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录的子,怎么能犀角鱼子纹放大图

我如何整理手机通讯录
既然开了个头,就一直说下去。这回说说我如何整理通讯录,以及,我现在的通讯录什么样,也会讲到一点,我需要什么样的通讯录。(关于通讯录的具体功能分析,后面再另外撰文)
先介绍本人。我对整理通讯录这件事儿特别的狂热。也许是因为朋友众多,也许是因为喜好收集整理各种资料,也许是工作或专业需要(大学学新闻,本来准备做记者,后来做了互联网产品经理,都需要和很多人打交道),总之,对这件事情特别的狂热。
狂热到什么程度呢?
比如刚过去的春节七天加节后两天,除了吃饭和陪家人出去逛庙会,以及年后回来正常的上班时间,我一直在整理通讯录,包括:到各个社交网站上查找我的联系人们最新的信息,比如邮箱、手机、工作单位是否有变更或遗漏等等。每天通宵达旦直至凌晨两三点。
再比如,去年年中,自从发现picasa可以自动整理电脑中所有图片中的人物头像,而且还可以自动把google联系人的头像换成电脑中的照片并且同步到手机,我就陷入了无休止的头像整理工作。由于平时常常带着相机上课、工作、出去玩,又经常拍摄周围朋友的各种活动,包括会议、婚礼、旅游,电脑中picasa认出的头像有接近3W,这个工作一直持续到现在,中间重装系统一次,picasa的全部资料丢失,相当于前功尽弃,现在正在重做第二次……
以上两个例子所涉及的工作,其实都是非常繁琐的手工劳动,比如整理照片,要一个一个的看头像,
敲名字,看不清的还要放大来看,仔细回忆当时的情况才能确定;再比如整理通讯录,有些记录其实只存了一个手机号和一个姓名,我要费劲脑筋来想,这个人和我怎么认识的,什么时候认识的,然后,把这些东西都记下来。
这可能是一个非常无聊的工作,至少我女朋友是这么认为的。可我就是乐此不疲,甚至会废寝忘食——除了“狂热”,我也找不到别的形容词了。
说了这么半天,放两个图看看,这就是目前我对自己的通讯录的要求。
第一,对于具体的一个人,资料要很全。
*这个图里没有“备注”一项,有些不太熟悉的人,我后面还会加一个备注,免得我忘了和这个人是怎么认识的,以及他是干什么的。
第二,能同步到手机,对于手机上呈现的整体效果,要有头像。
*这只显示了电话号码和所在地,是这个通讯录软件的设置。我常常换通讯录工具的,现在用的“友录通讯录”,这个请忽略。我还是更喜欢列表里直接显示联系人的工作单位之类的信息。
现在开始讲正题:我是如何整理通讯录的。
我玩通讯录的历史从2003年高考结束开始。那阵儿觉得大家伙都要分开了,得想办法留住大家的信息,要不以后找都找不到。所以那个时候开始给班级整理通讯录,也整理所有我的朋友(我家乡城市小,朋友都是一两所学校里,同年级的人)。内容包括:姓名,家庭电话(那时候大家都没手机),考上的大学,专业。
从上大一开始,就在电脑里专门弄了个word文件,把手机上的号码抄下来(那时候我的手机比较弱,还不能同步到电脑上)。一来为了防止手机丢失,二来,我的通讯录里的人数太多,那时的手机卡经常存不下(好像是只能存100个号码),我必须得都记在别的地方,以免出问题。一旦有新的电话,我就存在手机里一份,电脑上一份。
第一年寒假回家的时候,我换了个手机,没别的办法导入通讯录,我就把这个word文件打印出来,一个一个手打进新手机。
这个word还有另一个作用,就是除夕那天,发短信用。发一个,拿笔勾一个;回头再对照,还想给谁发而没有发——相对于手机上的弱智通讯录,对着白纸黑字来查找姓名简直就是一目了然。
家乡的同学们此时大都有了自己的手机,也比以前多了一项重要的联系人资料:通讯地址。于是我又整理了一份excel表格,专门记录同班同学的通讯地址。
