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需要怎样创业团队的社会责任创业

诺奖得主问中国如何克服社会不公平现象 李克强回应
日,李克强总理考察深圳柴火创客空间。该空间创始人说,柴火寓意&众人拾柴火焰高&,成立4年已经吸引1万多人参加活动。他希望总理能成为柴火创客的荣誉会员,李克强欣赏应答:&好,我再为你们添把柴!&中新社记者刘震摄 原标题:创新经济须先创新&引擎& 2015年的第一个工作日,李克强总理没有在中南海度过,而是来到了位于深圳的一间仅有二三十平方米的&柴火创客空间&。 &创客&指那些热衷于利用新技术将创意转变为现实产品的人。当天,李克强饶有兴趣地体验了智能、机械臂等创意产品。临行前他评价说:&你们的奇思妙想和丰富成果,充分展示了创业、万众创新的活力。这种活力和创造,将会成为中国经济未来增长的不熄引擎。& 事实上,在中南海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最高频的词组之一。过往的100次常务会议中,有22次部署了创业创新等相关工作,&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新闻通稿中出现了32次。 今年&两会&闭幕后会见中外记者时,李克强总理直截了当回答提问记者:&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际上是一个改革。& 他表示,这是&历史的启示&。这位曾在安徽省凤阳县担任过大队支书的老知青说:&回想30多年前,正是因为承包制政策的实施,调动了亿万农民生产和经营的积极性,也因为允许人口流动,亿万农民工进城,创造了中国经济的奇迹。& 创新经济须先创新&引擎&。一直以来,李克强把&双创&比喻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国家的繁荣在于人民创造力的发挥,经济的活力也来自就业、创业和消费的多样性。我们推动&双创&,就是要让更多的人富起来,让更多的人实现人生价值。这有助于调整收入分配结构,促进社会公平,也会让更多的年轻人,尤其是贫困家庭的孩子有更多的上升通道。& 创新不单是技术创新,更包括体制机制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 李克强被认定为全世界首个专门走进创客空间的政府首脑。&中国总理对&创客&的高度关注,说明中国政府对&创新&的拥抱方式已经走在国际前沿。&有外媒这样评论年初李克强的深圳之行。 就在从深圳回北京不久召开的一次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明确提出要确定支持发展&众创空间&的政策措施,为创新搭建新平台。&创客&一词随后进入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 今天中国所面临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及自身经济体量,已与前30年大不相同。如果说上世纪80年代开启的经济改革重在&破&,那么今天的改革则更多需要&创&。 这也是李克强格外重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原因之一。他视&双创&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我们要相信市场,相信老百姓有无穷的创造力。&2014年总理在辽宁考察时指出,&老百姓的市场触角非常广泛,能敏锐捕捉到市场的需求,我们要尽力帮助他们解开各种各样的束缚。& 那次考察中,他提出要通过改革开放,把人们创业创新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让市场的活力尽情释放。 半年后,李克强在天津举办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首次明确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他说:&中国经济每一回破茧成蝶,靠的都是创新。创新不单是技术创新,更包括体制机制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中国30多年来改革开放本身就是规模宏大的创新行动,今后创新发展的巨大潜能仍然蕴藏在制度变革之中&&打破一切体制机制的障碍,让每个有创业愿望的人都拥有自主创业的空间,让创新创造的血液在全社会自由流动。& 他在演讲中特别引用了&大智兴邦,不过集众思&这句古语:&试想,13亿人口中多达8、9亿的劳动者如果都动起来,投入创业创新和创造,这是多么大的力量啊!& 创业创不断生根发芽,尤其是在中国年轻人中间日渐风靡的情况是一种受人欢迎的变化 今年3月,在会见参加中国发展高层论坛的外方代表时,李克强总理建议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到中国各地去看看&创客&聚集的&众创空间&,感受一下&草根&创业的热情。 当时,斯蒂格利茨向总理提出疑惑:中国在减少贫富差距方面,最重要的工具是什么?中国如何克服社会不公平现象? 李克强给出的答案之一就是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他说,政府主要通过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使创业者感到更加便利。 他更进一步阐释道,政府提供创业平台,能使更多年轻人,尤其是贫困家庭孩子有纵向流动的上升通道。这些年轻人大多没什么资本,完全靠自己的创意,几个人凑在一起,过几年会成长为发展很快的企业。&我们就是要鼓励草根创业、草根创新,这有利于调整分配和收入结构&,&对那些创业失败的,政府也有社会保障机制扶持,像&蹦蹦床&一样,落下来的,还能把他们抬上去&。 