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gdp中国人均gdp只占东部中国人均gdp56%对不对

以下试题来自:
单项选择题我国财政支农的比重一直偏低,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呈下降趋势,年分别为10.3%、10.0%、9.5%、9.2%、8.4%、8.8%、8.3%。农业财政支出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仅为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的1/3至1/2。这一定程度地削弱了农业发展的后劲,导致农民增收乏力,贫富差距逐渐增大。据统计,200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476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703元。
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同时,东西部农民收入差距也在扩大。20多年来,在东部经济取得重大发展的同时,广大中西部地区的发展迟缓,与东部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2002年,西部地区农村贫困人口共1742万人,占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61.8%。从人均GDP看,1999年东部、中部和西部分别为10089元、5407元和4217元,最高的上海市是最低的贵州省的11倍。中西部地区与东部的差距,根源于中西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落后,因而实质上还是一个城乡差距和“三农”问题。
为缩小城乡差距,解决“三农”问题,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式启动。在农业税方面,中央原来决定,从2004年开始,用5年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取消农业税,但实际上,到2005年底,全国已基本取消了农业税(个别省份降至不超过2%)。农业年人均纯收入,在2004年打破长期徘徊并增长6.8%的基础上,2005年又在粮食价格较低而农用生产资料价格大幅上涨的情况下,增长近6%,这是1997年以来仅有的两个高增长年份。在医疗方面,继续推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在合作医疗保费平均每个农民30元(中央财政、地方财政、个人分别承担10元)的基础上,中央又增加10元直接补助。在教育方面,完善农村义务教育制度,扩大对农村困难家庭子女教育费补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我国农业财政支出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比例远远低于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B.我国财政支农比重偏低一定程度地削弱了农业发展的后劲,导致了贫富差距的增大C.中西部地区与东部的差距,实质上还是城乡差距和“三农”问题D.1999年,江苏的人均GDP大约是甘肃的12倍
为您推荐的考试题库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A.第二产业投资增长率高于第一、第三产业投资增长率B.第三产业投资增长额大于第一、第二产业投资增长额C.第一、第二产业的投资总值要超过第三产业D.上述说法都不正确2A.1个B.2个C.6个D.7个3A.58% B.61% C.64% D.67%4
A.农村居民储蓄所占比重逐年上升
B.城镇居民储蓄所占比重逐年下降
C.1984年,城镇居民储蓄所占比重为63.9%
D.以上说法都不对
5A.2800B.3100C.3200D.3300人
热门相关试卷
最新相关试卷当前位置:
>>>2010年我国地区国民生产总值(GDP)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对比名称东部..
2010年我国地区国民生产总值(GDP)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对比&&&&&&&&&&&&&名&称&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东北地区&& GDP(亿元)&& 229384&& 80805& 8082537090人均GDP(元)& 45317&& 22429& 2395033866此表主要说明了A.我国经济发展快速B.我国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C.我国正在加强区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D.我国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题型:单选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2010年我国地区国民生产总值(GDP)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对比名称东部..”主要考查你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地区发展不平衡,科学技术水平和人们的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社会的具体制度还不够完善,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 初级阶段的含义:所谓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算起,至少需要一百年时间。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二是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起止时间:从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至少需要100年时间(1956——2050左右) 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国家根本任务:立足基本国情,面对主要矛盾,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民群众共同富裕。基本国情是党和国家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根本依据。 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判断所有问题的根本标准是“三个有利于”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我国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社会主义发展新时期)的标志:十一届三中全会 成就的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经济取得的成就: ①城乡市场非常繁荣。