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hcmatlab绘制二维散点图图中,血红蛋白浓度的参考值

幼儿的血常规标准参考值
&&小儿血常规主要看哪些指标
红细胞系统:红细胞在人体内主要功能是携带氧。如果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都标有“↓”号,提示有贫血存在,组织可能有缺氧表现。如果“↑”显示体内红细胞增多,红细胞增多也是不正常的。
白细胞系统:白细胞在血常规中显示“↑”或“↓”都不正常。它的总数是局限在“正常范围”内的,如刚出生正常新生儿的白细胞总数是(9~30)ⅹ
109/L,平均是20&#/L。随年龄增长,正常值会逐渐降低,如6月到6岁的幼儿为(6~15)&#/L,平均为10&#/L;7~12
岁为(4.5~13.5)&#/L,平均为8&#/L。超过高值则疑有炎症存在,多为细菌感染,少于低值,可能是病毒感染,或药物作用,以上是指白细胞总数而言,还应进一步了解白细胞是由五种白细胞组成的,各有自己的功能,其中占比例最多的是中性粒细胞(代表符号为N),约占50%~70%(年龄不同,百分比有变化),主要起吞噬杀灭细菌作用。第二种是淋巴细胞(代表符号为L),约占20%~40%,产生细胞因子破坏细菌结构,使细菌不能生存。第三种细胞是单核细胞(代表符号为M),约占1%~8%,产生抗体。第四种细胞是嗜酸性粒细胞(符号E),约占0.5%~5%,机体过敏或寄生虫感染时可增加比例数。末位是嗜碱性粒细胞(符号B),约占0~0.75%,各种比例如不协调,预示可能有某种病。
血小板系统:血小板(PL)约为(100~300)&#/L,我们都知道,血小板的主要功能的凝血,如果没有它,我们就可能因一个小伤口而出现生命危险了。一般而言,血小板的计数是我们在观察化验单时应该注意的第三个重点,如果血小板减少的话,宝宝就可能存在凝血方面的问题。
各年龄段小儿血液细胞成分平均正常值(均值)
中文名称 & & &英文缩写
第1日 第2~7日 第2周 3个月 6个月 1~2岁 4~5岁
红细胞(&1012/L) RBC 5.7~6.4 5.2~5.7 4.2 3.9 4.2 4.3 4.4
&血红蛋白测定)
HGB 180~195 163~180 150 111 123 118 134
&& &白细胞)
WBC 20 15 12 - 12 11 8
&& 中性粒细胞 N% 0.65 0.40 0.35 0.3
0.31 0.36 0.58
&& 淋巴细胞 L% 0.20 0.40 0.55 0.63
0.6 0.56 0.34
&& 血小板)
PLT 150-250 150-250 150-250 250 250-300 250-300 250-300
血常规各指标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
 血液一般检查
1、红细胞计数(RBC)
  [正常参考值]   男:4.0~5.5 &10的12次方/L(400万-550万个/mm3)。   女:3.5~5.0
&10的12次方/L(350万-500万个/mm3)。   儿童:4.0~5.3
&10的12次方/L(400万-530万个/mm3)。   [临床意义]   红细胞减少 ①红细胞生成减少
,见于白血病等病:②破坏增多:急性大出血、严重的组织损伤及血细胞的破坏等 ③合成障碍:缺铁,维生素B12的缺乏等
  红细胞增多常见于身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气肿等。
2、血红蛋白测定(HGB)
&[正常参考值] 男:120~160g/L(12-16g/dL)。
女:110~150g/L(11-15g/dL)。 儿童:120~140g/L(12-14g/dL)。 [临床意义]
血红蛋白减少多见于各种贫血,如急性、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等。
血红蛋白增多常见于身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气肿等。
3、白细胞计数(WBC)
  [正常参考值]   成人:4~10 &10的9次方/L(/mm3)。   新生儿:15~20
&10的9次方/L(/mm3)。   [临床意义]
  生理性白细胞增高多见于剧烈运动、进食后、妊娠、新生儿。另外采血部位不同,也可使白细胞数有差异,如耳垂血比手指血的白细胞数平均要高一些。
  病理性白细胞增高多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尿毒症、白血病、组织损伤、急性出血等。
  病理性白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某些传染病、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放疗化疗等。
4、白细胞分类计数(DC)
  [正常参考值]   白细胞分类(DC) 英文缩写 占白细胞总数的百分比   嗜中性粒细胞 N 0.3 ~ 0.7
  中性秆状核粒细胞 0.01 ~ 0.05 (1%-5%)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 0.50 ~ 0.70 (50%-70%)
  嗜酸性粒细胞 E 0.005~ 0.05 (0.5%-5%)   嗜碱性粒细胞 B 0.00 ~ 0.01 (0~1%)
  淋巴细胞 L 0.20 ~ 0.40 (20%-40%)   单核细胞 M 0.03 ~ 0.08 (3%-8%)
  [临床意义]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增高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 大出血、严重组织损伤、慢性粒细胞膜性白血病及安眠药中毒等。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减少多见于某些传染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等。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牛皮癣、天疤疮、湿疹、支气管哮喘、食物过敏,一些血液病及肿瘤,如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鼻咽癌、肺癌以及宫颈癌等。
  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早期、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
  淋巴细胞增高见于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结核病、疟疾、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百日咳、某些病毒感染等。
