wind数据,2008年津国GDP是44亿美元,而2014年增加到142亿美元。
除此之外,匈牙利福林、南斯拉夫第纳尔、朝鲜元、委内瑞拉的玻利瓦尔、巴西的雷亚尔、白俄罗斯的卢布等,都在一年内迅速崩盘,大多数原因都是政府财政入不敷出导致的。
二、二战以后,哪些货币最不靠谱?
阿根廷:政府信用破产
历史以来,阿根廷的货币就叫做比索,和美元一样来源于西班牙的比索银币,最初和美元是1:1的关系。随着阿根廷政府滥发货币,并且在1950年-1960年两次债务违约,到了到日,汇率已经跌为1美元合350比索。日,新一届政府决定以1:100的比例发行新比索来回收比索。
1975年,注意,最可怕的十年开始了。面对世界范围内汇率的大幅度动荡,阿根廷决定实施全面金融改革,放弃传统的固定汇率制度,新比索兑美元的汇率不断下滑,到1978年,原本与美元3.5的汇价已经暴跌至年,1美元可兑换1700新比索,到了1982年11月,1美元更是可以兑换3.9万新比索。日,当时的军政府决定发行新新比索,并按1:10000的比例收回新比索。日,阿根廷民选政府决定废除货币新新比索,发行新货币奥斯特拉(Austral)——1奥斯特拉=1000个新新比索,0.8奥斯特拉折合1美元。
现在换算一下,十年时间,新比索从最初3.5:1的汇率跌到了312,000,000,000:1,堪称汇率贬值的典范。不过,阿根廷的货币贬值并未从此停下脚步,一而再再而三的政府债务违约让这个国家的政府信用不名一文,去年美联储加息,阿根廷比索一个哆嗦瞬间跌去41%,简直没救了。
俄罗斯:巨无霸也不靠谱
大国家的汇率就一定稳定吗?俄国表示:大国货币也可以贬值得惊心动魄。
卢布最早为沙皇俄国的货币单位。1800年开始俄国确立卢布与黄金的比价,1897年卢布纸币的含金量为0.774234克。年,苏联进行货币改革。1961年1月,再次实行货币改革,卢布的含金量定为0.987412克,对美元的汇价确定为1美元兑0.9卢布。此后近30年这一汇率没有大的变化。
俄罗斯卢布汇率 (来源:wind)
日,苏联宣布实行双重汇率。日卢布官方汇率在30年后第一次大幅度贬值,由1美元兑0.6卢布贬到1美元兑1.80卢布。日苏联解体,卢布成为俄罗斯的本位货币单位。前苏联的其他加盟共和国在独立后,有的发行了本国货币,有的仍采用卢布。1993年7月,俄罗斯政府宣布,年发行的卢布纸币停止流通,同时发行新版卢布。日,卢布的官方汇率为1美元兑3235卢布。
1994年俄罗斯开始发行新卢布,普京当选总统后,执行控制通货膨胀的政策,新卢布已达到将近26卢布兑换一美元。2014年卢布又开始了新一轮剧烈贬值,今年曾一度贬值到75卢布兑换1美元,和1992年相比卢布已经贬值了600倍。同期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从5.44到现在的6.87左右。
土耳其:贬值到连零头都不剩
1931年,土耳其开始启用新的货币——里拉,1里拉含有10g白银。二战之后,到了1947年,土耳其政府开始发行5里拉和10里拉面额的硬币,里面也不含银了。到了上世纪80年代,里拉的硬币面额越来越大,50里拉和100里拉相继出现;90年代开始,竟然出现了2500里拉的硬币。纸币的发行更加丧心病狂,很快1000万的纸币面世了(那时候津巴布韦还没这个觉悟)——但据说仅仅只够坐一次出租车!
