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成功的奥秘的成功 得益于什么路线的指引

股票/基金&
项兵:中国经济成功得益于中国是超级开放经济体
长江商学院院长项兵
  和讯网消息
《哈佛商业评论》中文新刊庆典北京场于7月15日下午在北京举行。长江商学院院长项兵在庆典仪式上表示,中国经济能有今天的成功,原因之一是中国是一个超级开放的经济体,无可置疑,你说金融行业是不是有不开放的行业,确实存在。从整体上来看,中国是最开放的经济体之一。
  以下为长江商学院院长项兵的演讲实录:
  项兵:首先我代表我们学校对《哈佛商业评论》评论的新刊和这次重要活动表示衷心的祝贺。我准备了一个小的PPT。远见非常非常重要,其实我们学校在中国的发展,乃至全球的发展主要靠远见。但是远见核心的一点就是要对现有局势的判断,中国经济和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有什么不同之处,这块我希望和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中国经济在历史的定位,这个有一个著名的经济史学家做了一个研究,他的研究证明,中国经济在过去20世纪,18世纪中国是第一,中国做第一不是第一次。两周以前开会的时候,哈佛肯尼迪的前任院长就说,把中国的崛起应该看成中国的再次崛起,而不是第一次崛起,这有他的道理。中国目前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最大的出口国。中国经济有什么特点?第一个特点是中国经济的开放性是很多国家,包括学者没有给予充分的认识。包括我本人,中国人太忙于挣钱,忘了好好分析一下自己,向世界解释一下自己。比如说我认为中国是最开放的经济体之一。为什么这么说,有几组数据?
  第一组数据,中国外贸占GDP的比例,去年到了55%,金融风暴2008年70%,过去10年一直在55%以上,和美国、日本相比,美国、日本贸易战GDP的比例大概28%,29%左右,远远高于美国和日本。出口中国是出口第一大国,但是谁对中国的出口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在过去10年外资企业给中国的出口贡献率都超过55%,一度沃尔马中国给中国的出口贡献了10%以上,第一大出口商是沃尔马中国,全世界没有这么开放的经济,全世界只有一个中国可以如此之开放。比如说三星(中国),在中国的销售收入300多亿美元,从中国的出口也300多亿美元。所以,三星在中国的销售和从中国的出口加起来占了三星在全球40%以上的销售,一个韩国的企业能够在中国占有这么重要的地位,这也是中国为什么是最开放的经济体之一。另外,中国吸引的全球投资是1.1万亿美元,美国是第一,1.74万亿,我们持有的FDI超越了任何第三、第四。过去十年,外国直接投资第一大来源是日本,日本在我们国家投了4千多亿美元,我们在日本的投资少得可怜,从这一点来讲,中国确实比较开放。这一点我们对自己重视不够,全世界对我们了解不够,所以中国经济能有今天的成功,原因之一是中国是一个超级开放的经济体,无可置疑,你说金融行业是不是有不开放的行业,确实存在。从整体上来看,中国是最开放的经济体之一。
  从历史上来讲,中国不是第一次开放,历朝历代,中国开放,中国经济就繁荣了。无论是唐朝,还是明朝,还是宋朝,我们都是超级的开放。在唐朝的时候,我现在查了一下资料,做官做得部级干部的有2个是日本人,一个是印度人,一个是伊朗人,历朝历代,我们开放就繁荣,我们就成就了世界第一的地位。当然,你到中国的超市,中国的开放度也是令人震撼,到沃尔马、家乐福,这么多超市,多少品牌是中国的?几乎很少。整个联合国的牌子,如果有日本和韩国的朋友,你到日本和韩国看,外国的品牌很少。
