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家润是真的吗车险呀怎么盈利

车险竞争加剧、费用率大增 产险承保利润六成来自保证险(图)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编者按  最保险周刊获得的一份《中国保险业风险评估报告2015》依据详实的数据,分析了我国产险(主要为车险)、寿险行业经营所面临的诸多变化及风险隐患,如新车销量下滑后,车险赔付率降低但费用率大幅增加,车险费改迎来价格战等问题;而寿险行业个险佣金率猛增、银保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期交负增长、高现价产品导致非正常退保高企等。“风险微年报”数据佐证,风险不能视而不见。(赵萍)  风控微年报  “偿二代”规则下,车险的定量风险最低资本要求在下降,将会释放更多资本,而从日本、德国等经验看,商车费改又会带来费率下降和综合成本率升高,车险的盈利面临巨大挑战。对于中小公司而言,挑战将更加巨大。到2014年末,65家产险公司中,市场份额低于1%的公司有54家,行业份额合计仅12.9%。  本报记者 刘艾琳 北京报道  2014年,我国产险业全年实现承润47.8亿元。其中,市场份额超七成的车险,整体承保亏损超10亿元;保证保险却实现承保盈利近30亿元。从2013年以来,投资收益已经成为产险业的主要利润来源,2014年产险业投资收益率为7.86%……  9月21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中国保险保障基金公司处获得一份《中国保险业风险评估报告2015》,该报告详细分析了我国产险行业,主要为车险,经营已面临新车销量下滑、转向县域发展、赔付率降低但费用率大幅增加、车险费改价格战等问题;保险公司的承保经营能力有待提高。  “商车改革意味着没有多余的盈利空间去反哺交强险,而交强险的差异定价政策是否能够推动,还需要政策支持,改变商业车险跟交强险的关系。”一位大型财险公司高管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称。  另一方面,“商车改革自身,风险保费越发趋于透明,市场打的就是费用战。中小公司压力会更大,最大的改变契机是互联网,基于互联网改变商业模式。例如车险理赔,系统评级区分车主信用,基于数据开发的人工智能,最后到反欺诈。这比现在的查勘定损方式要精准得多。另外,二手车翻新和交易,也是未来车险一个新的可开垦领域。”前述高管续称。  此外,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车险在汽车产业链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例如,公安部希望通过车险行业的大数据,通过保费的经济杠杆,引入交通违法系数,引导安全驾驶;质检总局汽车召回中心希望共享事故高发车型信息,发现召回线索;商务部则希望发挥保险对提升汽车消费的作用,修改品牌汽车管理办法,打破4S店的垄断。  车险保单获取成本高企  据2014年险企年报,2014年车险承保亏损超过10亿元,经营车险的公司中,亏损的超过八成。人保、平安、太保等“老七家”中也有4家公司车险的综合成本率超过100%,其中太保财险的车险承保亏损最严重,综合成本率为102%。  实际上,根据中保信公司的统计,行业车险综合赔付率较2013年有明显下降的。主要由于新交规实施,使得驾驶习惯和交通环境有明显好转,加上车险零整比报告的出台,使得零配件价格下行等原因缓解了理赔的压力。  但综合费用率有明显增加,保单获取成本处于较高水平。理论上,稳定增长的车险保费摊薄了固定费用,电销等低费用业务占比也在持续上升,但在利好因素下,综合费用率不降反升的原因依据报告主要有两点:  一是“新国十条”的出台加强了投资者对保险业的信心,并且按照综合成本率计算,保险公司通过保费获取资金后的投资收益率高于社会无风险利率。上述因素导致资本不断涌入,供给充裕,激烈的竞争推高了费用成本。  二是车险业务成本已经通过费用率实现单边市场化,赔付率下降意味着客观环境有利于车险业务的开展,存在一定盈利空间,必然带来竞争的加剧,使费用率上涨。两率呈现跷跷板效应,此消彼长。  “偿二代”规则下,车险的定量风险最低资本要求在下降,将会释放更多资本,而从日本、德国等经验看,商车费改又会带来费率下降和综合成本率升高,车险的盈利面临巨大挑战。对于中小公司而言,挑战将更加巨大。到2014年末,65家产险公司中,市场份额低于1%的公司有54家,行业份额合计仅12.9%。  中资中小产险公司大部分以经营车险为主,根据报告,个人车险业务主要增长来源在县域城市,从市场格局和分布来看,中小公司机构铺设有限,较难分享这轮增长红利。  车险转型:新车转续保  今年4月以来,汽车销量出现近年罕见的负增长,导致6月份车险增速下滑至8.7%,创近两年来最低月度保费增速。