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快报怎么没有芜湖到南京当地新闻,以前有安徽版16个地市都有。手机换了,现在只有南京新闻,没了安徽版了

细数芜湖七大文化_头条_皖江明珠网
细数芜湖七大文化
来源:身边芜湖客户端 
&&&&&&& 我们的家乡,芜湖,是一座古老而年轻的城市,距今已经有2500多年的历史。在这片钟灵秀美之地,世代芜湖人用勤劳和智慧,孕育并留下了大量富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归纳起来,有以下这么七种:
第一篇 历史文化
芜湖历史文化 从“鸠兹”说起
春秋战国时,芜湖称“鸠兹”。这个“鸠”字出自《诗经》开篇《关雎》的“关关雎鸠,在河之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据《左传》记载:“鲁襄公三年,春,楚自重伐吴,克鸠兹,至于衡山。”此处记叙的鸠兹城址位于水阳江南岸一带,此处湖沼草丛,鸠鸟云集、繁衍生息,故得名“鸠兹(兹为滋生之意)”。
汉武帝元封二年,即公元前109年,鸠兹已设县,后因附近有一湖泊“蓄水不深而生芜藻”故易名芜湖。
鸠兹→芜湖,这就是我大芜湖名字的由来!明白了吗?
随着历史发展和时代变迁,“鸠兹文化”已不再局限于诗词歌赋,而被寄予了更多新的内涵。1999年底,市委、市政府将市政府移址重建,2001年4月建成市民文化休闲广场--鸠兹广场,广场直径109米,寓意着公元前109年芜湖就已得名。
由于中国青铜文化最早发祥于芜湖,因此,我们选用青铜材质,并邀请我国著名画家韩美林先生(北京奥运会福娃设计者),以“鸠兹”鸟(似鸟非鸟,似凤非凤)为原型,为芜湖量身设计了一座高达33米的青铜雕塑,矗立在鸠兹广场正中心。
它象征芜湖人民傲视苍穹,励精图治,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寓意芜湖这一古老祥福之地,正在成为一颗冉冉升起的明珠。
知道了这些,再去鸠兹广场,你就能跟朋友说道说道啦!
丰富的文化遗产
早在春秋末年,干将、莫邪夫妻二人就在芜湖的神山架炉铸剑,淬铁成钢,从此便有了“铁到芜湖自成钢”的谚语。
发达的铁冶业催生了新的生产生活方式,芜湖人开始锻造出各种器具,最有名的莫过于芜湖的“三刀”:剪刀、菜刀、剃刀。
“三刀”做工精细、样式美观、削铁如泥。其中,芜湖赵云生剪刀与杭州张小泉剪刀、北京王麻子剪刀并称为“全国三大名牌剪刀”。
有了物质层面的富足后,芜湖人开始追求精神层面的享受。芜湖铁画就是一绝。芜湖铁画以锤为笔,锻铁为画,鬼斧神工,气韵天成,技艺高超。
铁画,是康熙年间由芜湖铁工汤鹏与芜湖画家萧云相互砥砺而成,至今已有340多年历史。2006年,芜湖铁画锻制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此外,民间也蕴藏着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梨簧戏、目连戏、繁昌民歌、无为鱼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无为剔墨纱灯等。
(目连戏)
作为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芜湖古城目前仍保留着大成殿、周瑜点将台、衙署前门以及花街、儒林街、堂子巷等历史古迹、街区。《辞海》里的“城隍”一词,就出自芜湖。
(大成殿)
(衙署前门)
去年9月,芜湖籍著名艺术家应天齐发起了“遗存·再生——芜湖古城艺术计划”,很多人都去了古城现场,以志愿者身份参与“千人拣砖”活动,这本身就是对历史文化的一种认同和尊重,非常有意义。
