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能唯猎资本介绍求介绍啊?

顺为资本刘芃 :管理创业团队,掌握这4个字就够了!_创业心得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8贴子:
顺为资本刘芃 :管理创业团队,掌握这4个字就够了!
谈到找到自己,刘芃认为成功创业者和创始团队,成功秘诀都是有信仰。有信仰的创业者散发的能量的巨大的。如果创业者能找到让自己创业那颗初心,那么他就能找到自己的信仰。同时,如果创业者能够一直保持这颗初心,那么创业伙伴和投资人就会一直追随和追求你。所以创业者找到自己的信仰非常重要。谈到想透产品,刘芃认为,好的产品设计离不开三块,形式感、噱头传播性和功能深度。谈到看懂人,刘芃把员工的状态分为四种,分别是将、民、刑、耗。将的状态是给个方向就能打好仗;民是有能力,但是方向感缺失;刑是有能力,但是可能会对组织造成伤害;耗是耗日子,推一下走一下。同时,刘芃也分享了对这四种状态员工的管理方法。遇到将才要授权,告诉他方向即可;遇到民要给他找到将才,带领他往前走;遇到刑,要使用律和法;遇到耗要用KPI进行管理。最后刘芃用&若见诸法空相,即见如来&结束了这次分享。他解释到所有的方法,从某个环境、某种维度来看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错的。有些事情并不是非黑即白,一定要辩证地去思考。今天很荣幸能来到新浪创业新创课和在座创业者一起交流,我之前在金山工作10年,在这期间我发现所有的创业者都蛮孤独的。创业者在孤独创业过程中,自己承担了非常大的压力,却给社会带来很多价值。大概一年半之前,我和雷军总和许达来总在一起聊天,雷总和徐总同时问我愿不愿意来顺为资本,把你过去15年创业的经历和经验拿过来,帮助更多的创业者。我第一反应这是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所以就毅然决然来到顺为资本。我在顺为资本负责考察、研究和筛选智能硬件、机器人、企业服务等领域的创业项目。既然我今天分享的主题就是《创业,要找到自己,想透产品以及看懂人》,那我就分别从找到自己、想透产品以及看懂人三块给大家做分享。我做投资人之前,作为创业者我接触过很多投资人。那个时候我对投资人的印象是,每天都在高大上的办公室办公,总拿着一杯咖啡走来走去。其实我这15年创业经历非常非常苦,看着投资人潇洒地拿着咖啡向我走过来,眼前仿佛看到投资人成为带翅膀的天使,背后还闪着光环。而当我真正成为投资人以后,发现投资人其实也挺苦的,拿着咖啡是因为昨晚看案子还没来得及睡觉,面对创业者还不能打哈欠,喝咖啡只是为了防止犯困。投资本质是找到风口,瞅准时机,抓住最适合的人,跟着他一起飞。投资机构作为创业者的好伙伴,我们充当的角色是背后支持你,但是却不能替代你的角色。投资人可以成为是你的创业导师,或者是成为给你帮忙的朋友,但是创业这件事主要还是你来做。创业是什么?创业主要是投资自己。投资自己你要先找到自己,这么说蛮奇怪的,我们照着镜子就看到自己了,但镜子里面是不是你自己?我认为还不一定。我画了一个圈,大家知道意大利有个人叫帕累托,他有一个著名理论叫二八原则。对于创业和投资来说,80%的产品取决于20%的投入,80%的市场是被20%的公司占据,还有80%的资本追逐了20%的创业公司。做投资的关键是能不能抠动扳机,然后打到圆心,投资到你认为最最合适那个人。所以作为一个创始人来讲,应该思考如何成为投资人心中圆圈的靶心。获得青睐这件事非常重要。你如何获得资本的青睐?你如何获得市场的青睐?你如何获得机会女神的青睐?你如何获得小伙伴们的青睐?谈到获得青睐,先要找到自己,那么该如何找到自己呢?这个靶心我进行一个分解。我突然发现分解后这个圈就是马斯洛五大需求理论,包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最后是有信仰。马斯洛需求理论头部是自我实现,我认为创业者找到自己的头部应该是有信仰。需求实现顺序是先实现生理需求,然后实现安全需求,进而实现社交需求,然后得到大家尊重,最后实现自我需求。