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拿到Surface Pro 4的兄弟,qq说说能不能批量删除给说说硬盘的测试结果

说说自己用surface pro2 的感受
15回复 1497浏览
& & &前几天微软发布会又出了surface book了,感觉很多人非常看好,那就结合自己的应用体验说说用了快2年pro2的感受。& & &自己这两年用的设备一览,便于之后说对比有干货:ipad 2,ipad air,ipad mini 2、ipad4(陆续更新换代,以及给家里老人用);iphone4、note2、lumia1020、iphone6、sony z3+;macbook air,surface pro2。& & 当初购买pro2的初衷:当时还在用着ipad2,然后笔记本是公司的lenovo。有次出差去新疆,加上延误总共花了20多个小时时间在机场和飞机上。结果一会办公一会自己看电影什么的,两个东西都不轻(用过ipad2就知道,那厚度和重量),每次拿进拿出都麻烦,而且当时ipad的office体验非常差,用的是goodreader,但这个app不能修改文档,于是就要给老板用ipad看,提出修改意见,然后反身再到笔记本上修改,修改好后又用线倒回ipad再给老板看(没错,当时无线传输很麻烦呢,而且3g也不像现在这么便宜,可以直接手机共享……),来回折腾了这么一次后,回来下决心搞一台2合一的。正好在这时候,pro2出了。& & & & &一看介绍,这不就符合我的要求吗?一台完整的笔记本适合办公(RT没任何意义,所以现在被取消了),去掉键盘就可以当平板娱乐用,重量也不大(对比当年的13寸笔记本加ipad2)。当时sony也出过分离键盘式的平板,但好像评价不高。而且当时用着首发入的lumia1020,想着用onenote共享的移动办公,那真是舒爽啊。于是,直接国行第二批首发入了pro2 256g版本(没错,还是首发……不过还好不像1020那么悲催)& & & &使用体验:刚拿到时候确实觉得很爽,一台完全的笔记本,性能够用(反正不打游戏,后来偶尔玩暗黑3也够用),样子养眼(配了官网送的贴膜,加上紫色键盘),再全民ipad时候,拿着个surface感觉自己就是不一样哈。键盘装卸非常便利。正好出差,带着一台pro2不带ipad,感觉轻松了好多(唯一有点麻烦就是键盘拿下来单独放容易忘。最开始唯一有点不满的就是重量还是比ipad2要重,单拎着看手感不佳。用支架不能解决竖着看的问题。不过这段时期是兴奋期,这些小问题都不在乎了。& & & & & 随着时间推移,新鲜感过了后,开始觉得pro2各种不便了。win8 pc端没什么问题,当个笔记本用挺好的,本人不近视所以看小字没什么问题。但win8 metro端问题就大了,一是很多平板app当时根本没有或者功能缺失很多。我用平板也就干几件事。1、看网页;2、看在线视频;3、看网盘视频……4、看漫画、5、做简单记录和备忘(当时手机还没换3g,所以上网速度很慢,很多还是要提前做好记录)。结果发现pro2的app除了做记录用的onenote外,其他功能差太远了。& & & & &1、看网页。当时ipad已经有一堆浏览器app做的很成熟了,而pro2只有自己的IEmetro可以用用,但那个很多功能对比其他浏览器差距还是太大,在线同步收藏夹当时都没有。而且最搞笑是我pc这边的ie收藏夹都同步好了,那边metro要单独同步一次……。每次pc端ie看一会,想上床用metro继续看,不行,两个ie不是一起的。也许你会说随着win10更新,这个功能现在应该变好了吧。不好意思,我觉得现在差距更明显了。以前我下载离线,还要先找到种子下载后,用pro2导入到迅雷离线空间里。再用ipad迅雷云看,因为ipad没法下载种子后直接打开迅雷。现在都有磁链了。直接ipad上复制磁链,打开115粘贴进去就行了,完全不需要再用到pro2导入了。& & & 2、看在线视频。优酷到去年年中,都还没有登陆按钮!你搞妹啊,优酷想看个订阅还要重新找,缓存?