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难以理解,刺杀吴尊文莱皇室的蹩脚行动为什么会没人发现

&&& &&& &&&
作者简介 ? ? ? ? ? ?
  浦g直树:日出生,毕业于明星大学经济系,是日本青年漫画画坛的主力画手之一。自幼喜欢绘画,在大学时期更沉醉于漫画与音乐创作。毕业后,凭《RETURN》(《回归》)入选小学馆新人大赏,晋身职业漫画家行列。1990年凭《YAWARA》(《柔之道》)获得第35回小学馆漫画赏,遂成为日本最受欢迎的漫画家之一。在以体育漫画为题材的《YAWARA》(《柔之道》)和《HAPPY!》(《网坛小魔女》)奠定基础后,其画风题材开始变化,以刻画社会现象为主,《PINAPPLE ARMY》(《终极佣兵》)和《MASTER KEATON》(《危险调查员》)是其转型之作。从《MONSTER》(《怪物》)开始,浦g的风格和思想更加成熟,故事紧张悬疑,1999年《MONSTER》(《怪物》)获得朝日新闻主办的第三届手冢治虫文化赏漫画大赏。2001年新作《20TH CENTURY BOYS》(《20世纪少年》)荣获第25届讲谈社漫画大赏。  浦g直树的漫画故事非常完美,不但有主线故事,还有很多为了主线故事而铺陈的配角故事,并且十分完整。一般人看时会有这样的感觉:主角是以配角的身份进入以配角为主角的故事中,虽然大量的配角故事,但主线却明显可见,主线随着配角故事的连接,逐渐明朗起来。浦g直树同时也是一位非常出色的编剧,看的人根本不会知道下一个故事是什么,却又非常期待下一个故事,而他却又爱乱放烟雾弹,调足了你的胃口。总之,他的漫画中充满了魔力,当人看得欲罢不能。那是悬念的魔力,为了铺开一个故事他会设置一系列悬念,当这些悬念结束后,又会出现新的悬念周而复始。又是故事进程的魔力,你不会知道下一个故事是什么,当故事发生的时候,你会觉得出乎意料,然后又会出现下个出乎意料的故事。书评: 11:30:14   来自: Y U (神啊,赐给我一个大长今吧!) MONSTER-怪物-01的评论 && 提示: 有关键情节透露  说实话,我没有看懂这部漫画。虽然确实是漫画中比较好的作品,但是似乎主题太分散了。最后一集的结尾,感觉非常仓促。主要人物的未来走向交代的非常模糊。看到最后,约翰睡在床上,突然坐起来,没有征兆的问了天马一个问题:“怪物来的时候,妈妈要放弃的是哪一个?”难道是说,母亲的残忍放弃,造就了现在个怪物么?但是和主题又不符合了吧~浦g直树可是一个开始就在探讨教育实验对人类带来的随灭性危害啊。实在太奇怪了。最后那个空床位的镜头是什么意思呢?搞不懂。      请高人指点。
11:33:32 Sankey  其实推荐你看看这本书底下的其他书评,对进一步理解其核心思想有一定帮助
11:56:34 Y U  嗯,谢谢~正在研究你贴出来的那篇评论~ 10:23:12   来自: 无明种子 MONSTER-怪物-01的评论 &&   写实风格的漫画,如同旅行明信片版的场景。   近代化,日本是对西方了解最深的亚洲国家,人家还脱亚入欧了。维新失败后的“新政”中国留学生主要是对日本,包括当时的周氏兄弟。那时中国人了解西方的窗口就是日本,各种政治思潮也是由日本引渡过来的。中国人好多革命口号,也不过是日本作为二道贩从西方看来的。   一百年前如此,一百年后中国仍不如日本对西方世界的了解。虽然“闻道有先后”但中国自我荒废是更大的原因,还有出行不便和费用问题等等。   闽粤沿海有出外“世界”的传统,哪里有买卖,哪里就有中国人,可惜毕竟少数,而且真的是为了生计,因此就……   回到这本书,作者对柏林墙推倒前后的欧洲大陆的了解由下可见一斑:东西德的两世界分壑,德国的土耳其和越南等亚裔移民,日本商人,极右团体,乌托邦下的极权思想,纳粹的种族优化,孤儿园的丑闻,东欧难民越境,还有像《犯罪心理》一样的连环案件等等。   哪个国家都有自我中心的倾向,但盲目无知的中心岂不很可怜。   
19:19:10 opium  一定要买来看看 18:50:44   来自: Sankey (Activision把使命召唤搞残了) MONSTER-怪物-01的评论 &&   出处:sunsunplus   作者:Spiegel      第一只:开锁高手 亚德夫?勇克斯   “哀恸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安慰。”――《新约?马太福音 第五章》        在我即将谈及的众人中,亚德夫?勇克斯大概是出场时间最短的角色了。   他在第六章里张皇失措地登场,又在第八章惊恐莫名地死去。在这两章中,恐惧几乎一直支配着他的心灵。   但曾有那么一段时间,虽然很短,亚德夫神奇般地获得了宁静。促成这种结果的,是天马医师的一番话:“……人生是可以重新再开始的。现在开始也不迟……”只是这样简单的两句话,就打开了即将崩溃的亚德夫的心房。接下去的一段自白,恐怕是我们理解亚德夫?勇克斯这个人物的唯一一点根据。   “我小时候一直很想要一个机械钟……那种……就是像这样……整点的时候就会有个胡桃玩偶跳出来的那种……我好想要,所以每天都把脸贴在钟表店的橱窗上看……我第一次偷的,就是那间店……那时当场就被抓住了,所以时钟也没到手……不过之后我就一直靠闯空门过活了。一开始时,我只是想要个钟而已……”   在这里,我并不想过多的去剖析作者是如何弗洛伊德式地描述人物行为的。如果一定要解释的话,我只好使用那个早已被用烂了的词――童年阴影。而且据我估计,在分析这部书的过程中,这个词还将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出现……   我想说的是,与其说是天马的平和令亚德夫?勇克斯忍不住一吐心声,还不如说是他被约翰的恐怖逼压得难以呼吸,而不禁对自己的过去产生懊悔之意。   似乎弱小的个体被卷入强大的命运漩涡时,总会发出类似的感慨。或许他们当初并没有选错,但深深的无力感却让脆弱的他们无法承受。   从这一点上来说,亚德夫?勇克斯是天马贤三的预言者。因为在其后漫长的追踪、逃避和对峙中,类似的感觉也一次又一次地袭上天马的心头:“我还能不能坚持下去?”“我当初的选择到底对不对?”   不过,相比之下,天马还是比较坚强的。因为他还有能力去安慰别人。在去相亲的路上,天马看到了亚德夫说的那种钟,他毫不犹豫地买了下来,准备送给他的病人。可惜的是,亚德夫?勇克斯至死也未能得偿宿愿,他甚至连看都没看到这个礼物……   难道他无权享受么?         第二只:小报记者 曼拉   “你们倒要爱仇敌,也要善待他们,并要借给人不指望偿还。你们的赏赐就必大了,你们也必作至高者的儿子。因为他恩待那忘恩的和作恶的。”――《新约?路加福音 第六章》      曼拉这个人物,第一次让我明白了为什么《MONSTER》会被称为“惊悚漫画”。   他的出场或许并不讨人喜欢:态度粗鲁,言词刻薄,不修边幅,对主角天马毫无相信之意。但接下去,他面冷心热的性格慢慢凸现出来:他帮天马找来了九年前报纸的缩印版和原稿档案;在发现天马筋疲力尽而饿昏了之后,又慷慨解囊请天马吃饭;后来干脆直接陪天马一起查阅资料、奔波救人。虽然这期间仍是恶言不断,但大概他早已被天马真诚的态度感动了。   看到这里,读者(例如我)已经渐渐开始喜欢这个角色了,但作者并不技止于此,他安排曼拉的妻子女儿离家出走,借此引起读者对曼拉的同情。(类似的桥段在monster中不止一次地出现,看来作者关于这个问题的暗示很值得研究。)即使如此,曼拉并没有做出一副沉重的样子诉苦,反而对天马 “接妻子回家”的建议一口回绝,认为天马的关心是“多管闲事”。然而,在当晚两人翻阅旧报纸的时候,曼拉在大发牢骚之后,突然红着脸说:   “喂,医师啊……如果……我是说如果我……如果我……去接我老婆的话……她……你想她会不会跟我回来啊?”   到这时候,读者已经很难不喜欢上这个可爱的胖子了。   于是,作者毫不留情地杀了这个胖子。   他在和天马分道扬镳前,还叮嘱对方千万别死,并约定等天马回来戒烟。没想到,他却永远也无法抽烟了……   更令我难以接受的是,曼拉的死是如此的理所当然,如此的水到渠成,如此的……无可挽回……   看着天马一边抢救,一边大喊着:“求求你……活下来……给我活下来啊……”我心中也在暗暗祈祷,希望曼拉受的不是致命伤,会突然张开眼睛……   然而,《MONSTER》并不是一部热血少年漫画。   在此之前,死于约翰之手的,不是无名之辈,就是读者厌恶、罪有应得的角色;即使是亚德夫?勇克斯,也由于对其描写较少,读者不太了解,而很难引人同情。   直到曼拉,作者花了相当篇幅塑造出这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却在读者刚刚开始接受这个人物的时候,又“冷血”地把他推向了死亡。   看到这里,脆弱的我差点又一次流下泪来……   值得研究的,是曼拉和天马驱车去救安娜时在路上的那一段对话。   曼拉声称看过约翰杀人后的现场,并认为像约翰那样“不到20岁的小鬼”是做不出来的,“那是恶魔下的手。”曼拉这样下结论,还说:   “要是那个犯人出现在我眼前,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杀了他的。要是让做得出那种事的人活着,那这世界就完了。正义的记者曼拉先生拼了记者生命也要杀死他!”   尽管他这样说,但据我估计,他想杀死约翰正是源于其内心深处对约翰的恐惧。   就像野生的老虎看到人类会忍不住扑上去攻击一样,对方的强大对它(他)的生存是一种威胁。   人类的知性和理性虽然已进化到了极高的程度,这种本能却与野兽毫无二致。   懦弱的人选择逃避,勇敢的人选择面对,甚至消灭对方。   不管出于何种原因,曼拉的这番话及他之后的死亡深深影响了天马的命运。后者继承了前者的遗志,放下手术刀而拿起枪去消除这种“绝对恶”。   然而,他真的能够毫不犹豫么?   直到曼拉死后,我也未能获知这个正义记者的全名……         第三只:退伍老兵 休葛?贝伦哈特   “挖陷坑的,自己必掉在其中。拆墙垣的,必被蛇所咬。凿开石头的,必受损伤。擘开木头的,必遭危险。”――《旧约?传道书 第十章》      在《MONSTER》的十八集单行本中,休葛?贝伦哈特只在第二集的最后一章里出现过。虽然作者巧妙地没有让他的光芒盖过主角天马,但几乎这一章的每一页都与他有关,因此,说休葛是这章的主角也毫不为过。   