一个创始人或者创始团队目标是想赚大钱,或者因为在大公司打工不爽要创业,或者我现在找不着工作要创业,这些都是马斯洛需求里面最底端的需求。后来我慢慢发现成功的创业者和创始团队,成功秘诀是他们都是有信仰的。一个人在他有信仰状态里面,他散发的力量是无穷大的。今天所有的创始人和创始团队,当你们有信仰的时候你就能受到周围所有人的尊重,包括家庭和合作伙伴的尊重。当你有了信仰之后,社会需求就解决了,很多人就希望和你交朋友,大家不自然就围绕在你旁边,当你有了信仰就没有所谓的社会安全问题了,也没有了基础的社会安全需求了,那些都能解决了,前提是只要你有信仰。什么叫有信仰?我发现有一个心跳曲线,这个心跳曲线就是在正中间的时候跳了一下,是一种心动。我们当时看到老一辈的革命家,当他们有了信仰生死都置之度外。所以最基础安全和生理需求在信仰方面完全不值得一提。如果今天大家只是想找工作,只是想赚钱,那我认为大家并不适合创业。如果你有一个坚定信仰,你一定要把这件事做好,这件事让你心动了,你讲出来小伙伴也心动了,投资人也心动了,这就是信仰。当你有了信仰的时候就会产生跳动,当你产生跳动的时候,生活、创业就会起起伏伏,有高谷和低谷,当有低谷的时候大家不要妄自菲薄,要从低点中爬出来。只要你现在是心跳不止,你就会生命不息,只要公司起起伏伏,你沿着信仰一直往下走,就代表你的公司也会生命不息。当我们创业过程中能找到起起伏伏、波动的感觉的时候,我们就找到了信仰。我想到一句话:不定为空,心定成实,空实唯心。佛家里面讲的空指的是变化,空的意思是只要讲出来就错了,因为事情都是变化的。我们在现实世界里面做事情,做人,如果心定了,你就想把这件事做实,我认为这种信仰一定会成真。所有创业者都应该追求能让他心跳的那颗初心,如果你能一直保持如此,创业伙伴和投资人都会一直追随和追求你。我们今天的社会给我们带来的安全感是什么?早上太阳从东边升起来,晚上从西边落下去,就是整个大环境的安定让我们觉得我们是安全和安定的。我们要看到事物的本质是什么。只要事物本身是稳定的,那我们所讲的这些理论,或者所抽象出来的本质也是正确的。所以我觉得信仰的能量带来的是永恒的,但是如果创始人有信仰,如果整个创始团队和创业伙伴们有信仰,那你的力量就会源源不断,你的公司也会生命不息。我们会受到投资人的青睐,会受到投资人的青睐,会受到机会女神的青睐,所以我们必须要有信仰。我想起了李白的一首诗就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当我们想明白了可以给社会贡献价值的时候,我们就能在创业之路上起航了。很多创业公司发展一定规模的时候,这个公司已经不靠一个人和一个制度影响,这个公司已经融入了社会,成为了社会一部分,也同时给社会产生了一些价值。我们创业的时候如果能想明白能给社会带来贡献是什么,我相信我们就找到这个信仰,找到这种激动人心能让我们建立百年基业公司的点。如果找到这个点以后,我相信这种信仰能帮着大家在创业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在谈想透产品之前,我先跟大家分享我们怎么去看透产品。谈到如何设计产品,有一句话叫:所思囿于所见!就是你所有思考的东西都受制于你看到的东西。有个词叫黑天鹅事件,这个词是指非常难以预测,且不寻常的事件,通常会引起市场连锁负面反应甚至颠覆。黑天鹅事件的由来是17世纪之前的欧洲人认为天鹅都是白色的,但随着在澳大利亚发现第一只黑天鹅后,这个天鹅都是白色的认知被打破。作为创始人或者创始团队中的一员,你们所思考的东西一定要跳出你所见到的东西。你们希望能让自己见到更多,这样你们思考的东西也就更多。囿这个字是我有,但是被一个框给框起来了,你拥有的东西是被困扰的,是被包围的,所以你思考的东西是局限性的。那我们该怎么打开思维局限性?我之前跟智能硬件、机器人领域创业者交流的时候,创业者跟我讲我这个产品应该是这样的,我的硬件应该是这样的,我们的产品这里对不对,有时候作为投资人的我们是没法回答的。我跟他们说道不要把产品看得太局限。那么究竟什么是产品?我们今天看到的产品定义应该怎么分解?发布会其实也是产品,在国内大家看过很多公司的发布会,模式都来自于美国苹果公司发布会。