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戮皇帝之风月皇朝泡太后的皇帝是谁

周公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贤相,他的美名穿越漫漫三千余年岁月,成为后世所有辅佐君王者永恒的楷模。司马迁在
《如意娘》是武则天最著名的一首诗,她为谁而写?是情诗还是艳诗?历来争议颇多。有人说是写给唐高宗李治的,清道光朝的两江总督陶澍就名气来说是个冷门人物,但能做到两江总督,那也是官场上最顶级的人物,普通人知不朱元璋长什么样子,这是历代史学家最喜欢讨论的问题,根据《明史》里描述他的长相时说:“朱元璋姿貌雄伟,寇准幸而遇到个明事理的宋太宗,否则,哪有什么“名相”可言。右文政策下的赵宋王朝,曾经诞生了一大批贤能早年屈原曾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主张彰明法度,举贤任能,《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风度翩翩,他“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常“头戴纶巾,手执羽扇”示人,民提到《三国演义》中的张飞,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那个性如烈火、勇猛鲁莽、嫉恶如仇的“三将军”形象曹操临终时,我记得他留给他妻子们的是一些针线女工,而不是奇珍异宝。这一点很重要,对于他来说,要钱要财蔺相如,战国时期赵国著名政治家、外交家。曾经依靠自己超凡的胆识和出色的外交才能,深入秦国虎穴,取得了核心提示:朱元璋是一位出身贫苦的草根皇帝,从小饱受贪官污吏的横征暴敛,敲诈勒索,长大后又亲眼目睹前朝
慈禧死后谥号为“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这顶超长桂冠,超过了所有的大清
北魏孝明帝皇后胡氏临朝听政丢性命在北魏孝明帝元翊时期,后宫战争依然激烈。在各种明争暗斗中,孝明帝元翊公元705年,张柬之等拥护李唐宗室的大臣发动神龙政变,迫使武则天退位。之后,唐中宗复辟,却令武则天的宠臣三国时期美女很多,可是聪明的女人并不多。为了自己的未来进行拼搏的,更是凤毛麟角,在那个时代,女人只能作为佞幸人物的代表,邓通在中国历史上有些声名,读过《史记》、《汉书》的人应该对他印象很深。邓通是蜀郡汉桓帝皇后窦妙掌权失权忧郁终窦妙是汉桓帝的第三任皇后。她虽然美貌无双,但并不为桓帝所宠幸。于是她把满古代中国的男子,在男女情事上一般都是很占便宜的,既可娶妻又可纳妾。既考虑到门第是否旺夫,家教才德是否庄姜成为文学描述对象,而她本人也是一个文艺女神,酷爱写诗。就拿《诗经》来说,虽然收集了上千年的诗歌,在后宫中,萧宝卷时常以奴仆自居,为潘玉儿端茶送水,捏脚捶背。他们出外游玩时,他让美人坐在可以躺下睡觉华阳夫人(约前296―前230年),芈姓,楚国贵族,秦孝文王王后。华阳夫人是安国君的嫔妃,深得安国君的宠爱。如果说汉武帝算“千古一帝”的话,那么卫子夫当之无愧为“千古一后”。她14岁入宫,26岁被封为皇后,这个位
中新网6月17日电继早前通过“防卫装备转移三原则”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极力推行的解禁集体自卫权计划近日骤
环球网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12月4日发表国情咨文,指责美国继续发展全球反导系统,称其不仅将对俄罗斯和欧洲俄罗斯卢布贬值、经济遭遇困局,西方制裁力度不减,中国态度更受到关注。中国外长王毅、商务部长高虎城分别中国的网络战士一直在忙碌,不仅攻击美国邮政总局,还侵入美国国家气象局。这令一些人感到意外。毕竟,提供今年是马年。如果说这个世界上因意外事件受打击最大的是哪个行业?无疑马来西亚航空业。先是MH370莫名其妙失导读:据美国海军学院新闻网站日报道,其盘点了2014年最受美国海军关注的大事件。第一大事件就导读:据国内多家知名军事论坛的图片显示,最新一架编号为2015的国产隐形战斗机歼-20已经开始了地面测试,有据俄新社12月9日报道,《环球研究》的分析家布莱克?伍德、马克和保罗?米切尔认为,乌克兰国内政变、美国和据美国《航空和空间技术周刊》网站12月1日报道,原题:《中国的雷达和导弹比战斗机更重要》。文章称,在珠海抓,也是一种中国武术器械,又称挝,在民间流传较广。抓头形似爪,缚以长绳或木柄。有长械、短械、软械三种中新网12月23日电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内阁府遗弃化学武器处理担当室23日宣布,本月26日将在中国湖北省武
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近日传出因中风卧病在床,美国和韩国情报当局正全力调查号称“握有金正日卧室钥匙”的
“九一八事变”时,真正能左右东北局势的国际因素是控制中东铁路的苏联。斯大林由于情报缺失而完全错判形势一说到雍正皇帝的后宫,就会让人想到《后宫?甄执贰!逗蠊ふ执肥且徊糠浅:每吹募芸招∷担怯说到蒙古建立的元朝,很多网友都觉得元朝奉行的是民族歧视政策,比如把人分成四等:蒙古人自然是第一等,色一说到唐朝,当今中国人就开始自豪,仿佛那是中国最辉煌的年代,那是中国最强盛的时候。实际上,这些只是人秦汉时,黄金为当时流通的主要货币,皇帝赏赐大臣动辄数千斤,据彭信威《中国货币史》一书统计:高祖刘邦赐马克思、爱因斯坦和弗洛依德,被认为是对当代世界产生决定性影响的三位思想巨人。三人又都是犹太人。对中国国民党的三个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开过之后,到南京开四届一中全时,胡汉民在广州,汪精卫在上海,均称病不出南朝四代,宋齐梁陈,朝代更迭很有特点,不是刀光剑影杀出血路夺了人家的江山,而都是通过貌似温情脉脉的“《刺客聂隐娘》这部电影中对原著进行了较大的改动,但仍然以中晚唐藩镇的斗争为故事主线,原本发生在两个敌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曹操南征孙权不成,班师前只留张辽、李典、乐进与七千多人防守合肥。其后第二年,孙
在与人类关系密切的鸟类中,乌鸦的名声很不好。这对乌鸦来说是天大的冤枉,其实,乌鸦是个吉祥鸟。水有源,
严光字子陵,又名严遵,是会稽余姚人。年轻时便很有名,与光武帝同在太学学习。到了光武帝即位,便改换了姓《琼黎风俗图》。黎族历史的百科全书。黎族,作为海南岛的先民,在这片神奇的海岛上世代生息繁衍几千年,但丁月华丁月华,中国古典名著《三侠五义》中的人物,丁氏双侠的妹妹,南侠展昭比武联姻的妻子。个人档案姓名唐宪宗李纯之女陈留公主简介 陈留公主驸马是谁陈留公主,唐朝公主,是中国唐朝第十一代皇帝唐宪宗李纯的十八丁谓与寇准后来,人们把“拂须”这一动作认为是拍马屁,而这个典故就与丁谓和寇准有关。宋朝读书人考取功名铜雀台赋作者:曹植从明后以嬉游兮,登层台以娱情。见太府之广开兮,观圣德之所营。建高门之嵯峨兮,浮双阕唐代建筑有了统一的规划,建筑归&礼部&管,有了等级制度的划分。唐朝时期的建筑,一律采用朱红与白色的组中华5000多年的历史。历经十几个朝代,然而夏朝作为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是最先开始将“公天下”自司马迁之后,汉高祖刘邦的人格品质,被人看好的不多,即使在刘邦事功得到极高推崇时,也只是说他拯民于水中国古代哪些地方曾叫“北京”?“北京”作为地名,曾经在全国很多地方出现过。最早使用“北京”两个字的是
民国时期,中国历史上拥有特殊意义的一段时期。那是个政治与思想极为动荡的年代,其间各色人物轮流登场,或