不好意思,很多视频没登陆不能缓存……b站a站那app设计的,我都要切回到pc桌面直接网页看了……后来优酷什么的终于更新了,但,怎么我ipad能查到的视频,在win8这边查不到?是了是换成pc桌面优酷查,也可以查到。那我何必用metro的app……。其他在线视频app同理,基本到现在有些功能相对于ios和andriod还是滞后更新。使得我基本就没再用过metro的各种视频app了(后来更新到win10想看看Metro端的成长又用了阵……)& & & 3、看本地和网盘视频。首先去年年中之前的metro端是没有迅雷云和百度云的……我用ipad看好不,还可以下载。后来终于更新了,这俩货开始视频检查,那还用个p啊。直接换115会员了,然后115app又没有…………。自带的视频播放器看本地视频是不错,下面那个拖动的小按钮挺智能的,但没有在线搜索字幕功能,没有记忆功能,全集导入超麻烦。有些高清的想开硬解没这选项。只好还是pc桌面下了迅雷影音。然后每次都要痛苦的用指尖一点点找那个进度条,然后每次拖动都默认点了暂停,还要再点一下屏幕是播放,而这时候如果点的位置偏上或偏下,播放器的边框全屏时候还不会自动隐藏了。Metro端的其他播放器没怎么试过,所以不评价了。& & &4、看动漫,ipad、andriod有布卡、漫画控、漫画到、b站,Metro啥都没。而且pro2那个重量和背面发热。看到bxj另一个帖子里有人说用pro2看书看漫画比ipad好,我真实说个服字了,那个重量那个发热,连ipad我都嫌太重没法单手拿入了kindle,结果居然有人觉得pro2更好呢?后来回复我说“你不知道高铁飞机上都有桌子吗,你看书难道不是放在那看的?“我还真好奇难道就我特殊,其他人看书都是平放在桌子上或者立着放在桌子上这么看,而不是拿在手里面看?& & 5、做笔记备忘。以前就是冲着这个功能入的pro2,所以其他娱乐功能再不好用我也忍了,毕竟onenote和onedriver王道嘛。开始用时候确实挺好的,有wifi的场合,手机、pro2和pc端可以实现完全共享,唯一有点不能忍的就是同步速度,还有onedrive太占空间了(直接入了5TB的硬盘解决)。& & & & &但到了今年开始,越来越多老板和客户开始喜欢上移动办公了,但人家不是用onenote啊,onenote那个高大尚的共享给朋友功能,别人不用就完全没意义啊。现在经常的情况是:一、“L,你把那个文件发给我看下“ ”好,我发你邮箱吧“”你直接加我微信发给我吧” &二、“L,下个月出差的方案改好没?”“改好了,您看下有没有问题” “嗯,挺好的,你发给出差的大家都看看吧”“我没那些人的邮箱哦,要一个个通知吗?”“我做了个微信临时群,你发到里面就行了,另外把活动手册和天气情况也发进去” “好的……”。& & & & So,onenote功能除了我自己用,到底有什么用?搞到我现在更常用的是微信pc客户端的文件传输助手……& & & &以上就是我对pro21年多使用后的感受。期间因为电源触点问题(那个细长的磁性触点绝对是败笔,我觉得还不如07年买的macbook的好用),微软免费更换了2个电源,另外官网买的蓝牙鼠标也坏了,也是免费更换了一个(自己出邮费)。& & & &我的建议是如果你不差钱,pro4还是值得入的,当笔记本用还是很不错的。但如果你想着一机解决笔记本和平板双重方案,就现在来说我不建议,因为现在一台超轻笔记本加ipad的重量,已经跟sruface book相差不了多少了。而且book这价格,完全可以配一台普通笔记本+ipad+ps4+psv了。.至于独显,我真奇怪13.5寸的屏幕,有必要纠结显示效果好坏吗?如果是喜欢玩游戏的,我建议还是玩玩主机和掌机吧。&好久没拍过pro2的照片了,发一下当初入的时候在贴吧放的照片好了。加个同角度鼠标垫照证明下。%……
确实不太适合在国内使用,无论是应用市场的环境还是人文环境。觉得微软的本土化这方面还要加把劲
别的不说,楼主壕度是满满的。。。
surface book有一点会更好,就是运行的是pc版的win 10,所以大多数软件都能用。
我做讨厌做两件事情,一是做计划,第二件是计划被打乱。