在本章的第一页,休葛?贝伦哈特的光辉历史就被列举了出来:法国外籍佣兵出身,79年参与尼加拉瓜内战,81年至84年担任阿富汗游击队,87年在以色列秘密谍报组织Mossad进行的回教激进派暗杀作战中立下大功……   同样,他宽阔的额头、下撇的嘴唇、僵硬的表情、冰冷的眼神,也都暗示着他那历经磨难的坚强的内心,以及,早已泯灭的感情……   因此,当他说出一起生活的小女孩是仇人的女儿时,我也并没有感到特别惊异。   (这一段设定,与卢贝松的《Professional LEON》『这个杀手不太冷』很相似。区别在于,LEON在关键时刻解救了女孩,而休葛则杀了女孩的母亲。从写作时间上来看,作者确实有可能借鉴了这部影片。)   关于这一段,休葛是这样对天马说的:   “她妈妈是我射死的,就在她面前。那是在缅甸的事了,我逃进一个小木屋里,她们母女就在屋子里。母亲架好了枪。我如果慢一步,就会被射死了……所以我就把她带回来了。跟我一起住之后,她一次也没笑过。大概是打定主意要恨我一辈子了。拿枪就是会这样,怕的话……就根本别去碰它。”   休葛一边吃饭,一边回忆这段过去,脸上的神情,一如既往地木然。   作者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并没有直接说明休葛?贝伦哈特为什么把那个女孩子带回家,却在不起眼的地方作出了暗示。   读者会忍不住想,难道休葛天良未泯,可怜这个孤儿?或是他不希望自己的一身惊人技艺在死后湮灭,而找了这个继承人?   也许这些都有一点,但更多的,我想,是他对自己命运的冷静认知。   他在谈及自己的学生天马时说道:   “不知道他能不能开枪射第一个人……这决定了他往后的路……用枪的路,和不能用枪的路。”   相信他也很清楚后面这条路是什么样子,却不知道他还记不记得自己开枪射的第一个人?   不知从何时起,这个双手沾满血腥的老兵已经看透了,自己既已踏上了这条屠杀之路,那么早晚有一天,自己也会死在别人的枪下。   所以,他从基础开始训练女孩。   因为他内心深处真的希望,自己能死在她的手里。   是为了赎罪,还是死得其所?我不得而知。   但在这章的结尾,当女孩终于向他露出了笑容时,热泪盈眶的他,也忍不住以同样的笑容回应。   相信他心里一定很高兴,不知是因为能化解这段恩怨,还是因为女孩不必再走上杀人之路?   休葛?贝伦哈特对天马的影响是重大的。他教育天马的话语,始终左右着天马的“用枪的路”:   “听好,要碰碰!两次。开枪时一定要扣两次扳机。这样置敌人于死地的几率才能大幅提高。当你做不到的时候,死的就是你了。”   “三秒!三秒就决定了一切!确定对方,扣扳机!要是有一瞬失手还是犹豫,被射死的就是你了!”   这个退伍老兵的身上,还藏着太多的故事。以至于到本章结束,我还以为他的篇章并未完结。但“阴险”的作者却就此收笔,让他那不再孤寂的身影,就这样消失在雨中……         第四只:恐怖份子 马克斯?休坦多夫   “你当懊悔你这罪恶,祈求主。或者你心里的意念可得赦免。我看出你正在苦胆之中,被罪恶捆绑。”――《新约?使徒行传 第八章》      与书中其他角色相比,马克斯这个人物并不是很出色;换句话说,他很难给读者(我)留下什么特别深刻的印象。   但这并非作者的败笔。事实上,这个只出现过一章的马克斯?休坦多夫对全书都很重要。   他是除主线人物约翰、安娜以外第一个正面登场的东德人。   他是个“爱国者”。   马克斯?休坦多夫和他的同伴背井离乡来到西德的费尔敦,是为了“替天行道”,将“入侵”他家乡的GWE公司总裁等人“绳之以法”。面对天马的斥责,他是这样为自己辩解的:   “柏林围墙拆掉之后,大家都失去了工作。我们是真正的爱国者啊。医生,你曾设身处地的替我们想过吗?……什么东西统一,什么资本主义!我们的生活要怎么办,往后我们要靠什么生活?那个GWE公司在围墙拆掉之后,就携带大量金钱一举攻入东德。硬是在我们的土地上……盖了工厂……盖了一间又一间的工厂……把我们的尊严踩在脚底下……那是我们的国家啊……杀了他,是我的光荣。是我的……光荣……”   看了这些,读者或许会认为马克斯是个狂热的沙文主义者。然而,他原先在东德是个律师,他的同伴是政治家的秘书。这种过着中产阶级生活的知识分子本不是这么容易冲动。   但是,柏林围墙倒塌后,他们却首当其冲成了失业者。   同时,引起我注意的,是马克斯?休坦多夫接近死亡时那依然冷静的态度。   相对于同伴的焦急紧张,他对不肯为他疗伤的天马说话时,语气一直相当平和;虽然因为失血过多而逐渐失去意识,却比同伴更早想到“其他同伴不会来了”;即使在说“我不想死”这四个字时,神情和语调也没有什么变化。   或许,他有什么信念支撑着他令他死亦无憾;或许,他只是不愿客死异乡。   在本章的末尾,当天马质问他“你是说没有其他人被卷进去吗?”时,他那始终略带荣光的眼神突然黯淡下来:   “那个……那个在贩卖亭的孩子……”   在此之前,他一直不肯承认自己是个“滥杀无辜的恐怖份子”,但在那一刻,他终于明白,与无辜的生命相比,自己那所谓高尚伟大的行为实同恶行无异。   这是浦泽直树第一次将拆除柏林围墙后东西德间的“国家矛盾”、民族矛盾和社会矛盾引入到《MONSTER》之中。当很多人都在高唱“和平统一”的赞歌时,他却从一个德国普通人也是当事人的角度来观察这个问题。至少,对于像我这种对世界近现代史只是略知一二的人来说,这样的观点实在很震撼。   有形的墙虽然已经倒了,无形的墙却仍在。   显然,作者并不想在第三集的开始就全面展开这个问题的探讨。他留下了很大的余地,以期其中的张力,可以延伸至全书。   这种抽丝剥茧的叙述方式,正是我喜欢《MONSTER》的原因之一。   这一章的另一个亮点,在于结尾时天马的一句话。   当马克斯?休坦多夫反问他“为什么要救我这个滥杀无辜的恐怖份子”时,天马回答:   “因为我相信你……我相信你还有人性……”   这里,作者通过天马之口表述了自己对人性的观点:   珍惜生命,热爱并享受生活,就是人性的证明!   附录:柏林围墙大事记   1945年 德国战败投降,柏林分别被美、英、法、苏划分为四块占领区。   日 前苏联军队构筑封锁线把柏林一分为二,使柏林成为冷战时期东西方对抗的最前沿。   1949年-日 大约有269万东德人通过东、西柏林的81个通道纷纷逃向西部,占当时东德人口的1/6。   日 民主德国决定封锁西柏林四周的边界,随后关闭勃兰登堡门,在分界线上建筑了隔离设施,总长达165公里,通称“柏林墙”。   日 发生第一次枪击逃亡者事件,截至1989年,共有61人被边防哨兵枪杀。   日 美苏两方十几辆坦克在柏林墙两侧相隔100米对峙十几个小时,第三次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1971年 四国协定允许放弃任何单方改变柏林现状的尝试,给西柏林人一个自由出入城市和在东柏林探亲的国际法保证。   日 成千上万的东德人借道奥地利和匈牙利边境再次向西德逃亡,史称“公民大逃亡”。   日 下午6时57分,民主德国宣布从即时起开放边境。聚集在柏林墙附近的德国人很快就拆除了这个横在德国人中间的高墙,史称“柏林墙倒塌”。   日 原民主德国的国旗徐徐降下。   日零时 在柏林帝国议会大厦前,联邦德国国旗徐徐升起,分裂长达45年之久的德国终于统一了。         第五只:小村医师 休曼   第六只:低阶巡警 海因兹   “人有疾病,心能忍耐。心灵忧伤,谁能承当呢。”   “人口中所结的果子,必充满肚腹。他嘴所出的,必使他饱足。生死在舌头的权下。喜爱他的,必吃他所结的果子。”   ――《旧约?箴言 第十八章》      之所以把这两人放到一起,并不仅仅因为他们是同一个篇章的重要人物,也不仅仅因为他们的命运由于同一个人而联系到一起。更重要的,是这两个年龄、职业、性格、经历均不相同的人现在或曾经拥有的同一种特质。   休曼医师,虽然脾气暴躁、思想顽固、说话毫不客气,却由于他的敬业、正直和善良而深受村民的爱戴。唯一不买他帐的,就是海因兹的母亲佩脱拉。无论他怎样劝说发火、死缠烂打,这个同样顽固的老太太死也不肯随他就医。   休曼的不甘心,很大一部分源于他对这个“乖僻的老顽固”的爱慕。然而,当佩脱拉因延误就诊而昏倒时,他却不敢自己动手术,反而求助于来历不明的天马。   原因是,他不想“又会因为我而再度失去我所爱的人”。   他不敢公开自己对佩脱拉的感情,但他愈是掩饰,愈显得他可爱。   然而,当天马称赞他关爱村人时,他却说:   “什么‘爱’……我早就失去那么高层次的感情了……救了他们,那是医生的本分。我只是做好我的工作罢了。”   而且,当佩脱拉脱险后,天马劝他求婚,他的回答却是:   “我……我根本就没资格向人求婚。”   关于这些问题,我们终于在他最后的自白中找到了答案:   “我在大学医院时,一直把跟病患谈话当作是次要的事。整天想着怎样在医院里巩固自己的地位……巴结院长派系的人,替院长捉刀写论文……后来终于娶到了院长的女儿……之后又不断地汲汲于功名,对太太根本不屑一顾。要是我有好好看看她,应该就会注意到了……真正的医生的话……等我注意到的时候,已经是严重的肝硬化……最后演变成肝脏功能不全……她在将死之际,对着我说: ‘你终于肯好好看我一眼了……’我根本就没有资格去爱人。”   这与天马的过去何其相似!   如果没有约翰,天马大概也会变得像他一样吧。   妻子的死,对休曼打击一定很大。   可以想见,他原先构建在功利之上的价值观,在那一瞬间彻底崩溃了。   辛辛苦苦努力了几十年,却发现错过的才是最重要的。   与其说“失去了才知道珍惜”,还不如说“正是因为失去了才发现值得珍惜”。   否则,又哪里来的“物以稀为贵”?   在这段故事的开始,天马好心替休曼救助了一个急病患,并代付了诊费。休曼却怒气冲冲地找到天马,怪他“多管闲事”,并认为天马“一定是哪个一流大医院的名医,现在休假到这里,突然善心大发,所以就做善事来自得其乐”。   虽然武断,但以他过往的经历,又怎能不得出这样的结论?   所以我想,即使将来休曼和佩脱拉得到了幸福,他恐怕也无法对自己的过去完全释怀。   与休曼相反,海因兹则在努力编织自己的将来。   同大多数年轻人一样,海因兹梦想着能闯出一番天地,令人刮目相看。在他的眼中,家乡那幽静祥和的村庄,正是限制他发展的牢笼。于是,他抛下生病的老母,到城里谋求了一个警察的职位。   