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里的及时雨是谁和黑旋风都是谁的绰号

李逵为什么叫黑旋风_黑旋风李逵绰号的由来_烧荒网
李逵为什么叫黑旋风_黑旋风李逵绰号的由来
水浒传中的108位好汉,都是有自己独特的行事风格和绰号,李逵自然也是不例外。李逵在众多好汉中被称为黑旋风,不仅仅是因为他的皮肤黝黑,还有其他的因素。此外,宋江提到李逵,也会称他为“铁牛”。那李逵黑旋风的绰号是怎么来的呢?他还有什么绰号呢?怎么来的?接下来跟着烧荒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李逵为什么叫黑旋风龚圣与《宋江三十六人赞》说:“风有大小,不辨雌雄;山谷之中,遇尔亦凶。”意思是说旋风刮起来,几乎难分东南西北。对此,元代孙继曾《梨园落英集》卷二“黑旋风”条说:“旋风者,非可借可随之东风南风也;飙然而起,扶摇羊角,塞手天地,其势可骇也。此状李逵顶天立地之丈夫概,赫赫然,巍巍然也。”当代学者王利器则认为“旋风”是一种炮。他在《耐雪堂集》中引《三朝北盟会编》卷六十六:“金人攻东水门,矢石飞注如雨,或以磨盘计碡碌绊之,为旋风炮。”又引宋石茂良《避戎夜话》卷上:“(金人)炮有七梢、五梢、三梢、两梢、独梢、旋风、虎蹲等炮。”又引宋佚名《两朝纲目备要》卷十五:“去年(1214)塔坦围燕京。是春……惟真定之兵四万合保涿,援兵一万至旋风寨,与塔兵战……”王利器说“旋风寨”就是现在的炮台。他的根据是明代茅元仪《武备志》卷一百一十一:“旋风炮,打填&&人及团队人马。”张岱《水浒传四十八人赞》黑旋风李逵说:“面如铁,性如火。”这个解释就相当于现在我们对那些火暴性子的人叫“大-炮”一样。这些解释都有一定道理,但总有点牵强附会的感觉。在我看来,恐怕“黑旋风”这个绰号并没有那么深奥的道理,它只是对李逵粗犷性格的一种形容。元杂剧《李逵负荆》中李逵自己说:“人见我生得黑,起个绰号,叫做‘黑旋风李逵’便是。”他的绰号也许就是这么简单。黑旋风李逵绰号的由来大多数人都认为黑旋风是指李逵皮肤黝黑而且行事果断,当然他的绰号里也有这一层意思。不过旋风其实是宋代的一种火炮,李逵面似黑炭,性情火爆,恰似大-炮,绰号名副其实。水浒传人物,天杀星李逵,长相黝黑粗鲁,小名铁牛,江湖人称“黑旋风”,排梁山英雄第二十二位,是梁山步军第五位头领。宋江被发配江州,吴用写信让江州两院押牢节级戴宗照应。李逵这时正是戴宗手下做看守的一名小兵,就和宋江认识。戴宗传梁山假书被识破,和宋江两人被押赴刑场杀头,李逵率先挥动一双板斧打去,逢人便杀,勇猛无比。上梁山后,思母心切,就回沂州接老母,翻越沂岭时老母被老虎吃了,李逵生气杀了四虎。李逵请卢俊义喝酒,卢俊义想推辞,他却要“眉尾相结,性命相扑”。李逵对宋江情分最重,对他的话言听计从,可是一旦知道宋江做了伤天害理的事却决不轻饶,要和他大动干戈,结果发现是一场误会。在众好汉中,李逵一直反对招安。招安时,李逵不愿受招安,大闹东京城,扯了皇帝诏书,要杀钦差,还砍倒梁山泊杏黄旗,要反-攻到东京,为宋江夺皇帝位子,多次被宋江制止。李逵受招安后被封为镇江润州都统制。宋江饮高俅送来的毒酒中毒后,想到自己死后李逵肯定要聚众造反,怕坏了梁山泊的忠义名声,便让李逵也喝了毒酒一块儿被毒死了。《水浒传》中梁山泊好汉之一,绰号 “黑旋风”,具有农民的纯朴、粗豪的品质,反抗性很强,对正义事业和朋友很忠诚,但性情急躁。是刚直、勇猛而又鲁莽的人物典型,元代以来民间有许多关于他的故事嗜杀是李逵的缺点,虽然他杀了不少恶人,但也有许多人无辜丧命,其中甚至包括儿童。