就在1907年,澳大利亚一女子安妮特在美国旅游,着露肩露大腿的泳衣出现在沙滩上,还被法庭控为“公共场合猥导读:张充和1913年生于上海,祖籍合肥。她是民国时代著名的“张家四姊妹”之一,系苏州教育家张武龄的四女毛主席和蒋介石互为对手几十年,孰不知他们其实曾同在一个阵营多年。那就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革命阵营。毛泽戴安澜(1904~戴安澜(年),又名戴炳阳,原名衍功,自号海鸥。汉族,安徽无为练溪乡旗杆戴村人。著宋氏三姐妹是上世纪最著名的姐妹,一个嫁给了财阀孔祥熙,一个嫁给了孙中山当了国母,一个嫁给了蒋介石。然原题:蒋介石南京自选墓地之谜(续篇)上篇聊了蒋介石在南京最初选卜的葬地方山,这篇文章接着此茬继续往下蒋介石的母亲王采玉,是一个勤劳善良坚忍的普通农村妇女。据说蒋介石一生能成就大事,与母亲的身世及言传身《沙家浜》中的“忠义救国军”被塑造成一支抗日不足、扰民有余的土匪汉奸部队。但当我们拨开历史的迷雾才发中国历史上的封建王朝,帝王后宫存在并延续了三千多年,封建的多妻制和世袭制导致后宫妃子们的生活十分痛苦在国民党内,将军们的身影层见迭出,有子女的也不可胜数,然而其中却有一位将军一生都没有子女,此位将军到
朝代、地区索引:
风云人物索引:西周皇帝列表图 一个享国时间有争议的皇朝
西周皇帝列表图 一个享国时间有争议的皇朝
    享国时长的争议:  周朝共传30代37王,共计约791年,另一说是868年,两者相差近一百年,问题在于周朝的建国之年一直无法确认。  西周朝  西周(前1027年?—前771年)是我国继夏商之后的第三个王朝,是中国远古社会的鼎盛时期。
分页:1/2页&&
相关阅读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每每提起《三国演义》,不少同学都可以引经据典地说上一段,而且其中很多人都特别
  导读:按正史,清朝皇帝的死都是正常病故,即使是突发性猝死,也记录的非常冠冕堂
  每每提起《三国演义》,不少同学都可以引经据典地说上一段,而且其中很多人都特别
  李重茂退位后是哪个人当皇帝  李重茂是为唐朝时期被韦后掌控在手的傀儡皇帝,
  揭秘崇祯皇帝为什么失败  崇祯皇帝虽然是一位年轻有为的皇帝,但是最终却还是成
  晋灵公好狗最后是什么下场  每个人都有爱好,晋灵公作为历史一大名人,也有一个
  中国人避皇帝或长辈的名讳,不知从何时起。不过直到今天,对长者、尊者直呼其名都
  中国人避皇帝或长辈的名讳,不知从何时起。不过直到今天,对长者、尊者直呼其名都
  周娥皇与赵匡胤之间有感情吗  周娥皇是南唐司徒周宗的大女儿,后来她入宫为妃得
  秦始皇长子扶苏和项羽的关系怎么样  秦朝末年是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许多耳熟能
  春秋时期秦穆公的故事  秦穆公的一生过得很波折,但是却很精彩,给我们留下了许
& 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四大美女,各有千秋,杨贵妃则是其中的代表,是中
  唐宗宋祖,中国历史上唐宋两朝最杰出的皇帝,宋太祖赵匡胤为打天下,立下了赫赫武
  清光绪34年10月21日,也就是公元日,清光绪皇帝死于北
  至于慈禧,是&老妖婆&,还是&不同寻常的太后&;是地地道道的卖国贼,还是多让
  盗墓者在盗墓的过程中常发生一些恐怖怪事,如打开古墓后发现死了几百年的人,身体
  明清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两个朝代,在这两个朝代间,明朝的皇后和清朝的格格成了人
  三国女性中,貂蝉最为抢眼,不仅仅是因为她的男人吕布战力无双,更是因为她的美貌
  唐玄宗早期,勤于政事,使大唐进入巅峰辉煌,堪称大唐盛世,晚年,唐玄宗认识杨玉
  《水浒传》里梁山聚起来108条好汉,他们被称为天罡三十六星和地煞七十二星,小
& & &盗墓者想尽办法潜入古墓。在终年不见天日的
  宋钦宗,也就是赵桓,宋朝的第九位皇帝。他生于1100年,即元符三年,是宋徽宗
  鸣梁海战是发生在朝鲜和日本之间战争,这一场战争发生在1597年,在这一场战争
  公元1626年的宁远大战,是明朝对抗后金连续八年失败以来的首次胜利,其在中国
  中国古代的水战,当以赤壁之战名气最大,一则拜托《三国演义》这部历史小说的成功
  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争之一,也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
  在古今战例上,一般大兵团作战,都喜欢&四面合围&或者&分进合击&的方式,然而
  1944年,美军五星上将艾森豪威尔指挥三百多万盟军官兵、二万多艘战船,经过一
  纵观中国历史,历朝历代都有可圈可点的大规模集团军的存在,但精锐就是精锐,以下
  安息国是古代一个跟古波斯很接近的国家,相当于现在的中东的国家。安息国是没有军
  巨鹿之战,是秦末大起义中,项羽率领数万楚军(后期各诸侯义军也参战),同秦名将
  李舜臣是鸣梁海战中朝鲜后期的将领,因为他的计谋,朝鲜由败转胜,而在战争转折点
  三木合战是发生在日本春秋战国时期天正七年到天正八年期间的一场战役,这场战役的
  皇帝大多都是荒淫的,不过最好色的皇帝非汉武帝莫属。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汉武
  交杯酒:这是我国婚礼程序中的一个传统仪式,在古代又称为&合卺&(卺的意思本来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之中,出现过不计其数的怪兽,这些都是人们真实的亲眼所见,
  古代青楼花样百出的女子酷刑
令人心惊肉跳俗话说,家有家法,行有行规,作为
  染发从古代就开始,只能说爱美之心不但是人皆有之,而且是很早就有了,这也间接的
  婚前检查,是指结婚前对男女双方进行常规体格检查和生殖器检查,以便发现疾病,保
  大家都看过《鹿鼎记》吗?是否还记得里面威武霸气的鳌拜?鳌拜作为满清第一大勇士
  三国刘备糜夫人是哪里人  糜夫人是富甲一方的徐州富商糜竺的亲妹妹,糜竺是东海
  1928年6月,国民革命军第十二军军长孙殿英准备盗挖慈禧东陵、乾隆的裕陵、康
  这是凯瑟琳卡尔《慈禧太后油画屏》其中之一,纵163.5cm,横97cm190
  美女貂蝉爱吕布吗  大多数读者认为貂蝉对吕布是没有感情的。貂蝉听从义父王允之
  在法国的文学史上,有这样一位伟大的女性。她个子瘦小,却才华横溢,她就是乔治&
  儒勒&昂利&庞加莱是法国著名的数学家。日生于南锡。他的家庭
  谈起仓央嘉措的故事,我们只对他是六世达赖喇嘛比较了解,其他都是比较模糊,现在
  塞尚是法国著名画家,是印象派的代表人物,作为现代艺术的领军人物,他被西方画家
  在历史书籍上虽然关于罗贯中的故事很少,但是在民间流传的罗贯中的故事却有好几个
  哥白尼对天文学做出的贡献我们众所周知,了解一下哥白尼的资料也是有必要的。  
  李时珍为了完成《本草纲目》,翻山越岭,不畏艰辛,访遍许多地方的人,不论是农民
  笛卡尔在大家心目中是一个颇有成就的人,他是一个很有魅力的人,那么这样的人在爱
  米勒是法国近代绘画史上最受人民爱戴的画家,他那淳朴的艺术,尤其受到了法国农民
  张元素不仅医术高超而且心地善良,至今在他的家乡还流传着不少张元素行医故事。 
  张元素,金朝的中医大家,字洁古,生死年月不详。从小就聪明绝顶,在八岁的时候就
  韩愈,字退之,世人称之为&韩昌黎&或者&昌黎先生&,是唐代时期著名的思想、文
  肖邦的钢琴曲热情奔放,感情细腻朴实,乔治桑的风情小说内容丰富细腻,情节迷人,
  王国维之死可以说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十分罕见的历史谜团,对于王国维的死因,历
  徐渭,字文长,是十六世纪中国杰出的书画家、文学家、戏曲家。徐渭在艺术领域上,
  徐渭出生于1521年,是浙江绍兴人,主要成就在诗书画方面。由于在仕途上不得志
  仓央嘉措是我国古代一个极具争议性的人物,他是康熙年代时藏族著名诗人中的一个。
  李白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在中国诗歌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是
  秦观生于公元1049年,卒于公元1100年,根据时间来看,秦观是北宋人。秦观
  王安石生活于北宋年间,是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及文学家。王安石于1021年出生
  袁了凡是明朝著名的思想家,他的见解和看法,在当时独树一帜,因此给当时的社会带
  袁了凡于1533年(即嘉靖十二年)出生于嘉善县的魏塘镇,于1606年夏天逝世
历史人物首字母索引:
人物朝代、地区索引:
热门明星索引:帖子主题:汉和明 为什么都发生了对功臣的杀戮?(转)
共&16092&个阅读者&
军号:5523549 工分:53724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汉和明 为什么都发生了对功臣的杀戮?(转)
文章提交者:托尔斯泰伯爵
加贴在&&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73-0-1.html
在上,有一个基本规律。王朝开创者得到权力越容易,统治就越开明,得到权力越艰难,统治就越保守严密。比如,晋、隋、唐、宋这四个王朝的建立,都是相对容易的,开创者都是来自世家望族,见识较广,或者通过夺权,或者通过短短几年的用兵,就很快统一了国家。因此统治家族普遍充满自信,较为尊重知识分子,对工商业的发展相对支持。秦、汉、明这三个王朝的建立,开创者曾经地位低下,历经艰辛和战火的洗礼,才最终统一国家。因此,开国者的不安全感较强,为了家族的长治久安,在早期都发生过对功臣的杀戮,国家制度上,化程度明显,对民众的控制也是较为严密的。但在统治后期,随着新一代皇帝的王位继承,不安全感明显下降,社会一步步走向开放。(秦亡的快,那是过犹不及。)元、清这两个王朝,开创者都是处于文明边缘的蛮族,由于对汉人的强烈不信任感,和人数巨大差距上造成的强烈不安全感,使得其统治期间,制定了十分严苛的种族歧视政策和思想、政治、经济的严密控制手段。这些政策是长期存在的,并不会因为统治者的王位变更而发生改变。
延伸阅读: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汉和明 为什么都发生了对功臣的杀戮?(转)相关文章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289472 工分:57
左箭头-小图标
7楼&其实我以前也觉得杀这些人不地道,为这些功臣惋惜,但是我又一想,不管皇帝处于什么目的杀,至少每次罪名一般都不会太假,事情一般这些功臣真办了,特别是开国的武将跋扈,欺压贪污应该也不少吧,我就像如果一个平民被杀了,杀他的是个功臣,皇帝又想杀他立威,那么到底杀还是不杀。。。一般这情况就是杀 大家骂他狡兔死走狗烹,不杀。。那只能说平民们倒霉而已,主要看你处于什么位置阶级了,朱元璋杀贪官污吏,作为文人自然想着滥杀无辜,但是作为百姓肯定也是支持的多,看你什么立场了8楼&这我倒是同意!死一批高官,换上一批人来,与百姓没多大关系.其次,死的越多,下面上的越快,对于底层来说,上面越动荡,上升的机会就越多.凡是大杀功臣的,比如所说的汉明唐等,享国都很长.因为水能载舟也能覆舟,杀功臣对江山影响不大,也许反而越好,但杀百姓则不一样了.朱元璋残暴?他大肆屠杀百姓了吗?没有.他杀的只是贪官污吏,杀的越多,百姓越高兴.为什么在历史上会有残暴的传说呢?因为他的所作所为,老百姓赞成,但那些文人不赞成.天下是枪杆子打的,历史是笔杆子写的.再比如雍正,对文人不好,所以留下了千古骂名.但他对百姓的政策,却是清帝中最好的.他的摊丁入亩,火耗归公,管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那件不是正确的?可是那些文人辛苦读书想高人一等,结果破灭了,于是就开始用笔杆子写他的坏!这就是历史!26楼&相比汉 明 ,唐杀的功臣算少的了,除了侯君集少数几个外,李世民的谋臣将军基本都得到了善终,李渊好像也没杀几个,印象中有个刘文静。不想老朱,功臣基本杀光,老刘也杀了不少。48楼&李世民的小舅子,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排名第一的长孙无忌是不是死于非命?52楼& 侯君集少数几个。。。。。。。我说错了么唐的功臣被杀的是少数几个 而明的功臣幸存下来的是少数几个 没有错吧 回复48楼,长孙无忌是被武则天害死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139078 工分:954
左箭头-小图标
功是功 过是过 有此明主国家何愁不强啊!!!!!!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470535 工分:1425
左箭头-小图标
杀掉这些功臣,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汉明两朝的君王都是草根出身,本身就对这些士族门阀有很大的仇视心理。看看朱元璋“参加革命”之前的悲惨的经历,估计老朱把他痛苦的根源都归给士族了。再加上这帮功臣们自己不是很检点,时不时的霸占民田,纵马伤人,这些可能都会引起皇帝一些不好的回忆。另外,就是为了集权。开国功臣里大多数都是手握大权重兵的,手下都是有一帮自己的班底,这些人对于皇帝的决策都是有很大影响和束缚,所以他们就悲剧了。看看汤和和李善长两个人结局就知道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199078 头衔:左军师中郎将 工分:120345
/ 排名:9146
左箭头-小图标
6楼&我始终对汉杀功臣有不同的看法!刘邦杀的都是独当一面的所谓功臣,这些人或多或少都冒出点"独霸一方"的苗头.其实汉杀的功臣很少,如灌婴曹参周勃陈平萧何张良等等等等,这些功臣一个个都好好的.就连雍齿这样得罪过刘邦的人.还被封了侯.像韩信\英布\彭越这类人,名义上虽是刘邦部下(刘邦是汉王,英布是九江王,韩信是齐王,王统治王,本就不符合常理),但各有山头,从广义上来讲,刘邦平定项羽,并不代表平定了天下,战争并没有结束,只是明刀明枪没了,其实还在平天下之中,只有当这些潜在的山头全都平定后,这时才是告一段落,这时候论功行赏,再杀手下的话,那就是杀功臣了.54楼&对功臣,其实是能给待遇,给荣誉,但不能给权力。所以,宋朝处理的最好只给钱,给地,但不让他们管事其实不是功臣惹事,绝对的权力绝对导致腐败。55楼&人心不足蛇吞象!有权力才能惹事没权力,最多骄奢淫逸,但绝对不会犯罪。人心不足蛇吞象的前提是他有这能力所以,宋朝,节度使只是荣誉,不管事,怎么也不可能像胡惟庸,蓝玉那样犯事吧???人的野心在权力延伸不到的地方无效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80983 工分:24009
左箭头-小图标
6楼&我始终对汉杀功臣有不同的看法!刘邦杀的都是独当一面的所谓功臣,这些人或多或少都冒出点"独霸一方"的苗头.其实汉杀的功臣很少,如灌婴曹参周勃陈平萧何张良等等等等,这些功臣一个个都好好的.就连雍齿这样得罪过刘邦的人.还被封了侯.像韩信\英布\彭越这类人,名义上虽是刘邦部下(刘邦是汉王,英布是九江王,韩信是齐王,王统治王,本就不符合常理),但各有山头,从广义上来讲,刘邦平定项羽,并不代表平定了天下,战争并没有结束,只是明刀明枪没了,其实还在平天下之中,只有当这些潜在的山头全都平定后,这时才是告一段落,这时候论功行赏,再杀手下的话,那就是杀功臣了.54楼&对功臣,其实是能给待遇,给荣誉,但不能给权力。所以,宋朝处理的最好只给钱,给地,但不让他们管事其实不是功臣惹事,绝对的权力绝对导致腐败。人心不足蛇吞象!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199078 头衔:左军师中郎将 工分:120345
/ 排名:9146
左箭头-小图标
6楼&我始终对汉杀功臣有不同的看法!刘邦杀的都是独当一面的所谓功臣,这些人或多或少都冒出点"独霸一方"的苗头.其实汉杀的功臣很少,如灌婴曹参周勃陈平萧何张良等等等等,这些功臣一个个都好好的.就连雍齿这样得罪过刘邦的人.还被封了侯.像韩信\英布\彭越这类人,名义上虽是刘邦部下(刘邦是汉王,英布是九江王,韩信是齐王,王统治王,本就不符合常理),但各有山头,从广义上来讲,刘邦平定项羽,并不代表平定了天下,战争并没有结束,只是明刀明枪没了,其实还在平天下之中,只有当这些潜在的山头全都平定后,这时才是告一段落,这时候论功行赏,再杀手下的话,那就是杀功臣了.对功臣,其实是能给待遇,给荣誉,但不能给权力。所以,宋朝处理的最好只给钱,给地,但不让他们管事其实不是功臣惹事,绝对的权力绝对导致腐败。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003672 工分:2711
左箭头-小图标