当得知即将抓住天马时,他兴奋地想:   “太好了……太棒了!事成的话就要升官了,好小子!到城里来都要五年了,还是像以前一样只能到一些荒郊野外去巡逻……不过,我马上就要跟这种工作说拜拜了!”   仅仅如此也还罢了,但过分的是,他用枪指着正在抢救佩脱拉的天马说:   “我还以为我妈妈要动手术,我千载难逢的建功机会就要泡汤了……想不到妈妈会给我这个机会!”   在他看来,母亲的安危尚不如一次往上爬的机会。   这时,作者借休曼医师之口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没错,佩脱拉是你的妈妈。可是你这五年来,对你妈妈做了什么?进城五年,你有见过妈妈一面吗?你妈妈养你到这么大,你又对他做了什么?听好,你最重要的人随时都可能会死掉!你还记得你妈妈煮的匈牙利炖牛肉的味道么?佩脱拉到现在都还会习惯性地帮你多煮一份。多出来的那一份都是我吃掉的,太好吃了!那个味道真是太美妙了!天马医师正在拼命奋斗,好救活你***命。你还想吃到那个匈牙利炖牛肉的话,就乖乖滚出去!”   值得注意的是,海因兹刚登场时说:   “别担心,我妈妈不会那么简单就死的。而且我也长大成人了,她应该也了无遗憾了。”   但他一听说母亲病重,就立刻赶回家。听说母亲病情严重时,又在情急之下对天马大喊:   “那……那是我妈妈,不准你对我妈妈动手!”   显然,他的感情仍未泯灭。   重要的东西,不能等到失去了再珍惜。   就好像《银英》中波布兰的名言:   “对墓碑说抱歉,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海因兹在关键时刻明白了这个道理。   所以,他可以说是天马年轻时的一个缩影,或是一个侧面。   然而,正是这种良知尚存的年轻人,才更容易被卷入悲剧般的命运。   最典型的例子,莫过如《人生》中的高加林。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本章结尾时,海因兹打电话给部长,说“认错人了,不是天马”之后,夕阳下那一边抱歉一边鞠躬的身影。      第七只:前任杀手 罗素   “爱惜自己生命的,就失丧生命。在这世上恨恶自己生命的,就要保守生命到永生。”――《新约?约翰福音 第十二章》      就好像休葛?贝伦哈特之于天马,罗素是安娜的老师。   他公开的身份,是一间意大利小餐馆的老板。他待人亲切,炒得一手好菜,喜欢看爱情电影,甚至会被那种千篇一律的剧情感动得痛哭流涕。   因此,没人能想像得到,他以前是个杀人不眨眼的职业杀手。而且,用安娜法学老师的话说,他是“超级高明的”。   更令人难以想像的是,他放弃杀人的原因竟只不过是一杯咖啡。   他是这样回忆自己最后一次任务的:   “那天我也像平常一样地瞄准……我也不知道那是第几个人,也不知道他是谁……他就坐在正中午的一家咖啡店里……一切都跟平常一样……这个人叫了一杯咖啡。然后开始放砂糖。一勺、两勺……三勺、四勺……当他放到第五勺时,我口中突然充满了平常喝的咖啡的味道。这个人很享受地把它给喝了下去。于是我便把枪放了下来。就这样……就因为这样,我变得不敢杀人了。”   表面上看来,这也不过是个“斩千人不手软,斩第一千零一人却手软”的老套故事,甚至有些匪夷所思。   然而,与很多虚构人物相比,罗素更接近一个普通人。   在他即将开枪的那一刻,难以治愈的心理障碍便形成了。   因为他心里清楚,只要开了枪,今后的咖啡就都将是苦的了。   无论放几勺糖也是一样。   甚至只要他再拿起枪,口中就会满是那种苦涩的味道。   当他在享受这种美味的同时,又有什么资格去剥夺别人也享受的权利?   爱惜生命,珍惜生活。   一旦抓住了幸福真谛的罗素,是绝不舍得让它溜走的。   就好像沐浴在爱情中的年轻人,刚刚尝到了其中的甜蜜,又怎会就此抽身而去?   作者在这里引用爱情电影的寓意,我想,当在于此。   某个夜晚,罗素在看一部爱情片时曾哭着自言自语:   “没想到我年轻的时候也演过这种电影……”   言下之意,似是伤时感怀,忍不住想起自己那“无悔的青春”。   然而,其实他从没做过类似的事。   他拼命地看这些电影,只不过希望能弥补那段空白。   把自己代入其中,似乎便有了这样的经历,并被自己的悲情而感动。   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   最后,在送安娜上火车时,罗素终于将自己一生的经验顷囊相授:   “要杀人是很简单的。只要忘掉砂糖的味道就可以了。”         第八只:心理学家 鲁迪?吉兰   “又说,从人里面出来的,那才能污秽人。因为从里面,就是从人心里,发出恶念,苟合,偷盗,凶杀,奸淫,贪婪,邪恶,诡诈,淫荡,嫉妒,毁谤,骄傲,狂妄。这一切的恶,都是从里面出来,且能污秽人。”――《新约?马可福音 第七章》      这个人物,从第五集出现后直至最后一集,都有断断续续地露面,因此我本想放到后面作为“天马的同伴”来探讨。不过,一来凸现这个鲁迪?吉兰性格的情节,绝大部分都集中在这几章;二来当初看这一段时,曾把我感动得唏哩哗啦的。所以,实在忍不住一吐为快。   鲁迪?吉兰和天马贤三的故事,是这么开始的:   将近20年前,在一所有名的大学医科里,有一个一直在班上保持第一名的男生……但是当一名日本学生转进来之后,男生的立场就完全改变了……那个日本人很擅交际,又会聊天,一下子聚集了所有的人望。而且成绩又很优秀……在期中考的时候,轻而易举地夺走了这个男生持续保持的第一名宝座……   于是在期末考的时候……这个男生为了夺回第一名的宝座,一直拼了命地念书……在那之前的每一科都写得十全十美。可是……   最后一场考试是这个男生最棘手的魔鬼教授海瑟老师的“法医学概论”……要是这一科败阵下来,之前的努力都会化为泡影了……   在这个紧要关头,这个男生使出了最后的手段。   他作弊了。   “猜题全猜对了,我赢定了!这下第一名又是我了!”   但是……   日本留学生看到了。   日本人看到了这个男生在作弊……   可是日本人没有对任何人提起这件事。结果,这个男生漂亮地重新登上第一名的宝座!   鲁迪?吉兰是一个很成功的犯罪心理分析专家。   借着一个小小的采访录音机,无论是多狡猾残忍的罪犯,他都可以轻易地归类剖析。   他总拿同一段话作为与犯人谈话的开场白:   “我三年前离婚了。不……应该说是我太太跑了。因为我不太注意听我太太说话……反而把所有的时间都拿来听这个录音机。我太太跟我说我书房里的录音带,至少有两万卷以上。她说我只是个‘喜欢窥探他人内心世界的收藏狂’……”   这种对一般人来说很痛苦、难以启口的经历,他却可以毫不在意地说给陌生人听。   因为他知道,想要让别人坦白,自己先坦白是个方便而又快捷的办法。   他所说出的,不过是无关痛痒的“琐事”,而得到的,却是对方的整个“内心世界”。   然而,如果我们用他自己的心理学理论来分析他的话,却禁不住要产生疑问:对于妻子的背叛,他真的是无所谓么?   每一次工作都会提起,正是他潜意识中难以释怀的明证。   但是,鲁迪?吉兰心中真正的阴影,却来自于天马。   天马看到他作弊这件事,始终令他耿耿于怀。   因此,当天马来求助于他时,他毫不犹豫地向警方告了密。   不仅如此,在答应协助警察诱捕天马的同时,他还要求警方将来能提供天马作为自己的研究材料。   这一切,只是为了报复。   鲁迪心里一直认定,天马是看不起他的。   尤其当他向天马问及此事时,天马的沉默使他更加确信。   值得玩味的是,鲁迪曾说:   “我最恨别人瞧不起我了。”   然而,到底他是因为讨厌“别人瞧不起他”,所以才嫉恨天马?还是由于天马那冰冷的凝视而从此无法再忍受别人蔑视的目光?   我们不得而知。   在《MONSTER》这部书中,几乎每个人物都经历了价值观重塑的过程。   鲁迪?吉兰也不例外。   他曾向一个罪犯冷静地分析道:   “有怪物这件事啊。的确……是有的。在你内心里、他内心里……还有我内心里,都有一个怪物!你有手电筒吧?你拿着往漆黑的墙壁照照看。那一片亮处就是我们内心世界的一部分,爱情、和其他人的羁绊、欢喜和悲伤,都会一一浮现。但是你再把光线挪开一点看看。自私和无穷尽的欲望以及杀意,在那里形成一股漩涡……人的内心就是这么脆弱,只要一点微小的刺激……”   然而,约翰的存在,却让他明白,“这世界上是真的有怪物的。”   原本,他与BKA的伦克警官一样,都认为天马患有双重人格,“约翰”不过是天马自己虚构的人物罢了,真正的凶手是天马。   他也确信,凭着自己的能力和知识,很容易就可以“揭穿他的谎言”。   但是,鲁迪发现了约翰留下的照片和信笺。   在那一刻,他研究了十几年的心理学理论开始崩溃了。   这世界上,有比人心更恐怖的……“活物”。   “约翰”的内心世界,是他终其一生也难以碰触的。   曾支撑他事业和生活、给他以极大自信的心理分析,在约翰面前不过是小孩子的玩具。   幸好,冷静的他很快就接受了这个事实,并毅然帮天马脱出了警察的重围。   真正使鲁迪的价值观完全颠覆的,是最后天马与他分手时的一段对话。   天马:“啊……对了!我真的没有瞧不起你……相信我。我一直认为你是个蛮有意思的人,只是没机会深入交往。不过,我们总算是成了朋友。”   鲁迪:“可是……你那时候,我在作弊的时候……你确实是有抬头往我这边看……”   天马笑着回答:“因为那时候,我也正在作弊啊。”   遗憾的是,最终鲁迪?吉兰也没能走出天马带给他的阴影。   就因为天马临别时的那句话,鲁迪又踏上了帮助天马的旅途。   无论他对天马的感情是恨还是爱,天马的存在,都深深影响了他的命运。   这种潜藏在心底的羁绊,是永远也无法剪断的。         第九只:前任刑警 米勒   “你们现今所看为羞耻的事,当日有什么果子呢。那些事的结局就是死。 但现今你们既从罪里得了释放,作了义的奴仆,就有成圣的果子,那结局就是永生。”――《新约?罗马书 第六章》      为了这个人物的再次出场,作者做足了铺垫功夫。   米勒首次在书中出现,是在第二集。那时他的身份虽是刑警,却为了一笔钱而与搭档密斯拿杀了安娜的养父母。   第二次则是在第四集,读者约略从密斯拿口中知道米勒“拿了一大笔钱落跑了,好像还混得不错”。   