今年以来,国务院常务会议围绕为&双创&清障搭台推出一系列利好政策:2月25日,确定进一步减税降费措施,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和创业创新;6月10日,确定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6月24日,部署促进&互联网+&行动;7月15日,决定再取消一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 自去年3月各地推进商事登记制度改革至今年5月,国内新登记企业达485.4万户,平均每天新增1.06万户。在经济增速持续放缓情况下,新登记注册企业不仅没减反而大幅增长。与之相呼应,城镇新增就业人口也远超上一年,调查失业率维持在5%左右的较低水平。 &中国正掀起大众创业热潮。&美国《外交政策》杂志这样评价,&创业创新文化不断生根发芽,尤其是在中国年轻人中间日渐风靡的情况是一种受人欢迎的变化。释放出年轻人的创造性能量无疑将有利于中国经济。& 青年愿创业,社会才生机盎然;青年争创新,国家就朝气蓬勃 增加就业只是第一步。事实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积极意义远不止这些。 去年底的一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说:&推动大众创业、鼓励科技创新,不仅可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市场需求,也有利于提升我国关键技术的竞争力,促进更多的大企业适应国际竞争的激烈挑战。& 今年6月的一次常务会议议题之一,是确定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统计表明,我国农民工总量2014年已达到2.74亿,每年还会新增600多万农村剩余劳动力。总理说,这些农民工很大程度主要依靠外出打工增加收入,鼓励他们返乡创业,不仅能帮他们解决就业、提高收入,也能带动东西部产业转移,推动中西部城镇化。 而年初的一次常务会议议题之一,是决定设立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助力创业创新和产业升级。李克强会上赞赏,这一基金的设立体现了创新思路:把几项战略性产业基金、财政专项等&碎钱&、&零钱&合并起来盘活使用,从而更好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更大力度支持科技创新型企业,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一直以来,李克强反复强调一个观念,要善待草根创业者,善待年轻人,只有年轻创业者感到有希望有期待,国家才会有未来。今年5月,他在给清华大学创客团队回信时写道:&&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核心在于激发人的创造力,尤其在于激发青年的创造力。青年愿创业,社会才生机盎然;青年争创新,国家就朝气蓬勃。我很欣赏你们信中所说的,在创客的时代,创造不再是少数人的专业,而是多数人的机会。政府将会出台更多的积极政策,为&众创空间&清障搭台,为创客们施展才华、实现人生价值提供更加广阔的舞台。& 解读新闻热点、呈现敏感事件、更多独家分析,尽在凤凰网微信,扫描二维码免费阅读。
[责任编辑:luoxw]未来中国的创业机会在哪?怎么找到牛逼合伙人?
前阿里高管分享:未来中国的三大创业机会在哪?怎么找到牛逼合伙人?一、中国的三大机会第一个机会是人口红利。中国人多,所以中国的第一大机会是,围绕着13亿人口出现的金融、旅游、教育、医疗、物流、生活服务、招聘等等,这些统统都变成了一个巨大的生意。中国十三亿人中有五六亿的农民工,这里也有巨大的机会。第二大机会是传统产业升级。传统企业的春天真的是来了。但是要跟未来的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万物互联都要连上,使之变得真正高效。所以传统产业的产业升级是第二大机会。传统产业哪些领域有机会?农业现在有巨大的生意,很多基金都在看农业。其他制造业比装、纺织业、数码、汽车,所有原来超几万亿交易的线下生意,今年都会被搬到互联网上去。网和等B2B网站在早期不是交易平台,它只是信息聚合平台,没有办法像一样收钱,所以那个时候“会员费”这种收费模式就出现了。经过十年支付的打通、信任解决以及产业升级,现在的B2B平台可以直接切交易。以交易为闭环的B2B产业在2015年会非常火爆,所有的投资热点可能50%以上会在这个地方。所以B2B也是中国的第二大机会。第三大机会是新兴科技。从年,我们经历了中国硬件的十年、软件的十年、PC端的十年。从年是互联网的十年,但是在后几年,我们会进入另外一个时代,叫做万物互联。什么叫万物互联?万事万物都是连接在一起的。比如说小米切家居,通过小米产品能够将东西全部连在一起。在汽车领域,只要你进入你的特斯拉或者进入你的新型汽车,一切都连接在一起。万物互联需要安全做支撑,不安全,没有秘密了,还都连在一起,所以安全这个方向一定会成为这个领域中一架巨大的螺丝。以上是整个中国未来3-5年的三大机会,也是今年开始的主流方向,所有的机构都在研究了,这是未来。抓住中国机会,首先得是入口级公司在互联网的玩法里头,首先成为一个入口级公司,你才能够是第一个成为一家十亿美金的公司。为什么滴滴第一个成为十亿美金的公司?因为它消费频次高,有用户忠诚度。它拥有1个亿的下载量,3000万的活跃用户数这两个核心指标。在汽车领域当中,停车领域的频次能够跟打车是一样的。这个方向是我非常看好的,因为它有壁垒。还有拼车,每天晚上在国贸桥下面有一堆人拼车去通州。租车公司都在做拼车业务,就是因为专车还是很贵。谁能是移动互联网的移动端入口,他就是王。入口级的标准是下载量过1亿,用户超过3千万。