31楼&汉朝和明朝都是实行的都是分封制。就是把皇帝的儿子分封为王,统管一地的军政事宜。如果不杀掉开国的功臣,很难保证开国皇帝挂了以后儿子不被人欺负,甚至篡位。秦朝就有点令人玩味了,商鞅变法以后,秦国的等级制度是军功授爵,也就是升迁完全靠战功。其实就是一个军国主义的国家,只有不断的对外扩张才能转移内部的各种矛盾。秦国统一六国以前,这种制度是优秀的,划时代的。能为秦国的迅速崛起提供决定性的推动力。但是统一以后,秦国的政策没有改变,针对六国故民也没有做什么安抚政策,导致烽烟四起。最终国灭身死。其他几个不杀,或者少杀功臣的朝代都是建立在高度中央集权的基础上。尤其是军队方面,中央直属的军队针对地方性质的军队具有绝对优势,所以杀功臣意义不大。49楼&好像隋文帝和唐高祖没大肆分封儿子为王似的。隋朝和唐朝实行的都是府兵制,就和明朝的军户差不多的意思。当然,杀功臣不是唯一的办法,主要是限制军权,维护皇权的统一。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002553 工分:2819
左箭头-小图标
7楼&其实我以前也觉得杀这些人不地道,为这些功臣惋惜,但是我又一想,不管皇帝处于什么目的杀,至少每次罪名一般都不会太假,事情一般这些功臣真办了,特别是开国的武将跋扈,欺压贪污应该也不少吧,我就像如果一个平民被杀了,杀他的是个功臣,皇帝又想杀他立威,那么到底杀还是不杀。。。一般这情况就是杀 大家骂他狡兔死走狗烹,不杀。。那只能说平民们倒霉而已,主要看你处于什么位置阶级了,朱元璋杀贪官污吏,作为文人自然想着滥杀无辜,但是作为百姓肯定也是支持的多,看你什么立场了8楼&这我倒是同意!死一批高官,换上一批人来,与百姓没多大关系.其次,死的越多,下面上的越快,对于底层来说,上面越动荡,上升的机会就越多.凡是大杀功臣的,比如所说的汉明唐等,享国都很长.因为水能载舟也能覆舟,杀功臣对江山影响不大,也许反而越好,但杀百姓则不一样了.朱元璋残暴?他大肆屠杀百姓了吗?没有.他杀的只是贪官污吏,杀的越多,百姓越高兴.为什么在历史上会有残暴的传说呢?因为他的所作所为,老百姓赞成,但那些文人不赞成.天下是枪杆子打的,历史是笔杆子写的.再比如雍正,对文人不好,所以留下了千古骂名.但他对百姓的政策,却是清帝中最好的.他的摊丁入亩,火耗归公,管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那件不是正确的?可是那些文人辛苦读书想高人一等,结果破灭了,于是就开始用笔杆子写他的坏!这就是历史!26楼&相比汉 明 ,唐杀的功臣算少的了,除了侯君集少数几个外,李世民的谋臣将军基本都得到了善终,李渊好像也没杀几个,印象中有个刘文静。不想老朱,功臣基本杀光,老刘也杀了不少。48楼&李世民的小舅子,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排名第一的长孙无忌是不是死于非命?侯君集少数几个。。。。。。。我说错了么唐的功臣被杀的是少数几个 而明的功臣幸存下来的是少数几个 没有错吧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838628 工分:32015
左箭头-小图标
7楼&其实我以前也觉得杀这些人不地道,为这些功臣惋惜,但是我又一想,不管皇帝处于什么目的杀,至少每次罪名一般都不会太假,事情一般这些功臣真办了,特别是开国的武将跋扈,欺压贪污应该也不少吧,我就像如果一个平民被杀了,杀他的是个功臣,皇帝又想杀他立威,那么到底杀还是不杀。。。一般这情况就是杀 大家骂他狡兔死走狗烹,不杀。。那只能说平民们倒霉而已,主要看你处于什么位置阶级了,朱元璋杀贪官污吏,作为文人自然想着滥杀无辜,但是作为百姓肯定也是支持的多,看你什么立场了8楼&这我倒是同意!死一批高官,换上一批人来,与百姓没多大关系.其次,死的越多,下面上的越快,对于底层来说,上面越动荡,上升的机会就越多.凡是大杀功臣的,比如所说的汉明唐等,享国都很长.因为水能载舟也能覆舟,杀功臣对江山影响不大,也许反而越好,但杀百姓则不一样了.朱元璋残暴?他大肆屠杀百姓了吗?没有.他杀的只是贪官污吏,杀的越多,百姓越高兴.为什么在历史上会有残暴的传说呢?因为他的所作所为,老百姓赞成,但那些文人不赞成.天下是枪杆子打的,历史是笔杆子写的.再比如雍正,对文人不好,所以留下了千古骂名.但他对百姓的政策,却是清帝中最好的.他的摊丁入亩,火耗归公,管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那件不是正确的?可是那些文人辛苦读书想高人一等,结果破灭了,于是就开始用笔杆子写他的坏!这就是历史!26楼&相比汉 明 ,唐杀的功臣算少的了,除了侯君集少数几个外,李世民的谋臣将军基本都得到了善终,李渊好像也没杀几个,印象中有个刘文静。不想老朱,功臣基本杀光,老刘也杀了不少。48楼&李世民的小舅子,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排名第一的长孙无忌是不是死于非命?50楼&谁让他擅权,在太宗差不多死时就开始排除异己,当高宗是傻子吗,他不擅权,高宗会对他动手?什么叫擅权?要不是长孙无忌当初强势,轮得到李治当皇帝吗?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284084 工分:7983
左箭头-小图标
7楼&其实我以前也觉得杀这些人不地道,为这些功臣惋惜,但是我又一想,不管皇帝处于什么目的杀,至少每次罪名一般都不会太假,事情一般这些功臣真办了,特别是开国的武将跋扈,欺压贪污应该也不少吧,我就像如果一个平民被杀了,杀他的是个功臣,皇帝又想杀他立威,那么到底杀还是不杀。。。一般这情况就是杀 大家骂他狡兔死走狗烹,不杀。。那只能说平民们倒霉而已,主要看你处于什么位置阶级了,朱元璋杀贪官污吏,作为文人自然想着滥杀无辜,但是作为百姓肯定也是支持的多,看你什么立场了8楼&这我倒是同意!死一批高官,换上一批人来,与百姓没多大关系.其次,死的越多,下面上的越快,对于底层来说,上面越动荡,上升的机会就越多.凡是大杀功臣的,比如所说的汉明唐等,享国都很长.因为水能载舟也能覆舟,杀功臣对江山影响不大,也许反而越好,但杀百姓则不一样了.朱元璋残暴?他大肆屠杀百姓了吗?没有.他杀的只是贪官污吏,杀的越多,百姓越高兴.为什么在历史上会有残暴的传说呢?因为他的所作所为,老百姓赞成,但那些文人不赞成.天下是枪杆子打的,历史是笔杆子写的.再比如雍正,对文人不好,所以留下了千古骂名.但他对百姓的政策,却是清帝中最好的.他的摊丁入亩,火耗归公,管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那件不是正确的?可是那些文人辛苦读书想高人一等,结果破灭了,于是就开始用笔杆子写他的坏!这就是历史!26楼&相比汉 明 ,唐杀的功臣算少的了,除了侯君集少数几个外,李世民的谋臣将军基本都得到了善终,李渊好像也没杀几个,印象中有个刘文静。不想老朱,功臣基本杀光,老刘也杀了不少。48楼&李世民的小舅子,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排名第一的长孙无忌是不是死于非命?谁让他擅权,在太宗差不多死时就开始排除异己,当高宗是傻子吗,他不擅权,高宗会对他动手?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838628 工分:32015
左箭头-小图标
31楼&汉朝和明朝都是实行的都是分封制。就是把皇帝的儿子分封为王,统管一地的军政事宜。如果不杀掉开国的功臣,很难保证开国皇帝挂了以后儿子不被人欺负,甚至篡位。秦朝就有点令人玩味了,商鞅变法以后,秦国的等级制度是军功授爵,也就是升迁完全靠战功。其实就是一个军国主义的国家,只有不断的对外扩张才能转移内部的各种矛盾。秦国统一六国以前,这种制度是优秀的,划时代的。能为秦国的迅速崛起提供决定性的推动力。但是统一以后,秦国的政策没有改变,针对六国故民也没有做什么安抚政策,导致烽烟四起。最终国灭身死。其他几个不杀,或者少杀功臣的朝代都是建立在高度中央集权的基础上。尤其是军队方面,中央直属的军队针对地方性质的军队具有绝对优势,所以杀功臣意义不大。好像隋文帝和唐高祖没大肆分封儿子为王似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838628 工分:32015
左箭头-小图标