而到了这一章,米勒果然成了声名显赫的古董商人,住着豪华的私人别墅;娶了温柔美丽的巴巴拉作妻子;儿子菲利兹虽然是随母亲过继的,还不肯叫爸爸,但聪明可爱讨人喜欢;而且有个保镖兼好友罗伯特陪他谈心下棋……   因此,当安娜在这一章出现时,读者自然而然认为她是来报仇的。以她刚烈的个性,又怎能忍受杀害父母的仇人过着如此安逸的生活?   在这一张力达到顶点的时候,罗伯特真凶身份的显现才更有震撼的效果。   更令人吃惊的是,安娜非但不杀米勒,反而提醒他逃跑。   我唯一能想出来的词汇,只有“峰回路转”。      米勒这个人物,很得我的喜欢。原因在于,他被作者塑造得相当丰满,换句话说,他非常接近一个普通人。   关于自己所犯下的罪行,他是这样对安娜解释的:   “不是我……我……我是被逼的……要是不杀死你爸妈,我利用职务之便偷偷贩毒到黑社会的事就会曝光了……所以我在无可奈何之下,才会和密斯拿联手……我是不得已的!”   与很多人一样,在面临巨大压力的时候,米勒最先想到的,就是推卸责任。   他既没有天马的决心,也没有约翰的冷酷。   所以,他是无法承受如此沉重的罪恶感的。   自从他双手沾上血腥之后,几乎每日都被痛苦、悔恨和恐惧折磨着。   而且,当安娜怒火难抑,将枪口指向他时,他最先想到也最担心的,是巴巴拉和菲利兹。   因为只有从妻儿身上,他才能感受到生活的美满和自己存在的意义。   菲利兹的一声“爸爸”,能让他像孩子一样高兴上半天。   因此,虽然他已逃脱了罗伯特的魔爪,却为了保护亲人而又重蹈险境。   这段情节,尽管作者处理得张力十足,但由于立意同很多书都大致相似,所以也不会令读者有太多的感触。   就像《浪客剑心》中所述,“为了对最自己而言很重要的人奋斗”。一个普通人的勇气,大概也就到此为止了吧。      然而,浦泽直树再次展现了他的叙事功力。   这个篇章的张力,至此才达到了真正的顶峰。   在《MONSTER》这部书里,作者始终强调“真正的幸福就存在于日常的生活中”这个观点。   罗伯特虽然掳走了安娜,却也就此放过了米勒。   从此,米勒可以完全放心地享受他的幸福了,他再也不会看见“亡灵”了,再也不必担心有什么人会操纵他的人生了。   但是,他却将这一切弃而不顾,冒着生命危险去救他的“仇人”安娜。   这一刻,我真的无言以对。   无论是约翰还是罗伯特,他们的恐怖都可以把米勒吓得浑身颤抖,呼吸维艰。   到底是什么给了这个一直在逃避的人以如此的勇气?   是与安娜短暂的同伴之谊?   还是心底的负罪感迫使他作出补偿?   抑或是那“微不足道”的正义感在作怪?   如果一定要寻求作者对此的解释,那也只有米勒说过的一句话:   “再怎么样,我也是个当过刑警的人啊……”   然而,在说完这句话后,他就中枪了。   明天,他还要跟菲利兹去钓鱼。         第十只:打工学生 卡尔?诺伊曼   “你们作儿女的,要凡事听从父母,因为这是主所喜悦的。”――《新约?歌罗西书 第三章》      卡尔?诺伊曼,以自己的经历向读者证明了“子女是父母生命的延续”这个概念。   之所以这样说,原因在于,同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一样,影响他一生、塑造他性格的两个重要人物,就是他的生母玛尔格特?兰卡和生父汉斯格鲁古?休伯特。虽然,同我们相比,卡尔与父母相处的时间要短得多――事实上,他们全家从没有“团聚”过。      在卡尔心目中占据第一位的,当然是已故的母亲玛尔格特?兰卡。   对于亚德姆特?法兰假借自己的身份冒认大富翁汉斯格鲁古?休伯特为父,卡尔并不怎么生气,他对所谓的“继承庞大遗产”毫无兴趣。但是,他不能容忍有人冒充自己***儿子。   面对身心均丑的假玛尔格特?兰卡,一向温柔和蔼的他却难以抑止自己的怒火。   因为他绝不容许任何人玷污母亲,即使她的职业是受人唾弃的“妓女”。   然而,他对生母唯一的记忆,似乎只有幼年时母子分离的那个场景。   而且,始终缭绕在他心头的,也只有母亲那时说的一番话:   “如果你长大成人以后还想见你爸爸的话……但是,你不可以想要他的什么东西!就算他对你很冷漠,你也不能恨他!因为妈妈并不恨他!”   虽然那时的他并不怎么明白,但因为这句话,他对抛弃自己的生父从没有过强烈的恨意。   可是,对于母亲呢?   表面上看,当然是“无限的深爱”。   已经长大并且很懂事的卡尔,也知道当时母亲送走他是迫不得已,是为了他好。   但是,为什么他又一直无法忘怀自己被“抛弃”的情景?   “先是爸爸不要我了,然后妈妈也不要我了。”小时候的卡尔,大概总会这么想吧。   无论他多么早熟,幼小的心灵又怎能承受如此大的打击?   他始终坚信,生母是最伟大最爱他的。   然而,这会不会是为了让自己爱母亲而在潜意识中施行的一种“强迫”?   如果没有这样一个光辉的形象,或许脆弱的他早就崩溃了。      对卡尔?诺伊曼来说,健在的生父汉斯格鲁古?休伯特几乎就是生母的对立面。   卡尔以打工者的身份每周去念书给这个大富翁听,同时又暗中调查后者的行踪。关于这些行为,他是这样解释的:   “我换过好几对养父母。其中碰到过一些很糟的……可是,现在的养父母真的对我很好。我对他们的感激之情永远也不够……只是,我内心一直有股对亲生父母的执着……所以我才会想要见见我的亲生父母……知道了我的生父是个多么差劲的人之后,我想我才能打从心里去爱我现在的养父母。只是为了这个而已……”   然而,无论休伯特怎样对他叱骂羞辱,他都不肯辞去这个工作;为了能把书念好,为了得到父亲的一句赞扬,他努力在私下练习拉丁语;得知休伯特情绪低落、食不下咽后,他又设法帮助其恢复精神;十全十美的约翰深得休伯特的欢心,他自己也承认对此很嫉妒。   卡尔声称,他不想与生父相认是因为:   “如果我告诉他实情的话,他一定会以为我是为了他的钱来的。休伯特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眼里只有钱!他不可能会了解我的心情的。”   其实,他是不想被亲生父亲看不起吧。   即使厌恶这个人,他也希望自己能给对方留下一个好印象。如果心里真的不在意,又怎会如此大费周折?   接下去的段落,作者处理得极为巧妙:先将读者的感情一点一滴地积聚,又在一瞬间引发出来。   卡尔先是说要辞去工作。他与休伯特的联系,恐怕将从此永远断绝。   接着,他又同养父母见面,并答应入籍认亲一事。看上去,他一直期望的“美满家庭”已经唾手可得。   然而,他却并不见得有多开心。   最后,当休伯特在电话中要求他再念一次书时,卡尔那原本已接近完美的拉丁语,却渐渐变得断断续续,终于,变成了抑制不住的哽咽……   到这时,连读者都会禁不住想替卡尔喊出那声“爸爸”。   原来,在他心中,是那么地渴望拥有亲人。   然而,与对生母一样,卡尔对待父亲的态度,也似乎并不这么简单。   当从假玛尔格特?兰卡口中听到“休伯特心里只有钱”时,卡尔的样子,既震惊又失望。   不过,我猜测,他一定也很满意吧。   他在拼命塑造伟大母亲的同时,也早就把生父想象成一个品格低劣的人了。   “抛弃妈妈和我的人,必定是坏人。”这个结论,相信从卡尔幼年时就已在他心中根深蒂固了。   在对父亲明查暗访之前,他曾说:   “我想知道,那个人到底差劲到什么地步!”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心底早已认定,父亲是个“差劲的人”;或者说,必须是个差劲的人。   一定要被“坏”所抛弃,这样才能证明自己站在“好”的那一面。   否则,如果他的调查结果相反――汉斯格鲁古?休伯特是个慈爱的父亲――的话,那反而证明被抛弃的母子是罪有应得。这种打击,只怕要比“被抛弃”本身更令卡尔难以承受。   为了慰籍自己脆弱的心,这样一个负面形象也同样有存在的必要。      位于教学楼顶层的天台,是卡尔?诺伊曼的“心灵港湾”。   因为在那里,他可以看到万家灯火。   “家人陆续回到家里……总会从某处传来一阵阵的饭菜香……我一直都好向往这样的情景……因为我小时候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事……”   即使会因此而自伤身世,至少,这个地方能令他感受到一点“家”的气息。   因为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和自己的亲人坐在同一张餐桌旁。            第十一只:超级富翁 汉斯格鲁古?休伯特   “你们作父亲的,不要惹儿女的气,恐怕他们失去志气。”――《新约?歌罗西书 第三章》      之所以称其为“超级富翁”,是因为正如新闻媒体所言,“汉斯格鲁古?休伯特不仅是巴伐利亚的经济之匙,他的一举一动更会牵动整个欧洲经济。”   背负着如此的盛名,这后面的压力当然也可想而知。因此,和他的儿子一样,休伯特也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精神花园”。   那是位于奥宾贝格的一片美丽森林。   即使因破产而一文不名,即使亲朋好友一个个离他而去,即使不被世人理解,他仍然能以坚强冷酷的面貌现于人前。   但是,只要看到这里的湖水,摸到这里的枫叶,闻到这里的果香,听到这里的鸟鸣,这个人称“巴伐利亚的吸血鬼”的老人,竟然也会流下泪来。   就好像信仰上帝的忠诚子民在心中默念“上帝”就会浑身充满力量一样,汉斯格鲁古?休伯特把他的“信仰”寄托在了大自然上面。   因此,即使那片森林不存在了,支撑休伯特的这股信念却不会消失。      汉斯格鲁古?休伯特的戏份有四集之多,然而,在初次看到这段时,读者总会产生一个疑问:这个古怪的半盲老者凭什么能被称为“西伯利亚的吸血鬼”?以其中前三集的内容来看,他也不过是个性格孤僻、亲情未泯的普通老头,与港产肥皂剧里的大富翁没什么本质区别。   但到了第九集,当莱希瓦医师找他面谈约翰的事时,休伯特那“鬼”的一面终于显现出来。   在那一章,我总算看到了他的自白:   “你说,约翰就像在玩弄蚂蚁的行列一样玩弄人是吧。蚂蚁的行列吗……世人怎么称呼我,你是知道的吧……对!就是‘巴伐利亚的吸血鬼’。我很乐意地接受了这个名字。一想到要达到自己的极限,不知为何,他就越来越大――我体内的怪物。结果又如何呢?名字那么骇人听闻,我却是这么微不足道……现在回想起来,我也是想玩弄蚂蚁的行列。我想做到的,他已经做到了。‘有谁能像野兽一般?有谁能挺身与野兽为敌?’能够打倒那怪物的……难道不是更可怕的怪物吗?”   