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中国要中国一年消耗多少粮食食

美媒:中国每年浪费3500万吨粮食 够养2亿人
  彭博社10月17日报道,原题:每年浪费3500万吨粮食,足以供养2亿人 中国官员总喜欢说,他们国家以不足全球10%的耕地养活了世界1/5的人口。你可能就此认为,中国会着力确保农业领域不出现浪费现象。但你或许错了。
  一名中国官员本周表示,由于粮食存储设施简陋、粮食装卸运输抛撒遗漏、过度加工,中国每年至少浪费3500万吨粮食。这些浪费的粮食相当于2亿人1年的口粮,十分可耻。
  在被浪费的3500万吨粮食中,有2750万吨是在储存和运输环节浪费的,还有750万吨是在加工环节。国家粮食局质量工程师王丽蓉表示,粮油加工企业的过度加工也带来浪费,有些企业要将大米抛光两到三次,&现如今,消费者在颜色和形状上对大米的外观有了更高要求,但颜色更白的大米并不意味着更有营养。&
  中国农业部的数据显示,在2.1亿农村家庭中只有3%的家庭使用了最有效的储粮办法。中国产粮大省,如河北、山东、吉林、辽宁和黑龙江等,储粮装具的缺口达到3500万吨。
  尽管浪费巨大,中国在养活全国人口方面仍做得不错,主要是通过技术改良来提高整体产量并给予农民更多激励措施以提高种粮积极性。说,中国营养不良人群占全国人口的比例已从1990年至1992年间的22.9%降至2011年至2013年间的11.4%。同时,长期饥饿的人群数量也从2.721亿人降至1.58亿人。(作者德克斯特&罗伯茨,王晓雄译)
责编:郭鹏飞
版权作品,未经《环球时报》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环球兵器库为天下军迷,倾力打造环球第一兵器数据引擎!
24小时点击排行
12345678910
24小时跟贴排行
环球时报系产品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中国粮食现状:一边进口,一边浪费
最新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进口粮食量激增,今年1月至10月,中国共进口粮食7250万吨,几乎相当于2013年全年的进口量。但另一方面,中国每年餐桌外浪费的粮食大约相当于粮食进口量的一半,为3500万吨,即700亿斤以上。一面是大量进口,一面是大量浪费,这些粮食都浪费究竟在了哪些环节,我们又该如何看待?
你也许想象不到,餐桌以外,中国粮食也有着惊人浪费在中国说起粮食浪费,很多人都自然而然地认为浪费的粮食大多是在餐桌上,全国政协委员、华中科技大学教授郑楚光曾做过推算:我国消费者仅在中等规模以上餐馆的餐饮消费中,每年最少倒掉约2亿人一年的食物或口粮;全国各类学校、单位规模以上集体食堂每年至少倒掉了可养活3000万人一年的食物;我国个人和家庭每年可能浪费约110亿斤粮食,相当于1500万人一年的口粮。但我国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远非浪费的全部,在餐桌以外的环节――农户储粮、储藏、运输、加工等方面,我国浪费的粮食数量同样惊人。农户储粮环节,因条件简陋缺乏技术指导,损失就达400亿斤粮食收割后,一个重要环节是农户储粮。2013年全国粮食总产量约12000亿斤,而农户存粮约占全国粮食年总产量的一半。由于储存设施条件简陋,烘干能力不足,缺乏技术指导服务,每年因虫霉鼠雀造成的损失比例在8%左右,核算下来,全年粮食损失浪费大约在400亿斤以上。落后的粮库储藏、运输,又损失150亿斤全国粮食企业有近2400亿斤仓库属危仓老库,储粮条件差、损失大,损失损耗逾150亿斤。可以作为佐证的是,2013年中储粮林甸直属库“5?31”火灾事故,当时过火粮食4万余吨,直接经济损失为307.9万元人民币。在运输方面,我国的粮食运输方式落后,专业化运输工具短缺。