到了21世纪,土耳其连续遭遇经济危机,国内通胀大幅上升,银行名义利率一度上行到了1000%(实际利率为23%左右,此前也有过接近2500%名义利率的时候)。
土耳其利率 (来源:tradingeconomics)
1998年,土耳其里拉兑美元为,到2003年,已经贬值到。从1931年到2003年,里拉成功地贬值到连个零头都不剩。不过,2005年土耳其发行了新里拉,原来的100万旧里拉可以兑换1新里拉,长期的恶性通货膨胀终于被控制住,此后土耳其通货膨胀率一直控制在11%以下,经济也大幅好转。不过土耳其里拉还是很脆弱的货币,2013年开始,政局不稳叠加美元走强,里拉又开始进入新一轮贬值周期,里拉兑美元从1.8:1跌到3.5:1,会不会上演新一轮恶性通货膨胀还不得而知。
三、最近20年哪些货币最坚挺?
网易局研究经过统计对比主要几个强势货币发现,在最近20年内,人民币为振幅最小的货币,仅为36.1%,比美元波动还小(10.5%),瑞郎振幅最大,达到了128.2%,欧元日圆英镑振幅相当;如果直接按照20年前的汇率(兑美元)来看,瑞郎升值24.8%,日元升值23.0%,不愧是两大传统避险货币,人民币紧随其后升值17.2%,英镑最惨,贬值28.5%。综合来看,人民币、美元、瑞郎、日元和欧元是过去20年表现最好、最稳定的货币。
几种主要货币过去20年汇率分析 (数据来源:wind 制图:网易研究局)
日,人民币正式加入SDR货币篮子,初始权重为10.92%,超越日元与英镑,紧随美元和欧元,成为其中第三大储备货币。摆事实讲道理,如果币值不稳定,人民币根本不可能加入SDR。[1]注:日,欧元在欧盟各成员国范围内正式发行,此处数据为发行时的汇率。
SDR货币篮子新旧权重对比 (来源:网易财经)
很多人仅仅注意到人民币近两年的贬值,却不了解人民币强势时期的历史。就在不远的2010年,美国好几个著名经济学家向奥巴马施压,要求奥巴马正式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反正不管人民币升值还是贬值,只要美国不高兴,就觉得你是汇率操纵国,凭什么?)。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主管伯格斯坦宣称,该研究所近年来的研究结果发现,人民币币值至少被低估了25%~40%。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格曼表示,如果不对中国拿出强硬的威胁措施,美国将不会取得任何进展。更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当时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评估人民币兑美元的“合理汇率”是4.8:1。
其实,联合西方发达国家逼迫高速发展国家的货币升值是美国惯用的手法,1985年日本签订广场协议后,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美元对日元贬值了50%,日元大幅升值,国内泡沫急剧扩大,最终由于房地产泡沫的破灭造成了日本经济的长期停滞,此协议签订后近20年,日本经济发展几乎陷入停顿。不过2010年的时候人民币并没有急于升值,直到2014年才缓慢升值至6.1。那时候经济学家们都担心人民币会不会继续升值破6,甚至有人建议减少和取消出口优惠政策,减轻人民币升值压力。
人民币近10年汇率走势 (来源:tradingeconomics)
如果现在回到2010年,你可能会发现那时媒体的报道在现在看来很奇怪,最常见的论调就是“外储过高论”——为什么中国要储备那么多美元,造成大量资金闲置,购买美债收益率又太低;还有“贸易顺差危害论”——长期大量贸易双顺差对经济有害,引发资产价格泡沫;还有“货币超发论”——外汇储备增加导致央行的外汇占款增加,基础货币投放规模亦相应扩大,绑架货币政策......去查一下2010年~2014年之间有关人民币汇率的论文,你会一脸懵逼。
就在几年前,媒体上、经济学家们讨论的还是“外汇储备过高对经济的危害”“人民币升值将引发巨大风险”“如何化解高额外汇储备的不利影响”等等,这才过了几年,外储跌了还不到1万亿美元,人民币贬值仅仅11.3%,从去年开始,突然风口就转向了,真是猝不及防。
在一个大国经济基本面没有发生重大变化的时候,货币汇率的小幅波动都是正常的,哪怕是英国经历了脱欧公投,英镑也没有崩溃。把眼光放长远,没有必要见得风就是雨,人民币升值要批判一番,贬值也要批判一番?人民币有没有贬值基础或者升值基础,只有市场说了算。(网易财经 惠杨 hui_ease.com)
网易研究局 出品
我们贴心备至
我们有问必答
我们助你向前
在这里读懂银行同业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乌克兰钱币兑换人民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