应用一直是硬伤。但是桌面版的软件可牛的一比。
其实我建议 PRO 4 加IPAD MINI
多好 又轻又能玩。价格还不贵。
我很荣幸为他们打球。感谢每一个一直以来关注我并相信我的球迷。我为我曾经留下的美好而骄傲,并且为自己曾是这个联盟的一员而无比感激。曾有一个梦想,在每一个场馆,每一个夜晚,在你们所有人面前,为你们比赛。感谢你们。
引用1楼 @ 发表的:
确实不太适合在国内使用,无论是应用市场的环境还是人文环境。觉得微软的本土化这方面还要加把劲
在国外也不适合啊,我接触的老外,也没听谁用onenote的,用微软手机的都少啊……一般如果要用这种的,需要整个企业管理层面要求用才行。这涉及到企业服务,跟家用这些还不同。
引用2楼 @ 发表的:
别的不说,楼主壕度是满满的。。。
surface book有一点会更好,就是运行的是pc版的win 10,所以大多数软件都能用。
pro2 都可以升级到win10啊,原来的win8 也一样,不是大多数软件能用,是只要是pc的软件都能用啊。但问题是平板端是硬伤……
在美帝不是都10%了,当然和苹果还有差距。但是也比国内好太多了,新发的SB有打算入吗
引用6楼 @ 发表的:
在美帝不是都10%了,当然和苹果还有差距。但是也比国内好太多了,新发的SB有打算入吗
10%这个看起来大,实际公司太多,不可能一定接触到啊,我接触到美国10万分之一的公司都没有……,反正现在接触的公司还没有用过微软的解决方案的。这几年从黑莓换成苹果的移动办公的公司倒不少。
微软新出的一代最好都观察一阵,2代以后比较稳定。而且我也说了我不看好SB,性价比太低了,如果要换,可能会换MBP或pro4.毕竟现在笔记本不用来娱乐,只是办公很多性能不需要太强大。
作为留学党,说一下我同学是怎么用surface的貌似surface在做笔记方面有叼炸天的功能 我记忆很深的就是有个同学可以一边录老师的讲课一遍记笔记。 最主要的是,你还可以在回家之后,直接复盘整节课,貌似是可以看到老师说到哪你的笔记写了什么。我没用过,但是课上很多同学都是用surface的。上课直接调ppt和老师给的文档真的很方便 ipad肯定做不到的。 还有就是那个笔也十分好用 我在微软店里试用过,实在在同期的情况考虑下赢ipad太多。常上课,开会,做记录的人必备的。
各位南宁的大佬 小弟这厢有理了 留言板已经被你们强势围观玩坏了
引用8楼 @ 发表的:
作为留学党,说一下我同学是怎么用surface的
貌似surface在做笔记方面有叼炸天的功能 我记忆很深的就是有个同学可以一边录老师的讲课一遍记笔记。 最主要的是,你还可以在回家之后,直接复盘整节课,貌似是可以看到老师说到哪你的笔记写了什么。
我没用过,但是课上很多同学都是用surface的。上课直接调ppt和老师给的文档真的很方便 ipad肯定做不到的。
还有就是那个笔也十分好用 我在微软店里试用过,实在在同期的情况考虑下赢ipad太多。
常上课,开会,做记录的人必备的。
我不知道你在哪国留学,工作中来说,很少有用ppt讲稿的,一般都转成pdf防修改,或者用演示pps格式,现在ipad 的office app超级强大,只要你有outlook账户,直接无线同步,ipad还真做得到。
至于一边录一边做笔记,他的电池能坚持多久?而且如何录,pro的几个角度支架都不适合摄像头直接录,难道是手一直举着?然后顺便做笔记?我工作中会议的做法是,手机onenote做简单纪要和分段录音。重要的东西直接拿手机拍照,然后另外配合笔记本手写。onenote号称可以两边同步,但现在这网络环境还实现不了。起码我还不舍得开着手机4g共享给pro用那么久。
至于笔,我也觉得pro2的笔挺好用的,但屏幕不如纸啊,没手感,你写几行字倒没什么,真做2个小时笔记,那手得酸死。所以现在又换回普通笔记本配钢笔了。
引用9楼 @ 发表的:
我不知道你在哪国留学,工作中来说,很少有用ppt讲稿的,一般都转成pdf防修改,或者用演示pps格式,现在ipad 的office app超级强大,只要你有outlook账户,直接无线同步,ipad还真做得到。