7楼&其实我以前也觉得杀这些人不地道,为这些功臣惋惜,但是我又一想,不管皇帝处于什么目的杀,至少每次罪名一般都不会太假,事情一般这些功臣真办了,特别是开国的武将跋扈,欺压贪污应该也不少吧,我就像如果一个平民被杀了,杀他的是个功臣,皇帝又想杀他立威,那么到底杀还是不杀。。。一般这情况就是杀 大家骂他狡兔死走狗烹,不杀。。那只能说平民们倒霉而已,主要看你处于什么位置阶级了,朱元璋杀贪官污吏,作为文人自然想着滥杀无辜,但是作为百姓肯定也是支持的多,看你什么立场了8楼&这我倒是同意!死一批高官,换上一批人来,与百姓没多大关系.其次,死的越多,下面上的越快,对于底层来说,上面越动荡,上升的机会就越多.凡是大杀功臣的,比如所说的汉明唐等,享国都很长.因为水能载舟也能覆舟,杀功臣对江山影响不大,也许反而越好,但杀百姓则不一样了.朱元璋残暴?他大肆屠杀百姓了吗?没有.他杀的只是贪官污吏,杀的越多,百姓越高兴.为什么在历史上会有残暴的传说呢?因为他的所作所为,老百姓赞成,但那些文人不赞成.天下是枪杆子打的,历史是笔杆子写的.再比如雍正,对文人不好,所以留下了千古骂名.但他对百姓的政策,却是清帝中最好的.他的摊丁入亩,火耗归公,管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那件不是正确的?可是那些文人辛苦读书想高人一等,结果破灭了,于是就开始用笔杆子写他的坏!这就是历史!26楼&相比汉 明 ,唐杀的功臣算少的了,除了侯君集少数几个外,李世民的谋臣将军基本都得到了善终,李渊好像也没杀几个,印象中有个刘文静。不想老朱,功臣基本杀光,老刘也杀了不少。李世民的小舅子,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排名第一的长孙无忌是不是死于非命?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284084 工分:7983
左箭头-小图标
43楼& 楼主分析的很好,但只能说楼主你想的太多了,其实问题很简单 汉明的开国皇帝的下一任皇帝都有个共性,性子太软了,又不能换,杀功臣比换太子要简单些当然,刘邦杀功臣和朱元璋杀还有有些区别,汉太子刘惠帝的妈吕后这边有靠山,而朱允炆就隔代了,没什么得力的靠山,所以朱元璋杀功臣杀的较狠.刘邦就手软多了,大部分还是吕后杀的.屁,实际原因就是汉明开国皇帝比他们的臣子年纪大,开国皇帝死了,开国的大将基本都还在,而唐宋的皇帝和大臣的年龄差距不大,开国皇帝死时,基本上开国大将也剩不下几个人了,傻的才会杀无威胁的人,而且会背骂名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8774 工分:45471
左箭头-小图标
楼主的观点里把秦包括进去是有问题的,楼上已经有兄弟说过,秦国550年的诸侯国历史,而且是伯国,这出身很低吗?而且秦朝初年,并没有大规模对功臣的杀戮啊。另外,楼主说汉朝,这个太笼统了。汉朝分西汉和东汉,楼主这里说的是西汉,而东汉的开国皇帝汉光武帝并没有任何对功臣的杀戮行为,反而有比凌烟阁24功臣早了近600年的云台二十八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25385 工分:5440
左箭头-小图标
你怎么不说那些贵族老爷建立的朝代往往上品无寒门 下品无士族呢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862953 工分:5994
左箭头-小图标
39楼& 大秦300年的诸侯还算地位低下?比晋、隋、唐、宋的开创者地位高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335904 工分:96
左箭头-小图标
楼主分析的很好,但只能说楼主你想的太多了,其实问题很简单 汉明的开国皇帝的下一任皇帝都有个共性,性子太软了,又不能换,杀功臣比换太子要简单些当然,刘邦杀功臣和朱元璋杀还有有些区别,汉太子刘惠帝的妈吕后这边有靠山,而朱允炆就隔代了,没什么得力的靠山,所以朱元璋杀功臣杀的较狠.刘邦就手软多了,大部分还是吕后杀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881824 工分:8050
左箭头-小图标
大秦帝国魏惠王的扮演者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81 头衔:铁血老兵 工分:36452
左箭头-小图标
为了把权力顺利的下传给二世三世。。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639974 工分:633
左箭头-小图标
20楼&这个观点很牵强,因为我认为,自秦以后,凡是能建立稳定王朝的开国皇帝,都干过夺兵权,杀功臣的事,比如汉唐宋明清。凡是开国后就忙着分封功臣,大搞基础建设的,忙着开僵拓土的,都是短命王朝。比如秦晋隋元太平天国大顺民国。楼主居然说唐宋开国皇帝宽松,难道没听说过玄武门之变,和杯酒释兵权的故事吗?本文内容于
22:34:37 被二大宝编辑29楼&玄武门是为了争夺皇位,和杀功臣没有关系。释兵权是夺了兵权,但是也没见杀谁啊37楼&这只是片面的理解,你难道以为唐朝历史就跟隋唐演义写的一样吗?玄武门之变,显然是为了诛杀两个兄弟,而这二人并不是小说中描写的无能之辈,恰恰是为李唐得天下立下大功的人,李世民虽功最大,却不是嫡长子。当然我认为李世民这样做是对的,如果不清除了这两个兄弟,那跟随他三人的部下还有一大堆,大家都希望得了天下后能加官进爵,可是土地是有限的,不可能无限的封赏下去,那无论他们三人谁当了皇帝,那最后的结局就是互相内斗罢了。唐朝的历史,前半页基本上就是伴随着阴谋 政变 兵变 特务斗争等展开的,多少亲王重臣皇亲外戚州牧刺使被扣上了谋反的罪名,还偏偏就是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后,和李隆基铲除太平公主一党后,这两个时期出现了短暂的太平盛世。自李隆基安史之乱后,唐就全面衰落了,后来唐代宗继位,上来干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把拥立他的功臣全杀了,重新启用之前被罢免的郭之仪等人,才平定了安史之乱,击退吐蕃,恢复了短暂的和平,然后又是因为分封功臣,再次让唐政权陷入了割据的状态。由此可见,新皇登基后,如何对待有功之臣,有多么重要,依我看,最好的结局就是,弄死他们,然后给追加个感天动地的封号。这就叫打天下容易坐天下难呀。 所处的历史环境不一样,杀功臣不能简单的说对和错。因时而已罢了.其实围绕着这个问题我觉得那些皇帝也很犯难,理论上讲,若果不杀怕谋反,如果杀了怕外敌入侵,无人能领兵打仗,中国的几千年的历史一直都是面对的北方蛮族的。从西周被犬戎所灭一直到满清入关,哪朝哪代都有来自北方的威胁,所以杀或者是不杀要要看具体情况而定,这就看皇帝的个人能力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894537 工分:16
左箭头-小图标
大秦300年的诸侯还算地位低下?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894537 工分:16
左箭头-小图标
你在逗我吗,大秦300的诸侯还地位低下?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675659 工分:31708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20楼&这个观点很牵强,因为我认为,自秦以后,凡是能建立稳定王朝的开国皇帝,都干过夺兵权,杀功臣的事,比如汉唐宋明清。凡是开国后就忙着分封功臣,大搞基础建设的,忙着开僵拓土的,都是短命王朝。比如秦晋隋元太平天国大顺民国。楼主居然说唐宋开国皇帝宽松,难道没听说过玄武门之变,和杯酒释兵权的故事吗?本文内容于
