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货物免抵退税退税的免抵税负率是怎么计算的

24小时服务热线:010 - &&&400 650 1199
从你喜欢的开始:
您的位置:&&&&&&&&&正文
2016年初级会计职称公式:出口货物“免、抵、退”税计算
11:39 来源:财考网&
2016年进入倒计时,为了帮助大家短期高效拿下初级会计职称考试,财考网为大家整理了2016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公式高效记忆方法,助考生们顺利通过考试!
出口货物&免、抵、退&税计算
生产企业货物出口后,必须在口岸电子执法系统出口退税子系统查询到报关单出口信息后,方能计算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额&应根据出口货物离岸价、出口货物退税率计算。
1、免抵退税额的计算
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额抵减额
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退税率
免税购进原材料包括国内购进免税原材料和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其中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的价格为组成计税价格。国内购进原材料是指开具进料加工免税证明业务所涉及符合国家政策规定的国内购进免税原材料。
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的组成计税价格=货物到岸价格+海关实征关税+海关实征消费税
2、当期应退税额和当期免抵税额的计算
①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时,
当期应退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
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
②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时,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
当期免抵税额=0
&当期期末留抵税额 &为当期《增值税纳税申报表》的 &期末留抵税额&。
③当期有应纳税额时,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
3、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的计算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征税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征税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
4、新发生出口业务的生产企业自发生首笔出口业务之日起12个月内的出口业务,不计算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免抵税额等于当期免抵退税额;未抵顶完的进项税额,结转下期继续抵扣,从第13个月开始按免抵退税计算公式计算当期应退税额。
2016年初级会计职称已经到了冲刺阶段,这个阶段尤为重要,充分利用好冲刺阶段分数会有很大的提升,建议大家将计划制定详细、合理,切忌没有实用性,主要以历年考题、冲刺试题为主要复习内容,备考虽然辛苦,但是,想想证书即将到手,值得一拼,加油!
&&&&&&&&&&&&
&订阅号: caikaokj&&&&&&&&&&&&&服务号:caikaowang
(每天更新)&&&&&&&&&&&&&&&&&&&&&(每周更新)
编辑推荐:
&&&&&&&&&&
 |  |  |  |  |  |  | 
京公网安备:   京icp备号-2
Copyright & 2007 -
Inc. All Right Reserved. 北京财考网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轻松看懂出口退税公式推导
来源:赵清海律师
作者:赵清海律师 人气: 发布时间:
摘要:假设A公司为了骗取出口退税,将出口货物价格虚报为2000万元,由计算可以得知,当期免抵退税额为260万元,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为80万元,应纳税额为—120万元,当期应退税额为120万元,而且也没有留抵税额供下期继续抵扣了。...
本文章更多内容:1 -
本文对于司法实务中理解骗取出口退税罪非常重要,特别是对于律师辩护骗取出口退税罪和法官审理骗取出口退税案非常关键,理解此文才能解开骗取出口退税的本质。你是否见过虚开增值税发票骗取出口退税罪?看懂了本文,这个问题便能迎刃而解!
增值税税款的真正实现在于货物进入消费环节这个环节,根据目的地原则(我认为消费地原则的表述更能体现本质,直译过来是目的地原则,但是目的地原则更加直观),如果该货物不在这个国家消费(比如出口),其不应当对其征收增值税,应当适用零税率。
读者这里需要明白一个事实是:不是因为适用零税率才将所支付的进项税额予以退还,而是产品在该环节没有用于消费,其所支付的进项都得退还。只不过我们国家对内销货物进项的退还的方式是从应当交还给国家的销项税额中予以扣除,即间接退税;但是由于出口货物税率极低(理论上应当是零税率),导致产生大量的留抵税额,如果也都采用间接退税的话,会大量占用企业的流动资金。
1、出口退税公式的推演
现在我们来看看总局的公式:
当期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折合率*(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
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当期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
设:当期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为m,出口货物征税率为a%,出口货物退税率为b%,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折合率=w,w-m=k。带入公式:
(1)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w*(a%-b%)-m*(a%-b%)=(w-m)*(a%-b%)=k*(a-b)%
(2)当期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即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k*(a-b)%]=当期销项税额+k*(a-b)%-当期进项税额
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即当对一个货物按照金额j征收a%的税款而再按照这个金额退还b%的税款的时候,那么实际上是对这个货物按照(a-b)%的税率征收了税款,因为货物实际负担的税款=k*a%-b%=k(a-b)%,也就是说:k(a-b)%本质上是一个对出口货物征收的价内销项,税率为(a-b)%(笔者的观点和立法组的意见一致,不如直接征收出口关税,对出口货物彻底适用零税率,还增值税一个清纯)。
出口企业的应纳税额公式可以简单概括为:
应纳税额=当期内销销项+当期外销销项(即价内销项,类似于出口关税)-当期进项税额
对于免抵退的计算:在介绍免抵退税之前,笔者有必要介绍一下留抵税额(未抵扣完的进项).