至于一边录一边做笔记,他的电池能坚持多久?而且如何录,pro的几个角度支架都不适合摄像头直接录,难道是手一直举着?然后顺便做笔记?我工作中会议的做法是,手机onenote做简单纪要和分段录音。重要的东西直接拿手机拍照,然后另外配合笔记本手写。onenote号称可以两边同步,但现在这网络环境还实现不了。起码我还不舍得开着手机4g共享给pro用那么久。
至于笔,我也觉得pro2的笔挺好用的,但屏幕不如纸啊,没手感,你写几行字倒没什么,真做2个小时笔记,那手得酸死。所以现在又换回普通笔记本配钢笔了。
录音。不是录像。 一节课一小时四十五分钟。绝对够时间。 工作上用ppt演讲的比比皆是,很多人把ppt转成pdf而已 然后做笔记。老师上课会给出ppt或者pdf,很多时候是需要高亮一些句子或者几个单词作为备注,一节课大概有30多页ppt 如果打印出来 那就是差不多1刀多的价格(学校图书馆价格) 可以省不少钱,也环保。
各位南宁的大佬 小弟这厢有理了 留言板已经被你们强势围观玩坏了
引用9楼 @ 发表的:
我不知道你在哪国留学,工作中来说,很少有用ppt讲稿的,一般都转成pdf防修改,或者用演示pps格式,现在ipad 的office app超级强大,只要你有outlook账户,直接无线同步,ipad还真做得到。
至于一边录一边做笔记,他的电池能坚持多久?而且如何录,pro的几个角度支架都不适合摄像头直接录,难道是手一直举着?然后顺便做笔记?我工作中会议的做法是,手机onenote做简单纪要和分段录音。重要的东西直接拿手机拍照,然后另外配合笔记本手写。onenote号称可以两边同步,但现在这网络环境还实现不了。起码我还不舍得开着手机4g共享给pro用那么久。
至于笔,我也觉得pro2的笔挺好用的,但屏幕不如纸啊,没手感,你写几行字倒没什么,真做2个小时笔记,那手得酸死。所以现在又换回普通笔记本配钢笔了。
录音。不是录像。 一节课一小时四十五分钟。绝对够时间。 工作上用ppt演讲的比比皆是,很多人把ppt转成pdf而已 然后做笔记。老师上课会给出ppt或者pdf,很多时候是需要高亮一些句子或者几个单词作为备注,一节课大概有30多页ppt 如果打印出来 那就是差不多1刀多的价格(学校图书馆价格) 可以省不少钱,也环保。
各位南宁的大佬 小弟这厢有理了 留言板已经被你们强势围观玩坏了
圈子里一土豪买的SP3顶配,最大的作用是肝舰娘
用2代就只能同情了 Sp1/2都只是非常不成熟的试水之作,到了SP3才真正有了一款成熟的产品,而且好评率相当高。虽然是软狗,但是在苏宁尝试了SP2后还是没有欲望购买,无论手感还是屏幕,实在不适合阅读和办公。
SP3真的很棒,SP4已经几近完美。
ONENOTE国内确实不普及,但是我在订阅了Office365后,确实感受到了它的便利,不光记录工作,平时生活中也越来越多地使用Onenote(在手机上),确实很便利。
do not car They are only for $$$$$$$$$$$$
People should put this behind us already, this team is going through a tough time already. They should all be foucsing on winning games, so does the fans
引用13楼 @ 发表的:
用2代就只能同情了 Sp1/2都只是非常不成熟的试水之作,到了SP3才真正有了一款成熟的产品,而且好评率相当高。虽然是软狗,但是在苏宁尝试了SP2后还是没有欲望购买,无论手感还是屏幕,实在不适合阅读和办公。
SP3真的很棒,SP4已经几近完美。
ONENOTE国内确实不普及,但是我在订阅了Office365后,确实感受到了它的便利,不光记录工作,平时生活中也越来越多地使用Onenote(在手机上),确实很便利。
微软metro端差在应用上,请问pro3就解决了?如何解决的?别说pro3了,现在win10的metro一样应用上也不行,如何完美?