中国保险信息技术管理公司(中保信)数据显示,车险的增长模式已经由依赖新车销量转向续保“保全保足”。  2014年交强险保单件数同比增15.5%,其中新车和旧车承保保单件数同比增长分别为8.2%和17.4%;商业车险也有此规律,商业险保单件数与去年同比增长18%,其中新车和旧车承保保单件数同比增长分别为12.8%和19.1%。保单保费上也有相同趋势,即旧车的承保保费增长率高于新车。  报告称,经过2015年费改试点启动、“偿二代”过渡期以及车联网概念兴起等多种因素影响下,车险市场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中国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近期公开表示,车险费率改革后,局部竞争不理性的情况继续存在,传统保险风险加大。6月份试点以来,行业整体实际保费折扣率为70%,比保险公司预估水平低2.3个百分点。部分公司以低折扣率的手段非理性参与市场竞争,部分公司业务增长乏力时仍惯用高费用、低价格的方式来拉动业务增长。而近期保监会在试点地区做车险改革调研座谈会中,也提及部分试点机构折扣水平大幅低于报备水平,综合成本率低于监管阀值等问题。明年上半年商车改革会全国推开,届时可能会推出低端型、高端型和全面型三套车险条款。  非车:健康险、保证保险崛起  根据报告,非车险的各类险种中,与实体经济周期变化相关性较高的传统险如企财险、货运险、船舶险等出现负增长或增幅放缓;与经济转型、民生保障相关的险种如保证保险、健康险等实现较快增长。  2014年,13个非车险种中,承保亏损的有5个,分别是健康险、信用险、其他险、工程险和责任险。高速增长的健康险亏损加剧,而保费同比增长高达66%的保证保险,实现了承保盈利近30亿元。  在产险业,保证保险已经超越健康险成为第五大非车险种,65家产险公司中超过八成经营此险种,但盈利水平差异较大。  平安财险的保证险2014年保费收入153亿元,行业份额占八成,承保利润27.7亿元。中银保险的保证保险2014年保费收入9亿元,占公司总保费收入的17%,却承保亏损2.4亿元。  信用保证保险,成为2014年以来主要经营的保证险产品,已有10家左右公司经营。但其风险费率、风险积累与普通保险差异很大,并不是所有公司都具备相应的风险管控能力。  上周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公布最新数据,今年前8个月,我国保险保费收入1.7万亿元,保险资金运用实现收益5586亿元,但行业预计利润总额为2391亿元。  作者:刘艾琳
(责任编辑:Newshoo)
&&&&&&</div
搜狐财经致力遇汇集变革力量,评出“中国最具变革力人物&#8226;公司”[]
图解财经:
今日主角: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保险业2015年利润表:这7家公司赚走了行业90%的利润
&&&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八卦。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2015保险行业赚了多少钱?都被哪些公司赚走?你知道产险寿险利润三七开吗?你知道10%的公司赚走行业90%利润吗?  小编对70家寿险公司和69家产险公司(  个别公司未披露)数据的数据进行梳理。  一、保险行业共计盈利1962亿
二、产险净利图:前7家占90%
三、寿险净利图:前7家占85%
四、2015年产险公司盈利排行榜
五、2015年寿险公司盈利排行榜
&&&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保险八卦
(责任编辑:李莹 HN016)
新闻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和讯”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未经和讯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010-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并添加源链接,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润家投资是骗子吗?_怎当信息
热门搜索??
润家投资是骗子吗?
产品名称:润家投资[]
发布时间: 16:35
销售联系:哈尔滨顶益食品有限公司(李姐 )[]
联系电话:
联系手机:
该商家对“润家投资”报价信息
!对不起,商家没有任何报价,意味着您需要面议。
有人了解吗?怎么样?Q我“”请问有谁了解这家公司的?