之前的文章已经说过,所谓销项税额,不过是代国家收取的增值税;所谓进项税额,不过是预先垫付的增值税。销项应当足额上交给国家,进项国家应当足额退还,于是从应当足额交还给国家的销项中扣除国家应当退还的部分,余额上交给国家,这个余额就是应纳税额。
当国家应当退还给纳税人的进项小于纳税人应当足额上交给国家的销项,这个时候的差额就叫做留抵税额,表现为应纳税额的负数((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那么,这种情况下如何处理呢?
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是:
一是设定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退税金额的最低值。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低于最低值时,纳税人不得申请退税而是准予结转下期。
二是设定强制结转期间。纳税人未抵扣完的进项税款在强制结转期间内不得退税,结转期终了时仍有未抵扣完的进项税款的,纳税人才能申请退税。
而我国对于留底税额的处理比较特殊,即通常结转以后期间抵扣(间接退税)而非直接退税,只有出口企业、集成电路企业等情况例外。
再次为读者梳理一下直接退税和间接退税:
所谓直接退税,是指国家将暂时垫付的税款直接用现金的方式退还给纳税人;间接退税,是指从应当交还给国家的代收增值税税款中扣除应当退还的部分。虽然结果基本上相同,但是单一的间接退税明显占用了企业的大量流动资金,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
我们接着看免抵退税额的计算:
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的离岸价*外汇人民币折合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当期免抵退税率抵减额
当期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当期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退税率
故当期免抵退税额=w*b%-m*b%=(w-m)*b%=k*b%
读者在阅看这里的时候注意一点,这里的免抵退税额相当于&可以直接退税的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的最高值&,即当期最高的直接退税金额,未抵扣玩的进项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不超过该值的,全额直接退税;超过该值的,留待下期继续这样处理和留待下期间接退税。故而:
如果: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则当期应纳应退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
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
如果: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面对退税额,则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
当期免抵税额=0,余额为剩余的留抵税额
2、出口退税的本质
企业的增值税应纳税额=出口货物的销项税额+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全部的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
当出口货物为零税率的时候,出口企业的增值税应纳税额=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按照增值税的原理和《增值税暂行条例》的规定,a应当等于0;退税率这个概念应当不存在,因为基于增值税的原理,所有的进项都是应当退还的,只不过是分为直接退还和间接退还而已。
从上面的出口退税的公司推演中,我们揭示以下本质:
(1)出口货物并未按照增值税原理和《增值税暂行条例》的规定施行零税率,而是征收理论一道价外税,计税依据为FOB价格(免税购进原材料的价格不参与计算),税率为出口货物征退税率差。即总局公式所说的,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w-m)*(a-b)%
读者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价外销项,而绝对不是所谓的进项。因为实务中可能出现企业整个生产经营过程都没有进项的情况,或者虽然有但是整个生产经营过程的进项税额小于各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之和,试问:根本就不存在的进项,何以转出?再者,进项税额的转出,应当是指已经抵扣进项税额的外购货物,用于消费等退出增值税流通领域或者基于发票管理的需要而事后发现扣税凭证不符合规定。最后,根据&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FOB价格-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也足以判定其系价外销项。
(2)免税购进的原材料直接采取免税政策,即不参与计算。
这里简单介绍一下免税政策,所谓增值税的免税,是指:你支付的进项国家不予退还给你,你收取的销项国家也不要求你退还。但是由于免税货物的下家通常不能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故而如果下游链条还需要抵扣的话,免税所不予退还的进项税额(进项转出或不能抵扣)就是该批货物国家多征收的增值税税款。在计算应纳税额以及免抵退税额的时候,只需将免税购进原材料的价格剔除就是了。
这里主要考虑到免税购进原材料的时候,行为人并未向上家支付进项,不过并不代表并未负担进项,要知道上家销售免税货物的时候,可是做了进项税额转出的。
(3)对于国家应当退还的留抵税额中,小于等于k*b%的部分予以直接退还成钞票,余额留待下期继续按照这个方式退还或间接退还。
我们现在得出更加简单的出口退税公式:
应纳税额=外销销项+内销销项-全部进项=k*(a-b)%+内销销项-当期进项税额
这里k指已经扣除免税购进原材料后的价格,设免税购进原材料的价格为m,
k*b%为当期可以直接退税的最大金额。
当应纳税额为负数的时候,产生期末留抵税额。
&当期留抵税额&k*b%&的时候,由于国家当期应当直接和间接退还的全部进项税额小于当期可以直接退税的最大金额,则按照当期留底税额予以退税。