②基础设施的显著改善。③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国家财政收入增长显著。 我国的社会巨大变化:百姓生活发生了大变化。人们实现了由贫穷到温饱,再由温饱到总体已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举例:①原来穿衣颜色单一,而现在衣服五颜六色,追求时尚。②原来人们只是吃饱,而现在追求吃好、绿色消费。③原来人们一般住平房,现在多是楼房。④原来人们骑自行车,而现在多是摩托车、小轿车。⑤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余钱用于各类投资;旅游成为一种生活时尚。综合国力显著增强。表现:①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实力不断提高,已跻身于世界经济大国的行列。②我国科技突飞猛进,在某些高科技领域已占有一席之地。③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已建设具有较高现代化水平和强大战斗力的军队。④我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坚定力量。举例:①北京奥运会举办成功,并获金牌第一;②神舟六号、七号发射成功;③青藏铁路全线贯通;④嫦娥一号探月成功;⑤研制大飞机。我们身边的变化有哪些?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我们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我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我国国家实力的增强表现:中国的发展吸引着世界的目光;我国的经济发展充满活力;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教育水平提高,为我国经济增长注入了活力;我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旅游休闲走进人们的生活并迅速发展,反映了:①人们的休闲方式发生了变化。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③我国旅游业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主要是: 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③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④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 ⑤坚持改革开放。 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⑦人们的辛勤劳动。⑧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⑨坚持科学发展观。⑩ 发扬了艰苦奋斗的精神。 我们国家和社会发生巨变的原因: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实施了科教兴国战略;始终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全国人民艰苦奋斗;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等等。 认清基本国情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认清基本国情的重要性?) ①既然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就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既然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我们就必须从这个国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②这样,我们才能找到国家发展的正确道路,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③把基本国情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基本依据。
发现相似题
与“2010年我国地区国民生产总值(GDP)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对比名称东部..”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869931863881733542512208798200505您现在的位置是: &
加快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思考
摘 要:西部大开发给西部地区带来了深刻变化,西部地区在发展中也暴露出了一些矛盾和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摘要] 西部大开发给西部地区带来了深刻变化,西部地区在发展中也暴露出了一些矛盾和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 成效;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 F06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6)02-0038-02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坚持“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审时度势、高瞻远瞩作出的英明决策。自1999年西部大开发战略启动以来,西部各地抢抓历史机遇,争取国家支持,营造发展环境,加快开发建设,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但同时西部地区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不少矛盾和问题。一是与东部差距仍呈拉大的趋势。比如,从经济总量和人均GDP看,1999年西部地区GDP占全国GDP的比重为17.51%,东部占全国GDP的比重为56.59%;2004年西部地区GDP占全国GDP的比重下降为16.9%,而东部占全国GDP的比重却上升到58.4%。1999年西部地区人均GDP为4283元,相当于东部地区人均GDP的40.1%;2004年西部地区人均GDP增加到7728元,仅相当于东部地区人均GDP的39.68%。从城乡居民收入看,西部与东部的差距更大。如甘肃199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475元,与东部地区最高的上海相差6457元,与东部最低的辽宁相差424元;2004年甘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377元,与上海的差距拉大到9306元,与辽宁的差距拉大到631元。