上梁山后,李逵想念家中的老母亲,于是下山接母,途中遇到了冒充他名讳拦路抢劫的李鬼,演出“真假李逵”的一场闹剧。李逵背着母亲翻越沂岭时,不幸母亲被老虎所吃,他盛怒之下杀了一窝四虎,在母亲坟前大哭了一场。性格:李逵行事几乎全凭“快活”二字,少理性,无算计,率性而为,粗鲁豪放。他天真、单纯、毫无心计,有时也想把事情做得聪明些,结果往往更糟,显得相当滑稽可爱,完全是一条莽汉。主要事件:第一次出场回目:第三十八回&及时雨会神行太保&黑旋风斗浪里白跳第四十三回 假李逵剪径劫单人 黑旋风沂岭杀四虎李逵是一个比较难控制自己的情绪,是一个很冲动的人,做事都是不怎么考虑后果的,打死了人只能背井离乡。李逵又是一个直率忠诚的人,他为了宋江可以不顾危险,只身去劫法场。宋江喂他喝下毒酒,他也丝毫没有怨恨。宋江被蔡京、高俅等人所害,担心李逵为他报仇牺牲更多人的性命,所以瞒着李逵喂他喝下毒酒。当宋江和李逵说出实情后,李逵也没有气恼,心甘情愿与宋江一起就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原文作者个人观点,与烧荒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NEW ARTICLE
09-16 07:04
09-16 07:03
09-16 07:02
09-13 09:04
09-13 09:03
09-13 09:02
09-11 18:02
09-11 18:02
09-11 14:04
09-11 14:04
HOT ARTICLE
01-06 20:18
01-06 20:13
01-06 20:18
01-07 13:07
01-07 13:10
01-08 19:56
01-08 20:06
01-08 20:03
01-08 20:13
01-09 16:22帖子主题:及时雨、呼保义、黑三郎——宋江的绰号咋这么多?这里头有啥讲究
共&0&个阅读者&
军号:5528151 工分:32064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及时雨、呼保义、黑三郎——宋江的绰号咋这么多?这里头有啥讲究
文章提交者:夏天穿棉袄
加贴在&&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73-0-1.html
在《水浒传》里,绰号最多的要数是宋江了。他一共有“及时雨”、“孝义黑三郎”及“呼保义”这三个绰号。 “及时雨”这个绰号,《水浒传》里用得最多,陈述的最具体。作者在宋江一出场时,就这样介绍:“平生只好结识江湖上好汉;但有人来投奔他的,若高若低,无有不纳,便留在庄上馆谷,终日追陪,并无厌倦;若要起身,尽力资助。端的是挥金似土……山东,河北闻名,把他比做天上下的及时雨一般,能救万物。”“及时雨”的行动很多。比如卖糟腌的唐牛儿“如常在街上只是帮闲,常常得宋江赍助他”,因此被唐牛儿称为是自己的“孤老”(即经常来买东西的主顾);又如送阎公一口棺材,给其家人十两银子安身;答应给卖汤药的王公一口棺材及送终之资;柴进庄为武松添置新衣,分手时送十两大银;揭阳岭上施舍薛永;江州城送二十两银子给被李逵点伤的宋氏卖唱女等等。这个绰号主要是说宋江仗义疏财的豪爽性格。“呼保义”这个绰号,《水浒传》里用的不多,也没有像“及时雨”一样有详尽的解释。这个绰号却也有些来历。这个绰号,最早是出现在《大宋宣和遗事》中。九天玄女的天书,在列出三十六人的名单后,末尾还写了一行文字:“天书付天罡院三十六员猛将,使呼保义宋江为师。广行忠义,殄灭奸邪”。尔后,在龚圣与的三十六人赞中,也冠以“呼保义”这个绰号,并解释到:“不假称王,而呼保义”。