(志愿者参与“千人捡砖”活动)
目前,我市正在进行规划设计方案审定,力求真实还原古城当年风貌。
另外,位于我市繁昌县境内的“人字洞”遗址是迄今亚欧地区发现的保存完好、年代最久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
芜湖历史文化名人
最后,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与芜湖有着不解之缘的历史文化名人。三国时期,周瑜曾在芜湖练过水兵,娶了绝代佳人小乔(南陵人),后有赤壁之战,三分定天下。
(电影《赤壁》)
可见,芜湖自古出美女,如今的演员赵薇、甘婷婷、小林黛玉扮演者蒋梦婕等都是芜湖人。
又如盛唐年间,诗仙李白过天门山时被天险料峭的景色所倾倒,留下了“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的著名诗句。
北宋大诗人、书法家黄庭坚久居芜湖建书堂,南宋爱国词人芜湖状元张孝祥捐田百亩成镜湖(杭州西湖苏东坡)。
(张孝祥)
明代著名文学家、戏曲家汤显祖晚年曾寓居在芜湖的雅积楼上,并在此完成了传世名作《牡丹亭》。
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中的重要角色如范进、牛布衣等,就是以芜湖当地人物为原型创作的。
1912年,孙中山先生巡视芜湖,并在大马路上向市民做了演讲。1925年,中山先生逝世,大马路改名为现在的中山路,并建有孙中山铜像,作为对伟人的纪念。当年,芜湖被中山先生誉为“长江巨埠,皖之中坚”。
到了近现代,有伟大的马列主义者、杰出的革命家王稼祥、王莹、阿英等等。
(王稼祥雕像)
第二篇 徽商文化
很多人都说,芜湖是一座商业城市。是的,商业繁荣,让我们这座城市保持着向上的冲劲和活力。芜湖人的商业头脑从而而来?芜湖的工商业底蕴是如何沉淀下来的?回溯历史,我们从徽商、从徽商文化说起。
徽商门户 徽商客厅
徽商文化是安徽独特的一种文化。徽商,又称 “”,俗称“徽帮”。徽商精神讲究,提倡以诚待人、以信接物、义利兼顾。以勤奋和坚韧而著称,在外经营,三年一归;新婚离别,习以故常。
当年,徽商想要走出皖南山区,只有两条路:一是沿新安江而下到浙江;一是沿青弋江而下到芜湖。
(青弋江)
因此,芜湖在历史上早就有“徽商门户”、“徽商客厅”之称。徽商不到芜湖,就走不出安徽、走不向全国。
回溯当年,徽商大都是行商,挑担子、卖东西,挣了钱后变成了富商,开始买土地、盖宅院。现江浙一带,粉墙黛瓦、造型别致的园林建筑都是当年徽商的杰作。
南唐时,芜湖是“楼台森列”、“烟火万家”的富庶之地。南宋以后,中国政治中心南移,芜湖得以迅速发展。特别是到了元朝,已是一个“十里长街、百货咸集、市声如潮”的繁荣市镇。明代的芜湖是全国印染中心。
【中江塔始建于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清代康熙八年(1669年)续建落成。】
《天工开物》中就有“织造尚淞江,浆染尚芜湖(富含彩矿)”的记载。
到了清代,李鸿章把镇江米市整体搬迁到了芜湖,使芜湖成为大米市场交易中心。
徽商文化 徽商精神
当时,沿江有四大米市:无锡、九江、长沙、芜湖。其中,芜湖米市交易量最大,列全国四大米市之首。
(芜湖米市)
在徽商文化的浸润和熏染下,芜湖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较早,成为长江流域工商业重要发祥地之一。
徽商的盐运、缫丝、印染、典铺、银号、茶叶、药材、酱业、徽菜、文房四宝等都在芜湖占有重要地位。
可见,古代徽商推动了芜湖工商业发展,徽商精神一脉传承下来,造就了芜湖的经济社会发展。
芜湖的“炫富”史,亲们明白了吗?