我认为今天国内发布会只学到了苹果发布会的形式。大家都说我们以产品为王,我们要打造一个好的产品,你看完国内所有公司发布会之后发现他们发布的产品和他们发布会的水平其实也差不了太多。产品第一点就是万物都是产品。我的建议是要把产品思维赋予给每个细节,当然发布会也是一个产品。做了投资人以后,我也拜访一些创业公司。所有公司都说我们是以创新为精神,我们服务于80后、90后。但是你去他们公司前台看第一眼就发现有问题。如今的80后、90后都活在互联网上,拍照展现自己是特别大的需求,但是你发现所有人去拜访公司的时候都会在前台留影。但是没有几个公司前台是方便拜访人留念和留影的。几乎所有的前台全都是和传统一样,一个大桌子有一个行政妹子坐在那儿,一个电脑屏幕的背面还是裸露在外面的。如果你是个创新型的公司,前台要先体现出来你的创新。前台的创新是什么?你的小伙伴,你的合作伙伴,你的投资人来了以后在你前台合影的时候,让合影的构图和颜色是适合传播的。如果拍出来的背景足够好看,这些人会帮助你做传播,这就是小米所说的参与感。产品思维应该是渗透到公司的骨髓里。来到新浪的新创课,我也在想怎么呈现这个PPT。我就弄上了类似黑板一样的背景。我希望这个PPT也能贴近于新创课这种课堂感觉。那么你们给投资人呈现的BP要展现出怎么样的理解呢?我去年看了500个案子,看所有BP的时候,我发现上来不介绍自己对产品理解和自己的独特性,而是说我怎么看行业,然后投资亮点是什么。第一点心理学角度是这么看的。有一本书叫《社会心理学》,你给投资人讲投资亮点是什么,在心理学上会让投资人觉得他是不是认为我是弱智,这样投资人可能就不会给你钱。第二个是创业者不要拿傻钱。如果你见到投资人对你创业的市场一点也不懂,他对项目的亮点也不懂,这样的傻钱我认为创业者是不应该要的。所以创业者做BP的时候,BP同样是一个产品,你的用户就是投资人,你需要给用户看到的你项目的独特性。所以我觉得产品就叫万事皆为产品,我们一定要打破局限性,这样才不会陷入到所思囿于所见中,所以我觉得产品是传递愿景的使者。我摘录了百度百科的产品定义。产品是指能够提供给市场,被人们使用和消费,并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任何东西。如何设计产品?我认为设计产品分为几块,第一个是形式感,第二个是噱头传播性,第三个是功能深度。如今几乎所有产品都要有形式感。硬件我们叫工业设计,软件叫UI,我们即便炒一个菜也追求一个色。噱头的传播性就是好产品本身自己会说话。就像小米参与感那本书里写的一样。用户粉丝效应实际上可以非常强,如果你的噱头本身有传播性,用户会自发帮你传播。第三个是功能的深度。很多创业公司的产品用了两天以后功能就用完了,这个产品的功能深度就有问题。我跟大家分享几个例子。第一个案例是音乐播放器iPod,iPod就像小夹子夹到我衣服上,既没有屏幕也没有开关键,只有前进倒退。噱头传播性是能放1000首歌曲,那个年代能放1000首歌,噱头传播感非常强。功能的深度就是iPod后面有个iTunes。你不仅可以下载歌,还可以通过iTunes买歌,可以把自己喜欢的歌曲加成专属自己的专辑。那个时候iPod功能的深度远远大于市场平均水平,这是iPod成功的原因。第二个案例是亚马逊的Echo,是一款偏黑科技的智能硬件产品。亚马逊的Echo是圆柱体,我们生活中只有一种圆柱体叫垃圾桶,所以我认为Echo设计成圆柱体是有问题的。Echo应该设计成像麦克风一样,就像大家一去KTV唱歌看到麦克风就冲过去去抢一样。形式感的目的是贴近于你的用户,不是为了设计而设计。第三个案例是拉菲。喝拉菲的人一定要醒醒酒,倒进杯子里晃一晃,鼻子进去闻闻,然后抿一抿,这就是拉菲的形式感。噱头传播性是拉菲酒庄限量卖酒,早期是喝一瓶少一瓶。功能的深度是怎么体现的?是品酒的人品了一口,说前段单宁味很足,中段有点甜,后断能品出后面当年阳光特别好,这是功能的深度。第四个案例是我们最近投的农药无人机。他跟我讲我们是帮助农民喷洒农药的无人机,都在田地里面飞,怎么让大家都知道我的无人机。我说只要你产品做好了,大家一定会知道你。喷洒农药需要什么?第一飞机是稳定的,第二飞机载重能力要很强,能载重很多农药去喷,第三在空中滞留的时间要很长。