如果留抵税额&k*b%,由于国家当期应当直接和间接退还的全部进项税额大于当期可以直接退税的最大金额,故而按照当期可以直接退税的最大金额予以直接退税,余下的下期按照同样的方法处理或下期继续间接退税。
本文章更多内容:1 -免抵退税应纳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的政策及计算
 发布日期:
信息来源:海盐县财政(地税)局字号:[
]  一、征税依据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实行免抵退税办法后有关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5]25号)文件规定&经国家税务局正式审核批准的当期免抵的增值税税额应纳入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的计征范围,分别按规定的税(费)率征收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自2005年1月1日起将免抵的增值税正式纳入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的计征范围。
  二、法理分析
  生产企业在国内销售的产品,享受了国内的城市公共设施和教育资源,应当缴纳城建税教育费附加,而免抵部分的税额,就是在国内销售产品中产生的销项税额减去内销消耗的各种可抵扣的进项税额后,产生应纳税的税额,先抵扣出口环节购进货物和劳务支付的进项税额,不足抵扣部分再以退税形式还给出口企业,由于把国内销售产生的应纳税额用来抵出口购进的货物和劳务的进项税额,故免抵的税额就是当期国内销售产生的税额,符合法理中权利和义务对等原则。
  按上述方法计算并作出会计处理,先申报纳税,收到经批准《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以下简称《汇总表》)中第25栏&当期免抵税额&,申报一致,无需再作处理;批准《汇总表》中第25栏&当期免抵税额&和申报不一致的,计征的依据为调整主营业务成本同时调整城建税教育费附加计征额,作相应的账务调整处理。
  二、财税处理
  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实行免抵退税办法,其中抵税是指出口自产货物所耗用的原材料、零部件、燃料动力等所含的应予退还的进项税额,抵顶内销货物的应纳税额。
  (一)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增值税应纳税额小于零)小于等于当期免抵退税额时,按当期免抵的增值税额计提缴纳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上述情况,在增值税的处理中,当期应退增值税额=当期期未留抵税额,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
  例1:王氏公司为销售自营出口的生产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本月出口柠檬酸销售额折合人民币为100万元,内销柠檬酸销售额为50万元(不含税价),购进材料一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100万元,进项税额为17万元(进项税额准予抵扣)。上期未,留抵税额为1.5万元。(出口货物柠檬酸的征税税率为17%,退税率为13%)
出口货物免抵退税额=100&13%=13万元
当期免抵退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100&(17%-13%)=4万元
该部分不能免征和抵扣税额进入主营业务成本,账务处理如下:
借:主营业务成本&&40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转出)&&40000
当期应纳增值税=50&17%-17+4-1.5=-6万元
当期期末留抵税额6万元小于当期免抵退税额13万元,故当期应退税额等于当期期末留抵税额6万元,账务处理如下: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款&&60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60000
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13-6=7万元(国税局正式审核批准)
当期免抵税部分的会计处理分录为: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70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70000
  企业应特别注意,虽然企业并没有实际用现金或银行存款缴纳增值税,但根据财税[2005]25号的规定,当期免抵的增值税税额7万元应按规定计提缴纳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其会计处理分录为: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应交教育费附加
  (二)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应纳税额小于零)大于当期免抵退税额,则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免抵税额为零,因此不缴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
  例2:王氏公司为销售自营出口的生产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本月出口柠檬酸销售额折合人民币为40万元,内销柠檬酸销售额为50万元(不含税价),购进材料一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100万元,进项税额为17万元(进项税额准予抵扣)。上期未,留抵税额为1.5万元。(出口货物柠檬酸的征税税率为17%,退税率为13%)
出口货物免抵退税额=40&13%=5.2(万元)。
当期免抵退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40&(17%-13%)=1.6(万元)。
该部分不能免征和抵扣税额进入主营业务成本,账务处理如下:
借:主营业务成本&&&&&&&&16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转出) 16000.