第三篇 红色文化
先进思想 进步青年聚集地
近现代史上,芜湖是内陆省份先进思想与进步青年集聚地之一,在中国革命史上书写了重要一页,革命的精神遗产丰富而厚重。如,“五四”运动后,汪孟邹在芜湖创办科学图书社;
(汪孟邹)
李光炯在芜湖创办安徽公学;
(安徽公学旧址)
党的创始人、第一任总书记陈独秀在芜湖建立秘密革命团体,主办《安徽俗话报》。
(安徽俗话报)
如今,市区内留存了大量革命军纪念遗址。如:纪念孙中山在芜湖发表重要讲话的中山堂、中山路步行街;
(孙中山演讲纪念碑)
“五四”运动先驱刘希平墓碑;革命家、文学家阿英捐赠给我市图书馆珍贵书籍的藏书楼;
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王稼祥纪念园(王稼祥是宣城泾县人,我党卓越领导人之一。“毛泽东思想”就是他在1943年首次提出的。众所周知,党和国家领导人纪念馆一般都会设在其出身地,唯有王稼祥的在芜湖。);
(王稼祥纪念园)
安徽首任省委书记王步文的步文亭等。
(步文亭)
白马山战役、奇袭官陡门、繁昌保卫战等抗战遗址;国民党高级将领戴安澜烈士陵墓、繁昌县“渡江第一船”遗址、新四军七师司令部旧址也都坐落于此。
(繁昌保卫战)
(戴安澜烈士墓)
当年,有红色特工王之称的李克农将军、革命先辈恽代英、蒋光慈也都在芜湖留下过革命的印记。
(李克农)
大家知道,每年的9月3日、9月30日、12月13日是国家以立法形式设立的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烈士纪念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抗战胜利70周年,国家举行了盛大阅兵式和庆祝活动。
这体现了国家意志,也充分说明在当今时代背景下,学习英烈事迹、弘扬烈士精神,对于培养公民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尤为重要。
我市的神山烈士陵园、芜湖烈士纪念馆就是这样一个缅怀革命先烈,凝聚奋进力量的地方。可以说,这些红色文化都在时刻教育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人服务家乡、报效祖国。
每一个芜湖人,都必须了解芜湖的革命历史,不忘先辈功绩,才能奋勇前行!
第四篇 西洋文化
(八国联军侵华图)
芜湖:近代中西冲突融合的前沿
芜湖,因为重要的地理位置,最早被敲开了封闭的大门……1876 年,中英签订《烟台条约》,国门打开后,芜湖被辟为通商口岸。
第二年,正式设立海关,对外开埠。美、英、法、德等国传教士不断来芜湖传教,西方文化理念被逐步引入,成为芜湖地域文化属性的一部分。
(1920年 繁忙的青弋江)
在租界及紧靠租界的地段,各国商人和传教士开始纷纷购地建屋。新与旧、中与西的复杂交织,构成了近代芜湖建筑的特殊面貌。
如今,百年已逝,昔日的西方强国租界早已不复存在,只留下这些富含西方韵味的古建筑,静静地见证着当时的那段历史风云。
西洋建筑:再回头已百年身
芜湖之美,绝不局限于赭山镜湖之精致秀丽,各种风格的西洋建筑是这里别具一格的风景之一。
说起芜湖的西洋文化,就必须从这些精雕细凿、韵味十足的老洋房说起。
(滨江公园 芜湖老海关大楼 )
(吉和广场 芜湖天主教堂)
(范罗山 英驻芜领事署 )
历经百年沧桑,芜湖如今现存近代西洋建筑33幢,保存完好、风格多样且大多仍在使用。包含行政办公建筑、宗教建筑、学校建筑、医院建筑、商贸建筑、名人旧居等等,基本涵盖了外国人在华建筑的全部门类。
(芜湖 西洋历史建筑分布图 )
时间改变了城市的容颜,但这些外来者留下的建筑却像窖藏的佳酿,味道更加醇厚绵长。看到这儿,如果你对芜湖不了解,可能就会问:这些建筑具体分布在哪里?蕴含着怎样的传奇故事?