22:34:37 被二大宝编辑29楼&玄武门是为了争夺皇位,和杀功臣没有关系。释兵权是夺了兵权,但是也没见杀谁啊这只是片面的理解,你难道以为唐朝历史就跟隋唐演义写的一样吗?玄武门之变,显然是为了诛杀两个兄弟,而这二人并不是小说中描写的无能之辈,恰恰是为李唐得天下立下大功的人,李世民虽功最大,却不是嫡长子。当然我认为李世民这样做是对的,如果不清除了这两个兄弟,那跟随他三人的部下还有一大堆,大家都希望得了天下后能加官进爵,可是土地是有限的,不可能无限的封赏下去,那无论他们三人谁当了皇帝,那最后的结局就是互相内斗罢了。唐朝的历史,前半页基本上就是伴随着阴谋 政变 兵变 特务斗争等展开的,多少亲王重臣皇亲外戚州牧刺使被扣上了谋反的罪名,还偏偏就是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后,和李隆基铲除太平公主一党后,这两个时期出现了短暂的太平盛世。自李隆基安史之乱后,唐就全面衰落了,后来唐代宗继位,上来干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把拥立他的功臣全杀了,重新启用之前被罢免的郭之仪等人,才平定了安史之乱,击退吐蕃,恢复了短暂的和平,然后又是因为分封功臣,再次让唐政权陷入了割据的状态。由此可见,新皇登基后,如何对待有功之臣,有多么重要,依我看,最好的结局就是,弄死他们,然后给追加个感天动地的封号。这就叫打天下容易坐天下难呀。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08591 工分:14608
左箭头-小图标
20楼&这个观点很牵强,因为我认为,自秦以后,凡是能建立稳定王朝的开国皇帝,都干过夺兵权,杀功臣的事,比如汉唐宋明清。凡是开国后就忙着分封功臣,大搞基础建设的,忙着开僵拓土的,都是短命王朝。比如秦晋隋元太平天国大顺民国。楼主居然说唐宋开国皇帝宽松,难道没听说过玄武门之变,和杯酒释兵权的故事吗?本文内容于
22:34:37 被二大宝编辑24楼&自秦始皇死后,这个世道就真心变了!唉!也许这就是中华民族屈辱史的开端!皇帝杀功臣,功臣杀皇帝,功臣杀功臣!精英们都死了,外族人不嚣张才怪呢!得了权之后,那些精英就变成了糟粕,所以必须除掉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08591 工分:14608
左箭头-小图标
22楼&李世民登基后品评功臣,以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尉迟四人为最上。除尉迟外,其余三人都是幕僚,并无沙场上出生入死之功,尉迟作为一个单纯的武将,自然对此愤愤不平,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只要尉迟发现那三人有任何小过失,立刻就会拿来当面指责,结果当然是把这当朝最有权势的三位全部大大得罪。而此时已是文臣的时代,那三位正是文臣的领袖,尉迟居然以一敌三,实在是自寻烦恼。最嚣张的一幕发生在贞观八年,某日李世民宴请老部下,尉迟也在被邀之列。古人很讲究礼仪,宴席的座次是按身份高低排列的,尉迟发现某个自己讨厌的人(其人为谁记载不详)居然席位在自己之上,就当场发作,质问对方说,你有什么功劳,竟敢位在我上!很有些廉颇耻居蔺相如之下的意思。不过尉迟比廉颇还要卤莽多了,当时在场的都是文武大员,自然有人过来劝解,尉迟居然当场行凶,一拳打在来劝架的任城王李道宗脸上,几乎打瞎他一只眼睛。这李道宗是李世民的堂弟,尉迟敢当着李世民的面打他,简直就是匪夷所思。李世民自然十分不高兴,当场罢宴,拂袖而去。事后李世民当面教导尉迟,说你们的功劳我一直记着,也希望君臣和睦,我以前一直嘲笑刘邦不能容功臣,可看了你的作为,才发现刘邦当年杀韩信也是不得已。这次可以开恩原谅你,你好好自勉,不要日后后悔。看来李世民还是非常念旧,尉迟闯下如此大祸都可以原谅,而他那番话更是用心良苦,当皇帝的最不喜欢被人讥讽兔死狗烹,李世民竟然毫不避讳,直接拿刘邦韩信的典故教育尉迟,如果李世民有刘邦十分之一的狠毒,尉迟只怕当场就被正法了。被李世民如此教导,就算尉迟再没有政治头脑,也该明白自己的处境了。从此以后,尉迟逐渐收敛,后来在贞观十七年申请退休,得批准后在家养老。此后尉迟每日里闭门不出,尽情享乐,除参加过李世民对高丽的征伐之外,再未有机会上过战场。唐高宗显庆三年,尉迟于家寿终正寝,时年七十四岁。 李世民的故事大都不太可信,他可是历史上第一个强迫史官更改与自己有关记录的皇帝……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065172 工分:19568
左箭头-小图标
这观点有技术含量31楼&汉朝和明朝都是实行的都是分封制。就是把皇帝的儿子分封为王,统管一地的军政事宜。如果不杀掉开国的功臣,很难保证开国皇帝挂了以后儿子不被人欺负,甚至篡位。秦朝就有点令人玩味了,商鞅变法以后,秦国的等级制度是军功授爵,也就是升迁完全靠战功。其实就是一个军国主义的国家,只有不断的对外扩张才能转移内部的各种矛盾。秦国统一六国以前,这种制度是优秀的,划时代的。能为秦国的迅速崛起提供决定性的推动力。但是统一以后,秦国的政策没有改变,针对六国故民也没有做什么安抚政策,导致烽烟四起。最终国灭身死。其他几个不杀,或者少杀功臣的朝代都是建立在高度中央集权的基础上。尤其是军队方面,中央直属的军队针对地方性质的军队具有绝对优势,所以杀功臣意义不大。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156714 工分:9131
左箭头-小图标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891132
左箭头-小图标
就该杀!当手下的不为皇帝着想,留着你浪费粮食么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003672 工分:2711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汉朝和明朝都是实行的都是分封制。就是把皇帝的儿子分封为王,统管一地的军政事宜。如果不杀掉开国的功臣,很难保证开国皇帝挂了以后儿子不被人欺负,甚至篡位。秦朝就有点令人玩味了,商鞅变法以后,秦国的等级制度是军功授爵,也就是升迁完全靠战功。其实就是一个军国主义的国家,只有不断的对外扩张才能转移内部的各种矛盾。秦国统一六国以前,这种制度是优秀的,划时代的。能为秦国的迅速崛起提供决定性的推动力。但是统一以后,秦国的政策没有改变,针对六国故民也没有做什么安抚政策,导致烽烟四起。最终国灭身死。其他几个不杀,或者少杀功臣的朝代都是建立在高度中央集权的基础上。尤其是军队方面,中央直属的军队针对地方性质的军队具有绝对优势,所以杀功臣意义不大。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616305 工分:1331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历史上的规律是: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世界上最可怕事:穷人乍富、小人得志、农民进城。汉朝和明朝有着惊人相似的地方。刘邦、朱元璋都是从社会最底层起家,通过征战夺得天下。越贫贱卑微的人得到权力后,就会越不择手段的维护权利,他们没有受到过良好的教育,缺乏高超的政治手腕,没有宋太祖“杯酒释兵权”的政治智慧,只能依靠“巫罪”来屠杀功臣。他们没明白为什么秦始皇“废分封、行郡县”的原因,视天下为“家天下”,大肆分封诸王,造成历史上的“七国之乱”和“靖难之役”。但是,也要看到刘邦、朱元璋也并非是“桀纣之君”,他们杀功臣、杀贪官,却从没有残害百姓,他们建国后都实行了恢复生产和经济的措施,使动荡的社会安定了下来,经济得以发展,百姓不再流离失所。因此说分析刘邦、朱元璋要客观、公正,不能全盘否定,要一分为二。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639974 工分:633
左箭头-小图标
20楼&这个观点很牵强,因为我认为,自秦以后,凡是能建立稳定王朝的开国皇帝,都干过夺兵权,杀功臣的事,比如汉唐宋明清。凡是开国后就忙着分封功臣,大搞基础建设的,忙着开僵拓土的,都是短命王朝。比如秦晋隋元太平天国大顺民国。楼主居然说唐宋开国皇帝宽松,难道没听说过玄武门之变,和杯酒释兵权的故事吗?本文内容于
22:34:37 被二大宝编辑玄武门是为了争夺皇位,和杀功臣没有关系。释兵权是夺了兵权,但是也没见杀谁啊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16762 工分:25781
左箭头-小图标
21楼&好像晋隋唐宋清没杀功臣一样。天朝,刘,彭,贺,难道不是么,10元,10大,就陈赓去的早,才成完人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82326 工分:2710