  淋巴细胞减少见于淋巴细胞破坏过多,如长期化疗、X射线照射后及免疫缺陷病等。
  单核细胞增高见于单核细胞白血病、结核病活动期、疟疾等。
5、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EOS)
  [正常参考值]   50~300 &10的6次方/L(50-300个/mm3)。   [临床意义]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牛皮癣、天疤疮、湿疹、支气管哮喘、食物过敏,一些血液病及肿瘤,如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鼻咽癌、肺癌以及宫颈癌等。
  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早期、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
WBC(白细胞)
RBC(红细胞)
HGB(血红蛋白)
HCT(红细胞压积)
MCV红细胞平均体积)
MCH(平均血红蛋白量)
MCHC(平均血红蛋白浓度
PLT(血小板)
以上指标主要看第三项HGB(血红蛋白):是看孩子血色素值是多少,是否贫血。其它只是参考值,意义不大。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血红蛋白参考值验证,糖化血红蛋白参考值,糖化血红蛋白正常值,血红蛋白正常值,儿童血红蛋白正常值,小儿血红蛋白正常值,宝宝血红蛋白正常值,血红蛋白正常值范围,血红蛋白的正常值,孕妇血红蛋白正常值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血红蛋白参考值验证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第三章 血液分析仪检验
一、名词解释
3.报警有效性
4.稀释效应
5.携带污染率
8.Bessman贫血MCV/RDW分类法
9.中间细胞群(MID)
二、选择题
【A1型题】
1.现代血液自动分析仪的英文缩写是
2.手工法显微镜血液细胞计数不具备的特点是
A.检测速度慢
B.检测精度高
C.有系统误差
D.有固有误差
E.有随机误差
3.美国W.H.Coulter发明世界上第1台电子血细胞计数仪的时间是20世纪
4.射频是高频交流电磁波,每秒变化的频率大于
A.100 000次
B.10 000次
C.1 000次
5.血液分析仪用分光光度法主要检测的血液参数是
6.在血液分析仪WBC/BASO通道,未被试剂溶解或萎缩的细胞是
A.淋巴细胞
B.单核细胞
C.中性粒细胞
D.嗜酸性粒细胞
E. 嗜碱性粒细胞
7.未成熟粒细胞信息(IMI)通道,与幼稚细胞结合的试剂主要成分是
C.新亚甲蓝
D.硫化氨基酸
E.氧合血红蛋白
8.在血液分析仪过氧化物酶(Perox)染色通道使用的光源来自
A.钨灯光源
B.氩气激光源
C.氦氖激光源
D.半导体激光源
E.二氧化碳激光源
9.在血液分析仪Perox染色通道,细胞过氧化物酶活性强度最大的是
A.单核细胞
B.淋巴细胞
C.中性粒细胞
D.嗜酸性粒细胞
E.嗜碱性粒细胞
10.在血液分析仪Baso/Lobularity通道:经试剂作用后,众多细胞成为裸核,但除外
A.幼稚细胞
B.淋巴细胞
C.中性粒细胞
D.嗜酸性粒细胞
E.嗜碱性粒细胞
11.血液分析仪MAPSS法进行分类时,在试剂作用后,红细胞不干扰白细胞检测,因红细胞折光系数与
A.鞘液相当
B.血清相当
C.染色液相当
D.清洗液相当
E.稀释液相当
12.血液分析仪MAPSS法检测时,反映细胞大小和细胞数量的前向散射光,指散射光为
13.血液分析仪MAPSS法检测时,反映细胞内部结构及核染色质的复杂性的侧向散射光,指散射光为
14.血液分析仪MAPSS法检测时,反映细胞内部颗粒及分叶状况的垂直角度散射光,指散射光为
15.血液分析仪MAPSS法检测时,可去偏振光、与中性粒细胞鉴别的垂直角度消偏振散射光,指散射光为
16.在双鞘流动力连续系统(DHSS),白细胞计数应用的原理是
B.电阻抗法
C.钨光散射法
D.化学染色法
E.激光散射法
17. 在双鞘流动力连续系统(DHSS),嗜碱性粒细胞通道计数的原理是
B.电阻抗法
C.钨光散射法
D.化学染色法
E.激光散射法
18.目前,血液分析仪测定成熟红细胞参数的原理,不包括
A.电阻抗法
B.电阻抗法和射频法
C.流式激光散射法
D.电阻抗法和光散射法
E.流式细胞和鞘流电阻抗法
19.用流式激光散射法的血液分析仪,当血液被十二烷基硫酸钠稀释和戊二醛固定后,此时红细胞形态为
E.双凹圆盘形
20.血液分析仪用流式激光散射法检测被十二烷基硫酸钠稀释和戊二醛固定红细胞,得到红细胞V/HC二维散点图,其X轴表示红细胞的
B.单位浓度
C.平均体积
D.血红蛋白量
E.血红蛋白浓度
21.血液分析仪用流式激光散射法检测被十二烷基硫酸钠稀释和戊二醛固定红细胞,得到红细胞V/HC二维散点图,其Y轴表示红细胞的
C.单位浓度
D.血红蛋白量
E.血红蛋白浓度
22.在线性V/HC的散点图中,血红蛋白浓度的参考值是
A.160~410g/L
B.240~410g/L
C.280~410g/L
D.320~410g/L
E.360~410g/L
23.在线性V/HC的散点图中,红细胞体积参考值是
A.60~80fl
B.60~90fl
C.60~100fl
D.60~120fl
E.60~150fl
24.血液分析仪在校准电阻抗法红细胞计数是,如采用激光法第二次计数红细胞,则光散射法检测红细胞的2个角度是
A.90°、90°
B.7°、7°
C.90°、7°
D.60°、7°
E.90°、0°
25.采用3次计数、扫流和拟合曲线等技术提高血小板计数准确性的血液分析仪使用检测原理是
A.电阻抗法
C.光散射法
D.荧光散射法
E.双鞘流电阻抗法
26.当电阻抗法血小板计数结果异常时,血液分析仪转换至光学法核酸荧光染色计数血小板,则此通道为
A.红细胞/血小板计数通道
B.红细胞/白细胞计数通道
C.白细胞/血小板计数通道
D.有核红细胞/血小板计数通道
E.网织红细胞/血小板计数通道
27.网织红细胞/血小板计数通道,核酸荧光染色时,染色较多的是
A.退化红细胞
B.网织红细胞
C.成熟红细胞
D.成熟血小板
E.未成熟血小板
28.激光散射法在高角度(5°~15°)可检测到血小板的折射指数(RI),其折射率范围在
A.1.00~1.40
B.1.10~1.40
C.1.15~1.40
D.1.25~1.40
E.1.35~1.40
29.激光散射法在低角度(2°~3°)可检测到血小板大小,其体积范围在
A.1~30fl
B.10~30fl
C.15~30fl
D.20~30fl
E.25~30fl
30.血液分析仪用聚焦电阻抗法二次计数校准血小板激光法初次计数,如采用激光法,则光散射法检测血小板的2个角度是
A.90°、60°
B.7°、7°
C.90°、90°
D.60°、60°
E.90°、7°
31.血液分析仪用单克隆抗体荧光染色光散射法计数血小板,则使用的标记血小板单克隆抗体是
32.血液分析仪测定血红蛋白浓度使用改良HiCN法,其测定波长为学范文网,范文,作文,教案,简历,诗词鉴赏!