你订阅了365,ok,出去跟客户谈工作放投影,客户投影没有throw功能,你随身有带着vga的转接头吗?你没买pro2用的是pro3?配了4g卡吗?没有网络如何实现365的共享功能?onenote便利,我现在发现onenote能实现的功能,随便一个便条app都能实现。尤其在生活中。请问你觉得onenote到底便利在哪里?麻烦列举下呗?我这次十一出去旅游,用onenote做了一个旅游的记事本,把东西全扔进去了。结果去到发现,有手机网络的地方,现场用手机查,用大众点评和百度地图才是最方便的。
引用14楼 @ 发表的:
微软metro端差在应用上,请问pro3就解决了?如何解决的?别说pro3了,现在win10的metro一样应用上也不行,如何完美?
你订阅了365,ok,出去跟客户谈工作放投影,客户投影没有throw功能,你随身有带着vga的转接头吗?你没买pro2用的是pro3?配了4g卡吗?没有网络如何实现365的共享功能?onenote便利,我现在发现onenote能实现的功能,随便一个便条app都能实现。尤其在生活中。请问你觉得onenote到底便利在哪里?麻烦列举下呗?我这次十一出去旅游,用onenote做了一个旅游的记事本,把东西全扔进去了。结果去到发现,有手机网络的地方,现场用手机查,用大众点评和百度地图才是最方便的。
我喜欢而已,你这么激动干啥,没向你推荐,大家爱用就用爱喷就喷啊我无所谓,你们喜欢别的我也不感兴趣。
至于Oonenote如何便利我没必要解释了,基本上,”便利“就是这类便条应用最基本的要求。
我没有说其他便条类应用应用功能比ONENOTE弱啊,但是,我只是不喜欢,可以吧?
基本语文知识,说“onenote很便利,我喜欢用” 不等于 “其他便条记事应用都很弱“。某个APP功能很强也不代表我必须喜欢。
我没有随时随地使用移动网络的需求,我在地铁和交通工具上不会拿出手机低头刷,工作场所、住宅和常去的地方wifi都很方便,工作没有随时随地联网的要求,所以我的主力机(1520)目前都在用2G卡,平时除了通话主要功能是摄影和修图和基本的社交软件。
SP3我说了,几近完美,就是”不完美还差一些“的意思。不难懂。
Metro应用弱,也许吧,但是我需要的有了,功能ok,UI我喜欢,所以不影响我,什么生态圈有多大,几十万上百万奇异的应用,与我无关啊。
do not car They are only for $$$$$$$$$$$$
People should put this behind us already, this team is going through a tough time already. They should all be foucsing on winning games, so does the fan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请
& 允许多选
5人参加识货团购428.00元41人参加识货团购359.00元69人参加识货团购289.00元50人参加识货团购398.00元21人参加识货团购79.00元65人参加识货团购249.00元23人参加识货团购258.00元3人参加识货团购128.00元371人参加识货团购799.00元16人参加识货团购129.00元12人参加识货团购198.00元18人参加识货团购359.00元越用越顺手 Surface Pro 4试用评测
共计次阅读 来源:智嗨网&<em id="num_num_
从第一代Surface&RT到最新发布的Surface&Pro&4,微软经过3年的努力,终于让Surface系列走上了正轨,也有着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钟情于Surface。
而在今年,随着苹果iPad&Pro的出现,就让大家产生了选择上的分歧。从内部来讲,Surface&Book作为“终极PC”拥有无可争议的重要地位,抢去Surface&Pro&4不少风头。但随后Surface&Book出现的一些小问题,“Surface急功近利”的说法不胫而走,但当我们正式拿到Pro&4的时候,这些流言与困惑却瞬间烟消云散:这是一款真正贴合使用习惯而改进的全新产品。
本次带给大家的是Surface&Pro&4的i5处理器256GB版本,这款更加人性化的新产品不但延续了上一代的精致做工,更是在外观、性能上都有了不小的提升,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吧!
外观上更简洁实用
Surface&Pro&4在外观上变动不大,依然延续了前代的设计风格,只是在各处细节上有不少的调整与完善。
环绕Pro&4的上半圈,依然是辅助散热的散热孔,这也是在使用中要注意防尘防水的地方。
而为了实现机身左侧支持触控笔磁吸附,Pro&4将音量键由左侧改动到上方唤醒按键旁。
背后支撑板上的Logo,也由“Surface”文字该换为了四格图标版本。
材质不变 机身更纤薄!