二、互联网创业的五个步骤在创业的五个步骤里头,第一步首先要思考,你适合创业吗?第二,怎么样找到合伙人。第三,怎么找到商业模式的切入点,前三个步骤很重要。第四,确定股权结构以及合伙人的分工。第五是不断迭代和大模拟的商业产品,这是创业者的五个步骤。我们重点说一下前三个步骤。第一步,你是一个天生的创业者吗?我上次跟一个老大讨论,他说现在很难找到喜欢创业的人。什么叫喜欢创业的人?很多人今天创业是因为创业很热,资本很热,这个行业很热。而当年那些所谓的纯粹创业者,最后做成了大公司,都是因为喜欢干这个事情,有钱没钱我都干,有没有投资我也干,这是一种最天然最本质的创业者的气质。美国有一家最好的孵化器,他们通过几十万起创业公司和创业者的研究之后,发现真正的创业者具有四个特征:同窗。当你开始想办一家企业的时候,不管是互联网,还是传统企业,你办企业的第一天,有没有一个人无怨无悔的跟着你,特别重要。无根。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城市之间的变迁,应该是一个人最克服不了的问题。因为你对那个城市很熟悉,有家庭有朋友,有熟悉好吃的东西。但是真正的创业者为了追寻梦想,毫不犹豫背起包就走了,这叫无根。无畏。无知者无畏,创业就是把不明白弄成明白的过程,所以开始创业的时候,一定不明白该怎么做。但凡那些创业者跟你讲,我想的很清楚了这个事情该怎么做,你认为那个事情靠不靠谱?不靠谱。激情。你20多岁有激情有什么了不起的,谁都年轻过。那你40岁、50岁、60岁还有激情吗?如果没有这些四个核心的特征,你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创始人,也找不到合伙人。第二步,怎么找到你的合伙人?每个人都会有失败的经历。失败以后你要总结一下:找合伙人的标准是什么呢?怎么去组建我这个业务形态里面的合伙人呢?很简单,你只要分析清楚你的业务,倒过来去找人就好了。比如你这个业务形态需要三个人,这三个人各自在什么领域,然后找那个领域中最强的人就可以了。很多时候我们找不到合适的合伙人,是因为我们弄不明白要找什么样的人。找合伙人的标准是什么?有共同的愿景。比如说我想做一个儿童摄影的事情,我去拉个合伙人,跟别人游说了半天。那个人说好啊,我试一试吧,NO。你要找到喜欢干这个事情的人,这太重要了。背靠背的信任和包容。什么叫背靠背的信任?当有新的合伙人进来,怎么相信他呢?第一条路,你先选择相信他,你们的沟通成本、内耗都很少。除非他证明自己不值得被信任;另外一条路,你先不选择相信他,他会证明他是一个值得被你信任的人,然后再相信他。这两种路径有什么区别?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是第二条路径,你要是对方会不会难受?他要不停地去证明他是OK的,才能在公司生存下去,才是值得被信任的。这就是企业进高管的时候死亡率那么高的原因。互补。互补有三层,第一层是性格,你可能比较激进,他可能比较周全。你可能比较灵活,他可能比较体系;第二层是知识结构的互补,比如说我要做一个在线农业平台,如果我是从事农业的,就要找一个互联网的合伙人。在合伙人当中,其实是一个契约精神,这些是除了经验以外,最基本的东西。第三步,寻找商业模式的切入点。做生意有三点。第一,你创业的跑道大不大?如果跑道不大,很多投资机构是不感兴趣的。钱不往这个行业里砸,即使行业做大也是不太现实的;第二,你要证明你们的团队是一个杀马特团队,能从最后跑到前面,能弯道超车;第三,能不能找到入口级的、有壁垒的切入点,而且能快速突破。三、传统企业跟互联网的融合从80年代到现在,每个时代都有最牛B的公司出现,为什么基业不能常青呢?第一,往往一个公司最大的优点在前十年。第二,一个企业只要稍微成功,就会特别相信自己都是对的,所以当它去玩一个新东西的时候,它也是用那一套理念方法,但其实任何一个新游戏的规则和生态的建立,都不一样。所以在传统企业转型互联网当中,核心失败的因素有三条:第一,文化的冲突。比如说万达是100%的军事化管理。但是互联网需要的文化是创新的、颠覆一切的文化,不是用军事化的管理方式出来的产物;第二,组织结构的冲突。大公司互联网事业部的CEO都是跟传统某个事业部的总经理汇报的,没戏,总经理不懂互联网。再就是组织结构的问题,总经理会觉得你是把我线下的业务打掉,我们俩是竞争对手。第三,激励的问题。万达、龙湖、万科、国美,都是开出几百万的年薪来Offer的,为什么他们找不到最好的人呢?因为没有股份。真正能够去选择Offer的人,已经不是最优秀的人了,他只为了钱。
今年传统企业跟互联网融合的新希望有几个原因,第一是最近A股市场政府的导向,上市公司的这些痛点会越来越痛。一些成功转型的案例,比如上市公司就是沿着它的生态做出新的互联网公司。对于新公司,第一种做法是独立出来,跟传统的公司不是一家。第二种是传统公司不控股,正常的走向资本市场。我们认为传统企业跟互联网的结合,是未来三年最大的突破口,我们一定会抓住机会。所有从上到下这些事情,大家都会抱怨是HR该做的。但其实HR只是协助做好营运的部分,这些都是要CEO来做的,HR来参与完成的。所以人力资源建设本质上是一把手的工程,不是HR的工程。
本文来源:《创业邦》杂志
关键词阅读:
不做嘴炮 只管约到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中国需要怎样的社会创业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中国需要怎样的社会创业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6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中国人如何在瑞士创业? - SWI swissinfo.ch
Your browser is out of date. It has known security flaws and may not display all features of this websites.