  第二点中国特色,著名经济学人都把中国的经济划分成国家资本主义。中国是不是国家资本主义,它有它对的一面,刚才在这儿,把中石化、中石油、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加起来可能都没法相比。若干行业国企独步天下,银行业主要还是国家控制,包括中国上了财富榜500强66个都是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很少。从这一点上来讲,中国确实有国家资本主义的烙印。如果中国是一个国家资本主义,中国是不可能实现超过30年平均每年10%的经济增长,如果靠国家资本主义实现这种增长,必须上帝是国家资本主义的地位。所以,中国的增长还是民营企业非常恶劣的环境下茁壮成长。GDP民企的贡献已经接近60%,就业机会的创造民营企业80%,新的就业机会的创造,民营企业贡献了90%。所以,这就是真实的中国,不能一概而论,中国就是一个国家资本主义,这对中国理解太肤浅了。
  中国另外一种开放,在全世界各国,到日本,日本模式占主导地位,到英国,英国模式占主导地位,到美国也是美国模式,在中国IBM可以有丰厚的利润,可以有非常大的成功,三星、西门子都可以取得巨大的成功。所以,全世界的各种模式,包括微软,都在中国进行实践和操练。所以,中国这个开放也是形成了中国非常鲜明的一个特色。所以,如果我们进入了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如果我们想了解各国管理模式的融合、互动,中国可能是一个最好的平台。
  为什么需要远见?因为中国的经济环境不一样,平台不一样,三年一个结构性变化。第二、玩家不一样,有国有企业、民营企业,跨国公司,民营企业可以再细分,国有企业可以再西方。所以,中国企业这种多元,这种平台的独特性使得我们必须静下心来研究在中国这个土壤上的管理、竞争与合作。当然,这种研究我可以把它分成三大阶段,第一大阶段,刚才傅总也谈到了,把西方的理念传到我们中国。第二阶段,我们希望来产生一些新的思想,能更好的使得企业在中国的企业实现有效的竞争和合作。第三阶段,我认为这个时代已经到来,中国产生的管理思想可以影响世界,这个时代已经到来了。所以,面向未来,在远见方面我希望我们中国的本土的企业,源自中国的商学院和哈佛商学院,和《哈佛商业评论》一个深入的合作,因为有些挑战我们自己是解决不了的。比如说,如何实现对政府权力的制衡,同时又能实现精英治国,这是一个大的课题,我们解决不了。第二、如何实现和谐社会,日本是一个经典案例,同时又能鼓励大风流创新,我所谓的大风流创新,像脸谱,像谷歌,在这方面,美国是独一无二的。一个过于和谐的社会是扼杀大风流创新的,两者之间如何平衡?第三,如何实现经济增长,同时又能实现包容性增长?美国的基尼系数0.45,日本的基尼系数0.22,日本确实实现了和谐,但是这种等于是实现了包容和和谐,但是增长和大风流创新受到了很大的遏制。
  所以,面向未来我们过去做了很多实践,面向未来,我们可能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包括政府和企业如何实现良性互动,来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包括不同的城市化模式,如果适合真正的创新,包括不仅企业创新,包括如何实现经济增长和包容性增长,这都不是企业能解决的问题,仅仅靠企业是不够的。如何实现真正的全球治理?因为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企业、管理、贸易、投资都是全球的,但是政治都是本土的。今天,美国政府已经管制不了美国企业,10年,15年以后,我也坚信,随着中国企业的走出去和越来越全球化,中国政府也管制不了中国企业,这是产生金融风暴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所以,全球治理也面临非常大的挑战。所以,面向未来,这一系列挑战都不是中国人或者美国人自己可以解决的,需要我们共同学习。
  第二方面大的创新,就是管理和新一代技术的碰撞。现在N多行业都有可能产生颠覆性的技术,包括新一代的制造技术,包括新一代的,包括纳米,这块也需要中国和美国的企业和学校静下心来共同的研究,为了人类共同的美好的未来,我们探讨一系列的远见。谢谢大家!