二是发展环境仍未得到根本改善。西部地区虽有资源丰富、土地面积广、劳动力低廉等优势,但自然条件严酷,生态环境恶劣,土地贫瘠,水土流失和荒漠化严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的80%和新增荒漠化面积的90%都在西部。西部地区改革相对滞后,开放度低,所有制结构单一,体制机制约束明显,与加快发展的形势不相适应。三是建设资金严重短缺。尽管国家在建设资金上对西部给予了重点倾斜,近年来国家发行的长期建设国债有三分之一以上支持了西部,但由于西部地区经济基础差、底子薄,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不强。加之国内民间资金和外商投资直接进入西部的不多,造成西部地区建设资金缺乏,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四是产业结构不尽合理。西部地区虽然比较重视产业结构的调整,但仍没有解决长期以来形成的轻重工业比例失调的问题,以原材料工业为主的传统产业仍占主导地位,产业链短,关联性差,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发展缓慢,缺乏长远的产业支撑,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五是城乡发展极不平衡。西部地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生产要素流动等明显失衡,农业基础脆弱,服务体系不健全,产业化和工业化程度低,城镇化进程缓慢,农民增收难度大,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解决“三农”问题的任务十分艰巨。六是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西部地区教育科技文化比较落后,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短缺,科技创新能力弱,自主知识产权少,产品科技含量低,市场竞争能力差,严重制约着经济发展。七是思想观念保守落后。封闭保守、固步自封是西部发展的重大障碍,机遇意识、发展意识不强,见事迟,行动慢,缺乏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勇气,也是制约西部加快发展的重要原因。
由此可见,西部大开发是一个不断实践探索、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西部地区必须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思路,突出重点,以更大的决心、更得力的措施、更扎实的工作,坚定不移地推进西部大开发。具体讲,要努力做到“六个坚持”:
第一,坚持解放思想、抢抓机遇。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固然有很多客观条件上的差距,但是最大的差距仍是思想观念上的差距。西部地区的干部群众必须向东部学习,牢固树立现代市场经济意识,克服传统的计划经济思想;牢固树立机遇意识和发展意识,克服“等、靠、要”思想;牢固树立竞争意识和赶超意识,克服满足现状、小富即安的思想;牢固树立敢为人先、开拓创新的意识,克服因循守旧、墨守陈规的思想。当前尤其要抓住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后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机遇,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积极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大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西部农村小康建设;抓住国家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机遇,加强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加快科技教育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和人才开发,以大开发促大发展;抓住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速度加快的机遇,主动融入国际国内大环境中,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增强区域经济的竞争力。
......(暂无全文信息,请到维普官网检索)
特别说明:本文献摘要信息,由维普资讯网提供,本站只提供索引,不对该文献的全文内容负责,不提供免费的全文下载服务。
金月芽期刊网 2018中国GDP总量高,人均GDP却很低。我想说的是,是不是因为中国西部的落后经济所拖累?如果只算东部地区,_百度知道
中国GDP总量高,人均GDP却很低。我想说的是,是不是因为中国西部的落后经济所拖累?如果只算东部地区,
中国东部地区的人均GDP应该已经赶上一些发达国家了吧?
我有更好的答案
GDP是我们国家境内的经济生产总量。所以很多外国公司在中国投资设立工厂,这些外资企业经济生产也算在我们的GDP里。不能说因为西部拖累中国经济,毕竟西部有其自己发展经济的特色,比如畜牧业,旅游业。很有农民的一年收入甚至是超过城镇居民的。不知道楼主知不知道GNP的概念。就是国民的收入总量。总量高的原因是人口多。只算东部其实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因为不能全面反映我国情况。打个比方,如果只算上海人均GDP是可以赶上发达国家的。但是,很不全面,如果美国拿硅谷的人均GDP和其他国家比较,那估计外星人来了也没有能与其相比的。
采纳率:29%
首先,西部人口占总人口多少。或者东西部人均GDP分开来算,看看差别多少。另外东部GDP增长是要以人口堆上去的,这还不包括从西部过来的劳动力。仅算东部人均GDP也一样很低,这个主要是企业利润过低,大部分都是低端。还有一个重点,几乎大部分GDP靠的都是自然资源和环境破坏,你也可以不把这算在内,但总有一天会为治理环境付出百倍代价。把西部去掉,GDP也不可能超过发达国家,不过局部地区可以。
魔鬼词典是这样解释的:统计局把某些行业当成赌钱的算法来计算的——这把你赢了100,GDP则增长100,下把你输了我100,GDP又增长100——就200了!一晚下来假如输赢总数千千元,GDP增长则达到了数万元!但每个人包包里却还是只有千千元!呵呵!笑话而已——但中国的统计局搞出的东西,的确不可信!
我可以用一句话概括给你:东部向纽约发展,西部向非洲发展。这下懂了吧
其实东部地区要饭的也很多,比如山东省,经济总量很多,但是普通人民没有钱。少数的石油和重工业厂子 有钱,人均也不高
GDP政府拿去的钱占1/4,钱拿来干嘛了应该去问那些正在吃,喝的官员!建议你去看下郎咸平的讲说,你会明白很多。
其他3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中国gdp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人均gdp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