他明知道约翰要在图书馆赠书典礼上对自己下手,却依然毫不畏惧地前往参加,并借故支走了儿子。   虽然已界垂暮之年,休伯特仍想同约翰一决胜负。   尽管已经达到了如此高的地位,他那无止境的欲望和野心却还未得到满足。   这一点他自己也很清楚,或者说,最清楚。   因此,他才会渴求约翰这样一个已臻化境的对手吧。   面对危险,休伯特的冷静和了然确实远胜常人。然而,他太低估约翰了。   人间的鬼是无法战胜来自地狱的恶魔的。      真正使汉斯格鲁古?休伯特这个人物鲜活起来的,还是他与儿子卡尔?诺伊曼的那段纠葛。   刚刚出场的他,看上去并不比葛朗台好多少。   他当年抛弃了玛尔格特?兰卡和卡尔?诺伊曼母子,而如今,他却只能靠着把钱给一个假玛尔格特来赎罪。   更可悲亦可笑的是,休伯特自己也知道对方是假的。   难道因为真的玛尔格特已经去世,现在才后悔的他,只得通过这种方式来寻求心理平衡么?   然而,随着作者的深入描写,读者渐渐发现,其实这个大富豪并不这么简单。   大概他早已知道每周二给自己念书的卡尔就是他真正的亲生儿子了吧。   是因为侦探利亚特的调查?还是目盲心明的他所作的猜测?抑或是由于那深藏在血液中的联系?   我唯一能够确定的是,这个历经沧桑的老人,真正感受到了“悔不当初”的含义。正如他自己所说的:   “人生,有些事是无法重新来过的……”   然而,这个冷酷无情的人之所以会接受自己的儿子,也有一些“被迫”的成份在里面吧。   从四年前开始,长年为他工作的司机、为他读书的女仆、一起赏鸟的同伴、互相竞争的对手兼朋友一个接一个地死去,他的内心也因此变得越来越孤独。   亲人,是慰籍这份寂寞的唯一良药。   所以,与其说“接受”,不如说他非常“需要”卡尔。   当然,汉斯格鲁古?休伯特确实很关心这对母子,他曾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去调查后者的行踪。   他那隐藏在面具背后的深情,大概只有玛尔格特?兰卡才能察觉到。   所以,也只有玛尔格特才会说:   “我并不恨他。”         第十二只:私人侦探 利亚特?布朗   “锡安的民哪,你罪孽的刑罚受足了,耶和华必不使你再被掳去。以东的民哪,他必追讨你的罪孽,显露你的罪恶。”――《旧约?耶利米哀歌 第四章》      这世界上什么事最痛苦?   大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我在看过《剑风传奇》之后,得出下面的结论:上天在你绝望的时候给了你一个希望,然后又生生把它夺走,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   而在《MONSTER》中,浦泽直树一次又一次地令我痛苦。最鲜明的例子,就是这个利亚特?布朗。   一开始,利亚特?布朗是以“浪子回头”的面目出现的。几年前的他,还是个精明强干的刑警,有一个漂亮的妻子和年幼可爱的女儿。可以说,事业一帆风顺,家庭幸福美满。   而现在,他不仅被踢出警界,妻子也离开了他,女儿更是连见他一面都不肯。   这都是因为,在一次值勤中,他由于喝醉酒而开枪射杀了一名16岁的少年杀人犯,并因此有了酗酒的恶习。   为了弥补自己的过错,为了让妻女再次回到身边,几乎已失去了一切的利亚特?布朗以私家侦探的身份,凭借自己的双手,拼命努力着。在心理医师莱希瓦的帮助下,他不但渐渐摆脱了酒精的束缚,将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而且能够鼓起勇气,面对自己因玩忽职守所犯下的错误。      同之前的曼拉相比,作者对利亚特?布朗的着墨要多得多。   利亚特的大部分性格,在刚登场时就展现在读者面前了。   他正义感极强,委托人汉斯格鲁古?休伯特要求他停止调查,他却执意不允,并说:   “我感觉得到!这后面有更大的恶意。”   当休伯特问他“人生有些事是无法重新来过的,你了解吗?”时,他回答:   “我了解,再了解不过了!”   那副坚毅的脸庞正暗示了他内心强大的意志力。   果然,其后他接二连三地遇到打击:妻子不肯原谅,女儿不愿见他,休伯特又单方面放弃委托――连工作也丢了……然而,即使如此,他仍然坚持滴酒不沾。   他已经下定决心,从此不再逃避。   不仅如此,利亚特虽已年逾四十,却依然身手矫健、感觉敏锐,逻辑思维能力之强更是人所难及。面对约翰四年内的数件毫无关联的罪行,他能够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因此,他是书中第一个能正面接触并威胁到成年约翰的人。   看到这里,我非常希望作者能让他与天马合作,并天真地以为,有这两个人在,一定能够成功地阻止约翰。   然而,就在他即将接近真相的时候,却猝然死于约翰之手。   死在和女儿初次相聚的前一天。      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利亚特?布朗的内心世界大致上可以分为三个层面。   首先是他的可控意识。这里集中体现的,如前所述,是他那超强的意志力和坚定的决心。   他很清楚,“失去的已无可挽回”。但是,他仍希望能获得妻女的谅解。因为他知道,对自己而言,家庭是最重要的。   为了达成这个目标,怎样的痛苦他都能忍受。   然而,他永远也无法成功。因为阻碍他这样做的,正是他自己。   原因在于,尚有两层潜意识是他不可控的。   其中之一是他的正义感。   正如莱希瓦医师所说,利亚特“好像背负了全世界的正义一样”。   当初他杀死那个16岁的少年,并不是因为喝醉了;事实上,他清醒得很,真正的原因,就像他自己所说的:   “那时我凝视着那名少年的眼神……在那一瞬间我才知道,原来那是真的存在着――真正的恶……所以我,我就把那少年……开枪射杀了!”   与很多人不同,他的除恶行为,并不是因为恐惧,而是发自内心的……恨意。   事实上,和约翰分析的一样,利亚特开枪时是“非常冷静”的。他知道,未成年人受法律保护,换句话说,这个“恶”是受他所维护的法律保护的。因此,他决定由自己来“处刑”。   在“那一瞬间”,他的正义感完全凌驾于家庭责任感之上。所以,只要这种“恶”还存在,他绝对会毫不犹豫地为了正义而牺牲家庭。虽然,是下意识的。   可悲的是,利亚特太过正义了。   他的道德观告诉自己,对于尚未定罪的犯人――尤其是少年犯――自己虽是刑警,却也无权施以惩罚。或者说,正因为他是个警察,反而更没有权利这样做。   出于正义的所作所为,却反过来啃噬着自己的良心。   利亚特想通过酒精逃避的,其实是这一点。   然而,无论他怎样逃避,都躲不开自毁的命运。   起决定作用的,就是他的最后一层意识――求死欲。   事实上,利亚特?布朗沉溺于酒精的现象,正说明了他自我毁灭的倾向。   但是,酒精远远不能满足他的心理需要。由于前一个意识层面所产生的冲突,使这个坚强的人身心俱疲。只有在死亡这个最后的休息里,他才有希望完全解除紧张和挣扎。   就好像哈姆雷特在“生存还是毁灭(To be,or not to be)”这段话中所暗示的,死亡,对于承受巨大压力的人而言,具有莫大的诱惑力。对利亚特来说,家庭是他生存的意义,也是他缓解压力的途径之一。然而, “绝对正义”和“绝对恶”所带给他的苦痛,是常人难以忍受的……      之所以很喜欢利亚特?布朗这个人物,是因为在他身上,有太多引起我共鸣的地方:那种与现代人格格不入的“正义感”,那种同欲望顽抗的理智,还有,那种面对“绝对恶”时的坚决……   只有身临其境的人,才能真正感受到……         第十三只:心理医师 莱希瓦   “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新约?约翰福音 第十二章》      正如我在前一篇中提到的,《MONSTER》的情节,是在希望与失望交替浮现、互为表里的状况下发展的。   利亚特的死,虽然会使读者嗅到绝望的气息,却也令莱希瓦这个人物走到了前台。对抗“恶”的力量,并未因此而削弱。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莱希瓦是利亚特生命的延续。   原本是利亚特心理治疗医生的他,同约翰的案件毫无关系。然而,病人的离奇死亡,却让他的正义之心觉醒了。   莱希瓦循着利亚特留下的线索追查下去,同时,也和利亚特一样面对着相同的危险。身手敏捷的利亚特尚且没能逃脱毒手,年迈体弱的莱希瓦,更令读者的心提到了嗓子眼,深怕后者也重蹈覆辙。   喜剧电影中有着“重复就是笑料”的说法,这一原理应用到《MONSTER》这样的漫画中,则有了“重复更加惊悚”的效果。莱希瓦是一个例子,后面的青年刑警舒克是另一个。   “我因为这个事件,失去了利亚特这个重要的朋友。他本来有光明的未来,但约翰却断送了他的未来。我不会罢休的!绝不!”   推动莱希瓦调查真相的,与其说是他的正义感,还不如说是那颗充满仇恨的心。   在通过谈话为利亚特治疗的过程中,前者的正直善良深深吸引了莱希瓦,使他渐渐把这个病人当成了自己最好的朋友。   看着在自己帮助下的利亚特终于能再站起来,正视错误,重拾亲情,莱希瓦也由衷地为他高兴。   然而,约翰的出现,让一切希望都成为泡影。   更重要的是,被毁灭的不仅是利亚特的未来,莱希瓦的自我认定也在这次事件中崩溃了。   身为一个医生,莱希瓦同天马一样,对工作有着很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最重要的是面对现实,勇往直前。”   这是莱希瓦常对病人说的一句话。他最大的愿望,就是通过自己的手,使患者抛弃悲伤的过往,再度开始美好的人生。   但利亚特的死,毫不留情地证明了他的失败。   “我对他做了什么……我只是坐在椅子上,听他说话,然后告诉他说‘你已经复原了’!我到底为他做过什么?”   莱希瓦终于明白,一个人的痛苦,并不是仅仅依靠“交谈”就可以平复的。为了能“做的更多”,他选择了和天马相同的道路。   在“决心”一章的末尾,莱希瓦蹒跚走到利亚特的墓前,说话的语气,就好像饭后在聊天:   “利亚特!我给你买来了!正统的苏格兰威士忌。你以前一定很想喝,是吧?没关系了……尽量喝吧……利亚特,交给我吧……我一定会查个水落石出的!”   始终劝戒别人“要向前看”的莱希瓦,其实是最不能摆脱过去的人。   