  :谢谢项兵,几年前在上海做了一次访谈,他们认为中国在未来将会成为一个大的经济体,不会成为对世界的威胁。刚才他提到的几个事实我也很受启发,首先我们是美国最大的债主,因此在两个经济体之间的对话中,大家也需要不断的学习,而不是互相职责。尤其是当前中国政府领导班子正在换任,也有很多人职责中国。另外在《哈佛商业评论》里面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互相沟通一些想法,怎样能够在文化、经济、政治上共同探索两个国家潜在的潜力,所以我们一起可以合作。同时,我们也知道中国也是市场经济,还不是完全的市场经济,但是我们也希望能够被认可为市场经济,那是十一年前我们第一次进入WTO的时候,自那时起,国旗已经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就是振兴中国。但是,对此大家争议比较多。所以,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如何让非国企,小企业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商业银行在未来应该给中小企业更多的贷款。因为中小企业也为就业市场带来75%的就业机会。
07/02 10:2207/15 15:2007/15 14:2607/15 12:5607/15 12:2207/15 10:1307/15 09:3407/15 06:30
新闻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和讯”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未经和讯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010-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并添加源链接,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经济大危机知识点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9分)材料一:1...”习题详情
192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88.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9分)材料一:1929年,美国爆发了经济大危机,国民经济陷入绝境。从1933年开始,政府一改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加强了国家干预,使经济在1933年夏和1934年春开始小幅度回升,1936年和1937年出现明显的复兴迹象,国民经济状况得到显著改善。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开始,中国的经济体制基本采用苏联模式,经济建设取得过巨大成就,但是后来社会经济却逐渐丧失了活力。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开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20世纪90年代后,逐渐形成了新的经济体制,国民经济高速发展。(1)材料一中美国经济的复兴得益于什么政策?(1分)这一政策的特点是什么?(1分)(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苏联、中国经济体制曾经共有的特征(1分),中国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这一体制是怎样改革的?(1分)结果如何?(1分)(3)列宁曾在苏俄时期进行两次经济建设的探索,有失败也有成功,它们分别是哪两次政策?(2分)它们在农业政策上有何变化?(1分)(4)从上述材料中你得到哪些感悟?(1分)&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解答题&|&来源:2014-湖北浠水县英才兰溪两校九年级上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分析与解答
习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9分)材料一:1929年,美国爆发了经济大危机,国民经济陷入绝境。从1933年开始,政府一改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加强了国家干预,使经济在1933年夏和1934年春开始小幅度回升,1936...”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1)本题考查的是罗斯福新政。从“1929年”“大危机”“国家干预经济”可以推断,美国获得经济恢复是得益于罗斯福新政。对于罗斯福新政的特点,从材料中也很容易获得,即“加强了国家干预”。也就是所谓的“新”: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2)本题考查的是改革开放前中国和苏联的相同之处及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发展状况。新中国成立后,完全照搬苏联,实行计划经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到20世纪90年代初,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经济迅速崛起,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3)本题考查的是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失败的探索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在农业上实行余粮收集制,打击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成功的探索是“新经济政策”,改余粮收集制为粮食税,多余粮食归农民自己支配,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4)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总结归纳能力。