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是中国非中国的物质文化遗产产吗

通州惊现非物质文化遗产
武术中不乏劲如霹雳,疾若闪电的拳术,然而众多流派,或许只有太极拳不仅源远流长,而且至今备受推崇。
由于长期的历史发展,儒释道三大主流教派在思想、文化、理论上相互渗透、融合,因而太极拳的理念基础不仅限于道家思想,而几乎吸收了全部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有着醇厚的传统文化气息。
太极拳是东方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武苑的古老奇葩,数百年来已衍生出广播海内外的陈、杨、武、吴、孙、和等诸多流派。杨氏太极拳其拳架舒展,结构严谨,由松入柔,积柔为刚,刚柔相济,身法突出,含胸拔背,以腰为轴,上下相随,内外结合,中正安舒,轻松自然,轻灵沉稳,也深得广大群众的喜爱。
杨氏太极拳展示了人体文化的艺术性,老少皆宜习练。它有益于增强人民体质,习练者按其要求秉持讲义重德的中华传统武术精神,对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自信心、自豪感有积极的作用。
于本月10日,通州李希江太极拳馆、运河森林公园infini小镇、非遗时光在北京通州区运河森林公园联合举办了杨氏太极公益体验活动,网友们近距离的与杨氏太极第五代传承人李希江老师交流。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套精湛的拳法,更加深入的体会到太极拳里蕴含的人生哲学以及其精神价值。
现在习练永年杨氏太极者渐少,太极拳套路与功法正在退化,一些太极功法只有少数几个人会练,前景堪忧,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被遗忘,现在需要抓紧进行发扬传承。
本次活动吸引了众多来自不同行业的从业者,这也代表着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并爱上传统杨氏太极拳,中国传统文化爱好者给予了本次活动大力的支持与关注!
据了解本次活动的太极拳馆创始人李希江,6岁时即师从八卦掌第三代传人李子鸣先师学习八卦掌。上世纪六十年代,得遇一代太极拳宗师、杨氏太极拳第四代传人张虎臣(),被收为关门弟子,手把手传授了传统太极拳108式,推手,太极刀,太极剑,太极棍等多种拳技,太极拳入门功法,太极拳导气养气方法和太极养生的秘笈,还秘传了杨氏家族很少外传的家手,小快式,使得李希江老师得到杨氏太极拳的真传。李希江老师的拳法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养生和技击优良传统,使濒临失传的传统杨氏太极拳得以传承。
太极拳的保护必须从深度挖掘太极拳自身的文化传承的意义,促进其功能的开发和作用价值的推广,大力激发自身发展的潜力和造血功能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保护太极拳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根本问题。
而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意义非凡,以李希江老师为首的传统杨氏太极拳重在倡导有氧健康,亲身体验,一起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弘扬并光大传统杨氏太极拳。
&&&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自网络,其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切勿轻信投资承诺,任何网上投资行为与本站无关。
财经中国网 : 责任编辑:aa
新闻评论排行
标题点击数
财经中国网版权所有太极拳/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丛书作&&&&&&者:严双军出 版 社:文化艺术出版时间:2012
印刷时间:印&&&&&&数:装&&&&&&订:平装版&&&&&&次:开&&&&&&本:16开页&&&&&&数:369页字&&&&&&数:I&&S&&B&&N:品&&&&&&相:十品售&&&&&&价:21.00(已售)出售日期:装订:平装开本:版次:1版1印30.00九五品装订:平装开本:版次:18.00八品装订:平装开本:版次:129.00十品装订:平装开本:版次:110.00八品装订:平装开本:版次:130.00十品装订:平装开本:版次:52.00十品装订:平装开本:版次:28.00九五品装订:平装开本:版次:52.00十品装订:平装开本:版次:28.00九品Copyright(C)
孔夫子旧书网
京ICP证041501号
海淀分局备案编号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重视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拓展中外人文交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这让正在为太极拳进一步扩大世界影响尽心尽力的河南焦作市委书记孙立坤代表备受鼓舞。
  孙立坤说:“太极拳是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一项伟大发明,是河南省重要的‘根’文化资源,更是中国最具有代表性的优秀文化符号之一,属于当今世界重要非物质文化资源。近年来,太极拳不仅风靡全国,而且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被誉为21世纪人类最佳的健身运动方式。目前,太极拳已传播到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太极拳组织,全世界习练太极拳的人数已经由前几年的1亿人迅速发展到当前的超过3亿人。”
  孙立坤告诉记者,河南省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并实施了多项保护措施,2005年以来,太极拳先后列入省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进一步加大对太极拳的传承、发扬,按照国家文化部的统一安排,焦作市于2008年牵头启动太极拳申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工作。2009年第一次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之后,根据专家意见,从基础工作做起,不断完善相关申报工作,充实有关材料,经过不懈努力,2012年太极拳被国家文化部列入报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备选名单中。
  “在申遗工作过程中,通过与国内外有关专家接触,我们了解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内大部分专家非常看好太极拳项目,他们认为太极拳是中华民族辩证的理论思维与武术、艺术、气功引导术的完美结合,是高层次的人体运动文化。
  (光明日报记者 崔志坚)
责任编辑: 原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的物质文化遗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