应纳增值税=50&17%-17+1.6-1.5=-8.4(万元)
本例中,当期期末留抵税额8.4万元大于当期免抵退税额5.2万元,故当期应退税额等于当期免抵退税额5.2万元,账务处理如下: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款 52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52000.
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5.2-5.2=0(万元)。
  在这种情况下,免抵退税额标准是5.2万元,最多退税5.2万元,以至于内销产生的销项税额没有完全抵扣进项税额,造成了内销应纳税额借方余额。所以,根据财税[2005]25号的规定,不缴纳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
  (三)当期应纳税额大于零,除按规定实际缴纳的增值税计提并缴纳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外,还要按当期免抵税额一并计提并缴纳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上述情况,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
  例3:王氏公司为销售自营出口的生产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本月出口柠檬酸销售额折合人民币为100万元,内销柠檬酸销售额为300万元(不含税价),购进材料一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100万元,进项税额为17万元(进项税额准予抵扣)。上期未,留抵税额为1.5万元。(出口货物柠檬酸的征税税率为17%,退税率为13%)
出口货物免抵退税额=100&13%=13(万元)。
当期免抵退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100&(17%-13%)=4(万元)。
该部分不能免征和抵扣税额进入主营业务成本,账务处理如下:
借:主营业务成本 40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转出)&&40000.
应纳增值税=300&17%-17+4-1.5=36.5(万元)。
  本例中,免抵退税额13万元是应退税的一个尺度,本月应纳税额36.5万元,就是当期和上期留抵的进项税额在本月内销产品销项税额中全部抵减完后还应纳增值税额36.5万元。
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13(万元)。
主要会计会录如下:
当期免抵税的部分: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130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130000.
转出应交未交增值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365000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365000.
计提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的会计分录为: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应交教育费附加。
  综上所述,实行免抵退税办法的出口货物生产企业缴纳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的处理上,其免抵部分计提缴纳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时,应以国税局正式审核批准《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中第25栏&当期免抵税额&为计算依据,如在申报时已做出的会计处理结果与国税局正式审核批准《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中第25栏&当期免抵税额&不一致的,应及时调整账务。
海盐县地方税务局&&& 新桥北路168号&&& 电话:3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格×外;口货物适用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当期不得免征和;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当期免税购进原材料;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剔的简化计算公式:;剔出的金额=(外销额FOB-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关于当期免税购进原材料的价格:包括当期国内购进的;进项税额的免税原材料的价格和当期进料加工保税进口;料加工保税进口料
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格×外汇人民币折合率×(出
口货物适用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
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当期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适用
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
剔的简化计算公式:
剔出的金额=(外销额FOB-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征税率-退税率)
关于当期免税购进原材料的价格:包括当期国内购进的无进项税额且不计提
进项税额的免税原材料的价格和当期进料加工保税进口料件的价格,其中当期进
料加工保税进口料件的价格为组成计税价格。
当期进料加工保税进口料件的组成计税价格=当期进口料件到岸价格+海关
实征关税+海关实征消费税
采用“实耗法”的
当期进料加工保税进口料件的组成计税价格=当期进料加工出口货物离岸价
×外汇人民币折合率×计划分配率
计划分配率=计划进口总值÷计划出口总值×100%
采用“购进法”的:
当期进料加工保税进口料件的组成计税价格为当期实际购进的进料加工进口
料件的组成计税价格。
【例题】某企业签订进料加工进出口合同,5月,进口料件到岸价格折合人民
币300万元,海关征收关税18万元,当月将部分完工产品出口,FOB价折合人民
币400万元。该企业计划分配率为60%,该企业征税率17%,退税率16%,则:
【答案】采用实耗法确定的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400×60%=240(万元)
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240×(17%-16%)=2.4(万元)
当期需“剔”税=400 ×(17%-16%)-2.4=1.6(万元)
采用购进法确定的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300+18=318(万元)
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318×(17%-16%)=3.18(万元)
当期需“剔”税=400 ×(17%-16%)-3.18=0.82(万元)。
结论:采用购进法,当期购进且不完全出口的情况下,转出的进项税相对少
于实耗法。
剔税公式可以简化:
剔出的金额=(外销额FOB-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征税率-退税率)
当期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
计算结果大于零?