罗斯福新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改革开放,这些都是一些史无前例的改革、创新。所以,要促进经济发展,就要大胆创新。同时,不能照抄照搬,要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我们应该继续坚持改革开放,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9分)材料一:1929年,美国爆发了经济大危机,国民经济陷入绝境。从1933年开始,政府一改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加强了国家干预,使经济在1933年夏和1934年春开始小幅度回升...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经过分析,习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9分)材料一:1929年,美国爆发了经济大危机,国民经济陷入绝境。从1933年开始,政府一改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加强了国家干预,使经济在1933年夏和1934年春开始小幅度回升,1936...”主要考察你对“经济大危机”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经济大危机
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9分)材料一:1929年,美国爆发了经济大危机,国民经济陷入绝境。从1933年开始,政府一改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加强了国家干预,使经济在1933年夏和1934年春开始小幅度回升,1936...”相似的题目:
(11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材料二&该法规定了各个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水平和工作日时数等,以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从而加强了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与调节。材料三& 日的北京,白雪皑皑,空气新鲜。在“文革”结束之后,中国面临向何处的重大历史关头,在这里召开了一次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极为重要的会议......中国实现了伟大的历史性转折。请回答:(1)材料一中“列宁的思路”和苏联僵化的“模式”分别指什么?(2分)请写出列宁“思路”的主要内容。(1分)(2)材料二出自罗斯福新政的哪一法令?(1分)依据材料指出美国政府颁布这个法令的目的。(1分)到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呈现出怎样的特点?(1分)(3)材料三指出的是哪次会议?(1分)为什么说这次会议使“中国实现了伟大是历史性转折”?(2分)(4)“列宁的思路”、罗斯福新政及使“中国实现了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会议的共同作用是什么?(1分)你从中获得了什么启示?(1分)&&&&
关于 “美国的崛起”这一主题一直是世界历史的学习重点,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碑遥遥相望。有人说,是华盛顿创立了美国,是林肯拯救了美国。材料二&& 1933年底,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在给美国总统罗斯福的信中写道:“如果您成功的话,新的和更大胆的方法将在各处试行,而我们将以您就职的那一天作为新纪元的第一页。”&——以上材料均摘自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大国崛起o美国》请回答:(1)华盛顿和林肯分别领导了美国历史上哪次著名的战争(4分)?如何理解“华盛顿创立了美国,林肯拯救了美国”?(6分)(2)材料三中“新的和更大胆的方法”指的是什么?(2分)它对美国经济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3分)&&&&
材料一& 日美国纽约股市突然打了个喷嚏,这个喷嚏迅速蔓延全国,然后资本主义国家都感冒了。到1933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下降40%,各国的工业产量倒退到19世纪末的水平,失业工人达到3000多万。材料二& 2008年,美国再次感冒并向世界其他国家蔓延扩散。美国总统奥巴马促使国会通过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7870亿美元经济刺激方案等一系列救市措施。阅读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一中的“感冒”指的是什么?(1分)(2)美国医治材料一的“感冒”的药方是什么?距今多少周年?(2分)(3)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你认为美国在这2次应对“感冒”的药方上最主要的相同点是什么?为什么美国不能从根本上医治这种“感冒”?(2分)(4)面对当前的世界性“感冒”,请你给我国政府提出一条合理化的建议。(1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9分)材料一:1...”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该知识点易错题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9分)材料一:1929年,美国爆发了经济大危机,国民经济陷入绝境。从1933年开始,政府一改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加强了国家干预,使经济在1933年夏和1934年春开始小幅度回升,1936年和1937年出现明显的复兴迹象,国民经济状况得到显著改善。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开始,中国的经济体制基本采用苏联模式,经济建设取得过巨大成就,但是后来社会经济却逐渐丧失了活力。