而到了的水浒戏中,“呼保义”这个绰号更是广泛被采用;如《黑旋风双献功》、《同乐园燕青博鱼》等等,都说:“姓宋名江字公明,绰号顺天呼保义”。但与此同时也开始出现了“及时雨”这个绰号。如《都孔目风雨还牢末》杂剧的“楔子”里,宋江登场有段自报家门的道白,开始说自己是“顺天呼保义”,接着又说:“知我平日度量宽宏,但有不得已的英雄好汉,见了我时,便助他些钱物,因此天下人都叫我做及时雨宋公明”。到了《水浒传》中,作者大概看到“及时雨”这个绰号更能见实效,更能体现宋江的侠义行为,故取代了“呼保义”。“呼保义”这个绰号是什么含义呢?清人程穆衡的《水浒传注略?呼保义》条中解释:“武曰保义校尉,从八品曰保义副尉,言吏员未授职,已呼之为保义也,又宋时相呼曰保义,仍亦通称,如员外之类。”从这个解释我们可知其二:一是“保义”是低级武官的官名;二是宋代人相互之间,不管是不是官,都喜互称或自称保义,就好像现在我们称“先生”一样。“呼”是称或自称的意思,就是被人称为保义或自称保义的意思。程穆衡的这个注释,仅是对“呼保义”的来历及字面的解释。那么,宋江的这个“呼保义”的绰号,它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呢?我认为元代无名氏的杂剧《梁山七虎闹铜台》第五折中,宋江有段道白曰:“安邦护国称保义,替天行道显忠良,一朝圣主招安去,永保华夷万载昌”。这解释再恰当不过,准确的很。宋江上梁山造反的目的,就是要“安邦护国”。怎么去“安邦护国”呢?就是“替天行道”。说通俗点就像阮小七唱的那样“酷吏赃官都杀尽,忠心报答赵官家”。“呼保义”这个绰号又体现了宋江性格的另一面:忠义。义是义气,江湖好汉共有的属性。宋江正是以江湖义气,集合了江湖上的仁人志士,一起汇集到梁山这个大熔炉来“替天行道”的。忠,有反对“奸佞”、“贪官污吏”和忠于宋氏王朝这几重意义,既矛盾又统一,这正体现了宋江这个特定人物的复杂心理。“孝义黑三郎”这个绰号,“黑”是指宋江的肤色。书中道:“他面黑身矮,人都唤他做黑宋江”。“三郎”是他的排行。书上说:“那押司姓宋,名江,表字公明,排行第三”。既是老三,就应该有两个哥哥。哥哥叫什么?干什么的?《水浒传》里没有一句交代,不明不白,明显是个漏洞。这一点,我在《煮酒说水浒》一书中有篇短文叫“宋江的哥哥和老婆”,读者一看便知,这里就不多说了。这“孝义”是宋江性格的又一特征。孝敬父兄,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不管是在哪个朝代,哪个阶层都值得提倡。在这方面,宋江可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到郓城县做押司后,宋江便办了与父亲、家人断绝关系的文书,就是怕日后有事牵连到父亲和家人。也正因此,杀阎婆惜后,公人去捉宋太公,见了文书,也不能捉人,确保了家人的人身安全,这不能不说是孝。(鲍国安版本的宋江,其实也很不错,只不过他的更深入人心而已)宋江杀阎婆惜后,为了逃避官府的追究,不得不亡命江湖。离家前,他向父亲和宋清表达了若朝廷宽恩大赦,便回家团聚的愿望。因此,他根本就没有去投奔梁山泊那些义重情深的兄弟们,而是舍近求远,选择投奔横海郡的柴大官人柴进及清风寨的花荣。闹了青州道,他深知自己罪恶深重,已无路可退了,出于无奈,才想暂避梁山。上梁山前,也信誓旦旦地、浩浩荡荡地率领了一班兄弟向梁山行进。途中,在一小酒店巧遇下书的石勇,从家书中得知父亲“病亡”的噩耗。宋江读罢,这就把胸脯捶将起来,骂自个是“不孝逆子,做下非为!老父身亡,不能尽人子之道,畜生何异!”就去壁上磕撞,大哭起来。