穿越光影 见证百年历史风云
1888年,美国人赫怀仁受基督教会委托,在芜湖创办修建了一所教会式医院行医布教,并担任第一任院长。这所教会式医院就是现在的芜湖弋矶山医院。
(图片源自网络 )
当年,医院建有全国最早、最完整的游泳池,至今保存完好。另外,医院目前还保留着当年蒋介石夫人宋美龄就诊的病房——“美龄病房”。
(图片源自网络 )
1887年,由法国人设计监造的芜湖天主教堂,统领了当时整个江南教区,素有“小巴黎圣母院”美誉。目前,该教堂是华东地区第二大天主教堂,仅次于上海徐家汇天主教堂。
(芜湖天主教堂夜景)
1934年,由西班牙修士蒲庐设计的私立内思高级工业职业学校(芜湖机械学校的前身),拥有1万平方米教学面积,历时8年建造完成,是当时安徽省最大的工业职业专科学校。
为提升城市品质,满足广大市民精神文化需求。现如今,芜湖人在原址新建了雨耕山酒文化创意产业园,为酒类保藏、展示、推广、体验、检测提供了一个综合服务平台。
地上园区,较为完整地保留了各类西式建筑和文物古迹,并引进了酒吧餐饮、演艺演出等现代娱乐元素;
地下园区,拥有一个15000平方米的防空洞,可容纳999个地下酒窖。整个园区可用八个字形象概括:“地上地下、文化文物”。
除此之外,十一中内的圣雅阁中学旧址 、老海关大楼 、萃文中学旧址、范罗山英驻芜领事署旧址等等,这些构成了一幅芜湖近代西洋建筑群的生动画卷。
大手笔:复活百年历史建筑
为保护并利用好这些历史资源,芜湖启动实施了“芜湖百年历史建筑复活计划”,力求让历史焕发青春、让城市留住记忆。
可以说,每栋古建筑的背后,都有一段值得回味的故事。这些故事留在芜湖人的心中,成为一个又一个的城市记忆。
这笔历史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属于每一个生活在这里的人,也属于每一个到过这里的过客;属于芜湖,更属于全世界。
第五篇 宗教文化
八百里皖江,凝聚天地灵气,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芜湖清秀隽永的城市风貌,更孕育了底蕴深厚的芜湖宗教文化。
古寺禅音,悠悠越千年,繁华的城市里,始终深藏着一片心灵的净土。
(芜湖广济寺 实景)
芜湖:九华圣地 千年佛缘
“天造黄山、佛造九华、人造方特。”这是安徽省旅游的三张名片。"人造方特"的成功,是芜湖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的必然结果。 可是很多人不知道,“地造九华”,这块神奇的莲花佛地,也曾是芜湖市的骄傲。
(九华山 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原属芜湖)
1983年,安徽省政府批准,将原属宣城地区的繁昌、青阳、南陵3个县及九华山管理处划归芜湖市领导。
直到1988年,国务院批准将我们管辖的青阳县及九华山管理处划属池州地区,因此,大九华(现在的池州九华山)最早也在芜湖。
由于行政划分,九华山最终归属池州市。然而,这并无法割裂芜湖与九华山,与佛教文化的渊源。
地藏菩萨的道场是九华山,在芜湖却有一个被称为"九华行宫"的广济寺。它的身上,到底有怎样神秘的传奇故事呢?
(芜湖广济寺 实景)
中国地藏宗教文化的主要发源地
“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秘藏”,地藏王菩萨同时以“大孝”和“大愿”的德业,被尊为汉传佛教四大菩萨之一。“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都是民间广为流传的故事。
这样一位大家熟知的菩萨,却是与芜湖有着深厚的渊缘。
(九华山 地藏王菩萨像)
唐玄宗开元年间,即公元719年,朝鲜王子金乔觉渡海来华讲佛。当年,他最先来到芜湖赭山脚下,作为地藏宗教文化的发源地,小九华的广济寺是金乔觉讲佛的第一站。
后来因这里道场太小,金乔觉辗转来到三山,到了繁昌,最终来到了池州九华山,在那里开创了地藏道场,修成正果。由于信仰虔诚、修行刻苦,他被视为地藏菩萨的化身。
正是因为金乔觉在芜湖留下的第一站,所以芜湖广济寺才流传下“小九华”这一称谓。民间更有“欲拜地藏王,先拜小九华”之说。
不过,很多人可能有疑惑,网上搜寻,在金乔觉一路修行的途中,曾留下“江南处处小九华”的传说.