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开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20世纪90年代后,逐渐形成了新的经济体制,国民经济高速发展。(1)材料一中美国经济的复兴得益于什么政策?(1分)这一政策的特点是什么?(1分)(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苏联、中国经济体制曾经共有的特征(1分),中国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这一体制是怎样改革的?(1分)结果如何?(1分)(3)列宁曾在苏俄时期进行两次经济建设的探索,有失败也有成功,它们分别是哪两次政策?(2分)它们在农业政策上有何变化?(1分)(4)从上述材料中你得到哪些感悟?(1分)”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9分)材料一:1929年,美国爆发了经济大危机,国民经济陷入绝境。从1933年开始,政府一改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加强了国家干预,使经济在1933年夏和1934年春开始小幅度回升,1936年和1937年出现明显的复兴迹象,国民经济状况得到显著改善。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开始,中国的经济体制基本采用苏联模式,经济建设取得过巨大成就,但是后来社会经济却逐渐丧失了活力。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开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20世纪90年代后,逐渐形成了新的经济体制,国民经济高速发展。(1)材料一中美国经济的复兴得益于什么政策?(1分)这一政策的特点是什么?(1分)(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苏联、中国经济体制曾经共有的特征(1分),中国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这一体制是怎样改革的?(1分)结果如何?(1分)(3)列宁曾在苏俄时期进行两次经济建设的探索,有失败也有成功,它们分别是哪两次政策?(2分)它们在农业政策上有何变化?(1分)(4)从上述材料中你得到哪些感悟?(1分)”相似的习题。  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国际上曾有人预言:没有一个中国政府能够解决人民的吃饭问题。中国不但用占世界不到10%的耕地养活了世界近20%的人口,而且还创造了经济发展史上的“中国奇迹”。六十年前,中国一穷二白,没有自己的工业系统。六十年后,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第一大能源生产国、第二大出口国和第三大贸易国,国家财政收入突破6万亿元大关,中国发展显示出独特魅力。在国际金融危机阴影笼罩全世界的当前,中国经济却“风景这边独好”,令世人瞩目。中国奇迹令世界羡慕,发展中国家也想学习经验。那么是什么因素促使了中国经济成功?下面试总结之。  一.计划经济模式  很多的经济界人士认为,改革开放实行市场经济后,我们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变。因此片面认为实行市场经济才是中国成功的主要经验。但恰恰相反,我认为中国经济上的成功主要得益于我们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也就是说,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得益于计划经济模式。  首先,经济的有效计划和管理,肯定要比松散无序的发展效率高。这大家可以从企业管理上的泰勒科学管理和随意型的企业管理进行比较中分出优劣。仓储管理极致化,到达一两天原料储备,乃至无间隙储备则是计划管理先进表现。计划管理可以减少社会资源耗费和物质资源的浪费。中国现在的某些行业产能过剩、资源破坏性采掘、环境污染等大的社会问题就是计划缺位造成的。再看近代世界上经济发展快速的国家和地区,无不得益于国家计划,而不是所谓的实行市场经济。苏联、印度、土耳其、新加坡、日本、韩国、台湾、……美国摆脱年的大危机靠的也是国家干预的计划政策。只是以后的世界发展态势太过强调意识形态的斗争,美国的计划管理经验被淡化了。没有总体的政府计划和指导,就难以有高效发展的经济。同样的实行完全市场经济的国家墨西哥、玻利维亚、阿根廷为什么就没有中国这样的经济奇迹?因此市场经济并不是中国成功的主要经验。这一点非常重要,很多人,包括美国人就非常希望我们认为是改革了才有这样的经济奇迹。美国祝贺我们国庆的贺词只承认我们三十年的发展就是要割裂总体的成功经验,混淆视听。  那么,为什么在实行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我们的经济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那是因为我们在原来的“一穷二白”基础上,慢慢建设基础和框架。大家不能说一个建筑,的后期装修就是就是建成整个漂亮建筑的功劳,主要的功劳还是计财处建设和框架建设。比喻一下就是造成了汽车,没加润滑油,开起来毛病很多,但加了润滑油则速度和表现就很不一样。我看傻子也明白,车子的好坏要看车的构造而不是看家了什么润滑油。国家的几代领导人和领导核心都坚决要求坚持“社会主义路线”,就很说明问题。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那就是计划经济!  看俄罗斯偏信市场经济的药方,搞得自己国家经济崩溃。后来的普京强化计划和国家指导色彩后,俄罗斯的经济马上就有了大的变化和起色就可以知道计划经济才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东欧国家在实行完全市场经济后,整个经济非常脆弱、动荡,他们的经济学者在对比中已经开始慢慢明白计划经济的好处。所谓的改革那是改掉不适合经济发展的成分,而不是放弃计划经济。如果将我们的经济大量的市场化则毛病很多,而且很难治愈。医疗的改革就是一个例子。而我们的计划生育则是一个精华经济成功的例子。看拖印度后腿的就是他们的人口问题。  二.重视教育  中国在建国初期的文盲率超过百分之九十,而现在的中国文盲率不超过百分之五。