计算结果小于零?
增值税免抵退税第二组是计算外销收入的免抵退税总额(最高限)的公式(计
算限额的环节);
免抵退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格×外汇人民币折合率×出口货物退税率-
免抵退税额抵减额
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退税率
免抵退税限度简化公式:
免抵退税额=(外销额FOB-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退税率
增值税免抵退税第三组是将一、二两组公式计算结果进行比大小对比确定应
退税额和免抵税额(明确退与免抵的金额的环节)。
①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时
当期应退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
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
②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时
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
当期免抵税额=0
【例2-4】某自营出口的生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出口货物的征税税
率为17%,退税税率为13%。2012年4月的有关经营业务为:购进原材料一批,
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价款200万元,外购货物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34
万元通过认证。上月末留抵税款3万元,本月内销货物不含税销售额100万元,
收款117万元存入银行,本月出口货物的销售额折合人民币200万元。试计算该
企业当期的“免、抵、退”税额。
【答案及解析】
(1)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200×(17%-13%)=8(万元)
(2)当期应纳税额=100×17%-(34-8)-3=17-26-3=-12(万元)
(3)出口货物“免、抵、退”税额=200×13%=26(万元)
(4)按规定,如当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时:
当期应退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
即该企业当期应退税额=12(万元)
(5)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
当期免抵税额=26-12=14(万元)。 全部进项内销销项17
进项税转出8(对进项修正)
计入外销成本
免抵数为计算免、抵、退税限度26
会计处理: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补贴款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14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例2-5】某自营出口的生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出口货物的征税税
率为17%,退税税率为13%。2012年6月有关经营业务为:购原材料一批,取得
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价款400万元,外购货物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68万元通
过认证。上期末留抵税款5万元。本月内销货物不含税销售额100万元,收款117
万元存入银行。本月出口货物的销售额折合人民币200万元。试计算该企业当期
的“免、抵、退”税额。
【答案及解析】
(1)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200×(17%-13%)=8(万元)
(2)当期应纳税额=100×17%-(68-8)-5=17-60-5=-48(万元)
(3)出口货物“免、抵、退”税额=200×13%=26(万元)
(4)按规定,如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时:
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
即该企业当期应退税额=26(万元)
(5)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
该企业当期免抵税额=26-26=0(万元)
(6)6月期末留抵结转下期继续抵扣税额为22(48-26)万元。 全部进项内销销项17
进项税转出8(对进项修正)
计入外销成本
计算免、抵、退税限度26 (退)
会计处理: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补贴款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例2-6】某自营出口生产企业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出口货物的征税税率
为17%,退税税率为13%。2012年8月有关经营业务为:购原材料一批,取得的
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价款200万元,外购货物准予抵扣进项税额34万元通过认
证。当月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的组成计税价格100万元(该企业采用“购进法”
核算)。上期末留抵税款6万元。本月内销货物不含税销售额100万元。收款117
万元存入银行。本月出口货物销售额折合人民币200万元。试计算该企业当期的
“免、抵、退”税额。
【答案及解析】
(1)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免税进口料件的组成计税价格×
(出口货物征税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税率)=100×(17%-13%)=4(万元)
(2)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
(出口货物征税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税率)-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
=200×(17%-13%)-4=8-4=4(万元)
(3)当期应纳税额=100×17%-(34-4)-6=17-30-6=-19(万元)
(4)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材料出口货物退税税率
=100×13%=13(万元)
(5)出口货物“免、抵、退”税额=200×13%-13=13(万元)
(6)按规定,如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时:
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
即该企业应退税额=13(万元)
(7)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
当期该企业免抵税额=13-13=0(万元)
(8)8月期末留抵结转下期继续抵扣税额为6万元(19-13)。
全部进项内销销项17
进项税转出8-4=4(对进项修正)
计入外销成本
计算免、抵、退税限度26-3=13(退)
留抵税额为6
【例题?计算题】某生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06年6月外购原材料
取得防伪税控机开具的进项税额专用发票,注明进项税额137.7万元并通过主管
税务机关认证。当月内销货物取得不含税销售额150万元,外销货物取得收入115
万美元(美元与人民币的比价为1:8),该企业适用增值税税率17%,出口退税
率为13%。该企业6月应退的增值税为多少?