所谓的噱头的传播性,不仅你能做到这三个指标,同时你还能让农民能省心,那么你一定能成功。今天创业者一定要知道如何与小伙伴共事,未来公司大了要知道不同的人怎么去激励。所有公司都要思考如何管理员工。有些公司说我们去KPI,有些公司说要用KPI,有些公司说充分授权。那么什么样的公司和什么样的人我们要怎么做?我把人的状态分为四种:将、民、刑、耗。将的人是你给他一个方向,然后什么都不用管,这个将型人才就能给这件事搞下来。民的人有时候也挺能干,但有些时候方向感是迷茫和缺失的。如果创业者自认为方向感不太好,找个人来当这个公司的CEO。我认为这件事不仅不丢人,反而智商很高的表现。刑的人是能力还比较优秀,但是有的时候对组织和有些人会产生伤害。耗的人就是整日在公司混日子,推一下走一下。但混日子这个人也不是完全没有工作能力,不然早被公司开除了。我们会发现今天整个公司员工可以分为上述四种状态。那么这四个象限的员工我们该怎么管理和引导呢?对于将的人,他的影响力是乘法,他不仅能影响周围一群人,还能影响更多的人,他不但能影响到自己的企业还能影响到其他的企业。如果将才是你的小伙伴,你就授权给他。告诉他公司的大方向是哪儿?将型人才自己会找到路,如果这个人找不到路那他就不是将。如果创业者认为自己是那个将才,就本着初心和信仰,大步往前走。民的人影响力是加法,能影响到的是周围几个人,比如小伙伴、朋友和家人。民的话你给他找个将,让他跟着将的人一起干。刑的人影响是除法,不但会影响了周边的人,还会影响更大面积的人。一个刑的人会影响周边的人,一个刑的公司会影响到全部生态链。对待这类的人要使用律和法。耗的人影响力是减法,有些人在公司就是混日子,你推着一下他往前走也能做事,不推就停在那儿了,对待这类的人的方法就要用KPI来管理。在公司里面的人这四种状态可能是会变化的,我不建议对员工打标签,做这个模型的意义在于当员工出现四种状态怎么去引导他,我们希望未来引导的人都能变成将和民,都能和公司一起往前跑。为了帮助企业能更好的管理,我做了一个象限。(如上图)君子性和狼性叠加的,你的团队感很强,你的目标感也很强,另外你的心特别宽广,而且为人正直你又具备狼性,那么你就是将才。猫性是他胆子特别小,想理你的时候就过来蹭蹭你,君子性和猫性叠加就是民。有一种人是狼性的,有团队精神,能力又很强,遇到事情他首先想到的是自己,他做的事情也可能会伤害到别人,这种人可能就是刑。猫性和小人叠加就是耗,遇事不仅想的都是自己,心胸也不大,胆儿又小,影响面又不广,但是有的时候你叫他,他也不理你,那他就是耗。这是一个抽象的管理模型,它主要是方便大家为不同状态的人找到管理方式,不是用于给员工贴标签。这个模型甚至可以用来管理你自己。有的时候你需要反思一下,发现自己近期状态不好,我有可能是四个象限的那种人。所以一个公司和组织在一个时间段里面都是由四种不同的人组成的。我觉得所有中外的管理书讲的一大堆理论,我觉得写四个字就可以了,那就是将、民、刑、耗。若见诸法空相,即见如来。最重要的是所有的方法,从某个环境、某种维度来看有可能是对的,也有可能都是错的。我分享的内容也有可能全部是不对的。“非法非非法”意思是说反过来有可能也是错的,有的事情并不是非黑即白,一定要辩证地去思考。企业其实自身也是产品,企业这个产品它满足的是社会的价值。企业这个产品是百年基业能传承你思想和信仰的一个载体。企业这个产品是传承了你和所有的用户和你创业伙伴们的一种信仰。所以我们今天创业其实是创建了一个叫企业的产品。所以我们回想PPT一开始的时候说的:万事皆产品。而创业者今天希望做个百年基业的创业公司,那么不要仅仅固化到产品、App和软件本身。我们如果想清楚我们企业创造的社会价值以后,你的公司自然就会成为百年基业的公司。作者:刘芃,转自顺为资本(ID:shunweicapital)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近三年投资战绩
已披露投资事件数
最佳合投伙伴
走到下一轮公司数
下一轮最佳合作伙伴
连续投资公司数
上一轮最佳合作伙伴
轮次分布图
行业分布图
3.94亿人民币
5.07亿人民币
9179万美元
3533万美元
3000万美元
1.16亿美元
7216万美元
近千万美元
1.15亿人民币