大多数粮食运输采用传统的包粮运输方式,即基本采用麻袋、塑料编织袋,在储存环节拆包散储,到中转和运输环节又转为包装形态,这样多次搬倒转运的包粮在装卸、运输当中的抛洒以及包装物的遗留造成的损失率高达5%以上。整个储运环节,损失损耗大约在150亿斤以上。“吃得太讲究”,也让粮食浪费150亿斤有数据显示,目前粮食的加工普遍大大超过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以前大米加工去壳后简单清理就行了,但现在消费者要求“光鲜”,大多数大米都会进行抛光,甚至多次抛光。同样数量的稻谷,抛光越多,产出的大米成品就越少,既损失粮食营养素又明显降低出品率。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大米分会曾做过测算,以20%的大米被加工成特制米为例,我国每年就损失大米约80亿斤,相当于近千万亩稻田一年的产量、2000多万人一年的口粮。如果不加遏制,任由精制米市场份额继续增加,大米损耗量最高将达400亿斤,相当于约1.3亿人一年的口粮、4000万亩良田一年的产量。而按农业部最新的数据,在加工环节每年造成粮食损失已经达150亿斤以上。此外,虽然我国机械化收割水平不断提高,2013年我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9.5%,但目前我国只有小麦作物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玉米、水稻的机械化水平还有差距。这就造成我国粮食作物收获时收割能力不足,逢雨天致使谷物发芽霉变时常发生,也造成了大量的损耗和浪费。面对庞大的餐桌外浪费,为什么很多人浑然不觉?粮食产量才是政绩,减少浪费没有多少官员关心如此大量的浪费被忽视,难道是因为我国对粮食生产不够重视?这一说法恐怕谁都不会同意。从2004年到2014年,中国中央每年的一号文件都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题,中央一号文件早已成为中央重视农业的代名词。我国目前也初步形成了以粮食直接补贴、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与最低收购价政策为主要内容的粮食补贴政策体系。但这种更着眼于粮食生产数量的粮食补贴体系以及重视粮食产量的政策导向,只会让更多的地方官员把心思花在如何提高粮食产量上,以成为“吨粮县”“吨粮市”为荣,甚至想以此作为晋升的资本,很难会把有限的资金放在提高粮食的仓储、物流等方面。因此,虽然也有“光盘行动”等针对浪费的全国性号召,但由于难以进行考核,对遏止浪费的作用并不大。而与消费者没多大关系的餐桌外浪费,就更没多少官员在意了。这与中国大部分城市争相建设摩天大楼,地下排水管网则被长期忽视,是一样的道理。多数专家和民众都非常关心“粮食安全”,但少有人意识到“减少浪费”的重要性“粮食安全”不仅是官方话语体系的重要命题,在专家学者和普通民众间,也一直是一个比较关心的话题。对此人们通常把注意力放在两种观点的比较上:一种观点认为,粮食是一种商品,应该同等地接受市场经济规律的调节,过分强调粮食自给自足会影响农业资源配置效率。随着科技的进步,粮食的产量会稳步增加。快速工业化的中国多进口没有比较优势的粮食,利大于弊。另一种观点则认为: 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绝不能够依赖进口,应该基本自给,粮食进口至多只能作为不影响粮食安全的一种纯粹的贸易行为。目前并不存在一个完美的全球粮食市场,守住18亿亩耕地还进口那么多粮食,不守住后果会很严重。这两种观点各有其理由,但过分的关注使得“减少粮食浪费”在公众话题中变得少有人意识到其价值。但实际上,如果能够在减少粮食浪费上取得重大成就,关于粮食安全的许多争论就大可不必了。减少粮食浪费是可以做到的减少粮食浪费,可行吗?