Surface&Pro&4在机身尺寸上并没有做出改动,依然保持Pro&3的长宽292.10x201.42mm设计,但在机身厚度上变得更为纤薄,从9.14mm减少到了8.45mm,显得更为纤薄精致。
而在虽然机身的重量方面,官方的宣传上是786g,但在实际重量测量中Pro&4的重量大概为806g左右,不过20g左右的差距对于整体的握持感受来说,几乎感觉不到有明显的差别。
Suface&Pro&4同样使用了银灰色镁合金机身,保持良好的质量和手感。此外,在Surface&Pro3中引入备受好评的“无级变角”折叠支架被沿用了下来,倾斜角度可从0°调至150°。在支架阻尼方面,20°角以内的阻力较小,可以轻松扳动便于打开支架,在其他角度范围内,则一如既往的牢靠好用。
屏幕布局调整 屏占比增大
之所以说“屏幕更大”,并非是一句虚言。此次Pro&4的升级,得益于Win&10系统的更新,在操控性上更为方便灵活,微软也就舍弃了延续已久的正面“Logo”触控按钮,从而搭载了更大的12.3英寸屏幕。
不但屏占比更高,分辨率也从提升至,PPI从216提升到267,要高于当下主流的超极本和平板。配合触控笔的升级,能够体现出更多灵活细腻的色彩,更加适合各种随性的创作。
为了提升触控感应的使用效果,Pro&4&搭载PixelSenseTM显示屏,支持的压力感应级别也从Pro&3的256提升到了1024。此外,微软针对触控笔的大脑落点与实际电子落点有差距的问题做出了算法上的改进,使得落点的精确度更高。&
三摄像头构架 人脸识别解锁
Surface&Pro&4将后置摄像头像素提升到了800万的级别,同时支持自动对焦及1080P高清视频拍摄。前置摄像头则是500万像素的高清镜头,整体达到目前市场中高端水准,能够更优秀的满足视频会议、会话需求。
因为搭载了Windows&Hello服务,所以在屏幕正中的主摄像头左侧,还有2颗红外摄像头,其中最左侧的主管红外信号发射,第二颗则为信息接收镜头,用来提升人脸识别的效率,如今刷脸登陆将更加顺畅。
扬声器采用与Surface&Pro&3一样的杜比立体双扬声器,分别设置在屏幕上部分的两侧,麦克风则在前后摄像头旁各有一处。
轻盈简洁 触控笔功能升级
打开Surface&Pro&4的包装盒,取出Pro&4之后,就会看到更新后的Surface触控笔安静躺在盒底。
本次Pro&4使用体验更新,自然少不了对触控笔的优化,新触控笔重量为21g,整体握持感受几乎与真实笔类没有区别。
Surface&Pro&4的手写笔拥有1024级的压力感应,同时搭载自家研发的G5触控芯片,优化了手势触控以及手写笔操控的流畅度与精准度,可以有效降低手写笔和手势触控的延迟,此外这颗芯片还会额外借助GPU加速,从而进一步降低延迟。
笔身之前的双按键,现在已经优化为单按键,隐藏在磁吸附条的前端。搭配售价98元的Surface笔尖工具包,现在的触控笔可以更换2H、H、HB、2B&等不同硬度铅笔触感笔尖,满足更多的设计需求,同时也兼容Surface&Pro&3的使用。
而触控笔尾部的橡皮擦,如今已真正实现“擦除”的功能效果;在单击时,依然可以唤出One&Note应用,随时随地完成笔记工作;而此次增加的“Cortana唤醒”功能,则可以通过长按尾部按键来进行互动。
Type&Cover键盘 输入更为顺畅
Type&Cover键盘经过几代的更替到了Surface&Pro&4,微软终于带来一款具有实用价值的键盘盖。新一代键盘盖重新调整了键盘布局,键盘一直延伸到盖体边缘10mm处,按键面积变小,对按键手感影响很大的键程也提升到了1.3mm,几乎与正常笔记本电脑键盘相当。
同样,一个好的触控板则更加重要,即便Surface&Pro&4预装Windows&10操作系统且支持触控操作,但对于大多数笔记本用户来说,触控板才是最习惯的。新的触控板尺寸增大40%,达到101x53mm,触控材质改成了玻璃材质,使得触控板的体验更为精准。
总体来说,新的Type&Cover输入体验完全可以媲美主流超极本,价格依然为988元,颜色选择上目前只提供了黑色,其他颜色将延后推出。不过这一代的键盘盖还是没有配备非常流行的指纹识别功能,让人颇感遗憾。
拓展坞分体化 轻便多能
随着Surface&Pro&4的推出,微软也在拓展坞上有了改动,价格与Surface&Pro&3拓展坞一样,都是1488元人民币,但构造上变化颇大。