||||||||||
您当前的位置: > &>>&血红蛋白正常值
血红蛋白正常值
第一篇:血红蛋白正常值血红蛋白(HGB) 正常值为120-150g/L 白细胞计数(WBC) 正常值为4×109/L-10×109/L 其中中性白细胞(NEUT%) 正常时为0.5-0.7 淋巴细胞(LYM%) 正常时为0.2-0.4 嗜酸细胞(MXD%) 正常时为0-0.02 血小板(PLT ) 正常值为100×109/L-300×109/L HCT 红细胞平均体积(MCV) 正常值为82-92fL 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 正常值为340-360g/L
临床意义如果 HGB 值低于120g/L,就说明有贫血存在,应该进一步检查是什么性质的贫血,如果 HGB 值高于160g/L,可能是因为患有血红蛋白增高症或者血液被浓缩的缘故,WBC 代表的白细胞是 人体的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相当于国家的军队,共总数的增高(超过10×109/L)时,多表明有 炎症、感染存在,此时病人多有发热症状,如果白细胞总数太高在(30-50)×109/L 以上,病人 是于少年儿童或年青人,伴有较严重的不能解释的贫血,请不要掉以轻心,应该进一步做骨髓穿 刺检查,排除白血病的可能,白细胞总数低于4×109/L,可由接受放射线,病毒感染药物及化学 物质中毒等引起。中性白细胞比例增高多意味着感染(特别是细菌感染)存在,淋巴细胞增高多 见于慢性疾病及长期接受放射线照射, 嗜酸性白细胞增高时, 往往说明体内有过敏原存在引起的 过敏,如寄生虫(蛔虫多见) ,过敏性炎症,过敏反应等。PLT 减少时 ,可能会有出血,如血小 板减少性紫癜等,增高时,说明血液呈高凝状态,易发生血栓。
红细胞计数(RBC)和血红蛋白(HGB)减低,即可诊为贫血。按红细胞体积大小可分为巨细 胞性贫血,小细胞性贫血和正细胞性贫血。MCV(红细胞平均体积)和 MCHC(平均血红蛋白 浓度)为主要分型依据。
蛋白(PRO) 正常为阴性 蛋白 阴性 尿糖(GLU) 正常阴性 阴性 红细胞(RBC) 正常0-1/高倍 白细胞(LEU) 正常0-5/高倍 尿酸盐结晶(NIT) 酮体(KET) 正常阴性 阴性 尿胆元(UBG) 定性:弱阳性 定量1-4mg/24h 胆红质(BIL) 正常阴性 阴性 尿潜血(ERY) 正常阴性 阴性 比重(SG) 正常1.018
临床意义:
泌尿系统感染时, LEU 常为30~50个/高倍 (正常值为阴性 neg) PRO &+& 正常值为阴性 neg) 阴性、 ( 阴性。阴性 阴性 如同时伴有大量 NIT, ERY 阳性 及 (正常为 neg) 则提示为泌尿系统结石 (继发) GLU &+~+++& ; 要进一步做空腹血糖或糖耐量试验检查,确定是否有糖尿病存在。因糖尿病患者,更易发生泌尿 系统或其他部位感染。
3. 血气和电解质(血生化)
正常参考值 酸碱度(PH) 二氧化碳分压(PaCO2) 氧分压(PaO2) 碳酸氢根离子(HCO3-) 钠离子(Na+) 钾离子(K+) 氯离子(Cl-) 7.35-7.45 35-45mmHg 75-100mmHg 21.3-27.3mmol/L 136-146mmol/L 3.5-5.5mmol/L 96-106mmol/L
临床意义电解质紊乱可有代谢性酸中毒、代谢性碱中毒、呼吸性酸中毒和呼吸性碱中毒四种情况。血 PH (代表酸碱度)及 HCO3-(碳酸氢根离子)增高,是碱中毒的标志。碱中毒时呼吸中枢抑制, 呼吸困难,血中 CO2(二氧化碳)蓄积导致 PaCO2(二氧化碳分压)增高和 PaO2(氧分压)下降。胃液中含有丰富的 K+(钾) 、Cl-(氯)离子,频繁的呕吐造成 K+和 CL-的大量丢失,从 而使血清 K+、Cl-降低。碱中毒是代谢原因引起的,并非呼吸原因所致。同时伴有血清 K+和 CL降低,故可诊断为代谢性(低钾低氯)性碱中毒,需立即行补液治疗,补充丢失的 K+和 CL-, 并纠正碱中毒,避免病情进一步变化,造成严重后果
项目 单位 正常参考值 谷丙转氨酶(ALT) IU/L (1~38) 谷草转氨酶(AST) IU/L (8~40) 碱性磷酸酶(ALP) IU/L (100~275) r-转肽酶(GGT) IU/L (9~40) 总胆红素(TBIL) umol/L (4~20) 直接胆红素(DBIL) umol/L (0~7)
临床意义:
ALT(谷丙转氨酶) 、AST(谷草转氨酶) 、ALP(碱性磷酸酶) 、GGT(r-转肽酶) 、检测结果明 显增高,反映肝功能异常(损害) ,TBIL(总胆红素)增高提示黄疸,由胆道梗阻所致。常见的 原因有胆道结石、胆道蛔虫症、胆道肿瘤引起的胆道阻塞或胰头肿瘤压迫、侵犯胆总管所致。
5.乙肝2对半检验
正常 表面抗原(HBsAg) 阴性 表面抗体(抗-HBs) 阴性 阴性或阳性 e 抗原(HBeAg) 阴性 抗-HBe 阴性 核心抗体(抗-HBc) 阴性
临床意义:
阳性这里指的是检查乙型肝炎患者血清里的乙肝病毒抗原抗体,应称作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标 记物,由于有三种抗原及与它们相应的三种抗体,核心抗原通常不检测,因此只检测二种抗原及 三种抗体,二种抗原是表面抗原(HBsAg) 抗原(HbeAg) 、e ;三种抗体则分别是表面抗体(抗 -HBs) 核心抗体 (抗-HBc) (抗-HBe) 查到 HbsAg、 及 。HbeAg 及抗-HBc 即“大三阳”, HbsAg、 而 抗-Hbc 及抗 Hbe 阳性即“小三阳”。
表面抗体即抗-HBs,它是乙型肝炎感染后产生的保护性抗体。当发现仅抗-HBs 阳性时,有以下 几种可能:首先是处于急性乙肝的恢复期。抗-HBs 常在 HbsAg 转阴以后的一段时间出现,可持 续多年;其次发现仅表面抗体阳性,而无既往明确的乙肝感染史,亦说明既往有过 HBV 的隐性 感染,疾病已痊愈,病毒已被清除;最后就是接种乙肝疫苗的结果。接种乙肝疫苗的目的,就是 希望产生保护性抗体,达到预防乙型肝炎的目的。
另外,一种较少见的暴发性肝炎发病时,由于机体免疫 免疫反应很强烈,此时可以产生高滴度的表 免疫 面抗体,但这种免疫 免疫亢进可能损伤机体,带来不良后果,发生大块肝叶坏死导致肝衰竭。免疫 对 HBsAg 携带者升学、就业、结婚等有什么限制? 由于人们对 HBsAg 携带者的认识不够全面,以至一些 HBsAg 携带者中的青年在升学、就业、 结婚、甚至出国等都发生了各式各样的问题。其实有些问题并非那么严重。HBsAg 携带者约占 我国总人口的10%,他们中不乏有科学家、名演员和为国争光的优秀运动员。除了某些学业,如 幼儿师范、护士、饮食服务行业等外,对升学、就业,甚至出国不应有太多的限制。这是因为乙 肝的传染主要通过血液,偶而通过唾液、精液传染,日常生活中一般接触是不太可能传染给别的 人。至于结婚,只要对方抗 HBs 阳性,或 HBsAg 阳性,就不存在相互传染的问题。如果对方乙 肝标志全部阴性 阴性,建议注射乙肝疫苗后再结婚。阴性 “大三阳”的转归
当“大三阳”患者的机体免疫 免疫功能被激活时,免疫 免疫系统能识别出乙肝病毒的抗原物质和受病毒感 免疫 免疫
染的肝细胞并出现清除病毒的反应,这是机体的一种自身保护反应。其结果是大量病毒被清除, 而同时受感染的肝细胞也遭到破坏,转氨酶升高,有时还会有胆红素的升高(即黄疸)。但这种清 除常常是不彻底的,对于非复制状态的病毒常常不能杀死而呈潜伏状态。当机体免疫 免疫力下降时, 免疫 病毒又重新开始复制,感染新的肝细胞,并导致新一轮的免疫 免疫攻击。如此反复清除、破坏,再清 免疫 除、再破坏的过程,就是慢性肝炎发展的过程。随着血液中病毒的清除,血清中抗-HBe 出现, HBeAg 消失,也就从“大三阳”转成了“小三阳”。由此可见,能从“大三阳”转成“小三阳”,对大部 分的乙型肝炎病人(感染变异病毒者除外)来说象征着体内病毒复制的下降,病毒数量的减少, 有时血液中甚至检测不到病毒。虽然“大三阳”或“小三阳”与肝脏损伤的严重程度不直接相关,但病毒减少时受感染的肝细胞会 减少,免疫 免疫反应和肝损伤也会减轻,因此我们在治疗中总希望能将“大三阳”转成“小三阳”,使病 免疫 毒的复制下降到最低水平,这样对病人是十分有利的。“大三阳”是否病情很重?
乙肝三系阳性与肝损害是两回事。表面抗原(HBsAg) 抗原(HBeAg)和核心抗体(抗-HBc) 、e 阳性,俗称大三阳,只能说明体内存在乙肝病毒,而且病毒数量也较多,但不等于肝脏的炎症和 损害就重。肝脏有否损害及其程度简单地判断可以看肝功能的化验结果, 更准确的判断应该做肝 穿刺。“小三阳”与乙肝病毒携带者之间的关系 “小三阳”者中,平时无肝炎症状,肝功也一直正常的人,也被称为乙肝病毒携带者。
据估计,全世界携带有乙肝病毒的人群约有2.15亿人,我国约有1.2亿左右,北京市约有60 多万。携带乙肝病毒的人群是乙型肝炎病毒赖以持续生存的宿主, 对于乙型肝炎的传播和发病起 着重要作用,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无症状 HBsAg 携带者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健康人”,这些 人体内有病毒存在,因此有传染他人的可能性。因此 HBsAg 携带者不得献血,要注意个人卫生 及公共卫生,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不与他人混用洗漱用品。与携带乙肝病毒的人群密切接触时, 要及时注射乙肝疫苗,防患于未然。HBsAg 和 HBeAg 能否转阴? 急性乙型肝炎患者表面抗原和 e 抗原的阴转可能性很大;但慢性肝炎和携带者的 HBSAg 转阴 是很少了,年转阴率仅为1-2%。现有的药物也没有能使它消失的。至于 HBeAg,随着时间的 推移,至少有50%以上的人将会阴转,并产生抗一 HBe。现有的抗病毒药物,如干扰素、法昔 洛韦等都有可有使 e 抗原转阴。HBeAg 转为抗-HBe 是潜伏感染的证据,表示病毒复制不活跃。乙型肝炎只有当出现表面抗体(抗一 HBS)阳性时,才可被认为病毒基本消灭或完全消灭。HBsAg 和 HBV 妇女生育时有何危险?