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模式强调公民平等,因此教育是普及的。无论是多么偏僻的乡村,政府都要将基础教育普及。重视教育使得大量的农民识字,这为他们成为城市工人奠定基础。由于重视教育,农民识字率高,他们在经济快速增长中可以很快的转化为产业工人。  而重视教育的结果是我们有了基础广泛的科研团队。这又使得我们后来在引进外资中大量的吸收和学习外来先进技术,有些还加以改进之,并形成新的生产力。人们所说的人口红利,要是没有政府重视教育并将之贯彻执行时难以实现的。人口红利体现出计划的优势,没有计划生育则有很多人口拖累,没有计划经济则难以实行全民的扫盲。全民识字才有可以成为产业工人的农民,才有自己的科研团队,才有人口红利。  三.民本主义  中国共产党认为人民创造历史,人民是真正的英雄。因此中国政府的执政理念是:“一切为了群众,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为人民的利益服务,以前是,现在也是中国政府的执政宗旨。由于中国共产党代表着全国人民的利益,人民对于执政党是用户和支持的。这令政府有着世界其他国家难以比拟的行政执行力。  由于坚持人民利益为导向,即使现在出现众多的腐败现象,但中国共产党的行政执行力还是全世界最强的。历来的改变城乡差别好而现在的改善农民生活就是照顾人民利益的最好例证!  从全体人民利益出发来考虑国家的建设和发展是共产党不变的宗旨,即使在实施经济发展计划中给人民带来了某些困扰,如医疗、教育、住房等。但水涨船高,人民的生活肯定会越来越好的。  政府的出发点正确,可保证有强行政力。好的行政力也是国家经济稳固快速发展的最好保证。  四.文化传统  中国的历史悠久,中国人民在悠久发展中养成了勤俭节约、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这是中国特有的,有些民族有相类似的民族特性,如韩国、日本,但在勤劳方面还是不及中国人的。  再有中国的根文化------易经的影响。受易经影响,中国人形成了“过犹不及”的理念。因此中国政府就成为了世界上少有的,担心经济发展过快的政府。正因为如此,中国的经济由于执政者受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有危机意识,可未雨绸缪。所以在发生世界性的经济危机时,中国经济可以一枝独秀。  历史传统使得中国政府非常的重视国家信用。在国际上这个政府的承诺是不会轻易改变的,对于朋友,我们会一直承担责任,并为着付出,不可能出现背叛。即使连将中国视为潜在敌人的美国也不得不承认中国政府有极好的信誉。良好的国家信誉,为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和投资赢得了广泛的潜在市场。这对于技术的获得和改进也有极大的帮助。  中国的文化传统是热爱和平。因此中国的国防发展是量力而行,做到能自保就足够,没有过分追求军事实力的强大,这令我们中国可以腾出足够的资金来发展经济。很多国家就是因为过分强调发展军事实力而导致经济萎缩和衰退,苏联就是例子。  五.后发优势  后发优势是所有发展中国家所共有的。因为生产技术和经济发展模式是摸索积累的,后来者有许多可借鉴的例子,并且可以从先前的例子中找到适合的生产发展经验和技术。专利技术的限制只是局限于那些极先进的技术。后发展的国家在别处学习来的经验和技术也许是先前国家摸索发展付出很大代价后去的的,因此后发展的国家有后发优势。  如我们国家引进外资生产衣服鞋帽。但这些裁剪加工的先进工艺技术被吸收之后就马上形成我们自己生产玩具礼品的生产能力。而汽车生产线的引进,其中的很多机械加工工艺对于我们升级装备业的技术形成其他门类的生产能力就具有启发性的作用。如经济发展模型,我们知道金融对于经济又促进作用,但金融的衍生品却是导致这次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因此我们可以大力发展金融行业而限制给类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这些都是后发优势。  后发优势的发挥要避免“教条化”。中国原来依照苏联的斯大林模式进行发展就有“教条化”之嫌。改革开放就是将原来教条化的“社会主义”模式进行改进,使之符合我们中国的实际情况。别人成功的经验模式并不一定能够完全适合我们,但我们可以研究试用。  总结中国经济的发展经验是:一坚持计划经济;二重视教育;三代表人民利益;四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五后发优势。而市场经济只是润滑剂,它并不是灵丹妙药,并不是中国经济成功的根本原因。表面上看来中国是因为实行了市场经济后才有了质的飞跃,但飞跃之前的大量准备工作是必不可少。就像劳累的人睡觉就可以恢复精力一样,如果对于失眠的人开出睡觉恢复精力的方子肯定碰壁。中国原来是计划经济过度,事无巨细的计划做不到,也破坏了计划的功效。实行部分市场经济刚好解决了这个问题。如果对于处于危机的歌西方国家开出市场经济的药方,那就可以害死他们。西方各国拯救经济危机最后还是采用了政府刺激,总体调控的计划经济手段。世事无绝对,但要把握要点,不能盲人摸象,乱下结论。
所有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2楼人才啊,政治前途一片光明,好好鼓吹吧支持[0]反对[0]
1楼如果博主再来篇《中国奇迹之失败教训总结》就貌似辩证了。支持[0]反对[0]
评分与评论
&&评论员用户名
&& 发贴后,本网站会记录您的IP地址。请注意,根据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您的发帖内容、发帖时间以及您发帖时的IP地址的记录保留至少60天,并且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这类信息提供给有
天德幽深,泽披万物而不彰显;地德厚重,哺育万物,而不求报.人则不同,自出生则索求无度.天地之所以长且久,乃因为不自生不索求.人要长寿长存则需修养改进人性,使人性与天地之德相吻合或接近,此乃修身之道.不考虑索求与回报,是谓大德,大德则不朽.钱学森是好榜样,只付出不求回报。.人生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多少,而不在于自己占有了多少资产. 邮箱:(注意:给本人的联系邮箱不要留yahoo或hotmail的邮箱,经常丢失邮件)
联系我们:QQ 邮箱:
CopyRight &
www.caoge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经济成功的奥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