版权所有。瑞士资讯swissinfo.ch拥有其网站内容的版权。内容仅供私人使用。除上述所述网站内容的使用权以外,任何发布、修改、传播、存储及复制,必须事先获得瑞士资讯swissinfo.ch的书面授权同意。
如果您有兴趣使用本网站内容,并需要获得事先的书面同意,请通过电子邮件contact@swissinfo.ch联系我们.
针对私人目的的使用,瑞士资讯swissinfo.ch只允许用户使用某一具体内容的超文本链接,即将其链接到您自己的网站或第三方网站上。瑞士资讯swissinfo.ch的网站内容只被允许在没有任何编辑修改的情况下链接到非广告性质的环境中。针对瑞士资讯swissinfo.ch网站提供下载的所有软件、文件夹、数据及其内容,本网站仅提供基本的、非独占性的及不可转让的许可。该许可仅限于在私人设备上的一次性下载及存储上述数据,所有其它权利仍为瑞士资讯swissinfo.ch所有。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禁止对这些数据进行任何销售或商业性使用。
中国人如何在瑞士创业?
最后更新 - 日 -11:00
2015年3月中旬,瑞士华人律师吴帆在瑞士联邦理工学院举办了《中国人如何在瑞士创业?》讲座。讲座从瑞士劳动力市场的背景和动向出发,详细讲述了中国人在瑞士的就业情况以及中国人在瑞士创业所应该了解的法律法规,开办公司所必须的手续、条件,以及如何通过设立公司或自雇获得居留 。
讲座内容:我们出于哪些动机选择创业?创业者需要具备哪些素质?哪些客观条件?中国人在瑞士有哪些创业机会?如何寻找和发现?为什么要制作商务计划?如何制作商务计划?创业有哪两种法律形式?如何通过创业获得居留?两种创业模式在纳税上有什么区别?两种创业模式在社会保障方面有什么区别?在瑞士经营业务还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创业者申请工作许可的主要条件(此次讲座由瑞士浙江大学校友会主办)
瑞士律师,1967年出生于中国杭州。
2000年瑞士苏黎世大学法学硕士,先后就职于瑞士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和著名律师事务所,2005年在瑞士成为苏黎世州注册律师,2007年成立自己的律师事务所:吴帆律师事务所
她的执业领域包括国际直接投资,如中国企业收购、参股欧洲公司, 或在瑞士设立子公司或分公司,公司管家服务和其他公司法、合同法事宜。专长领域是国际技术转让协议和国际贸易协议等。
她还在外国人法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帮助私人和企业客户办理工作和居留许可、入境签证,家庭团聚等。
作为一家由华人成立的律师事务所,其优势是更能为华人当事人着想,会尽最大可能帮助当事人。
语言:中文(母语)、德语、英语、荷兰语。
适合人群:在瑞士大学留学,特别是行将毕业的中国学生;想尝试创业的,在瑞士或瑞士中资公司任职的雇员;想在瑞士投资,并通过投资在瑞士获得居留的中国人;嫁到瑞士的中国女性,希望通过创业获得经济独立;在瑞士生活,有亲友想来瑞士投资办企业的中国人。
瑞士劳动力市场的最新动向(背景)
瑞士与欧盟有着紧密的经贸关系,双方多年前签有自由贸易协定,该协定的一个主导原则就是瑞士与欧盟之间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也称人员自动流动)。(注:自由贸易协定中往往会有劳动力自由流动条款,但是,很遗憾,瑞士与中国去年生效的自贸协定中没有这项条款)。
瑞士的高薪和优越的生活环境对外国人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与欧盟的自贸协定生效后,欧盟大量劳动力涌入瑞士,挤压了本地人的就业机会和生活空间,逐渐引起了瑞士国民的不满。日,瑞士举行了一次颇有争议的限制欧盟移民的全民公投,结果是出乎很多人意料地得以通过。
因此瑞士必须修改宪法,确立瑞士有权单方面控制外来移民。但同时,修宪又违反了与欧盟人员流动的原则,对此欧盟的反应也非常激烈,立即停止了一些与瑞士方面的科研和学生互换合作。
宪法修改后,瑞士政府必须在3年内出台与之配套的法律和实施细则,这给瑞士联邦政府出了一个很大难题:怎么做才能既执行宪法又不触犯与欧盟自贸协定中确立的劳动力自由流动的原则呢?这两方面互不兼容,很难两全。