这是我在百度搜索的公司?但是看了他们的网站的项目收益真的很高,
就是不知道这家公司能不能信得过。我在百度找的这家公司,收益有点太高了,
我怕是骗子公司不敢投资,因为网上有太多收益高的理财公司就是骗子公司,
所以寻求网友,看有谁知道这家公司,或有在这家投资成功过的朋友,告知我一下,
让我放宽心一下,有了解的朋友可以加我Q,
如果你也在找投资公司或想投资也可以加我Q我们大家一起交流一下经验。我的个人Q(),
&我们互相了解探讨.如果你在投资又找不到可靠的也可以加我,让我们一起讨论交流,共享投资财富,谢谢
(原标题:监管趋紧,校园贷平台“清存量”:纷纷转战消费金融)
今年以来,校园贷平台基本进入“清存量”阶段。 东方IC 资料
道德风险频发的校园贷即将出现退潮吗?起码校园贷平台都在转型做校园人群之外的消费金融。
9月27日,名校贷CEO曾庆辉宣布,推出名校贷升级白领版,开拓白领人群。无独有偶,此前9月5日,曾经以校园业务切入学生市场的趣分期宣布退出校园分期市场,彻底告别校园贷,转而进军针对非信用卡用户的消费金融。而更早些时候,今年年初原本从校园分期消费业务起步的分期乐商城向白领和蓝领人群开放。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上半年,河南一名大学生因在数家校园贷平台上多头借贷,最终无力偿还跳楼自杀,引发舆论对校园贷的抨击。惨剧过后,银监局、教育部、各地金融办以及自律组织对网络借贷中的校园贷平台不断施加压力。
于是,校园贷,曾经的蓝海,可能将成强弩之末。
校园贷平台“清存量”
今年4月,监管层对校园贷长出牙齿,银监会联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从地方自律上看,继重庆、广西和深圳之后,广州互联网金融协会于9月7日向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下发了《关于规范校园网络借贷业务的通知》,要为校园贷戴上“紧箍咒”。校园贷重压之下面临转型。
“我们必然会更多地走向白领市场,根据我们在校园后群体及社会群体规模的变化,名校贷势必会逐步减少校园内群体的比例,”曾庆辉对澎湃新闻表示,“如果要是整个监管政策、国家政策有必要的话,我们甚至可以去停止校园贷这块的业务,但是我们首先要考虑到的是,投资人的利益,在保证他们资金安全的情况下做这件事情。”
名校贷经历6年运营,刚刚在去年转亏为盈,获得4200万元盈利。按照曾庆辉的说法,目前名校贷累积申请借款用户数已经达到了159万,实际放款笔数累计66万笔,约50多亿元的放款金额。
由于客户基础较大,所以对于转型,名校贷选择的方式依旧是跟踪以往学生客户的生命周期,主要针对刚刚踏入职场、毕业不超过三年的白领发放消费贷款。曾庆辉表示,这是一个过渡阶段,这些白领跟学生的特点还非常相似,针对他们基本上是考虑白领的信用更有依托,而目前名校贷方面公布的坏账率是2.32%。
今年以来,校园贷平台基本进入“清存量”阶段。一位校园贷业内人士向澎湃新闻透露,一家知名学生分期消费平台在监管收紧后,不得不砍掉线下推广,包括几千名全职地推和上万的兼职地推,只能在互联网上打广告。“这家公司的业务不少都是通过地推做起来的,现在不得不改变,获客越发难了。”
而深圳一家涉及P2P业务的金融集团内部人士告诉澎湃新闻,今年年初他们本想尝试做校园贷,但几个月后就放弃了。原因之一是平台发现学生还款能力差,而另一个原因就是地方金融办和互联网金融协会频繁施压,要求控制对学生放款利率,以及校园贷占总业务的比例。
“当时我们校园贷也做得不多,就及时抽身了,”该人士称。
对于“校园贷已死”的看法,也有反对观点。盈灿咨询高级分析师张叶霞对澎湃新闻表示,校园贷的发展历程总体来说跟当初的大学生信用卡类似,经历了短时间的高速发展之后,逾期问题和负面舆情使得社会媒体迅速聚集在这个细分领域,最终引来监管关注,政策压力加大,“这样是会对校园贷市场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包括趣分期的退出,但也并不意味着这个市场空间就没了。预计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校园贷会更多的通过结合消费场景来做这块市场。”
寻找安全地带
大家都转型消费金融,这个市场会比学生市场更大吗?起码会更受到监管层支持。
“消费金融有人估计十万亿的市场,十万亿现在的公司才做一万亿,就是还有很大的空间做,当然现在有人也说,不能都去做把蓝海做成 死海 。我们都无法很准确说这是蓝海,但消费是国家政策倡导的、需要鼓励的,那我们做金融的我觉得应该是更多政策方面是支持国家政策往这方面走,”名校贷母公司麦子金服CRO李晓忠对澎湃新闻表示,“至于现在都挤在一个口子竞争会比较大,但是后面如果有那么大市场,你不做怎么知道呢,所以先尝试。”
消费金融有监管层支持,的确政策风险较低。日,银监会正式发布《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当年首批4家消费金融公司成立,填补行业空白,目前已经增加到15家,除了消费金融公司,银行、实体企业、电商也纷纷涉足该领域。《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及消费金融,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消费信贷产品。
根据艾瑞咨询统计,2015年大学生消费信贷规模已经超过4000亿元。从分行业看,目前消费金融市场上出现了四支部队,分别是银行信用卡、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电商和网贷平台。
此前,盈灿咨询联合融之家发布《2016中国消费金融行业报告》,报告预计,到2016年中国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市场将超过9000亿元,到2018年将达到3.82万亿元。
该企业其他信息
同时经营该产品的公司
本站内容由用户自行发布,其真实性、合法性由发布人负责,怎当网不提供任何保证,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客服QQ:(怎当网商家营销信息平台客服,不是卖产品的):
& 使用怎当网前必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润家润车险盈利模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