死者已矣,而活着的人,却为此献出了余生。         第十四只:教育学家 派特罗夫   “当神造人的日子,是照着自己的样式造的。”――《旧约?创世记 第五章》      浦泽直树之所以可以成为一个叙事高手,原因在于,他能够极其巧妙地利用读者的心理盲点。所谓“出人意表”的情节,正是借此营造出来的。   他最典型的手法之一,就是“重复”,或者说“场景再现”。   在之前利亚特和莱希瓦的段落中,作者利用“地铁站的黑手”这样一个场景,成功地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力,从而达到了“重复更加惊悚”的效果。   而在派特罗夫这个篇章里,“重复”的目的,是为了制造误区。   在第三册中,曾出现过一个前东德内政部官员、孤儿院“511幼儿之家”老师哈德曼。尽管柏林围墙已经倒塌,尽管以前的恐怖政治已经不复存在,这个变态“老师”,却仍然对小男孩迪特施行当年的“英才教育”,或者应该说,虐待。   而在这一集里登场的派特罗夫,其头衔要比前者多得多:心理学者,精神科医生,在前东德内政部专门担任科学人格矫正――即所谓的洗脑,同时,也曾作过“511幼儿之家”的院长。   于是,读者理所当然地认为,派特罗夫一定和哈德曼是一丘之貉。   而且,本章的主角葛利马,代表的是自由、人权、正义、善良,而站在其对立面的派特罗夫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邪恶的化身。   果然,浦泽直树并没有令读者“失望”。对于葛利马的逼问,派特罗夫先是三缄其口,接着又破口大骂语带威胁,最后干脆直接派人去“处理”掉葛利马。   到这时,派特罗夫在读者心目中的地位,已经敲钉转脚,再难翻身。   因此,当葛利马在派特罗夫家中发现数十个儿童时,读者的心情,也和葛利马一样又惊又怒:原来,“他竟然还重复相同的实验”!   于是,葛利马义正词严地斥责对方:   “所有来自511幼儿之家的人,他们都欠缺了一个共通的部分。他们……无法爱人!”   接着,他还堂而皇之地把所有孩子都带走了。这段情节确实是大快人心。   然而,当葛利马问孩子们想不想离开派特罗夫时,得到的回答却是“不想”;而且,他们并不是迫于派特罗夫的淫威,而是真心的不愿离开。   与葛利马的设想大相径庭,这些孩子在开心时可以发自内心地笑出来,在悲伤时也会自然而然地痛哭流涕。   原来,派特罗夫“对这些孩子施行了与511幼儿之家不同的教育”。就像他弥留之际亲口所说的:   “憎恶、虚无、破坏冲动……我想创造出不为黑暗所动的人……爱情……真是一个全新的发现……”   在此之前,作者利用各种铺垫、花费相当笔墨为读者树立了一种观念,最后却又将其完全推翻。回过头来,我们才发现,那原来是个陷阱。   不过,派特罗夫在读者心中的形象,并未因此而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   原因在于他至死也不放弃的教育观。   面对葛利马的怒斥,他从容回答道:   “何谓教育?创造出社会所需要的人,难道不是教育吗?施行什么样的教育,才能够创造出社会需要的人才……教育,就是实验。”   而且,当葛利马对他说爱情“是父母对孩子非常普通非常自然的事”时,派特罗夫坚决地反驳:   “不……是实验!”   用葛利马的话说,派特罗夫是个真正学者。   对于511幼儿之家进行的人格实验,他始终坚持是成功的。“我一手创立的教育系统,的确能培养健全的人格,这就是所谓的成功。”   这就是所谓的教育。   儿童就像是一张白纸,他遇到的任何事都会在上面留下漆黑的一笔。派特罗夫所研究的,就是如何少而精地在这张纸上写字。   对派特罗夫而言,所谓的政治体制是不起作用的;他所需要的,只不过是能进行研究的“环境”而已。只要能继续自己的“实验”,为谁服务他一点也不在乎。   同样,对于这个人物,似乎也无法用善恶的标准来评判,因为在他心中,根本不存在这些概念。“实验”才是派特罗夫的生命。他所知道的,只有“成功”与“失败”的区别而已。   这大概可以视为一种彻底的“超越”吧。   然而,为什么他看着孩子们的眼神,是那么的温柔怜爱呢?   一个没有感情的人,又怎么能教会孩子“发自内心的笑”呢?   葛利马刚遇见他时,讽刺他说:   “把人当实验鼠,很好玩吗?”   派特罗夫的反应竟是如此激烈――他挥手一杖打了过去。   显然,派特罗夫不会因为“把教育当作实验”而感到羞愧。之所以被葛利马的话刺痛且愤怒,大概是因为这句话侮辱了他对孩子们的感情吧。   那些孩子能哭能笑,懂得如何正常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正是因为,他们从派特罗夫那里感受到了真正的关爱。   只有自己能爱人,才有资格教别人怎样去爱和被爱。   原来,这个绝对意义上的学者,也是个“爱人”的高手。         第十五只:菜鸟刑警 杨?舒克   “耶和华神所造的,惟有蛇比田野一切的活物更狡猾。……耶和华神对蛇说,你既作了这事,就必受咒诅,比一切的牲畜野兽更甚。”――《旧约?创世记 第三章》      杨?舒克于第十集第七章登场,而这一章的最后一个画面,是他与天马擦身而过的情景。   表面上看,这个镜头的作用是为了使各条线索的联系更紧密,从而增加作品张力。实际上,这里尚隐含了一层比较之意,同时也暗示了舒克的未来。   因为,作为被约翰操纵的“蚂蚁”,舒克和天马两人有着极其相似的经历。   前途无量的新人;一度立下大功;三名上司遭毒杀,死因是吃下“含有肌肉松弛剂的威士忌糖”;本人因此成为犯罪嫌疑人而被通缉……   然而,从性格上看,杨?舒克与天马贤三却有着巨大的差别。   首先,不同于后者“天才外科医师”的称号,舒克是个真正的菜鸟刑警:第一次看到杀人现场就因为无法忍受刺激而呕吐不止;虽然已经工作,可仍未褪去大学时的稚气;当专案小组要逮捕他时,尽管一遍又一遍地说着“冷静下来”,却抑制不住自己的颤抖。   其次,与天马坚强的毅力相比,舒克则要懦弱得多。天马一直是在积极面对自己的命运,而舒克,无论是立下大功还是遭人陷害,都始终懵懵懂懂、不知所措。在走投无路时,他歇斯底里地大喊:   “就算那个女的真是犯人,找不到也就玩完了!你要我一辈子就这样逃下去吗?为什么只有我这么倒霉!你说!我做了什么!?你叫我就这样从这个世界消失吗?”   应该说,舒克只是个不能承受太大压力的普通人。他与天马,就好像《水浒》中的林冲和鲁智深,走的虽是同一条路,后者的勇气却更令人钦佩。   由于约翰的存在,这两个性格不同甚至相反的人被卷入了同一个事件。而且,和天马相同的是,舒克的价值观、人生观和梦想在约翰面前彻底崩溃了。   原本,舒克极易相信人,别人对他好,他就相应地付出一片真心。   死于葛利马之手的塞曼警部非常照顾舒克这个新人,因而得到了后者的尊敬。塞曼死后,舒克的情绪一度跌到谷底。这时,帕特拉“凑巧”出现,靠着 “分享同一个秘密”赢得了舒克的信赖。然而,在调查塞曼死因的过程中,舒克却发现这个深受他敬爱的“好人”原来是个勾结捷克前秘密警察的贪污犯,而帕特拉则是潜伏在警署内部的前秘密警察。出于正义感使然,舒克将此事报告给了署长。没想到的是,署长也是包庇前秘密警察的黑手之一。这些人,利用花言巧语轻松骗取了舒克的信任。   舒克的轻信,与其说是对人,不如说是源于对“语言”的依赖。   语言,作为人类表达思维的工具,是一种“意识的产物”。虽然是知性和感性的集合,但经过意识的改造,说出口的语言,其可信度已大大降低。即使无欺瞒之意,语言也糅合了说者的感觉和观点,因而失去了客观性。倘若对方怀有恶意,后果自然更加不堪设想。所谓“三人成虎”、“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正是人言可畏的明证。   即使是面对面,又有什么理由因为“亲耳所闻”的话而确定对方内心真正的想法?   尚未明了这点的舒克,却已深深感到,“不知道该相信什么才对”。   这时,葛利马的话触动了他的心灵:   “能够相信的,只有自己!最后能够相信,只有你自己!”   然而,真的如此么?   “语言”之后,舒克所依赖的,是“感觉”――自己的感觉。   他对美丽的“安娜”一见钟情。在两人接触的过程中,几乎都是舒克滔滔不绝,“安娜”则经常一言不发,只是静静地听着舒克倾诉。仅仅凭着那份温柔的感觉,舒克就说:   “现在,我心中唯一的安慰……只有你了。”   “过去我一直以为人与人之间的信赖是藉由知道名字和经历产生的,但是……对你,我却能如此坦白!”   但是,这个“安娜”却是约翰假扮的。   感觉,是如此的主观,如此的非理性,如此的无逻辑,如此的……不可信。   事实上,舒克所相信的,不过是自己主观意识中塑造的“安娜”罢了。而引导他完成这个制造过程的,就是他自己的感觉。   在不断的被欺骗背叛之后,舒克所倚赖的东西都渐渐开始崩塌,而他最后的“救命稻草”,却又是最不可靠的。   他的内心,终于被黑暗完全吞噬。――原来,连自己也无法相信。   那么,你,又相信什么?         第十六只:逃狱大王 h特?米尔希   “我下来是要救他们脱离埃及人的手,领他们出了那地,到美好,宽阔,流奶与蜜之地。”――《旧约?出埃及记 第三章》      h特?米尔希的篇章,开始于他的一段独白:   “在寄物柜中,我的自我觉醒了。在那片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中……蓝……天空的蓝……海的蓝……以及蓝色的窗框……好想到突尼西亚去……”   看到这几句话,我的心蓦地痛了一下,似乎心底的某些东西被硬生生挖了出来……   h特?米尔希的十二次逃狱经历,恕我不再赘述。简单地讲,他曾爬过七公尺的高墙,曾用钉子锉开铁窗,曾钻过厕所的排水管,曾用汤匙挖掘地洞,也曾大摇大摆地从监狱正门走出去过……总之,“逃狱大王”这个称号,h特?米尔希是当之无愧的。   这个人物令我不禁想起《肖申克的救赎》中的安迪,但是前者要比后者“疯狂”得多。因为,米尔希对自由的向往,是无人可以比拟的。   和《MONSTER》中的许多人物一样,他的欲望、意象以及性格在童年时就已决定了:   “我老爸和老妈在工作的时候,就把我放在一个寄物柜里面,我会一直等到他们回来。对我来说,寄物柜就是儿童房。要是工作顺利,老爸老妈就会买汉堡回来给我。‘几时我们到突尼西亚去’老爸和老妈总是这么说。