至今,这个矛盾还没有成熟的解决方案,最主要的两派意见,一派主张再次公投,投票内容为决定是否保留与欧盟的自贸协定,如果结果为是,那么直接意味着推翻去年年初的公投结果。另一派(右派)主张与欧盟谈判,因为欧盟从自贸协定中受益更多,所以瑞士可以以退出自贸协定相要挟,逼欧盟承认接受瑞士新宪法条例,如果欧盟不让步,那么就退出。结果怎样,我们都在拭目以待。
虽然此次公投跟中国没有直接关系,但我们知道,瑞士政府对包括中国在内的第三国公民(非欧盟外国公民)劳动力市场的准入控制已经非常严格,实行限额制。这次修宪本来是针对欧盟移民的,但是政府迫于来自国民和欧盟两方面的压力,于2014年11月以行政令的形式削减了第三国劳动力准入的限额(L和B证),意在尽量多地准入欧盟的劳动力。因此,中国人在瑞士的就业情况就更为严峻了,而且呈逐步难上加难的趋势。具体比如留学生毕业后的求职,或瑞士中医L证转B证的难度从2015年起会加大很多。(注:留学生毕业后如果找到工作,移民局一般会给L证而不是B证)
中国人在瑞士的就业情况
中国人在瑞士就业比较集中的有两大群体:一个在中餐餐饮、中医医疗产业;还有一个主要由在瑞士大专院校毕业,有幸在瑞士找到工作的留学生白领阶层组成。而劳动力市场的新规则,正切身影响着上述群体。
以前,餐馆的大厨和中医诊所的中医,是相对容易获得工作签证的,自今年年初开始,至少是在苏黎世州,这已经基本不可能了。审批部门的立场是:瑞士已经有足够,甚至太多的中餐馆和中医诊所了,引入更多同质化单位不利于瑞士整体经济的发展。
那么留学生呢?两年前吴帆律师做过一次关于瑞士修订《外国人法》的讲座(参阅:《瑞士外国人新法对中国留学生的影响》),出台利好第三国留学生就业政策的讲座。而今,法律虽然没有改变,但现实却变得十分严峻。审批部门虽然不能以优先权来限制中国留学生,但还有限额一项可以限制。而如果政策是把限额尽可能多地保留给欧盟公民,实质上变相实行了欧盟竞职者的优先权。
在上述背景下,这次讲座的目的,是讨论通过创业为自己创造和改善就业的可能性,如何通过就业获得在瑞士的居留,实现俗话讲的移民。而并不是探讨如何做马云,做比尔·盖茨。
通过创业主动实现和改善就业
创业的动机和决定
就业不成转而创业 (无奈创业)不满打工生活想尝试创业 (选择创业)有发自内心强烈的创业激情 (激情创业)
从创业动机角度,可以分为三类创业人员,一类人是无奈创业者,他们没有就业机会,只能自己为自己创造就业机会。第二类人不满于受雇于人,想自己当老板, 第三类人则内心憋着强烈的创业激情,放着哈佛剑桥不要上,宁愿去硅谷租个车库搞研发、创业。
说到无奈创业,中国改革开放第一批企业家,其实最初很多都是无奈创业者。比如拿浙江企业家来讲,宗庆后、鲁冠球、李书福,鲁冠球当初的愿望就是当一名工人,那时如果能有份闲适的工作做,也许今天就没有哇哈哈、万向集团、吉利汽车这样的大型民营企业了。
很多人的个性和兴趣爱好,其实都是在日复一日的早九晚五中被消磨殆尽的。 慢慢的,那种稳定的、缺乏跌宕起伏的雇员生活,会让人的内心变得慵懒、懈怠、对周遭事物失去兴趣,一种隐约的痛苦感一直萦绕着你。
自己创业,自己来决定做什么,怎么做,没有每月固定的工资了,只有通过努力拼搏,才能求得生存。而也就是此时,你才真切地体会到我活着,脚踏着实地,前面有鲜明的目标,人在蓬勃发展着。这是一种生的体验,不再是打工时那种半死不活的状态。创业能让人更幸福。
所以,如果你有那么一股子不可抗拒的创业激情那固然好,没有的话也尽可以积极看待创业这个选项,带着期待去了解更多!
创业的主观条件有责任心、事业心喜欢你选择的事业性格积极向上、越挫越勇有很强的学习与沟通能力
创业需要很强烈的主观意愿和心理承受力,在没有外界给你安全感的情况下,在很辛苦的条件下,如果你不是很喜欢这个事业,就不要去做,否则很难坚持下去。
沟通能力,尤其在瑞士,语言是非常重要的能力,很多人认为只要会英文就可以了,其实根本不可能。前面提及的关于签发工作B证越来越难,其中一个原因并非法律有所改动,而是法律在执行的时候有很大弹性。它赋予各州、主管部门很大的自由裁量权,比如语言方面可以要求你达到A2、B1或者C,趋势是不断地在提高。所以,无论是就业还是创业,语言都是非常重要的钥匙。
创业的客观条件 一个好主意瑞士经济为什么不倒?一点积蓄一个好团队
一个好主意
创业的主意,俗话讲就是你想卖什么,卖给谁,怎么卖?卖什么,指的是你提供什么样的产品或服务。卖给谁,就是你的市场在哪里。怎么卖,指的是你怎么卖你的产品或服务。
瑞士经济为什么不倒?
在全世界经济大环境都萧条的情况下,瑞士的经济为什么可以屹立不倒, 而且一直在增长,秘诀到底在哪里?