危险可概括为以下几点1.最大的危险是将乙型肝炎病毒传染给新生儿, 但对于 HB 砒携带者和慢性 HBV 携带者传染给 新生儿的机会不一样。有文献报道, HBs 地及 HB 毗双阳性母亲娩出的婴儿在围产期感染 HBV
的可能性为70%~叨叽,而 HBs 纯单阳性的母亲娩出的婴儿在围产期感染的可能性只有30%。凡围产期感染者6%-95%将发展成为慢性 HBV 携带者;幼儿期感染的则有30呢将成为慢性携带 者,而成人感染后成为慢性携带者的比例仅占5%~10%。这充分说明,新生儿期和婴幼儿时期 感染乙肝病毒是最危险的。2.如果患者真正是一个慢性 HBsAg 或 HBV 携带者,也就是说,她不是隐匿进展的慢性肝炎。肝炎后肝硬化, 则妊娠经过会和健康妇女无大区别, 如果是肝功能代偿良好的慢性肝炎或肝炎后 肝硬化,其妊娠后有可能发生肝功能的损害, ALT 升高,甚至出现黄疸,在生育时发生危险, 例如发生产后大出血等。3.对于胎儿来说,在妊娠早期,有可能发生流产;在妊娠晚期,有可能发生胎死宫内、早产等; 在生产时可能生胎儿宫内息等。以上的一些“情况也是病理上能诊断为慢性肝炎的患者发生的可 能性较大,而真正的携带者发生的机率很小。
表抗阳性者如何正确对待生育? 因为 HBV 可能通过父-婴、母-婴途径传播,为了优生优育,应慎重对待生育问题。夫妻如有一方为 HBsAg 阳性且 HBeAg 阳性或 HBV-DNA 阳性时,传染性较强,精液或 乳头、阴道的分泌物可能具有传染性,故此时不宜怀孕,应积极进行治疗,等待 HBeAg 或 HBV -DNA 阴转后,再考虑怀孕。如对方存在有抗-HBs,说明有免疫 免疫力,此时可以考虑生育。但 免疫 怀孕期间应注射高效价免疫球蛋白,且婴儿出生后按时接种乙肝疫苗及注射高效价免疫球蛋白 高效价免疫球蛋白 高效价 高效 高效 免疫球蛋白, 这样可阻断母-婴传播。如果对方抗-HBs 为阴性 阴性,则说明易感染乙肝病毒,需及时注射乙肝 阴性 疫苗,待产生足够的抗-HBs 时再考虑生育问题。
6. 血脂检查
正常参考值 甘油三脂(TG) 0.4-1.86mmol/L 总胆固醇(TC) 3.89-6.48mmol/L 低密度脂蛋白 蛋白(LDLC) 0-4.14mmol/L 蛋白 高密度脂蛋白 蛋白(HDLC) 1.04-1.74mmol/L 蛋白 如果血清总胆汁固醇达到或超过5.72mmol/L,甘油三酯达到或超过1.70 mmol/L,则可以分别诊 断为“高胆固醇血症”和“高甘油三酯血症”;两者均异常升高则称“混合型高脂血症”高密度脂蛋白 蛋白 胆固醇如果低于0.91 mmol/L(35mg/dl)也属血脂代谢紊乱,称为“低高密度脂蛋白 蛋白血症”。蛋白
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高胆固醇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冠心病患者血清总胆固醇多数在5.0-6.5 mmol/L,血清总胆固醇在4.5 mmol/L 以下者冠心病发生的可能性越大,它每降低1%,冠心病的 危险性可减少2%。研究显示, 高甘油三脂也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虽然继发性或遗传性因素可升高甘油三脂水平, 但大部分血清甘油三脂升高是代谢综合症所致。低密度脂蛋白 蛋白胆固醇血症也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血清高密度脂蛋白 蛋白胆固醇水平越低,发 蛋白 蛋白
生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越大。低密度脂蛋白 蛋白胆固醇属于致动脉粥样硬化脂蛋白 蛋白。众多研究提示,低密度脂蛋白 蛋白胆固醇升高是 蛋白 蛋白 蛋白 冠心病的主要原因,采取降低低密度脂蛋白 蛋白的治疗,能降低40%的近期心脏病危险。蛋白
7.糖尿病检查
糖尿病,是内分泌代谢疾病中的常见病及多发病。其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逐年增加,可以列为 继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病之后的第三大疾病。由于糖尿病还会引起多种慢性并发症,这种并发 症死亡率相对高升,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所以,对糖尿病的检测是重要环节,达到早诊 断、早治疗。
糖尿病的检测主要通过对血中葡萄糖及尿糖含量的测定。1.尿糖(1)尿糖定性试验:尿糖阳性为诊断糖尿病的重要线索,但轻度糖尿病患者空腹或饭 前可呈阴性 阴性,饭后尿糖常阳性,故可查饭后2小时尿糖;老年糖尿病患者尿糖检查均可阴性 (2) 阴性。阴性 阴性 尿糖定量测定:24小时尿糖定量测定可观察糖尿病的治疗效果。2.血糖:如空腹血糖浓度屡次达到或超过126mg/dl(7.0 mmol/l) ,提示糖尿病。3.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对有糖尿病可疑,而空腹及饭后血糖正常或轻度升高,不能作出肯定 诊断者,须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方法:清晨空腹抽血,然后口服100克(近年国外多采用 75克)葡萄糖,服后分别测定1/2、1、2、3小时的血糖浓度,以及空腹血糖浓度。空腹血糖 ≥125mg/dl,1/2小时≥200mg/dl,1小时≥190mg/dl,2小时≥150mg/dl,3小时≥125mg/dl,列为异 常;凡空腹、1/2或1小时、2小时及3小时四次中有3次超过此标准,则为糖尿,若二次达到或超 标为糖耐量正常。4.糖化血红蛋白测定:正常人外周血糖化血红蛋白含量为血红蛋白总量的4-6%,在未控制的 糖尿病患者其含量较正常高2-4倍;当糖尿病控制后2个月可降低至正常或接近正常;所以,糖 化血红蛋白测定可反应近2-3个月内血糖总的变化,有助于判断糖尿病控制程度。