7158万人民币
数千万人民币
1283万人民币
4266万人民币
5000万人民币
6.15亿人民币
2.37亿人民币
数千万人民币
7727万人民币
8771万人民币
1325万人民币
822万人民币
数百万人民币
4393万人民币
9530万人民币
数千万人民币
7109万人民币
3650万人民币
数千万人民币
返回移动版雷军的顺为资本怎么看项目?三个核心判断必不可少
  黑马说:顺为资本是背后一家颇为神秘的投资机构,它以投资网的早期项目而著称。近日,顺为资本合伙人程天来到了黑马营十期课堂,分享了在当今移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VC的投资逻辑。其中很多内容都是独家透露,干货颇多,值得一看。
  文 | 顺为资本合伙人 程天
VC选择投资项目的三个核心:
  项目团队判断
  市场的判断
  商业模式的判断
  1、项目团队判断
  最理想的团队,或者VC最喜欢的团队,肯定有一个超强的领导人,这个领导人又具有极强的控制力,具有核心标杆作用,说一不二。在强话语权领导人的前提下,再设立好标配的团队。
  2、市场的判断
  第一,最近一段时间,市场尤其热,总理提出“互联网+”的概念以后,TMT的发展是日行千里,两三年前对“方向看好”这件事很难,而现在来看“方向看好”变得容易了。
  原因有很多,我们自己内部总结,在目前这个时点上,不考虑政府等其它方面的鼓励支持,排除这些额外的因素,TMT行业在最近几年确实面临了极大的驱动力。
  第二,我们基金关注的方向,不管叫物联网,还是叫智能硬件,还是叫其它的设备互联,或者万物互联。这类以实体硬件,带智能化,通用连接带来的商业机会是不一样的。也许我这个话筒就可以直接录音不需要其它设备了,有很多很多驱动力。
  第三,现在谈的如火如荼的O2O,这是非常玄的一个行业,它整合了传统行业和互联网,在很多领域它做了很好的结合。
  前面这三个巨大的驱动力交织起来,在目前这个时间点确实形成了一个风暴,导致最近一两年这方面的创业项目特别多,质量也特别好,客观上形成了VC投资的浪潮。
  因为,现在很多互联网模式都是嫁接在免费模式,外加升值服务的模式基础之上的。很多创业者跟我们交流的时候,会提很多非主要业务,或者未来的延伸业务。
  但对投资人来讲,我觉得因为现在延伸业务或者拓展业务是无法证伪的,或者现在很难说这个业务已经会存在,或者以后会不会存在。正如,十年前谁也预计不到QQ现在做的这些业务。
  3、商业模式的判断
  我们主要看项目的商业模式是否有改良、有升级、有创新?目前的商业模式分为两种。
  第一种商业模式是颠覆性的,即逼死竞争对手、逼疯自己的商业模式;颠覆式的项目,是所有主流型美元VC投资人特别想遇到的项目,但是颠覆式的项目客观上讲比例真的是少之又少。
  比如我们说很多业务是在,或者说在其它发达的互联网国家存在,你把它复制到中国还不一定是颠覆性项目,真正的颠覆性项目就是在中国土生土长的,海外都没发生过的。我说了虽然人类历史上商业模式万变不离其宗,但至少第一眼看上去是很不一样的。
  第二种是改良式的商业模式,这种模式更现实,传统业务加上互联网的翅膀,做升级换代,更容易经营。
  比如我们投的智能硬件项目,相对从商业模式的角度来讲是很简单的,虽然有很多项目做的不够好,但在现有的产品基础上做升级,或服务上做升级,操作性容易很多。
  有的行业里会出现很多公司,大家都能做的很好,偶尔的情况也能做出个大公司。
  互联网教育就属于这里类里非常典型的。因为互联网教育不管是以老师为属性,还是以原创内容为属性,它能产生天然垄断的概率很低,或者说在每个垂直领域都有专业的、特别深耕行业的公司存在,他们对行业特别了解,对内容的控制更好,所以有可能是多元共存的。
  这类行业可能不用拼的你死我活,咱们就关注咱们如何做好,在有限的市场空间里获取有限的市场份额,成为循序渐进发展的一家公司。我觉得这也是一条路子,所以我们投了一些做互联网教育的公司,都做的很好,也能做成上规模的企业。
  还有类似于像滴滴打车这种的,滴滴打车我原来的公司也投了一点,类似这类的也起来很多,上个时代是利用PC互联网网站的,现在是用移动APP的方式,把这个供给需求进行嫁接的,这类的商业模式我发现也起来了一批,包括不管是在物流,包括在货运、餐饮,有很多子行业,甚至在一些更传统的行业。