Surface&Pro&4拓展坞采用分体式构造,不再提供赘余的嵌入支撑。接口上则支持4个USB&3.0端口、2个Mini&DisplayPort视频输出、千兆以太网端口、3.5mm音频接口以及安全锁插槽。
Surface&Pro&4拓展坞使用Surface&Connect技术,在使用时可以将外围设备连接到Surface拓展坞,然后通过磁性Surface&Connect连接线上高速传输视频、音频和数据。当然你也可以选择继续使用Pro&3的拓展坞,不过需要3D打印一层0.69mm厚度的垫片来提升稳定性。
性能稳定提升
本次Surface&Pro&4在外观上并没有做出太大改动,但在性能上,却有了一些新的变化。Suface&Pro&4首批搭载了英特尔Skylake&U系列处理器,是先期上市的第六代酷睿M3、i5及i7三个版本,目前官网仅发售了i5系列两个版本,M3及i7配置还无法选购。&
Surface&Pro&4
12.3英寸Pixel&Sense&TM显示屏&o&分辨率:2736&x&&PPI)&
Iris(锐炬)540
500万像素前置,800万像素后置自动对焦摄像头
以及1080p高清视频拍摄功能
292.10&x&201.42&x&8.45mm
7388元/9688元
本次拿到的评测产品是酷睿i5高配版机型,搭载英特尔酷睿i5&6300U处理器、8GB内存、256GB固态硬盘,同时采用了HD&520核芯显卡。从硬件水准上来看,较Pro&3已有不小的提升,属于目前市场的高端配置行列。
Surface&Pro&4
Macbook&Pro&13
Surface&Book
第六代英特尔
双核英特尔
第六代英特尔
292&x&201&x&8.45mm(806g)
314x219x18mm(1580g)
312x232x22mm(1510g)
12.3英寸PixelSenseTM
(267PPI)
13.3英寸Retina屏
(227PPI)
13.5英寸PixelSenseTM
(267PPI)
扩大散热面积&续航未能提升
前几代Surface&Pro的产品散热一直受到用户的诟病,特别是第四代酷睿处理器让Surface&Pro&3的功耗惊人,更是热的烫手。微软在Surface&Pro4对散热铜管的走向进行了重新设计,引入双路混合散热。
两条散热铜管中的一条向右侧延伸到屏幕右上角位置,同时在这里设计了风扇进行主动散热;而另外一条铜管则从中部向机体下方正中位置延伸,并且在内部设计了散热片进行被动散热,Surface&Pro&4这种分散式散热设计让温度更加均匀。
续航方面,Surface&Pro&4基本维持Surface&Pro&3的水平,连接WiFi观看视频5小时基本无压力。但由于Surface&Pro&4的屏幕变大、厚度变薄及各项服务的增多,这样的续航能力倒也能够接受。
Surface&Pro&4性能稳中有升,在功耗发热上的体现尤为明显,现在已经感受不到之前背面右上方区域的烫手高温,整体温度更为均匀。Surface&Pro&4带给我们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完全贯彻了微软目前的经营理念,无论是机器本身还是各配件,都在搭配着自家服务项目进行发展,不断提升着用户的使用体验。&
从客观的角度上来说,Surface&Pro&4并没有在外观、配置方面进行划时代的改进。但从使用体验上来说,Pro&4则会给我们一种更为顺畅自然的使用体验。微软在Surface系列发布时的二合一产品设计理念,在Surface&Pro&3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而Surface&Pro&4则在便携性、可用性和实用性方面做基础提升,重点在于深度融合各方面服务的综合体现。
Surface&Pro&4是对Pro&3的一次补完与提升,让需要经常处理数字媒体内容等工作的用户获得更快捷的使用方式。Surface&Pro&4生产力上的改进更多地体现在与新一代手写笔和Type&Cover键盘盖的结合使用上,即使是低配版本的Pro&4,也能从这些配件中获益。但对于轻办公使用的用户来讲,酷睿M3处理器版本在重量上的优势,则会让你在移动办公中更加轻松。
原文链接:/home/index/detail/id/1824.html}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说说能不能批量删除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