餐桌上的浪费且不说,餐桌以外的粮食问题是完全可以解决并应当解决的。700亿斤的餐桌外粮食浪费,并不是正常范畴的耗损,而是完完全全可以减少的。在这方面,由于在规模化种植和技术方面的差距,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餐桌外浪费问题上差别明显,发达国家粮食产后损失率不足3%,发展中国家平均约5%。不只是粮食,马铃薯、水果、蔬菜等产后损失率也远高于发达国家。有专家测算,我国远高于发达国家的产后损失率,折算经济损失每年多达3000亿元,相当于1亿多亩耕地被浪费。以运输环节为例,我国目前散粮运输比例只占到25%左右,多数还是采用麻袋、塑料编织袋等包装方式运输,平均撒漏率在5%左右,但距离国家规定的2.5%的损耗要求相差还很远。而美国的粮食运输基本上实现散粮多式联运模式, 汽车散粮运输用标准化的专用卡车,铁路散粮运输用专用车皮,而集装箱散粮运输的损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餐桌上的食物浪费,人们或许还能感知,还能感到有愧,但面对餐桌以外的惊人粮食浪费,人们是没有办法去了解的。是时候该解决这个问题了。减少浪费,将有助解决“粮食问题”浪费严重再次说明实际上不存在“粮食不够吃”的问题“粮食安全”不仅在国内是备受关注的话题,在全球范围内也让人忧心忡忡――2050年全球人口将达到90亿,谁来养活这90亿人?是否必须大幅提高粮食产量,才能“填饱90亿人的肚子”?从一个方面的事实来看,情况确实令人忧心: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最新出版的《世界粮食不安全状况2014》报告显示,虽然全球饥饿人口正在持续减少,但年,仍约有8.05亿人口依然长期遭受食品短缺困扰。是粮食真的不够吃吗?考虑到粮食问题上存在的惊人浪费,这个问题的答案就不言而喻了。在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技术原因导致的食物浪费占据了很大一部分,而在发达国家,消费者的不当行为导致食物浪费是主要原因,而这数量同样惊人。欧盟的数据显示,从2006年起,欧盟国家每年高达9000万吨的食品被白白扔进垃圾箱,平均每人每年浪费粮食179公斤。美国人的垃圾中约有1/5是被丢弃的食品,据美国环保署最新数据,2012年美国人丢弃了360万吨食品垃圾,这一数字是1990年的1.5倍。在美国,很多食品也未经消费就浪费掉了一方面有人挨饿,一方面很多人在大量浪费粮食,这说明不存在什么粮食产量问题,而只有分配问题,贫穷才是有人吃不饱的根源。减少粮食浪费不仅有助提高粮食安全,也可以让更多资源投入解决贫穷问题如前所述,减少粮食浪费将很大程度上提高粮食安全,但更重要的意义还在于减少因粮食浪费而消耗的不必要的社会资源。以便把资源投入更需要解决的农业人口贫穷等问题。解决贫穷问题,让穷人不仅能吃得饱,也能吃得好,才真正符合联合国粮农组织对粮食安全的真正定义:只有当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在物质上和经济上获得足够、安全和富有营养的粮食来满足其积极和健康生活的膳食需要及食物喜好时,才可谓实现了粮食安全。
每年粮食生产12000亿斤,进口1400亿斤,浪费700亿斤(还不算惊人的餐桌上浪费),这组数据,足够让国人该重视粮食浪费的问题了。
粮食市场能应对灾难、战争和制裁
“粮食危机”其实是价格危机
在抗战中,桂系实力非但未曾受损,反而越打越
国民党败退台湾后,利用一切机会巩固其在东南
联系电话:010- Email: 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问编辑#
还能输入140字中国每年要进口多少粮食????
&&&&&&&&&&&&&&&&&&&&&&
中国每年要进口多少粮食????