  泛O2O,比如我们去年投了一家装修公司爱空间,首先是把产品做互联网化改造,然后结合线上监控和用户一体化业务服务进行互联网嫁接的模式,这类传统消费品和服务业务加互联网,包括刚才提的医疗这类的是不是有可能做这些嫁接,我觉得也是有可能的,现在每天也在不停的冒出一些新的模式。
  创业公司的战斗力永远比巨头强,这是在中国的铁律,巨头公司就算给下面给足精力,也没有老板自己干来的直接和畅快,包括我们还有很多PE在边上等着说非要砸出下个京东、下个阿里的疯狂投资人人,我觉得大家的机会还是很多的。
  最近一两个月我发现个问题,我感觉到58跟赶集合并以后,好象最主要的方向是做到家,现在美团也有了,美团上门,京东也有京东到家,点评也要到家了,好象到家这个事情突然就火起来了,我不知道是什么因素,这几个巨头出来以后还会不会有草根发展的机会?
  创业者先尝试了,然后巨头觉悟了。竞争是没法避免的,已经做大的公司肯定想做的更大,拓展业务线是无法避免的,所以为什么说VC有存在的价值?原来没有VC的情况下跟他们打是根本不可能的嘛,现在有个VC了,当然概率还是挺低的,但是至少有一定的可能性,能跟他们局部的掰掰手腕。
  去年的时候,我们内部还在争论到家是不是个伪需求,现在至少证明不是个伪需求了,至少这点是个进步,之前懒人经济这件事有争论,很多是违背以前固有的商业逻辑的,是类似于带有颠覆性创新的。
  包括我自己本人也在被教育,原来我觉得懒人决定有顾虑,而现在大家都做,至少这是需求,有很大的机会。压力与风险是共存的,我们去年看的一些O2O公司,我觉得现在压力都非常非常大,但还是有一批勇敢的创业者起来挑战大公司、颠覆大公司,还是有一批勇敢的投资人并不觉得巨头做了是个什么事儿,反而是觉得巨头做了以后还会有兼并收购的机会。
  在目前的资本市场,国内发展到这个程度,大公司的思路也很开放,内部也是有很多团队的,做业务的归做业务,老板的想法也是多元化变化的,行业的整合是很多样的,在中国你只要保证你的钱不烧完,某个局部比别人做的好一点,我觉得这个价值永远会被别人发现的。
  版权声明:本文述者程天,顺为资本合伙人;由i黑马编辑,文章仅代表述者独立观点,不代表i黑马观点与立场,i黑马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zzyyanan授权。未经授权,转载必究。
(责任编辑:HF017)
05/15 09:2205/03 14:3304/24 08:0104/17 08:4404/14 08:5204/06 19:54
创投精品推荐
特色数据: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策划推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资金规模与投资组合
管理17.5亿美元的美元基金和10亿元的人民币基金
顺为资本创立于2011年,管理三支合计17.5亿美元的美元基金和10亿元的人民币基金。出资人主要来自于主权基金、家族基金、基金中的基金及大学基金会等国际顶级投资机构。
重点关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高科技行业以及互联网与其他行业结合所带来的变革。
初创期及成长期的优质创业公司
M I S F I T
1MORE(加一联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来自中国深圳,专注于耳机等声学产品研发生产的高科技互联网企业。1MORE品牌口号为:“我听世界,世界
听我(Here I
Hear)”。2014年,1MORE品牌提出“致力于成为网络上推荐度最高的耳机品牌”的品牌愿景。1MORE强调打造“联合创造”的互联网平台模式,
联合更具创意、更专业的个人以及团队进行联合创业,在产品设计、标准化量产、降低成本、市场渠道等方面进行创新和升级。2012年底,加一联创以100万