蓝色的天……蓝色的海……蓝色的窗框……那一天,我也在寄物柜里等老爸老妈回来……老爸说过,‘要是今天的工作顺利,就到突尼西亚去!’但是,我等了三天,老爸和老妈都没有回来。我像发了疯似的拼命往寄物柜门上敲!我要出去!我要出去!我要从这里面出去……大家都对差点进鬼门关的我很好。我装病之所以装得那么逼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老爸和老妈丢下我……一定是到突尼西亚去了。我也要去,离开这种狭窄的地方……到突尼西亚去……”   他神情随意,但语气坚决。   当天马身陷牢狱、被黑暗包围的时候,h特?米尔希出现在他面前。这个人所代表的,正如他自己所说,是“希望”。   然而,我终于明白,为什么看着这个活力四射的人,我却会有一股心酸的感觉。   h特?米尔希,虽然作者给他赋予了希望、未来、积极等因素,虽然在这一段结束时他又一次成功地脱狱,却注定是个悲剧人物。   对他而言,突尼西亚到底象征着什么呢?是表面上追求的自由?还是内心深处渴望的亲情?   但只要稍微分析一下h特?米尔希的自白,我们不难看出,突尼西亚是他心目中的“安息之地”。   在那漆黑的寄物柜中,幼小的米尔希能感觉到的,只有紧张。父母对他的潜移默化,使他以为,只要到了突尼西亚,自己就再也不会被关在寄物柜里了。相对于寄物柜的黑暗,突尼西亚的蓝色能令他完全放松。虽然,他对后者的一切所知只不过来源于一张照片。   然而,这么多年过去了,米尔希为什么一直没有动身?   或许他的潜意识已经发觉,他小小的梦想,很可能会被残酷的现实在瞬间粉碎掉。无论是父母还是真正的突尼西亚,他都难以轻松面对。   但h特?米尔希更大的悲剧在于,他漂泊一生的命运,从“突尼西亚”进驻他内心的那一刻就已经决定了。   在开头那段类似《百年孤独》魔幻现实主义的独白中,h特?米尔希心中记忆与期望的矛盾显露无遗。   尽管他厌恶寄物柜,但对那个包含了他整个童年的地方却始终无法忘怀;同时,虽然突尼西亚是他唯一的希望,他却不能义无反顾地去实现。   因为,那意味着他将永远安息,将再也不能追求自由。   一边是过去,一边是未来,而他所拥有的,只有现在。   我听别人说这世界上有一种鸟是没有脚的,它只能够一直的飞呀飞呀,飞累了就在风里面睡觉,这种鸟一辈子只能下地一次,那一次就是它死亡的时候……         第十七只:古惑夫妻 海伦娜与古斯塔夫   “你们要结出果子来,与悔改的心相称。”――《新约?马太福音 第三章》      原来浪漫也可以是这样的。   同前面出现过的很多有着不凡经历的人相比,海伦娜和古斯塔夫不过是两个毫不起眼的小混混。吸毒、性交、抢劫是他们生活中的主要组成部分。   但是,浦泽直树向我们展示了这些小人物的另一面,这一段,很有昆汀的风格。   他们无时无刻不在谈论结婚的事,就好像是每天必说的情话;当古斯塔夫说“可能会死”时,单纯的海伦娜竟然失声痛哭;油嘴滑舌的古斯塔夫则三言两语就安慰了对方。   无论怎么看,他们都是一对正在热恋的普通情侣。   可是,他们所能够表达自己感情的行为,只有性交和嗑药,而古斯塔夫的任务,正是拦截天马所乘的囚车。   而且,面对海伦娜没完没了的“求婚”,古斯塔夫敷衍似的甜言蜜语使这一切看起来更可悲亦可笑。   然而,他们是如此的真诚。   没有正直虔诚作为犯罪的遮羞布,不用把自私隐藏在公正后面,更不需要罗曼蒂克的忠贞纯洁来掩盖那炽热的情欲。   他们毫不顾忌地将自己的欲望撒在阳光下,因为这就是他们追求的幸福。   而且,当古斯塔夫要去“工作”时,海伦娜突然说:   “你不会是要开枪吧?如果孩子生下来要当杀手的孩子,就太可怜了。千万别开枪哦!我也会戒毒的!”   一直吊儿郎当的古斯塔夫因为这发自内心的诚意而震惊了。不需要更多煽情,他此时所说的“我爱你”比任何时候甚至任何人都更认真:   “我真的下定决心了!我们结婚吧!从今以后我要好好做人,再也不做舞刀弄枪的工作了。”   同一时刻,始终纵欲妄为的两人,突然明白了“责任”的意义。从此,为了将来的幸福他们会更努力地活着。   然而,在下一秒,古斯塔夫就被疾驰而来的囚车撞飞了。   他们的幸福,在这一瞬间成为永恒。   才知道,原来浪漫也可以是这样的。         第十八只:优秀律师 菲利兹?博德曼   “并要以恩慈相待,存怜悯的心,彼此饶恕,正如神在基督里饶恕了你们一样。”――《新约?以弗所书 第四章》      作者通过这个人物延续了他在杨?舒克篇章中探讨的内容,亦即“相信”。不同的是,这次我们可以从角色的童年来更深入地观察这一问题。   菲利兹?博德曼的父亲曾因“间谍罪”被判刑二十年,并含冤死于狱中。随着柏林围墙的倒塌,其父的清白终于得以证实。而菲利兹由于这次事件,则成了一名致力于洗刷冤案的律师,并常胜不败。他“从‘间谍的儿子’一跃而为司法界的宠儿”。   《MONSTER》中,最大的冤案当然就是主角天马被误认为连续杀人犯一事,菲利兹?博德曼的立场也因此而决定。他同意作天马的辩护律师,使得无论天马还是读者,对于黯淡的前途都再度燃起新的希望。   而且,从菲利兹与天马的对话中可以看出,他也是个很正直的人:   “律师也不知道被告的善恶。和医师一样。在辩护时,律师只有一件该做的事……就是相信。”   被卷入约翰事件的人,或许目的相同,但都有着自己的理由。菲利兹?博德曼也不例外,就像他自己说的:   “无论约翰存不存在,天马都是清白的。这个国家的人,要的只是代罪羔羊而已。我的孩子马上就要出生了。即使是为了这个孩子,我也应该伸张真正的正义!让无罪的人们背上莫名之罪,想把事件随便解决的法官、检察官……这个国家无论何时都在重复相同的错误!这个没有正义的国家都要反省,这才是最重要的。”   作为一个理智冷静的律师,菲利兹?博德曼所持的人生观却是如此偏激。这么慷慨激昂的一番话,与其说是申诉观点,倒更像是……掩饰。   隐藏在对祖国恨意之下的,其实是他的愧疚吧。“国家对不起自己”的说法恐怕与他内心深处的意念正相反。由于他的所作所为违背了自己的良心,从而产生了巨大的压力;于是,为了消除这种紧张,他必须努力寻找理由或借口以证明其行为的正当性――只要国家做错了,那么他就对了。正如他请求艾娃出庭作证时所说的: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都被当作间谍的儿子,饱受世人白眼。我父亲也毁了我的人生。但是,我并没有屈服。……因为我相信。我父亲是清白的……清白的……我所相信的人一定要是清白的!天马非得是清白的不可!就像我父亲……就像……就像我父亲非是清白的不可一样!”   所以,经验丰富的莱希瓦早已看出来了,菲利兹“其实根本什么都不相信”。因此,莱希瓦才会对后者说:   “请你相信天马,就像你相信令尊无罪而成为律师一样。”   然而,对于那首代表父亲的歌曲“彩虹的彼端”,为什么他总抑制不住厌恶之意呢?   这个谜底,终于在他最后对天马的自白中揭开了:   “我相信父亲是清白的……所以为了让冤狱从这个世界上消失,我选择了当律师这条路,拼命念书。但是,我在学生时代就发现了。我父亲其实真的是间谍……从此以后……从此之后,我就变得再也无法相信任何人了……什么叫‘洗雪冤狱的名律师’?什么叫‘司法界的宠儿’……笑死人了。巴住我这个谁也不会相信的男人……因为我……真的是间谍的儿子。”   掩盖在精明强干外表下的,是一颗脆弱的心。   菲利兹?博德曼之所以一遍又一遍地听那首“彩虹的彼端”,我想,其实是为了惩罚自己吧。尽管听的时候会很痛苦,但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来折磨自己,才能使良心好受一点。   而且,在不断证明别人清白的同时,他又是如此地渴望有一个人能令他相信。他希望,他所相信的人,是真正清白的――就像那个新生的婴儿一样。   天马确实是一个高明的医师。他那为了救人不惜将自己置于更大冤屈之下的行为,终于感动了菲利兹?博德曼。后者试着开始相信别人,他的心理创伤也因此得以治愈。最终,他超越了自我,就像他将父亲的罪证交给天马时说的:   “我已经……不需要了。”         第十九只:木偶艺人 利普斯基?波纳帕达   “我现在是要得人的心呢,还是要得神的心呢。我岂是讨人的喜欢吗。若仍旧讨人的喜欢,我就不是基督的仆人了。”――《新约?加拉太书 第一章》      “因为我不是‘优秀的孩子’。我早就知道我会被赶出朗读会的……”   利普斯基?波纳帕达,正如他自己所说的,是个“不受欢迎”的人。尽管他是法兰兹?波纳帕达的儿子,却因为没有“能力”,无法理解后者写的童话,而被亲生父亲赶出了“红玫瑰屋”。   然而,尽管许多年过去了,他还是那么地期望能再次获得父亲的认可。即使没有一个人愿看他的木偶戏,他仍在努力创作着,哪怕是一点点,他也希望可以抓住当初父亲所拥有的灵感。   但当“红玫瑰屋”被烧毁后,他终于明白了自己真正的感受:   “也许这里烧了才好……我还以为我会更难过的,我还以为这里对我更重要的……我还以为失去了这里,我会活不下去……但是,我却没有这种感觉。因为这里全都是一些悲伤的回忆……我不是个优秀的学生,这让我悲伤……我辜负了那个人的期望,这让我悲伤……”   虽然他很想从父亲那里得到温暖,但内心深处的自我却不希望他继续承受这样的压力。   更重要的是,一个新的“女神”取代了父亲原先在他心目中的地位。   那就是安娜。   对这个沉默寡言、性格阴沉、从不讨人喜欢的人来说,安娜温柔的眼神、理解的言词和真诚的笑容就是最大的安慰。   而且,安娜是唯一一个真心夸赞他的才华的人。正是由于渴望被接受的心得到了满足,紧闭的心门才因而完全打开。   所以,他打工时露出的微笑,是真正幸福的笑容――他的努力,终于有了目标。   然而,利普斯基?波纳帕达对于安娜的感情,似乎又非常矛盾。   在这一段中,有两个关门的特写:利普斯基先后毫不客气地将医生和房东拒之门外。对于他和安娜的“二人世界”而言,这些人太“聒噪”了。   换句话说,他希望这个“女神”能完全属于他自己。――掩藏在羞涩外表下的,是他热切占有对方的欲望。   正是因为有安娜,他才能忘却悲伤,转而“制造快乐的回忆”。   但是,他又是如此地爱着安娜,他真心希望这个愁云满面的女孩“能有个快乐的结局”。   所以,他不但没有阻止,反而通过木偶鼓励安娜再次踏上旅途。   或许,利普斯基也早已知道安娜会走,但只要他的“女神”能获得幸福,他就已经很满足了。   