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和基金理财服务平台有点不明白请指教?

分级基金下折是什么 不懂千万别乱买
|投资|理财|融资_新浪财经_新浪网
  本刊记者 张颖馨
  意欲抄底,奈何惨变炮灰。在分级B面临下折之际,这类B份额就是定时炸弹,若盲目入市,最终只能任人宰割。然而,惨痛的教训总是来自昂贵的市场学费。这次,您可千万记好了,别看见涨停就胡乱买入!
  近日,记者在朋友圈里看到这样一组照片,身穿白色T恤的投资者聚集在一起进行抗议。他们的T恤上赫然写着:“还我血汗钱!”据相关人士透露,这一幕发生在深圳某基金公司门口。
  记者调查后发现,这场抗议源于投资者们不小心掉进了一个名为“分级基金下折”的黑洞。7月9日、10日,A股市场出现“暴力”反弹,个股全线涨停,一些抢不到筹码的投资者便将目光投向了一些原本应该一字跌停已触发下折的分级B基金,有的分级B基金甚至被打到涨停。结果,惨剧发生。
  惨不忍睹:本金亏90%!
  当股市“韭菜”们信心满满地投身进入,却未曾料到这仅是灾难的开始。7月9日,有高达13只分级B基金集体确定下折,而就在当日,沪深两市强势反弹,原本应不计成本出逃的分级B基金,开始被一些不明真相的投资者大量“抄底”买入。收盘数据显示,这些基金当天的成交金额高达45亿元。
  悲剧果然来了,分级B基金的下折最终让“疯狂”的投资者损失惨重。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7月10日,共有23只分级基金触及下折阈值,其中鹏华基金、招商基金和申万菱信基金最受伤,鹏华高铁B、鹏华新能源B、招商国证生物医药B、招商中证煤炭B、申万菱信传媒行业B、申万菱信环保B等多只B份额均遭遇下折。
  然而,相比这些下折阈值在0.25元的B份额,下折阈值在0.45元的可转债分级基金B份额更让投资者叫苦不迭。据媒体报道,一位投资者在7月6日买入了800多万元的进取B(月9日登录账户时仅剩下60多万元,亏损达92.5%。
  据这名投资者透露,7月6日,招商转债进取B以涨停价开盘,其后一路下跌至跌停,不到1块钱的价格让其觉得不会再跌多少了,随后进场买入,但他并不知道买入的是分级基金,并非普通的股票。
  分级基金下折是什么?
  分级B基金下折为何会酿成如此惨剧?要想揭开谜底,你得先了解下折到底是什么?
  所谓下折,是指当分级基金B份额的净值下跌到某个价格(比如0.25元)时,为了保护A份额持有人利益,基金公司按照合同约定对分级基金进行向下折算,折算完成后,A份额和B份额的净值重新回归初始净值1元,A份额持有人将获得母基金份额,B份额持有人的份额将按照一定比例缩减。下折时母基金、A份额、B份额的折算如下:
  B份额净值归1,份额减少。如1000份净值为0.25元的B份额,折算后成为250份净值为1元的B份额。值得注意的是,折算是按照B份额的净值结算,而非交易价格。实际过程中B份额的交易价格往往高于净值,所以引发投资者更大的损失。
  A份额折算为与B份额相等的份额,剩余的份额折算成净值为1元的母基金。如1000份A份额,折算后成为250份A份额,其余750份将按净值转换为母基金。实际过程中A份额的交易价格往往在0.8元附近,故通常在预计触发下折时购入A份额将获得不错收益。
  母基金净值归1,份额减少。如1000份净值为0.65元的母基金,折算为650份净值为1元的母基金。
  为何跌得那么惨?
  看着眼前的一片惨状,很多投资者还是不明白,股票都只有10%的涨跌幅,为何基金一天的跌幅竟达到了90%?基金业内人士分析,场内交易价格与基金净值间的高溢价,是导致分级基金下折后投资者巨额亏损的主要原因,分级基金自带的杠杆将损失进一步放大。同样的分级基金具备的杠杆性,使得在市场大幅拉升时,分级B不仅能够获得杠杆倍数的净值收益,同时由于市场追捧,溢价率也会大幅攀升。数据显示,截至6月8日收盘,收益超过200%的分级B基金就达到了11只,而全部60只分级B的收益率也达到146.25%。今年上证指数涨幅超过55%,创业板指数涨幅约150%,带杠杆的股票型分级B类基金基本已跑赢大盘。
  B份额因杠杆作用在牛市中一度所向披靡,创造了巨大的财富效应。但杠杆是把“双刃剑”,一旦市场变脸,分级B不仅净值会呈杠杆倍数下跌,而且溢价率会回落,更严重的是当市场越下跌,净值杠杆越高,跌得越快。投资者一旦满仓B份额,往往会因“跌停堵路”无法及时止损,只能任人宰割。
  更为无奈的是,在分级B基金下折基准日,除开盘停牌1小时外,仍可正常交易,并且无论该日涨跌,即使B净值重新回到下折阈值以上,下折也不能停止。由于对风险缺少正确认识,最终不少投资者竟在下折基准日当天买入。
  没有金刚钻,就别揽那瓷器活!