这段描写很切合宋江此时的心态。大闹青州道,他结识了一批好汉,而且都愿意跟随他上梁山,为之大喜,接家书父丧,又为之大悲,这真是乐极生悲,这一乐一悲,形成强烈对比。这悲喜真实、细腻。这里有违背父教,“做下非为”成了“不孝逆子”的悔恨;这里有“老父身亡,不能尽孝道”的悲痛。接着,他不管众人劝阻,执意要回家奔丧,又不忘给燕顺等人写引荐信。书中又写了他写信时的情况:“问酒保借笔砚,讨了一幅纸,一头哭着,一面写书;再三叮咛在上面,写了,封皮不粘,交与燕顺收了;讨石勇的八搭麻鞋穿了……酒食都不肯沾唇,便出门要走”。这会儿悲痛依旧,这里又写出了他归心似箭,匆忙中连信都未粘,奔丧时就穿上孝鞋,就戒酒食。有义——不忘引荐众好汉上梁山;有孝——吊念亡父。可当孝、义有冲突时,宋江是把孝放在首位的。自己放弃了“义”,但又不忘好汉之义,这孝义黑三郎的性格不就鲜明的很了吗?回到家中,得知父亲并没有病故,把宋清责骂了一顿。当受到父亲的一番教训后,孝的思想在宋江的脑海里更占了主导地位。而宋太公的叮嘱,对宋江影响是极大的,宋江也的确“牢记于心”。大闹青州道时的那股子豪气、义气已是荡然无存了,满脑子是孝。当被劫时,刘唐要杀那押送公人,宋江说这是陷他于不忠不孝之地;当花荣、吴用要打开他身上的囚枷时,他说:“此使国家法度,如何敢擅动?”当晁盖劝其入伙时,宋江回答:“哥哥,你这话休提!这等不是抬举宋江,明明的是苦我。家中有老父在堂,宋江不曾孝敬得一日,如何敢违了他的教训,负累了他……因此,父亲明明训教宋江。小可不争随顺了,便是上逆天理,下违父教,做了不忠不孝的人,在世虽生何益?”宋太公说了一次“不忠不孝”,宋江在梁山上下两次重复此话,孝心可鉴。宋江之所以宁死不肯落草,一方面固然是牢记父训,不做“不忠不孝”的人,出于对父亲的尊重、爱护,怕拖累父亲,也是对老人尽一片孝心;另一方面,他又认为:“断配在他州外府,也须有程限,日后归来负农时,也得早晚服侍父亲终身”。这里除孝以外,又夹杂着“忠”。他忠诚于天子,忠诚于朝廷。他认为:朝廷会大赦,还有大展宏图的机会。如落草,既不忠,又不孝。宋江也正是以他的忠孝闻名于江湖,扩大自己在江湖上的影响的。综上所述,宋江之所以有这么多的绰号,是作者特意安排的。这三个绰号,体现了宋江多方面的性格特征。作者意在告诉读者:宋江是一个性格多元,而又复杂的人物,要正确认识宋江,必须多角度、多方面去了解考量,才能给予一个正确的评价。如抓住一点或两点去评,就会得出片面的看法。学术界之所以对宋江的评论多种多样,问题大概也出于此(本文作者“司马路的会客厅”特邀嘉宾:沈家仁 沈忱)赞赏0人赞赏过
延伸阅读: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及时雨、呼保义、黑三郎——宋江的绰号咋这么多?这里头有啥讲究相关文章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254050 工分:98397
左箭头-小图标
宋江,就是宋朝的江山,宋公明,宋的国姓是赵,即赵公明,这其实是对宋太祖的称呼,即赵玄朗或称财神赵公明呼保义,是当时对皇帝的称呼黑三郎,即宋太祖的三弟赵光美,意思就是大哥二哥已经当过皇帝了,这回轮到三弟了及时雨,说明古代对皇帝的迷信
占位标签-勿删!!
总页数1第1页&[共有2条记录]&分页:
&对及时雨、呼保义、黑三郎——宋江的绰号咋这么多?这里头有啥讲究回复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水浒传中及时雨是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