左箭头-小图标
正如楼主所说,开创者曾经地位低下,不安全感明显降低。没听说哪个中了巨奖彩票的人,事业上会有所成就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002553 工分:2819
左箭头-小图标
7楼&其实我以前也觉得杀这些人不地道,为这些功臣惋惜,但是我又一想,不管皇帝处于什么目的杀,至少每次罪名一般都不会太假,事情一般这些功臣真办了,特别是开国的武将跋扈,欺压贪污应该也不少吧,我就像如果一个平民被杀了,杀他的是个功臣,皇帝又想杀他立威,那么到底杀还是不杀。。。一般这情况就是杀 大家骂他狡兔死走狗烹,不杀。。那只能说平民们倒霉而已,主要看你处于什么位置阶级了,朱元璋杀贪官污吏,作为文人自然想着滥杀无辜,但是作为百姓肯定也是支持的多,看你什么立场了8楼&这我倒是同意!死一批高官,换上一批人来,与百姓没多大关系.其次,死的越多,下面上的越快,对于底层来说,上面越动荡,上升的机会就越多.凡是大杀功臣的,比如所说的汉明唐等,享国都很长.因为水能载舟也能覆舟,杀功臣对江山影响不大,也许反而越好,但杀百姓则不一样了.朱元璋残暴?他大肆屠杀百姓了吗?没有.他杀的只是贪官污吏,杀的越多,百姓越高兴.为什么在历史上会有残暴的传说呢?因为他的所作所为,老百姓赞成,但那些文人不赞成.天下是枪杆子打的,历史是笔杆子写的.再比如雍正,对文人不好,所以留下了千古骂名.但他对百姓的政策,却是清帝中最好的.他的摊丁入亩,火耗归公,管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那件不是正确的?可是那些文人辛苦读书想高人一等,结果破灭了,于是就开始用笔杆子写他的坏!这就是历史!相比汉 明 ,唐杀的功臣算少的了,除了侯君集少数几个外,李世民的谋臣将军基本都得到了善终,李渊好像也没杀几个,印象中有个刘文静。不想老朱,功臣基本杀光,老刘也杀了不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032237 工分:9743
左箭头-小图标
其实应是四个容易四个艰难你漏一个不说也罢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858592 工分:34249
左箭头-小图标
20楼&这个观点很牵强,因为我认为,自秦以后,凡是能建立稳定王朝的开国皇帝,都干过夺兵权,杀功臣的事,比如汉唐宋明清。凡是开国后就忙着分封功臣,大搞基础建设的,忙着开僵拓土的,都是短命王朝。比如秦晋隋元太平天国大顺民国。楼主居然说唐宋开国皇帝宽松,难道没听说过玄武门之变,和杯酒释兵权的故事吗?本文内容于
22:34:37 被二大宝编辑自秦始皇死后,这个世道就真心变了!唉!也许这就是中华民族屈辱史的开端!皇帝杀功臣,功臣杀皇帝,功臣杀功臣!精英们都死了,外族人不嚣张才怪呢!
本贴发自手机铁血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002760 工分:12203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11楼&江山代有才人出,每个王朝都在经历着道,由开始产生,到强大,到灭亡,这就是所谓的气数,谁也当不了,国家不是个人的,所以应该定一个规则,在位的时候,不阻挡新人的崛起,不管是不是你家族的,新人上去后,不得对以前的上位者不敬,都好,避免的王朝的兴衰,你的话说到点子上了,这些人该不该杀呢,绝对该杀。就像一个穷人一夜暴富,那会干吗,买房买车包二奶。草根得了政权不抢钱抢女人,那么多年的出生入死,他自己都觉得亏。但是皇帝只有一个,江山是他的,他不可能容忍这些人糟蹋他的江山,抢他的权,只能杀了。像唐宋,当皇帝前就是贵族,手下大臣大将不是世族就是原来的官员。改朝换代更多是对个人和家族利益的延续,这些人对权利的渴望大过于对金钱和女人的渴望(钱和女人本来就有),且这些人更懂得朝堂上的规矩,自然不会让皇帝有杀他们的借口。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42958 工分:18108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李世民登基后品评功臣,以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尉迟四人为最上。除尉迟外,其余三人都是幕僚,并无沙场上出生入死之功,尉迟作为一个单纯的武将,自然对此愤愤不平,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只要尉迟发现那三人有任何小过失,立刻就会拿来当面指责,结果当然是把这当朝最有权势的三位全部大大得罪。而此时已是文臣的时代,那三位正是文臣的领袖,尉迟居然以一敌三,实在是自寻烦恼。最嚣张的一幕发生在贞观八年,某日李世民宴请老部下,尉迟也在被邀之列。古人很讲究礼仪,宴席的座次是按身份高低排列的,尉迟发现某个自己讨厌的人(其人为谁记载不详)居然席位在自己之上,就当场发作,质问对方说,你有什么功劳,竟敢位在我上!很有些廉颇耻居蔺相如之下的意思。不过尉迟比廉颇还要卤莽多了,当时在场的都是文武大员,自然有人过来劝解,尉迟居然当场行凶,一拳打在来劝架的任城王李道宗脸上,几乎打瞎他一只眼睛。这李道宗是李世民的堂弟,尉迟敢当着李世民的面打他,简直就是匪夷所思。李世民自然十分不高兴,当场罢宴,拂袖而去。事后李世民当面教导尉迟,说你们的功劳我一直记着,也希望君臣和睦,我以前一直嘲笑刘邦不能容功臣,可看了你的作为,才发现刘邦当年杀韩信也是不得已。这次可以开恩原谅你,你好好自勉,不要日后后悔。看来李世民还是非常念旧,尉迟闯下如此大祸都可以原谅,而他那番话更是用心良苦,当皇帝的最不喜欢被人讥讽兔死狗烹,李世民竟然毫不避讳,直接拿刘邦韩信的典故教育尉迟,如果李世民有刘邦十分之一的狠毒,尉迟只怕当场就被正法了。被李世民如此教导,就算尉迟再没有政治头脑,也该明白自己的处境了。从此以后,尉迟逐渐收敛,后来在贞观十七年申请退休,得批准后在家养老。此后尉迟每日里闭门不出,尽情享乐,除参加过李世民对高丽的征伐之外,再未有机会上过战场。唐高宗显庆三年,尉迟于家寿终正寝,时年七十四岁。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838628 工分:32015
左箭头-小图标
好像晋隋唐宋清没杀功臣一样。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675659 工分:31708
左箭头-小图标
这个观点很牵强,因为我认为,自秦以后,凡是能建立稳定王朝的开国皇帝,都干过夺兵权,杀功臣的事,比如汉唐宋明清。凡是开国后就忙着分封功臣,大搞基础建设的,忙着开僵拓土的,都是短命王朝。比如秦晋隋元太平天国大顺民国。楼主居然说唐宋开国皇帝宽松,难道没听说过玄武门之变,和杯酒释兵权的故事吗?本文内容于
22:34:37 被二大宝编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880832
左箭头-小图标
18楼&杀功臣是不对的那如果这功臣杀平民,坐江山贪污如何及其跋扈欺压百姓杀不杀?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329418 工分:15141
左箭头-小图标
杀功臣是不对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238349 工分:5460
左箭头-小图标
所以 汉奸才乌泱乌泱地多了起来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944120 工分:17600
左箭头-小图标
汉明最大的共同点就是开国之初是极品分封制,这决定国家统治层就会出现皇帝家族这个特殊层次,这决定了武勋集团必然要和他们发生利益冲突,皇帝为了稳固分封制,延续家族统治,必须找机会削弱武勋集团。而且汉明削弱了武勋集团后,都爆发皇帝家族内部战争,随之皇家中央集权就此确立,统治得到稳固的延续。当然在两个王朝的末期,中央集权都大幅下降,王朝随之瓦解。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858592 工分:34249