这样我电脑里就有了两份通讯录文件,一份是只记录姓名和手机号的word文件,一份是记录更详细信息的excel文件。word文件随时更新,而每年过年回家必做的事情就是更新excel文件中的详细信息。
如此过了五年。到了研究生二年级的时候,我电脑里除了这两份文件,还多了一大堆各式各样的通讯录,有的是学校里的各种社团所发,有的是校外的各种活动所发,东西一多就容易乱。
各种文件的更新时间不同,也不可能全都记着去更新。就导致我没法知道,谁是最新的,哪个号码应该更换。
于是那一年,大概花了两个礼拜的时间,把我电脑、手机里的所有通讯录资料,都整理进了一个庞大的excel文件。在这个文件中,我力图搜集关于联系人的一切信息,不仅是手机、邮箱、IM,更有家乡籍贯、学校年级专业等等我怕扭头就忘掉的信息,尤其是,我和这个人的“关系”如何?是通过什么事情在什么时候认识的?(这点很重要……不然以我的烂记性,常常会对本应该挺熟的人问一句,你谁呀……)
这个excel维护了两年多的时间,直到去年我换了android手机,再次痛下决心把通讯录全部交给gmail管理。
那次是花了三个多礼拜的时间,把我所有的通讯录信息,按照google联系人的上传格式整理了一遍,然后清空手机和google的通讯录,把一份电脑上整理好的文件上传。这就是我今天所使用的通讯录内容。
整理之后的格式如下图所示:
*项目太多,前面略去的信息项有手机、IM、邮箱、博客、备注等等。
前面也提到过,资料全,能同步到手机且有头像,这两件事儿是我选择通讯录的首要标准。资料和头像从哪里来,这是有心无心的事儿,这里不做讨论了。
就讲讲通讯录怎么才能满足上面这两个要求。
第一,资料全。
就算你有全套的资料,也不是所有的通讯录工具都能满足你这个需求。
因为,有些个性的东西有些通讯录并不支持添加,比如,google通讯录的新版里有一项叫“关系”,可以添加联系人的父母、配偶、子女等。其他的工具中,这个选项就很少见。这只是举个例子。一般通过备注这些个性要求都可以解决,除非使用者对这个个性要求有非常强烈的要求。
比如我,对联系人的籍贯、学校、年级、专业就有要求。因为大部分好友自校园结识,工作之后,所认识人也都七拐八弯能通过校园关系链接到一块儿。所以学校相关的信息就成了联系人的一个关键属性。
又因大家多是漂在北京,籍贯也是辨别、记住人的一大要点。
除此之外,我强烈需求的项目就是多数通讯录工具都能够提供的项目了,比如公司、工种、IM、电邮、电话等等。总的来说,包含如下项目:
第二、能与手机同步,并且有头像。
在这一点上,google通讯录+picasa几乎完美的解决了我的问题。安卓手机天生和gmail的通讯录同步,picasa又让我电脑中的图片自动识别出头像并分配给联系人。
那么除了google,还有哪些途径能满足同步加头像?
先看同步,这个“同步”操作相对简单,国内的手机通讯录软件,几乎没有不能与自己的服务器端同步的。在开通了google账号同步的情况下,这些通讯录也都间接的可以与gmail通讯录同步。
但是头像呢?这个就不同意搞了。
答案是:SNS&IM。
校内,facebook,开心,QQ以及QQ的朋友,甚至新浪微博,都能够提供这样的功能。
虽然,“头像”在校内可能是个风景照,在QQ上可能是个卡通头像,但至少满足了“头像”辨识的基本问题。
除了这些站点自身的通讯录之外,其他的软件也可以通过API调用到这些站点上存在的头像,这就意味着,其实大家都有机会做到这两点——只是,我还没见到……
按理来说,一个通讯录软件做到我所需要的水平,并不困难。但是在国内的这些通讯录软件中,我没有见到一个可以与google媲美的工具。具体的功能与使用体验评述,我们下篇文章再见。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桔子通讯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