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随机诊断 凡具有糖尿病典型症状如&三多一少&或酮症,一日中任何时候血糖 ≥11.1mmol/L(200mg/dl),经重复一次检查无误即可诊断糖尿病。空 腹 血 糖 诊 断 空 腹 血 糖 &6.1mmol/L(110mg/dl) 为 正 常 ; 空 腹 血 糖 6.1mmol/L(110mg/dl) - 6.9mmol/L(125mg/dl)空腹血糖受损(IFG) ;空腹血糖≥7.0mmol/L(126mg/dl)为糖尿病。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诊断 餐后2小时血糖&7.8mmol/L(140mg/dl)为正常;空腹血糖&7.0mmol/L, 同时餐后两小时血糖7.8mmol/L-11.0mmol/L 为糖耐量受损, 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 为糖尿 病。8。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诊断
对于不同胎龄/出生体重的早产儿黄疸推荐干预标准,35-36w/g 的早产儿进行光疗的 标准是:
A. 24小时内血清胆红素水平≥5mg/dl B. 24小时内血清胆红素水平≥7mg/dl
一、非溶血性高胆红素血症的诊断
测定血清胆红素水平是诊断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重要指标。在生后的最初4-5天,大多数 新生儿都有一个血清胆红素上升的高峰时期, 从出生时脐血胆红素26?mol/L (1.5mg/dl)至生后4-5 天的102-205?mol/L (6-12mg/dl)。即使在正常情况下血清胆红素水平也超过成人。成人胆红 素 &34?mol/L ( 2mg/dl ) 可 以 看 到 皮 肤 、 巩 膜 的 黄 染 , 新 生 儿 由 于 毛 细 血 管 丰 富 , 胆 红 素&86-120?mol/L (5-7mg/dl)才出现黄疸。观察和检测新生儿黄疸应每天在适当自然光线下观察裸体的新生儿,在大多数病例可以早期观 察到皮肤和巩膜的黄疸。检查者用拇指按压身体较硬部位的皮肤表面,如:前额,胸前,或大腿 等,主要是使皮肤变白有助于观察潜在的黄色。
利用皮肤反射可以使用经皮测胆红素仪作为在婴儿室评估临床黄疸程度的另一种方法。经 皮测胆红素与血清胆红素水平有很好的相关性, 标准化的技术和设备可用于对高胆红素血症的筛 查。经皮测胆红素仪与血清胆红素的相关性在白种人比非白种人更好。
临床观察和经皮测胆红素都证实足月儿皮肤黄疸从面部开始向下进展,在胆红素水平 6-8mg/dl 时可以观察到巩膜和面部的黄疸,137-171?mol/L (8-10mg/dl)时肩部和躯干出现黄疸, 下 肢 有 明 显 的 黄 疸 为 171-205?mol/L (10-12 mg/dl) 水 平 。看 到 全 身 黄 疸 估 计 血 清 胆 红 素 在 205-256?mol/L (12-15mg/dl)水平。虽然这仅仅是最粗略的评估,用于每天新生儿黄疸的观察,常 常能够及时发现和认识进展中的高胆红素血症。有利于早期发现,诊断并给与干预和追踪。在生 后第一天观察到异常的黄疸,需要及时评估和追踪。在生后第3-4天或在出院时,表现轻微的黄 疸,其程度为胆红素平均水平的足月新生儿,一般情况良好,可以不干预。但有必要教给家长如 何观察新生儿黄疸。
除了需要实验室测定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结合胆红素)外, 临床上对高胆红素血症应做 出全面的检查,包括腹部触诊,回顾母亲和新生儿的血型 血型不合的病史和实验室依据,抗体的滴度 血型 和 Coomb 试验的结果以及新生儿的家族史、兄弟姐妹或亲属在儿童时期的黄疸病史。
二、新生儿溶血病的诊断 1. Rh 血型 血型不合的溶血 Rh 同族免疫 免疫性溶血是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之一,也是足月儿核黄疸的常见病因。北 免疫 美妇女中16%是 Rh 阴性 阴性,大多数 D 抗原阴性 阴性。在我国 Rh 溶血相对少见。在分娩第一个 Rh 阳 阴性 性的新生儿因胎盘出血,母亲曾有 Rh 阳性胎儿流产时,Rh 阴性 阴性母亲接受了小量的 Rh 阳性胎 儿细胞的输血。当这些 Rh 阳性细胞进入 Rh 阴性 阴性的母亲循环后,母亲的免疫 免疫系统对外来的 Rh 免疫 阳性红细胞抗原产生抗体。后者暴露于 Rh 阳性胎儿细胞,在以后的任何一次 Rh 阳性胎儿的妊 娠中,或在同一次妊娠有胎儿细胞经过胎盘时,都增加了母亲抗其胎儿抗体 IgG 的滴度,母亲抗 Rh 阳性的 IgG 抗体再经过胎盘到胎儿,破坏 Rh 阳性胎儿的红细胞。由于母亲抗体增加,胎儿 红细胞一旦成为抗原被循环中的抗体识别就在血管内外被破坏和溶解。第二次妊娠胎儿会进一步 溶血和产生宫内高胆红素血症。严重的病例,宫内贫血严重以至于造成高心输出量的心衰,全身