(一)据海关统计,今年1季度我国进口粮食(包括谷物及谷物粉、豆类、淀粉块茎及薯类)1205万吨,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33.7%;同期,我国出口粮食82.5万吨,下降47.8%;下降27.7%。
(二)进出口主要方式均为一般贸易。今年1季度,我国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粮食1150万吨,增长34.1%,占同期我国粮食进口总量的95.5%。同期,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粮食75.1万吨,下降46.8%,占同期我国粮食出口总量的91%;以边境小额贸易方式出口6.3万吨,下降46.6%。
(三)主要自美国进口,亚洲地区是主要出口市场。今年1季度,我国自美国进口粮食845.1万吨,增长45%,占同期我国粮食进口总量的70.1%;自阿根廷进口116.1万吨,下降33.8%。同期,我国对亚洲地区出口粮食56.9万吨,下降
43.4%,占同期我国粮食出口总量的69%,其中对韩国、东盟和日本出口分别为17.2万吨、9.3万吨和9万吨,分别下降39.1%、57.4%和下降60.4%。
(四)大豆进口占8成以上,各主要品种粮食出口量均大幅下降。今年1季度,我国进口大豆1015万吨,增长
30.4%,占同期我国粮食进口总量的84.2%;进口均价为每吨397.2美元,下跌29.1%。同期,我国出口大米、小麦和玉米分别为18.4万吨、
3.6万吨和1万吨,分别下降69.4%、81.7%和87.2%
& 国家每年得进口多少粮食啊???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全国每年浪费粮食千亿斤以上
E-mail推荐:&&
  ■摘要  中国粮食产后损失惊人,每年的粮食损失浪费量大约相当于2亿亩耕地的产量,比第一产粮大省黑龙江省一年的产量还要多。中国的粮食损失浪费每年达1200亿斤以上,仅餐桌上浪费的粮食就足可以养活2亿人口。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粮食局局长任正晓日前透露,根据国家粮食局这几年的调查测算,我国粮食产后在储藏、运输、加工等环节损失浪费总量达700亿斤以上;再加上每年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保守估计约有500亿斤,两项相加每年浪费就达1200亿斤。  “1000多亿斤粮食啊,要把它生产出来是多么的艰难!”他同时透露,国家粮食局将组织一个机构调研粮食浪费环节状况,并出台治理措施。  “我国的粮食从生产出来到摆上餐桌过程中,每一环节都存在损失浪费。”任正晓解释说,农户存粮由于储存设施简陋,缺乏技术指导,损失比例在8%左右,每年因此造成损失400亿斤以上。此外,在企业的运输和仓储环节,由于粮食物流方式落后造成的残留抛洒和仓储条件差造成的损失超过150亿斤。另外,由于消费习惯误区,老百姓追求精细粮食,因此成品粮过度追求亮、白、精,过度加工每年造成口粮损失达130亿斤以上。这些环节加起来就造成了700亿斤的损失浪费。再加上最近被热议的家庭、食堂、宾馆饭店等“舌尖上的浪费”,据有关部门测算,每年餐桌浪费食物价值达2000亿元,保守估计粮食总量在500亿斤左右。  “杜绝食物浪费是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中科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教授武维华指出,尽管我国粮食生产已实现九年连增,但我国粮食生产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粮食及其副产品的浪费也非常严重。据测算,在消费群体中,大学食堂倒掉的饭菜总量约为学生购买饭菜总量的1/3左右。而全国各类学校、企事业单位规模以上集体食堂,每年至少倒掉了可养活3000万人一年的食物。  与此同时,中国粮食供求处于紧平衡状态。近年来粮食进口量持续增加,每年进口的谷物和大豆在1000亿斤以上。“这种情况下,粮食节约应该和粮食生产一样,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任正晓表示,节粮减损、反对浪费,必须建立长效机制,必须转变粮食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推动科技进步,以减少流通环节损失为重点,完善政策法规和体制机制,加强宣传教育和监督检查,改变落后的粮食收储方式和消费方式。  武维华呼吁大众要从内心深处真正地爱粮、惜粮、节粮,把节约当成一种日常习惯。  武维华说,人要吃饭,植物同样也要“吃饭”,水、土、肥就是植物的“饭”。然而当前植物的“粮食安全”问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植物界有一个很重要的数据1:1000,即每产生一份干物质,植物自己的生物活动需要1000份水,换句话说,我们一天要消耗一公斤粮食的话,背后同时消耗了1吨淡水。耕地减少或贫瘠、肥料资源的匮乏,也同样导致农作物的“吃饭”问题面临严峻的挑战。  如何才能保证粮食产量可持续增长呢?武维华认为,要大力发展“两型”农业、生态农业、循环农业,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其中,资源节约是核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是关键,而节约则需要每一个人持之以恒的努力。
&&&中国人大
1、2、3、4、5、
&&&中国政协
1、2、3、4、5、
&&&中国工会
1、2、3、4、5、
&&&中国妇联
1、2、3、4、5、
&&&播客?视频
&&&时政要闻
&&&人民日报重要言论库
&&&重要理论
&&&时政资料
      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每天消耗多少牛肉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