只有芜湖广济寺被称为“九华行宫”?这是与广济寺金印,即九龙背纽金印有关。
千年佛宝 千年佛寺 千年佛文化
广济寺的镇殿之宝--广济寺金印,是当年信拜佛教的唐肃宗李亨在平定安史之乱后,敕给金乔觉的,现为国家一级文物,保存在芜湖市公安局枪械库中。
民国版《芜湖县志》称其为:“世传金印,宝若连城”。《芜湖市志》记载:“历来凡江浙香客朝九华者,必来芜湖九华行宫敬头香,拜佛请印”。
一方面说明了金印的本身价值和它在宗教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金印的工艺制造之精美,令人叹为观止。
金印黄里透红,熠熠生辉,华贵庄严。印柄背纽,铸有九龙环绕、盘旋飞舞的立体浮雕,似昂首苍穹,发出怒吼;如腾云驾雾,显示神威。九条金龙形象逼真,栩栩如生,玲珑剔透,凛凛威风溢于言表。
2006年,中央电视台来芜拍摄专题系列片《走进芜湖》,其中《金印之谜》就作为一个专题,专门考证、研究该印。中国佛教协会认可的结论是:
“如今,这颗金印,不仅是芜湖的镇市之宝,更是中国乃至世界的佛教至宝。也许这颗金印的含金量和雕工至今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它所承载的精神力量以及由它带给我们的所有扑朔迷离的故事、它所经历的磨难,还有那些仍然无法也许永远也无法解开的谜题。”
除了金印的神秘传说外,千年古刹广济寺还流传着其他动人的故事。每年的农历七月三十日至八月二日,广济寺庙会都会吸引大批芜湖乃至周边城市的善男信女前来点香朝拜。
这种佛教文化与民俗文化交融交汇的独特现象已经成为芜湖宗教文化旅游的亮点,广济寺庙会也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庙会时 人山人海 )
一代又一代的佛门弟子苦心经营,在芜湖的山山水水间留下千年古刹和大量美丽传说,为本土现代旅游事业注入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提升了芜湖旅游的档次和品位,也形成芜湖独具魅力的佛教文化旅游资源。
第六篇 山水文化
我家住在江之尾
半城山 半城水
山中楼宇高
水边柳丝垂
(芜湖美景:镜湖细柳)
我家住在江之尾
半城山 半城水
古塔飘晚钟
长桥暮朝晖
(芜湖美景:中江塔夜色)
正如歌中描绘的那样,芜湖山峦叠嶂,湖泊纵横,襟江带河,风光秀丽,有“云开看树色,江静听潮声”之美誉。
(芜湖:皖江明珠 创新之城)
&芜湖:山为筋骨水为魂
孔子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山水之美在芜湖得到了统一与和谐。这座滨江小城的山水特色,从道路命名就能看的出来。横向以山命名,如有营盘山路、赤铸山路、赭山东路等等;纵向以水命名,如有凤鸣湖路、银湖南路、镜湖路等等。
(芜湖:拥江发展 宜居宜业)
据统计,芜湖山体面积占市域土地面积的20.5%,水域面积占14.4%,有大大小小各类湖泊2000多个,其中千亩以上20个,最大的龙窝湖正常水位面积约10500亩,丰水期水面达2万亩。
(芜湖美景:龙窝湖)
芜湖境内的滨江公园、镜湖公园、汀棠公园、雕塑公园、西洋湖公园、九莲塘公园等地人文气息厚重,是市民游客休闲游玩的好去处。
(芜湖美景:滨江公园夜色)
这其中,最值得一提的便是芜湖雕塑公园。它位于神山公园东部,紧邻中央公园,是自然生态与人文创意完美结合的典范。分有一期、二期、三期,现已全部建成,占地总面积约21万平方米。
当年,6.7公里的环神山道路周边到处是猪圈、鸭棚和村户。芜湖市政府坚持“显山露水”的城市发展理念,将神山公园进行改造。现在,园内共摆放了145件雕塑作品,均为中国o芜湖刘开渠奖国际雕塑大展的获奖作品。
该项展事由中国雕塑学会、中国美院与芜湖市政府联合举办,现已办过四届,被业内评价为开创了地方政府与专业机构推动公共雕塑艺术的“芜湖模式”。
(没有围墙,依山而造的芜湖雕塑公园)
山水之乐:宜居宜业宜游
芜湖四季分明,常年平均气温17.3度左右 ,空气质量和水质常年都远远高于国家标准,自来水常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竟引得鸟类中的大熊猫“中华秋沙鸭”惊现芜湖。
(芜湖美景:陶辛水韵 )
芜湖也是全国优秀旅游城市,有7家4A级景区和众多风景名胜,如方特主题公园、赭山风景区、繁昌马仁奇峰森林风景区、南陵丫山花海石林旅游区、镜湖鸠兹风景区等等。
(芜湖:丫山牡丹花海 )
(芜湖:鸠兹广场 )
(芜湖:方特旅游度假区 )