  无独有偶。买入分级B基金的投资者,几乎都在下折后便遭遇巨幅亏损。一位北京的投资者对媒体表示,其接触到的买入招商转债进取B损失在百万以上的,就高达二三十人。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购买了分级基金的投资者,大都将分级基金当作普通基金甚至股票看待。在还没有搞明白分级B时就盲目买入,忽略了市场风险。这场灾难看似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
  业内人士提醒,对于杠杆类基金产品,投资者一定要具备的基本常识是,在下跌的过程中,由于B份额的净值越来越低,而它承担的债务是不变的,比如初始约定是每3元钱借入7元去买券,那么不管这本金3元跌到只剩1元还是0.7元,它承担的债务就是7元没变,这样B份额的杠杆相当于越来越大,即其杠杆会从初始的3.33倍变成10倍,而在上涨过程中,由于B的净值越来越高,它承担的债务同样不变,但是债务占比会变小,则杠杆就越变越小了。更直接的理解就是,B类产品是一类有加速度的产品,跌的时候会越跌越快,涨的时候会越涨越慢。因此,已经触发下折的分级B基金,是无论如何都不能买的!【图文】理财知识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上传于||暂无简介
大小:2.27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理财被忽悠请告诉我们”?“高人”指点买基金 一年不知咋赎回
数十位读者来电讲述理财陷阱,江西保监局昨加入维权队伍
大江网-信息日报&&发布时间:
  理财被忽悠,请告诉我们!26日,本报开通“3?15金融曝光台”征集读者在理财时遭遇的不平经历,受到多方关注。当日,30余位读者致电本报讲述了曾经遭遇的理财陷阱,江西保监局也来电表示将积极维护消费者权益。
  数十读者来电讲述遭遇
  “去年3月我在‘高人’指点下买了22万元基金,目前市值仅16万元,到现在我都不知道如何赎回。”市民周先生告诉记者,他本来是去银行存定期的,最后稀里糊涂在几个地方签了字,22万元现金就打入了新开的基金账户中。
  “揣着2万元去存定期,工作人员介绍说有种产品风险与定存一样,收益却高出多倍,没想到一年之后接到催缴保费的电话,我才知道自己买的是保险。”市民刘先生说,虽然对于这种“陷阱”早有耳闻,没想到还是“中招”了。
  “购买保险时说是3年期限,到期后却被告知缴费期限是3年,保障期限是10年,所以10年之后才能领钱。”市民张女士说,最让她难以接受的是,由于是熟人介绍,她购买的保险不止这一份,其中一份保障期为30年,而她就快退休了,“30年后,还不知能否回忆起有这份保单。”
  当天,有30余位读者拨通了本报热线,向记者讲述了曾经的遭遇。临近下班之时,江西保监局相关负责人来电,除赞赏本报此次活动之外,表示将积极参与维护消费者权益,如有涉及保险方面的投诉,他们将尽力与保险公司协调和沟通。
  本报继续接受来电来信
  基金、保险、人民币理财……金融理财涉及方方面面,远远不止这些。如果你还有其他的不平遭遇,我们愿意继续倾听,或通过沟通为你讨回公道,或请专家分析提出建议,或邀相关部门协调尽量挽回损失。今天,本报继续接受来电来信,联系电话:9(工作日9∶00~17∶00),E-mail:。需要提醒读者的是,来信所记录的情况须真实,并留下联系方式便于我们核实。
  ■实习生张颖、记者黄培红/文
大江网-信息日报
[ 网友留言只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大江网立场 ]
大江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大江网讯”或“大江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大江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大江网讯[XXX报]”或“大江网-XXX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江西日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江网?XXX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大江网新闻中心 电话:5
江南都市报
今日家庭报
&&&新闻排行榜
&&&&热贴网闻
&&&&观点时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有点闲钱如何理财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