其实秘诀很简单:瑞士是一个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导的国家。瑞士虽然有实力很强的跨国企业,如ABB,雀巢,诺华,罗氏等,但瑞士经济的中坚力量却是那些中小型企业。这些企业的发展和立足靠的是利基产品(Nischenprodukt)。在这些细分的市场领域将产品做到最好、最精,令其他同类产品望尘莫及,这样他就在市场里有定价权。简而言之,如果谁想买最好的同类产品,就只能来找我。这与中国同质化竞争恰恰相反,因而也跟中国非常互补。
另一个例子,日,当瑞士央行宣布取消瑞郎兑欧元1.2:1的保底汇率后,这个消息如同一枚重磅炸弹,使瑞郎兑欧元汇率骤然大涨,瑞士股市顷刻大跌。许多经济界人士对瑞士经济产生巨大担忧(因为瑞士也是一个出口导向的国家,瑞郎的坚挺,特别是对其主要出口市场货币欧元的大幅上升,将意味着瑞士产品出口前景困顿)。然而,短短两个月的时间,瑞士的股指已经完全恢复(注:瑞郎兑欧元的汇率在市场震惊后恢复到1.05:1左右,在不采取新的货币政策进行干预的情况下,估计会在这个高位徘徊)。最新的新闻报道预测,瑞士经济今年不会陷入萧条,尽管增长速度会减缓一些。 这一切都是因为瑞士中小企业面向国际有自己的定价权。
这就是一个好主意和坏主意的区别。别让自己从一开始就输了。
在瑞士注册一家有限责任公司(GmbH)注册资金2万瑞郎,股份有限公司(AG)注册资金为10万瑞郎。此外,创业前期一般没有收入, 需要依靠积蓄生活。
一个好团队(联合创始人)
以解决自身就业为目的的创业,不一定需要一个团队, 只要你的能力足够全面。但现实生活中,我们都不太可能是全才,有时候资本金不够,需要大伙儿集资合力。这时要注意几个原则:合作伙伴要有共同的愿景和价值观,彼此要互相信任,能很好地沟通。
即使找到了合适的合作伙伴,相互之间也必须事先签好《股东协议》或《合作协议》,对退出机制,股东义务、决策机制以及发展方向等作出约定,并制定具体实施办法,这样才能确保合作根基的长治久安。
好主意在哪里?了解市场,发现需求结合自身的资源优势做中瑞之间的桥梁
了解市场,发现需求
市场永远都在,需求永远都有,就看你会不会发现,能不能把握。很多需求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和了解的,比如偶尔你会想到,如果有这个服务该多好?你发现有缺陷的时候,其实就是有需求的时候,这时候就需要你停下来多想想。发现需求非常重要,只有在有足够需求的情况下,一个企业才能存活。
一个市场里如果已经出现供大于求,就不要再进去了。
什么是好主意?
看到别人开中医诊所,我就也去开一家,这是一个好主意吗?说到这里,吴律师说,她不禁想到一个在网上广为流传的段子:
有一个犹太人来到小镇上开了个加油站,生意很旺。第二个犹太人来了,发现加油站生意很不错,想到加油站的客户需要吃饭,所以投资开了家餐馆。第三个犹太人来了,想到来小镇的人多了需要住宿,于是开了个饭店。第四个犹太人又发现住店的人需要生活用品,于是开了超市。第五个,第六个……来的人越来越多,吃饭住宿旅游经商的人又需要加油,于是加油站、餐馆、饭店、超市的生意相继更旺了,慢慢地小镇就成了一个经济繁荣的小镇,很多犹太人都富裕了。
而中国人呢?第一个中国人来到小镇上开了个加油站,生意很旺。第二个中国人来了,发现第一个人投资的加油站生意真令人羡慕,赶紧开了第二个加油站。第三个中国人又来了,看见前面两个同胞的加油站生意很好妒嫉得眼红,火速开了第三个加油站。第四,第五个同胞过来都是一样,开加油站还打折促销……最后恶性竞争,然后纷纷倒闭,小镇又回到原点……
一个好的主意,应该是独特的、创新的。瑞士经济能在欧洲甚至世界独占鳌头,靠的也是花时间、花资源在寻找好主意上面,而不是习惯性地搭别人的便车。
结合自身的资源优势
发现一个市场需求后,还应该结合自身的资源优势。很多时候,我们并不完全了解自身的优势、能力和潜能,只有在真正遇到事情的时候,才会发现。比如你是否擅长与客户打交道也是成功的关键因素。所以我们需要花时间去审视自己。
说到优势,在瑞士的每一个人都有一个优势:我们既了解中国,也了解瑞士,如果你主观上愿意去了解的话。记住你自身的这个优势,利用你自身的这个优势,就有可能产生好主意。
关于“做中瑞之间的桥梁”
过去三年中,吴帆律师随瑞士商务参赞带领的招商代表团,每年两次到三次,到中国发展较好的城市如杭州、宁波、深圳、广州、天津等去推介瑞士的投资环境,拜访了很多当地知名的大型民营企业。
他们发现,走出去的中国民营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去哪里,在外界看来多少有些偶然性,好像哪里有熟人就去哪里。可以说有些不理性,但也可以说这是中国民营企业家重“情”,他们的信任是建立在亲情、友情的基础上的。很多时候,他们很想走出去,但苦于找不到既熟悉国外市场环境又能够信任的人。而这正是我们瑞士华人和留学生的优势。