青山、绿水、蓝天为芜湖赢得了“全国绿化先进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荣誉称号。近年来,芜湖在安徽省社科院组织的两次全省最幸福城市评选中,均排名第一。
特别是2015年,芜湖荣膺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这个称号是国家给予一座城市的最高褒奖,是一座城市最有价值的无形资产和最有影响力的品牌。
我们为此感到骄傲和自豪,觉得生活在芜湖非常舒心、幸福。可以说,芜湖是安徽乃至长三角地区一个不可多得的宜居、宜游、宜业之城。
(开放的芜湖 欢迎您 )
半城山 半城水
山山水水长相随
柔情豪情都是你给
远方的我为你永远心醉
为你永远心醉
第七篇 创新文化
作为2015年安徽省16个市中唯一一个GDP、财政收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投资、消费、出口六大经济指标均保持10%以上增速的城市,芜湖,从一个江边小城到“芜湖奇迹”,其发展速度令人称奇。
(芜湖城市名片:皖江明珠 创新之城)
实际上,从江边小城到“芜湖奇迹”,从安徽经济的六七名跃升至安徽第二,芜湖不过用了十来年时间。更为关键的是,芜湖并没有沿海沿边、毗邻大中心城市的区位优势,没有能源、矿产资源优势,也没有自贸区、保税区的政策优势。
—摘自《芜湖奇迹:一个沿江小城的崛起样本》
(芜湖城市精神:开放、诚信、务实、创新)
为什么是芜湖,
在资源不充分的前提下,创造了芜湖奇迹?
为什么是芜湖,
肩负省委赋予的“向东看、往东比”的职责使命?
这一切,必须从芜湖的创新文化说起
芜湖的创新文化
生动诠释了芜湖人改革创新的勇气全景展示了芜湖人敢为人先的锐气真实传递了芜湖人蓬勃向上的朝气
&创新是种子,文化则是土壤
改革开放以来,芜湖创新文化氛围愈益浓厚。市委、市政府把建设创新型城市作为发展主战略,着力打造“皖江明珠、创新之城”城市名片,大力弘扬“崇尚创新、宽容失败、支持冒险、鼓励冒尖”的创新精神,号召“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百姓创家业”,整个城市始终朝气蓬勃,充满活力。
多年来,芜湖人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着敢为人先的创新文化,创造了多个安徽的第一或唯一。
计划经济时代,“中国第一商贩”傻子瓜子年广九,被誉为我国改革开放民营经济复苏的第一支“报春花”,反映了当时中国私营企业的发展。
(年广久 “中国第一商贩” 傻子瓜子创始人)
2007年,央视“倾国倾城”—最值得向世界推荐的魅力城市大型文艺晚会在芜湖举办,芜湖作为安徽省唯一入选的城市,被喻为“徽风皖韵、千湖之城”,受到了海内外广泛赞誉。
(“倾国倾城”的江城芜湖)
2010年,芜湖作为安徽首选城市,“触电”当年的央视中秋晚会。一场主题为“芜湖月·中华情”的文艺演出向全球充分展示了芜湖的良好形象,大大提升了城市影响力和美誉度。
(全球直播 “芜湖月 中华情”)
2013年,《福布斯》推出了“年度创新能力最强的25个中国大陆城市”榜单。其中,芜湖名列第17位,是安徽省唯一入选的城市。
“无中生有”在别的地方或许是贬义词,但在芜湖就是创新文化的另一种体现。
过去的芜湖没有一家汽车零部件生产商,但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无中生有”创立了中国汽车民族自主品牌—奇瑞,为中国自主创新树立了一面旗帜。
奇瑞经过多年发展,在全球建立了16个生产基地,汽车销售量早已破百万,并远销80多个国家和地区。现旗下的观致、捷豹路虎、瑞虎3、瑞虎5、艾瑞泽7等新品牌陆续推出,市场性价比高、销售较好。
2011年,奇瑞荣获“十大创新型企业”,仅次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研发神州飞船)和中国南车集团(研发高铁动车),名列第三,华为还位居其后。
(奇瑞艾瑞泽5 今年3月全球首发)
芜湖没有大自然留下的黄山、没有老祖宗留下的九华圣地,但芜湖人有眼光和智慧,吸引了深圳华强集团来芜投资,“无中生有”打造了亚洲规模最大的第四代高科技方特主题公园。
(芜湖方特欢乐世界 飞火流星项目)
华强集团早期是一家以做电子产品起家的高科技企业。当年,企业去过广州、南京、合肥等地投资建主题公园,由于各方面条件限制,当地政府都没有接纳。
唯有芜湖秉持创新发展的理念,帮助企业完成了文化与科技的完美融合,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