【答案及解析】当期应纳增值税=150×17%-[137.7-115×8×
(17%-13%)]=-75.4(万元)
当期免抵退税=115×8×13%=119.6(万元)
119.6>75.4;则应退75.4万元。
(转入外销成本)
抵(抵减内销应纳税)
退――退还余额 2.外贸企业出口货物劳务免退税的计算方法
取得销项税付出进项税
【关于免退税的要点归纳】
免 应退税额=增值税退(免)税计税依据×退税率
转入外销成本=(进项税-应退税额)
【例题?计算题】某外贸公司3月份购进及出口情况如下:(l)第一次购电风
扇500台,单价150元/台;第二次购进电风扇200台,单价148元/台(均已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2)将两次外购的电风扇700台报关出口,离岸单价20美元/台,此笔出口已收汇并做销售处理。(美元与人民币比价为1:7,退税率为15%)。该笔出口业务应退增值税为多少。
【答案及解析】应退增值税=(500×150+200×148)×15%=15690(元)。
包含各类专业文献、幼儿教育、小学教育、行业资料、高等教育、中学教育、生活休闲娱乐、理解和掌握出口退税“免抵退”计算方法19等内容。 
 “免抵退”计算公式的理解及会计处理分析摘要:我国税法规定,生产企业自营或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自产货物,除另行规定外,增 值税一律实行免、抵、退税管理办法。由于...  最精辟增值税免抵退的计算理解_经管营销_专业资料。最精辟增值税免抵退的计算理解...的一种特殊的出口退税的计算方法,后推广到所有的生产性的企业.该方法的采用 ...  一、 “免、抵、退”管理办法有关的几个相关概念...理解为按企业当期出口额以所适用的名义退税 率计算...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着重把握的几个 点是:应纳税额、...  免抵退计算方法_专业资料。目前,对外贸易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一般贸易、进料加工...理解和掌握出口退税“免... 13页 1下载券 出口退税的“免抵退”税... 2页...  关于出口零退税率免抵退计算方法_财务管理_经管营销_专业资料。免抵退资料关于出口零退税率免抵退计算方法一、 一般贸易方式出口 (1)计算销项税额:销项税额=出口销...  笔者认为,只要准确理解免抵退税计算公式,办理出口退税便不 难。 免抵退定义及适用范围 免抵退是出口货物增值税政策的一种类型,即对出口货物劳务免征增值税,相应的...  出口货物退 税率)-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 第三步――抵税,计算...(出口产品免税和抵税减少内销产品应纳税 额)”,使其名副其实,便于理解和掌握...  2, “退” :通过计算最后要退回给企业的税 三,计算方法: 1, 统计出当期...免抵退不得免不得抵的税额=(出口*汇率-免税进料)*(征退税-退税率) 理解:...  现行免抵退税办法是:实行“免、抵、退”税办法的“免”税,是指对生 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免征本企业生产销售环节增值税;“抵”税,是指生产 企业出口的自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出口免抵退税计算案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