也许我们国内有亲戚、朋友想来瑞士做生意,我们是否可以与他们合作?也许我们国内的企业家朋友或者以前的公司老板不知道瑞士的投资环境,我们是否可以向他们作推介?瑞士投资的大环境、税收和条件相比欧洲其他国家有很大的优势。
我们是否能主动一些,把瑞士的行业优势、市场优势做一番调查,把他们展示给有实力、有意向的中资企业,同时也推介了自己?做中瑞之间的桥梁是我们中国人在瑞士的优势。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已成为一种趋势,中国政府也在极力鼓励。
《股东协议》、《合作协议》的必要性
在法律允许的前提下,自主约定
盈利和亏损的分配责任和义务的划分决策方法竞争条款 (合伙人是否允许在同行业与他人合作而产生竞争)入股或入伙的条件继承的条件
虽然上述条款均有相关的法律规定,但是有很大的“余地”。比如,两个人共同联合创始了一家企业,其中一个渐渐感觉创业太苦,而且经受不起其他企业高薪的诱惑离开了。另一个后来将企业做大做好,企业价值上升后,走了的一个眼红要回来,或者他也要分一杯羹,因为他还有股份在公司,他要分股息,但是他又没有为企业升值做出过任何贡献…. 类似的问题纠纷如果不事先做好协议,将会后患无穷。
将主意付诸实施什么是《商务计划书》为什么要做《商务计划书》
光有主意还不能产生价值,只有出了产品,才能产生价值。Apple Watch(苹果手表)、Facebook都是非常好的主意,很多人多年前可能就想到了,但是要成为产品,必须去实施执行。最终真正做的那个人才会夺得先机。而从主意到执行,中间最重要的环节就是一份认真的《商务计划书》。
《商务计划书》的主要内容商业模式 (盈利模式)市场机会和潜力团队员工发展和招聘来源计划投资额、营业额与盈利额预期关联公司情况 (对移民局决定有重要的影响)
创业者需要考虑到以上的方方面面,但银行、投资人、移民局、劳动主管部门考量的重点会有所不同。例如移民局考虑的方向在于你的企业能否给当地人提供就业(参阅:创业者申请工作许可的主要条件)。所以,《商务计划书》需要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完成,或者起草完之后,要请专业人士评审、修改。
《商务计划书》的作用
设立目标、考察可行性、预见困难、预设解决方案、安排执行步骤、对照自审、纠偏、调整计划、再出发。融资(说服投资人、吸引风险投资、申请银行或私人贷款)申请工作许可的必要材料(递交劳动主管部门、移民局)
《商务计划书》说到底就是说服别人,说服自己真正去实施。为自己创业途中提供一个指导和方向。好的《商务计划书》对融资和吸引风险投资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对在瑞士申请工作许可至关重要。可以说 ,唯有《商务计划书》,创业才可称其为创业,而不是赌一把。
创业的通常模式
在瑞士设立公司,最常见的有两种情况:
设立公司(有限责任)
有限责任公司(GmbH)股份有限公司(AG)
个体户 (无限连带责任)
自雇人员(Selbst?ndigerwerbende)个体企业(Einzelunternehmen)
设立公司和个体户最大的区别在于:假如公司负债、倒闭,公司创始人的责任是有限的,私人财产与公司财产和负债不相关。而个体户的连带责任是无限的,业务商务上的债务需要时须以私人财产偿还。
所以,个体户最好签订一份《婚姻财产协议》, 以保护自己的个人资产。
当夫妻双方中的一方与他人一起成立公司或者自己创业,那么签订一个《婚姻财产协议》非常有利。这样可以保护另一方的财产不受公司债务的牵连。
保护个人资产还有一层另外的意义,如果在结婚后创立一个个体企业、运营状况非常好、但未签过《婚姻财产协议》,这种情况下,配偶拥有个体企业的一半财产,这一半财产不像拥有一半股权那样简单,而是在极端的情况下,配偶可以要求产业变现、支付现金。这对于自己创业的个体户来说,相当于一把达摩克里斯之剑,因此从法律角度来讲,一名企业家无论如何应该签订一份《婚姻财产协议》。
那么为什么还有人创业时不开公司而作为个体户呢?比如,瑞士有许多私人银行属于合伙制(kollektivgesellschaft),如果一旦银行倒闭,他们就有可能赔上所有私人家产。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所有合伙人在工作中谨慎、勤勉、尽职尽责,尽心尽力。
但是,也有人利用这个钻法律空子。这也成为了做个体户的“好处”之一:吴律师还讲到一些滥用这条法律的例子。有些人在达到退休年龄前不想工作了,便申请自雇,将退休金拿出来挥霍一空,老了没有退休金怎么办?他知道,国家这时不得不给他发救济金。。。
凡事都有利弊,个体户并非只有缺点。比如,自雇人员(Selbst?ndigerwerbende)可以动用缴纳的退休金作为创业的资本金(正常情况下,在瑞士只有退休后才能领取退休金)。
能否通过设立公司或自雇获得瑞士居留 ?