(芜湖方特梦幻王国 夜场游客爆棚)
此外,芜湖还有许多“第一”和“率先”
芜湖港是被批准的安徽省第一个外贸码头;
1993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安徽省第一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在全国地级市中率先成立了行政服务中心,为企业客商提供“一站式”服务;
在全省率先建设“市民心声”网站并入选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
率先启动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
在全国率先进行医药分开改革,成为国家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试点市;
1988年,芜湖在全省率先引进德国“双元制”职教模式,先行试点,为中国职教事业发展探路;
今天3月试运营的芜湖进口商品直销中心,是芜湖乃至皖江地区最大的进口商品直销中心,依托保税区“区内仓库”和“区外商城”联动,最大限度发挥国际贸易产业链的延伸功能。
这些都为芜湖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技术创新工程示范城市、首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等称号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芜湖与上海浦东、广东深圳、江苏昆山等地被中央政策研究室评选为成功开拓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18个典型地区之一。
看到这里,你是否为芜湖的创新成果而赞叹?
你是否已经对芜湖创新文化的精神内涵,
有了一定程度的深入了解?
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 芜湖充满机遇
说到创新,再提一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典型。“三只松鼠”,相信喜欢吃坚果的同学应该都不陌生。
(芜湖“三只松鼠” 中国最大互联网食品品牌)
这是中国第一家定位于纯互联网食品品牌的芜湖本土企业,就座落在高新区内。
公司2012年2月,注册成立。同年 6月19日在天猫上线,65天后成为网络坚果销售第一,当年实现销售收入3000万;2013年,销售收入突破3.26亿元;2014年“双十二”当晚,年度整体销售额突破10亿元大关;今年“双十一”当天销售额突破2.5亿,较去年“双十一”当天1.02亿翻了一倍多,延续了新的奇迹。
其实,像这样通过创新创业走向成功的案例在芜湖还有很多。比如,海螺集团起初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运输企业,亚夏集团原本只是一家规模很小的4S店,但他们在芜湖这片创新创业的热土上深根发芽、开花结果,最终发展壮大成为拥有多家子公司的上市企业。
(芜湖海螺厂区实景)
谈到创新文化对于芜湖发展的重要性,权威观点是:芜湖这几年经济社会发展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绩,得益于三个方面:
一是市委、市政府领导一届接着一届干、一任接着一任抓,不折腾、不懈怠,始终保持了良好的政治生态;二是芜湖人历来就有一种不干则已,干则一流的工作态度和精神,三是芜湖人做事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的放矢、目标明确,集中力量办大事。
七种文化,多种多样,中西合璧,精致繁华。这些宝贵的文化财富不仅记录了芜湖城市的历史变迁和文明进步,也为城市未来发展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于此同时,如何传承和利用好这些财富,让文化产生出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向东看、往东北”弯道超越的目标服务,其意义和价值要远远超越文化自身。
[编辑:王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南京 芜湖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