即使,会因此再度陷入孤独和悲伤。   这是他唯一能表达自己爱意的方式。         第二十只:黑道保镖 马汀   “人就是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生命,有什么益处呢。人还能拿什么换生命呢。”――《新约?马可福音 第八章》      “我什么工作都做,除了和女人有关的……”这是马汀的原则。   于是,他被派去保护艾娃?海尼曼。   艾娃屁股扭动的方式、香水的味道、说话的语气、待人的态度,几乎她的一切都令马汀作呕。但更让他厌恶的,还是这种工作。   因为,“和女人扯上关系不会有什么好事”。   果然,当艾娃因为即将被灭口而在他面前哭泣时,马汀的“坏毛病”又发作了:   “那个时候,我忽然……有种想保护这个女人的心情……”   事实上,马汀不想跟这种工作有瓜葛的原因也在于此。他知道,自己很有可能会为了女人而赔上性命。   就好像野生羚羊每天日出就开始奔跑以逃脱狮口一样,本能使它(他)趋利避害。然而,内心深处的另一个声音却又总让他不顾一切。   因此,那所谓的“厌恶”情绪其实是一种伪装,是为了帮自己逃离“险境”而生出的保护机制。而他的深情,正掩藏在那冷酷的双眸下。   从书中看来,马汀对艾娃的感情似乎是随着接触一点点加深的。   但是,其实他一开始就爱上这个女人了吧。   第一次见面,他就抑制不住那股厌烦之情,因为艾娃令他心底升起了一种奇异的感觉:她的名字,同他前任女友的名字――艾达,是如此相近。   而且,艾娃也依靠酒精来消除苦恼――和他深度酒精中毒的母亲一模一样。   这两个马汀一生中最重要的女人,她们的特点都浓缩在艾娃身上了。更重要的是,前两人都因马汀而死,而后者也难逃死亡的命运。   艾娃在他心目中的地位,可想而知。   因此,当天马出现在他面前时,马汀毫不犹豫地赠与一顿毒打。是出于嫉妒?还是为心爱的女人出气?   这个人物刚出场时我就在想,他那满不在乎的神情背后,一定有着什么不可告人的过去。   然而,出乎我的意料,关于亲手打死前女友的事,马汀是微笑着说出口的。   似乎这个酷到极点的人,连自己的生死也不在乎。就像他中枪时说的:   “王八蛋……你不会瞄准头啊……”   确实,无论面对谁,他的眼神始终是那么冷漠。而西装革履的打扮、上流社会的派对都只会让这个一贯随意的人浑身不自在。   但是,他与“约翰的弟子”的谈话,虽然只有一个小时,却令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怖”。   因为潜藏在他心底的秘密,终于被毫不留情地挖了出来。   马汀小时候,每天都要把酒醉的母亲背回家,她母亲总是说“让我待在这里!”马汀却都坚持送她回去。但在某个晚上,他终于不再坚持,把醉醺醺的母亲独自留在了雪地里。于是,他的母亲冻死了。   而同样的情景,又在八年前的一个晚上重演了。那晚,当马汀回到公寓时,他那本已成功戒毒的女友,却再次嗑了药,并骑在以前男人的身上。一看到马汀,她嘴里就反复念着“对不起、对不起、对不起……”又一再求马汀杀了他。但马汀什么也没做,只是默默地转身走了出去。于是,她自杀了。   一次又一次地,马汀弃自己所爱的人于不顾,从而成全了她们求死的愿望。   无论是幼时还是已经成年,无论他表面上有多无所谓,马汀的心,始终是那么脆弱。   尽管他一直都很努力,他付出的爱却总是得不到回报,他爱的人总在伤他的心。   他看着母亲和女友的眼神,是如此绝望――他已经无法再承受打击了。   弃之不顾,是他报复的唯一方式。   原来,他不肯接受与女性有关的工作,并不仅仅是怕自己受伤害;更多的,其实是不愿再伤害别人。   但这一次,他终于没有放弃艾娃,因为“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想死的人”。   “一起逃吧。”   这句话出现了两次。   第一次是本应杀掉艾娃的马汀说的,前者却以嘲弄的大笑回应。   第二次则是在追兵杀到时艾娃说出口的:“我在法兰克福中央车站等你……”马汀却勃然大怒:   “到天马那里去!是你的求生之道,也是你的愿望!”   他们都已很难再接受别人的感情,因为随之而来的,可能是另一次伤害。   所以,这两个人的交往,是在面具下进行的。只有当生存的压力达到临界点时,他们的真面目才渐渐显露出来。   在分手时的那一眼对视中,两颗伤痕累累的心,终于紧紧靠在了一起。   新的未来刚刚开始的马汀,却再次不顾天马的请求,瞌然长逝。   但是,“我很幸福……”   因为艾娃不在天马那里。   那一瞬间,他获得了全世界。         第二十一只:中年牙医 米朗?科拉休   “我的弟兄们,你们中间若有失迷真道的,有人使他回转。这人该知道叫一个罪人从迷路上转回,便是救一个灵魂不死,并且遮盖许多的罪。”――《新约?雅各书 第五章》      这个人物,正如他自己说的,和天马是一样的。   彼得?查培克对米朗的儿子进行洗脑并使其被逼自杀;他排挤德国的土耳其人和其他外国人;还杀害了米朗的五个朋友……他是个恶魔。   而在关键时刻救助了这个恶魔的,正是其多年好友米朗?科拉休。   因此,米朗认为自己对这一切罪行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决定用自己的双手把朋友送进地狱。   这一段情节,未免同天马的设定太过相似,从而使读者忍不住怀疑,作者是在拖戏。尽管浦泽直树很有才华,但对这种连载通病,看来也无法免俗。   但是,这个篇章中并非没有令我感动的地方。   在最后一刻,米朗明明有很好的机会可以打死彼得?查培克,然而,结果却是他自己死于乱枪之下,后者则毫发无伤。关于这部分,读者所知的不过是电视转播中的几个镜头而已,米朗到底为什么没有打中彼得,作者并未交代。   我的疑问也由此而生:米朗究竟是否真的想杀彼得?   如果是真的,为什么他的回忆中,又满是二人愉快相处的片断呢?   其实,米朗更想要的,是死在彼得面前吧。   他不想杀死好友,并希望后者能迷途知返,但对其所做的罪恶又难辞其咎。以自己的血警醒对方,大概是唯一能令他解脱的方式。   在这两章里,作者也表露出了他对于“人生无奈”的感慨。   这段故事发生的舞台,正是主角及其同伴在第四集中大显身手的土耳其街。那时大家合力阻止了新纳粹火烧全街的计划,但到了这一集,这条街已因为政府的改造政策而即将不复存在。   不但人非,物也不再是了。   而且,天马那代表坚持和希望的纸飞机,在终于飞过屋顶之后,却被铲土机当作垃圾弃于一旁。   人类的一切奋斗,在命运面前竟是如此无力。   就好像米朗?科拉休,这样一个意志坚定、轰轰烈烈的人,他的死,却不过是通过新闻主持人那冷冰冰的声音描述出来的。   “中弹身亡”,只是这么简单的四个字。   然而,正是这种没有任何夸张和放大的写法,却让我仿佛听到了《非常突然》结尾时的每一声枪响。   那时,心里的什么东西,似乎真的断了。         第二十二只:『天马的同伴』之一 迪特   “与一切活人相连的,那人还有指望。因为活着的狗,比死了的狮子更强。”――《旧约?传道书 第九章》      在卷入约翰事件的主要人物当中,迪特是跟随天马最久的。自从第三集被天马救出,直至最后一集,他都断断续续出现过。   但是,与其说是“同伴”,“追随者”这个词或许还更恰当些。因为在这趟漫长的旅途中,迪特所追寻的,始终不过是天马的背影而已。   约翰怎样其实对他并不重要,“和天马在一起”才是他的目的。   那么,天马对他而言,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天马帮他疗伤,救他脱离魔窟,就像一个慈爱的父亲;虽然没有任何教导性的话语,迪特却通过观察天马的所作所为渐渐成长,天马就像一个言传身教的老师;尽管迪特还是个小孩子,天马却并没有因此自高身份,而是尊重对方的意见,那说话的方式,就像一个知心的朋友。   如果一定要找个合适的词来形容天马在迪特心中的地位的话,我所能想到的,只有“神”。   崇拜、喜爱、依赖、尊敬……迪特对天马的感情,几乎是所有正面词汇的总和。   然而,作者并未因此将这个人物简单地作为天马的“附属物”处理,他特意安排了迪特的几个闪光点,使得在表现天马对其影响的同时,这个少年本身也变得丰满起来。   在第十四集中,面对充满悲伤回忆的利普斯基?波纳帕达和安娜,迪特说道:   “如果没有快乐回忆的话,只要以后制造就好了,天马是这么说的……”   因为他一句话,两颗痛苦的心中,又再度燃起了希望。   而在第八集里,作者干脆专门为迪特设计了一个“战场”。   被约翰洗脑的小男孩,在迪特面前始终是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这世界好无聊”,“没什么好怕的”,“我是被命运选上的人”……与之相比,迪特更显得胆小懦弱。   然而,在被迫站上楼顶决斗时,迪特终于大喊:   “你所说的话,我都明白……我本来也以为这个世界一片黑暗,以为明天会是一片黑暗……你有什么喜欢的东西吗?不久之前我才吃了好吃得不得了的香肠!可是,要是死了就再也吃不到了!我喜欢足球!可是死掉了,就不能踢球了!我喜欢莱希瓦医师!秘书梅利斯小姐也是个好人!可是,要是死了就见不到了!可怕的东西是不会消失的,所以我们才要长大!明天一定会更好的,天马是这么说的!死了的话……就见不到天马了……”   而且,当对方即将坠楼而一脸惊恐时,反到是迪特勇敢地伸出手将其救回。   曾在哈德曼手中忍受极大痛苦和恐怖的迪特,曾被当作约翰替身的迪特,表面上却是那么天真单纯。   然而,能战胜过去的自己,一定需要莫大的勇气。   不仅如此,他也从天马那里明白了,小孩子正应该享受小孩子的快乐。所以,他的脸上不会露出那种故作成熟的微笑,他的笑是发自内心的。   人在幼年时的经历,会影响他的一生。   这个论点几乎贯穿了《MONSTER》的始终。   “小孩子应该有一个自由幸福的童年,小孩子就应该是这样的……”   这是天马的意愿,也是作者的心声。         第二十三只:『天马的同伴』之二 沃夫冈?葛利马   “我现在被浇奠,我离世的时候到了。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清莱皇家大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