中国人在瑞士设立公司或自雇并不一定能获得工作许可和居留。劳动部门先进行项目审批,决定是否颁发工作许可。(门槛呈逐步提高趋势)中国人在瑞士从事自雇同样需经项目审批。
如何通过创业获得居留
设立公司(有限责任)
创业者与所创公司签订《劳动协议》以公司的名义为员工(创业者、投资人)申请工作许可因获得工作许可而获得居留
自雇(无限连带责任)
直接为自己申请工作许可因获得工作许可而获得居留
办理这类手续首先需要与公司签订一份劳动合同(自己给自己公司打工,自己既是老板也是雇员),以公司的名义为自己申请工作许可。由于自己是投资人,所以在条件方面有一定优越性。自雇便是自己给自己申请工作许可。
创业者申请工作许可的主要条件(一)
针对项目的要求
符合瑞士的整体经济利益有利于瑞士劳务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有利于地方行业细分化、多样化创造和保有多个当地人的就业*较大的投资规模为瑞士商界带来新的业务单子
以上内容务必在《商务计划书》里作出相关陈述。
*创造和保有多个当地人的就业:无论是公司来瑞士创业,还是在瑞士的中国人自己开公司,要得到一个第三国的工作许可(签证),必须为当地创造就业机会。一般情况下,一个工作许可要求为当地创造3-5个就业岗位(各州规定不统一。雇佣人员也不一定必须是高级工程师,清洁工、司机也被计算在内),而且关键词是持续,今天雇、明天辞将被视为欺骗行为。
有利于地方行业细分化、多样化:该条款是目前被苏黎世劳动部门、移民局作为阻止开设新的中医诊所、拒绝中医进入的重要理由。目前瑞士的中医诊所数量过多,同质化竞争已经非常严重。
另外一点要强调是,政府的规定有很大的弹性,瑞士政府赋予主管部门很大的自由裁量权。如果你的商务计划书取得了他们的信任,认为你的企业确实有实力,有发展前途,有市场前景和潜力,政府会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调整。并且工作许可有效期为一年,如果一年后他们发现你说的和做的不一致, 主管部门有权不延签你的工作许可。
创业者申请工作许可的主要条件(二)
针对投资人的个人要求
有外国人劳务市场准入限额存量在一定条件下,留学生可以不适用本国人优先权投资人可以不要求其具有专家资质、职业证书、语言掌握程度和社会融入度工作条件和报酬符合瑞士当地行业水准拥有自己的住处 (租赁的住所即可)
目前由于跟欧盟的谈判尚不明朗,瑞士宁愿减少诸如美国、印度和中国等第三国劳动力配额,而尽可能为欧盟提供更优越的条件。
作为投资人瑞士政府不要求其具有专家资质。目前进入瑞士劳动市场的第三国公民均属于瑞士不可或缺的高精尖人才,但是作为投资人政府对其没有这个要求。
报酬这个规定决定了投资一定需要具备颇大的规模。就算是自己跟自己的公司签的合同,也必须符合当地收入的工资标准。也许你会想,反正工资都是付给自己,拿中国人的话说,肉都烂在锅里。其实不然,工资报酬不同,通过支付工资,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就发生了变化,2万瑞郎的资本金很快就用完了,公司很快资不抵债,这样公司就不得不宣布破产。
所以如果你想自己设立一个小小的公司,从而申请工作许可的路是走不通的。如果一定要走这条路,一定要找到一个有实力的投资人,比如一个想来瑞士发展的中国投资人。只有这个模式具有可行性。
创业者申请工作许可的主要条件(三)
针对自雇人士的个人要求
有外国人劳务市场准入限额存量不适用本国人优先权有足够的资金具备营业条件具有专家资质、职业证书、语言掌握程度和社会融入度拥有自己的住处(租赁的住所即可)
从上述条件看,瑞士对自雇人士的要求比设立公司者高很多。比如有足够的资金、具备营业条件等,都具有很大弹性。在认定是否成为自雇人士时,养老保险机构一般会要求申请人递交数份已经签订的客户合同。 另外,专家资质、职业证书都是被要求的条件。尤其对于留学生,这些条件很难满足。
自雇和设立公司在社保方面的异同
设立公司在瑞士是按公司职员规定交纳社会保险,养老金、退休金、失业金方面均是公司和个人各交纳50%,而自雇人员100%自己交纳。
如果年收入低于9400瑞郎,养老金只缴纳保底的480瑞郎。如果年收入高于56200瑞郎(纯收入,成本不被算在其中),则按照比例缴纳9.7%。介于两者之间从5.223%起递进。
3a)支柱免税金额每年都会有一些微调。
退休金保险机构在瑞士良莠不齐,加入时请慎重。还需要考虑的保险有:意外险、因病误工补偿金险(Krankentaggeldversicherung),失去工作能力险(Erwerbsausfallverischerung)等。
自雇和设立公司在纳税上的异同
这里要注意的是双重付税的问题,这个问题只有在收入没有完全分配掉的情况下才会出现。比如公司收入盈余以股息的方式分配给股东时,股息便是双重付税部分。因为这部分收入已经缴纳过公司所得税,股东得到时,须再次缴纳个人所得税。与合法省税相关的问题,可向财务方面的专业人士或税务师咨询。
如果你有什么想法、问题或者主意愿意与瑞士的华人、专家一起分享的话,请参与我们论坛讨论。
瑞士中医问题
作者:宋婷
2017达沃斯
瑞中媒体交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创业社会环境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