元人民币创立,也获得雷军先生、小米、顺为投资及联创伙伴的鼎力支持。自主研发的“小米活塞耳机”荣获2014年iF国际产品设计大奖,销量履创新高,为
中国市场单款耳机销量第一。
& & & & 华米科技成立于2014年1月,是一家以智能可穿戴设备为基础的移动互联网公司。华米科技在2014年1月获得了小米科技及顺为资本的联合投资,成为小米生态链的唯一一家聚焦于智能可穿戴产品的公司。日,华米科技以79元人民币发售了“小米手环”产品,到当年的11月28日短短的3个多月就突破100万枚销量,仅天猫“双11”一天就售出了10.3万枚小米手环,位列当日的天猫销量第一,并远超其他所有可穿戴产品品牌销量之和。同时,华米科技推出了“小米运动”APP及云端数据服务,成为了中国最大的智能手环及互联网服务企业。
江苏紫米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原名无锡小机灵公司,是一家致力于开发高端特殊智能手机及手机精品配件的高科技产业公司。公司于2012年2月在无锡成立,经过
2年多的努力和发展,凭借着专业水平和成熟技术,已经在行业内迅速崛起。公司由著名天使投资基金投资,拥有成熟的开发团队和丰富的移动产品经验。公司现阶
段产品主要包括小米移动电源、蓝牙音箱、蓝牙路由器、遥控汽车、4G
McwiLL&GSM双模手机、日本WCP运营商需求TD-LTE终端等,重要产品之一的小米移动电源更已经成为全球销量第一的移动电源。公司目
前客户主要包括小米科技、SHARP、信威通信产业集团、金山集团、WILLCON、WIRELESS CITY
PLANNING等,凭借业内的领先水平和良好口碑,以及自身长期辛勤耕耘和守信的经营,深受国内外用户的好评和欢迎。江苏紫米电子技术公司以“诚信为
本,实力先行”为发展理念,以“尊重人才,注重技术”为人才战略,着力打造一支有着精尖的科技研发实力、卓越的IT服务品质的精良团队,我们旨在用更为卓
越的服务品质、专业安全的技术服务实力,为更多合作伙伴提供业内更具吸引力的产品和服务。
MISFIT成立于2011年10月,以行动追踪设备Shine而闻名。MISFIT的目标是发明和制造无与伦比的可穿戴式计算产品。公司总部位于美国加
州的戴利城(Daly City),Sonny Vu是MISFIT的首席执行官和联合创始人,公司的早期投资者和顾问约翰·斯卡利(John
Sculley)曾担任苹果首席执行官。
21KE团队于2011年组建,研发方向是面向中老年人的消费类电子产品。有自主开发的手机移动操作系统CareOS系列,目前已经成为触屏老年手机的事
实商业标准。21克的品牌诠释是灵魂的重量,意义是给冰冷酷炫的电子产品注入灵魂,让电子产品变的更加易用,温情,可以和中老年人良好的互动,引领他们进
入移动互联网世界。我们的团队目前发布的产品有两款。一款CareOS功能版,一款智能版。功能版在声音音质音量,待机时间,通话基础功能方面做了深度挖
掘。智能版引入远程控制、健康医疗、社区活动等更多针对性服务。21克品牌,是带着温度的艺术品,也是我们最值得推荐给身边至亲的礼物。我们创新和努力的
动力,皆来源于用户的需要,除了用心,别无其他。我们始终秉承着“以爱筑简”的精神,矢志创新,用有灵魂的产品感动更多的用户。
云柚科技专注于各种门锁场景的物联网解决方案,致力于让我们最频繁的生活场景之一:开门,变得更简单更自然,解放人们管理钥匙/门卡和担忧住所安全的负
担。我们现已在全球率先帮助多个酒店集团完成了微信/App移动端开门,有效提升用户体验并改进了酒店运营效率;同时,还可以支持利用我们身上已有的智能
设备作为开门权限,比如小米手机、小米手环等等。云柚科技的创始团队是一群来自华为、阿里以及多个物联网行业的年轻人,“在惊险刺激的创业路上勇敢无畏地
追寻不切实际的梦想”。我们希望可以利用移动互联网与物联网的技术,为人们的生活带来真切、有用的改变:云柚科技,让生活更简单。
Copyright&2014&Shun&Wei&All&rights&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红杉资本介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