水肿,水肿的胎儿可以从超声观察到。可以用测量 Rh 的抗体滴度来监测 Rh 阴性 阴性母亲的妊娠经过,超声监测可探及肝脾肿大和 周围水肿,并可用经腹壁羊水穿刺检测胆红素在羊水中的存在。羊水中胆红素的增加,特别是结 合超声证实肝脾肿大或水肿,提示预后危重,需要在超声引导下经腹壁输注红细胞,如果胎儿接 近足月应尽快结束妊娠。2.ABO 血型 血型不合的溶血 ABO 溶血病比 Rh 溶血病更为常见,但经过良好。几乎所有的病例,母亲血型 O 型,新 血型是 血型 生儿的血型 A 型或 B 型。母亲抗 A 或抗 B 的 IgG,在孕晚期或分娩时被动地输送到婴儿。随 血型是 血型 着脾脏对抗原抗体复合物识别和排斥,胎儿早期快速的溶血。因为胎儿每百个红细胞仅有近 A 或 B 抗原附着点(相比成人) 。抗体对胎儿细胞不易粘附,且不被完全 破坏。抗原抗体在胎儿细胞上的附着点数量较少,可使直接 Coomb 试验弱阳性或甚至阴性 阴性。虽 阴性 然有25%的孕妇有潜在的 ABO 血型 血型不合,只有少数(10-15%)新生儿有 Coomb 试验阳性。在 尚无阳性抗体结果时,不能证实新生儿溶血的诊断。因为不是所有的 ABO 血型 血型不合都会导致新 生儿溶血,确定诊断必须有直接或间接 Coombs 试验或抗体释放试验的阳性结果。总之,所有母亲在产前和住院分娩前应做 ABO 血型 Rh 血型 血型和 血型的检查,如果母亲 Rh 性阴 阴 血型是 性,还应测定 Rh 抗体的滴度,以决定产时的经过及产时、产后的紧急处理。假如母亲的血型 血型 O 型或是 Rh 阴性 阴性,新生儿应该检查 ABO 血型 Rh 血型 血型 血型和 血型;血型 血型不合者,应进行抗体的筛查, 除抗人球蛋白直接试验(Coombs)外,血清中游离抗体测定试验阳性表明新生儿体内已有存在 球蛋白 抗体,并不一定致敏,不能作为诊断依据,而抗体释放试验证实新生儿红细胞已经致敏,诊断成 立。
怀疑高胆红素的原因是新生儿溶血,除了血清胆红素测定外,还应检查血色素、红细胞压 积、网织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形态。对于高度怀疑 Rh 溶血的病例,生后立即做脐血标本血色素、 红细胞压积和胆红素的测定。对可疑 ABO 溶血的病例,不一定要做脐血的检查,因为 ABO 溶 血很少引起出生时明显的黄疸和贫血。
三、高胆红素血症的预测
临床上可以用首次出现黄疸的日龄和随后血清胆红素增加的速度,推测可能的临床经过和 高胆红素血症的程度及以后胆红素是否消退延迟。例如, 对于非溶血性高胆红素血症的正常新生 儿胆红素上升的最大速度为85?mol/L.d (5mg/dl.d), 或3.24?mol/L.h (0.2mg/dl.h)。生后第一天肉眼 可见的黄疸或生后的48小时内胆红素水平≥171?mol/L (10mg/dl),胆红素增加的速度超过正常范 围,就有可能潜在着某些病理的因素。评估胆红素的增长速度,可以估计在下一个12-24小时胆 红素可能的水平。大多数病例,如果新生儿在第一个24小时内观察黄疸明显,测定血清间接胆红 素水平≥103?mol/L(6mg/dl), 且胆红素的增长速度超过3.24?mol/L.h (0.2mg/dl.h),应每8小时重复测 定,直到胆红素水平稳定或达到干预标准给予治疗。在这段时间中,如果不能肯定为生理性黄疸, 临床上可根据最初胆红素水平及增长情况,做进一步的实验室检查并对潜在病因进行分析诊断。呼气末一氧化碳(end-tidal CO corrected for ambient CO ETCOc)是监测内源性 CO 产生的 很好的指标。从衰老的红细胞和血红素蛋白 蛋白产生的血红素, 经血红素氧化酶将血红素转化成胆绿 蛋白 素的过程中释放 CO,每代谢一个克分子的亚铁血红素就会产生等克分子数的 CO。在临床上对 严重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监测内源性 CO 的生成可以更直观的预测血清胆红素的生成。
另外,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梗阻性肝脏疾病在新生儿期也可以出现高胆红素血症。诊断需要 测定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高于17.1-26?mol/L(1.0-1.5mg/dl),尤其是在生后的几天 或几周里,直接胆红素持续增加,应该怀疑并需要鉴别诊断。原则上讲,所有新生儿胆红素测定 应该包括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快速微量血只能测定总胆红素,适用于追踪,若有条件也应测 定直接胆红素。
9、粪便的检查
10、性传播疾病检查
11、生殖系统相关激素
12、白带检查
14、宫颈检查 [项目名称]阴道一宫颈涂片细胞学检查 通过采取阴道或宫颈分泌物,获得脱落细胞后进行涂片染色,再通过人工观察或通过计算机扫 描分析来检查阴道或宫颈的细胞形态, 其目的在于发现和诊断子宫颈癌、 子宫颈内膜癌极其癌的 前期变化,发现和诊断人乳头瘤病毒和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发现和诊断如滴虫性阴道炎、霉菌性 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炎等微生物感染,测定卵巢功能。[英文缩写]C 片、V 片、CCI、TCT [参考值]正常范围,无异常发现 [临床意义] 1。发现和确诊滴虫性阴道炎、 霉菌性阴道炎、 细菌性阴道炎等微生物感染, 根据诊断对症治疗。2.可发现人乳头瘤病毒和单纯疱疹病毒感染。3.根据细胞形态发生轻度异常变化,建议定期复查。发现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或非典型腺性上 皮细胞,其来源和性质无法确定时,建议做进一步检查。4.发现细胞形态出现中度到重度形态异常,建议做阴道镜检查。5.发现原位癌或癌。6.测定卵巢功能水平,用数字表示各层细胞所占百分比的多少。根据不同的临床情况和年龄的 不同、月经周期的不同阶段,由临床医师判断是否处于正常范围。
