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呼死手机游戏斗地主违法吗?

一条“勒索”短信,将他的手机“呼死”,还连累了朋友……运营商是真的束手无策,还是不作为?!
相信最近不少朋友听说过一个臭名昭著的软件——“呼死你”
我们不免好奇,
为何在民众们纷纷呼吁打击这样的流氓、违法软件的时候,
几年前就被曝光的“呼死你”仍在大行其道?
那些靠“呼死你”勒索钱财的不法分子为何如此嚣张?
收到索钱短信后10分钟 手机响不停
9月5日上午9时35分,陈先生说他手机上接到 一条短信,“大概意思是说,有人请他呼叫我的电话三个月,若我想取消呼叫的话,就加他的微信号****,并发100元红包取消……”
陈先生以为是诈骗短信,就没理会。大约过了10分钟,手机就开始响,来电为“未显示主号号码”,“一接就断,电话不停响,期间有朋友打进电话来,也接不起来。”
上午10时多,陈先生说这么被呼下去也不是办法,便想着跟对方沟通,他用自己的微信号去添加对方准备发红包,不料对方拒绝验证,还在验证里回复他:“不差你那点,关我屁事……”
被呼了一天一夜 拿朋友手机谈判也受牵连
“我这做生意的,广告撒出去那么多,怎么可能轻易换号。”当天下午2时,陈先生说他尝试跟对方再次沟通,便拿朋友的手机添加对方微信,没想到,没过一会儿,朋友的手机也开始被呼了……
“没想到把朋友也连累了,电话一直在响, 眼看把手机呼没电了,我直接关机了。在网上研究了一个晚上,后来自己还是没搞定。”次日一早打开手机,又被呼。粗略数了下,除过关机外,呼进来的总共有500多个电话。
原为整治街头小广告的利器 如今却沦为“敲诈软件”
“呼死你”这款原本用来对付城市“牛皮癣”、街头小广告的“治坏人”软件,现在却成了“坏人”骚扰、敲诈电信用户的手段。
在网络上搜索“呼死你”可见:一些非法经营此类业务的网站上,从给出下载客户端的链接,到“购买充值”,再到“在线付款”、选择软件版本、激活软件,几乎是全自动的。价格方面,购买一月版仅需98元,最贵的终身版也才1688元……,可以对任意手机号进行骚扰。
“呼死你”违法产业链完整,催生“呼叫解除”服务
围绕着“呼死你”软件,目前已经形成了一条清晰而完整的违法产业链:开发软件、出售服务、实施骚扰、敲诈勒索甚至是解除呼叫服务……
文章开头提到的陈先生,最终就是选择花钱买“省心”。他在网上找了一个“制止呼死你”的广告,给对方发了100元红包,对方成功制止了他和朋友手机被呼的情况。
提供“止呼”服务的商家称:“其实原理很简单,就是把呼进我们的这个号码呼叫转移到他指定的一个高消费的手机号码上,他呼我们的号码也是要充钱的,钱很快花完了,他也就觉得没意思了,我们的手机号自然就正常了。”
滥用“呼死你”简直要人命
朋友催债竟用上“呼死你”
的哥看乘客不顺眼用上“呼死你”
小偷偷得手机不给密码“呼死你”
城管看发传单的学生不顺眼,照样“呼死你”
诸如此类的奇葩用途数不胜数……
“运营商”真的管不了吗?
包括运营商在内的部门,对此事的回答却是,管不了。有的运营商说,这得靠用户下载防骚扰拦截程序;更有运营商声称,要“保护主叫人的通信自由”。
作为提供通信服务的运营商,有义务保障用户享受安全畅通、稳定可靠的通信服务,这是法定义务,不可推卸。让用户“下载拦截软件”,主观上是将保障通信服务安全、畅通的义务,转嫁给用户,推卸自身应当承担的法定义务;客观上就是对恶意通信行为的纵容与迁就。
应对“呼死你”式的骚扰软件,运营商真的是束手无策吗?防范类似“呼死你”的软件,工信部早就有文件在先。
去年6月,工信部就专门印发了通知,其中对电信经营者在防范打击骚扰电话方面的主体责任有明确的要求: 严格落实对国际来话中不规范主叫号码的拦截工作;除特殊用户外,不得传输主叫号码为空号以及设置主叫号码禁显的呼叫;及时发现和定位虚假改号呼叫,固定证据并采取技术拦截措施。
这些要求,清楚明白,毫无歧义!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出行指南针
每日能量榜
版权所有 & 中国网·东海资讯
技术支持: 监督电话:025-
京公网安备号 京网文[5号 京ICP证 040089号
|法律顾问:|||||||||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60被浏览1636分享邀请回答0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手机游戏斗地主违法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