左箭头-小图标
其实汉和明都还是比较好的,别的朝代都是把皇帝杀掉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630342 工分:2273
左箭头-小图标
草根出生的开国皇帝为了稳定江山社稷,必须杀“功臣”,这是政治定律。李自成当了大顺朝皇帝后,刘宗敏对他说:“哥们,咱们哥几个一起光PP出来混,出生入死,现在江山打下来了,皇帝你来做,我们玩玩美女、享受荣华富贵,你不会反对吧!”。李糊里糊涂就答应了,结果这些农民起义军全都开始享受了,因为他们全都是大大小小的“功臣”啊,再结果“大顺朝”几十天就出局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862953 工分:5994
左箭头-小图标
比如,晋、隋、唐、宋这四个王朝的建立,都是相对容易的,开创者都是来自世家望族,见识较广,或者通过夺权,或者通过短短几年的用兵,就很快统一了国家。因此统治家族普遍充满自信,较为尊重知识分子,对工商业的发展相对支持。楼主 晋、出现五胡乱华,隋开国就被灭了,唐被周统治了15年,宋连半壁江山都没。这几个朝代都是年年战乱。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350822 工分:503
左箭头-小图标
晋、隋、唐、宋都是门阀,手里人才多,且多为血亲,故杀功臣之心不大!而平民起事,多为异姓兄弟,早期民主,事成自然就变专制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281635 工分:5347
左箭头-小图标
江山代有才人出,每个王朝都在经历着道,由开始产生,到强大,到灭亡,这就是所谓的气数,谁也当不了,国家不是个人的,所以应该定一个规则,在位的时候,不阻挡新人的崛起,不管是不是你家族的,新人上去后,不得对以前的上位者不敬,都好,避免的王朝的兴衰,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225654 工分:34342
左箭头-小图标
楼主忘了吗,还有本朝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757342 工分:3416
左箭头-小图标
6楼&我始终对汉杀功臣有不同的看法!刘邦杀的都是独当一面的所谓功臣,这些人或多或少都冒出点"独霸一方"的苗头.其实汉杀的功臣很少,如灌婴曹参周勃陈平萧何张良等等等等,这些功臣一个个都好好的.就连雍齿这样得罪过刘邦的人.还被封了侯.像韩信\英布\彭越这类人,名义上虽是刘邦部下(刘邦是汉王,英布是九江王,韩信是齐王,王统治王,本就不符合常理),但各有山头,从广义上来讲,刘邦平定项羽,并不代表平定了天下,战争并没有结束,只是明刀明枪没了,其实还在平天下之中,只有当这些潜在的山头全都平定后,这时才是告一段落,这时候论功行赏,再杀手下的话,那就是杀功臣了.刘邦为了灭项羽承诺韩信,英布,彭越三人平分天下,虽然刘邦食言但灭了三王对社会稳定有好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80983 工分:24009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7楼&其实我以前也觉得杀这些人不地道,为这些功臣惋惜,但是我又一想,不管皇帝处于什么目的杀,至少每次罪名一般都不会太假,事情一般这些功臣真办了,特别是开国的武将跋扈,欺压贪污应该也不少吧,我就像如果一个平民被杀了,杀他的是个功臣,皇帝又想杀他立威,那么到底杀还是不杀。。。一般这情况就是杀 大家骂他狡兔死走狗烹,不杀。。那只能说平民们倒霉而已,主要看你处于什么位置阶级了,朱元璋杀贪官污吏,作为文人自然想着滥杀无辜,但是作为百姓肯定也是支持的多,看你什么立场了这我倒是同意!死一批高官,换上一批人来,与百姓没多大关系.其次,死的越多,下面上的越快,对于底层来说,上面越动荡,上升的机会就越多.凡是大杀功臣的,比如所说的汉明唐等,享国都很长.因为水能载舟也能覆舟,杀功臣对江山影响不大,也许反而越好,但杀百姓则不一样了.朱元璋残暴?他大肆屠杀百姓了吗?没有.他杀的只是贪官污吏,杀的越多,百姓越高兴.为什么在历史上会有残暴的传说呢?因为他的所作所为,老百姓赞成,但那些文人不赞成.天下是枪杆子打的,历史是笔杆子写的.再比如雍正,对文人不好,所以留下了千古骂名.但他对百姓的政策,却是清帝中最好的.他的摊丁入亩,火耗归公,管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那件不是正确的?可是那些文人辛苦读书想高人一等,结果破灭了,于是就开始用笔杆子写他的坏!这就是历史!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880832
左箭头-小图标
其实我以前也觉得杀这些人不地道,为这些功臣惋惜,但是我又一想,不管皇帝处于什么目的杀,至少每次罪名一般都不会太假,事情一般这些功臣真办了,特别是开国的武将跋扈,欺压贪污应该也不少吧,我就像如果一个平民被杀了,杀他的是个功臣,皇帝又想杀他立威,那么到底杀还是不杀。。。一般这情况就是杀 大家骂他狡兔死走狗烹,不杀。。那只能说平民们倒霉而已,主要看你处于什么位置阶级了,朱元璋杀贪官污吏,作为文人自然想着滥杀无辜,但是作为百姓肯定也是支持的多,看你什么立场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80983 工分:24009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我始终对汉杀功臣有不同的看法!刘邦杀的都是独当一面的所谓功臣,这些人或多或少都冒出点"独霸一方"的苗头.其实汉杀的功臣很少,如灌婴曹参周勃陈平萧何张良等等等等,这些功臣一个个都好好的.就连雍齿这样得罪过刘邦的人.还被封了侯.像韩信\英布\彭越这类人,名义上虽是刘邦部下(刘邦是汉王,英布是九江王,韩信是齐王,王统治王,本就不符合常理),但各有山头,从广义上来讲,刘邦平定项羽,并不代表平定了天下,战争并没有结束,只是明刀明枪没了,其实还在平天下之中,只有当这些潜在的山头全都平定后,这时才是告一段落,这时候论功行赏,再杀手下的话,那就是杀功臣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23403 工分:10323
左箭头-小图标
楼主想说的是老毛!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504306 工分:3688
左箭头-小图标
汉朝的政治不开明?秦王朝的开国者地位低?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276475 工分:2242
左箭头-小图标
不要把这些事情全强加在统治者身上,诚然统治者在平定乱局一统江山之后,都要加强统治的绝对权威。但也有辅佐者争权夺利、结党赢私而鼓惑统治者来达到目的。后世在看待这些问题时候也是毁誉参半;历史有光明的一面,也有黑暗的一面。时至今日,我们不用去研究和讨论他的对和错,历史最大的作用就是作为一面镜子,以照应出当朝应该走向辉煌的影子。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558058 工分:13965
左箭头-小图标
刘邦主要干掉的都是封了王的那些人,韩信、彭越、英布在他和项羽斗得难解难分之时,出来要王要地,就好比你在最困难时,有人敲竹杠,你能不记恨他一辈子吗?刘邦的主要手下张良、萧何、陈平、曹参、樊哙、周勃、夏侯婴等都善终,就是卢绾后来叛变跑到了匈奴。朱元璋就不同了,能打仗的(主要是会攻城略地),杀得没剩几个,他是真狠人,是不是朱文正的事情给他刺激太大,就连亲侄子都背叛,还有谁信得过。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总页数1第1页&[共有59条记录]&分页:
&对汉和明 为什么都发生了对功臣的杀戮?(转)回复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皇帝之风月皇朝作弊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