第一篇:血红蛋白正常值糖化血红蛋白正常值是多少? 糖化血红蛋白正常值是多少?糖化血红蛋白测试通常可以反映患者近 8~12 周的血糖控制情况。糖化血红蛋白是糖尿病诊断新标准和治疗监测的“金标 周的血糖控制情况。糖化血红蛋白是糖尿病诊断新标准和治疗监测的“ 糖尿病诊断新标准和治疗监测的 准”,糖尿病患者在治疗糖尿病时,不仅要定期测血糖,还要定期测糖化血 糖尿病患者在治疗糖尿病时,不仅要定期测血糖, 红蛋白,了解糖化血红蛋白正常值。红蛋白,了解糖化血红蛋白正常值。6.5%以下 以下。目前我国将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标准定为 6.5%以下。了解 糖化血红蛋白正常值是为了更好的了解自身的情况, 非糖尿病者的糖化血红 糖化血红蛋白正常值是为了更好的了解自身的情况, 蛋白(HbA1c)水平为 5.5%。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 4%~6%, 蛋白(HbA1c)水平为 4-5.5%。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 4%~6%,表示血糖控制正 (HbA1c) 常;6%~7%表示血糖控制比较理想;7%~8%表示血糖控制一般;8%~9%表示血 ;6%~7%表示血糖控制比较理想;7%~8%表示血糖控制一般;8%~9%表示血 表示血糖控制比较理想;7% 表示血糖控制一般;8% 糖控制不理想,需加强血糖控制,多注意饮食结构及运动, 糖控制不理想,需加强血糖控制,多注意饮食结构及运动,并在医生指导下 调整治疗方案。调整治疗方案。糖化血红蛋白如果&9%,那就说明血糖控制很差, 糖化血红蛋白如果&9%,那就说明血糖控制很差,是慢性并发症发生发 &9% 展的危险因素,可能引发糖尿病性肾病、动脉硬化、白内障等并发症, 展的危险因素,可能引发糖尿病性肾病、动脉硬化、白内障等并发症,并有 可能出现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合并症。根据许多研究发现, 可能出现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合并症。根据许多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若是能 将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降低至 8.1%以下 以下, 将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降低至 8.1%以下,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将会大 (HbA1c) 大地降低。如果超出这个值,那么并发症的机率会非常大。大地降低。如果超出这个值,那么并发症的机率会非常大。控制糖化血红蛋白也不是每个人都一样的, 控制糖化血红蛋白也不是每个人都一样的,中青年可以要求的严格一 6.5%或更低 收益会更大。或更低, 些,若能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 6.5%或更低,收益会更大。对老年人则可 以适当放宽一点(7.0%~7.5%),若是老年人能达到这个标准,就算正常了。以适当放宽一点(7.0%~7.5%),若是老年人能达到这个标准,就算正常了。(7.0% 综上所述,让我们知道了糖化血红蛋白正常值是多少, 综上所述,让我们知道了糖化血红蛋白正常值是多少,可以为更多的患 糖化血红蛋白正常值是多少 者了解疾病的情况提供帮助,糖尿病治疗专家提示, 者了解疾病的情况提供帮助,糖尿病治疗专家提示,糖尿病患者治疗一定要 的情况提供帮助 专家提示 到正规专业医院,避免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到正规专业医院,避免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第一篇:血红蛋白正常值糖化血红蛋白正常值的意义
糖化血红蛋白正常值的意义
1、是糖尿病患者血糖总体控制情况的指标。目前我国将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标准定为 6.5%以下。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糖的控制情况――4%~6%:血 糖控制正常。6%~7%:血糖控制比较理想。7%~8%:血糖控制一般。8%~9%:控制不理想,需加强血糖控制,多注意饮食结构及运动。>9%:血糖控制很差, 是慢性并发症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2、有助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认识。若糖化血红蛋白&9%说明患者持续高血糖存在,会发生糖尿病肾病、动脉硬化、白内障等并发症,同时也是心肌梗死、 脑卒中死亡的一个高危因素。3、 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可用于指导对血糖的调整。糖化血红蛋白在 7%~8%者要更多干预餐后血糖,减少低血糖反应; &8%者要兼顾空腹和餐后血糖; &8% 则侧重于改善餐后血糖。4、对判断糖尿病的不同阶段有一定的意义。正常糖耐量者平均糖化血红蛋白为 5.6%,单独 IFG 患者其平均值为 6.2%,单独 IGT 患者为 5.9%,既有 IGT 又 有 IFG 的患者为 6.2%,新筛查 出的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为 8%。5、区别应激性血糖增高和妊娠糖尿病(GDM)中的检测意义。脑血管急症等应激状态下血糖增高,但糖化血红蛋白却不增高。妊娠糖尿病仅测血糖是不够的,要 控制糖化血红蛋白&8%,可避免巨大胎儿、死胎、畸胎、子痫前期更有意义。故 HBA1c 是妊娠糖尿病控制的重要参数。
声明:各媒体转载请自觉注明文章来自《中华检验医学网》()!原文地址:/html/20.html
本文标题:血红蛋白正常值}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matlab画二维散点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